大师说勤奋教案样例【最新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大师说勤奋教案样例【最新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师说勤奋教案【第一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3、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

生谈,师总结。引出勤奋是通往理想的桥梁,板书课题——说勤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行,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检查预习。

3、课文讲了个什么道理?

三、精读课文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二)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四、总结升华

1、再读两位名人的勤奋故事,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2、小组交流。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关于勤奋的故事?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勤奋的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七、板书设计:

15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资治通鉴》 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童第周(基础差,起步晚) 青蛙卵剥离手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大师说勤奋教案【第二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导入:

1、师板书“勤”字(书写认真),我们从小就应当要认认真真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

问: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

板书“奋”字,学生齐读“勤奋”一词,并为它找近义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板书“说”字,学生读课题)。

2、解题: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是怎么说的?(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区分“勤奋”与“勤劳”等近义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勤奋”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把书翻开到《说勤奋》一课,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说。

2、再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4、默读课文,找出不太理解的词语,与同位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指导理解如下词语:

滚瓜烂熟:记得非常牢固,念得或背得非常流利。

毫不气馁: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一点也不灰心,充满信心。

名列前茅:指名次排在前面。

勤能补拙: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指导学生写字:

1、出示生字:

2、认真观察字形,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难记?

3、你会怎样记住这些字?

4、有针对性强调“稍”、“梁”、“末”、“渡”等字的写法。

5、学生动笔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大师说勤奋教案【第三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两课时。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1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导分段。

(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3)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齐读后一句。

3、齐读第一段。

4、当堂背诵第一段。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4、钢笔描红。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背诵第一段。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悄()社()梁()渡()。

末()稍()杜()粱()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五、总结课文:(略)。

六、作业完成课后思考题3、4两题。

附、板书:

司马光(天资聪明)编成《资治通鉴》。

勤奋是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大师说勤奋教案【第四篇】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板书“勤”字(书写认真),我们从小就应当要认认真真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

问: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

板书“奋”字,学生齐读“勤奋”一词,并为它找近义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板书“说”字,学生读课题)

2、解题: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是怎么说的?(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区分“勤奋”与“勤劳”等近义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勤奋”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把书翻开到《说勤奋》一课,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说。

2、再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4、默读课文,找出不太理解的词语,与同位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指导理解如下词语:

滚瓜烂熟:记得非常牢固,念得或背得非常流利。

毫不气馁: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一点也不灰心,充满信心。

名列前茅:指名次排在前面。

勤能补拙: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指导学生写字:

1、出示生字:

2、认真观察字形,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难记?

3、你会怎样记住这些字?

4、有针对性强调“稍”、“梁”、“末”、“渡”等字的写法。

5、学生动笔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大师说勤奋教案【第五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中心论点。

2、理解课文是如何用事实来说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1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导分段。

(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由练读后,指名分段朗读,正音。对长句子进行全班重点练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把这种自问自答形式的句子换个说法,并说说自问自答的好处。

(3)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以上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齐读后一句。

3、齐读第一段。

4、争取熟读成诵。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4、钢笔描红。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尝试背诵第一段。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悄社梁渡。

末稍杜粱度。

教学内容: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课件出示)。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五、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你们在人生旅途中有所作为,为人民、为社会作出贡献。

六、作业完成课后思考题3、4两题。

大师说勤奋教案【第六篇】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3、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 。

生谈,师总结。引出勤奋是通往理想的桥梁,板书课题——说勤奋。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行,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检查预习。

3、课文讲了个什么道理?

三、精读课文。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二)。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四、总结升华。

1、再读两位名人的勤奋故事,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2、小组交流。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关于勤奋的故事?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勤奋的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七、板书设计:  。

司马光(天资聪明)《资治通鉴》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

童第周(基础差,起步晚) 青蛙卵剥离手术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大师说勤奋教案【第七篇】

1907年的端午节,在茅以升的家乡南京市,举行了一场热闹非常的龙舟比赛。刚刚年满11岁的茅以升,早就热切地盼望这一天的到来。但是不巧得很,就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他突然病了,不得不躺倒在床上。谁知小伙伴们却是慌慌张张地跑回来说:“看赛龙舟的人太多,把文德桥压塌了,很多人掉到了河里,哭声一片。”

听到这里,茅以升两眼噙满了泪花。他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脑际中闪现出文德桥下的惨景。“我长大了一定要学习造桥,为咱们老百姓造结结实实、永不倒塌的桥!”茅以和颤抖的声音发誓般地说。“好孩子,有志气!”父亲走过来,赞许地拍拍儿子的肩膀,给他以深沉的鼓励。

从此,茅以升幼小的头脑,便被“桥”这个字眼牢牢占据了。大人带他外出,只要见到桥,不管是石桥不是木桥,他总要在桥上桥下来回奔走,从桥面看到桥桩,兴趣盎然,流连忘返,从没有看够的时候。阅读古典诗文,只要读到有关桥的句子或者段落,他总会立刻抄在本子上;见到有关桥的画面,也会像珍宝似地收藏起来。

听了这美丽的传说,茅以升不由自主地喃喃自语:“喜鹊能造桥,我要是喜鹊,那该多好呵!”

有一天,爷爷又给茅以升讲了一个“神笔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有一支“神笔”,用它画鸟,鸟能在天空飞;用它画鱼,鱼会在水里游;用它画楼,一座座高楼便拔地而起……”

“那用它画桥呢?”听得入迷的茅以升,全部的注意点,仍旧是集中在桥上。

“桥就如彩虹一般,飞架在江河上呗!”爷爷哈哈大笑着说。

“爷爷,到底上哪儿才能找到这支神笔呢?”茅以升急不可耐地问爷爷。

“这可有秘诀呀。”爷爷故意做出神秘状慢条斯理地说。

“什么秘诀?好爷爷,你快告诉我!我定要找到‘神笔’,画出最美最结实的大桥!”茅以升拉住爷爷的手,又摇又晃,几近恳求地说。

爷爷拿起毛笔,郑重其事地在茅以升的手心里写下“勤奋”二字,而后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这就是‘神笔’的真正秘诀。你只要掌握了这两个字,无论什么大桥、高楼,都能从你的笔下设计出来……”

茅以升重重地点点头,他终于理解了爷爷良苦用心。

从此,茅以升发奋努力,勤奋学习,逐渐成长为闻名中外的著名桥梁。

大师说勤奋教案【第八篇】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初步了解课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揭题。

2、导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同学们,你愿意把你的理想告诉大家吗?

3、同学们,你们的理想非常美好,可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二、学习第一段:

1、出示投影“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不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改为陈述句。出示投影“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3、理解句子。(古今中外  成功者  鲜花   汗水和心血)。

4、小结:每一个人,要想取得成绩,获得成功,一定要勤奋。

5、齐读。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过渡:作者向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有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小节。

2、轻声读课文,思考:这小节写了什么?

3、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了司马光勤奋?

4、小结:作者通过司马光靠着勤奋,成为了著名的史学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的事例,证明了‘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道理。

四、学习第三小节:

1、学生轻声读,思考:基础差的人,通过努力,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2、找出童第周勤奋的句子。

3、学习华罗庚的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4、你还知道哪些人靠着勤奋实现自己理想的事情吗?

五、学习第四小节:

2、总结:课文一开始提出了观点,接着摆事实、最后讲道理,进一步深化了观点。

六、作业。

老师搜集了一些关于勤奋的名言,读一读,写一写。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天才就是无止刻苦勤奋的能力。 ——(英)卡莱尔。

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 ——(美)富兰克林。

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前苏联)巴甫洛夫。

板书:

司马光               史学家。

童第周               生物学家。

华罗庚               数学家。

……  ……。

一生勤奋     有所作为    作出贡献。

35 1807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