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材料【实用5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教师以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辛勤耕耘于教育事业,培养无数栋梁,传递知识与爱心,成就学生梦想。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教师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材料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教师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材料

教师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篇1

王忠义,黄冈实验学校乌拉特后旗分校教师,现任初二年级301班主任及(301、302班)数学教师。从教二十八年,他始终怀揣一颗仁爱之心,辛勤耕耘,锐意进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职责感,把满腔热忱和远大抱负全部倾注到挚爱的教育事业上。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思路开阔、办事果断、敢想敢干的好同志;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严慈相济、真心实意替学生着想的好教师。敬业才能成就事业,尽责才能赢得尊严,身正为范、立德树人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诠释。

二十八年焕青春

自1996年毕业以来,他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严于律己”是对自己的一贯要求。他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增强育人能力;要求自己甘于奉献,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知行合一。

他认为: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学业水平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思想动态是教不好所任学科的。因此,从教二十八年,他就当了二十八年班主任。带班这些年,他一方面狠抓班级管理,另一方面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每学期开始都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各项活动的系统安排、纪律卫生的严格要求、与学生的个别谈话,他都详细记录在案。尤其是重要考试临近,他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态都格外关心,使他们能够从容应试;每接一个新班级,他都注重培养一批班干部,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做到班级管理有计划、有总结,重过程。通过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班主任管理方法,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优。

他深知:学生发展的根本是让良好习惯伴随学生终身,让宝贵生命得以精彩绽放。因此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特别注重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大力倡导班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实现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从而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在实践活动中成长成才。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多次获得各项奖励,全面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尺讲台育匠心

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启蒙、唤醒、点亮。二十八年来,他始终严于律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去塑造学生的心灵,用人格去陶冶学生的情操,用耐心去引导学生的进步,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工作中,他认真学习课标,研读教材,分析学情,找准重点难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既严肃活泼,又灵动深思的课堂。对于学困生,他常常不厌其烦的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课堂上,注重充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注重分层教学,分类辅导,不仅使学生对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让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学有所获。

只为桃李竞相开

不记得多少次与课堂上调皮捣乱的学生疏导谈心;不记得多少次与家长长谈家校共建;不记得多少次期中、期末测试完,他逐一分析学生试卷,查找问题,归纳错题,下班后对学生进行针对辅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始终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就一定会收获更多的希望。

他心中深刻铭记着这样一个使命:为学生终身发展与幸福人生奠基。他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从教二十八年,培养了多少学生,他已无从计数。二十八载,有苦有乐,有笑有泪,但他无怨无悔。他爱学生,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每次我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我才会真实地感受到自我价值,选择当教师,此生无悔。”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未来的信心,相信他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踔厉奋发,继往开来,愿他“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荣誉奖项

20__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20__年全市电化教学优秀能手

20__年全市初中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贰等奖

20__年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

20__年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20__年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

20__年全市首届微课大赛一等奖

20__年被评为全市优秀教师

20__年被评为旗级先进德育工作者

20__年旗级先进班集体

20__被评为旗级先进德育工作者

20__年被评为旗级先进班集体

教师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篇2

6月3日,浙师大附属金山小学工会组织全体教师集中观看了《谢文琴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微电影。

报告会前,工会主席韩新宇介绍谢文琴的精彩感人事迹。衙前农村小学校谢文琴老师心爱学生、行为师范,长期潜心工作、默默耕耘,身处困境依然坦率、乐观、积极地用爱面对生活,面对工作,用平凡的生命铸就着点点滴滴的感动,为教师树立了美德典范,荣获“感动杭州十佳教师”光荣称号。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表彰奖励,受到了区教育局通报嘉奖。

大家观看了介绍谢老师的视频,认真学习了谢老师的先进事迹,都不由得被她的事迹所感动。学校工会也倡议全体教师向谢文琴老师学习,每位教职工都要参与到“师爱感召,寻找身边的感动”活动中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树立师德典型,激发广大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教师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篇3

刘永国,男,汉族、1961年出生,中专学历,1981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4个春秋,现任小学数学高级教师。

刘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4个春秋。他34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他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34年来,刘老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师德高尚、身正为范。

1981年1月,刘老师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他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他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二、细心关爱,耐心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盛于母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刘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刘老师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丁路禅。他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他练习胆量,刘老师课上经常提问他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当发现他的数学很好时,就在学校每周一次的数学朗读学习中,让他带着大家朗读。渐渐地,数学课上的一分钟演讲,他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后来丁路禅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刘老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刘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这样的例子在刘老师身上很多很多,他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三、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任教36年来,刘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

历年来,他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县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他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20__年,在全镇小学统考中,他所任教的数学均获得第一名。

刘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他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他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刘老师知道教师吃的是一碗良心饭,教师任重而道远。勤教学、苦钻研,不图名利,脚踏实地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就如澳大利亚沙漠中的一种无名花,无需肥沃的土地,也无需充足的水分,做到吸收得比别人少,开出花儿比别人美,更可贵的是奉献

出的比别人多。从初登讲坛的青涩,到今天的成稳娴熟,在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上,刘老师用真情和汗水演绎自己的精彩人生。他凭借自己丰富深厚的学识基础、创新求真的教学风格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感动并带动着身边的莘莘学子学,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教师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篇4

见到衙前农村小学校的老师谢文琴时,她正和班里的孩子们亲热地聊天,声音带着老师标志性的沙哑。难以想象,眼前这位精力充沛的女老师,2019年时就被查出患了脑肿瘤,进出手术室两次的她说,经历过生死才明白什么最重要。

在同事们眼里,谢文琴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她2019年教师节时就被查出患了脑肿瘤,但当时为了保证给孩子们正常上课,她一直隐瞒病情,直到有一天被送进医院,我们才知道实情。”同事俞金锦说,“记得有一次,谢老师在上课时,鼻血突然奔涌而出,把大家都吓坏了,但她塞上餐巾纸,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又去上课了。”

2019年,她第一次被推进了手术室。此后,她每月都要去复诊。2019年12月,她的视力明显减退,通过诊断,原来是脑肿瘤再次“卷土重来”。但当时,孩子们还在期末复习,谢文琴再次隐瞒病情,一直拖到2019年3月份,才再次动手术。那次醒来时,她握着爸爸的手,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还可以教书吗?”

时间的年轮跨越到了2019年,当时,年级组的两位语文老师先后因车祸及身体原因请了假,两个班的语文课悬在了半空。学校心急如焚,一方面协调着老师们的课务,能顶一节是一节,另一方面忙着找代课老师。但是在这个时间段,要找到合适的代课老师也并非易事。三天下来,家长们也急了。谢文琴当时已经怀孕7 个月,她主动找到领导,坚持接下了那两位老师的语文课。

距离预产期还有一周时,谢文琴去做产前检查。医生建议其入院待产,但第二天,孩子们就要期末考了,放心不下的谢文琴签下了“责任自负”的承诺书后,再一次回到了讲台上。

为什么得了脑肿瘤,却还坚持在教育岗位上?谢文琴说,因为舍不得孩子们。在孩子们眼里,这位老师不但风趣幽默,勇敢坚强,还像妈妈一样照顾着班上的每一个人。今年3月8日,全班孩子为谢文琴准备了一份礼物。他们平常偷偷练习吹笛子,在三八妇女节那天,把练了很久的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献给了他们最喜欢的老师。说起这一幕时,谢文琴的眼神亮亮的,声音有些哽咽。“不要总说我为孩子做了多少,他们也是支撑我坚强面对一切的动力。那一天我觉得,活着,真好。还能为这些孩子上课,真好!”

教师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篇5

人们永远难忘王红旭这样的崇高生命姿态——面对江水湍急、暗流涌动,王红旭心怀大爱、纵身一跃,用舍己为人的牺牲,培育了爱、激发了爱、传播着爱,诠释了“为人师”的真正内涵。

9月16日,中宣部决定授予王红旭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发布厅内,掌声因敬仰而响起;电视机前,无数人的泪水因感动而流淌。我们惋惜——王红旭的一生,实在太短了,短到来不及看着儿子长大。但我们也深知,他的精神陪伴会长远,他散发出的光和热,定会持久地照亮孩子们前进的路。

“楷模”一词,实至名归,当之无愧。一位普通教师的不凡举动,成就了师风,撑起了师德,标注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精神高度,树立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当我们缅怀逝者时,我们也在思考——应该向时代楷模王红旭学习什么?

向王红旭学习,就要学习“师者之爱”。江水前那一刻,面对两个素不相识的孩子,王红旭没有一丝犹豫,纵身入水。坚决背后,是这位小学教师留给世人的“最后一课”。平日里,王红旭以爱为犁,默默耕耘,关注每个学生的闪光处,坚持“成绩重要,成长更重要”;危难时,爱生如子的本能,让王红旭临危不惧、甘当人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红旭的师者人生,蕴藏着一种伟大而朴实的教育感召精神,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境界。

向王红旭学习,就要让家风代代相传。三代为师的经历,让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深入骨髓。王红旭的爷爷,坚守讲台40多年,直到离世前一刻还在上课;王红旭的奶奶,长期担任村小教师,每逢雨天都要把孩子们一个一个背过河……“教良心书,教清廉书,教公平书”,这是王家家训,更是家人们在王红旭心里播下的种子。良好的家风,是大爱无声的源头,更是勇敢抉择的底气。正是这样深笃的家风,滋养了“师者仁心”,铸就了“英勇无畏”,让一份普通的职业变成了无悔的事业。

向王红旭学习,就要让大爱延续。王红旭教过的学生,含泪告慰他,“我们的体育成绩可一点没有落下”;王红旭的结发妻子动情地说,“看似你把爱留给了别人,但你走后,别人也把爱传递给了我们”。这样的爱心接续,滋养着重庆的城市精神,也不断孕育出城市英雄和时代楷模。从马善祥、杨雪峰、毛相林,再到王红旭,重庆的各个领域,涌现了大量优秀人物。他们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城市精神勃发生长的生动体现。在这座城市里,爱与温暖持续释放,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让每个人都得到了最有力的支撑。

旭日东升,救命之恩难忘;光阴流转,授业之恩永存。第37个教师节刚刚过去不久,育才小学的操场上,至今仍悬挂着纪念王红旭的横幅。此时此刻,对王红旭的缅怀之情,正在升华出更为深刻的意义——那就是激励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拼搏,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35 4504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