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品质管理制度精选1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车间品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产品质量,通过标准化流程、定期培训和严格检验,实现持续改进与顾客满意的目标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车间品质管理制度范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质量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篇1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PD中岗位、角色,如PAC(产品决策委员会)、PM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计划、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考虑到QA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有限,模块级评审尽量参加,产品级评审则必须参加。抓好技术评审将是今年和明年研发质量保证组的工作重心。

技术评审最后谁来拍板呢?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还是产品总监?我跟培训老师特别交流过。目前我们公司把产品经理定位于产品需求管理和市场支持,处在产品开发的两头把关。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对多个项目提供支持,开会、出差较多。产品总监更是事务众多,评审会时常无法参加,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经理则更为全面。培训师建议:产品总监授权项目经理综合PDT成员意见,对技术评审最后拍板。我也认为项目经理具备这个能力。

需求评审非常重要,它对设计、开发影响最大,变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变更,尽量减少变更?最好办法是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评审时召集PDT成员代表自己部门提出需求,如工艺工程师提可制造性需求、测试工程师提可测试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务性需求等等,我们的PDT成员除研发部门外生产、营销、工程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对项目的了解也是皮毛,产品需求里自然也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有人将研发、市场和销售部比作一个足球队的后卫、中场和前锋,市场部是中场发动机,负责整合资源、策划和组织进攻,我们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场,培养产品经理的市场意识和建设产品经理后备队伍是关键。

研发质量管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质量审计,据我所知我们目前没有组织过对哪款产品或项目进行正式的质量审计和记录,即使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较大问题。适时启动项目质量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分清是态度、能力还是流程问题。如果是能力不足造成,应该给机会再提高;如果是流程问题,则改进流程;如果是态度问题,培训师建议格杀勿论。有人反问:现在不是提倡人性化管理么?培训师的一句话使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我们常常把人情化和人性化混淆了,容忍不端正的态度就是打击所有人的积极性!

这次培训还提到很多我关心的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建立和矩阵组织中项目成员绩效考核等,但目前我们公司研发质量管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把技术评审做到位,我们研发质量保证组下步工作将围绕公司评审流程和评审参与人员展开分析,力争做到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提高与会人员时间的有效性。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学习,让我受益非浅。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理解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的差距;参加这样的学习很有必要,作为一名中层干部,不但要对质量体系文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带领部门贯彻执行。下面是自己的学习认识,并结合工作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标是质量的保障。如今,贯彻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有专家认为,贯标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标变得更加迫切。毋庸置疑,贯标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通过贯标,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的作业程序,明确了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预防并控制了不合格项的发生,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

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规律所形成的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 自从人们开始组成群体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体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由于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集体的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任务也就愈发重要了。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还要有解决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靠得住,会办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质。

管理就是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即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管理学同样与我们息息相关,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盈利的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因此,学好管理学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会工作乃至今后步入纷繁的社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学潜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计划这个词。大到美国政府的火星探测计划,小到我们身边的一次周末旅游计划。由此可见,计划几乎无处不在。

首先就一个学生而言,他在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或长期或短期)。然后通过这份计划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还要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计划目标,取得成功。又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经过自己的规划、组织;要不然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计划是任何一个组织成功的核心,它存在于组织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中。一个组织适应未来技术或竞争方面变化能力的大小与它的计划息息相关。

总之,管理学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并且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学科,虽然形成学派的时间较短,但是他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限量的,对于这门学科,短短的几段文字表述或只是看书是远远不足的,只有深入的学习、实践,只有在失败中不断的改进、创新、积累和学习中国和外国的好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不断的实践才能完整的去体会,感受这一伟大而博大精深的管理艺术。

质量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2

9月27日,我非常有幸地和大家一起参加了集团供应链管理学院在桂林立白组织的两场培训课程,第一场是由集团质量总监周先生为我们分享的《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培训,第二场是由立白总经理周女士为我们分享的《生产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和验收经验分享》,感谢公司领导的付出,在这次学习中我收获良多,让我更加明白一些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质量成本以及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等相关知识。在此就周小龙总监对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学习,将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周总从浅到深关于什么是质量,质量的意义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现质量成本这一点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原来大家固有的思想只是对显性质量的成本进行了简单的核算,认为返工只是浪费一点时间和物品包材,根本没有从质量的隐性成本进行分析,质量成本的构成它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我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保证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的话,生产厂内平时一起认为很小不起眼的异常返工,其实就隐藏着将近10倍的质量成本在里面。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

回想今年的全国质量月9月,是我们桂林立白近几年来质量最差的一个月,因新产品的试产不严谨,导致产生了大批量的不合格接粉,合液洗包装车间班长员工的大意导致内袋压码错误造成批量返工,液洗厂包装单瓶克重偏轻,造成到市场上去追回产品,再进行补货返工等,我想这些都无不是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质量成本的浪费。所以质量成本有效的控制还需实行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根据我们公司车间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进一步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目前,产品竞争异常激励,作为我们的洗衣粉厂和液洗厂,大多产品客户考虑更多的是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出自于生产过程、出自于管理。质量管理严格遵循三不放过原则:

(1)出现质量问题决不放过。

(2)问题的根源不查清楚决不放过。

(3)不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决不放过。即一个问题的出现,要找出真―相,原因、真因、改善措施。

二、保持对相关方的严格控制

对相关方的产品质量进行了严格管理在质量成本的控制上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部分的产品的原材料造成的损失由供方、物流企业以及经销商承担。这一措施使公司的质量成本大大降低。

三、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计算与分析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盈利,实现利润最大化,对现在日化企业来说,利润微薄的同时还要实现快速扩张,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难于生存,可谓成本决定存亡。作为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要想获得长期的效益,就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实施成本控制。不仅要削减生产成本,更要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并确保产品质量,并且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计算和分析出质量成本。

四、进一步完善车间管理

要进一步完善车间管理,首先最基础的必须提升车间主管工艺技术人员自身的能力,即:

(1)目标指向能力;

(2)思考对策能力;

(3)组织用人能力;

(4)沟通协调能力;

(5)激发部属能力;

(6)培育人才能力;

(7)自我革新能力。

如果自身得不到提升,可以说完善车间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次需制定各项操作标准、规范化作业:

(1)完善各班组、岗位责任制,优化作业指导书;

(2)进一步完善月度考核目标;

(3)凡是出现违规行为,坚决以通报的形式公布;

(4)制定相关条例、标准的监督、实行车间主管、工艺工程师、技术员、班长检查制度,一级一级实施检查,保证能够严格按要求执行。

品质培训心得 篇3

(一)目标:

全面开展品质管理工作,提高服务和管理质量。

(二)工作重点

项目管理处的服务质量是品质管理的核心,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质量是各项目管理处服务质量的保障。因此,品质部将在公司领导的领导下,首先致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搞好管理质量:

1、改善职能部门为一线服务的观念,提高团队协作质量。公司的职能部门首先是服务各项目管理处,为各项目管理处提供各项支持;其次才是监控,促成项目管理处各项指标的达到。只有树立了为一线服务的理念,才能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团队协作关系。管理工作才会更顺畅,更有效。

2、改善业绩观。把员工、业主满意度考核和财务考核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推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3、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制度执行质量。多到现场去,走动管理,既有利于提高自身,又能帮助一线员工提高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干部对员工的管理方式。多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爱护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减少因管理方式不当而伤害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执行制度时,先要沟通,做到准确无误,提高制度执行质量。

4、改进在岗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按照员工不同的工作范围分别选取培训内容,分开组织培训。对基层人员的培训突出操作性和服务质量意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突出经营管理能力和主动、敏锐、超前、务实的管理质量意识。

5、优化制度,提高制度自身可执行性质量。制订岗位职责及细节描述、工作操作手册、服务质量标准和改进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质量监督机制等。确保各项服务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制度是否科学,符合实际,直接关系到制度的效用。制度的效用越高,它才更有可执行性,它才能成为员工提高服务质量的工作指南。复杂、繁琐的规章制度只能迫使服务人员消极地执行服务操作程序。

6、完善项目管理处制。要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质量,企业就必须尽可能删除繁琐的、不必要的、限制员工决策权力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在企业的实绩考核和奖惩制度中应鼓励服务人员创造性地、主动地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其次,重点致力各项目管理处服务质量的管理。服务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基础设施的维护质量、物业管理服务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技巧、服务方式、服务效率、服务礼仪、清洁卫生、安全保卫等)、物业小区的环境氛围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

品质管理培训:如何成功 篇4

1、企业最高主管的高度重视

2、要有专门的品质管制技术人员

3、要有全员的品质管制普及教育,提高全员品质意识

4、操作人员有效标准化作业的能力

5、要有健全的品管组织

6、要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应公司学习文件建议,我xxx项目部于20xx年12月05、06日两天晚上,组织学习了《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xx。通过学习,了解了目前施工质量的现状,提高了质量管理的技能,对今后的学习工作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建筑施工质量和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企业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和企业对建筑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的管理,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行业自身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和建设速度,对质量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二是建筑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和质量意识存在问题,有的企业为投标而取得认证,有的甚至花钱买证,这样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责任根本落实不到位;三是涉及标准问题,建筑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

面对这些复杂的质量问题,作为施工单位我们树立了“质量重于泰山”的质量目标,从施工第一线开始,严把质量关,做好现场质量检查监督,做好质量检查整改的相关资料,做到有活动、有记录、有成效、有资料。通过学习,我们对施工质量管理有了更很入全面的了解,施工中的过程检查有了更强的针对性,施工中更注重细节监督、资料备案,施工结束注重总结归纳,使质量管理技能在工作学习中不断得到提升。

最新车间品质管理制度 篇6

一、总则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规范车间生产活动,特制定本车间品质管理制度。

二、品质管理目标

1. 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客户要求。

2. 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不良品率。

3.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4. 持续改进品质管理体系,提升车间整体品质水平。

三、品质管理职责

1. 车间主任:负责全面监督、指导品质管理工作,确保品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2. 品质主管:负责制定品质管理计划,组织品质检查,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和报告。

3. 生产班长:负责所辖班组的生产品质管理,监督员工执行品质管理制度,及时处理品质问题。

4. 操作工:按照品质要求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

四、品质管理流程

1. 原材料管理:

a. 严格按照采购标准进行原材料验收,确保原材料质量。

b. 对原材料进行分类、标识、储存,防止混淆和损坏。

c. 定期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原材料质量稳定。

2. 生产过程管理:

a. 制定详细的工艺操作规程,确保生产操作规范、准确。

b. 实行首件检验制度,对每批产品的首件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c. 对生产过程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品质问题。

d. 对关键工序和重点设备实行重点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 成品检验:

a. 制定成品检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b. 对成品进行全数检验或抽样检验,确保产品合格率。

c.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记录,并进行原因分析、处理。

4. 品质改进:

a. 对品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制定改进措施。

b. 定期组织品质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品质意识和操作技能。

c. 鼓励员工提出品质改进建议,激发员工参与品质管理的积极性。

五、品质管理奖惩制度

1. 对在品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品质管理制度、造成质量问题的员工给予批评、教育、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3. 对因质量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员工,依法追究其责任。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由车间主任提出,经公司管理层审议批准后执行。

2. 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管理层所有。

最新车间品质管理制度 篇7

一、目的

本制度是为了明确车间品质管理的基本要求,规范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公司及客户的标准和要求,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维护企业声誉。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

三、品质管理原则

1. 预防为主:通过严格的品质控制,预防不良品的发生。

2. 持续改进:不断寻求改进机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全员参与: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品质管理,提高质量意识。

4. 客户至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首要任务,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期望。

四、品质管理职责

1. 生产部门:负责按照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 品质部门:负责品质标准的制定、检验、监督和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组织质量分析会议,对质量问题进行根源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3. 研发部门:负责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改进,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确保产品设计符合品质标准。

4. 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确保采购物品符合质量要求;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和管理。

五、品质管理要求

1. 原材料管理:采购部门需按照公司要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质量;仓储部门需对入库的原材料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后方可入库;定期对库存原材料进行盘点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生产过程管理:生产部门需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员工需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工艺参数;对关键工序和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上报,不得隐瞒或擅自处理。

3. 产品检验:品质部门需制定完善的检验标准和流程,确保产品检验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抽检或全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和处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或市场;定期对检验设备和工具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 质量改进:品质部门需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六、品质管理奖惩制度

1. 奖励:对在品质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晋升机会等。

2. 惩罚:对违反品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员工和团队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降职等;对因质量问题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员工和团队进行责任追究和经济处罚。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品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公司领导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补充和调整。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其他规章制度执行。

质量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篇8

我有幸参加了青岛海斯特管理咨询公司于7月底举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咨询公司邀请了API审核专家和备案培训师来给我们讲课。通过4天的学习,以及老师以及同行们交流,我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有什么好处。

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四大益处:

1、稳定提供顾客要求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2、促成增强客户满意的机会。

3、应对与其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4、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

以上4点是ISO9001—2015讲的内容,比较拗口,简单来说就是稳定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更好应对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二、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具体到ISO9001—2015及APIQ1第九版的要求,因为ISO9001—2015及APIQ1第九版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基于过程管理的方法体系,基本原则是PDCA循环,所以首先我们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建立体系及其过程的目标,配备所需的资源,以实现与顾客要求和组织方针相一致的结果。

有策划了,那如何实施呢?

首先公司要建立一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陈述。

2、包含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所有要求的质量手册,并包括:

1)质量体系的范围,包括删减任何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正当理由。

2)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的描述。

3)识别需要确认的过程。

4)控制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文件化程序的引用。

5)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的文件化程序。

3、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控制以及符合要求的文件和记录。

4、确定组织声称的满足产品符合性不可缺少的法律及其他适用的要求。

以上是体系文件的要求,简单说就是要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三级文件(包含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记录。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该谁来建立,领导重视是第一,大家开会讨论,最高管理者拍板,最高管理者还要确保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业技能、基础设施(设备),技术及财务资源。

在文件化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进行沟通,包括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使文件的编写更加符合公司实际,避免产生“两张皮”。

文件根据什么来编写,这是个问题,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来编写,不缺项,三级文件的编写有点复杂。

三级文件主要是可执行文件,员工按文件的要求就可以干活了,所以,要把公司的实际情况跟标准相结合,做到符合标准规范,容易操作执行,保证质量稳定,易于控制调整。

其次,文件编好了,人员要跟上,人员的职责权限要规定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按标准要求进行能力评定,培训考核。

以上文件和人员都是为了产品实现来服务的。产品的实现是靠过程进行控制的,产品实现的策划,合同的评审、原材料的采购、生产的控制,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生产过程的确认,还包括风险评估等。

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实施了,运行的怎么样,有没有效果,怎么测量?我们有手段。

内审和管理评审是很好的手段,通过内部审核,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通过管理评审来总结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并持续改进,当然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诸如工艺纪律检查、顾客满意度调查等来验证体系的符合性。

说了许多,来总结一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检查和改进即PDCA循环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许多人有各自的理解,但总的来说,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一个要诀:文件体系要建立,领导重视是第一,要求规定向一致,规定做事要统一,工作质量严把关,过程控制是关键,口头约束非证据,记录证据要体现。

简单的说就是要求的要规定到,规定的要做到,做到的要留记录。

那要求包括哪些内容呢?这里的要求包括:资源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产品及顾客指定的要求,法律法规及其他适用的要求,风险评估的结果,管理变更的要求,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等。

规定就是文件化,上述的要求要落实到文件上,口头的约束是不行的。

规定的要做到,就是按照文件化的要求在执行的过程中要留下记录。

品质培训心得 篇9

经营企业并非做慈善事业,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创造利润。而为达成此目标,非得有高效率的团队、高品质的产品、低成本的进料。成员需有经营企业不是第一、第二就要关闭、不畏艰难、不达目标不罢休之精神。

外部市场的竞争不外乎是品质、价格、服务三要素(在价格的'前提下好质量=理所当然好的产品+周到的服务),谁要主宰市场就必须要取得品质、价格、服务的绝对领先。

中国企业正处于野蛮制造阶段,经历过一些公司,都有以下问题:为了达成产值、产量目标,从而投入大批人力、工时缺乏全面管理,忽视了满足购买者现在的需求、保障购买者未来的需求这一重要质量要素,反而导致新进人员低品质、多工时,低效率。从品质管理来看:

1、大量新进员工缺乏品质管理意识;

2、基层干部缺乏工作教导实务经验;

3、整体忙于目标产值追求,问题盲点不断发生;

4、虽然问题有分析,但是落实度很差,执行力度欠缺(说话一流、文章一流、做事三流);

5、人的品质待教育,生产制程要改善,产品合格率需提升。

内部品质管理:

1、内部品质管理包涵三个层面:现场、现品、现人,只有高素质的人在最佳过程中,从事研发生产,才可能制造出优良的产品;

2、产品品质好坏取决于生产过程中4M1E(人、机、料、法、环)不稳定的因素,尤其人的品质是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

3、品质异常处理:要以QC手法依不良因素分析,实施PDCA管理循环,但最重要的是对矫正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案之执行,一般工厂不良因素主要是人为管理、物料异常最多,而人为管理流失往往是产品返工及客户投诉的最大要因;

4、对策:

(1)、以教育、培训、现场指导提升人的品质,并落实改善品质措施。

(2)、用QC手法对问题进行探讨,认真实施对策,依循PDCA时时从不同角度考量如何改善。

(3)、借鉴“游戏规则”让下道工序成为上道工序的客户,做到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采用追溯索赔原则。

(4)、不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从而提升全员无形中的品质观念。

(5)、落实ISO9000之精神,教导全员ISO是平时的作业规范,而并非是应用一时审查稽核,ISO精神在公司内作横向及纵向全面展开,则公司全员都

品质管理培训资料 篇10

抛开"质量"讲"成本"是"飞蛾扑火"

一个项目的收益,要看项目交付物的质量是否高、成本是否低、工期是否短、风险是否可接受!同等条件下,质量要求越高,意味着花费的成本也越高,反之,高成本却并不一定都会带来高的质量。

《项目管理》的课程中有一个计算公式:

很多企业做项目,既强调高大上,同时又强调低成本、低投入,还要压缩时间、赶进度,最后把一个好端端的项目做成了四不像,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低成本项目的结果是,项目“交付物”质量低劣,既影响了生产的产品质量,又保证不了运行成本的合理性。

对于正常运行的工厂来说,大家都希望有效益、有利润,效益和利润从哪里来?当然是控制成本,但是控制成本不是一味地降低原辅料消耗甚至是降低原辅料质量,不是一味地降低备品备件库存和设备维修费用,更不是一味地减少劳动者数量、增加劳动者工时、甚至降低劳动者工资。

管理比较好的企业,天天是文山会海,一个偏差接着一个偏差,一个文件接着一个文件升级、培训,庞大的质量体系整天忙得天昏地暗,与生产车间却毫不相干,生产车间仍然是在为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而起早贪黑、当牛做马、累死累活!

很多企业,年初都会制定“产量、销量、成本、利润”指标,甚至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下达“节能降耗、减低成本”的指标。

长此下去,产品质量必然无法保证,而离开了“质量”去追求所谓的低“成本”,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不计成本,追求质量也是"走火入魔"

也有一部分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的企业,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采用价格最昂贵的设备、采用最自动化的控制系统、采用全世界质量最好的原辅料,这当然无可厚非,有钱任性!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适可而止,凡事都有一个最优的性价比。

大家可以想一下,你们日常的“偏差”,有多少是因为控制策略不适当,制定的内控质量标准过高,制定的`工艺参数控制范围过窄,拿一道又一道的绳索,把自己捆绑的紧紧的,动一动浑身都疼,看似严苛的管理,实际到头来不是损失巨大,就是明紧暗松,最后不了了之。

任何质量的控制,都是基于质量风险和现有的技术手段,我们当然鼓励创新,但是决不是盲目的无谓的提高标准。“强调数据完整性,生产过程、检验过程全部实行带审计追踪功能的计算机控制”质量就真的能够提高吗?

质量体系与经济效益,大家应该都知道

没有好的质量,就没有好的市场,没有好的质量,就没有好的价格,没有好的质量,只能陷入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泥潭,最后也就彻底没了质量,彻底没了效益,最后只能关门大吉!

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也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个好的质量体系,一定是工艺提出阶段就要有质量人员参与,工艺设计阶段就要有完整的质量团队,质量人员要参与整个项目建设的GEP实施过程,才能够对整个硬件系统有足够的熟悉和认识。

同时质量人员要参与研发向生产转移、参与工艺设计、参与产品投产、后续生产全过程。这样他们才能够了解产品本身,了解关键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只有了解了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才能更好地做好质量管理。

日常的质量管理体系,唯一的任务就是保证整个工厂体系维持在验证过的状态,做好日常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监测,做好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回顾,做好变更控制,做好偏差处理和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落实!

要做好这一切,首先要懂得科学知识管理和质量风险管理,基于当前的科学知识发展水平和质量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将“人机料法测环”的方方面面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而不是“秀下限”打擦边球,也不是“秀恩爱”高调表演!

品质培训心得 篇11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到工厂已半年时间,从陌生到熟悉,与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关心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借此机会向各位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承蒙*董和*总的信任使我有机会成为**集团的一员,感谢公司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平台,我会努力学习,取长补短,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之力。21世纪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以品质取胜的时代,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是我们每一位员工的责任,要让品质成为每位员工心中重中之重。我们有好的技术,好的服务,更要有过硬的品质才能在客户心中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20xx年7月14日报到至今主要负责贴片类产品的品质工作,从原材料入料至最终的成品出货,需了解各原材料供应商品质状况,熟悉产品特性及客户要求,通过这半年的学习和了解,对工厂的整体运作与自身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压力也随之而来,可是俗语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会将这些转化为动力,为工厂的发展尽心尽责。在**大家庭中我资历最浅,我会努力学习让自己跟上公司的发展,做一个合格的**人。以下是我对20xx年工作及20xx年规划做一个简单的叙述,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给予指正:

一。进料品质控制:

原材料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成品的品质和交期,为了更好的掌控原材料进料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便于品管数据收集与追溯,综合现有的`检验记录,将工厂原有的四份不同类别材料所使用的检验记录进行整合,使记录实用且更具数据化。

贴片类产品的原材料大多是外购件,iqc的责任很重,要及时发现来料问题,确保产线投料生产,为了避免再次发生铁芯上线后才发现不良的现象,要求iqc严格按照材料规格检验,经公司领导决定,11月初将贴片电感原材料检验转至海安,新增iqc一名,节省了材料来回运送时间,也加强了iqc与产线的配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跟踪处理,20xx年11月与12月共检验材料194批,不良4批,不良率为2。06%。

二。制程品质控制:

建立了不良日、周、月报,对每天不良状况做到分类明确,使品管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不良实际情况做有效的预防与改善,每周开品质周会分析问题原因预防再发生。经过在贴片类车间施行结果,对产品合格率有较明显的提升,目前骨架类与行线性车间于12月推行此统计方法。

现场“5s”整理整顿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贴片电感车间的变化比较大,目前流水线上的废线已经基本得到控制;记得最初来车间时地上随处可见原材料及半成品,现在虽然还没有完全杜绝,但现场管理人员与员工已经意识到此问题的存在,做到积极改善。

20xx年贴片类产品接到客诉27件,总结起来我们所发生的问题均是因为人员疏忽所造成的,27件客诉是给我们的警钟,同时也说明我们在管理上的欠缺,我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加强专业知识。

20xx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也意味着新的挑战到来,如何在新的一年让品质更上一层楼,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培训:让各位同仁有更好的品质意识,不能在问题发生后再来强调,要从头抓起,新人的培训尤为重要,好的习惯要从开始培养,从材料认识,产品特性,让每一位员工做到心中有数,品质要求要明确化。

2。在器件二部推行“5s”现场管理,并进行评比,使“5s”理念能确实落实到每位员工心中,体现我们企业的优秀文化。

3。运用qc七大手法与spc管制,使品质管理体系更完善。

4。客诉下降50%,贴片变压器制程合格率提升至99。5%,贴片电感制程合格率提升至99。2%。

品质培训心得 篇12

9月27日,我非常有幸地和大家一起参加了集团供应链管理学院在桂林立白组织的两场培训课程,第一场是由集团质量总监周先生为我们分享的《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培训,第二场是由立白总经理周女士为我们分享的《生产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和验收经验分享》,感谢公司领导的付出,在这次学习中我收获良多,让我更加明白一些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质量成本以及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等相关知识。在此就周小龙总监对质量成本与质量管理学习,将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周总从浅到深关于什么是质量,质量的意义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现质量成本这一点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原来大家固有的思想只是对显性质量的成本进行了简单的核算,认为返工只是浪费一点时间和物品包材,根本没有从质量的隐性成本进行分析,质量成本的构成它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我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保证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的话,生产厂内平时一起认为很小不起眼的异常返工,其实就隐藏着将近10倍的质量成本在里面。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

回想今年的全国质量月9月,是我们桂林立白近几年来质量最差的一个月,因新产品的试产不严谨,导致产生了大批量的不合格接粉,合液洗包装车间班长员工的大意导致内袋压码错误造成批量返工,液洗厂包装单瓶克重偏轻,造成到市场上去追回产品,再进行补货返工等,我想这些都无不是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质量成本的浪费。所以质量成本有效的控制还需实行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根据我们公司车间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进一步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目前,产品竞争异常激励,作为我们的洗衣粉厂和液洗厂,大多产品客户考虑更多的是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出自于生产过程、出自于管理。质量管理严格遵循三不放过原则:

(1)出现质量问题决不放过。

(2)问题的根源不查清楚决不放过。

(3)不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决不放过。即一个问题的出现,要找出真—相,原因、真因、改善措施。

二、保持对相关方的严格控制

对相关方的产品质量进行了严格管理在质量成本的控制上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部分的产品的原材料造成的损失由供方、物流企业以及经销商承担。这一措施使公司的质量成本大大降低。

三、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计算与分析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盈利,实现利润最大化,对现在日化企业来说,利润微薄的同时还要实现快速扩张,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难于生存,可谓成本决定存亡。作为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要想获得长期的效益,就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实施成本控制。不仅要削减生产成本,更要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并确保产品质量,并且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计算和分析出质量成本。

四、进一步完善车间管理

要进一步完善车间管理,首先最基础的必须提升车间主管工艺技术人员自身的能力,即:

(1)目标指向能力;

(2)思考对策能力;

(3)组织用人能力;

(4)沟通协调能力;

(5)激发部属能力;

(6)培育人才能力;

(7)自我革新能力。

如果自身得不到提升,可以说完善车间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次需制定各项操作标准、规范化作业:

(1)完善各班组、岗位责任制,优化作业指导书;

(2)进一步完善月度考核目标;

(3)凡是出现违规行为,坚决以通报的形式公布;

(4)制定相关条例、标准的监督、实行车间主管、工艺工程师、技术员、班长检查制度,一级一级实施检查,保证能够严格按要求执行。 产品质量培训心得体会2

为了深入分析水电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寻找改进的方向,促进分公司水电专业管理的水平,分公司于XX年6月12日8:30~17:00在南昌项目部组织召开了水电技术质量培训暨管理研讨会。

大家对管理措施和经验,工作心得和平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工作还不满一年的我,在管理经验和工作心得上也许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更多的是听听前辈们富有项目特色的讲解。从工艺流程到施工方案,从技术交底到实际操作,从工程管理到与各班组之间的协调配合,都作出了建设性的探讨。在与各位前辈们的交流中,发现了自身的很多的不足。

首先在技术上,对验收规范没能完全的'吃透,图纸的掌握程度不深。因此很多时候会被那些有些工作经验的工人唬住,在某些技术层面上做出了让步,对后期施工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过于的轻视技术交底,没能把技术交底的内容落实到每个工人平时的施工过程中。在与工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只有身怀过硬的技术基础,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在气势上压倒他们,让工人无条件的服从工程上的安排,技术上的落实。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势必加强规范图集的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知识恰如其分的跟进到平时的过程管控中。

对于质量,就新余项目部水电这块而言,确实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前期的某些原因,导致现在会有大面积的返工现象,对现在水电质量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就我个人而言,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在与其他几个项目部水电管理人员的交流中,意识到有很多问题都是普遍性的。水电前期预埋,塑料线盒及给排水套管占据主要一大部分。对于严祝修提出的穿筋线盒,也是初次接触,而事实证明,穿筋线盒是可以解决线盒预埋过深(预埋普通线盒浇注混凝土时会让线盒变形)的问题。

而我们的2楼将线盒绑上两根横排钢筋固定在剪力墙上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再就是对施工班组的管控力度不够,也对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很多情况下是班组图省料省工,并不按你下发的技术交底施工。特别是那些隐蔽工程,像防雷接地,双面焊就很难落实。再有就是施工工期紧,各工种之间工序配合不协调,导致水电安装时间紧,质量上也很难保证。当然,在原则性的问题上,是不会屈服的。这一点在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中是相当重要的,不能当老好人,对质检员这个职位负责,对公司负责,对业主负责,做出精品才是我们的质量目标。大家都对水电这一块各项目上的人员配备提出了人员偏少的意见,确实从分公司到项目部,对于水电技术质量还是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属于配套工程,但水电在使用功能上是决定性的。希望分公司今后加强水电技术质量的管理,让水电部门更加的完备,让水电管理制度也更加的健全,而我们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此添砖加瓦。

而对于工程管理,作为总包,针对水电主体施工,都是随土建进度施工,因此没有更多的选择,一般都能跟得上土建的进度。只要在技术质量上把好关,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临水临电成了各项目部工程上协调配合的重头戏。临水临电施工,集团公司有一套自己的技术要求,各地方也有临时用水用电规范。遵循安全文明工地的要求,基本上都能满足临设的布置及配备。但是地方价格上的差异,在某些地方会在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打些折扣。像每层配备消防箱,就很难满足。这也是今后分公司及项目部在管理制度上改进的措施之一。而临水临电和主体水电由一家队伍施工也会对工程管理带来一些麻烦。首先在临水临电管理人员上就很难配足,往往是干主体水电的工人会兼职做临水临电。其次干主体水电时与其他班组间的情绪会带到临水临电中来,不利于大包单位的协调管理。希望在今后签订合同时,多听听水电管理人员的建议,也能参与到合同的编制中去。让项目部及分公司的既得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更方便平时水电方面的过程管理。

就分公司水电专业管理人员而言,今后的发展趋势必须是集工程、技术、质量、预算、合同制定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就我个人而言,在安装预算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平时也没能系统的学习,通过这次培训,也认识到平时的施工跟预决算和合同都是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如在预算中,防雷接地搭接和跨接是有几倍的价格差异的,而平时施工时却没有过多的注意这一点;还有如果能够先系统的算一算整个图纸的工程量,会让我们对图纸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也能更加容易的发现图纸中的漏洞,这一点对施工技术而言也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这次培训,更多的是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经验的欠缺还需要时间的积累,而技术上的薄弱更需要我们平时的深造。坦白说分公司及项目部目前的状况,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自身的努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也希望分公司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多多的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流程。而目前的形势,也让我们对分公司充满了期待,让我们为分公司明天的辉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产品质量培训心得体会3

首先非常感谢湖北省公司领导刘总和张主办组织为期二天的质量管理员培训。通过这次质量管理培训,受益匪浅。我作为一名质量管理员,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理解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的差距,参加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不但要对质量体系文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带领各部门贯彻执行。两天的培训时间很短,但学到的东西却很多,加上第二天下午在复兴路购物广场的实践对知识的消化,使我有如下体会。

一是提高全体员工质量管理理念。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各项工作的职责和程序,促使企业预防并控制不合格项的发生,降低企业质量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提高员工质量管理理念和综合素质,主动学习并实际有效地运用到平时正常的工作当中去。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围绕让顾客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顾客投拆或意见,不断满足顾客需求与期望,赢得顾客的信任,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监督考核制度支持。

一个好的监督考核体制能刺激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将目标管理法与监督考核体制结合起来管理,部门的质量目标应依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按规定的具体事项实施措施和实施计划,落实到每位负责人。

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工程。后期我将要不断的学习质量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并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向每位员工普及宣导,使所有员工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产品质量培训心得体会4

通过一周的管理体系培训,受益非浅。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理解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的差距;参加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作为一种中层干部,不但要对质量体系文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带领部门贯彻执行。下面是自己的学习认识,并结合工作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标是质量的保障。如今,贯彻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有专家认为,贯标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标变得更加迫切。

毋庸置疑,贯标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通过贯标,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的作业程序,明确了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预防并控制了不合格项的发生,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咱们公司已经贯标三年了,这三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正如赵总在培训动员时讲的:“在抓基础工作上做的不细、不实、不严,与先进企业比,与时代要求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究其原�

二是缺乏监督考核制度支持。

三是企业的执行力度低。

我认为:

(一)只有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客户满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才能从客户的角度开展质量工作,才能真正建立客户驱动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在做任何工作时,都要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树立工作就是为客户服务的质量理念。这里的客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企业外部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代理商、销售商等,在企业内部,根据工作流的划分,上下道工序间、前后流程间、部门间也应是客户关系。但要树立这样一种质量理念,不是朝夕之间的事,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当然在这方面领导作用就显得异常的重要,需要我们的领导不断地给员工去灌输质量思想,可以通过制定企业文件、质量方针,并不断地给员工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质量理念,大力打造质量管理的战略系统。当然只有质量理念还是不够的,质量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就要员工主动地去学习质量工具方法并实际有效地运用到平时正常的工作当中去。

(二)一个好的监督考核体制能刺激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那么监督考核制度如何来制定呢?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目标管理法,并将目标管理法与监督考核体制结合起来管理,将企业的方针目标逐层分解并建立监督考核体制。可以以部门、项目部(分公司)和个人为单位来分解,部门的质量目标应依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结合本部门业务的特点来确定部门质量目标项目,目标值应依据以往的历史业绩、公司质量目标值、结合目前技术现状综合确定。

目标值应该是可量化、可衡量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不要将质量目标值夸大或不切实际。针对每一项质量目标,应制定实在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实施计划,并落实负责人,并且应制定衡量质量目标实现状况的方法和评价的依据。同时要策划好一个监督考核体制,贯穿于整个质量目标实现的过程,制定每一阶段的考核方法。以用来考核部门、项目部(分公司)、个人的目标达成率以及为达到目标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可以充分体现出单位、个人在工作方面的效率以及能力。这样可以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员工平时工作的潜力,以促进个人与公司得到共同发展。

(三)执行力是一种能力,是内涵广泛、包括各种学科、方法、思想的概括,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新标准要求全员参与,但如何让全员积极地加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中来呢,这就要各级领导来动员大家,要求大家一定要按公司的规程来办事。执行力不是仅仅要求员工按公司的规程去做事,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的规程下做事的同时,想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执行力度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一流的点子和三流的执行力,不如三流的点子和一流的执行力。如果执行力度不够就是再好的质量管理模式也不能够有效的运行,所以我们需要着手解决执行力度低下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a、制度贯彻不够,虎头蛇尾。

b、管理制度不严谨

c、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

d、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程不合理。

e、工作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指导方法。

f、工作中缺少科学的监督体制。

企业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上的几点因素,才能制定出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的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今年是公司质量培训教育年,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我们利用中午及晚上下班时间组织学习了第二期质量培训―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作为车间的一名工作不久的新员工,通过这几次的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深深感到自己的质量意识还比较淡薄,对质量的理解不够深刻,在工作中对还质量管理标准知识方面还有待加强。

包装是成品酒出厂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产品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内在质量还是外在质量,都需要经过我们严格的检验和把关。产品质量关系到我们每一名普通员工,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结合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从洗瓶工序开始,到入库工序结束,需要全员的参与。洗瓶时,需要时刻检查酒瓶与当天的生产品种是否相符合;灌酒时,要观察净含量是否足够,瓶口是否有冷炸的情况;质检工序重点检查瓶内是否有沉淀等杂质,瓶外是否有瑕疵等;贴标工序要检查商标是否和产品对应,是否有模糊及印刷错误;我在生产线上从事装酒,在装酒过程中,遇到漏酒或者是商标没贴平整的,我们都会及时将不合格品剔除,保证不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检验上道工序的服务宗旨,以每个环节的下道工序就是顾客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工作。休息的间隙,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同事或质检员请教各种突发质量问题的处理程序和要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所谓熟能生巧,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操作经验也能避免很多质量事故的发生。

产品的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从事后的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质量控制,每个细微的环节都需要我们认真敬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将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质量管理没有止境,只有不断的探索和改善,精益求精,才能持续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近日公司开展了质量意识的培训,通过老师形象生动的讲解、由小见大、面到点的分析质量意识的重要性,让我对质量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质量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保障,企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如果说一个企业所制造出来的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失去了质量,那么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市场,注定会在这个历史舞台上黯然倒下。尤其像我们这种客车空调制造企业,可谓成也质量,败也质量,质量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这似乎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有共识。只有我们全体员工都具备了这种质量意识,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障。质量意识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是通过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等来简历和施加影响的,并通过质量激励机制使之自我调节而一步一步地、缓慢地形成起来的。咱们企业也在这次质量意识培训中植入了企业文化,增强了职工的团队精神,真正的把质量管理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了质量意识的意义。

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理解,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意识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企业所生产的交付顾客需求的产品—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的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意识。产品的质量是员工做出来的取决于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如果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发生偏差,则品质体系再完善,品质控制方法再先进也没用。

产品质量有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由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构成,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流通,产品质量需要一条长长的环环相扣的监督链条,公司的产品质量由每个员工的工作质量来保证。那就要求我们“自检,互检,专检”,确保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通过企业的质量管理,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对全体员工进行针对性的质量意识教育,我们每一位员工的陈旧质量观念得到了转变,竞争意识和责任感得到了强化,明白了“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合格不是目的,精品才是目标”的质量意识,同时牢牢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产品都是精品。

总之,这次培训给我带来的收获颇多,我相信一起培训的同事体会都是一样的。但学习的目的是能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还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实践,而理解实践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把质量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不断的突破自己。把质量意识深深的烙印在心中,让公司在世界树立一张质量名片。

45 3608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