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会计制度实用5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工会会计制度实用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工会会计制度范文1
一、开展会计委派制的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会计工作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从中央到基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会计职能作用不断加强,会计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会计法制建设取得新的突破,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都对会计工作寄予很高的期望。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的一次讲话中说:“希望党政领导干部学一点会计知识,学会简单地会计报表。”朱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会计法修订草案》时指出:“会计工作非常重要,《会计法》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大法。”项怀诚部长最近也批示指出:“会计管理太重要了。它不仅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关系到企业的财会水平、经济效益、资金保证、社会的经济秩序,以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会计工作不仅为市场经济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参与经营管理,真实反映经济活动,防范和预警经营风险,现在,会计的作用又提到了反腐败的高度。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会计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重视的一个体现。
第二,会计委派制是解决会计工作本身存在的突出的有效措施。这几年会计工作和会计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暴露出来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总体素质较低,会计法制不健全,特别是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乱设账、造假账、编假表、报假数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二、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据财政部统计,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有105个地级区(市)、414个县(市)进行了试点,直接或间接委派会计人员达14472人。湖北省政府专门发了进行会计委派制试点的文件,并召开了试点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并于今年在全省粮食购销企业扩大试点。湖南省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会计委派制的指导意见,山西省纪委和省财政厅联合召开了试点工作现场会,省财政厅还印发了《山西省财务总监管理试行办法》。
截止,我省已有10个市地的18个县(市、区)开展了会计委派制,其中焦作市委、市政府发文在全市实行会计委派制。还有许多地区正在积极酝酿之中,一些省直集团公司也开展了内部会计委派制。各地的试点工作形式多样,在委派的范围、对象、人员管理和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试点的情况看,会计委派制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责,规范了财务管理,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了腐败现象。二是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有利于“收支两条线”规定的落实和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各单位私设小金库现象明显减少。四是委派会计在把好清产核资、重大项目投资等重要关口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防止了国有、集体资产的流失。五是提高了会计人员素质,稳定了会计队伍。此外,试点工作的成效还在于它所体现的改革探索精神和对全省的借鉴作用。试点成功了,为全省的会计管理闯出了一条路子,即使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范围也很小。因此,试点工作产生的经验、教训,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认真。
已经开展委派制试点地区的财政部门,特别是会计管理机构,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和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推动了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宝丰等县的试点工作,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工作比较扎实,措施比较完善,力度也比较大,县财政局积极主动,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没有进行试点的地区也都在积极酝酿,考察、调查、设计论证,为的是在其他地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使本地区的方案更成熟、措施更完善。可以说,各地对这项工作的态度都是积极的。
进行会计委派制试点,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没有上级的红头文件可以依赖,试点地区不等、不靠,积极地进行研究、探索,走在了我省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前列。这需要有巨大的勇气,付出辛勤的劳动,克服很多实际困难,甚至顶住各种阻力。
三、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部门配合。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并争取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各试点地区的经验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对这一工作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要把会计委派制提到议事日程,加强对本地区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并及时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试点的有关情况,主动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搞好配合。
(二)积极稳妥,逐步加大试点工作力度。从试点的实践情况看,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很有必要,会计委派制如能实行好,有利于规范会计秩序,有利于维护财经纪律和增收节支,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预防犯罪,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本着积极的态度,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已开始试点的地方要克服困难,在不断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试点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用实践检验其可行性。由于会计委派制还在试点阶段,仍在探索之中,一些做法还不尽成熟,因此,试点时方案、措施要尽可能稳妥、周密,并不断总结完善,尽可能减少失误和震动。
工会会计制度范文2
关键词: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比较 衔接工作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相比于1998年实施至今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现行制度),征求意见稿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和创新?而新的高校会计制度一旦修订成熟后正式实施,高校会计的衔接工作又该如何应对?以下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一、 征求意见稿与现行高校会计制度的比较
(一)会计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改为适度引入权责发生制
征求意见稿中采用的是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即适度引入权责发生制,对某些特定业务,如财政拨款、捐赠收入等依然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权责发生制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资产类科目“应收账款”明确了核算范围,除经营业务应收未收的款项之外,还涵盖了科研事业收入等教育事业应收未收款,属于本期的收入无论是否收到都应作为本期收入入账。固定资产核算增设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用于核算每期折旧费用、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等内容。无形资产核算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于在预计使用期限内,对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摊销。4.增设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高等学校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或报废、毁损的价值。
通过本次创新性修订,以适度引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核算体系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高校的资产、负债、偿债能力、债务风险以及项目运行成本等情况。
(二)会计核算主体一体化
征求意见稿将高校所有业务作为一个主体,设置基建科目核算基建业务,使其纳入“事业账”并轨核算,纳入统一的会计报表体系。解决了基建业务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所导致的高校会计主体多元化的问题。
(三)会计核算方面变化
1、配合公共财政改革,增设了相应的会计科目
配合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增设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配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在收入、费用等科目中,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按照功能和经济支出分类逐级设置明细科目;配合工资津贴规范改革,增加了“应付职工薪酬”,并设置“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三个明细科目,分别核算应付职工的工资、津贴补贴和其他收入等;配合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对外投资”、“校办产业投资”、“其他对外投资”科目,其核算内容根据投资的对象分别在 “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科目核算,初始投入、支付或收回等业务发生时,不再同时调整“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和“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2、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科目变动较大。
征求意见稿取消了“修购基金”和“固定基金”科目,新增“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益”、“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核算固定资产(除文物文化资产外) 按月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按月计提摊销。在预计使用期限内合理地分摊其成本,可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耗费程度,从而合理确定培养成本。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净值”和“无形资产”数据能够反映其真实价值和使用情况,特别能够有效加强资产的管理。
3、将基建账并入“事业账”,基建业务核算科目
征求意见稿在“财政补助收入”下设“基建拨款收入”明细科目,核算财政拨入学校的基建款项。取消了“结转自筹基建”,增加了“在建工程”和“基建工程”两个科目,分别反映非发展规划部门批准的基建项目投资和发展规划部门批准的基建项目投资。“基建工程”下设二级明细科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预付工程款”、“待核销基建支出”、“基建转出投资”满足基建业务核算的要求,实现了基建帐和事业帐的顺利并轨。将基建业务并入大帐统一核算后,不用合并报表,只要一套报表就能直观地反映出高校的全盘,包括资产、负债和收支等整体经济活动。
4、将收入、支出类调整为收入、费用类会计科目
征求意见稿中收入类科目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其他政府补助”、“捐赠收入”科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包括了原“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以及基建账财政拨款的核算内容;“其他政府补助”科目包括了原“上级补助收入”等科目的核算内容;“教育事业收入”按照应缴财政专户不同性质的项目设置“学费收入”、“住宿费收入”、“考试考务费收入”、“委托培养费收入”、“培训费收入”、“其他教育收入”二级明细科目;把实现的捐赠收入由在“其他收入”核算改为以一级“捐赠收入”科目独立核算,原“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的核算内容并入“其他收入”核算,这充分体现了重要性原则。高校是非盈利组织,变革后的收入类科目能更好的反映出收入的来源。
工会会计制度3
一、总则的比较
(一)明确提出“持续运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原制度仅提出“会计主体”、“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三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未提出“持续运行”基本前提。“持续运行(或经营)”基本前提对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工会组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会组织虽不像企业那样长期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但仍然需要建立在长期运转的基础之上。因为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管理,直接从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等社会公益活动,对社会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所以工会会计同样要讲究持续运行。为此,新制度突出了“持续运行”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工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为工会会计核算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引入会计基础概念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贯穿于整个工会会计制度的全过程,属于工会会计的基本问题。原制度将其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加以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收付实现制的作用。新制度将收付实现制从会计基本原则中分离出来,明确其会计基础地位,这对于规范工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工会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要素的比较
(一)资产要素的比较新旧制度会计要素的变化主要集中在资产要素。资产要素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资产分类。原制度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大类,并未对其含义进行界定。新制度不仅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进行了定义,并根据近年来工会组织投资活动不断发展的趋势,还将投资从流动资产中分离出来,作为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并行的资产项目予以规范。第二,库存材料(物品)。与原制度相比,新制度关于“库存材料(物品)”的核算在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明确提出公允价值概念,并要求在无偿调拨、接受捐赠库存物品的业务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原制度未提出相应要求;二是增加了库存物品发出计价方法的规定,要求库存物品在发出(领用或出售等)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择一种方法确定发出库存物品的实际成本,而原制度未对此进行规范。第三,对外投资。与原制度相比,新制度关于对外投资内容发生以下变化:对什么是工会投资进行了界定;对工会投资进行了分类,将工会投资按其流动性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按其性质分为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明确了投资的核算方法,即成本法。第四,固定资产。新旧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规范基本一致,但在以下两方面存在区别:(1)新制度对什么是固定资产进行了界定,并给出了具体的固定资产价值判断标准,即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为固定资产,这样既有利于实务操作,也有利于对实务资产的管理与核算。(2)有选择地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原制度对固定资产相关业务的处理未提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规定,而新制度明确提出了公允价值概念,并要求在无偿调入、接受捐赠和盘盈固定资产业务处理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二)负债要素的比较关于负债要素,新旧制度的主要区别是新制度对原制度的内容进行了归并、调整,将原制度负债项目由原来的应付上解经费、应付补助下级经费、暂存款、借入款、代管经费、拨入经费和拨人专项资金等7项划分化为借入款、应付个人收入和应付款项等3项。
(三)净资产要素的比较与原制度相比,新制度增加了“在建工程占用资金”项目,删除了“预算周转金”项目,将“经费结余”项目改为“结余”项目。
(四)收入、支出要素的比较新旧制度关于收人、支出要素差异不大,主要区别是新制度对原制度内容进行的调整。原制度收入包括会费收入、拨交经费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政府或行政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而新制度收入按照来源分为会费收入、拨缴经费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政府补助收人、行政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原制度支出包括:会员活动费、职工活动费、事业支出、工会业务费、工会行政费、专项资金支出、补助下级支出和其他支出;而新制度支出按照功能分为职工活动费、维权帮扶费、宣传教育费、专项业务费、工会行政费、资本性支出、上缴经费支出、补助下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其他支出。
三、会计科目的比较
(一)不变的会计科目新制度多数会计科目的名称、核算内容仍与原会计科目相同,如“借出”、“固定基金”、“会费收人”、“补助下级支出”等。将此类名称、核算内容未变的会计科目,称为“不变的会计科目”。
(二)增加的会计科目有些会计科目在原制度中未设置,但在新制度中出现,如“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在建工程”科目。这类会计科目属于“增加的会计科目”。此类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应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要求设置和使用。
(三)取消的会计科目部分原有会计科目在新制度中取消了,如“暂付款”、“有价证券”、“经费集中户存款”等科目。此类科目的核算内容应根据新制度规定进行调整,称为“取消的会汁科目”。
(四)调整的会计科目有些会计科目名称改变,但核算内容基本未变,如“现金”科目改为“库存现金”科目;有些会计科目名称未变,但核算内容有变化,如“投资”科目,将原制度“有价证券”中国债的核算内容列入其中。这类会计科目属于“调整会计科目”。
四、会计报表的比较
(一)会计报表构成体系的比较新旧制度有关会计报表构成体系未发生实质变化。与原报表体系相比,新报表体系具有以下变化:一是新制度引入主表和附表概念,规定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为主表,往来款项明细表、经费收缴情况表分别为各主表的附表。二是为了实现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的一致性,新制度将原报表分析说明书改为附注。
(二)会计报表结构的比较其一,资产负债表结构的比较。原制度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公式设置,左方为资产类,包括资产和支出;右边为负债类,包括负债、净资产和收入。其结果是该表既反映资产、负债和净资产项目的时点数,也反映收入、支出项目的时期数,导致资产负债表名称与其所反映的内容不符,有悖于资产负债表反映工会某―会计期末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情况的性质,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与收人支出表内容重复,不便于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使用。新制度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的会计等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取消了资产负
债表中收入、支出类两项,并在净资产下增设了“结余”项目,使工会资产负债表结构与企业会计准则、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趋同,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资产负债表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其二。收入支出表的结构比较。新旧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均由收入、支出和结余三部分构成,但其差异也比较明显:一是该表称谓不同,原表称为“工会经费收支决算或决算汇总表”,反映各级工会年度工会经费收支情况,新表则称为“收入支出表”,反映工会组织某一会计期间全部收人、支出和结余的情况;二是该表支出分类不同,原表是按支出的性质分类,而新表则按照支出的功能分类。
五、新制度颁布实施的启示
(一)新制度实现了与会计准则体系的对接会计信息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其相互可比、真实公允对经济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会计准则、制度框架结构的一致性是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基础。新制度行文和结构遵从我国会计准则的习惯,根据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披露进行章节安排,取消了应由《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覆盖的凭证、账簿和年终清理结算与结账的内容,实现了新制度框架结构与会计准则体系的对接。
(二)新制度与《工会法》要求保持一致新制度本着在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的前提下,按照工会法的要求,尽量与工会法保持一致,使两个法规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如为了体现工会法关于工会经费来源的规定,新制度设置了与工会法相适应的收入科目,即会费收入、政府补助收入等科目。
(三)新制度体现了内部控制的要求新制度不仅在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环节严格规范会计信息,而且注意完善工会内部控制。如在总则中对工会内部控制体系、岗位责任制、内部稽核制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资产要素一章中,对货币资金、借出款、库存物品、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等业务的内部控制要求、内部控制环节及内部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定。通过强化工会内部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使真实的经济交易或事项得到正确确认,其价值得以准确计量,并通过会计报表予以适当地表达和充分披露。
(四)新制度合理借鉴了企业会计理论与方法新制度合理地借鉴了企业会计理论与方法,如对于无偿调入、接受捐赠和盘盈资产业务的确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财务报表中引人中期会计报表概念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非企业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满足工会宏观管理的要求以及各级工会组织加强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会会计制度》1998年。
工会会计制度范文4
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是用来制约人们行为的一个框架,它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在复杂的局势中立足,就必须要完善自身经营的各项制度,从而确保企业稳健快速的发展。
一、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环境
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是构建企业会计工作内部和谐制度的前提,只有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环境,才能确保会计工作的规范,保证企业稳定有序发展。我公司即江苏高速公路石油发展有限公司自2002年2月成立以来,不断优化自身的内部管理环境,严格规范会计工作,完善收支分配、经营指标等各个环节,事实证明,这不仅能够促进企业会计工作内部和谐制度的构建,同时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收益。
二、树立先进的企业文化
树立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在日常经营中,我公司力争在注重效益的同时重视企业文化,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遵循诚信原则以及公平竞争原则,提倡员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信任,从而确保公司稳定较快的发展。近年来,我公司分别经营了京沪高速、沿海高速、连徐高速等江苏省境内多条高速公路沿线64个服务区加油站,基于我公司点多、面广的特点,在日常经营中公司充分体现和宣传企业文化,使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一言一行,从而深入到每一位客户的心中。在制度经济下,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构建企业会计工作内部和谐制度的基础,只有树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确保会计工作的诚信可靠。
三、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无论是哪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都决定着行业的经营和发展,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我公司致力于全面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由此为公司取得了颇为丰富的效益。成立初期,我公司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仅占公司人数的8%左右,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凤毛麟角,不过,在之后的经营中,公司一直注重员工的职业素养,迄今为止,公司员工的学历以及专业技能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就财务审计部门而言,从公司成立初期只有一名会计师,到现在拥有一名高级会计师,四名会计师以及一名审计师,公司不断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了公司经营的健康有序,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仍会不断致力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企业会计工作内部和谐制度的构建。
四、建立会计监督机制,确保财务活动透明
会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监督机制对其进行约束,这种监督约束要贯穿在会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透明,这方面,我公司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第一,对企业的销售收入进行监督,确保销售收入的透明。我公司从2008年起,开始使用SAP零售管理系统,实行机制帐表,淘汰了手工帐,从而减少了人为舞弊的可能性,其次,业务部门能够随时对各站点的销售量进行远程查询,财务部门也能够对各站点收入的入账情况进行核对,有力的保证了企业销售收入的透明。
第二,对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行监督,确保成本、费用的透明。在经营过程中,我公司对经营成本和各项费用都进行严格监督,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起初公司是根据各加油站上报的数据安排进货量,这种进货方式往往带有盲目性,后来经过改革,依托中石化的二次物流系统,我公司科学地管理加油站库存,实现合理配送,透明运作,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第三,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监督,确保现金流量的透明。目前,我公司实现了资金网上支付,不但节约了人力成本,促进了资金的合理调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现金流量的实时跟踪,保证了企业资金流量的透明。
通过以上几点内容的实现,使得我公司的会计工作十分稳健,因此,要构建企业会计工作的内部和谐制度,就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透明,保证会计活动真实可靠。
工会会计制度5
关键词:财务管理;新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111-01
一、领会新制度的优势,扫清旧制度的不当残余
旧《工会会计制度》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会计工作的需要,如:收支预算的完整性问题;经费收缴改革带来的核算问题;经费支出结构划分的合理性问题等等。由于工会工作的特点,工会的会计制度与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制度有较大差别,除工会组织外,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对《工会会计制度》了解甚少,给外部审计人员审计也带来不便。新《工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对工会会计核算的内容、结构、程序提出了新要求,也为规范工会会计核算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为了新制度得到全面的实施,当务之急是,加强组织培训、理清现实实务中存在的不足。新制度从2010年1月1日起已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范围内实施,但是还存在着,新制度不到位现象。如,新制度取消了“上解经费支出”科目,重新核定“拨缴经费收入”科目核算内容,只核算属于本级留成的工会经费或建会筹备金,而将上解给上级工会的那部分经费在作为负债在往来科目中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还有将所有收到的经费在“拨缴经费收入”科目中核算,等等,沿用旧制度,违背了新制度的规定。因此,围绕和结合基层工会的各项工作,认真仔细研究新旧制度的差异,切实把握新《工会会计制度》优势,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与落实,根据新《工会会计制度》和《工会新旧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对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扫除旧制度延续的不当残余,保证新旧制度转换过程中货币资金的安全性,保证工会财务按新制度健康运行,是很必要的。
二、坚持宏观策划与微观落实相结合,缩小计划与运行的偏差
工会财务的宏观控制,主要是要通过工会财务对工会经费的使用方向、投资方向、资金流向和收支结构等方面策划来实现的,包括决策、计划、调节、监督等一系列的过程,为了工会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活动有序进行,在宏观和微观方面,还要大致做好如下的财务基础工作。
了解单位年度工资总额明晰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和对策,为工会运行提供资金保障,必须及时、足额收缴工会经费;深入研究相关新政策的出台和新技术的应用给工会组织的财务、财产管理带来的正面影响。如新的财经法规公布、新电算化技术规范施行等情况的发生,都会推动工会组织的财务、财产管理方式的变化,作为工会财务管理部门要保持专业规范适用的现势性,做好合规的财务账目,从而对工会经费结余、固定资产做好清理和盘点,进而保证工会资产安全、完整、不流失。
三、以科学预算为龙头,控制矫正运行效果
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原则,新制度根据《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规定,有着这样的优势:将工会经费的五项来源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使工会预算内容更加合法、合规、完整、准确。发挥优势,理清工作思路,在财务上保障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社会职能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显现,使工会经费的使用适应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要求,重点保障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帮扶困难职工、就业培训、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处、劳动安全保护、工会自身建设等重点工作所需的资金投入。如各项支出反映全面些、结构合理些,使预算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根有据,从而有利于工会领导顺利做出决策保障性分析、挖潜收入、优化支出。
预算执行过程管理,要以“控制”入手,对基层工会、部门的每一项支出,严格预算,合理控制支出。重视过程管理,对工会组织每一项大的经济活动都要提前关注,关注全过程的动态变化,看是否符合预算,是否需要根据新任务做预算微调。首先,积极、主动地当好工会组织每一项大经济活动中的参谋,及时、有效地制约不规范行为,保证所有资金能够得到恰当合规地使用。其次,按照有利于工会履行维护各项职能的要求,把管好、用好资金与职能活动相结合,发挥财务的引导作用。最后,做好沟通,为工会财务制度的严格制度创造有利环境。如在管理过程中切实加强与人力资源部门或其他专业职能部门的联系,确保工会经费节俭合理使用,热情服务,使财务控制工作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谅解。
在年终决算时,科学、准确的评价和分析工会资金使用效果,对下一年度的预算规划的改进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克服以往资金使用的不合理性和进一步提高工会有限资金的综合效用,针对性保障工会与时俱进的新活动。
四、以审计监督为手段,克服财务实务工作中的瑕疵
自查为主,并与他查相结合,邀请审计监督部门对工会经费审查监督,促进工会财务工作的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做到台账全面规范、账册一致、电子版与纸质版一致。认真执行工会一年两次经审会审查,对年度工会经费预决算执行情况及经费收支审计,切实矫正工会财务工作上的偏差或错误,对照审计结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把预算方案落到实处,必要时做好相应控制性微调,把管好用好工会经费落实到实处。
上一篇:员工食堂就餐管理制度(精编3篇)
下一篇: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