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提案集聚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提案集聚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提案1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医院的存在和发展作为社会热点问题,而且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体,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我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卫计委的相关政策,近几年在民营医院的准入门槛上给予了大力放开。而且行动比较迅速,落地较快,这使得我市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2012年市卫计委统计我市民营医院为42家,床位数1046张,到2017年我市新设立的民营医院数量增加到89家,床位增加到4296张。
设立的发展是迅速的,但其后期的生存发展却遇到了很多问题
一、数量多、规模小,优质资源缺乏。由于现行医疗机构基本设置标准低,且设置标准与建设标准分离,造成民营医院以低水平、小规模居多,大多集中在二级和二级以下。患者客户群尚未形成,医院运行成本高,发展困难大。
二、人才资源匮乏。人才问题成为制约民营医院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由于民营医院的企业身份与公立医院的事业身份在众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导致民营医院一线医务人员绝大多数由退休人员和刚从学校毕业的人员构成,呈现“爷孙”型人才结构,中间骨干力量断层明显。同时在医护人员的职称晋升、人员培训、社会地位和发展机会方面差异明显,使得民营医院引进和培养自身人才方面成本高昂,而且人才高流动率也让很多医院疲于招人,招得勤走得也快,逐渐形成了一种民营医院为公立医院培养基础人才的暗流。
三、重收益、信誉低,市场诚信缺失。少数投资者将开设医疗机构作为一种短期的投资行为,一味追求利益得失,甚至不惜采取虚假宣传、夸大效果、广告轰炸等手段,使民营医院形象受损严重,降低了民营医疗机构在社会上的信誉度。导致一家民营医院有医疗事故曝光,社会舆论往往指向整个民营医院行业,市场诚信严重受挫。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帮助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有利于我市不同所有制医院之间的公平竞争,从而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为此我们建议:
一、积极利用更有利的政策环境。
(一)国家鼓励发展民营医院的相关利好政策
2008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抓紧制订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鼓励社会办医,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各地要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对出资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非公经济主体的上下游产业链项目,优先按相关产业政策给予扶持”。
(二)在政策方面,我市已积极响应国家,省里的政策,按照其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营医院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积极探索切合实际的监管模式,在医保定点、人员流动、职称评定、参加学术组织及学术活动、设置审批放宽、减免建设配套费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政府在民营医院用地方面及建筑审批,及人才资源合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深入各民营医院,了解其发展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同时召集各民营医院负责人共商发展,集思广益,在不违反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解决他们的共性问题。
二、加强监管、一视同仁,实行全行业的规范化、统一化管理。
要加强医疗卫生市场监管,建立公平的医疗服务环境。卫生行政部门应整顿和规范医疗行为,营造依法执业、公平竞争、诚信办医的医疗执业环境。加强指导和监管是促进和保障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前提,负责指导和监管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帮助民营医院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考核评审制度、信息公示制度、医德医风和诚信服务考核制度。同时,民营医院要主动、诚恳接受监管,定期向相应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工作。在维护民营医院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强化行业自律,倡导廉洁行医、诚信服务,树立民营医院良好的行业形象。同时,针对民营医院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广告宣传、规范行医等,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理顺监督管理体制,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清除屡教不改的“害群之马”,促使民营医院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找准定位、双向转诊,切实提高民营医院发展的整体水平。
(一)民营医院找准定位才能发展成长。政府要引导民营医院科学规划布局,进行准确市场定位,避免与公立医院进行不必要的恶性竞争。相较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应采取“错位竞争”的方式,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专科,形成特色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民营医院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医疗机构,追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必须让民营医院清醒地认识到其严格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性,民营医院唯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中站稳脚跟,从而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另外,服务也是目前民营医院能和公立医院竞争的砝码之一。只有有了真正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的观念和服务态度,才能逐步树立良好的信誉。
(二)提倡“双向转诊”制度。许多民营医院住院人数不足、医疗资源闲置,它们希望能接下经过公立医院治疗之后需要后续治疗、恢复的患者。公立医院有人才、设备、技术上的优势,民营医院有专项特色,点面分布的比较多。实行“双向转诊”之后,民营医院可以借助大医院的优势提高自己的实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包括检验、设备、专家力量的不足,将大医院的优质资源延伸到老百姓的身边。允许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双向转诊,大型公立医院的专家可来民营医院会诊,公立医院床位不足时将患者转入民营医院,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民营医院的诊疗水平,也能缓解公立医院的床位压力。
四、搭建平台、提倡交流,支持民营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
(一)人才资源匮乏,仅靠民营医院自身无法解决的现状,建议由区民营医疗机构协会牵头,为我区民营医院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积极和公立医院交流、沟通、学习,借助区公立医院人才队伍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厚的学术基础与师资力量,以多种形式,积极为民营医院培训医护人员,切实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缓解民营医院人才薄弱的问题。
(二)规范公立医院人才准入准出机制。避免人才一窝蜂涌入公立医院,既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又不断拉大公立和民营之间的医资水平差距。可以参考教育系统的模式,允许公立、民营之间人才的流动,完善“多点执业”;允许一定规模以上的民营医院有比例配置事业编制数;给予在职称晋升、人员培训等各方面同等化待遇和环境等。
(三)不但要引进业务技术人才,还要注重管理型的复合人才的引进,这样民营医院的发展才有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院还需要逐步提高卫生技术人才的学历层次,向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医院转型。同时,人才引进模式也需从“救火”型逐步向战略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模式转型。
五、诚信为本、良好舆论,全面提高民营医院的社会信誉度。
(一)医院是治病救人的机构,诚信应是其经营的最高宗旨。民营医院必须要立足长期发展的战略,树立规范化经营、诚信建院的意识。在宣传自己特色时务必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哗众取宠、失信于民。在人才队伍和内部管理上,强化业务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医疗执业行为,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性。热心公益事业,定期邀请市民参观和进行评议,让更多的患者了解医院,提高自身信誉,取得社会的信任和认可。
(二)新闻媒体要为民营医院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与公立医院相比,群众对民营医院的信任程度要小得多,再加上部分民营医院的不规范广告和诚信缺失问题,使得群众对民营医院的认可度不高。对此,在加强对民营医院的规范管理的同时,希望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尤其是对民营医院医患纠纷的报道,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消除患者对民营医院的偏见。
民营医院,要知名度更要美誉度,要盈利更要救死扶伤,要规范更要发展。
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提案2
民营医院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卫生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新生事物,民营医院已成为城镇医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政策扶持落地不够。国家鼓励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政策频出,但地方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太少。比如在用地、租房、税收政策、职称评定、医联体建设等方面,始终不能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个别地方、个别部门还存在重视公立医院、歧视民营医院的现象。
二是人才资源极度匮乏。民营医院人才结构严重不合理,多是“老少配”,人才引进和培养困难,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成本高,好的人才都是高薪引进,年轻的医生成熟后又不稳定,不利于民营医院可持续发展;多点执业能为民营医院人才匮乏“解渴”,但“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从而形成了医护人员队伍“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使得中间层医技人员缺乏的现象较为突出,对医院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是先天不足自制力差。有的民营医院起点低、底子薄、竞争力弱,为收回投资成本,采取一些违规违法的手段创收,用违规的广告宣传来吸引患者,个别民营医院开大处方,滥做检查,牟取钱财。这不仅损害了医院形象,而且使民营医院面临诚信危机。与此同时,社会放大了患者的不良“口碑”,认为民营医院就是为了赚钱,收费比公立医院高,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不可靠等。这些也影响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针对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重视并关注民营医院,对民营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业务培训、学术活动、技术准入等方面政策要进一步加以规范和明确。对符合条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营利性民营医疗机构的专科建设、基本药物使用、人才队伍建设,可采取财政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予以支持。要制定优惠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灵活对民营医院准入条件,推动民营医疗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人才瓶颈是制约当前民营医院发展的主要因素,民营医院招人难,留人更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从人力规划、招聘与使用、绩效管理、薪酬激励、社会保险等方面全面筹划。民营医院的发展,需要时间的沉淀、文化的沉淀、技术的沉淀,才能换来人才的沉淀。施其金、关其心、动其情,有前途才是留住人才的“四驾马车”。
三是塑造医院良好形象。民营医院要加强诚信建设,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行风,杜绝小病大治。自觉遵守医疗机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自觉执行财务、税收、医保等政策规定,提高民营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用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任。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在医养融合、人才交流等方面走出一条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
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提案3
内容: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营医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囿于政府医疗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和民众传统的就医观念,民营医院生存和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困难。一、难以纳入医保范围。民营医院申请纳入医保范围存在实际困难,尤其是营利性民营医院,几乎很少能被纳入到医保范围。即使进入医保定点,也存在比公立医院医保范围窄,报销比例低,报销品种少,核算费用低等问题。这使得医保报销问题成为民营医院的巨大劣势,成为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二、难以引进并留住人才。由于医生的人事关系属于所在医院,医生执业权属归医院管辖,因而医生基本不具有多点执业的可能;再加上大部分民营医院的医务人员在职称评定、学术研究方面存在障碍,这导致很难引进并留住中青年骨干力量。三、专业领域待遇差别较大。在具体工作中,卫生行政部门较少考虑到民营医院,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学术交流等方面时常被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术团体遗忘。民营医院经常无法了解并参与医学科研招标工作。四、社会歧视严重。社会对民营医院特别是营利性民营医院有比较严重的歧视。在政府层面,政府对民营医院在机构、医院等级、医保定点、医生职称、建设用地、设备采购等行政审批方面有诸多的限制和约束。在社会民众层面,大众对民营医院的偏见根深蒂固,普遍认为公立医院是为大众服务的,而民营医院是要赚取高额利润的,对民营医院不认可、不信任。这些歧视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虽然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规定了民营医院在诸多方面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为民营医院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但是《意见》中很多规定过于宏观而缺乏操作性细则,再加上地方政府、公立医院执行不到位,长期困扰民营医院发展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逐步扩大民营医院纳入医保的范围。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细则,将医院申请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的条件定为“是否为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凡是提供的医疗服务属于基本医疗服务的,并在水平、质量和价格上,符合医保政策规定或者标准的都应该纳入医保范围。二、真正放开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在医疗人事管理方面,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切实推行医生多点执业政策,逐步推动医生向“自由职业者”方向转变,促进医生在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之间自由流动。还可以考虑推行医生工作分时制,比如:每年50%的时间在公立医院工作,剩余的50%时间可自由选择执业地点。三、依法确立民营医院的性质和地位。目前民营医院的发展在许多方面仍缺乏必要的保障,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民营医院的性质和地位。卫生事业是政府主导的社会公益事业,但民营医院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公益任务,所以民营医院也应属于公益性事业的范畴。建议法律、法规中充分明确民营医院这一特殊性质和地位,以有利于制定与其性质和地位相适应的方针政策。四、优化民营医院发展环境。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民营医院发展的引导功能。大力引导民营医院做大、做强、做精、做久。制定培育民营医院发展的扶持政策,确保民营医院切实享受和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民营医院的推介功能。政府可成立医疗质量评估部门,对所有医院的服务水平、医疗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定期公布,可起到督促后进、宣传先进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民营医院整体素质的提升,也能逐步消除大众对民营医院的偏见,营造出社会认可民营医院的氛围。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民营医院的监督作用。大力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依法打击非法行医和虚假医疗广告,切实维护患者和合法经营的民营医疗机构的权益。下一篇:智慧党建工作方案集聚(最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