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卫生管理制度最新8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员工健康,规范卫生行为,预防传染病传播,提升工作环境安全性,是否能有效执行?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人员卫生管理制度”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篇1

一、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不随地吐痰、乱丢杂物。

二、员工上班时,不准涂口红、涂指甲油、不准留长指甲、戴手饰、手表等。

三、生产区域内禁止吸烟或吃东西。

四、员工进入车间注意事项

1.在更衣室内换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穿工作鞋,工作衣、帽应穿戴整齐,头发不得露在衣帽外面。

2.包装车间员工须在车间门口消毒盘消毒手,烘干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域。

3.班长检查员工指甲、洗手消毒和工作帽穿戴等卫生情况,作好记录保存。

五、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以下情况下,必须对手进行清洁消毒

a.去洗手间后。

b.处理废物后。

c.离开工作区域或进行与生产无关的工作后,重返岗位前

d.接触产品前。

2.按以下步骤对手清洁消毒:

a.将手放在流动的水下冲洗。

b.打上洗洁精。

c.用流动的水将洗清洁精冲洗干净;

d.在干手器下干手或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手。

e.用75%的酒精消毒手。

3.对于人手不直接接触成品及发酵班除种曲、通风制曲工序外员工的手的清洁按“2”中a—d步骤清洁。

六.生产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清洁生产场所和设备,并用一定浓度的消毒剂对生产场所进行消毒。

2.对工作服等物品进行清洗,保证工作服的清洁卫生。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篇2

一、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专间操作人员还应戴口罩。

二、从业人员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操作时应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1、处理食物前;2、上厕所后;3、处理生食物后;4、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5、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6、处理动物或废物后;7、触摸耳朵、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8、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四、非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1、开始工作前;2、上厕所后;3、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4、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5、处理动物或废物后;6、从事任何(其他)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五、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应再次更换专间内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双手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地消毒双手。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六、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七、不得在食品处理区内吸烟、饮食或从事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八、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加工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篇3

1、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领取“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后方能上岗工作。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3、旅店业、餐厅、咖啡厅、酒吧、茶座、娱乐场所、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游泳场(馆)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其余场所从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4、公共场所内经营食品的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按《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进行。

5、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卫生知识培训,学习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熟悉并严格执行本岗位的各项卫生操作规程和有关卫生要求。

6、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上岗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卫生知识复训。

7、健康检查项目按卫生部“预防性体检管理办法”进行,“健康证明”均不得涂改、转让、倒卖、伪造。

8、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讲究个人卫生。

9、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有连续二年应检与应培训人员、已检与已培训人员和已领健康证、培训证人员名单;有卫生监督部门通知的不合格人员名单及其去向记录。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篇4

一、目的

让员工认识到工作时的每个行为和想法都将可能极大地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以防范,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及稳定产品品质。

二、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

三、内容

健康规范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每年到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参加工作。

当患有下列病症之一者,不得参加工作: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员工手上受伤时,特别事故,有严重割伤、烫伤、擦伤或伤口感染的人员应避免从事接触产品、原料、包材工作。

着装规范

所有进入工厂有人员都穿着全套整洁的工作服装,包括制服、工作帽及工作靴或工作鞋。

工作服要无钮扣、无口袋。

每个工人至少有两套工作服以保证能每天更换,或在工作期间及时更换以被污染的工作服。

在易弄脏工作服的岗位,可以使用塑料围裙,但应定期更换,以免污染产品。

干净的工作服应保持存在清洁卫生的地方,并与脏的工作服分开存放。

工作服不得穿出工作区域,否则需要重新消毒后,才可再在工作区域内使用。

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在保持头发干净的同时,将头发和耳朵全部盖上,以上防头发等外来异物掉入产品中。

行为规范

非工厂内的工作人员,如外来承包商,参观人员等必须遵守公司各项安全及卫生要求,须换工作服、戴帽、穿鞋套后方才进入。

对工作服、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双手应定期进行微生物检查,以保证清洁有效。

所有员工外出或上厕所时,必须换下工作服、鞋。

从业人员要严格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另外还要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和毛巾。

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保存

有接触食品的生产、检验人员个人的健康证明材料要分类存放,保证每一在册有接触食品的生产、检验人员有相应的健康证明材料。健康证明材料存放两年以上的可以销毁。

编写《员工健康状况一览表》,详细填写员的健康状况,对患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或伤患的员工,还需注意处理措施。《员工健康状况一览表》保存期为两年,超过保存期的可以销毁。

非生产检验人员或不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检验人员亦按部门建立好相应的《员工健康状况一览表》,健康证明材料可以是防疫站以外的相关医疗部门发放的健康材料。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篇5

1、保持双手清洁

有以下情况时必须洗手

(1)工作开始前。

(2)大、小便后。

(3)中途离开岗位、休息或饮食后。

(4)接触不干净的容器、设施后。

(5)拾起污物或直接处理废弃物后。

(6)洗手经过2小时又继续工作时。

(7)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后。

最佳洗手方式是适当的使用消毒剂,能达到清洗目的。

2、正确的洗手程序为:

(1)用水湿润双手后擦肥皂,充分起泡,用刷子刷指甲剔除污垢。

(2)用流水充分冲洗手上的肥皂泡。

(3)在3%的漂白粉液中浸泡2分钟,或用75%的酒精消毒。

(4)最后一次性消毒纸巾、毛巾擦干,或用暖风机吹干。

3、保持衣帽整洁

(1)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靴、鞋。

(2)工作服每天洗净,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工作时应载口罩,头发不得露于帽外,以防凌乱的头发或头发屑落入桶内,不在生产厂所梳头发。

(3)不得穿工作服、鞋进入厕所或离开生产加工场所。

4、重视操作卫生

(1)直接与生产原材料接触的人员及灌装间人员不许带手表、戒指、手镯、项链和耳环,以免妨碍清洗、消毒或落入成品中。

(2)进入车间前不许饮酒,工作时不得吸烟、饮酒、吃零食,严禁抓头皮、擦鼻涕、挖耳、挠腮,不得接触不洁物品。

(3)进入车间前不允许浓艳化妆、涂抹指甲油、喷洒香水,以免污染产品。

(4)操作人保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接触产品及原料,经过包扎治疗带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5)进入生产车间的其他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均应遵守各项规定。

5、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1)工作人员应养成“四勤”习惯,做到勤洗手和剪指甲,勤洗澡和理发,勤洗衣服和工作服,勤晒被褥。

(2)努力克服一些不好的习惯,如无意拢头发,随地吐痰等。

(3)养成一天工作结束后及时冲洗、清扫、消毒工作场所的习惯以保持清洁的环境,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篇6

医院食堂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否则不能上岗。

二、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卫生意识,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三、个人卫生应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和理发、勤换工作衣。

四、工作时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并置于帽内,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必须戴口罩、一次性手套。

五、工作前、上厕所、处理食品原料后以及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应洗净并消毒双手。

六、不得穿戴工作衣帽进入厕所及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七、不得在操作间内吃食物、吸烟和随地吐痰,不得放置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及个人用品。

八、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操作过程中,不得佩戴戒指、手镯、手链等饰物;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

九、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工具售货。手部化脓性感染时,不得直接接触食品。

十、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卫生监督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时,应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和卫生部门。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篇7

员工着装及个人卫生管理办法

一、目的

确保员工在工作期间着装整齐和讲究个人卫生,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体现个人和所在部门及本公司的良好形象。

二、范围

适用于各餐厅(部门)全体工作人员的着装及其个人卫生。

三、职责

1.质监部和各餐厅(部门)负责人负责对员工的着装、个人卫生等情况予以监督。

2.各部门工作人员需遵照此办法执行。

四、着装规定

1.工作牌

(1)工作人员上班期间必须佩戴工作牌。工作牌应写明该工作人员的编号或姓名等内容。

(2)工作牌应端正地佩戴在左胸上,不得藏进口袋中,不得反面朝外,应正面朝外并裸露在口袋外。

(3)工作牌若有遗失、破损或不能正常使用等情况时,应及时上报本部门负责人;本部门需及时予以更换。

(4)领取、补领或退还工作牌时,应在员工工作、生活用品领取登记表中登记。

2.帽子

(1)上班期间,一线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工作帽,以免头发不慎掉进食品内,造成污染。

(2)戴工作帽时,应将帽檐的中线对准鼻尖,不得歪歪斜斜;刘海、头发应放进帽子中去,不得裸露在帽子外。帽子不得压得过低或抬得过高,而应使帽檐高于眉毛2厘米左右。

(3)工作帽不得随意放置在有油渍、水渍等易弄脏的地方,也不得随意放置在本部门操作场所。

3.工作衣

(1)上班期间,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衣,不得穿背心、裤衩等进出工作场所。

(2)工作衣不得敞开,工作衣上所有的纽扣(除风纪扣外)均需扣好;有拉链的应将拉链拉至齐胸处。

(3)有翻领的工作衣应将领子理顺好;有领结的应系好领结,并使较短的部分置于较长的部分之上,领结不得歪歪斜斜。

(4)从事餐厅服务或窗口服务期间,应将袖口的纽扣扣好,不得将袖口卷起来。

(5)工作衣的外部不得显露个人物品如纪念章、笔、纸、钥匙扣、项链等,服装的衣袋和裤袋中不得装过大、过厚的物品;从事窗口服务或餐厅服务期间,非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不得佩戴手机等物品。

(6)除更衣室外,其他地方不得随意放置工作衣,也不得将工作衣放置在易弄脏的地方。

(7)工作人员进入熟食间、裱花间及窗口服务时要二次更衣。

4.鞋

(1)在各部门一线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本公司规定的防滑鞋上班;工作期间不得穿拖鞋、高跟鞋等易打滑鞋;一些易出现积水或易打滑的工作场所还应穿防滑、防湿的鞋类。

(2)鞋带必须系好,不得有较长的部分裸露在外,以免出现鞋带拖地而导致滑倒。

5.围裙

(1)在操作间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系戴围裙,围裙采用不透水、无毒材料制作,以免食品受到污染。

(2)从事窗口服务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系好围裙,且其围裙必须无污渍、水渍等。

(3)从事生墩头、炒菜等工种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系戴皮质围裙,以防衣服弄脏。

6.袖套

根据实际情况,在操作间工作和从事窗口服务期间戴好袖套。

7.口罩

(1)从事熟食间加工和窗口服务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前应将口罩戴好,工作期间不得随意脱下口罩。

(2)戴口罩时,应将鼻尖及口部完全遮牢;不得戴破损或有油渍、污渍,潮湿的口罩。

8.当工作衣、帽、围裙、袖套、口罩等有破损或遗失时,应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申请补领。各部门应及早提供所需物品。工作衣、帽、围裙、袖套、口罩等物品的领取、补领或退还应在员工工作、生活用品领取登记表中登记。

9.工作人员离开餐厅必须更换工作衣。

五、个人卫生规定

1.工作服

工作服应经常换洗,并定期消毒。不得穿潮湿,有油渍、污渍等的工作服上班,尤其是从事窗口服务和餐厅服务的工作人员。

2.头发和胡须

(1)头发应经常清洗,不得有油腻、污垢等现象出现。

(2)男士不得留超过衣领的长发,不得留长鬓角,不得留超过厘米长的胡须。女士不得留披肩发,若头发长到可盘起来的程度时,在工作时应将长发盘在工作帽中或将其用发卡夹牢。

3.指甲

(1)勤剪指甲,指甲长不得超过厘米。

(2)不得涂指甲油。

(3)指甲缝不得有明显的污垢。

4.洗手

(1)工作人员在上岗、进行窗口服务工作前必须洗手消毒。手接触不洁净的物品后,应及时清洗;清洗好的手,应自动沥干或用烘干机烘干,不得用抹布尤其是不干净的抹布抹干。

(2)工作人员在上洗手间后应及时洗手。洗手应在洗手间内清洗,不得在操作间内的水龙头中清洗,以免水池或其他食品被污染。

(3)处理垃圾后,工作人员应及时洗手消毒。

(4)接触生鲜食品再加工熟食时,应根据第(1)点重新洗手。

5.出现传染性肝炎、腹泻、呕吐、发热、咽喉疼痛、皮疹、耳炎、鼻炎、眼炎、伤寒、活动性肺结核等时,工作人员必须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并及时到医院就诊,由本部门负责人负责调离到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岗位或准假休息,直至康复。

6.工作人员不得使用个人餐具和手去品尝餐厅内待出售的食品或其他制成品。不得使用餐厅内的用具洗澡、洗脚、洗脸、洗衣服等。

7.工作期间,工作人员不得对着没加盖的食品尤其是熟食及其他制成品咳嗽、打喷嚏等。

8.上班时,工作人员可以化淡妆,不得化浓妆。一线工作人员在操作期间不得戴戒指、手镯、手表等个人物品。

9.发现手指、手掌等部位有破伤时,应包扎好,并戴好橡胶手套,以防止伤口感染和污染食品;必要时可向本部门负责人申请休息或调离到其他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岗位。

10.在操作间和售菜窗口内,工作人员不得抽香烟、吃东西、随地吐痰等;若有外来人员人内抽香烟、吃东西、随地吐痰等,应及时制止。因炒菜等需品尝食品时,若用马勺打到小碗中品尝,品尝后的剩余汤汁或食物不得倒入锅中。

11.工作人员应养成常洗澡的良好习惯。

12.工作人员必须经卫生防疫部门体检合格并取得健康证以及经过卫生知识培训后方能上岗操作,不得无证上岗或先上岗后取证。

六、检查

对员工着装和个人卫生情况,各餐厅负责人或指定专人每日进行自查,质监部负责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有违反以上规定的,要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篇8

一、目的为提高酒店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向顾客带给清新、整洁、卫生的消费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二、资料

1、卫生管理包括个人卫生管理、物品及设备卫生管理和食品卫生管理三个方面。

2、每一级人员都对各自工作区域的卫生负有持续清洁、进行清理的职责。管理人员对下级的卫生工作负有管理连带职责。

3、专业卫生清理部门和人员对所负责的区域和工作项目进行专业化清洁与管理。主要指公共卫生清洁,餐饮部膳食部管事、厨房及厨师、医疗部门及其人员。

4、个人卫生管理标准:

(1)员工仪容仪表和个人卫生。

(2)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

(3)身体、心理健康,须持《健康证》上岗。

5、食品卫生管理标准参见《_______________》。

6、物品及设备卫生管理标准:持续物品及设备表面平整、光亮、无异味、无损坏、无抹痕,摆放整齐有序。

7、卫生检查按照员工自检、班组检查、部门检查、职能部门检查的四级检查制度,采用常规检查、专项检查、暗查、暗访的方式进行。对检查出的问题,按照标准追究职责和进行处罚。

三、考核

1、物品、设施设备要求表面平整、光亮、无异味、无损坏、无抹痕,摆放整齐有序,否则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影响给予处罚。

(1)毛絮、浮灰、水渍、纸屑等轻微卫生问题,每处给予_________—_________元的处罚。

(2)积灰、污渍、油渍、较大杂物、毛发、皱褶等卫生问题,每处给予_________—_________元的处罚。

(3)污垢、有异物、裂痕、损坏、摆放不整齐、错位、脱落或物品缺少、有异味等环境卫生问题,每处给予_________-_________元的处罚。

2、凡属周期性卫生清理工作,因到期没有清理构成卫生死角的,给予_________元分处罚,由此影响到客人的消费或由客人提出的,酌情给予职责部门警告或职责人过失处分。

3、在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方面违反规定的,按照酒店相关制度进行处罚。

四、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45 4105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