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市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市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有效遏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使食品安全事故明显降低,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增强,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在巩固20**年全市食品放心工程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推向深入。通过五年(20**年—2011年)的努力,进一步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基本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食品安全全民宣传教育网络。使全市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害有毒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得到及时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大幅度下降,食品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状况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工作重点

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为重点对象,抓好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整治。在农产品生产、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和食品消费四个环节上加强日常监管。将监管的重点和中心下移,加强对分散在社区、城乡结合部、村镇的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饮食摊点、小餐馆、学校及周围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监管。

四、预期目标及主要工作任务

(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预期目标:充分发挥政府抓手作用,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各区(县)政府及各部门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情况;负责组织对各区(县)、各部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情况进行督察督办和综合评价,督察督办、综合评价情况报送市政府并通报给各区(县)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确保食品放心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并取得实效。

主要工作任务:督促检查各区(县)、各部门食品放心工程的进展及实施情况,加强工作指导;督促监督食品市场准入条件和标准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食品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督促检查食品源头污染治理和重点品种整治效果;组织专家组对食品放心工程作出综合评价;负责向市政府汇报阶段性食品放心工程进展情况,承担市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综合市食品监管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定期报送市政府和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农牧部门。

预期目标: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率有明显下降,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逐年降低,畜产品兽药残留平均合格率达到95%以上。非法生产、经营和违规使用禁用、限用农药、兽药行为得到有效遏止,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发展健康养殖业,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加强饲料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和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在充分了解国际国内市场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产业开发,不断提升我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主要工作任务:

1.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整治力度,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规范种植、养植行为;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经营行为,重点整治农药、化肥及种子市场,净化我市农资市场环境,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2.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创建生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加强产地环境管理。与环保部门共同做好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的调查和监测评估。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管理,每年开展一次农业环境质量监管的专项治理行动;二是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依法加强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对农药经销进行入市检测合格登记;加强对农民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规范其用药、施肥行为,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改进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合理施肥,降低有害物质残留量;三是进一步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产地建设、产品认证和产业开发工作的法制化、标准化、制度化,创建我市的农产品品牌。

3.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加大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不断扩大检测范围和检测品种,检测结果可以在局部地区进行公示、告诫;二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准入工作,力争在各区(县)主要农贸市场推行蔬菜质量准入制度,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禁止在市场上销售;三是加强对畜产品“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以及水产品氯霉素等药物残留的检测力度。

(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预期目标:加强食品源头监管;严格食品企业标准的备案制度、区域性责任制和防范监管体系,加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小作坊整顿力度;建立食品生产企业退出机制;基本消除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及滥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使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和全市重大制售假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坚决取缔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的非法小作坊,全面消除乳制品、饮料等食品的无证生产行为;全市的小麦粉等15类食品、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具备必备条件的生产企业,五年内力争90%取得生产许可证。

主要工作任务:突出抓好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整治,严厉查处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类和儿童食品等12类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加大对小麦粉、肉制品等28类食品无证生产查处力度;重点打击城乡结合部等监管薄弱地区长期存在的食品制假售假行为;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对有制假劣迹的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整治,从严审查企业生产条件,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日常监督,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通过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强制检验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管;完善执法制度、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预期目标:切实加强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在流通环节推行食品安全责任制和承诺制;严厉打击无证照经营食品的行为,取缔“三五”食品,净化食品市场,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检测。

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一是以城市社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开展重点区域执法检查,严格查处无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特别要加大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经营行为;二是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重点,开展引导和监督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制度专项执法检查,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验证验票、购销台帐、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质量责任、自查自纠等自律制度,提高食品经营者信用意识;三是以“五一”、“十一”、中秋、元旦、春节为重点,开展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特别要把月饼市场专项检查和奶制品的专项检查作为重中之重,确保节日消费和重点食品消费安全。

2.加大清理经营主体资格力度,严格规范食品市场主体准入行为。对涉及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资格进行全面清理,内容包括证照是否齐全有效、经营事项与登记事项是否一致、年检和验照是否通过等,确保食品经营者主体资格合法有效。同时,要严把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准入关,坚持“先证后照”,坚决依法取缔无照经营。

3.加大食品质量监管力度,严格规范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和退市行为。一是严把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关,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准入体系,在监督落实食品经营者各项自律制度的同时,开展创建放心食品店、放心食品市场、放心消费城市等活动,多形式多途径完善食品市场准入体系,把不合格食品堵在市场之外;二是完善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直报点制度,坚持日常监测与快速检测相结合,按规定及时真实可靠的监测信息,正确引导和警示消费。三是加强对食品退市的监管,建立健全行政监管强制退市和经营者主动退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4.加大查办食品违法案件力度,严格规范市场秩序。重点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经销不合格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食品中使用非食品添加剂、虚假食品广告、商标侵权、食品的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销售病死肉、注水肉、私宰肉、未经检验检疫的各类肉品等违法案件,净化市场环境,营造放心消费氛围。

(五)商务部门。

预期目标: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体系建设,努力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引导绿色生产,保证优质粮油、食盐、肉类、酒类等商品市场供应。逐步规范大中型食品商场(超市)的散装食品经营行为;严把畜禽屠宰和肉品品质检验关,保证肉品质量稳步提高,杜绝注水肉、病害肉流入市场,实行畜禽定点屠宰,其中: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95%以上,牛羊和禽类定点屠宰率达到85%以上,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受到全面遏制。市级以上食品批发市场、超市进货索票索证率达到90%以上,县级以上食品批发市场、超市进货索票索证率达到75%以上,防止来历不明的酒类商品和没有《酒类流通随附单》的酒类商品流入市场。

主要工作任务:

1.认真贯彻《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范食品流通秩序,加强食品流通的行业管理,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保障食品消费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负责全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行业管理,负责指导、督促从事食品交易活动的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包括集贸市场、超市、百货店、仓储式会员店、便利店、食杂店等)和经销商建立《协议准入制度》、《经销商管理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账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等五项保障食品流通安全的管理制度。

2.加强各畜禽定点屠宰场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对各畜禽屠宰企业的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及肉品质量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屠宰加工、检验,加强对进场畜禽数量、来源、检疫证明登记管理制度的落实。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行为,依法取缔非法屠宰场(点),做到“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病害肉强制实行“无害化”处理。

3.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证全市粮食安全,确保我市粮食市场稳定。在陈化粮销售处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政策,规范操作程序,坚持全程监控,严禁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严厉查处粮食经营活动中的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交易行为。

4.加强食用盐管理。重点加强质量管理,深入开展质量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影响质量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村食盐安全专项整治,着力构筑农村食盐市场安全屏障。严厉打击工业盐冒充食用盐的违法行为。

5.加大酒类市场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净化酒类市场。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采用专项检查、联合检查、重大节日突击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大市场稽查力度。对零售环节的集贸市场、餐馆、饭店、小卖部等进行重点检查,维护酒类市场的流通秩序。

(六)卫生部门。

预期目标:加大对无卫生许可证生产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使无卫生许可证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逐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引导消费者知情消费,合理消费,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力争大、中型餐饮业,高等学校食堂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达到90%以上。

主要工作任务:

1.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条件、卫生防护设施、生产经营活动及直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人员的健康管理进行卫生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对餐饮业及商场超市进行巡回性日常监督,每个企业不少于4次/年。对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卫生许可证持证情况进行清理整顿,开展以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和日常消费食品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市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索证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加强对食品索证的监督管理。认真查处举报投诉案件和食物中毒事件,加大卫生行政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保障食品安全。

2.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以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为手段,完成餐饮业、大型食品经营单位的量化分级评定工作,把专项整治、日常监管与技术指导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和信誉分级,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增加软硬件投入和卫生条件改造,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广泛发动社会积极参与,定期公布企业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信息。对B、C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强日常监督,督促其改善卫生状况,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3.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提高预警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国家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国家监督抽检规定》,对熟食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粮食、饮用水、植物油、糕点、包装材料、餐具等22个品种进行采样检测。除《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规定抽检的品种外,还要针对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食品问题,如火锅底料等进行不定期的采样检测。及时对食品卫生监督抽检结果汇总和分析,对关系消费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问题,特别是普遍性、严重性问题,及时向社会预警公告,规避消费者消费风险,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4.加强节庆及展会活动的食品卫生保障工作,防止和杜绝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5.加强不同种类食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对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行为坚决予以处罚,并吊销卫生许可证。制定《**市中小餐饮业卫生管理规范》,指导各区(县)卫生监督部门对中、小餐饮业进行专项整治,取缔无证餐饮经营企业,联合相关部门对“地沟油”进行专项整治。

6.加强保健食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向社会公告我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情况,严厉打击违法生产保健食品行为。加强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整改不符合要求的生产行为,加强保健食品生产动态监管。对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进行监督抽查,重点对流通领域调节血糖类、减肥类、抗疲劳类等3类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进行监督抽查,严厉查处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的生产经营行为。

7.加强对酱腌菜、冷冻饮品、熟肉制品等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防腐剂、色素和甜味剂的情况进行专项整治。

(七)其他相关部门。

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力度,重点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等案件,捣毁制假窝点,依法严惩危害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犯罪分子。健全食品违法案件受理、查办、督办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严格办案程序和办案纪律,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健全重大食品违法案件逐级报告制度和案件协查与协作机制,配合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查处暴力抗法案件。

环保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环境污染调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加强环境质量检测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

财政部门要保障食品日常监管执法的经费支持。

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堂各环节的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并抓好落实;抓好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工作,将食品安全知识列入中、小学健康课程授课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安全、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市新闻办要做好食品放心工程的新闻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工作。

五、实施时间和步骤

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时限自20**年1月起至2011年12月。我市将利用五年的时间,逐步推进食品放心工程。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每年的1月1日-2月底)。各区(县)政府、各相关部门依据《**市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对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做出具体安排,与相关单位签定责任状,明确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责任、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和措施要求。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每年的3月1日-11月15日)。

各区(县)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市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职责分工,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完成当年的预期目标。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组织食品放心工程联合督察组进行督查,并将督察情况向当地政府通报。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每年的11月16日-12月底)。各区(县)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目标任务分解,结合《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办法(试行)》认真做好自查工作,同时将本区域、本部门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总结报送市食品药品品监督管理局。市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综合评价方案,对各区(县)政府、各相关部门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通报。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政府的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要高度认识开展食品放心工程的重大意义。要充分认识到抓好食品放心工程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纳入重要日程,逐年增加财政投入,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到位,切实保证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大舆论宣传,动员社会参与。

1.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食品放心工程、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增强人民群众食品消费的维权意识和责任意识。

2.各监管部门公布举报电话,发动社会监督。引导和鼓励消费者,对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和违法违规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进行举报,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3.正面宣传近年来食品市场整顿的成效,有重点地宣传一些名牌企业,增强人民群众消费的信心。

(三)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

加强督查督办是实施好食品放心工程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这项工作,要把往年工作有待加强的,媒体曝光频率较高的,群众反映集中的区域或问题以及信息报告不及时、不准确、不真实的问题列为每年督查督办的重点。同时还要做好明查暗访工作。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市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二篇】

一是强制建立超市及农贸市场的检测结果公布制度超市和农贸市场是食品流通的主要场所,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关键部位现有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食品小作坊以及分散农户的食品监管,特别是农贸市场的食品监管尤其薄弱,给百姓的食品安全留下了隐患,因此,建立超市及农民市场农产品、肉食品、蛋产品的检测结果制度,对提升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十分重要早在2005年,我国部分省份就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超市及农贸市场公示农产品检测数据,但农残检测不透明、检测成本过高、农药残留的检测随机性较大,大部分产品仅抽检少部分作为样品检测,使到农残检测犹如雾里看花,消费者对其真实性和权威性存疑。

针对农残检测结果公示存在的问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强制公示制度,从建立相应的抽检与公示制度外,还要增设顾客自检制度,加强检测机制的透明度;另外,必须统一工作机构,超市、蔬菜批发市场、生产基地要配备专门检测人员,逐步建成牢固的监测网,切实做到层层有专人管、事事有专人抓;同时也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资金配套,保证检测仪器配备、试剂购买、日常抽样、超标样品追溯等工作开展有经费保障。

二是强制建立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在产品上市前的检测结果公布制度相关调查显示,食品生产企业规模过小、管理混乱的问题在我国还是比较严重,超量使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再加上相当数量的食品企业不具备相应的检验能力,成为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诱因而目前我国只有相关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抽检制度,尚未建立起覆盖食品产业的检测公示制度,增加了市场监管的难度,更直接导致或增加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检测结果公示是保证食品安全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重要支撑,建立检测结果公示制度,就是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市场监管对食品安全治理作用通过这种检测结果公示,督促生产及经营企业加强自身的检测工作,运用检测结果,严厉打击不法行为。

三是利用大数据建立食品安全追溯机制新常态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生物反恐法案》,将食品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实行从农场到餐桌的风险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2001年日本开始研究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日本,农协要求所属农户记录米面、果蔬、肉制品和乳制品等农产品的生产者、农田所在地、使用的农药和肥料、使用次数、收获和出售日期等信息然后为每种农产品分配身份证号码,整理成数据库供消费者查询在零售店里,每种产品须醒目标出身份证号码,消费者可在店内的终端查询食品生产和流通信息。

市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三篇】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现状;问题;对策

市场准入的概念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般是指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对于产品的市场准入,一般是指市场的主体(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和客体(产品)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所谓食品市场准入,是指对经过有权质量认证或认定机构认证、认定的食品(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以及经检验质量安全卫生指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无公害标准或检疫合格的食品准予入市经营,对未经认证、认定、检验、检疫或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食品,不准予上市流通,禁止经营销售。开展食品市场准入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生产和消费的有效措施,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更是国内食品质量管理的必然趋势。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不仅可以阻止有毒有害食品走上城乡居民的餐桌,而且可以促进安全优质食品的生产,促进农民增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于具备基本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许可获证范围内的产品;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食品;二是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对于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生产企业强令实行委托检验;三是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QS标志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

1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的现状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类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食品工业快速发展,食品数量不断增多,食品种类不断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食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为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02年和2003年先后《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决定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监督管理。在此基础上,2003年又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2005年又增加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制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基本形成,其范围共包括28大类食品。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模式

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实施“放心菜”、“放心肉”等工程,探索了一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方面的典型管理模式,为全国食品市场准入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河北进京蔬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模式、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IC卡监管模式、云南无公害养殖及肉制品射频管理模式、山东省潍坊市寿光蔬菜安全可追溯管理模式。

2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实施以来,企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意识明显加强、食品企业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检验对象有限、检验项目单一

虽然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已经涵盖了28大类食品,但是,目前已经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市场中,检验对象主要是蔬菜,特别是蔬菜中的叶类菜,而对果品、畜产品、水产品等的检验和对牛、羊、禽类产品的检疫很少。同时,在检验项目上主要是检验蔬菜的有机磷含量、畜禽产品的兽药含量,其他项目的检验很少。这样的检验对象和检验项目不能完全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也难以满足消费者放心购买的要求。

检测机构不健全、检测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真正从事食品检测的机构比较少,技术监督部门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的是工业产品的检测,农业部门从事的是土壤的检测,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主要从事的是进出口产品的检测,而对食品检测的专门机构很少。而且,我国目前食品市场准入的检测以速测为主,由于手段过于简单,还不能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充分地信服。特别是当纠纷发生时,速测难以拿出可资参考的依据,是市场准入碰到最大的难题。要精确检测农药、兽药残留及重金属超标,还得依靠精密设备。速测结果作为执法依据存在一定的风险。

市场准入缺少联动机制

市场准入的中心环节在食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可是由于城市市场的复杂性,在管理上存在不少困难。由于市场的分散性,一些市场采取了市场准入制,而另一些市场不采取,那么不合格食品就有可能从一个市场串到另一个市场。同样一个城市采取了市场准入制,而另一个城市不采取,有害食品就有可能从此城市进入彼城市。这样市场间的相互串动,是食品市场准人工作的大忌,不能实现市场的联动,不真正地建成食品市场准入市场网,就不可能真正地把有害食品拒之场外。同时,一个市场或一个地区的食品经过检测后进人另一个市场,难以得到当地部门的承认,再次检测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制约了食品市场准入的步伐。

市场准入缺少有效的惩罚措施

目前,我国对问题食品的管理尚缺少必要的惩罚处理措施。导致一些城市食品领域虽然实施了准入制度,但是对于违反制度或不遵守制度的商家却没有相关的法规进行惩罚,相关罚款力度也不够,如我国《食品卫生法》对造成食物中毒事故者的处罚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如此过低的惩罚,造假者、违法者的违法成本非常低,所以才有屡罚屡犯者。这些法规的欠缺导致制度执行的乏力与低效。另外,即使市场检测出了问题的食品,也仅仅只能说明此批食品有问题,可能市场有权不让其在市场上销售,但是要做到销毁或追根溯源比较困难。因为现在我国尚没有完善的配套处理办法,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使市场准入说起来十分动听,但是真正地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外地食品的市场准入还不规范

由于对外地食品的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地准出等很难做到完全监控,而我国有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食品市场上外地食品的数量占到

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规范外来食品的市场准入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来自外地的食品占其每年消费食品的比例相当大,但外地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却参差不齐。从市场检测结果看,很多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食品均来自外地,监管工作面临新的难题。如何在保证市场正常流通的情况下,规范外地食品的市场准入,我国还没有一套很成熟的方案。

质量体系运行不规范

根据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审查通则和审查细则的有关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环境条件、生产设备条件、加工工艺及过程、原材料要求、产品标准要求、人员要求、储运要求、检验设备要求,质量管理要求等10个方面是必备的条件。在质量体系运行中,部分食品生产企业未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如:未按环境要求在生产车间、库房等处所安设防蝇、防鼠、防止昆虫侵入、隐藏和孽生的有效设施,或虽有设施,却未真正起到防设作用;未按照环境卫生要求,做到保障产品质量的卫生环境条件,如车间有卫生死角,设备未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等;未按工艺文件规定严格控制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未按工艺文件规定严格控制生产工序,有效记录未真正起到追溯产品质量的作用。

3 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的对策

针对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从而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的水平。

完善食品市场准入的法规、标准体系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根本,在于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因此,应该在现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条例》,以法规方式,明确行政许可实施的主体、内容、条件、程序。并且按食品的类别、品种,通过应用、完善和补充制定食品上市标准,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标准体系,加强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质量的控制。

提高市场准入检测水平

针对目前我国在实施市场准人中存在的检测机构不健全、检验对象有限、检验项目单一以及检测手段落后等问题,首先在机构设置上应该建立健全食品检测专门机构,并引进高技术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同时,扩大市场准人检测的对象和检测项目,引进检测的高端设备和高新技术,改变以往市场准入检测只能检测食品中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等),而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项目(如蔬菜中的亚硝酸盐、腌制蔬菜中的有害微生物、毒素等)无法开展检测的局面。另外,应分期分批培训检验人员,加强检验人员检验能力的培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建立市场准动机制和惩罚机制

在提高食品市场准入覆盖面的前提下,有计划、分步骤地将各个市场之间通过互联网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各个食品市场之间信息的共享,从而将不合格的食品拒之门外。并实现各个食品市场之间检测结果的互认。防止农民因重复检测而增加额外负担。同时,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惩罚处理措施,给经检测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食品依法进行查处提供依据。此外,还应该制订一套针对外来食品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严格规范外来食品的市场准入。

扩大市场准入的范围

食品质量安全是关乎老百姓生命的大事,不能出一点问题。但是,我国目前还只有部分食品市场实施了市场准入管理,这一现状与消费者的要求差距较大,要全面提高我国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就必须增加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的食品市场数量。因此,对那些还没有进行市场准入管理的食品市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提高其实施食品市场准入管理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并对市场管理人员进行市场准入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它们尽快具备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的条件,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需求。

市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四篇】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内容是总结今年以来全市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下面,我就这项工作讲些意见。

一、正确估价今年建筑施工安全工作

今年以来,在市政府及省建设厅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安监总站的指导下,我市的建筑施工安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突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一主题,全面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加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管力度,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全市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为100%,其中市中心区施工现场优良率为65%,县(市)施工现场优良率为60%。应该说,我市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健全的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基本建立。

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我市初步形成了以市安监站为核心,辐射到各县(市)区站的分级管理网络。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和重复管理的弊端,形成了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为我市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特别是部分县区将安监站独立,实行财政开支,并且为安监站配备了专用交通工具,在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上,走在了全市前列。为进一步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按照省里的要求,我们将积极与市编办和市财政局进行协调,尽快解决县区安监站“吃财政饭”问题。

(二)施工企业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市认真组织了一系列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举办培训班10期,对所有在册三级资质以上的企业经理、主管安全副经理、安全科(处)长、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参训人员达3985人。并在培训内容上,教员选拔上,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了培训质量。与此同时,严格了持证条件,凡考试不合格者,一律取消安全岗位资格证持证资格。通过教育培训,我市企业各级领导在思想认识上,安全管理人员在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绝大多数企业领导都能认识到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目前,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正在成为我市施工企业的自觉行为,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正稳步提高。

(三)争创文明工地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了更好的开展文明工地的创建活动,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一方面,认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今年4月份,市安监站组织有关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了两期“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贯彻执行安全检查标准”培训班,到**等大城市的文明工地进行了观摩学习。通过走出去,我市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的感性认识有了较大提高,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到了差距所在,并将学到的先进经验、好的做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力地促进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积极抓好本市的典型。在我市树立自己的样板工程,组织其他企业到这些样板工地参观交流学习,积极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中激发了施工企业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学有标准、干有样板、争有目标,从而形成了“学、赶、超”的文明工地创建热潮。

(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得到加强。

一是增加检查的密度。今年以来,市安监站先后在市中心区组织了3次拉网式大检查,做到了“两个覆盖”,即覆盖到全市的每一个现场,覆盖到每个工程的全过程。二是加强日常检查。发现安全生产隐患,立即责令有关企业进行整改,并狠抓整改措施及落实。截止到目前,共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份,停工指令书**份,基本做到了发现一处、整改一处、落实一处,切实消除了事故隐患,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今年我们先后开展了塔机拆装与使用安全专项治理、施工现场用安全防护用品专项治理、多发性事故专项治理等工作,并且对施工现场围挡、硬化、绿化、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土方的遮盖、材料的堆放等重点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四是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和“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活动。活动期间,我们在广场进行了全面宣传,发放各种安全资料2000余份。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全社会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认识有了全新的提高。

在看到我市施工安全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安全生产形势仍比较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今年我市已发生*起死亡事故;二是全市安全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其中市区好于郊县,一、二级企业好于三、四级企业,建筑公司好于装饰公司,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一些企业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四是各级主管部门及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仍需提高等。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全面提高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意义重大。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到警钟常鸣,常抓不懈,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各级、各单位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建筑施工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力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千方百计预防和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再度发生。

在检查中,一要查隐患。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查找事故隐患作为首要环节来抓,真查实查,不走过场,不走形式,不丢一个角落,不漏一个细节,力争把隐患全部彻底地检查出来。二要抓整改。对查处的事故隐患,要立即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明确时限和标准,及时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停止施工。在隐患没有消除之前,不得恢复施工,直到隐患彻底消除。

(二)狠抓文明施工,改善城镇环境。

建筑施工现场既是反映建筑业企业综合素质的重要窗口,又是城市环境质量优劣的缩影。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加快创建现代、文明、清洁的标准化建筑施工现场的步伐,强化建筑工地环境综合整治,维护市容环境卫生,努力塑造现代化城镇的新形象。抓好文明工地创建工作,要突出重点。要以治理大气污染、粉尘污染、污水污染为重点内容,加大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建筑工地严禁现场溶融沥青、焚烧油毡、油漆及排放有害烟尘。施工现场出入口要设有车辆轮胎冲洗池,场内设置排水沟、沉淀池,确保污水泥浆不带出现场。抓好场容场貌治理,施工现场实施规范化围档作业,建筑物用密目网封闭,严禁用彩条布及其他不规范的物体围档。完善工地出入口和场区道路硬化、绿化建设,施工现场达到平整畅通。市中心区规定区域内的施工现场一律使用商品混凝土,严禁现场设置混凝土搅拌站。抓好文明工地创建工作,要加强督导。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及我市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实施意见,坚决按照文明施工标准严格要求管理。要采取日常检查、集中检查、现场办公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县市区要将检查结果与施工企业年检、项目经理部资格和项目经理证核发相挂钩,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控,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提升全市文明施工的整体水平。

(三)强化治本措施,逐步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45 640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