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开展农村“乡风文明”活动具体实施方案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村开展农村“乡风文明”活动具体实施方案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村开展农村“乡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1

为认真贯彻全国、全区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区、市《关于在农新村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指导意见》,结合我县《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方案》的要求,县文明办决定在全县集中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大讨论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二、讨论内容

围绕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主题,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形成破旧立新共识,倡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婚丧嫁娶新风尚。

1、开展“高价彩礼怎么看”主题讨论。彩礼本是一种传统民俗,是双方感情的见证。可如今“变味的彩礼”相攀比,越要越高,花样百出,3斤3两百元大钞,“万紫千红一片绿”等等,导致不少农村家庭苦不堪言,甚至一些家庭债台高筑,因婚致贫、因礼犯法。尤其是农村结婚高价彩礼已成农民全面小康路上的一大拦路虎。

2、开展“向百元礼金看齐”主题讨论。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礼金绑架了喜庆,必然会让红包的人情味变淡,铜臭味越来越浓。现在一些人试图借生子、乔迁、入学、祝寿、结婚等为由大办宴席,借机敛财。酒宴和随礼,往往迫于社会的压力和世俗的攀比。而百元红包,有助于给“红色炸弹”的泛滥,踩一脚刹车,让喜宴返璞归真,让百元红包为喜庆“松绑”。

3、开展“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顺”。人们注重逝者的葬礼,然而不惜代价的“厚葬”除了生者对逝者的告慰之外,还包含着生者囿于攀比而搞一些面子工程。操办一次丧事前前后后最少也得七天,有的甚至十几天。办一次丧事的花费少说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厚葬厚祭”之风,在某种程度上,缘于人们对传统孝文化的误解,认为只有“厚葬厚祭”才能体现孝心。对于孝道,孔子就曾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老人生前、死后都可以体现孝心,而非只有“厚葬厚祭”才能体现孝心。积极引导群众思想从“厚葬”转向“厚养”。

三、讨论形式及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日—20日)在中宁电视台、中国中宁网、县委宣传部、枸杞红了等公众微信平台发布倡议书,文明委成员单位在单位内部,利用局域网在系统上下发布倡议,大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的积极意义,为主题大讨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网络讨论阶段(3月21日—4月20日)集中开展主题讨论,进行信息推送,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网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留言讨论。(讨论平台有:中国中宁网讨论专区、中宁县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县委宣传部移风易俗群)。县文明办、互联网新闻信息中心将指派专人引导讨论、检测后台,对网络留言进行综合归纳、整理统计,登记备案。最终确定5名优秀讨论者给予300元奖励。各乡镇、部门、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将本单位开展网络大讨论情况、参与人数、主要观点等归纳整理,形成汇报,于4月24日前报送县文明办。

(三)有奖征集阶段(4月21日—5月20日)征集作品紧紧围绕“高价彩礼怎么看”“向百元礼金看齐”“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顺”三个主题。

一是有奖征文。征文采取谈体会、讲经历、提出意见建议等形式,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内。各乡镇、部门、单位至少上报征文2篇,征文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征文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800元;三等奖3名,奖金500元;优秀奖5名,奖金300元。

二是公益广告征集。参赛作品紧扣主题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价值取向正确鲜明。参赛作品上一律不得标注参赛人姓名、参赛单位名称等创意元素以外任何信息。作品类型包括视频类、平面类。平面类广告提交文件格式为jpg,像素不大于1024*1024。视频类广告刻录成光盘。广告征集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金分别为1000元、800元、500元。

三是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参赛作品类型为微型影片、视频作品,时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建议分辨率1080P(1920*1080),格式为mpg,视频文件大小在2G以内,并刻录光盘。需为画面配上普通话书写的对白及旁白字幕,同时附上中文简体的对白、旁白剧本及创作团队(含导演、制片、摄像、编剧、剪辑等)、主要演员简介,500字以内的作品说明(WORD格式,尺寸为A4纸张),以方便评审。微电影和微视频作品各评选出一名优胜奖,奖金3000元。

以上征集作品于5月20日前报送中宁县文明办,电子版材料发至znxwmb@邮箱,纸质材料及光盘送交县文明办(行政中心408室)。参赛作品须为参赛者本人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主办方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所获奖项的权利。所有获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所有参赛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主办方享有使用权和传播权。

(四)电视采访阶段(5月21日—6月5日)成立由文明办、网信办、民政局、团县委、县电视台、各乡镇相关人员组成的采访组,分赴各乡镇开展随机采访,面向居民群众、干部职工、企业职工等,继续讨论“高价彩礼怎么看”“向百元礼金看齐”“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顺”三个主题,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四、活动要求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要充分认识此次“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网络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居民群众参与网络讨论和有奖征集活动。县文明办要对讨论过程中征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形成可行性的调研汇报,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性。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网络大讨论活动的宣传,各相关单位、镇乡、村居要利用宣传横幅、板报、橱窗及网络新媒体等阵地,广泛宣传讨论活动,使之家喻户晓,广为人知。宣传活动中发掘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节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曝光一批借操办婚丧事宜炫富摆阔、借机敛财的反面事例,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广泛参与,形成声势。要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民智,凝聚民心,让广大市民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及时将大讨论的成果纳入机关党员干部管理规范或乡规民约、村规民约中,逐步明确规范红白事办理的标准和流程,使其更符合群众意愿,更文明节俭,富有仪式感和教育意义,促进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强化督导,务求实效。各级文明单位、乡镇、部门部应积极参与讨论,开展征文活动,县文明办将派出督导组,对各部门单位,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导,确保此次网络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

村开展农村“乡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2

为贯彻落实省委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市文明委工作安排,现制定20**年全市“乡村文明行动”工作方案。

一、工作重点

20**年全市“乡村文明行动”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抓机制,夯实活动基础。一是建立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建立健全由各级文明委牵头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直各有关部门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联络员。县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靠上抓。乡镇成立“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站,村设立“乡村文明行动”指导员。二是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涉农项目、政策、资金的调度和整合力度,集中支持、重点投入,为“乡村文明行动”扎实有效推进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建立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乡村文明行动”开展情况的日常通报、定期调度和督促检查,将其纳入各级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纳入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创建活动,纳入文明县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申报评审序列,凡活动开展不力、没有具体成效的不能进入文明县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列。

2、抓载体,推进工作落实。一是实施优化环境行动。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搞好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全力实施“三清四改四通五化”工程,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生活垃圾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二是实施农民素质提升行动。以更新观念、提升素质、改善生活为宗旨,通过组织宣讲团、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实施“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计划,围绕农村“家居净化美化、伦理道德、文化娱乐、亲子教育、身心健康”等内容,培训基层宣讲骨干人员,为“新农村新生活”进乡到村入户做好准备。三是实施文明风尚普及行动。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法制、改陋习”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利用文明一条街、科普宣传栏等阵地,通过组织“文明信用户”、“好媳妇、好婆婆”、“山东好人—每周之星”等道德模范典型评选活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深化道德实践活动,倡树良好的社会风尚。四是实施文化惠民行动。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互联网宽带入户、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设施村村有”工程,推动每个行政村建立面向农民开放、富有特色、“一院多用”的农村文化大院,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形成多样、便民、共享的乡村特色文化服务新体系。

3、抓典型,推动示范引导。为加大典型示范力度,今年市里将依据工作情况和活动实效,公布一批示范乡镇(街道),并向省里推荐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区。各县区要依据《“乡村文明行动”执行标准(试行)》和工作实效,公布一批示范村、达标村和民俗文化特色村,带动广大农村切实加大乡村文明建设进度。要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5%-10%的比例,从基础差的难点村、薄弱村入手,有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集中攻坚,强力突破,确保“乡村文明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4、抓共建,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活动,是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手段。今年,市里将组织新一轮城乡文明牵手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示范带动作用,动员发动社会各界切实加大乡村文明建设力度。参与生态文明村帮扶和选派干部到农村任职“第一书记”的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以帮扶和干部任职村居为牵手共建对象,积极帮助共建村居加强班子建设、健全群众组织、制定发展规划、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开展好以“建设一条文明街道,赠送一批科技图书,组建一支文艺队伍,树立一批文明典型”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主题活动,提升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推动村居形成文明新风尚,努力把共建村居建设成为“乡村文明行动”的示范村。没有参与生态文明村帮扶和选派干部到农村任职“第一书记”的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要发挥职能优势,在政策、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全面向农村倾斜,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村容村貌整治、新型农民培育、乡风文明提升、文化设施覆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5、抓宣传,形成社会热潮。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主流舆论的引导作用,及时报道各级各部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适时组织“乡村文明行动”好新闻评选活动,推出一批优秀新闻稿件、视听作品、媒体栏目(专题)和公益广告。注重运用互联网、手机短信以及微博、博客、论坛等新媒体,鼓励拍摄制作“乡村文明行动”微电影视频,不断拓展舆论宣传新途径和新渠道。印制发放一批“乡村文明行动”宣传画,加大主题标识、用语、歌词及公益广告宣传力度,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二、工作安排

1、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农村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及责任分工。(3月)

2、召开20**年度全市“乡村文明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就推进“乡村文明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4月)

3、组织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参与支持“乡村文明行动”。(5月)

4、修订颁发《“乡村文明行动”执行标准》(试行)、《“乡村文明行动”考核办法》,为“乡村文明行动”深入开展给予具体指导、提供工作标准。(6月)

5、根据县区推荐和工作实效,市里公布一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乡镇(街道)。各县区对照执行标准要求,公布一批示范村、达标村、民俗文化特色村。(7-8月)

6、组织新闻媒体进行“乡村文明行动”采风活动,对各级各部门开展“乡村文明行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深度报道。(8-9月)

7、召开全市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现场推进会,以现场观摩形式,总结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借鉴,深化“乡村文明行动”。(10月份)

8、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好新闻作品及微电影视频评选活动。(11月份)

9、印制发放“乡村文明行动”宣传画,加大“乡村文明行动”标识、主题用语、主题歌词、公益广告社会宣传力度。(下半年)

10、组织“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教育活动。(全年)

三、工作职责

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中,省实施“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整个行动的统筹指导、市里负责组织协调、各县区负责规划实施、各乡镇(街道)负责具体落实。

市文明委及办公室要发挥好活动的组织协调作用,做好方案制定、组织实施、示范引导、检查考核、舆论宣传等各项工作。各成员单位根据任务分工,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狠抓目标任务落实,在“乡村文明行动”主题框架下,形成资源整合、共同推进格局。

“乡村文明行动”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各县区要将“乡村文明行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依据执行标准,明确所属行政村(农村社区)类型及其比例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具体实施细则,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发展规划、推进措施、实现目标以及教育培训等制度和办法。

乡镇(街道)坚持“一把手”负总责,根据“乡村文明行动”目标任务,针对不同村庄条件和特点,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特别在分类指导、文化惠民、骨干培训、道德建设、居住环境等方面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村开展农村“乡风文明”活动实施方案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全街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街道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村容村貌建设、村风民俗建设、乡村道德建设、生活方式建设、平安村庄建设、文化惠民建设为重点,以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实现新发展为目标,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通过文明户、文明村以及新农村新生活、新农民新形象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工作机制

1、建立完善领导责任机制。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健全由街道宣传办牵头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站,各村要设立“乡村文明行动”工作小组。

2、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进一步加大涉农项目、政策、资金的调度和整合力度,设立“乡村文明行动”专项经费,做到“乡村文明行动”建设到哪里,相关政策、项目、资金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乡村文明行动”扎实有效推进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

3、建立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对“乡村文明行动”开展情况,加强日常通报、定期调度和督促检查,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街道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人员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各村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

三、主要任务

一)抓载体,推进工作落实

1、实施优化环境行动。以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搞好小城街道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全力实施“三清四改四通五化”工程,开展“七清七建”活动,推广“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2、实施农民素质提升行动。以更新观念、提升素质、改善生活为宗旨,以农村妇女为重点,组织实施“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计划,围绕农村“家居净化美化、伦理道德、文化娱乐、亲子教育、身心健康”等内容,通过组织宣讲团、举办培训班、进村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农村妇女成为推动“乡村文明行动”、建设新农村新生活的骨干力量。

3、实施文明风尚普及行动。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法制、改陋习”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利用文明一条街、科普宣传栏等阵地,通过组织评选“文明信用户”、“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身边好人”等道德模范典型评选活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深化道德实践活动,倡树良好的社会风尚。

4、实施文化惠民行动。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户户通、乡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设施村村有”工程,推动每个行政村建立面向农民开放、富有特色、“一院多用”的农村文化大院,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形成多样、便民、共享的乡村特色文化服务新体系。

5、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加大力度建设覆盖面广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完善基础设施,开展诵读经典、特长教育、益智于乐等特色活动,做到学生高兴、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各行政村文化大院要在放学、节假日期间向学生开放。

6、完善农村宣传教育阵地设施。力争村村建有宣传栏、阅报栏、文化墙。宣传栏、阅报栏设置要相对集中、位置恰当、美观耐用;宣传内容要常换常新、紧跟形势、贴近群众需求,宣传标语口号要规范、易懂、易记,充分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二)抓典型,推动示范引导

依据现阶段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推广成功经验做法,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同时,对工作基础好、工作进展快的村要以村所在地、公路沿线、旅游风景区周边村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明村片区。对基础差的难点村、薄弱村要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政策、资金、物资、人才支持力度,集中攻坚,强力突破,有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

三)抓共建,整合各方资源

1、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组织各类文明单位与薄弱村结对,帮助整修村庄道路、建设文化设施、培养乡土人才。

2、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为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开展“关爱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科学健康生活常识和生态文明理念

3、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利用区委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党组织任职“第一书记”的有利时机,组织带领农村群众大力实施“乡村文明行动”。

四)抓宣传,形成社会热潮

编发“乡村文明行动”相关内容工作简报,开辟“乡村文明行动”专栏、专题,大力宣传实施“乡村文明行动”重要意义、标准要求、成功经验,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制作印发一批“乡村文明行动”宣传画,刷制一批宣传标语,营造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浓厚宣传氛围。根据省、市、区安排部署,积极参与“乡村文明行动”好新闻作品评选宣传活动,推出一批优秀新闻稿件、视听作品、媒体栏目(专题)和公益广告。要注重运用互联网、手机短信以及微博、博客、论坛等新媒体,拓展舆论宣传的途径和渠道。

45 2532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