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生管理制度【推荐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中学学生管理制度【推荐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学生管理【第一篇】

如何把“以生为本”落到学校工作实处?华中师范大学的做法是—— 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学生除了服从学校规定之外别无选择。今天的华中师范大学改变了这一传统的办学理念,他们把“管理学生”变成了“服务学生”,学校各部门的角色由“管理者”变成诚心诚意的“服务者”。通过转变角色,他们把“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落到了实处。 对话会倾听学生的心里话 “开对话会”源于一个学生写给校长马敏的来信,信中说:“我很想跟校长见一面,说说我的心里话,给学校提两条建议。”马敏校长看了这封信后,很受感动,他决定开一个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对话会,听一听学生的心声。 一天下午,他亲自主持召开了校长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对话会,20多名学生代表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对话会。在4个多小时的对话会上,学生代表大胆发言,一下子提出了52个亟待解决的学习、生活的焦点问题。听了学生的发言,马敏校长在对话会上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校办负责人把52个问题划分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并督促其限期解决;二是把对话会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各职能部门和院系领导要经常召开对话会,倾听学生的心里话,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难题。 会后,马敏又专门召开了全校干部会议。他在会上说,学校是为学生办的,学生是我们办好大学的根本,学校的观念一定要变,要由过去的“管学生”变到“服务学生”上来,如果不转变,我们就要被时代所淘汰。此后,学校各职能部门都把“服务学生”放在第一位。不到一个月,学生反映的52个问题有一半以上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没有解决的他们向学生说明原因并给出了解决的期限。学校这一做法赢得了广大学生的赞成、信任和支持。 抓细节各部门的工作理念 针对一些部门不重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细节的现象,该校大力倡导“抓细节”的工作理念。有些部门领导认为听报告时手机铃声响一下是件小事,不影响大局。但是在副校长李向农眼里却成了大事,成了关系工作作风的大事。3月19日,该校党委宣传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教授为全校中层干部作“两会”报告,报告会上手机铃声不断响起。报告会结束后,李向农把自己统计手机铃声的次数公布给了大家:“2∶40报告会开始到3∶10,手机铃声响了13次;3∶20到4∶10手机铃声响了14次;加上一次手机震动,总共28次。我觉得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与台上精彩的报告有点不和谐。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是你在台上讲话或讲课时,台下的手机铃声也像今天一样此起彼伏地响起,你心里会怎样想?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能要求,又怎能要求我们的学生?所以,我们要重视小事,抓住细节。”从此,“抓细节”成了各部门的一个工作理念。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向学校反映的问题,无论大小都由校办派专人负责记录整理,每周汇总一次,然后反馈到相关部门并督促解决,有的问题能当即解决的就当即解决。4月15日,一个学生向学校反映露天电影场厕所卫生没人管理、脏乱不堪后,校办马上把问题反馈到后勤集团的校园管理中心。4月16日,校园管理中心很快派专人每天负责清理打扫。4月20日,有学生反映南区篮球场上一个篮球架的篮板要掉下来,但仍有学生在那里打球,学校马上派人进行了妥善处理,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就这样,他们通过“抓细节”把“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落到了实处。 校长热线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桥梁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听取广大学生意见,转变工作作风,学校开通了24小时校长热线和校长电子信箱。据校长办公室负责人说,校长热线和校长电子信箱自去年开通以来,平均每月都要接受学生意见和建议二三十条之多,真正成了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桥梁。 外语学院学习小语种的一个学生打热线电话反映,学校没有日语考级的考点,外校又不接受报名,心里非常着急。这个意见转交到教务处,教务处负责人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后,顺利解决了该校小语种学生参加考级的难题,外语系学生皆大欢喜。 当学生通过热线电话或电子信箱向学校反映问题时,校办专门负责的工作人员就会把学生的意见认真记录下来,然后整理送交校长。校长批示后再由校办反馈到各职能部门并督促解决,最后通过校报和校园网反馈给广大学生。校长热线电话和校长电子信箱既起到了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作用,又具有监督各职能部门为学生服务的作用,因而这座“桥梁”的架设得到了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

学生管理【第二篇】

一、发挥目标的定向作用

摒弃简单的将目标与成绩挂钩的思维,引导学生将目标分解到听说读写的每个环节,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版块通过目标的实现从情感和认知上肯定自我,用版块目标或阶段性目标的完成适度地消减消极的自我焦虑,变消极的自我焦虑为积极的自我焦虑,促进自主学习。同时为学生设定环境目标,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规避母语环境,创建单人、双人、多人的外语自主学习环境,语言环境达标的基础上用环境驱动意识,用目标引导意识,发挥目标的定向指引作用,提升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

二、用赏识激励对策维持学习动机

Henry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进度安排等可以有效判断出学生是否具备对自己负责的能力。其中难点无疑是学习动机的有效维持。动机源发于内,易受学生自我焦躁的抵消,可通过教师的外在推动力维持自主学习动机。从学生管理角度而言,教师应转变角色定位,从学习任务的下达者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唤醒者,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用正面、积极的肯定和砥砺取代直接干预,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赏识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中,为其建立自信,打消焦躁,帮助其维持持久的自主学习动机,进而促进自主学习方法和内容的探索与提升。

三、促进多媒体与自媒体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学生管理【第三篇】

今天我就以学生管理中巧用“力”这一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学生管理工作。

一、完善的管理网络保证管理的“动力”

在管理中,我们注重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动力”。我们认为现在德育工作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形成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倡导学生的自主管理。要实现这些,首先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网络。经过思考,我们确定了“制度――实施――监督――评价”一条龙的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我们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保护、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校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让学生一天天走向自律、自治、自我管理。

1.实行岗位责任制。卫生工作是我们学校的“招牌”,我就以卫生为例,在卫生工作方面,首先我们确立了卫生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下发给每一个班级;其次,在学校大队委中我们确定了班级卫生监督岗,负责每个班级的卫生管理和监督;然后根据我们的统筹,每位班主任在班级中也将每一处的卫生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就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责任网络,从大队委委员到每个班级里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都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任务。这样不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利用起学生自我管理的力量,使学生在增强责任意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2.在全校成立“校园小当家”。“校园小当家”属于志愿服务,根据学校的具体工作我们将小当家们细化为“卫生小当家”、“纪律小当家”、“礼仪小当家”、“文明小当家”等。凡有志于校园管理工作的同学均可报名参加。参加后我们统一进行培训,讲解服务岗位的具体要求、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让每一位小当家不仅仅学会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培训结束后,我们对每一位培训学员进行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负责不同区域的管理项目。

德育处根据该区域的卫生、纪律、礼仪、文明等情况对小当家的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定期对表现优秀的小当家进行全校性的表彰。这样做能较好地使学校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让我做”化为“我要做”,极大地提高学生当家做主的积极性。

在一张张有序而坚韧的学生自我管理网络中,凝聚着每位学生的力量,所以,使得学校的工作变得轻松而又有序。

二、人性化的方式推动管理的执行力

谋划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无非是非常重要的,的确,很多时候,科学的制度是管理的灵魂,因此,每年我们都要花大气力在这上面做研究,但我觉得制度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制度更重要的是实施制度的人。我一直相信这样的一句话:“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我觉得让大家知道学校的管理制度,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愿意实施学校的管理制度,这才是管理的关键。

在学校,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他们的管理能力,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班主任例会。班主任例会我们每周举行一次。作用有二:一是对所有的班主任进行培训,向他们介绍学校总的管理制度。比如说路队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每个班级的雏鹰争章管理制度还有每月一事管理制度,等等,让每个班主任能够按照学校统一的管理流程进行管理。二是,班主任的特色经验交流。我们知道管理是一种无规律的活动,如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样,学校的管理制度表现出来的是“表”,但我们需要关注其“里”,否则生搬硬套过来很容易水土不服。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创新,希望班主任能够结合班级的特色进行管理,并对他们的管理创新金点子及时进行鼓励和表彰。

2.欣赏和肯定。班主任的工作极其繁重,予以欣赏和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记得谁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管理其实就是共享一份团队的融洽的感情。我们希望学校的整个管理网络是和谐的,希望班主任虽然身体劳累,却能够身心愉快。因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比如说“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优秀级部”以及“感动十小人物”,“每周360度观察”等,对班主任的工作及时进行表彰,让班主任得到尊重和欣赏,得到价值的认可,从而确保工作的热情。

在一系列的表彰体系中,其中每周360度观察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操作起来很简单,每周确定观察员,观察身边感动的人和事,将这些人和事记录下来,写成文章发表在校园网上。这种表彰的额度最小,但效果却出奇的好。虽然文章的辞藻都不甚华丽,但直抒胸臆,很能打动人心。每天浏览校园的360度观察,成了全校每一位教师每天必做的功课。

3.教师之家。班主任以及每一位教师的压力都非常大,为了有效地缓解压力,我们创建了教师之家,在这里提供一切有效的资源,供教师们健身、娱乐、养生、休闲、读书,保证每一位教师的身心健康。

班主任拥有了足够的管理能力,十足的创新热情,十二分的工作积极性,还有一份愉悦的心情,这就形成了一流的制度执行系统。由这样的执行系统对学生进行管理,可起到最优化的效果。

三、海纳百川的情怀扩大管理的张力

向家长“借力”。学生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密切合作,家长的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无形的,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就可以合理的利用,化“无形”为“有形”,实现强大的合力。

向家长借力,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两种,一是家长委员会。在家委会成立后,学校主动把家委会推到台前,明确他们在学校中的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并以其自身的魅力与能力参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从不同侧面为学校献计献策做出贡献。

家委会工作的运行机制,主要是通过办实事来启动的,以办实事来带动家委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其运行过程是“沟通――协调――谋划――督促――反馈”。

1.沟通。要参与学校管理,就必须了解学校的校情,了解学校的优势及困难。学校及时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的计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家委会也及时把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工作打算向学校反映,进行双向沟通。

2.协调。家委会成为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一座桥梁。家长的有些意见不便直接向学校反映,可通过家委会向校方提出。学校面临的困难和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也可由家委会向家长做协调工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3.谋划。家委会的谋划,是在沟通、协调的基础上,群策群力,想办法,出主意。

4.督促。让家委会通过听取学校领导的工作汇报以及参加学校的现场会、表彰会、主题队会和听课评课等活动,了解学校的工作,督促学校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5.反馈。组织家委会经常不断地把家长意见反馈给学校,让他们参与学校工作的管理。如通过家长信箱、家教通讯、调查问卷、家长座谈会、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反馈信息。

向家长借力,还有一个有效的措施是百家讲坛。这个活动我们仅进行了半年,但效果非常好。我们聘请家长担任客座教师。让家长们根据各自的职业和特长,为学校开设如英语口语、书法、美术、工艺、科技、演讲、短剧小品、黑板报编写等课程。这样既弥补了学校师资的不足,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四、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管理的“活力”

德育工作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我们抓住这个契机,将“管理”寓于“活动”中,使管理富有活力,使活动富有意义。

同样以卫生工作为例。

1.创建“文明班级”,争做“劳动之星”活动。在学校卫生管理中,我们将竞争融入其中,使原本枯燥的卫生工作增添了活力。每月评选出在卫生工作中表现最优秀的班级,和表现最积极的学生,在班级考核中予以表现,这样不仅增加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起到了榜样作用,在整个校园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

2.开展各种活动,将思想化作行为。在我校的卫生管理中,开展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校卫生管理的顺利进行。例如,我们利用“五一劳动节”组织学生开展了有关热爱劳动的手抄报和征文,加强对学生劳动思想的教育,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体验劳动的快乐,在全校征集有关保护环境和热爱劳动的标语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劳动的光荣。这样,通过活动,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进步的同时优化了学生的行为。

学生管理【第四篇】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在读学生步入“90后”时代,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或者社会教育的缺失,作为年龄上达到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是心智与行为却常表现不够理性等“成年未成熟”的矛盾。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如果把学生看成是“孩子”那么你就是“保姆”,一旦把学生当成是“小学生”那么你就是“小学班主任”。我们在管理中应该更多地去强调成年人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责任,让每一位学生对成年人有清晰的认定,作为未真正踏入社会上的成年人,必须在校园学会承担成年人的责任与履行成年人对自己、别人负责的义务。同时,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切实地把握学生的不成熟性,有针对性适当地开展“挫折教育”,让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承担了相应的“责任成本”以促使学生对责任的“成人”。

2“法治”理念

我们的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有所缺失,人文课程中除马克思主义系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对于法律知识普及不足,此不利于培养学生法制精神与使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的意识。一方面,我们应当在校园营造“法制教育”的氛围,加强对学生法制知识与法制精神的培养,增进学生树立用法律武器正当维权的意识。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出“契约”精神,学生个体作为校园学习生活的最小的组成部分,学生交学费、“新生报到注册”等履行入学手续后就已经和学校签订了“合同”,即学校给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安全的保证与便利、良好的教学质量、良好的学习校风等内容;学生享受学校提供权利的同时,那就理所当然履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维护校园的稳定、积极参与学校包括学风建设、考风管理、宿舍区管理等校纪校规的管理、积极参加学校为丰富校园文化而开展倡导的文化科技活动等。其中可借鉴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注重法治意识培养与法治技术的运用:如在心理咨询方面,从学生提出咨询书面申请到风险评估、与咨询师签署合同、接受咨询服务等都有明确的程序规定,且必须按程序规定严格执行,心理咨询师还享有专门的风险保险金,其目的在于防止咨询风险而承担民事赔偿的不利后果。

3“服务”理念

以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罗伯特•丹哈特为代表的公共管理学者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出公共管理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服务,而不是掌舵”,高职院校作为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给社会或者直接管理对象提供的更多应当是服务,要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提供有利条件,而不是用“条框”去制约,甚至是“掌舵”学生的命运和发展道路。学生在承担学费与学习成本的同时,必然会要求学校给其提供有关学习和生活的服务,学校每一个行政部门都有义务尊重学生的权利和提供良好质量的服务。而在众多服务之中,后勤服务、教学服务、学生事务管理与心理咨询工作则为重中之重。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直接管理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间学校都必须定位好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明确划分好其工作职责,区分好“思想政治辅导员”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的不同,如果简单地一味要求辅导员对所有学生事务工作的承担和付出,那么辅导员将会被学生管理中的事务性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单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是学生产生对辅导员的依赖和不利于学生自主管理、不利于学生自主成长的源头。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学说也指出“公共服务的消费者不仅仅是‘顾客’,他们更重要的是‘公民’”。高职院校不能简单地把学生定义为“消费者”,更加不能助长学生滋生“消费者”的心态。学校收了学生交付的学费,理所应当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但此种关系不是市场上纯粹的买卖关系。学生首先是“接受教育的社会公民”,但由于其经济的不独立其一般情况学费由其家长支付,家长才是教育中的“最终消费者”,学校必须对家长服务。从这一点来看,学校的管理必须更多地考虑家长的反馈意见、塑造与家长顺畅沟通的渠道,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

4“非全才”理念

45 1420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