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档案工作细则范例【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干部档案工作细则范例【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干部档案工作细则【第一篇】

今年是祖国60周年华诞,欣闻省局开展“情系兰台”征文活动后,我心潮起伏,想到自己参加工作34年来,在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时代却与档案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1997年5月,我调到德阳市档案局工作,从此我的兰台情结为我的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光阴似箭,时间如梭。入档12年来,我感受到了档案工作的艰辛与清苦,更享受到了事业成功的快乐与自豪!回首往事,感慨万千,虽然我进了档案部门成了“档案”,但我对所从事的档案事业初衷不改、无怨无悔。

“钻”出来的成绩

刚到市档案局,局领导班子分工我分管档案业务,我欣然接受,因为我从事过共青团工作多年,我喜欢这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于是我改变了过去的工作方法,带领局里的业务专家下基层,“钻”了这家“钻”那家,开展《档案法》宣传,履行档案业务指导的职责。当时,有的同志不理解问:“你是领导,在家坐镇就行了”,我回答说:“如果我不下去了解情况,怎么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提出了档案工作要主动出击,服务重点在基层的观点,使全局上下达成了共识。在之后几年中,我们以档案规范化管理为契机,乘势而上,狠抓机关、学校、医院、乡镇、厂矿企业等单位的档案达标升级工作,狠抓社区、行政村的标准化建档工作,掀起了全市档案规范化管理的热潮。尽管我们为业务指导疲惫奔波,为档案工作苦口婆心,有时甚至吃闭门羹,但为了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我率同事们就是靠这股子“钻”劲“钻”出了名堂,“钻”出了成绩。截止20_年8月,德阳市机关、企事业等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达1178个,其中国家一级4个、省一级211个。全市197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规范化建档案,其中有20多个行政村村级档案达到了省级标准。12年来,在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的辛勤耕耘中,我先后在《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四川档案》、《德阳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和调研文章达18篇,特别是由我组织编写的调研课题《四川省行政村档案工作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荣获了20_年四川省档案局第四次科技进步奖。

爱拼才会赢

20_年2月,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莅临德阳视察,对德阳市的档案工作和馆库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要求德阳要建成西部一流的档案馆。在国家局、省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局党组提出了创建省一级档案馆的目标。同年9月,我从档案工作外线作战转移到档案馆内线作战。当时,市档案馆除进了5万卷档案资料外,其它工作几乎是空白,要达到省一级标准,难度相当大。“人生能有几回搏”,我想既然这项任务落到了肩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我按照省一级档案馆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将任务分解到各科室,责任到人。一场时间短、任务重、标准高的创建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了。由于德阳建市时间短,馆藏量又不够丰富,编研工作是一大难题。为此,我抓住这个薄弱环节,组织了局里写作能力强且熟悉档案业务的同志来担当重任,值得一提的是年近半百的张大姐为编研档案资料挑灯夜战、废寝忘食的工作态度,感染了身边的同志,感染了我。在创建工作一年多时间里,我团结带领馆内干部、职工发扬档案人默默无闻、吃苦耐劳的无私奉献精神,业务规范上精益求精,工作上互相配合协作,加班加点忘我拼搏。到20_年底,市档案馆接收了85个全宗单位的档案资料达96267卷(件、册、盘);编辑了《德阳市档案馆指南》、《德阳市大事记》、《德阳名优特产》等上百万字的15种档案编研资料和工具书,创建一级馆的其它工作也如期完成。20_年12月26日,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经四川省档案局评审组考评,德阳市档案馆得到分的高分,通过了省一级档案馆的验收。从此,德阳市档案馆以崭新的面貌,良好的服务展示在德阳人民面前。

服务民生是我们的责任

在我分管档案馆工作的日子里,我们挖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德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摆到了重要的位置,我们充分利用馆藏档案和现行文件为社会民生服务,特别是对市属破产企业原职工提供了档案原始依据,帮助他(她)们解决医保、社保、就业、就学等方面的困难,我馆还采取措施对下岗工人、失地农民、退休工人等弱势群体免收查阅费用,为弱势群体献爱心。近3年来,我局馆仅档案服务民生一项,就有1357人受益,查阅档案文件资料达4250卷(件)/次。在档案服务民生方面,我还亲身经历了一件事。今年5月19日,我局进驻德阳市政务中心的同志因病请假,我代替去政务中心值班。当天中午1点过,什邡市民卿立松前来要求查阅有关医疗事故处理方面的文件,我当即搜索了现行文件目录,没有这类文件。原来,他的父亲在什邡某医院做手术后出现了事故,要求医院赔偿,此事已拖了一年多未了结。我看到小卿焦急的样子,安慰他不要急,承诺想办法帮他查到所需文件资料。经过一番周折,我到市卫生局复印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交到卿立松手里,此事正在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中。此时此刻,我在想档案工作者要为群众的民生问题着想,充分利用档案文件资料,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尽管这些工作不起眼,尽管这些事例很平常,但它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我感慨: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是我们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啊!

干部档案工作细则【第二篇】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干部工作的基础,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干部工作的规范化,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逐步加强和规范我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水平,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拟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是档案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必须坚持以《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及有关文件为依据,立足收集整理,狠抓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提供利用。不断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相关工作流程,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保证每一份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二、工作目标

我校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将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做好干部档案材料的收集、编目、归档工作,充实和完善干部档案内容,进一步搞好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和完善工作。特别要在目前个人散材料较多的情况下,切实提高档案材料的质量,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档案的整理工作,保证每卷档案的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

三、主要任务

要按照中组部对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新要求、新标准对现有的人事档案进行逐一整理。并对于不能存放A4纸型档案卷盒或者老化影响实用的进行更换,使干部人事档案用纸、档案卷盒等所用材料符合国家档案的有关标准。整理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材料归档、目录调整及卷盒的更换等工作。

四、当前我校干部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干部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部分材料归档不及时,有时导致一些资料无法弥补;内容不够细致,有些材料缺乏有效性的认定;工作要求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程度的脱节。

2、填写信息相对落后陈旧。如最近一次填写的职工履历表时间为20-年,个人履历、社会关系、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的变更,档案材料的短缺,都直接影响到了案卷质量。

3、档案管理硬件条件有待改善。随着近几年干部队伍的不断发展,处级领导干部数量的增加,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也日渐繁重。目前还存在一部分干部档案未能入盒装订,仍以散材料的形式装于档案袋中。档案整理过程中的有关设备如专用打孔机、碎纸机、档案卷盒等有待于补充和更换。     

建立完善的干部人事档案,是使干部管理工作更加有序、规范的关键一环。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而目前我部管档卷数较多,人员配备相对较少,面临当前较为繁重的整理任务,建议抽调政治和业务素质较好的党员干部及有档案管理经验的同志在相应独立的操作室进行集中整理,而确保整理过程中每个环节安全保密,万无一失,争取保质保量完成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

干部档案工作细则【第三篇】

近年来,我们把干部档案管理作为组织人事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在科学创新上作文章,坚持“科学规划、目标管理、典型引路、整体优化”,全市的干部档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在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推进干部档案管理整体达标升级。

规范化、制度化是做好干部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全省推行干部档案目标管理的总体要求,坚持早起步、高标准的原则,确定了“市委组织部先行带动,县市区委组织部树立样板,全市推进整体达标”的三步走目标,出台了《长治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意见》、《长治市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实施意见》等五个文件;编辑了《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等级申报资料及范例汇编》;建立了全市干部人事档案网上联系平台,加强对管档人员的业务指导;严格了检查验收程序,边检查边整改,加快了达标进度。截止目前,我市44个500卷以上的管档单位中,达到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一级标准的24个,达到二级标准的8个。全省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等级申报资料及范例汇编》一书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二、坚持原则,严格把关,斩断干部选拔任用的“病源”。

选好用好管好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充分发挥干部档案管理功能,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这方面,我们做到了严把“三关”:一是严把干部档案任前审核关。为了有效防止和克服“问题档案”造成的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我们变“任后接收”为“任前把关”,实行了干部档案任前审核制度。对拟提拔任职的市管干部进行考察时,由市委组织部档案主管科室负责档案任前审核,对材料的真实完整性逐一审核、严格把关。凡未经审核,或材料严重涂改,或因缺少重要原始依据材料和材料虚假无法查清的,一律不提交部务会。近年来,因涂改档案中的出生时间,2名正处级干部被公开查处;1名副县长人选被取消任职资格;16名团职军转干部在量化考核中扣分。二是严把干部档案转递入口关。实行了新任干部档案报送和通报制度,制定了《新任市管干部档案评分标准》,从报送时间、审核和整理等方面确定了评分项目及标准,设置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规范新任干部档案的入口管理;对涂改造假或未按政策认定的干部档案不予接收,并限期整改,同时逐一记录涂改情况,经组织确认后装入干部档案正本;年终视报送情况进行通报。近两年来,因认定不准确返回报送单位重新认定的7卷,市委组织部改正认定意见的3卷。三是严把干部档案管理使用关。不断完善干部档案的日常管理,坚持“五不查”、“五不借”、“四不转”。两年来,因档案材料不全、整理不规范退回原单位重新分享的“干部档案工作细则范例【5篇】”,不仅保证了干部档案的规范、有效管理,更重要的是维护了组织人事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三、创新思路,特色管理,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挖掘档案潜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组织人事工作决策提供依据,是干部档案工作的重要职责。在这方面,我们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建立特色档案,科学评价干部业绩。为了更加全面、历史地识别和评价干部,我们建立了干部考察档案和干部能力档案。在干部任免环节中,创新性地形成了《干部考察登记表》、《干部任前审查表》、《试用期转正考核表》、试用期满考察材料等一整套材料,涵盖干部基层经历、工作业绩、职务任职年限、考核、推荐、谈话,纪检、计生、综治等部门意见的重要信息,在档案中再现了考察全过程。另外,重点收集学历、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考试、学科带头人、重大科研成果等反映个人才能的资料,形成了干部能力档案。二是应用智能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我们自主开发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利用档案数据库进行智能化检索,使查阅纸质档案的工作量减少了30%;利用档案数据库直接生成《干部任免表》和《干部简历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又能及时地分析干部人才队伍结构,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利用数据分析,服务科学决策。我们利用档案数据库,通过分类检索和统计,对干部年龄、学历、考核、专业技术及专长等有关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为实施干部的分类管理、选拔任用和换届工作较好地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促进了干部人事工作决策的科学化。

以上是我们在干部档案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要求,与兄弟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一是个别单位有时在“三个时间”认定上把关不严,纠正不及时;二是各单位档案管理水平不平衡,少数单位在执行干部人事档案日常管理制度上不够严格,责任心不强;三是有些单位还存在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材料短缺和不完善问题,补充难度较大;四是公选、竞争上岗等反映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型材料收集力度不够,等等。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兄弟市和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高我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干部档案工作细则【第四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

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

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

(一)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

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

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三)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

(四)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

(五)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

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

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六)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

(七)其它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第三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

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

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第四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

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

构(以下简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

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第五条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

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其现工作单位所

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第六条尚未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地区,流动人员

人事档案仍由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管理。

第七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

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

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

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

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三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

第八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

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动人员原单位开具调档函,原

单位接到调档函十五天内,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随档案转

递通知单转交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转递的流动人员人事档

案必须完整齐全,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人才流动服

务机构经审核无误后,及时将档案转递通知单回执退回原

单位。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发现转来的档案材料不齐全或不

清楚的,应要求原单位补齐或查清楚。

第九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

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对流动人员

本人自带的人事档案,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不得接收。

第十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接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须

由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办理委托存档手续。人才流动

服务机构应与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签订档案管理合同

书,合同书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第十一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与机关

、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具的转档手续具有相同效力。机关、

国有企事业单位必须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

,方可接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第四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第十二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加强与流动人员及其现

所在工作单位的联系,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

,不断充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分享的“干部档案工作细则范例【5篇】”,必须

经过认真的鉴别。需经单位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签字盖章

后方能归入档案。

第十三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

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在

整理档案过程中,要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擅自泄露档案内

容,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材料。

第十四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

例》中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阅、借

阅工作制度和注意事项。

(一)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办理审批手续。查阅

单位应申明查阅理由,管档单位根据规定和需要确定需提

供的档案材料。

(二)查阅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查

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才流动服

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查阅单位介绍被查阅人的有关情

况。

(三)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涉及

国家秘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要严格保管,严格查阅手续

(四)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

档案。

(五)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阅档规定,

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

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第五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

第十五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具备管理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的物质条件,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的专用档案库房

,配备铁质的档案柜;经常检查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

、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档案库房、阅

档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应三室分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档

案的保管方法和保护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十六条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内部规章

制度,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的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

,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

和质量。

第十七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应由专人负责。档案

管理人员必须是党性强、作风正、忠于职守、具有一定的

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共产党员。

第六章监督与处罚

第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由党委组织部

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一)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单位或个人;

(二)擅自涂改档案内容或伪造档案材料的;

(三)擅自向外公布、泄露档案内容的;

(四)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

用、转递等管理工作中,出现违反本规定行为,造成严重

后果的。

对前款所列情形负有责任的单位或直接责任者,要视

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

,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十九条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应本着“服务为主,适当收费”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收

取服务费,但不得以赢利为目的。

第二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

施办法或工作细则,并报人事部备案。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中共中央组织

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人调发〔1988〕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

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知》(人调发〔1989〕1

1号)同时废止。

干部档案工作细则【第五篇】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博爱7月8日电河南省博爱县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于2003年5月通过了中组部一级标准的检查验收。达标以来,始终以服务干部人事工作为目标,以做好日常工作为基础,以建立完善制度为保障,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以提高利用效率为目的,不断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全县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领导高度重视,确保硬件投入

该县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均有领导分管,有专人具体负责,部务会定期研究分析相关情况,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了组织工作的议事日程。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人事档案工作经费得到了充分保证,我部曾先后投资10余万元购置硬件设施,落实干部档案管理用房六间,总面积达100平方余米,实现了库房、阅档室、办公室 “三室”分开;在“六防”设施配备上,加固了门窗,更换了窗帘,粉刷了墙壁,配备了加湿器、灭火器、灭菌器、排风扇、电风扇、温湿度计等设备和樟脑块等防蛀药物,达到了“六防”标准,在全市召开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会议上被市委领导高度赞扬。

强化教育培训,确保软件质量

该县每年均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干部人事档案集中整理工作。2007年,本着对组织、对个人负责的原则,制订了《博爱县干部档案审核工作实施方案》,对各管档单位档案员进行认真系统的培训后,对每一卷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装订和核对。在档案整理中,坚持做到在材料鉴别上“细”,对收集上来的归档材料要严格审查、核对,材料不齐全、内容不完整、时间不准确的档案材料全部退回;在档案材料分类上“准”,严格按照《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确保材料分类准确、排列有序、目录工整清晰;在档案装订上“好”,使每卷档案达到材料全、无损坏、无卷角、无折皱、无残留金属物和四边整齐的要求,实现了美观、整洁、实用、方便。

严格执行制度,确保档案安全

建立制度是基础,执行制度是保障。近年来,按照上级对档案工作的要求,结合实践探索,建立健全了干部档案查、借阅,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档案转递,安全保密等八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制度、程序办事,坚决做到“三不转”即个人带档不转,没有调令不转,材料不全不转;“四不借”即未经领导批准不借,非特殊需要不借,手续不全不借,亲属档案不借;“五不查”即无阅档审批表不查,非2名以上正式党员不查,涉及本人不查,牵扯亲属不查,未经批准不查。通过逐步制订和完善各项制度,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几年来,未出现一起失密、泄密、损坏等现象,提高了服务干部人事工作的总体水平,有效地维护了档案工作的严肃性。

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利用效率

在坚持制度、查(借)阅手续完备的前提下,该部不管是上、下班时间,还是双休日、节假日,都能做到热情服务,随时保证查(借)阅干部档案。2006年元月,为进一步核准干部的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等基本情况,为干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县科级干部档案进行了“四审四定”,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分别纠正了6名科级干部年龄,3名科级干部入党时间,5名科级干部参加工作时间和4名科级干部最高学历,不但充分发挥了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效能,也为合理使用干部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该部逐步建立了干部人事档案基本信息库,为干部基本信息的快速查询奠定了基础。2006年下半年,该部为公务员信息采集、公务员登记等工作查阅干部人事档案905卷次,并多次利用计算机在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库中查询干部的相关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利用率。

狠抓宏观管理,确保整体质量

在抓好该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坚持每半年对县人事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局管理的档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个性化问题,单独处理;对共性问题或倾向性问题,集体研究解决;对在干部档案转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协调解决。从而提高了全县干部人事档案的整体质量。

45 2373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