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物流管理制度【优推8篇】
公司物流管理制度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货物安全,降低运营成本,强化信息沟通与协调,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整体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公司物流管理制度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企业物流管理 篇1:
物流最主要的问题直接来自工商企业的经营,企业物流是物流研究和实践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和销售,以及伴随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以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
一、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流管理是指物资的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活动,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物资流通活动。广义的物流管理包括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转化过程,基于这种广义的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也常常被人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具有相似性,但在管理范围、管理角度、组织内部关系等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源于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供应链管理的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作业环节的管理和运作状况。因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发挥整体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二、企业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的降低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内容:从宏观上讲就是降低全社会的物流综合成 本;从微观上讲就是降低微观企业的物流成本。微观物流成本和宏观物流成本都需要降低,但是核心是要研究降低宏观物流综合成本的问题。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要研究解决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问题;物流成本到底应该怎样测算,我们的实际物流成本到底是多少这两个问题仍然是物流领域长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这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整体发展,造成情况不明,方向不清。参考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情况,物流成本基本没有现成的数据,其主要数据指标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根据我国现行统计体制的特点和我国物流发展的具体情况,我国物流成本核算要解决:
(1)物流成本有关指标,包括基础指标和综合汇总指标问题。
(2)物流成本数据源问题,其数据是依赖于物流统计数据基础平台的建设,需要对统计数据分析平台的初级资料和次级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深层次的加工提炼。数据源和研究方法的统一是物流成本核算的关键。因此,加大物流成本方法和数据加工的研究力度是当前物流发展最为迫切的任务。其二是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的问题;物流成本核算只解决了物流成本的测算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的问题。降低物流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需要法律法规、物流规划、物流运营、数据分析、物流教育平台组合的综合效应支持。
三、企业物流管理与传统物流管理的区别
由于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环境的改变,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与传统的物流管理有许多不同点。传统物流管理的主要特点是:纵向一体化,供需信息不稳定,缺乏合作,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都是逐级传递的,资源和信息利用率低,无法共享,因此上级供应商不能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对市场反应速度慢,从而导致需求信息严重扭曲。而在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模型以信息共享为平台,和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物流模型相比,信息流量大大增加。由于可以做到信息共享,供应链上任何节点的企业都能及时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情况,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从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现象。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管理有可以有效的降低库存成本。
四、如何进行企业物流管理
(一)从创新的角度来进行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物流管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动力。企业作为物流业的主体,应通过创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进行物流管理,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创新,分别是物流服务理念的创新,企业物流组织创新,物流管理技术创新,企业物流管理体制创新,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等。
1、物流服务理念的创新。 就物流服务理念的创新而言,就是树立客户需求之上的理念。首先可以在企业中导入先进的物流服务理念。然后进行物流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创新。这样就可以改变过去以规模效益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思想,建立适合于需求多样化,甚至实现客户化定制的新的物流服务。
2、企业物流组织创新。就物流组织创新而言,由于物流活动地理位置分散和通常一个企业跨越一个行业而运行,没有一个绝对的对或错的组织结构存在,加之企业所处环境的不同和企业自身特点的迥异,并不存在一种适合任何企业的物流组织设计方法。
3、物流管理技术创新。从物流管理技术创新来看,物流作为企业新的利润源泉,其管理创新应以网络及电子商务为依托,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实现厂商的零库存和少库存,减少产品运转周期,以适应企业物流管理的需要。物流管理技术创新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施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以物流管理信息化带动物流管理现代化。
4、物流管理体制创新。在物流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必须建立健全新型物流管理体制并辅之以合理的运行机制,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职能始终贯穿于物流服务的建设、计划、组织、协调等各方面。
(二)从物流管理模型内容上来进行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1、运输管理。运输是物流作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原材料和货物都要通过运输来实现空间上的转移,正确的进行运输管理可以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绩效,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益。
2、库存管理。基于供应链的库存控制,要求企业从传统的只注重自身的库存管理转向注重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控制,建立供应链上企业的战略联盟关系,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通过整个供应链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库存成本的降低,实现供应链上企业的共赢,进而实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客户响应水平的提升和运营成本的降低。库存管理从以物流控制为目的向以过程控制为目的的转变是库存管理思维的变革。
3、采购管理。在供应链中,采购管理模式是用户需求订单驱动制造订单的产生,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的产生,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采购管理用的一般策略是准时采购策略,基本思路是在恰当的时间、地点,以恰当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其目的就是通过持续改进来消除库存和不必要的浪费,准时采购策略模式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
4、顾客响应管理。在激烈的竞争中,顾客的选择余地变得越来越大,如何改善与客户的界面关系,将客户整合到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中,成为提高客户响应和客户满意的关键。客户与供应链间的交互能力变强,客户可以将自己的需求直接通过网络方便地传递给供应链系统,同时有可能实时地掌握产品的进度情况,这样把客户整合到了产品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来了,供应链的客户响应度和提供产品的客户满意度大大提高了。
五、总结
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等多方面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在现代社会,物流的概念被炒作的十分热门,但这不仅仅是一种炒作,现代物流管理思想确实是有相当的科学基础和成熟的技术,也不乏成功的例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必须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物资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物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必须是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变革相适应。确定新的物资管理思想,建立高效的物资管理组织机构和供应体系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只有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物资管理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企业物流管理 篇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各个领域企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宽松市场发展环境。为了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使我国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企业要不断探索成本管理方法。随着物流管理逐渐渗透进企业经济运行活动,为企业发展带来生机。本文概述了企业物流管理,分析了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探究了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改善对策。
一、前言
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开放性以及自由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足够宽松环境。但是,与此同时,业之间竞争升级,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经济贸易交流空间范围,很多企业都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产出,从而让自己能够在市场激烈竞争氛围中占据一席之地。物流环节在企业成本中占据非常大份额,是压缩企业生产成本最为关键部分,是企业提升盈利空间重要突破口。健全和完善物流管理制度、适当压缩企业产品成本以及降低企业在物流环节中资源浪费,是实现我国企业优胜劣汰,早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重要举措。
二、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探索物理管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企业物流管理概念,其概念包括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物流管理指是企业在生产、宣传以及销售等环节对企业产品以及相关材料采购、运输、储存以及分配等统一活动总称;广义物理管理主要是指通过遵循就近原则,最大化缩短中间环节,保障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物流以及产品服务,进而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升企业盈利空间,在价格竞争中取得优势。物流管理要素运输、储存货物、对产品进行包装、搬运货物、加工产品以及信息搜集、处理等多个环节,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够让企业物流管理更加高效高质。
三、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存在问题
(一)企业物流管理观念亟待改善
目前不少企业物流管理观念还在沿袭着传统企业物流管理模式,过于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眼前利益,没有将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对客户服务调查。缺少了科学企业物流管理理念,不少企业物流管理仅仅停留在对企业物资规划管理方面上。物流管理理念落后,使得企业物流管理严重违背了客户物流需求,致使企业失去了不少客户资源。最后企业库存急剧膨胀,导致企业出现了严重经济损失。
(二)企业物流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比较低
由于企业内部不重视企业物流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导致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都是分散个体。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沟通不到位,极其容易出现不少物流信息被遗漏现象,导致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信息资源浪费严重。另外,企业不注重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造成企业物流管理模式迟迟停留在传统物流管理模式中。企业之间信息传递不及时,使得许多中间环节被复杂化,极大增加了企业物流管理运营成本。
四、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改善对策
(一)改善服务理念
企业要想实现现代化物流管理方式,必须要转变企业物流服务理念。服务理念是物流管理得以不断发展和创新生生不息源泉和动力。要想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企业要树立起“以客户为本”服务宗旨,为来自不同群体客户设计个性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员工物流服务理念教育和渗入。为了制定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理念,笔者建议企业在事先要做好市场统计、调查工作,全面了解来自不同群体客户需求,并做好实地调查和记录;注重在日常工作中总结经验,深入到客户中,最大化实现客户在物流管理中经济效益,实现稳定客户资源。
(二)加强对物流信息化管理
要想推动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朝着高、精、尖方向发展,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与信息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各项现代技术相融合是在必然趋势。21世纪是个信息高度发达时代,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倘若违背,那么物流管理则会被时代发展所淘汰。实现对物流信息化管理,有助于节省企业在销售、运输等环节运营成本,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有助于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企业有必要建立起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物流管理模式,大大突破了传统物流管理方式在时间、空间上局限,进而实现资源共享,加速了企业在贸易上扩展。
(三)改善企业物流组织
由于物流具备自身独特优势,随着物流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环境不断复杂,企业物流组织变得日趋复杂。各个行业基于不同物流服务理念所建立企业物流组织各有千秋,因此,企业在建立物流组织时要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前景,设计出符合自身发展企业物流组织。首先要实现物流一体化以及智能化,智能化是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互动;一体化是指将产品搬运、配送以及管理等方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需要注意是,现代物流管理需要摆脱效率损失,舍去冗杂组织机构,拓展物流信息传递渠道。
(四)加强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相关工作人员是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开展主体,对于物流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下,专业素质较强物流管理人才面临着亟待缺乏局面,因此,加强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是当下改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重中之重。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一是提高物流管理人员录用门槛,相关应聘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关资格证书,并且要经过实地能力考察时期;二是定期对物流管理人员展开技能培训,积极主动学习国内外先机成功经验;三是为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发展提供后备人才;四是建立和完善对于物流管理人员奖惩机制,提升竞争力。
五、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浅要分析了目前我国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存在问题,虽然对于很多问题笔者不能一一阐述,但是期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和探索提供借鉴。只有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不断寻找改善对策,才能够真正提升我国物流管理有效性和质量。
企业物流管理 篇3:
在供应链系统当中,物流管理工作一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同原来的物流管理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当前,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影响,借助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加强能够迅速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水平。
一、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1.优秀的专业化人才资源不足。当前,因为全球化、一体化迅速的持续加快,在此前提下,各个企业对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采购等工作的复合型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但是,国内物流教育与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各高校物流课程合理性欠缺、物流人才技能的缺失等,无法满足当前国内物流管理的基本需求。这同样大大降低了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阻碍了企业物流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另外,大部分企业不重视对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为物流人才提供的教育机会十分有限,如此便造成大量物流人员不能很好地迎合企业现代化物流管理需求,最终束缚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供应链企业的物流设施不够先进,信息化水平不高现阶段,国内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先进、信息化水平不足且功能单一、使用效率不高等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因为基础设施的不规范、不先进,令物品在运输及储备等环节中难。以实现整体性、全过程的流动。如今,国内物流行业出现了信息化科技发展失衡的`局面,各物流企业无法实现和用户之间的线上对接与供应链管控。此外,电商技术在供应链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中同样没有获得有效利用。
3.传统滞后的物流管理模式与思路限制了物流效率的提升。当今,国内不少企业仍旧沿用着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运作模式,各项物流活动通常需要依托于企业内部完成,像采购、仓储、配送等各项职能未能进行充分地整合,这样一来便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使得供应链企业的物流管理效益无法得到全面展现。除此之外,由于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客户对于物流的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国内大部分企业在制定物流服务标准的时候,常常会把有限的资源平均化,如此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流服务的效果及客户的体验感。
二、增强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能力的有效对策研究
1.从战略角度出发加强对物流管理的重视度。现如今,各企业应当把供应链物流管理上升至企业战略的高度,供应链物流管理不仅是企业短期的管理发展,更是一项长期的发展规划,今后的企业竞争即为供应链间的竞争,因此各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对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主动地同另外一些企业搭建起物流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形成有助于企业充分借助组织与市场两方面的优势,全面展现出供应链的总体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及竞争水平,最终达到互惠互利的合作目的。
2.借助先进的物流科技,充分体现信息化技术的作用。现今,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愈发突出,并且伴随着信息化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也随之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当代电商平台的供应链管理本质上为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两者的有机融合,把供应链当中的每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除了能够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留住更多的现有客户,还有助于吸引更多新客户的加入,拓展各类新业务。另外,我们还必须主动利用更加先进的物流设施,持续不断地改进各项物流管理技术。抓住现在的良好契机,引入更多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与经验对国内物流企业进行改头换面,提升自己的竞争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3.注重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人才资源是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实现更好更快的管理创新,就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由此可见,各物流企业应当更加重视对此方面人才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各管理咨询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并获得更多有益的指导;此外,企业还应当给物流工作者创造更好的条件、更多的机会,尽快形成完善的竞争淘汰体制,令拥有更强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当中;还有就是,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大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扶持力度,让更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物流管理的认知与理解,为物流企业培养出更多此方面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该作笔者主要对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旨在为今后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竞争力的增强等提供参考与借鉴。
企业物流管理 篇4:
1. 美国企业物流五十年
美国作为较早进入 工业 化的国家,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 研究 从50年代就开始了。到今天,无论是 理论 还是 方法 ,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们研究美国企业物流50年的发展 历史 ,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对于我们的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无裨益。美国企业物流的演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分散管理、功能管理、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4个阶段。
分散管理阶段(60年代以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 计算 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历时20年的功能管理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进入60年代后,很多企业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将物流管理分为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两个功能部分。前者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及废旧物料的采购、加工、仓储、搬运、回收复用等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尤其要指出的是他们将生产时间表的制定也纳入了物流职能部门,物流与生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后者的重点在于产成品从生产线到用户的实物移动过程中发生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订单处理、需求预测和用户服务等活动。可以看到,营销及销售部门的有些业务被纳入到了物流职能中去。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如扩展传统采购部门的职责,成立一体化的配送部门。物流管理者的职位也由此提升了,出现了“物流主管”的头衔,物流业务由副总裁级的领导来监督和控制。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阶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压力外,更多的公司开始注意到用户服务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在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另外,计算机用于生产和数据处理,MRP软件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内部一体化时期(80年代)
70年代末,美国对 交通 运输业实行了放松管制政策,这一改革促成了运输企业向全面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场上存在的物流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面孔脱颖而出, 社会 物流力量基本形成,生产企业开始考虑与承运人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受益。同时,大量的公司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码技术和个人电脑,企业间的交流和信息处理加速发展,JIT和DRP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去。
这一时期,管理者逐渐将物资管理和物资配送看成是—个有机的整体,后勤一体化管理在企业中出现并 应用 开来。至此,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战略 问题 之一,很多企业开始制定物流战略计划,高级物流管理者也明显增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计划和决策中去。
外部一体化阶段(90年代至今)
8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纷纷兼并重组,精减业务和机构。同样,各个公司的物流部门之间也必须合并或重组,这对企业物流来说是管理和组织上的全面变革;其次,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增长,跨国业务对物流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远距离的市场运作中保证物流成本的节约;同时,市场也不断要求企业超越成本,在时间和质量上建立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将一体化概念从单个公司扩展到了供应链上的所有公司。在整条增值链中,单个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效配置链上成员的资源,可以提高整条链的效率,以获得链的竞争优势。这一理念使得各个公司进行物流的外部一体化:①集体制定投资计划,共享对物流投资带来的好处;②统一的产品包装设计,便于使用共同的仓储、装卸和运输设备;③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统以消除库存冗余;④共享专业技术。这样,企业得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建立。
2. 规律的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到,企业物流在美国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重视、从经验到 科学 、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我们 参考 和 学习 。
环境的转变
首先是政策环境。美国对于交通运输业政策的转变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很多专业化的物流公司都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起来的,这样为物流的社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物流社会化是企业在物流方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技术环境。企业物流得以从分散走向整合,离不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最后是 市场环境。市场对于物流的'要求一直有两方面:成本和用户服务。降低成本是永恒不变的企业目标,但是市场对于用户服务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上,人们要求物流必须及时,准确;而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则更强调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协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衡量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项指标。
观念的转变
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有对于物流本质认识的提高,美国企业的物流观念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①人 对物流管理的理解是企业功能的分割,偏重于操作;②物流管理的任务被看作是物品流动活动的整合和控制内部运输。这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将个人主动性融入到了整个的物流过程中。管理者通过协调平衡寻找改进的机会;③人们发现企业物流的优化能为企业带来服务水平的差异性,于是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又一源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④供应链管理出现后,整合物流的观念继续发扬,企业物流只是供应链物流的一部分,而不再被隔离出来单独考虑。
3. 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当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 企业 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 经济 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 现代 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目前 ,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 发展 , 交通 运输企业、仓储运输公司纷纷建立大规模的物资配载(配送)中心,组成专业运输车队,以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展开以配合生产为主要目标的 社会 物流服务,社会物流能力正在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企业物流战略,从环境上讲,条件已基本具备,应该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
我们看到美国的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经历了50年,4个阶段,其中有技术的原因,也有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的生产企业可以缩短这一个摸索的过程,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上也已经成熟,但我们也不可能逾越这个过程。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物流战略。
首先,从美国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要实现这一过程至少也要经历3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其次,针对不同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也应该遵循分阶段的原则,边实施,边 分析 ,边改进。比如,企业在整合分销配送系统时,可以分为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储运环节、形成信息通道、建设营销 网络 、形成信息系统这样5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兼顾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降低成本。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更重要的是,物流活动是直接面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活动,所以物流是一种企业给予的服务。接受服务的用户直接感受到的是物品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企业的产品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交付给用户),是企业物流战略的全局性目标。
从美国企业的经验来看,值得我们 学习 的有几条;①制定企业的服务水平标准体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修正这一体系;②与上下游的企业联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③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实现组织结构转变与战略转变同步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企业物流观念的更新,物流管理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在结构和职能划分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我们的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组织上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是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库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购、生产计划、需求预测、销售网络等职能被分布在财务、生产、营销、销售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出现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职能部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首先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比如建立面向代理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预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再进一步就可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关键是有一个高层经理的领导,由他来统一所有物流功能和运作。这其中,要大胆地启用物流管理人才,委以适当的权限,便于物流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
4. 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企业应当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组合中的物流战略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渠道战略和促销战略,没有提到物流战略,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物流 理论 本来是在 研究 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好像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到市场营销,好像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如果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作用。
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运用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措施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 内容 :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应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以及准时化战略等。对产品开展物流营销,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对于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赢得了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企业应当建立自己信息管理与通讯管理的 电子 商务物流操作平台
现今,网络化的商业行销,即所谓的电子商务,是非常流行的营销方式。而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是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融合为一体。随着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借助 计算 机网络等数字化手段来完成交易。而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没有信息、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支撑,是谈不上现代化物流管理的。JIT、MRP、DRP系统,EDI技术,c/s结构系统等新兴 科技 的 应用 ,应该也必须是企业物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必须建立应用这些技术的操作平台。①为实现企业的内部信息交换,建立企业的Internet;②建立一个Web服务器,通过Internet,一方面完成对企业在不同地域的分销商、分支机构、合作伙伴的信息沟通与控制,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的电子商务贸易;③Internet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与Intranet的集成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企业不仅要建立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还要建立基于Intranet/Internet技术和思路的管理信息系统。其次,在物流信息系统方面,最好能够实现商品台帐和库存台帐的一元化管理的信息系统,从而能够有效地管理商品,提高运营效率。
总之,只有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充分运用现代物流的营销、管理手段,充分运用电子商务这一新兴营销方式,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才能用其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
公司物流管理制度 篇5:
1、目的
为加强公司的物流管理,妥善保管仓库库存物资,使采购物资入库及领用、产品出入库规范化,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包括产成品入库、销售、外协加工、采购物资入库、材料领用出库的相关管理。
3、物流管理的要求
所有物资应做到:每日清点、核对,保持帐、卡、物三一致,并根据物资实际状况,对长期不用以及需报废帐务处理的物资应及时清理,办理相关手续。
产成品
产成品的入库
产品完工并经质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车间核算员填写“产成品入库单”,要求把入库单位、日期、产品图号、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工时等填写齐全,经车间主任签字批准,检验部门加盖“检验合格”章后,仓库管理员核对实物、合格证验收入库。仓库保管员必须严格把关,对于手续不全或单据填写不完整,不允许物资入库。
产品图号、产品名称、规格、工时一律按技术部提供的标准填写。
入库单价一律按财务部提供的产值(不含税)价格填写。
验收入库的产品按品种,按社会销货需要摆放整齐,做到合理、牢固、整齐、安全不超高。
产成品出库
产品销售发出时,必须经质量检查部门认定无质量问题后,销售人员填写产品出库单及收发清单,财务部根据出库单开出门证,收发清单须购货单位签字或盖章后返回仓库,由仓库核对后返财务部。
产品发货程序:第一步仓库保管员接到通知后,在仓库查看产品品种是否齐全,以备发货;第二步按销售员开具的出库单上的。产品数量清点清楚发货;第三步提货人持产品出库单到财务部交款或办理相关手续,由财务部开据出门证;第四步仓库见出门证提货联后方可发货。
对于社会零星销售的要先收款后发货,若销售价格低于公司规定最低价的,必须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发货。
发出货物退回,由业务人员在货物退回当月及时办理退库手续,并经质检部门检验签字,有质量问题的,应根据质检报告单写有关处理报告总经理批示后,交财务帐务处理。
对于售后服务需用的产品必须经总经理签批后,才能往外发货,同时经办人要求对方将旧产品返回,以旧换新,否则不予以发货。若是先发货的,售后服务人员要在当月负责追回旧产品,并办理退库手续。
所有发出商品应在当月及时办理结算,若遇特殊情况,最迟在2月内办理完结算手续。
委托加工材料
委托加工材料的出入手续由生产部协助受托加工单位办理,并负责委托加工材料的收回。
委托加工材料出库
应填领料单并填写齐全。内容包括:领料单位、时间、材料类别、材料名称、型号及规格、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用途、领料人、发料人、批准人签字。
领料单一式三份,仓库、财务、受托加工单位各一份。
领料人持领料单到财务部开据出门证,仓库见出门证提货联方可发货。
委托加工材料完工入库
入库程序同材料入库程序相同,同时按入库数量减少委托加工材料数量,
仓库办理入库时,应核对原出库数量,完工返回入库的数量与出库数量不符时,属加工报废或者丢失的应填“委托加工赔偿清单”交受托单位签字确认后,随同发票和入库单、受托加工单位所持原出库时的领料单,返财务部。
委托加工的成品入库价格应为:加工费加材料费,要求分别注明加工费、材料费,加工费按委托加工协议价格办理。
委托加工材料要求当月返回,最长时间不能超过2个月,年终全部收回,若外协未完工而不能收回,应致函对方予以确认。
采购物资
采购物资入库
仓库保管员根据采购员填制并经检验员盖章后的外购物资验收通知单核对实物,根据购货发票填写入库单,要求分清类别,内容完整,准确无误。
无采购发票的物资可根据同类物资的账面价格或市场价格(采购员提供)办理估价入库,并在入库单上注明“暂估入库”,交采购员一份。开回发票后,先开红票冲原暂估,注明“冲×年×月×日暂估”,再办理正式入库。
采购物资出库
生产物资由领料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成套领用,注明用途,认真填写领料单,经车间主任或生产部长签字批准后,仓库保管员方可发料。
主要材料钢材的领用。在仓库不能存放的情况下,需存放生产现场的,由车间代保管,购进后由仓库保管员协同领用车间核算员共同验收数量,仓库保管员办理入库,车间核算员按入库数量同时办理出库,月末将未用材料办理假退料手续,并填制“月份主要材料领用明细”报表。仓库每月对车间未用材料退库进行核对,无误后开据下月1日领料单,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
对外销售的材料由仓库保管员根据业务员填写的收发清单,按账面价格填写领料单。用于售后服务的材料必须经主管经理批准后,方可发货。
4、考核办法
仓库人员没按要求验收入库的,每次考核10元。
产品及材料出库手续不齐全,当事人每次考核5元。
没有开出门证而出公司的,每次考核门卫50元。
售后服务发出的产品,旧产品当月未返回的每一笔业务考核当事人10元,第2个月仍未追回的考核产品原值。
发出商品办理结算不及时,超过1个月的每一笔业务考核当事人10元,超过2个月的停发工资。
委托加工材料返回不及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责任人承担。
产品出厂检查出现失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责任人承担。
公司物流管理制度 篇6:
一、供应链系统
供应链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浮现出来的。根据供应链的广义可以将其理解为从最开始的生产步骤到最后服务步骤的所有环节,也就是全过程;将其具体化,就是用户终端、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原料供应商等构成了一张具有供应与需求关系的网络。供应链中的元素具有多种身份,既是信息链、也是物料链。例如,原料制造商是一条资金链的同时,也是物料链中的关键角色。在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都处于不同的节点,与企业对应的节点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如资金关系、供应关系或者需求关系等。由此看来,物流系统始终贯穿于此,甚至支撑着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供应链系统中囊括了供应商、客户端、生产加工厂家等,是一条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供应系列;可以细化理解为向客户端提供所需服务和产品。业务关系与业务流程如采购流程、客服流程等集合而成,构成了供应链中的原料供应商到客户之间的所有环节,其中重要的要素就是网络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程序。供应链系统表现出来的特征为稳定性、层次性、目的性、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其中整体性是供应链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关系到供应链中节点背后的不同功能企业的集合。除此之外,降低供应链中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向终端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也就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供应链系统的目标就是让企业在激烈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还需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企业才能在变化中不断找到自己位置,从容应对各种挑战,经过不断的磨炼,提高企业的竞争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
(一)通过改进服务理念来提升企业物流管理
当下,企业不再是单纯的保证产品的高质量,还需要强化服务理念,更多的终端客户购买的就是服务。因此在物流管理中,要把客户需要作为工作的关键点,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条件,提供新兴的服务形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若企业条件允许,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或者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增加其使用频率。第一,可以适当增加服务项目,运用增值服务理念,拓展广阔市场,提升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二,坚持客户至上理念,提高客户服务的满意度,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第三,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实现物流功能对接,促进企业的物流系统高速发展。第四,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从具体实物方面的服务扩展到资金、信息方面的服务,将服务抽象化,以此高物流管理系统效率。在此基础上,企业进行现代化信息服务,与客户构成联盟关系,构建起物流服务渠道。
(二)更新对物流管理的'认识
根据目前日趋竞争的市场局面,改善对物流管理的认识,甚至上升至战略层面。企业要明确物流管理不仅仅是关系到自身发展的项目,而是要将其看作是长远性和可行性的发展战略。同时,企业要认识到供应链下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做好企业工作的后续计划。目前的企业物流管理中,仓储运输和供销是一体化运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分工,不能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因此运用长远眼光来看待企业的物流管理,转换陈旧管理理念,实现物流管理的新职能。
(三)运用科学合理的服务方法改善物流管理质量
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中,客户和企业都是该系统中的主体。同时企业物流管理中要进行的物流项目要根据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本身的关系来确定,在主动参与客户为主的物流管理运转过程中,构建起企业与客户沟通平台,拓展双方利益渠道,实现有效交流。此外,尽量创新交易方式,形成两者有效合作和沟通的局面,促进两者的共赢。还可以通过培养管理人才的方式实现物流管理质量的提升,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物流风险,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利益,适应市场需要,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结语
基于供应链系统的物流管理对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下市场环境中,企业首先要明确供应链系统的重要性,其次基于供应链系统的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到针对性方法弥补其不足之处,在其中融入现代理念,转变服务方法,重新认识企业物流管理,以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物流管理 篇7:
一、总则
为了保障仓库货物保管安全、提高仓库工作效率和物流对接规范,特制定仓库管理制度,以确保公司的货物储运安全。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仓储部门(简称仓库)。
二、货物进出仓库制度
货物入库
收货后,办理入库手续时,库管员必须对照货物与采购单、提货单所列的'型号、数量或规格是否相符;如发现型号、数量、规格不符及包装破损的,应做好相应记录,并不迟于次日报送办公室处理。
入库货物明细(入库单)必须由库管员确认货物验收无误后,由库管员把单据交给文员及时入库。由系统生成进货单后,交予库管员核对并签字确认。做到帐、货相符。
若库管员因工作失误,出现货物与单据不符等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该库管员承担。
货物出库
库管员应按照文员提供的出库单认真核对出货型号及数量。
库管员在确认出库货物的型号、数量无误后,按出库单所列型号进行配货作业;配货作业完成后,同时对货物及单据进行再次检验核查;物料装
企业物流管理 篇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环境恶化的问题不断严重,世界各国都将发展低碳经济提上日程。为了负起大国责任,我国从1995年就开始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希望能够以更加环保、更有效率的方式来发展经济。物流业是高碳行业,很多欧美国家都提出了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的发展思想,我国的物流企业也应该认识到“低碳物流”的重要性,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
一、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利用平衡计分卡工具进行绩效评价,虽然这种绩效评价模式能够满足企业追求最大利益的运营要求,但却忽略了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平衡计分卡工具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将评价对象分成了四个不同的维度,增强了评价的针对性,而且选择的评价指标既有财务指标,也有非财务指标,但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并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下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需求。首先,物流市场的不确定性较之一般市场更高,再加上物流企业的业务总在不断变化,因此,要求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而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则是封闭的,无法满足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需求。其次,平衡计分卡工具未能满足利益关联者的内在需求。实际上,物流企业提供的并不是商品,而是服务,因此,物流企业具有服务业企业的基本属性,想要获得理想收益与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令客户满意,同时还要满足利益关联者的内在需求,但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完全没有这种功能。最后,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未能反映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由于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基本上都是高碳业务,因此其运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损害非常大,如果从低碳发展角度衡量,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无法真实衡量出企业的运营绩效。
二、基于绩效棱柱与平衡计分卡的混合绩效评价模型
(一)绩效棱柱模型绩效棱柱模型的构建者AndyNeely认为,在评价企业绩效时,应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战略、业务流程、价值创造能力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利益关联者产生的影响。虽然利益关联者对企业实际运营过程的参与程度并不高,但他们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推动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从而与企业建立起双赢的合作关系。因此,棱柱模型将企业绩效分为五个不同的维度,并分别从每个维度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这五个维度分别为:一是利益关联者满意度维度,该维度的评价重点是利益管理者的身份及其追求的利益;二是利益关联者贡献维度,该维度的评价重点是企业通过利益关联者获得哪些收益;三是战略维度,该维度评价的重点是企业为了最大化自身以及利益关联者的利益,制定了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四是业务流程维度,该维度评价的重点是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执行效率;五是能力维度,该维度评价的重点是企业具有哪些支持业务流程正常运作的能力。绩效棱柱模型如图1。
(二)混合模型现代物流企业想要提升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就应该将低碳发展思想引入评价体系之中,而棱柱模型刚好能够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再加上平衡计分卡模型,就能够实现对企业绩效全面科学的评价。本文设计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由六个维度构成,分别是:财务维度、业务流程维度、利益关联者维度、创新与成长维度、环境责任维度以及社会责任维度。因此,设定的运营目标也可以分为以下六个维度:
(1)财务维度。该维度下的物流企业希望达到预期的财务指标水平,不但最大化股东利益,也最大化利益关联者的利益,从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为后续发展累积资本。
(2)利益关联者维度。该维度下物流企业希望在向利益关联者提供利益的同时,也获得他们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从而实现双赢。
(3)业务流程维度。该维度下物流企业希望在保证各方利益的同时,达到预先设定的生产与效率标准,从而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
(4)创新与成长维度。该维度下物流企业希望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并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5)环境维度。该维度下物流企业希望运营活动既满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能保证一定的盈利性。
(6)社会责任维度。该维度下物流企业希望自己成为社会责任的维护者,通过不懈的努力为保护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同时也会帮助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声誉,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信誉基础。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了六个维度之后,就需要选择每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同时需要为这些指标赋权重。为了保证赋值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本文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该方法为每个维度中的评价指标赋权重。
(一)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不同要素指标的重要性,来最终计算其权重。根据混合模型的六个基本维度,选择了相应的评价指标,构成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以下三层。第一层,设定绩效评价的目标,将其作为绩效评价的指引;第二层,根据每个维度的评价标准设定评价准则;第三层,根据评价准则选择评价指标。通过参考业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暂时还没有学者同时将利益关联者满意度及低碳作为选择绩效评价指标的依据,基于此,对现有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与修正,构建出满足混合模型评价需要的指标体系,体系的架构如图2所示。
(二)评价指标选取
(1)财务指标。物流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其运营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最大化自身利益,选择的绩效评价指标自然也是以财务指标为主的。另外,为了反映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以及资产增值效率等,还应选择一定数量的财务指标相对数作为评价指标。由于物流企业希望转为低碳的发展模式,还需要选择能够评价其低碳运营活动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的指标,如获得的环保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
(2)业务流程指标。本文基于物流企业的业务特点,将其业务流程分成仓储、分装、搬运、运输等基本环节,并为每个环节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为了遵循低碳发展的'原则,仓储环节的评价指标选择环保材料与设备的使用百分比;分装环节的评价指标选择包装物的重复利用率;运输环节的评价指标选择了清洁燃油的使用比率、运输过程的碳排放减少量等。需要说明的是,个别物流企业可能暂时还没有对业务流程进行明确划分,因此,在选择指标前必须将业务流程理清,以保证指标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利益关联者指标。企业虽然是独立的运营个体,但是其运营过程直接影响到很多内部与外部利益关联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需要引入利益关联者指标。基于绩效棱柱模型,提出了利益关联者维度,在选择评价指标的时候不但考虑了企业内部利益关联者的诉求,也考虑了企业外部利益关联者的诉求。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物流企业必须将低碳发展作为基本的战略发展思想,并及时对现有的运作流程以及管理体系进行优化, 至于具体的指标选择,则可以设定一些利益关联者的满意度指标,以反映他们对物流企业运营活动的满意程度。
(4)创新与成长指标。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既要创新技术与产品,也要创新管理模式。低碳经济环境下,物流企业应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创新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物流企业还应关注成长指标,不但关注企业成长,还要关注员工的成长。具体的指标选择可以引入低碳化研发费用投入率、科技创新费用投入率等。
(5)环境指标。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保护环境是大家共同的责任,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初衷,也是为了保护环境。基于此,物流企业在评价运营绩效的时候,应引入一定数量的环境指标,具体的指标可以选择运输车辆的排量、燃油消耗数量等。
(6)社会责任指标。企业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同样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对物流企业来说,低碳运营是其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自身品牌形象的有效手段,同时还能实现降低环境损害、保护环境的目标。实际上,导致温室效应的元凶就是二氧化碳,物流企业的很多业务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想要提升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效率,就必须引入一定数量的社会责任指标,可以选择环保费用投入总额、环保捐款等作为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后,物流企业就可以根据各指标的数值进行绩效评价。这种混合评价模式不但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运营收效,还符合低碳经济对企业的运营要求。
上一篇:学校消毒制度【推荐10篇】
下一篇:食品仓库管理制度实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