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汇编4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汇编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最新范文【第一篇】
1.盲目购买设备,忽视设备维修
在当代的地勘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单位经常更换勘探设备,但在设备购买过程中又比较随意,导致设备更新速度快,对设备维修不彻底。由于地勘单位的固定资产大多属于国家财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不到位,也是导致地勘单位盲目更换设备的主要原因。
2.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地质勘探工作的特殊性,所以我国的地勘单位基本都是由国家设立建成的。因此,我国的地勘单位大多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导致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很难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管理模式老旧,导致固定资产浪费现象严重。
3.内控管理不足,会计核算不明确
在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单位内部管理不足,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对滥用固定资产行为没有责任追究规范,加之会计核算方面不明确,核算不及时,导致资产变化情况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账物脱节[2]。
二、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基本模式
1.办公建筑物投资
对于地勘单位来说,固定资产在单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利用率也是最高的。在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办公建筑物多余是由财政拨款、地勘单位投资所形成的建筑物。因此,办公建筑物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类型之一。
2.勘探设备投资
地质勘探,是对地球资源的勘察和探索,因此,勘探设备必不可少。在地勘活动中,一些专业设备如测绘设备、钻探设备、化验设备等都需要固定资产的投入。
3.其他投资
由于地质勘探工作比较特殊,是由国家设立策划的活动,因此,在地勘单位的勘探过程中,除专业设备外的投资,还存在着其他投资行为。例如运输设备、动力设备等,在勘探过程中,对勘探人员的投资也是固定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三、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下的管理措施
1.加强制度管理
在地勘单位中,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地勘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实效性[3]。因此,加强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是新型管理模式的主要体现。加强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对滥用固定资产的行为进行惩罚、对合理利于固定资产的行为进行奖励,利于这种奖罚分明的制度进行高效地管理。
2.加强资产管理
在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对资产的管理要充分结合财务管理进行,对资产购置、验收、使用等行为进行强化管理。在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严格控制设备购买资产,制定设备购买资产评估审核制度,对资产进行有效控制。在地质勘探中,单位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合理的对固定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制定完善的资产配置标准,使地勘单位的固定资产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提高地质勘探质量[4]。
3.加强人员管理
在地勘单位中,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也是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在地勘单位中,要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养,进行科学有效地培训,建设专业性强、技术能力强、核算精准的人才队伍,合理有效地对固定资产进行优化配置。
4.加强科技管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都引进科学的管理机制、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高效管理[5]。在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想要科学合理地配备固定资产,首先要对固定资产的类别进行合理的分置,对固定资产的性质、结构、使用范围等进行分析,对长期搁置的资产进行合理调配,防止资产积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地勘单位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制定固定资产有效性论证报告,对固定资产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会计核算工作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地质勘查单位在某个环节的全部经济活动的记账、报账加以核算,以准确分析、计算和记录全部的经济费用,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从而为有关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中,加强对内部会计信息的核算,对促进自身生产经营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当前环境中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会计控制制度,能够在外部会计机构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加强对内部的监控,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进行。但是从实际会计核算情况来看,部分地质勘查单位没有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上制度规范不明确,导致工作人员在核算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依据,造成会计信息的核算效果不尽人意,给单位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二)会计档案管理不完善
从会计核算的具体情况来看,部分地质勘查单位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没有依据会计凭证、财务报告和会计账簿对会计档案加以分类存档管理,并且预算资料、涉税文书、会计移交清册、审计文书和银行对账单的整理不规范,加上电算化会计资料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会计核算信息泄露,甚至是丢失。此外,随着财务软件的升级,已有的软件与文档资料极易产生不兼容的情况,降低了资料保存使用的效率。
(三)资产不实的问题
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各单位必须依据会计账簿记录的相关信息,每年定期核实库存实物、货币资金、往来单位与有价证券,实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和账账相符。但在实际资产核算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资产不实的问题,降低了会计信息核算的质量。具体体现为:部分地质勘查单位没有制定固定的资产明细账,没有及时核实资产实有价值与数量。加上部分不良资产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形成虚有资产。例如在组织队伍转产的过程中,地质勘查单位设立了经营实体,数量较多,部分实体虽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部分经营效果不佳,面临着倒闭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账面中“长期投资”项目投资余额长时间挂账,没有得到及时核销。此外,对于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核算,长时间发展下去,导致挂账发展成为坏账,给单位生产经营带来了财务风险。
二、当前环境中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地质勘查单位在核算会计信息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必须在国家与政府有关的法律法规上,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采购、预算、收支与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明确规范单位的业务流程与控制程序。并做好记账凭证工作,对会计核算的相关工作加以管理,将会计核算工作落实到单位经济业务的过程中,确保全部经济业务落实到位。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报告报送制度,将重大对外投融资、重大项目资金安排、重大资产处置和重大出租出借等资产负债表项目落实到位,充分披露单位的资产。例如地质勘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生产经营中各制度、工作流程和程序的有效依据,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促进自身单位经济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单位财务部门必须依据《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制度》和《地勘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资产保管和会计核算分离、经营责任和会计责任分离的制定纳入到内部监督控制系统中,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成立内部控制专职机构,明确划分工作人员的责、权、利,落实内部岗位牵制制度,形成一种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格局,从根源上杜绝的出现。
(二)规范会计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为了提升会计核算水平,确保内部管理活动有序开展,离不开会计档案管理。因此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必须加强对单位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会计档案整理、归档、销毁、保管、利用和鉴定制度,明确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权利与义务,确保会计档案资料有序存放与妥善保管,以免会计档案毁损、散失与泄露,从而为有关人员决策提供依据。例如在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核算中,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可安排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结合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具体情况,依据新《会计档案管理方法》与《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有关规定,在已有档案管理制定中纳入档案鉴定销毁的内容,明确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保管期限为30年,规定在销毁会计档案时,需要财政和审计部门参与其中,并清点核实全部的销毁清单后才能进行,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会计档案储存的完整性,还能避免会计凭证与账簿泄露出去,从而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加强资产核算
对于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主要是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确保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与简单化,单位必须依据自身发展的情况,结合会计制定,将实现在本期负担、但是没有真正支出的费用转变成预提费用,加入到本期的支出范围中,而对于支出的费用,需通过分期平分支出的方式来核算。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单位无形资产的核算,强化单位名称的保护,并依据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单位商誉投资的相关规定来管理,提高单位资产投入与产出的高效性、合理性。例如在资产核算方面,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财政部门必须结合地质勘查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依据固定资产系统形成的编码详细核算房屋建筑、专用设备、仪器设备、家具原值和其他固定资产的原值,掌握设备报废和购置增减、财政预算拨入住房公积金和公用设施设备维修金的情况,并加强对固定资产事后监控的力度,定期清点固定资产,及时查明盘盈、盘亏、损毁和报废的固定资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保证一物一码,物卡对应,避免规定资产账面原值和实际净值随时间的变化产生明显变化,不能及时反馈资产的具体情况,导致账外资金增加、账实不符。
三、结束语
参考文献:
[1]葛繁荣。对当前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J].投资与合作,2014(3):130-130.
[2]陈莹莱。关于当前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223,226.
[3]韩芳。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研究[J].当代会计,2017(1):37-38.
[4]吴奕恒。论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核算[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10):173-174.
[5]高超。当前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5(1):229-230.
[6]车晓琳。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1):194-195.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最新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固定资产;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固定资产是广播事业发展业务活动的主要物质条件,是促进广播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及物质保障。固定资产核算,是指在一定的财务时期,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值、记录的财务处理过程。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主要组成,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管理工作关系到最终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顺利开展与否。
一、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问题
(一)缺乏概念
对于固定资产,不少工作人员对此缺乏一定的概念认识,自然就对固定资产缺少一定的维护意识。广播电视行业是最终服务于大众精神世界的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意识的淡薄,对于固定资产影响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了解不足,最终会出现无人管理或无人维护、互相挪用的现象,最终使得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欠缺制度
固定资产如果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会造成各环节的问题出现,比如盲目购买、无人管理、随意挪用。在部分固定资产达到使用年限后,该做折旧处理的没有及时处理,会导致后续的财务工作无法进行,财务方面会出现坏账或长期挂账处理,造成资产账务与实际不符,损失不明。对于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来说,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后果。
(三)缺乏方法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众多,但往往缺乏有效的方法去进行后续的管理及追踪,导致很多固定资产不明下落。广播电视行业很多时候依赖于固定资产依存,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支撑,会使得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工作量加大,增加了固定资产使用的风险。
(四)历史遗留
历史遗留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后续的事情会无法开展。比如之前广播电视工作领导运用固定资产的价值来作为业绩的参考指标,对固定资产的清点问题流于形式,未认真对待其固定资产管理与折算问题,而且广播电视行业设备多是流动性较大,导致很多资产处于挂账实已丢失损害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种历史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相关工作人员已离职,证据不可考,最后的损失不可估量,固定资产也无法进行核销工作,对于之后的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容易导致账目数据失实现象。
二、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策略
(一)管理到位
1.管理机构
从体制上,广播电视行业应设立固定资产管理相关机构,进行固定资产的专门科室专人处理。决策领导要对固定资产的引进进行可靠论证,对大型固定资产的购置、折旧、减值处理要进行决断;固定资产管理科长要由技术人员担任,进行日常固定资产的维护及管理制度的执行者与组织者,对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情况要做到负责,避免购置太多同类固定资产导致闲置浪费情况,也避免过分限制采购导致使用率过高,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情况。固定资产管理科员要做好日常登记记录,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责任制,做到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使得固定资产安全性得到保障,更能发挥固定资产在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应用的性能。
2.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落实其监管工作,加强日常的固定资产监管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大力发挥固定资产制度的作用,发挥固定资产的自身效益。只有真正实行固定资产管理及使用制度,为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积累节目成本的计算材料,才能真正使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实现制度化及规范化,为之后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使得固定资产有规律可循、公开公正透明化管理。
3.管理人员
固定资产的管理与相关会计人员的素质及业务技能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一是要做好财会会计人员的意识教育工作,选拔业务素质高、技能专业的会计人员去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另外要加强后续会计的人员的专门业务教育培训,使他们的业务技能随着国家会计准则的变化而不断提高,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做到财务会计操作专业化、规范化。
(二)加强成本核算
1.固定资产折旧核算
根据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规模大小、单位资本密集、单位技术密集的不同程度及资产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把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作为产品单独成本项目?即在会计系统会计分录中从制造费用分解出来?增设折旧费用成本项目,这样做的好处是结合企业实际,更能做好固定资产的折旧记录工作,为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工作带来了方便。
2.固定资产减值核算
要增强对固定资产减值的认识,了解并把握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结合广电的费用及广电利润核算、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的认识,搞好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工作。对于部分固定资产减值异常情况,如具有可收回价值却不得冲回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要另外登记以作后续备查。
3.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核算
要严格区分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属于哪一类的支出,是资本化支出还是费用化支出。在自有固定资产或固定资产租入的更新改造?或者固定资产修理实际超过修理的意图,致使固定资产修理成为改良行为时?要将更新或改良发生的净支出确认为资本化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只有明确区分后续支出的类别才能避免资本化和费用化支出的会计核算混淆。
三、结语
固定资产在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资产占比稍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及最终使用的效益Q定着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未来企业化发展。针对固定资产缺乏认识、缺乏管理方法、欠缺管理制度、存在历史遗留等问题现状,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做好固定资产的机构、制度、人员管理与折旧、减值、后续支出核算工作水平,并加以改进,促使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企业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莉莉。浅谈广播电视行业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最新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新会计制度
近年来,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为了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财政改革事业的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职能,改变过去会计系统的缺点,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不断进行修改,最终依据新的会计准则印发了事业单位新的会计制度,该规定继承了原有制度的优点,并对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提供了依据。通过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能够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事业单位效益。
一、新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重新定义了固定资产的含义,以前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指单位价值在500元(专用设备800元)以上,并能够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或者是单位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但是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物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来的标准已经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因此,新的制度将固定资产的单位确认价值提升为1000元(专用设备1500元);还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了更确切的划分,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新的五大类,调整“一般设备”为“通用设备”,“图书”类改为“图书、档案”类,“其它固定资产”认定为“家具、用具、装具和动植物”,单位可以根据此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具体分类登记和管理。第二,折旧计提的变化,根据规定,事业单位除了对文物、动植物和图书档案可以不计提折旧外,应当对所有的其它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该规定创新性的引入了“虚提”的观念,能够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有利于固定资产价值的计量和管理;此外还引入了“累计折旧”科目,新的会计科目的设置提高了实用性、公认性,其内容将更加全面、合理、会计数据将更加有用和有效,通过该科目可以了解固定资产后续的费用支出以及损耗程度,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核算水平,加强其管理。第三,新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这对其核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收付实现制原则简化了会计核算,但是会导致资产不能及时入账的问题,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从形成、使用、报废全过程都要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对固定资产状况的了解,及时反映资产价值变化。第四,增加了单位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任务,这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新制度要求单位在实施固定资产核算时,应该考虑到对绩效评价的作用,“算为管用”的思想也应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服务,这样才能调动单位人员更积极地参加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去。
总之,新会计制度的变化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更明确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应该抓住此次契机,加强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存的问题
1、轻视固定资产的管理,管理意识淡薄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家资产,因此,很多单位的领导没有以主人翁的身份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只重视对财务开支的关注,如开支权限或标准的控制,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却不够重视;另外很多事业单位缺乏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导致管理职能划分不清,交叉混乱的现象,再加上事业单位特有的管理模式,使得财务部门、管理部门以及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现象,进而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2、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固定资产的管理应涉及到固定资产的各个阶段,从购买、后续使用以及报废处理,事业单位都应该建立明确的制度安排,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监管。很多事业单位在现实中只重视固定资产的购买,却忽略了后续管理,尤其是在旧制度下,很多固定资产不用计提折旧,即使已经不再使用,账面上还存在其价值,导致账实不符的现象,不利于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其次,缺乏对固定资产统一管理的部门,使得固定资产在后期的报废和出售环节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回收,很多固定资产由于权责不明,控制制度不健全,使用后不能得到完整的归还,因此经常出现丢失的现象,在账务处理上也不能及时的更新和记录,甚至相关的责任人员都不清楚固定资产的现存状况,导致管理的混乱,固定资产安全、完整性受到挑战。
3、不同类型固定资产的产权划分不明确
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可能存在不能的类型,那么固定资产的分类也存在差异,即经营性固定资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划分,由于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产权划分不明确,经常会出现非经营固定资产被用到经营活动中的现象,这严重损坏了国家的利益;另外,在两种固定资产的转化过程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有的会因为划分界限的模糊性,导致固定资产不良使用状况经常发生。
4、奖惩机制不完善,导致权责不明
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其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和业务发展上,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不够,对于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登记、处置等相关负责人的职权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相关的奖惩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导致相关人员没有更好地完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动力,因此很多单位就会出现随意调动使用固定资产,缺乏按相关程序办理登记手续的意识,固定资产私用现象频有发生,进而形成账外资产,这加大了国家固定资产的流失的风险。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意识的淡薄以及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的,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该从制度建设着手,明确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进而提高国家资产的使用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建立健全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记录和报告等进行更全面的规划,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
1、强化管理意识
为了让更多的人员能够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事业单位应该组织学习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力,更好地落实管理工作,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可以使相关人员紧跟时代的发展,随时了解自身工作的最新进展,进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其次,单位领导应该带头实践新制度的执行,树立固定资产保护意识,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和监督,并将结果与薪酬考核挂钩,从日常工作入手,时时关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2、使用新的核算方法
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新制度的要求引进权责发生制,克服旧制度的核算缺陷。旧制度对购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采用一次入账的方法,这就会导致当期费用的虚增,而引入权责发生制就会将资产分期摊入成本,实现资本化。新制度借用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对固定资产定期计提折旧,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折旧方法,那么事业单位针对电脑、空调等办公用品可以使用直线方法,而对于一些生产设备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总之,新的核算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以及价值创造能力。
3、完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法规要求明确相关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公示,该规则应该使各部门能够相互分工合作,并能够相互制约,通过设置岗位职责,明确每个人的职能,从而将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的责任分解给相关的人员。第二,事业单位应该制定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采购进行事前的预算和分析,不能盲目的采购,应该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科学性、适当性以及经济性进行综合的评价,使采购的固定资产能够发挥其真实的效用,进而避免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三,加强固定资产的审批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和处置都应该严格审批,对于一定额度的固定资产或者重要的固定资产需要经上级批示后才能进行执行;第四,完善登记验收制度,登记验收制度能够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因此单位应该对资产的每个环节实行登记验收制度,避免账外资产的产生;最后,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财产清查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的短缺,实现账账、账实的检查,为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履行状况提供依据,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避免资产流失。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完善固定资产损坏赔偿制度、处置制度以及管理责任制度等,全面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促进管理工作向制度化方向不断前进。
4、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督机制
完善的制度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取决于制度的执行效果,因此,为了促进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能够被更好的实施,单位的审计、财务等部门应该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大对相关工作的检查,尤其是实行突击检查,并把检查的结果和企业的绩效评价、薪酬奖励以及晋升相联系;其次根据检查的结果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的调配,尽量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资产的浪费,并及时解决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对相关人员进行奖惩,进而提高管理的效果。
四、结语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为单位内部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单位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的情况,建立起高效、科学的资产管理体制,以此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成果,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推进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亦军: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与完善[J].财经界,2013(30).
[2] 李伊娜: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J].会计审计,2013(15).
上一篇:劳动纪律管理制度【范例4篇】
下一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