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书记在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才建设
强调人才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需加强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党组书记在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才建设”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党组书记在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对于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凝聚奋进力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同时,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将学习两会精神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下面,围绕这两项重要内容,结合我们单位实际,我谈几点意见。
一、且吹实践砺才之"劲风",高扬"百炼成钢始见金"之淬炼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要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对于我们单位而言,实践是培养人才、提升能力的关键路径。
(一)强化一线锻炼。建立常态化的一线锻炼机制,有计划地安排干部职工到基层岗位、业务前沿、项目现场等艰苦复杂环境中去。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项目,要选派年轻干部参与其中,让他们在项目的策划、执行、协调等各个环节中积累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在一线摸爬滚打,真正理解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同时,为参与一线锻炼的干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开展岗位轮换。为了让干部职工全面了解单位业务,拓宽工作视野,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岗位轮换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轮换计划,根据干部职工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到不同岗位任职。在岗位轮换过程中,加强培训和指导,确保干部职工能够尽快适应新岗位的工作要求。通过岗位轮换,培养一批业务全面、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为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鼓励创新实践。创新是推动单位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要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职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支持干部职工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设立创新项目基金,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同时,建立创新容错机制,对于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败和失误,要给予宽容和理解,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业务模式。
二、且吹梯队培育之"和风",夯实"青蓝相继薪火传"之传承基业
人才梯队建设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传承,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一)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拔标准,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拓宽人才选拔渠道,不仅要注重内部选拔,还要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为单位注入新的活力。在选拔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干部职工的工作业绩、能力素质、发展潜力等因素,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同时,加强对选拔过程的监督,确保选拔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二)加强导师帮带制度。推行"导师帮带制",为年轻干部和新入职员工配备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导师。明确导师的职责和任务,要求导师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帮带对象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制定导师帮带考核评价机制,对导师的帮带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导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不履行职责的导师进行问责。通过导师帮带制度,实现经验的传承和人才的快速成长,让年轻干部少走弯路,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三)建立人才储备库。对单位内部的人才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建立人才储备库。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和人才的特点,将人才分为不同层次和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和培养。定期对人才储备库进行更新和调整,及时将表现优秀的干部职工纳入储备库,同时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加强对储备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单位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三、且吹平台赋能之"劲风",点燃"海阔凭鱼跃苍穹"之跃升引擎
一个好的平台能够为干部职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我们要着力打造优质的发展平台,助力干部职工实现个人价值。
(一)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同行业优秀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学习交流平台。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来单位举办讲座、培训和交流活动,让干部职工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同时,鼓励干部职工走出去,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培训课程和行业研讨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建立内部学习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分享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干部职工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二)建设信息化工作平台。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设高效便捷的信息化工作平台。整合单位内部的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通过信息化工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为干部职工提供更加便捷的工作环境。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为单位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他们运用信息化工具的能力和水平,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工作要求。
(三)设立职业发展平台。根据干部职工的职业发展需求,设立多元化的职业发展平台。建立管理、专业技术、技能等不同序列的职业发展通道,明确每个通道的晋升标准和要求。鼓励干部职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同时,建立职业发展评估机制,定期对干部职工的职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调整,帮助他们实现职业目标。
四、且吹服务暖心之"惠风",织就"此心安处是吾乡"之保障经纬
关心关爱干部职工是增强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努力为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到单位的温暖和关怀。
(一)改善工作环境。加大对办公设施和办公环境的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合理规划办公区域,优化办公布局,为干部职工提供舒适、整洁、明亮的办公环境。加强对办公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注重办公场所的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关注身心健康。关心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建立健全健康保障机制。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体检,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为他们提供健康指导和建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帮助干部职工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户外拓展等,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他们的体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解决实际困难。反映机制,及时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协调解决。对于干部职工关心的住房、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问题,要尽最大努力提供帮助和支持。加强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五、且吹产教融合之"新风",架设"知行合一育良才"之贯通虹桥
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我们单位来说,加强与教育机构的合作,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建立实习基地。与高校、职业院校等教育机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了解行业需求,提升专业技能。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实习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我们的人才队伍中。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指导,为他们配备实习导师,制定实习计划和考核标准,确保实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单位的人才需求,与教育机构开展订单式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育机构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毕业后直接到我们单位就业。通过订单式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项目攻关等活动。充分利用教育机构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解决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且吹评价破局之"劲风",重塑"不拘一格降人才"之价值标尺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激励干部职工积极进取、干事创业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评价模式,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评价体系。
(一)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以工作业绩为核心,兼顾工作态度、能力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职责,制定个性化的考核指标,确保考核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同时,注重考核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避免考核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二)创新评价方式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上级评价、同事评价、下级评价、自我评价、客户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职工的工作表现。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干部职工的工作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对评价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三)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与干部职工的薪酬待遇、职务晋升、培训发展等紧密挂钩,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对于表现优秀的干部职工,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于表现不佳的干部职工,要进行批评教育和帮助,督促他们改进工作。同时,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干部职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同志们,学习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和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我们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实践砺才、梯队培育、平台赋能、服务暖心、产教融合、评价破局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开创单位发展新局面。同时,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良好的形象和务实的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我们的力量。
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