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调度会上的讲话
坚定整治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清正廉洁,维护教育公平,提升群众满意度。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县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调度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全县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调度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坚决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市县纪委监委关于集中整治工作部署的政治任务,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护航教育强县建设的关键举措。此次会议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会、问题剖析会,更是对下一阶段整治工作的动员会、攻坚会。刚才,**传达了中央和省市县纪委监委会议文件精神,**对教育系统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等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要互相借鉴学习的同时,共同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识再提升,以“刀刃向内”自觉扛牢集中整治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必须从政治高度来审视、来推进。(一)深刻把握集中整治的战略意义。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仍是影响党的执政公信力的“绊脚石”。教育领域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对教育公平、师德师风、校园安全等问题高度关注。近年来,全县教育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但对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整治要求,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彻底、制度执行不严格等短板。个别学校违规征订教辅材料、违规收取校服费,甚至出现虚报冒领学生营养餐补助等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集中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持久战”;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须答好的“必答题”。(二)准确对标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将教育领域列为2025年专项整治重点,明确提出要“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大问题”。2025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强调,要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深化正风反腐,充分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持续深化整治教育领域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求让整治成效更加可感可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省委、市委相继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要深化办案引领,压实工作责任,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巩固提升整治成效。要加强警示教育,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局长**等人违规收受礼金等问题),强化震慑效应,推动以案促改,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要突出问题导向,要求以“零容忍”态度要求聚焦教育领域招生、收费、师德师风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一步深入自查自纠,精准施策整改,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根据人员变动与工作分工,调整了县委集中整治领导小组。根据县委工作要求,县教育局修订了《全县教育领域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全县教育系统必须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集中整治作为检验党性原则、能力作风的“试金石”,确保党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三)清醒认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前期自查自纠和信访举报情况看,我县教育系统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责任传导不到底。个别学校党组织主体责任虚化,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部分干部对整治工作重视不够,存在“等靠拖”思想。二是问题整改有反弹。2024年查处的**学校违规收取“补课费”问题,今年又出现教师师德失范问题;部分学校对“学平险”代收代缴监管不力,存在利益输送风险。三是制度执行打折扣。尽管我们出台了《教辅材料选用管理办法》,但仍有学校搞变通、打擦边球,甚至伪造采购台账。四是食堂管理有漏洞。部分学校通过非正规渠道采购食材,索票索证不全;陪餐制度流于形式,陪餐记录造假、内容敷衍,未真正履行监督职责;一些学校存在“同餐不同价”、资金管理混乱等。这些问题警示我们,教育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二、靶向再发力,以“标本兼治”全力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教育规划目标的攻坚之年,也是集中整治的深化之年。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聚焦六大重点领域,确保整治工作见人见事、见行见效。(一)聚焦六大重点领域,实施精准打击。一是“学平险”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排查保险公司与学校利益勾连问题,严禁学校以任何形式强制学生投保,严禁教师收受保险机构回扣。县教育局将联合银保监部门开展专项审计,对违规学校和个人一律顶格处理。二是“校园餐”领域专项整治,严格落实“校长陪餐制”“家长监督制”,推行食材采购“阳光平台”公开招标,建立学生餐费收支台账,对虚报成本、克扣餐标等问题严查快处。三是教辅材料集中整治,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推荐目录”名义变相强制购买。县教研室要建立教辅材料负面清单,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四是校服征订集中整治。推行校服选用“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学校、家长、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校服设计、定价和验收,严禁高价定制、豪华校服、多套校服。五是招生考试集中整治,严查义务教育阶段“掐尖招生”、高中阶段违规跨区域招生行为,对教师参与有偿补课、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露头就打。六是教育收费集中整治。重点整治课后服务变相收费、以研学名义牟利等行为,对违规收费学校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校长领导责任。(二)强化“三个支撑”,提升整治效能。一是以大数据赋能精准监督。依托“智慧教育云平台”“学籍管理平台”“政府采购平台”等,充分运用大数据,建立学生资助、校服采购、教辅征订等数据模型,对异常交易自动预警,及时发现违规交易、挪用挤占经费等线索。二是以案件查办形成震慑效应。充分发挥县纪委监委派驻教育局纪检组要牵头成立专班,对近三年信访、投诉、举报进行“回头看”,重点查处“窝案”“串案”。对查实的典型案例,通过“**教育”公众号专栏公开通报,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三是以群众参与凝聚监督合力。设立“教育领域专项整治随手拍”平台,开通24小时举报热线,对实名举报线索优先办理、及时反馈。定期召开整治工作通报会,邀请人大代表、家长代表参与监督。(三)实施“五大攻坚行动”,破解顽瘴痼疾。一是实施“一把手”责任落实攻坚行动。建立学校党组织书记“三张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每学年向县教育局党组述职述廉。二是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攻坚行动。开展“师德承诺”“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对违反师德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建立教师个人信用档案。三是实施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攻坚行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校外托管机构、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严防安全事故和治安问题。四是实施教育惠民政策落实攻坚行动。邀请县审计部门对低保家庭学生补助、营养餐计划等惠民资金开展“穿透式内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学生身上。五是实施教育治理能力提升攻坚行动。修订完善《教育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招生考试、职称评聘等30项权力运行流程,扎紧制度笼子。
三、机制再健全,以“系统集成”思维构建教育领域良好生态
集中整治既要立足当前“治病树”,更要着眼长远“育森林”。我们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推动专项整治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一)健全“三项机制”,压实整治责任。一是健全“三级联动”责任机制。县教育局党组统筹抓总,联系学校班子成员包片督导,学校党组织书记一线推进,形成上下贯通的责任链条。二是健全“双查双改”督导机制。对整治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也倒查监督责任;既整改具体问题,也完善制度机制。三是健全“闭环销号”管理机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交办—督办—验收—销号”全流程管理,确保问题清仓见底。(二)深化“数字赋能”,提升监督质效。一是打造“阳光教育”监管平台。将招生录取、食堂采购、教师招聘等关键环节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全流程线上留痕、实时监控。二是构建教育领域“大数据+政治生态”分析模型。联合县大数据局定期对学校财务数据、信访举报、师德考核等开展智能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三)厚植“廉洁文化”,涵养清风正气。一是实施“清廉教育”工程。持续巩固清廉学校创建成果,建设一批校园廉洁文化阵地,开展“廉洁从教承诺”“家风助廉”等活动,让崇廉尚洁蔚然成风。二是建立“教育服务满意指数”评价体系。将整治成效、县人大行风评议结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整治成果。
同志们,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让我们以此次调度会为契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坚决打赢集中整治攻坚战,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上一篇:人大会议讲话汇集1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