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长在社区矫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协调配合,落实责任,提升矫正效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司法局长在社区矫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司法局长在社区矫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社区矫正工作推进会,既是对去年精准矫正深化年的总结复盘,也是对智慧矫正提升年的动员部署。刚才,6个县区作了经验交流,数据显示,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连续三年低于0.3%,这是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和社区矫正工作者共同奋斗的成果。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在册对象中"90"占比达42%,涉网络犯罪、新型经济犯罪人数同比上升17%,这些新变化对矫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我围绕政治引领、法治思维、创新治理三个维度,讲三点意见。

一、以政治引领锚定方向,答好社区矫正政治卷

(一)从国之大者高度把握矫正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矫正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去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社区矫正工作2次,将其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指标。但个别乡镇仍存在"重管控轻教育"倾向,某区司法所因档案管理不规范被省厅通报。这提醒我们,必须把社区矫正放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全局中谋划。

(二)以如我在诉情怀践行矫正初心。社区矫正对象既是执法对象,更是需要帮扶的特殊群体。去年,我们打造"暖阳帮扶"品牌,帮助217名对象就业,其中3人创业成功。但调研发现,45%的未成年对象存在家庭教育缺失,28%的女性对象面临就业歧视。这要求我们深化"一人一策"机制,像海州司法所那样,为因交通肇事致贫的李某协调公益岗位,既解"生计忧",更治"心灵伤"

(三)用系统观念统筹矫正资源。社区矫正不是司法行政一家的事。去年,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合出台《协作细则》,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但数据更新滞后问题仍存在。今年,要推进矫正委员会实体化,在每个县区设立矫正服务中心,整合心理咨询、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资源。比如东海县试点的矫正+乡村振兴模式,组织对象参与农田管护,既落实监管要求,又助力地方发展,值得推广。

二、以法治思维筑牢根基,答好社区矫正规范卷

(一)在立规矩上严标准。去年,我们制定《社区矫正执法规范30条》,但执行中仍有宽松软现象。某司法所对违反规定的对象仅口头警告,导致其再次违规。今年要开展执法规范化提升年,重点抓好三个统一:统一调查评估文书模板,统一矫情分析研判机制,统一奖惩标准尺度。5月底前,完成全市执法案卷"回头看",对违规案例通报问责。

(二)在守底线上强监管。安全稳定是社区矫正的生命线。当前,电子腕带覆盖率达98%,但人机分离、越界预警处置不及时等问题突出。去年某对象利用技术漏洞脱管3天,暴露出智能监管的短板。要推广*智慧矫正中心经验,建立三维监管体系:日常监管云端查,重点对象实地访,异常情况联动处。对涉黑涉恶、多次犯罪等7类重点人员,实行双周研判、三色预警

(三)在强能力上练内功。队伍专业化是核心竞争力。全市现有社区矫正专职社工212名,其中法律、心理学专业仅占38%。今年,实施青蓝工程,选拔10名业务骨干带教新人;开展岗位练兵,每季度组织执法文书制作、个别谈话等实战比武。灌南县司法局矫正教官制经验,将退休法官、检察官纳入师资库,这种"借智借力"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以创新治理激发活力,答好社区矫正民生卷

(一)打造矫正+”特色品牌。传统说教式矫正已不适应青年群体需求。去年,我们在灌云试点沉浸式教育,组织对象参与红色教育、非遗传承,再犯罪率下降2.1个百分点。今年要深化一县区一品牌:海州区打造云端课堂,利用VR技术模拟社会场景;赣榆区推广乡贤调解,发挥老党员、老教师作用;开发区探索企业矫正站,与3家龙头企业共建就业基地。

(二)构建社会协同大格局。社会力量参与是矫正工作的源头活水。目前,全市有矫正志愿者1200余人,但作用发挥不均衡。要落实《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意见》,建立时间银行积分制度,对连续服务200小时的志愿者给予表彰;培育5家专业社会组织,重点开展心理干预、家庭关系修复等服务。像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开发的心灵绿洲小程序,已为237名对象提供线上咨询,这种互联网+矫正模式要推广。

(三)织密数字赋能智慧网。智慧矫正是未来方向。去年,市司法局投入300万元建设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但数据整合不足,部门间信息共享率仅65%。今年要实现三个联通:联通公安一标三实数据,实时掌握对象动态;联通人社就业系统,自动匹配培训岗位;联通法院审判系统,同步推送裁判文书。*"矫正大脑"试点已实现24小时智能预警,6月份要在全市推广。

同志们,社区矫正工作一头连着平安稳定,一头系着民生福祉。让我们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抓实"政治引领、法治规范、创新治理三条主线,努力实现监管零脱管、教育零缺位、帮扶零距离"目标,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港贡献矫正力量!

最后,送大家三句话共勉:

监管要有力度,像"啄木鸟"一样严格执法;

教育要有温度,像"春风化雨"一样浸润心灵;

创新要有锐度,像"拓荒牛"一样突破瓶颈。

散会!

 

47 4382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