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

云海 分享 时间:

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到位,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安全生产重于天。刚才,〔...〕同志通报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并对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我都同意。希望大家按照安排,借鉴好经验、好做法,把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巩固下去。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强化红线意识,增强政治自觉,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去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还有薄弱环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个别地方安全生产责任夯得不实;二是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执行不严;三是安全隐患整改不坚决、不彻底;四是安全监管执法不到位。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安全意识树得不牢。安全生产任何时候大话不能说,任何时候责任不能松,任何时候手腕不能软。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增强政治自觉和责任自觉,把安全生产的意识绷得紧而又紧,把安全生产的工作抓得实而更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深刻认识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安全生产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鲜明提出了安全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强化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水平。李强总理指出,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切实增强红线意识,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更加细致扎实地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总理用了"细致、扎实"这两个词,讲得非常到位,很符合安全生产的实际。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两条,其结果必然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如果做不到这两条,那取得的成绩就是偶然的,不出事故是偶然,出现事故是必然。谢伏瞻书记、陈润儿省长也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增强敏锐性和责任感,时刻把安全生产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好。

二要深刻认识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性。2025年是安全生产的"特殊之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要格外重视安全生产,确保从现在起到年底实现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事故总量持续下降、较大事故持续下降、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的目标。现在,全市上下思发展、思改革、思稳定的愿望特别强烈,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发展、要稳定,必须把源头上的问题治理好。在这个关键时期,谁不重视安全生产,谁就缺乏政治敏锐性,就是没有政治定力;谁不紧抓安全生产,谁就是对工作不负责任。今年的领导责任会夯得更实、要求更严、抓得更死。哪个地方、哪个领域出了问题,都将从严追究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绝不含糊。

三要深刻汲取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连续发生了多次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有些干部就没有接受教训,出了事故紧一阵,处理事故急一阵,忙完事故松一阵。有些地方对安全生产隐患盯得不死、不紧、不牢,只讲大道理,最后都没有落实,存在上热下冷、层层衰减的问题。安全生产一定要形成一种习惯,如果按操作程序长期训练,长期保持好的做法,就能养成好的习惯,避免事故发生,这也是企业文化、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的要求,引以为戒、居安思危,认真分析本地区、本单位最有可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行业和环节,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突出重点领域,强化重拳施治,坚决防范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一要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事故是隐患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隐患不除,事故难绝。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是防范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要牢固树立"隐患即事故"的理念,切实将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把苗头当成事故来处理。要持续加大排查密度,正确处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与隐患排查的关系,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把隐患排查作为常态化工作,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所有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不放过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步骤,真正把不安全因素、事故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隐患诱发大事故,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源头防范水平。

二要持续加大打非治违力度。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仍是导致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的主要原因。要强化依法治理,按照《安全生产法》要求,压实各级各部门打非治违工作责任,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部门联合打非机制,严格执法标准,落实执法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要深挖严打非法生产背后的"保护伞",铲除滋生非法行为的土壤。要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定期排查,使非法企业无处藏身,非法生产经营者受到应有惩处。

三要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工作仍然是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必须全面加强技术、设备、队伍、应急保障等方面的基础建设。一是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加大对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和执法水平。二是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综合运用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和预测预警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三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引导企业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最大效益"的理念,算大账、算长远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强安全管理。

三、严格落实责任,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和《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切实落实属地监管职责。党政一把手要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定期深入一线检查安全生产,定期听取安全生产汇报,对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要亲自过问、亲自抓落实,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

二要落实部门监管责任。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等原则,进一步强化和落实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安全监督与指导,把监管工作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针对安全生产热点和难点问题,要建立联动机制,条块结合,加强部门协调,开展联合执法,彻底扫除监管盲区和死角。

三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紧紧抓住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这个核心,推动各类企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建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要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积极采用科技含量高、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提高企业安全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

47 4558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