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研讨发言材料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推动政策落实,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研讨发言材料”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民政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开展学习教育为契机,发扬彻底自我革命精神,强化责任担当,以求真务实、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作风建设新成效护航民政事业行稳致远。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入学习领会,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一开始就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到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进一步深化细化,再到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作出新部署新要求,释放出的正是一以贯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党的二十大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新部署,必须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推动全党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驰而不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尤为重要。我们要自觉站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开展学习教育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内在要求,是驰而不息将民政领域作风建设引向深入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要以开展学习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全面自查自纠,深入查找民政服务民生中的作风问题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聚焦主题,注重实效,一体推进学查改。我们要在总结梳理近年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经验、成效的基础上,对标对表党中央新部署新要求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自查自纠,形成问题清单,深挖问题根源。
(一)在社会救助审核方面。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审核不严格、把关不严谨,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比如,是否存在对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不深入、不准确,导致救助对象认定不精准;是否存在救助审批程序走过场,不按规定公示、审核、审批;是否存在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或熟人违规办理救助等问题。
(二)在养老机构管理方面。重点查找是否存在服务质量不高、安全管理不到位,违规收费、虚假宣传,漠视老年人权益等问题。比如,是否存在养老机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是否存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存在隐患,未及时整改;是否存在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专业水平低,不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是否存在养老机构违规收取高额押金、床位费等费用,虚假宣传养老服务内容等问题。
(三)在社区建设方面。重点查找是否存在社区治理能力不强、服务意识淡薄,违规使用社区资金、资源,对群众反映问题不重视、不解决等问题。比如,是否存在社区组织架构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完善,不能有效发挥社区自治功能;是否存在社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生硬、推诿扯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是否存在违规使用社区资金、资产,用于与社区建设无关的事项;是否存在对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不及时解决,导致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
三、着力整改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民政服务民生水平
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要采取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的方式进行集中整治,深化整治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部署措施安排,着力解决救助不公、养老服务差等问题,提高民政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一)加强社会救助精准化管理。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确保救助对象认定精准。严格执行救助审批程序,规范公示、审核、审批环节,加强对救助过程的监督检查,防止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发生。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救助对象进行复核,及时调整救助标准和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二)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养老机构设施设备的投入,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质量监管机制,加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收费标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养老机构及时责令整改,对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三)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建立健全社区服务机制,优化社区服务流程,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强对社区资金、资产的管理,严格规范使用,确保资金安全、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健全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四、完善民政工作制度,保障作风建设持续推进
制度建设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我们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制度,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
(一)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救助标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确保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完善社会救助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救助资金使用、救助对象认定、救助程序执行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二)完善养老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养老机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标准,提高养老服务规范化水平。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根据老年人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等因素,给予相应的补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加强社区治理制度建设。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明确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站等组织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完善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社区工作者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环节,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
五、党员带头服务民生,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为民服务的先锋模范。在民政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爱困难群众,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一)强化宗旨意识。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二)发挥带头作用。党员干部要在民政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树立良好形象。要带头落实民政工作各项任务,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等工作,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解决群众问题。党员干部要主动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要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面自查自纠,着力整改突出问题,完善民政工作制度,党员带头服务民生,不断提升民政服务民生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民政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