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副书记在县农业农村局干部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浩渺 分享 时间:

强调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树立良好形象。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县委副书记在县农业农村局干部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县委副书记在县农业农村局干部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农业农村局干部作风建设大会,既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求的务实举措。作为分管三农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我深切感受到,农业农村工作点多面广、任务艰巨,干部作风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效果、群众获得感和乡村振兴成色。下面,我围绕转作风、强担当、促振兴主题,从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清醒正视作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推进作风革命、健全机制确保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四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农民是共同富裕的重点群体。当前,我县三农工作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一方面,粮食安全、产业振兴、乡村建设等任务繁重;另一方面,部分干部存在躺平心态”“浮躁心理”“本领恐慌等问题,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第一,作风建设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党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中央决策部署能否一竿子插到底。比如,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如果干部对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政治上的两面人;在惠农政策落实中,如果截留挪用补贴资金,就是与党中央离心离德。

第二,作风建设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抓手。当前,我县农业农村发展面临三重压力:一是产业转型压力,传统农业比重偏高,农产品附加值低;二是要素制约压力,资金、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不足;三是群众期待压力,农民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的愿望迫切。破解这些难题,靠的就是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作风。去年,我县的茶叶产业因干旱减产,正是农技干部连续三个月蹲点指导,才将损失降到最低,这就是作风力量的生动体现。

第三,作风建设是赢得群众信任的根本途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脱贫攻坚期间,我们的干部走村入户、结亲连心,赢得了群众赞誉。但近期个别地方出现惠农政策落实打折扣”“农村厕所改造摆样子等问题,说到底还是作风出了问题。乡村振兴不是盆景工程,而是民心工程,只有用真抓实干的作风,才能换来群众的真心拥护。

二、清醒正视作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全县农业农村系统干部作风总体向好,但对照新时代新要求,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存在躺平式不作为现象。有的干部缺乏进取精神,认为农业靠天吃饭”“乡村振兴是长期任务,存在等靠要思想。比如,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个别乡镇以地形复杂”“资金不足为由,项目进度滞后;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时,满足于完成数量指标,忽视质量提升。这种躺平心态贻误的是发展时机,损害的是群众利益。

二是存在官僚式乱作为倾向。有的干部脱离群众,习惯坐在办公室拍脑袋决策。比如,在产业规划中搞一刀切,要求所有乡镇发展同一产业,忽视地域差异性;在技术推广中搞强制摊派,不顾农民意愿推广新品种。这种官僚主义背后,是缺乏调查研究的懒政思维。

三是存在功利式假作为苗头。有的干部热衷搞材料出政绩,把精力放在总结汇报上,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中,过度追求视觉冲击,忽视产业支撑;在数字农业推广中,重设备采购轻实际应用。这种假作为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变种,必须坚决纠治。

四是存在特权式微腐败风险。有的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在惠农补贴发放、工程项目招标中吃拿卡要。去年,我县查处了2起村干部截留扶贫物资案件,虽然金额不大,但影响恶劣。这些微腐败行为,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侵蚀的是党的执政根基。

三、精准发力推进作风革命,锻造担当作为的三农铁军

作风问题无小事,必须刀刃向内、动真碰硬,以作风革命推动效能革命。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

第一,以思想破冰引领作风转变。开展乡村振兴大学习大调研活动,组织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研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每个班子成员牵头1个课题,聚焦如何破解耕地碎片化”“怎样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问题,形成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建立三农大讲堂制度,每月邀请专家讲授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知识,破解本领恐慌

第二,以一线工作法锤炼过硬作风。推行三进三同机制:进田间地头察实情,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驻村不少于15天,中层干部不少于20天,撰写民情日记问题清单。建立问题发现台账管理挂牌销号闭环机制,去年通过一线走访收集问题86个,已整改79个。在春耕备耕期间,农技干部包联到户,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助力小麦亩产提高12%

第三,以项目攻坚检验作风成效。实施乡村振兴十大攻坚行动,组建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村治理等专班,每个专班由1名班子成员牵头,签订军令状。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对连续两次排名靠后的项目亮黄牌,对未按期完成的亮红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进度滞后的3个村挂牌督办,倒逼责任落实,最终提前2个月完成任务。

第四,以严管厚爱激发担当精神。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制定《农业农村局干部行为规范十严禁》,明确禁止推诿扯皮”“禁止吃拿卡要等纪律要求。建立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去年提拔3名在产业发展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调整2躺平式干部。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制定《干部担当作为正负面清单》,对在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出现失误的干部,依规容错免责,让干部敢为、愿为。

四、健全机制确保作风建设常态长效,持续释放作风建设的综合效应

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重点构建四个机制

一是构建清单化责任机制。制定《作风建设任务清单》,明确局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制度,每周召开局长办公会调度进展,每月印发作风建设简报,每季度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去年,通过清单化管理,推动解决农资打假”“农机补贴发放等问题43个。

二是构建立体化监督机制。整合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力量,设立作风问题举报箱,开通网上监督平台。组建作风督查专班,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暗访,去年累计开展督查12次,发现问题23个,全部整改到位。建立群众观察员制度,聘请30名农民代表对干部作风进行评议,将评议结果作为考核重要依据。

三是构建精准化问责机制。制定《作风建设问责办法》,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实行零容忍。区分历史遗留问题”“探索性失误”“主观故意违规等不同情形,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去年,对2名在产业验收中把关不严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1名虚报数字的干部给予党纪处分。

四是构建品牌化引领机制。打造乡村振兴先锋队品牌,选树10最美三农人,开展我的乡村振兴故事巡回宣讲。建立作风积分超市,干部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志愿服务等积累积分,兑换培训机会、荣誉证书等奖励。去年,积分超市累计发放奖励86人次,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我相信,只要全县农业农村系统的干部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在乡村振兴的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谢谢大家!

47 44696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