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心得体会优质1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尊重生命的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创造美好未来。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心得体会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1

人是自然界食物链顶端的物种,也是大自然的得意杰作之一,但是人类自以为是地球的主人,空气、水、动植物、石油、矿藏这些自然馈赠的资源,人类认为是理所应当,如红蚂蚁,在接受馈赠之后,以怨报德,忘恩负义,肆意破坏自然,殊不知,生态平衡也有忍受的限度。

生物书上说“在那么多生物中,只有人类能在生物圈各个圈层内活动,并能改造生物圈”。力量在人的手中,但是由于滥用力量,一次又一次的激怒自然,慈爱的自然母亲虽然可以轻易的毁灭人类,但她下不去手,去惩治胡作非为的儿女。要知道虽然人类的历史有几万年之久,但在46亿年的地球眼中,不过是一群蹒跚学步的娃娃而已。

“人之初,性本善”,从古到今,有数不清的人说出了人性的黑暗面,有人说乌鸦羊羔也知报恩,可人不知如果自然崩溃了,人类也要灭亡。各个物种之间,互相影响,不能让生态平衡倾斜。美国曾有一个叫西雅图的印第安酋长,发表过《只有一个地球》的演讲,向人们深刻阐述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人性是极其顽固而现实的,面对恶化的环境,已经有人思考,如果有一天地球被破坏的千疮百孔,不再适合居住,人类可以乘着飞船逃离太阳系,转移到其他宜居星球,但是茫茫星海再找一个地球谈何容易,不知收敛,即便找到了也不过又一个星球被破坏,所以我倡议以下几点:

一是做到低碳出行,有助于保护臭氧层,防止阳光直射南极冰山,冰山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二是控制人口,过多的人口会加重地球的负担,人人都要吃饭,人多需求的粮食就多,土地会不堪重负,所以与其低质量繁衍,不如高质量生活;第三不要滥伐林木、猎杀动物,动植物和人类相辅相成,如果动物灭绝,人类的生活会受很大影响,加拿大曾因猎杀狼,破坏了平衡,兔子繁殖过多,草原被破坏,最后不得不花大价钱进口狼去抓兔子。

人与自然,如寄生虫和宿主,宿主死了,寄生虫必死无疑,现在地球的自然灾害越来越多,这是自然对人类无知、贪婪的反击,人不能鼠目寸光,要早日醒悟,爱护这唯一的家,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2

4月22日,习近平在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指出,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原有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中国的发展需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必然选择。“长痛不如短痛”,我国以巨大的勇气和决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短期的阵痛换取可持续发展,让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

以必胜的决心推进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从未缺席。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势头,在二十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逐渐放缓,经济由高速发展逐步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两山论”都为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在传统产业发展正盛之时,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污染治理和防治,用“长牙齿”的政策和“不打折扣”执行力,坚持关停一批、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如今的中国正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稳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这颗“蓝色星球”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倡导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以坚定的信念倡导绿色发展。过去五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快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相比2015年下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天更蓝、水更清,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让发展更有温度和厚度。

以果敢的担当践行绿色发展。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长期愿景,首次向全球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也是迄今为止各国中作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第一次将碳中和、碳达峰作为我国“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攻目标,这是首次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写入正在编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整体建设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者议定书。从斯里兰卡“绿色”码头、越南“可循环”发电站到肯尼亚的“温柔”铁路,中国始终以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3

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与环境的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十九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足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中国禁止进口24种“洋垃圾”这条新闻就可以看出我国将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之前由于人们不加节制的破坏大自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果再这样下去,资源就会渐渐变少,小动物们也会失去他们的家园,所以我们要共同保护大自然。

以我自身的所见所闻来说说近几年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家门前的一条河的河水原本是清澈的,河中有很多鱼和虾,但后来因为不加节制的污染,河水渐渐变得浑浊,河中几乎一条鱼都没有。一年前,管理人员加强管制,不允许再往河道里扔垃圾,并且用机器清理河道,小河才又变得干净了起来,河里又有了畅游的鱼虾。

环境的污染大多是人为因素,对于环境的保护,一些人仍然认为这件事跟自己没关系,还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一个随处可见的现象。类似乱扔垃圾、破坏植物等现象并不少见。也许你也能经常看见有人随地吐痰,还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无素质的行为影响到了别人。一个小孩喝完饮料后,拿着剩下的空瓶子,他是刚有意识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的,但是身旁的大人却说:“一直拿着空瓶子干嘛,也不嫌麻烦,直接扔地上不就好了?”小孩懵懵懂懂地把垃圾扔到了地上,最后他再也没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以上两种现象影响了他人的健康,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同时都影响了环境。我们应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当身边的人做出这类不对的行为时,请提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生态是这个国家发展的根本,生态环境的好坏体现了这个国家人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责任感,反应了这个国家能否长远发展。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的美好。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呼吁: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4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是母亲得以生存的关键,如果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就会使我们的地球母亲生病,并且是一种不治之症,只会越来越虚弱,最后直至死亡。如果地球母亲没有了,人类将不复存在。保护地球母亲,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历史地看,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不计其数,二氧化硫的排放导致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塑料包装物和农膜污染导致的白色污染蔓延全国各地,土地荒漠化问题每年增加,曾使得我国每年遭受的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90年代的23次,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上千万亩,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很多野生动物成了世界濒危物种。

现实地看,因为保护自然和生态而受益的地方创造了无数价值。中国的旅游胜地桂林山水、黄山、九寨沟、三亚、云南丽江、杭州西湖……哪一个不是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哪一个不是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让本地居民舒适安逸,还能创造无数的旅游收入,同时也为后人创造无数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经济开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生态环境保护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更加突出的挑战。十九大提出,到20xx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根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是美丽中国根本建成的前提与重要特征。

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永远在路上,让我们地球上的每个人携起手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支撑。

“和谐社会〞是人人都向往的美好社会。在远久的古代,先哲们就提出“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万事兴〞等教育子孙要有和谐的心态,和谐的生活方式,以创造出和谐的社会。

但是怎样才能社会变得和谐呢?需要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以及“安定有序〞。但是有了这些还不够,更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了这些条件,创造和谐社会就不难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创造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点。歌德曾经说过:“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只有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保持她那朴实真挚的美。

魂归可可西里?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索南达杰为保护大自然的事业荣耀牺牲。我之所以非常佩服他,是因为他身为青海治多县委副书记,丝毫没有架子,带头保护可可西里,创立了我国第一支武装反偷猎队伍——西部工委,并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地与亡命之徒搏斗。正是他的牺牲唤起了更多的人对藏羚羊的关注。在我们平常人看来,这种事非常危险,还不如在家里吃喝玩乐。但是他放弃了享受,为保护大自然的事业奔波,是何等的伟大!这让我想起了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犯罪团伙走私国家保护动物猎隼。他们先把猎隼的眼睛用线缝起来,再放进窄小的木箱里,将猎隼运到国外。当警察救出猎隼时,发现一些猎隼的双眼因为缝上线已经红肿、发炎、溃烂,还有些猎隼翅骨骨折无法飞行,健康的不到十只,照片上的猎隼更是惨不忍睹。我的心里对那些惨无人道的罪犯怀恨入骨。如果有更多地像索南达杰一样热衷于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人该有多好啊!这样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猎隼无辜地受到伤害了。

我们虽然不能像索南达杰那样为保护大自然的事业牺牲,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保护大自然。节约用水,少用塑料袋或是制止危害大自然的行为都是不错的选择。只要人人都坚持做保护环境的卫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将变成和谐的社会!袋或是制止危害大自然的行为都是不错的选择。只要人人都坚持做保护环境的卫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将变成和谐的社会!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人类现在的科技在不断进步,不断开展,但人却忘记了,人与生态文明相互共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虽然以前大家还不是很注重生态环境,但那个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化工厂,商业房。随着时代的改变,很多工厂肆无忌惮地乱排放有毒气体,污水。很多开发者乱开发绿色土地、乱砍树木,大量的建造房子。以至于现在环境受到了很大污染。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都买得起汽车了。很多上班的人都开汽车,家离上班的地方近的,不愿意跑,要开汽车。离得远的不愿坐公车嫌太挤,更不愿骑车,太累也都要开汽车。大家可知道汽车一天要排放多少尾气啊。

虽然说时代开展、科技进步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伤害,但更重要的是人类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就对生态环境做出伤害。

在我父母小时候,我爸爸经常去河里挑水喝,现在都不敢喝了,水被污染了。就拿在我家附近的池塘来说,刚开始时水是很清澈的,但没过多久水就开始变浑浊,因为所有住在附近的人都会把垃圾倒在河岸边,垃圾就会掉进河里。但很多人不以为然,都觉的这么点垃圾无所谓。如果每个人都那么做的`话,世界都变成垃圾场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如老年人注重保护环境。有一次我出去,看见有一位老奶奶,她头发花白,脸上都是皱纹,老奶奶弯着腰拉着垃圾车,时不时还要停下捡垃圾。过路的人都会捂住鼻子躲开,有人买了东西,包装袋随手乱扔。有的准备把垃圾进垃圾桶,但看都不看一下,垃圾没有扔进去就不管了。老奶奶拉着车子到中间去捡垃圾,这时刚好从岔路口有一辆汽车开过来一个急刹车,差点撞到老奶奶。司机不说对不起就算了还破口大骂:“你是怎么走路的?眼睛瞎了吗?〞随手把香烟头和一些垃圾从车子里扔出来,就开走了。社会是大家的,环境也是大家的,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光靠一个人是不够的。只有一个人捡垃圾,其他人都在制造垃圾,这样也是一团糟。

我们的母亲地球,曾经有多少前辈为为他装饰,而我们却在折磨着她,让她逐渐衰老!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身边的每一件不文明的事情都化为乌有!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与环境的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十九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开展的千年大计〞,这足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中国禁止进口24种“洋垃圾〞这条新闻就可以看出我国将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之前由于人们不加节制的破坏大自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果再这样下去,资源就会渐渐变少,小动物们也会失去他们的家园,所以我们要共同保护大自然。

以我自身的所见所闻来说说近几年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家门前的一条河的河水原本是清澈的,河中有很多鱼和虾,但后来因为不加节制的污染,河水渐渐变得浑浊,河中几乎一条鱼都没有。一年前,管理人员加强管制,不允许再往河道里扔垃圾,并且用机器清理河道,小河才又变得干净了起来,河里又有了畅游的鱼虾。

环境的污染大多是人为因素,对于环境的保护,一些人仍然认为这件事跟自己没关系,还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一个随处可见的现象。类似乱扔垃圾、破坏植物等现象并不少见。也许你也能经常看见有人随地吐痰,还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无素质的行为影响到了别人。一个小孩喝完饮料后,拿着剩下的空瓶子,他是刚有意识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的,但是身旁的大人却说:“一直拿着空瓶子干嘛,也不嫌麻烦,直接扔地上不就好了?〞小孩懵懵懂懂地把垃圾扔到了地上,最后他再也没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以上两种现象影响了他人的健康,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同时都影响了环境。我们应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当身边的人做出这类不对的行为时,请提醒。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生态是这个国家开展的根本,生态环境的好坏表达了这个国家人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责任感,反响了这个国家能否长远开展。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的美好。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呼吁: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5

取儒家之“礼”,弘扬核心主义价值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礼记·大学》中讲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基层干部修身律己的同时,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全民理想追求,外化于全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大众形成、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价值风尚,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大力宣传身边先进典型人物,培树一批“身边好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硬核大爷”刘增盛;面对170万元巨额遗失财物,渔政监督大队党支部书记支仁帮发扬“贫贱不能移”美德,报警寻找失主并毫不犹豫拒绝失主礼金。

取法家之“改”,倡导富国强兵依法治国,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管仲是法家学派的思想先驱,《管子·明法》中讲道:“威不两错,政不二门,故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第一次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概念,并在立法、尊君、强国等方面开辟了历史先河。虽然法家所宣扬的“法治”是出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目的,但其“法治”思想中的“刑无等级”“明法去私”“法与时转”“布之于众”“明法律令”等是值得借鉴学习。“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我们基层干部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关键在于依法行政,维护公平正义。要大普法力度,开设“法律讲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指导乡村以宪法为统帅,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探索乡村有效治理之道,完善《村规民约》,张贴“红黑榜”。

取道家之“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老子》中讲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只能顺从事物本性,遵循自然法则,尊重他人和动植物的独特价值,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人为的干预和破坏,才能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和谐。简单的理解其“道”为自然法则、自然规律,而天、地、人等宇宙万物正是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基层干部,需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道,对万物没有任何偏私,天地万物基本上是平等的,要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乡村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持走绿色技术创新型、环境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引导大众构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整体和谐观,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6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从未缺席。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势头,在二十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逐渐放缓,经济由高速发展逐步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两山论”都为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在传统产业发展正盛之时,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污染治理和防治,用“长牙齿”的政策和“不打折扣”执行力,坚持关停一批、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如今的中国正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稳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这颗“蓝色星球”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倡导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过去五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快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相比下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天更蓝、水更清,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让发展更有温度和厚度。

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长期愿景,首次向全球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也是迄今为止各国中作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第一次将碳中和、碳达峰作为我国“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攻目标,这是首次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写入正在编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整体建设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者议定书。从斯里兰卡“绿色”码头、越南“可循环”发电站到肯尼亚的“温柔”铁路,中国始终以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7

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于是,环境保护日渐得到了各国的重视。但是,由于保护大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经济发展、社会问题有着比较难协调的冲突,因此,近年来,对于保护大自然概念的理解也日趋新颖和合理。

保护大自然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

当然,环境保护还必须考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只有互相之间协调发展,才是新时代的环境保护新概念。

保护大自然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国家的安定有关,对保障社会劳动力再生产免遭破坏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入,环境是资源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空气、水、土壤、矿产资源等,都是社会的自然财富和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了生产力的要素。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国外曾有空气罐头出售;由于水体污染、气候变化、地下水抽取过度,世界许多地方出现水荒;由于人口猛增、滥用耕地、土地沙漠化,使得土地匮乏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保护环境,不保护环境资源,就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也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下去。

工业发达国家在本世纪初,只注意发展经济,不顾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去谋求经济的发展。当污染形成公害,引起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并影响到经济的顺利发展时,才被迫去治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被后人称之为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方式,不但使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会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人类不按照环境科学规律办事,肆意破坏生态环境,也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统计资料表明:云南省1950年森林覆盖率为50%,平均九年遭到一次大的水旱灾害。由于乱砍滥伐等破坏,到1980年森林覆盖率仅为%,影响了对气候的调节作用,1950~1980年间竟发生了11次灾害,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环。这是环境给予人类的报复。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8

楼兰消逝在漫漫沙海,黄沙之下涌动的是古城痛苦的呻吟;玛雅文明在苍茫丛林中戛然而止,石碑上记录的是苦难来到时狂乱的梦魇。我们的先人因无法控制自己对自然的贪婪,最终黯然退出历史的舞台,在他们招致自然报复的背后,我们须懂得:善待自然,方是真正的胜利。

“大地之母有两个孩子,一个是人,一个是自然。”这是一个千百年来流传在纳西族人间的动人传说。这个金沙江畔,玉龙雪山脚下的民族吸引世人的不仅是那神秘的东巴文,更有那千百年来与自然的和谐与默契。纳西人怀着一颗朴素的自然之心,将对自然的崇敬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实现了本民族的传承。

“凌波水韵,翰墨流芳。”与纳西人的自然情怀相映成趣的,恐怕就是锦绣苏杭了。周庄,甪直,它们依着流水而建,那温婉的水性,造就了它们的清丽与不俗。在这里,建筑没有了突兀,自然与人的高度融合成了贯穿始终的主旋律。人与自然在同一个音符中跃动,在同一个音谷中起伏,人成了一方水土的精灵,一勇风情的脉搏。善待自然,最终以双赢的智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人类是一种矛盾的结合体,它既渴望自然的庇护,又渴望去征服自然。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技术的发展似乎使人类的占有欲急速膨胀了起来,对自然的掠夺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难道你没有听到自然因无法承受重负痛苦的喘息?难道你没有触摸到自然因心力交瘁而日渐衰竭的心跳?要知道,在纳西人族眼中,自然与人应当是兄弟呀!兄弟之间,相煎何急?但我们分明看到,因毁掉原始雨林而种植经济次生林,云南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因防患措施不严密而造成了美国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我们分明听到,自然不仅在呻吟,它更在痛苦的呼唤,呼唤人类自然之心的回归,呼唤人类的善待。

置身于纳西故地,流连于锦绣苏杭,自然的隽永之气在心中荡漾,而这不禁在我心中激起这样的感慨:与自然的和谐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方为实现双赢的不二法门。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9

“和谐社会”是人人都向往的美好社会。在远久的古代,先哲们就提出“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万事兴”等教育子孙要有和谐的心态,和谐的生活方式,以创造出和谐的社会。

但是怎样才能社会变得和谐呢?需要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以及“安定有序”。但是有了这些还不够,更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了这些条件,创造和谐社会就不难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创造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点。歌德曾经说过:“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只有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保持她那朴实真挚的美。

《魂归可可西里》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索南达杰为保护大自然的事业光荣牺牲。我之所以非常佩服他,是因为他身为青海治多县委副书记,丝毫没有架子,带头保护可可西里,创建了我国第一支武装反偷猎队伍——西部工委,并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地与亡命之徒搏斗。正是他的牺牲唤起了更多的人对藏羚羊的关注。在我们平常人看来,这种事非常危险,还不如在家里吃喝玩乐。但是他放弃了享受,为保护大自然的事业奔波,是何等的伟大!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犯罪团伙走私国家保护动物猎隼。他们先把猎隼的眼睛用线缝起来,再放进窄小的木箱里,将猎隼运到国外。当警察救出猎隼时,发现一些猎隼的双眼因为缝上线已经红肿、发炎、溃烂,还有些猎隼翅骨骨折无法飞行,健康的不到十只,照片上的猎隼更是惨不忍睹。我的心里对那些惨无人道的罪犯怀恨入骨。如果有更多地像索南达杰一样热衷于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人该有多好啊!这样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猎隼无辜地受到伤害了。

我们虽然不能像索南达杰那样为保护大自然的事业牺牲,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保护大自然。节约用水,少用塑料袋或是制止危害大自然的行为都是不错的选择。只要人人都坚持做保护环境的卫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将变成和谐的社会!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10

自然是美丽的,美的像画,美得如诗;自然是可爱的,像温驯的小猫,像在撒娇的小狗。多年来,人与自然一直保持着一种好朋友的关系,维持着一种良好的生物链。可近年来,竟然有人想离间这份友谊,撬开这条链子的锁!

在从前,人类与自然是多么友好,自然界也以美好的礼物相赠:茂盛的树林,潺潺的流水,清新的空气……多么美丽的.环境啊!现在,人类都去破坏自然,自然界也以“厚礼”回报:金色的沙漠,混浊的水流,灰黑的废气……多么不雅观的现象啊!可人类毫无悔意。看吧,过不了多久,人类将会自食其果!

很久以前,人类和自然界曾经有过一次对话:

人类:“自然界,我们人类的好姐姐,你比我们早在地球生根,以后得多多关照,让我们一起建造一座友谊之桥吧。”

自然界:“放心吧,我们一定会。但是,友谊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建立的,只要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的。”人类:“我很清楚。如果你又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自然界:“你能做到的。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你能确保地球上有一定的绿色植物,你需要什么,就尽管取吧。”

……。

地球母亲看见了,露出欣慰的笑容。

几万年过去了,人类和自然界一直遵守着他们的诺言,做着一对快乐的姐妹。可是,他们的后代却有另一番对话:

人类:“自然界,你们怎么繁殖如此地慢?我根本无法得到充足的木头为我们效命!”

自然界:“哼,可耻的人类!亏你们还好意思说出口,你们的大量砍伐,已导致我失去了大量亲友,你还有脸责怪我们?”

人类:“哼!我们人类才是地球上的主宰,你们只不过是背景,我们的奴隶!”

自然界:“你们如此傲慢,我会让你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地球母亲看见了,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人类果然得到了警戒:由于过多的砍伐,沙尘暴接踵而来,由于人类经常乱扔垃圾,城市的臭气扑鼻而来,由于人类不珍惜水源,常常有停水现象……人类啊,快清醒吧!难道你真的愿意你们的家园成为废墟吗?快改过自新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地球母亲不会责怪你的,快重新开始,保护自然吧!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11

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对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是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党员干部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算好法制改革“三民帐”,使生态环境保护顺民意、聚民心、惠民生。

树牢绿色发展理念,算好法制建设民意账。“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为经济社会谋发展,为人民谋福祉,党员干部就要当把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放在高质量发展的维度中,综合治理、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建起带电的生态保护“高压线”。党员干部要在法制建设的轨道上,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要求,坚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把绿色发展理念变成坚决打赢生态保卫战的积极作为。坚持统筹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树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让制度的刚性约束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蓝天需要的“护身符”。

坚持生态问题导向,算好严格执法民生账。“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底线、上线”硬约束,对环境保护中的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依规、严格执法,该叫停的立即叫停,该修复的立即修复,动真碰硬抓好整改落实。党员干部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看大局、想长远、谋整体,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切实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要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现象,让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任何人都“不敢碰、不能碰”的雷池与禁区,用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生态“政绩”,赢得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满。

推动开发保护并重,算好依法保护民生账。“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是一枚硬币不可切割的两面。从云南腾冲到浙江余村,从甘肃祁连山到陕西秦岭,无数生动实践告诉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与优美环境就是一回事,追求经济效益,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一体贯彻、一体落实。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在回应民生关切,对只追求经济效益、不要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必须坚决依法打击,用法制手段打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场保卫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致富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生态环境保护法制改革入手,坚决遏止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12

近年来,我们看到极地冰川一点点融化、臭氧空洞逐渐变大、全球极端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痛惜于北极熊的瘦骨嶙峋,悲戚于中华白鲟的完全消失,恼怒于穿山甲竟成了饕餮的食物,我们一次次与野生动物告别,也发现每次的告别都伴随着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如果我们不及时行动纠正错误,那么迎接我们的必然是一个“流浪的、哭泣的”地球,也会将自身置于更危险的境地!唯有行动才能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才能实现我们不断追求的可持续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我们应以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斗志去解决环境问题。西北戈壁的荒漠化、北方的沙尘暴、南方山体滑坡泥石流,还有江河湖海的污染等,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残酷问题。无数人投身到环境保卫战、蓝天保卫战之中,我们选择绿化荒山、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我们选择关闭污染工厂、开发可再生新能源、全面禁用塑料吸管……生态环境的改观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显现的,但是只要不言失败、接力奋斗,一定能够创造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业绩。

守护环境其实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也是每一个个体的事情。只有每一个微小的你我,关心着周遭的点点滴滴,才能真正做到守护生态环境,才能让地球不再受伤。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粒米,少开一次私家车,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制品等,这些看似都是微小的琐屑之事,但因其微不足道更显珍贵难得。当14亿中国人民把这些点滴的付出汇聚在一起,一定可以凝聚成气势磅礴的守护力量,可持续发展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基础,我们的地球家园也一定会更美丽、更动人!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13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让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吧!他们妄想征服大自然。想征服我们生存的地球。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开使了他们的狂想,他们妄想征服大自然,他们妄想征服地球。现在地球上的人口正在迅速增长,人类必须想方设法让地球养活更多的人,这就促使工农业迅速发展。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污染也随之而来。工厂排放污水、废气,人们不断地砍伐树木,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使环境逐渐恶化,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

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我会全力地保护水资源。我会在电视广告上提出建议,一定要保护水资源。如果沿河市民仍然把污水倒入河中,一定要严惩罚款,看他们再敢不敢排放污水。我会仿照澳门处理污水的办法,把所有生活上的污水收集在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然后,把经过处理的污水通过水管排放在花坛里浇水,让污水可以循环再用。我也会用市民的罚款从外国买一些先进的过滤器,沿河地区的人民就可以把河水净化,把河道变得美丽些。工厂里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才能排放到河里。这样,河道里的虾、鱼才能活下来,供人们食用。

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我会大力提倡植树。我会组织一个植树委员会,我会带领委员会的热血青年一起到沙漠植树。全球的沙漠化已经成为一个大难题。在沙漠上植树,一定要把坑挖得深一点,才能保住水分。作为环保局局长的我会和青年一起植树,齐来保护森林,改善沙漠。

最后,我会全面禁烟。全球约有几十亿人吸烟,严重地污染了大气,危及人类的健康。我将所有的制烟厂都关闭,停止制烟。剩下的烟要全部烧掉,我会把它放在一个特备的大桶子里烧,不会把有毒气体排出空气中。有毒的气体还被桶内的装置吸收,排入空气中的就是有益的气体,这样的办法,即可以禁烟,又可以有益人类,真是一举两得。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让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吧!他们妄想征服大自然。想征服我们生存的地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心得体会 篇14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不好回答。千百年来,多少人为了这一答案苦苦追寻而求索。为此,人类发明了宗教,妄图以此一言蔽之,挽救后世哲学家可怜的脑细胞。于是人类提出在今天看来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理论。很显然,这些理论在自然科学的成果面前不堪一击,甚至已沦为无神论者的笑柄。

试图解决人的问题,上述问题便不可避免。老子称:“万物本自然。”这是古代思想家朴素的智慧。那么,既然自然生化万物,人生存的资本、衣食住行,都必须靠自然供给。显而易见,人是因为自然的存在而得以发展的。

由此看来,人貌似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那么不妨将人归化于自然中。人的存在,无非是某种独立的物质披着外衣在游走罢了,这种独立的物质叫做灵魂,或精神。显然,人的灵魂需要外衣过活,那么人便脱离不了自然的本质。因此,人隶属自然。

到此,我们还是没有解决人的起源问题,甚至对自然的起源也毫无头绪。因为这个问题的细节太过繁琐,并且解决它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因此我们不需要过于纠结。但这并不说明我在回避这个问题,相反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接下来的论述相当重要。自然,一个宏大的范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我们所见的自然,山、水、生物,可以把它们看作表象,一种形态上的自然;而意识上的自然,这是一个伟大的他者,它独立开世界并做着演化的工作,形象上的世界便由此而来。

不难得出结论:自然是自然而生。这个自然的生成也许是计划好的,也许只是偶然为之。同样,人也是自然而生,不过人是在前一个形象自然的大前提下形成的,他们之间具有因果的关系。因此,人是在小自然的条件下,以大自然的形式塑造而成的。

不过,自然塑造的这种形态的物质在某种情况下拥有了意识,于是他们便试着探索并解释他们的父母——自然,这是人因为拥有意识而试图认识自然的过程。起初,人认识自然是依靠经验,靠感知来获取信息并加以归纳。逐渐地,人因为这种主动式的思维训练,又发生了自然的变化,他们开始变得聪明、灵活,当他们发现对大自然的考察因为逐渐深入而变得困难的时候,他们学会了推理,并且得出了许多十分有意思且看似非常正确的理论,为此他们洋洋自得。认识的途径多了起来,人的认识的滞后性逐渐减小,认识的普遍性慢慢增加,而大自然对人的掌控力却是古今一揆。

正因为有了人或肤浅或彻底的认识,人对自然也进行了或粗浅或深入的改造。工具是人因为意识的感知,认定需要,并通过组合其他物质来达到自身目的的第二层次物质。工具的进化描述了人类的进化,而人类的进化阶段亦可以通过工具的改进来反映并概括。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发展从工具的发展开始,工具进行工作能力的质变引发生产力的质变。由此可以将人类史笼统地概括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以及当今的信息时代。

人和自然的矛盾始于人学会使用工具,学会利用自然。与人类并列比较,大自然是一个纯粹的给予体,而人则孜孜不倦地索取,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人们进行掠夺活动。因为人类的发展是否绝对还尚无定论,如果人能够学会无限地发展,可以想象自然的负担是巨大的。

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地位,人只不过是自然的过客罢了。芸芸众生相较于它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前文提到,自然像是一位伟大的他者,一位客体,形态化的自然受他的绝对掌控。人因为有了意识,就能幸免于难吗?当然不能。人也是一颗被设定好的定时炸弹,一旦出生,便是一步步趋向死亡的过程。人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但下一秒却是确定的、的,这是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这时的自然是一个决定论的宇宙,而这个宇宙,可以抽象成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简而言之,广义上的自然就是人的命运,这命运是无法改变,确定的。

人应当恐惧自然,人应当敬畏自然。是自然塑造了人类,就不应该是人去攻击自然。要知道人既有一死,不复生,那么人本身就背负着悲剧色彩。人类可以抽象成一个人,他虽然不断成长,但也会迈入暮年,寿终正寝。人因不可抗力走向灭寂,自然却依然存在,也可能会在另一处继续演化,进行翻版的发展。

由此看来,人的偶然性太大了,人的悲剧性由内而外。这是现代哲学家发掘自身和自然的必然结果。叔本华提出通过灭寂自身的方法来达到天人合一。但从个体视角看,这显然不可取。那么我们人类长达数万年的发展历程从何而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人的的确确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人难以抵抗小自然力,更不用说是大自然力。虽然人整体具有悲剧性质,但人不总是悲观的,相反,他们积极、乐观。这种自信式的积极,来源于人的向往、追求和预期的感受;若人是悲观的,他们便不拥有此种感受,他们会逃避、哭泣,伤害自己来灭寂自身,归于自然。但这种回归的方式未免代价太大,在把身体搞垮之前,先把意志摧毁,让身体成为一副皮囊,这皮囊终会衰竭,这当然也是完成了人一生的任务。但人既然拥有了意识,他就不再为目的生活。意识的作用就是享受过程。这里借用叔本华的理论:动物比人更满足的只是存在,而人因为能够储存记忆并联想未来,而能人为地制定小目的。叔本华把它看作是痛苦的源泉。其实,分段式的目的更能够激起人的争取欲望,达到目的便是达到享受的目的,而未达到目的诚然痛苦,却可以因为争取欲望得以生活。而痛苦相对于生活是阻力,阻力过大可能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而未达到一定程度的阻力,都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冲淡,即使后来想起也不会像经历时那样令人反感。这是人的自然性的体现,叔本华理论在这里被人的自然性彻底打破。

叔本华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结论,归根结底,是叔本华将人与其他生物、非生物彻底决裂,以致最后没有办法能够统一的原因。指导人如何生活,首先要弄清楚人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既然人不可能,也不应该做到绝对悲观,那么人与大自然——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命运的关系又值得商榷。因为这个力的作用太过客观,并且我们对它仍是一无所知,也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我们难以改变命运。一个人的相貌、性格、能力都是出生即决定的,即使改变,也无法改变到骨子里,这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那么人是否就失去了改变的能力?其实不然。尼采说:“我们人是这样的造物,当我们被造得不成功时,能够把自己涂掉,就像涂掉一个病句。”这个“涂掉”所用的工具是什么?是人的自身价值定向,这是人发展的小量变,需要人愚公移山式的过程积累。这是人超越自己的方法,达到更高层次是人的根本目的。这个目的论可以运用到人类个体。因为有了追求、有了更高的目标,人才能冲出小自然,与大自然同步,这才是人真正回归自然、实现自我的方式。自我灭寂只能归于小自然,积极乐观方能实现大我。

人需要乐观来生活,这也是人的自然性。人的身上处处是自然,人也无法逃脱自然的干预。回归自身、自我超越才是真自然!

39 36706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