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优推10篇)

荣誉 分享 时间:

通过走访家庭,深入了解了社区的多样性与居民的生活状况,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努力,这样的交流是否能促进更好的理解与支持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1

七月,正是酷暑,在这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我们的万师访万家活动如期而至。为了进一步落实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为了近距离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奔向各个孩子的家庭。

他们在家里时是什么样子的?是否合理地安排了自己在暑期的学习和娱乐时间?他们的家庭情况如何,有没有困难?他们的家庭氛围如何?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又如何?我想要知道的关于孩子的事情太多了,原本打算小坐一会儿就走,结果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地,就聊了很久。深入到孩子的家中,聆听着家长的话语,感受着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期望,作为老师,明显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也寄托着无数家庭的期望,更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

家访,既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学生,也可以让父母更了解自己孩子。家访,是家校间交流的重要渠道,无论对于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它都助益良多。因而,我无比珍惜每一次家访。尽管有的孩子住在四五十公里外的乡村,我都会尽可能地走进每一个家庭,去聆听家长和孩子的心声。

他们选择了我,所以我不想辜负他们。只愿他们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2

家访,对于我们来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何为家访?顾名思义,家访就是教师主动到学生家里去,就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家访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在这次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中,我对本班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家长对教师的家访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说这样的家访活动太需要了,他们也想与教师见面,但由于平时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少有时间来学校,也不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现在教师能上门家访,可以与老师面对面交谈,了解到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觉得非常高兴。由于时间有限,我重点走访了几个学生家庭,一路下来,我再次体会到了这次家访的必要和及时,同时也看到了教师和家长在学生个体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感慨也随之而来。

在家访中,家长反映的最多的就是与孩子的沟通很难,家长们反映孩子的语言辩解能力超过了他们,经常让他们无所适从。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一,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很强,意识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又不愿意跟父母多交流,父母与孩子之间有隔膜;其二,因为家长总是把分数作为话题的主题,家长有心要帮助孩子学习,但是苦于自己知识能力有限,并不能为孩子作出直接的指导,只能一次次重复相同的几句话,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对于孩子的惰性表现,他们也显得有点无奈。在走访的几位学生家长当中这个问题凸显严重。

家访过程中还了解到学生在家中学习效率有限。在学校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巩固提高的要求一下子难以做到,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而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就显得很重要。家访过程中家长说的最多的就是学生一回到家就是看电视,学生对家长一次又一次提醒的回应就是:“噢,知道了……烦人!”家访中学生也毫不遮掩的承认这一点。于是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也进行了沟通,辅导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在上课时和老师积极配合,提高学习效率。这不但感染了学生,而且更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启迪,对以后的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当然,在家访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懂教育,善于和孩子沟通的家长,其中,有个家长在交流中显示出很高的素养,她提倡孩子的学习应在于自主和体验,学和玩都要有的放矢,要学会感恩,不要让父母过多牵挂和担心,让老师过多的辛劳。分数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但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家长的一番话让我感到折服,怪不得这个孩子在平时表现出那么的健康和开朗。

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通过这一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3

期中考过后,我们学校就密锣紧鼓地开展了家访进万家交流活动,通过家访,我们充分地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同时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同时还有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结构二、学生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共同督促。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必须注重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很多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每次只考了几十分,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长的沟通,遏制了部分学生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

通过这次家访,不仅能够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学校,也让我在走访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更加融洽。当然,家访中也出现了各种值得反思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激励了我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4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家访有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好教育的第一资源。有了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师德修养有较好效用。

所谓“课内比教学”即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课内比武,人人讲课人人评,人人评课促专业素养的提高。“课外访万家”则是教师周末,节假日走出校园,走访每一个学生,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忠诚地与学生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家长的希望,让家长、学生和老师与学校之间架起和谐沟通的桥梁,以便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当此次在陈厅长的电视会议后,我校早已如火如荼的展开了。我也不例外,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主讲了《化石吟》一课,以备课,组织学生、发动学生自学、讲演、分析、体悟情感、赏析诗文多个角度来学习此文,真正做到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氛围较好,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美中不足的是部分潜能生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今后在组织学习活动时仍需帮扶此类学生以求共同进步。

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我在这近两个月内陆续走访或面谈了约十八名学生家长,与他们平等对话,愉快地交流,既掌握学生在家的动态,也对学生在家的教育环境和方式有所了解。

经过此次活动,我有几点思考:

一、在“内比教学”中要进一步落实高效课堂理念,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内比”活动中,还要将不同课型的课展示出来,更多地研讨,力求更好。

三、在“外访”中了解留守生的教育的缺失已成为当前首要问题,今后要更多地关注他们。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5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对于一些所谓“调皮” “问题”学生的家访,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不仅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更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

第三,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六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第四,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总之,经常家访,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心会靠得越来越近。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课外访万家工作坚持下去。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6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联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在诗人的笔下夏天是明媚、热情的、生命最灿烂的季节,他们的眼中满是夏天的美景。但作为一名教育人,我们的眼中和心里更多的是学生的安全。

每年进入5月,学校都会加强对学生“防溺水”的教育,定期开展“防溺水”的主题班会。尽管平时在学校对学生的宣传教育频率很高,但是进入6月以后多媒体上还是传来了多起中小学生溺水的新闻,筑牢学生防护网的任务还是很艰巨。为了全面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更进一步加强对孩子暑假期间对孩子的安全监管意识与责任担当,学校在6月底启动了防溺水专题的家访活动。要求在7月10日前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进行一次防溺水家访。

实话说,接到这个任务时我心里想到的是“怎么办?一个班64个学生,现在是期末复习阶段,我们的教学任务还很多,每天要批改的作业很多,这么多学生该怎样做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家访工作呢?但我是一名党员,怎么能被困难吓到?任务再重,时间再紧,我也得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快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利用休息时间把班上的学生进行规划,按紧迫性把10名留守儿童的家访定为第一批,其他同学按小区和与学校距离的远近进行家访。中午午休的时间就去学校附近的小区家访,晚上吃完晚饭后就去离学校远的小区进行家访。

在实施家访计划之初,我心里很忐忑,害怕家长不愿意接受家访,也害怕万一自己与家长沟通不好发生分歧,不能很好的解决,事实证明我所有的担心都是多虑了。记得我7月1日去唐晨灏家家访,为了多走几家,下午放学后我送完路队拿着家访资料就开始家访了,他家是在比较旧的小区楼牌号已经掉落了,因为是晚饭时间小区里没什么人,我给晨灏的爷爷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来意,知道我没找到他家的地址就来到楼下接我,后来我和他上楼才知道他家是住在7楼。去了他家他又是拿干果又是洗水果,还问我是不是还没有吃饭,要我在他家吃晚饭,我骗他说已经在学校食堂吃过吧,他才没再张罗。我在他家给他认真地宣讲了预防孩子溺水的对孩子的要求及对家长的要求,他非常认真地倾听并表示一定会按照要求对孩子进行监管并戴上老花镜认真地在《防溺水家访记载表》上写下“一定在假期对孩子做好安全监管”的意见。

我要离开他家时,他与我握手并笑着对我说:“谢谢何老师对孩子这么关心,谢谢你们对孩子的安全这么关注。你们辛苦了!”虽然只是简单的感谢却让体会到了家长对老师为学生安全做实事的认可。

后面的时间我又按计划去了留守儿童唐振翔、胡扬杰、曹骏骐等学生的家里,虽然他们都是和老人一起生活,但不管到谁家去家访家长对我的.到来都非常的热情,他们也和唐晨灏的爷爷一样对我的家访充满了感谢,我想在他们心里老师能去为孩子的安全去家访,那就是非常关心孩子非常重视孩子的表现。

7月8日学校又开展了“防溺水大家访”的家访活动,这一次我们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周边的村委进行了“防溺水”知识大宣讲。这一次的活动建立了村民对未成年人防溺水全民参与的意识,对村里的未成年人形成了一个范围更大的安全屏障。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7

家访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座桥梁,今年暑假期间,我们学校积极响应省教育厅的“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号召,深入到学生家,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我担任高二年级的英语课,在暑假对四位学生家庭进行走访。以下就是本人的一点家访工作的心得体会:

一、了解学生家庭人际关系

需要了解清楚的是学生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家庭中整个人际关系是否融洽,以及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等。多子女家庭和独子女家庭对学生的教养态度明显不同,家庭的人际氛围的情况也直接影响学生对人生的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大多家庭父母的教育态度可分为:粗暴型、封闭型、溺爱型、教养型。老师要善于通过察颜观色来分辨这些类型,以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

二、灵活应用沟通技巧,努力提高家访质量

家访是人际沟通的一个方面既是沟通那么它必有方法和技巧家庭访问也有它的规范,技巧和艺术例如老师与家长谈话时要集中精神,学会聆听,说话把握分寸,留有余地,对于表现较差学生,应该先扬后抑,正确评价等老师在访问前要认真"备课",做好充分准备,熟练地掌握家访技巧,访问后能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对老师增进信任,这样的家访是有成效的家庭访问一定要注重质量,不求数量,不赶时间。

三、家访时机恰当做到礼仪文明规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受到人们的尊重,它不仅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而且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为人师表孩子在幼年时的成长主要是以模仿为途径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榜样力量。老师们应该以精神文明使者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出现在家长的面前家庭访问必须严格规范,在家访中应该严格执行:"事先预约,必须准时;面带笑容可敬可亲;不便时间,不宜上门;尊重家长树立威信"等家访的.规范。

四、耐心倾听,真诚沟通

在家访中发现了在学校不能发现的问题,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我充分认识到到: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活动切实加强了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这次的家访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老师与学生、与家长心灵上的沟通;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学校、家庭、社会都来关注孩子的未来与成长。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8

为了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关于“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号召,下午放学后,深入到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通过这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我感触很深。觉得学生的学习、品行与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1、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教师也通过与家长的交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走访可以更深地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走访,可以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和感到老师更加亲近。通过走访,可以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老师走访的感动会比单独说教学生收到的效果大得多。

2、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3、有些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有些留守学生缺乏家庭的关爱、家庭的温暖。隔代教育扭曲了学生的成长。

4、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总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这次“课外访万家”活动,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9

实验初中“访万家“的几点家访感想

1、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3、家访的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4、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5、家访也给一些教师特别是还没有孩子的青年教师上了一课。平时对他们来说,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六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也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10

家访,这个名词对于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当然不会陌生,但自从大家拥有了手机后,家访的次数却屈指可数。教育是一个良心活,我自认为对待工作是非常认真负责的,非常重视和家长的沟通。为了构建家校联系,电话,短信,QQ聊天,班级群,网上家长学校平台,都是我经常使用的家校联系方式。但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图方便,要么给家长打电话,要么发短信。对于上级部门的家访要求开始一直不太理解,也不太愿意去学生家里,暑假的家访让我收获很多,家访让我对学生了解了更多,对家长了解了更多,让我发现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家庭,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环境。可以说每个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好,能成材。总之,家访让我走近了学生,走近了家长,彼此缩短了距离。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常规性的工作。

有人认为家访不应该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这一点我很赞同,因为这样的话,更有利于对后进生的转化。可我又有一点想法,那就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要存心地去告状,而是想通过孩子在校情况的真实反映,让家长能更好地配合老师教育孩子而已。所以我说,我们对家长说真话不能说是“告状”。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带来了障碍。所以,我家访的原则是:一定舍得给学生机会。

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学困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有一个学生学习很差,可是性格却较粗野,不服老师,愿意和学生动拳头。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抗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打球,在场上组织能力很强,队员也佩服他。我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进行了家访。刚跨进他家门,他父亲预料孩子又出事了,脸阴沉沉的,让孩子出来。我赶忙解释:“请不要误会,我路过顺便看看。”气氛缓和了。我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吃惊,他说从来没听过孩子的好话。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期末考试。十多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通过这段时间的走访,我收获颇丰,至少孩子们知道了,老师和家长对他们都是有期望的,都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努力,去发挥。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式。十年多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让更多的孩子在我给的机会的天空下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39 361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