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大学问心得体会感悟优秀8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王阳明的大学问强调知行合一,内心的觉悟与外在的实践相辅相成,真正的智慧在于行动中体现,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王阳明大学问心得体会感悟”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王阳明大学问心得体会感悟

王阳明大学问心得体会感悟 篇1

“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这是王阳明《大学问》中的一句很精典的话。这句话,犹如“金钥匙”,最终让笔者找到并开启了阳明学的大门。对此,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董平教授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笔者编写的《学有缉熈于光明》进行精心斧正的王阳明研究第一人、阳明书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月亮教授,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在序言中说:“《大学问》是阳明总结自己学说编的普世教材,近年讲心学的人罕有讲及,德清算䃼上这个空缺。”

一、“正”是阳明学的体

万物一体之体,即良知即本体即“正”字。

阳明学犹如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要想窥其门径,必须理清主干,找到突破口、下手处;否则,犹如雾里看花一一忽明忽暗。如何理清主干主线、窥其门径?当然,“条条大路通北京”,各人有各人的渠道。笔者是从“正”这个字契入的。“正”这个字,从一从止、守一而止。个人认为,守一而止,就是守于一而止于欲,而这个“一”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一”,而这个“欲”是指私欲,王阳明谓之“物”或者“事”。幸福学有个公式,幸福=效用/欲望,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要获得幸福人生必须学会做加法和减法,加法是“讲奉献、有作为”,减法是除私欲、守底线。从这个意义上讲,守一止欲,就是正,就是致。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正良知”,而良知就是我们的本心,本心就是“一”,本心原本是光明的。我们光明的心所以显发不出来,是由于私欲的遮蔽所导致。由此可以看出,“致良知”或“正良知”就是要通过去除私欲恢复“正大光明”之心,而要恢复“正大光明”之心就必须“致良知”或“正良知”。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说,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故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此格致诚正之说,所以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这出其不意的收获,使我十分兴奋!这一学习成果受到了董平教授的充分肯定。

许多人认为,《传习录》是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这个观点笔者赞同,但也有笔者个人的看法。《传习录》是问答式的,所讨论的问题也都是先由对方提出然后再进行回答,这样就使得王阳明无法按照自己的思想逻辑进行全面而系统地阐述,因而显得比较散乱,读起来不够连贯、不够条理、不够系统。作为自学者特别是初学者,要想“乱中取胜”,是很难的。必须在熟悉王阳明相关情况的基础上,找出贯通《传习录》的主线;否则,“一锅黏粥没有豆”,花费很长时间也难究其里。笔者认为,贯通《传习录》的这条主线就是《大学问》。只要把《大学问》作为主线并以点带面地突破,就能收到一以贯之、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大学问》是王阳明在晩年通过对《大学》三纲领、八条目进行总体的连贯的集中阐述,思想观点不但得到了集中贯通而且得到了凝炼升华,因而具有很强的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钱徳洪曾说《大学问》是王门的“教典”,代表了王阳明几经变化而形成的成熟看法;又经历了多年授学实践的改进,具有经典的意义和权威的作用。他说:吾师接初见之士,必借《学》《庸》首章以指示圣学之全功,使知从入之路。师征思田将发,先授《大学问》,德洪受而录之。他又说:《大学问》者,师门之教典也。学者初及门,必先以此意授。门人有请录成书者,曰:“此须诸君口口相传,若笔之于书,使人作一文字看过,无益矣。”钱德洪从学王阳明最久,又得王阳明亲传,他对口传心授的《大学问》的记录无懈可击,作为后学没有理由不把《大学问》奉为圭臬。

为什么说《大学问》这么重要?因为王阳明的思想来源是构成《大学问》的文化前提。宋明理学中的陆王心学是承继先秦思孟一系发展而来,《论语》《中庸》《孟子》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来源。同时,王阳明作为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的思想也对其有着重要影响。这样,以《论语》《中庸》《孟子》及陆九渊等为代表的儒家心性之学就构成了《大学问》的文化前提。在《大学问》中,王阳明关于本体的确立就在于对与万物一体之仁之心之本体的确立。《大学问》不是对《大学》通篇的解说,而是把《大学》首章作为重中之重,并对其义理结构进行了开宗明义的阐发。因为《大学问》认识到《大学》首章是其全篇的精华,其余章节是首章内容的具体展开。王阳明基于生存论哲学立场所作的《大学问》,凸显了《大学》的内在逻辑:将三纲领作为一个内在的逻辑过程,既使其具有了本体基础,又使其具有了现实性;把八条目作为三纲领的具体展开,体现了“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意趣。

二、“和”是阳明学的相

笔者认为,彻悟了王阳明在《大学问》中对天地万物一体的论述,就等于贯通了王阳明的致其良知、此心光明、随机而动。而这个万物一体的如如不动的“三合一”,就体现在“亲和万物”上。融于万物、亲和世界的这个“和”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小篆“和”可视为由“千”“人”“口”组成。千人一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和谐也。《说文解字口部》:“和,相应也。”“和”的左边为“禾”。“禾”为麻、黍、稷、麦、豆等五谷的总称;右边为“口”,“口”为进食的器官和发声的主要器官之一。五谷为生存之本,只有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天下方能和谐安定。“和”在人和自然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是天地的法则,也是做人的道理。自然环境讲“和”,万物共生共荣;人际关系讲“和”,大家和睦相处;吃饭做菜讲“和”,营养均衡,滋味调和;修身养性讲“和”,不焦不躁,心情怡和。和谐使自然和人生都处在恰当的黄金分割点上,优美而惬意。中华民族独有的处世观念的核心文化思想,就是一个“和”字。天地人和,阐述了一种思想,颂扬了一种精神,顺应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更为我们的生活指明了方向。

天地和,万物生。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王阳明说:“致中和,则大本立而达道行,知天地之化育矣。”“日趋于和平而大会于中正,斯乃圣贤之德之归矣。”为什么说万物一体的即良知即光明的“和”字这么重要?如认真研读王阳明答南元善的信,就可以从其对“良知”的精彩描述中体会出来。他说:“盖吾良知之体,本自聪明睿智,本自宽裕温柔,本自发强刚毅,本自齐庄中正、文理密察,本自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本无富贵之可慕,本无贫贱之可忧,本无得丧之可欣戚、爱憎之可取舍。”笔者认为,这“八本”,形象而真切地描述了“良知”体用一如的“模样”。只要按照王阳明的教导不间断地在“惟精惟一”上下功夫,我们自己本身具有的智慧宝藏就一定会开显出来并“为我所用”。

这一收获,是笔者在周月亮教授的提点下得到的。20xx年,笔者如获至宝地得到了周月亮教授的著作《王阳明的心学功夫》,一连看了三遍!丝丝入扣、针针见血的“心学”,让笔者灵光闪现。笔者当即构思并写出了《把握心学精要 透视万物一体一一努力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识》,主要观点是:“心即天理”大境界,是开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认识的“金钥匙”;“万物一体”共命运,是体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连心锁”;“光明心地”作贡献,是实践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成绩単”。文章投出后,当即被国家级刊物采用。特别幸运的是,前不久,这篇文章经周月亮教授的推荐,被20xx年第四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作为成果交流。

三、“行”是阳明学的用

万物一体之用,即良知即妙用即“行”字。

钱穆教授认为,王阳明主张一元论的倾向,和那折衷融会的精神及其确切明显的宗旨,都可以代表明学的一般;不共的地方是他强调的“行”。他认为,这是王阳明为学精神的全部贯注,集中体现在其学说理论之全部组织上。用王阳明自己的话说,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我们也可套用他的话说,无有不行而可以知阳明之所谓良知,与其一切所说者。所以朱子言格物穷理,未免偏重“知”上说,而阳明言格物穷理,则根本脱离不了一“行”字。天理在实践中,良知也在实践中,天地万物与我一体还在实践中。不实践,空言说,则到底无有是处。

近年来,不少史学家提出,“良知”是知、致是行,“致良”即是“知行合一”。这个提法很有见地。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盖其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而其体之唯一,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其条理功夫虽无先后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固有纤毫不可得而缺焉者。笔者认为,从对万物一体的论述到四位一体的妙用,这就是王阳明总结的“此心不动、随机妙用”的核心精华所在!

运动,是物质的特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这里,笔者想在工作中运用“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体会分享给大家:20xx年9月,笔者带领市委督导组进驻某县督导十九大安保工作。面对业务不熟、情况不明、目标刚性的急难险重任务,笔者采用王阳明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努力做到“先胜而后战”:先胜,就是首先在脑中规划、计算、运筹,在心中发动,在意中执行;后战,就是在上述基础上再展开行动。这样,事情就显得非常顺利,即使有很大的困难,也不会感到痛苦、纠结、无助、被动,并且能够在行为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防患未然。通过一个多月的先胜后战、先战后胜的“事上磨”,终于顺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此,被记个人二等功一次。笔者认为,工作与研习并非矛盾,二者是一不是二,只要按照王阳明论述的万物一体的要求,即结合实际事上炼、体认“良知乃吾师”、依体起用过生活,那么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主人公”、释放本有的“正能量”,获得更加健康的身心、更加幸福的家庭和更加美好的人生,为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家园作出应有贡献。

王阳明大学问心得体会感悟 篇2

(一)

大学问中阳明所谓“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一段,乃以吾之父、人之父、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谓如是而后“孝之明德始明”。其说近于“爱无差等”,而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推及之意不侔。且以一人亲吾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不惟不近人情,而亦事理所不许。余意如以此处“亲民”之亲,作亲近民众,施以感化亦使其能如我之孝父者,以孝其父也,则孝之明德自明,而新民之意,亦即在其中矣。盖天下之人,未必人人皆能孝弟,故须以吾之明德修身,以身作则,而感化之,以使之孝弟,比即“新民”之道也,不过新民必自亲民始耳。且唯有如此,而后阳明下段“即以新民为亲民,亦无不可”之意,乃可通也。故吾始终以为此亲民之亲,应作为动词亲近之亲,而不应作为名词亲族之亲解耳。

五十一年九月七日晚于草芦

(二)

阳明《大学问》曰:“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此其所谓“物者,事也”,以物包括於事之中,而抹煞其实物之存在,所谓“意所在之事谓之物”,乃以事包括于物之中,而否定其事态之表现,似有语病。盖物为具体之物,而事为抽象之事居多。如以事与物之相关连者,谓之“物事”或“事物”,以物与事并称,自无不可。若以物与事分而析之,则物有具体的物质实体可指,而事亦有抽象的意识形态可言,此即阳明“凡意之发必有其事”之谓。今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例,其中修、齐、治、平皆为事,而身、家、国、天下皆为物,即以阳明自己在其本文中所说:“身、心、意、知、物者,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此乃物与事各有定义,不容混淆,更足参证是则物自为物,事自为事,不能混为一谈,其理皆甚明。若曰格物者,事也(其余类推),那就无语病了。如是即使将物包括于事之中,自无不可。但将其事中之物,一概抹煞,而只有其事而无物,或将其物中之事完全否定,只有其物而无事,则犹格物者,有物而无格,有格而无物;或以物为格,以格为物,如此,乌乎可?而且此与大学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以物与事,分明为二、并存之意,亦失之矣。我故曰格物者,事也,则可。若仅曰物者,事也,则不可。如其曰物者,事物也,则无不可。但曰事者,物也,即所谓意所在之事谓之物,亦不可也。

五十一年七月十四日

(三)

阳明对于朱子三纲八目之说,皆加以否定,故曰:“先儒之说,是盖不知明德亲民之本为一事,而认以为两事,是以虽知本末之当为一物,而亦不得不分为两物也。”此乃否认明德、亲民、至善为三纲矣。又言:“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修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是乃否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目矣。意者阳明当是以孔子“吾道一以贯之“之教为本乎?此乃对朱子大学章句释义,完全推翻,而非仅亲民与新民之辨异而已。

五十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夕

(四)

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者,此乃连接前后二段而言。故其前两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者,不仅对明明德至虑而后能得而言,其后两语“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亦不仅对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以至国治而后天下平而言,盖事与物皆有本末、终始与先后所在也。至阳明所谓“工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而其体之惟一,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之说,乃其体道穷理之所得,用意良深,殊非一般学者所易了解,盖将以为既无先后次序之可分,则何有先后次序之可言?其实身、心、意、知、物者,乃对其条理之形言之,故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至格、致、诚、正、修者,乃对其工夫之神言之,自难有先后次序之可分了。余在上年九月七日记事中,颇有疑窦,但经数月之体念,至今豁然了悟,盖已无复容疑矣。

五十二年三月八日记中正

王阳明大学问心得体会感悟 篇3

读《大学问》,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心。”

心是思维、感情。

按现代的说法,应该是脑子那里,主导思维(左脑)和感情(右脑)的区域。

讲心,就应该讲先讲初心。

这里的初心,就应该讲还没经过社会影响的初心。

婴儿刚出生那会的心。

婴儿刚出生时,便有了直觉的思维和感情。

而这会的初心,便有了区别。有的婴儿,天生就乐观,有的婴儿,天生就哭哭啼啼。

所以说,可能人一生的性格和思维,在形成胚胎时,就已经注定了。

在这里,初心其实就可以分一个善恶出来。

也就是孟子讲的善,荀子讲的恶。

但不一定善恶就要分得高低出来。我觉得善恶一体更合适。

婴儿有争奶的私心,也有关爱爸妈甚至关爱世界的同理心。

而为什么我们讲“去恶存善,明明理,讲亲民,讲止于善。”

因为从“恶”上面讲,人作“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

但是作恶,其实是保护不了自己的,。作“恶”,便会生起站不住理的争端,从而反伤害了自己,所谓天理昭昭,因果不爽。

所以,为了保护自己而作“恶”,反而保护不了自己,甚至是伤害自己。

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不能作恶,只能作善。

止于善!

为了达到止于善,首先是:明明德。

明明德:即保持万物一体的同理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能站在别人别物的角度上看待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便会顺其自然地进行“亲民”。

即关心别人、关心社会。

后面我们讲“止于善”。是讲,当我们的念头出现时,我们就要思考,这个念头是否是“善的”。

而这个“善的”念头,不一定就是对待别人的,根据万物一体,对自身也是。

例如我现在产生一个念头,“今晚要大醉一场。”但是无缘无故去大醉一场,对身体不好,对发际线也不友好,老妈也会甩脸色,还影响明天的工作。

所以,这个念头是恶的,是欲。所以,掐掉。早点睡觉。

但绝大多数人都刹不住车,想法、做人、做事,都没办法止于善。这其中一点,是因为善的反馈时间比较长,而作恶的反馈时间比较短。

例如刚才喝酒这个问题,我要是去喝酒,那么马上就能得到酒精带来的快乐。

要不喝酒,那不喝酒的好处,就只能在日后的时间里,慢慢体现出来。

人有懒惰性,潜意识会追求短暂的快乐。

其二,做恶比做善比较简单。做善需要思考需要去做,而作恶往往比较简单。

例如好兄弟姐妹向你借钱一事。作恶的话,只需要说没钱,即使你有钱。

想作善的话,即使真的没钱,还得关心他一番,看能不能在其他途径帮到他。

而有钱要借他的话,还得计算能借出多少,这笔钱到时候拿不回来如何解决,或者能不能接受这笔钱拿不回来的损失。

所以说,作善真的比作恶难。

但是呢,回到文章的最初,我们讲心有善恶,因为做“恶”,对我们没有什么帮助,所以我们要去恶存善。从这个理念出发,我们就要做到“明明德”,真掌握到“万物一体”后,我们就会生出对自身、他人、社会的同理心。

在这个同理心的前提下,我们就大到明确了人生的方向,小到明确了对待每一件事情的方式方法。这样很自然地不断修正自己的念头,也就能做到《大学问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再做到知行合一,此心大概率就可以光明了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王阳明大学问学习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本站信息推送。

王阳明大学问心得体会感悟 篇4

1、由于我们平时心不够清静,定功不够,所以就观察不到人心念之细微变化。此处“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可以看出是指人之真心,本性。而且一切外相,心念都是源自于真心本性,所谓相由心生。华严经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里的心是指真心,识是指阿赖耶识,是妄心。既然由真心所现,真心岂有不自知之理,真心知即良知知也。

2、意念并非由以往习气所成,而是无中生有,没有理由,突然出现,出现之后又突然的消失。这个话佛在经上讲过,叫「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至于善恶,真心本无善恶,处于中道。但是由于我们有分别执着,所有就有善恶之分,而善与真心比较相契。《中庸》讲跟中道很相似,就是不偏不倚谓之中。

不思一切善,不思一切恶之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王阳明大学问心得体会感悟 篇5

有时经常会想,人为什么要弃恶扬善,做正能量标兵?说脏话,谋私利,推卸责任享清闲有什么不好?你可能会认为我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幼稚,可是你真的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吗?如果你感兴趣的话真的可以想一想 “有什么不好”,并简单列举一下

如果你的答案非常模糊,那可就要注意了。为了说明要弄清楚这个问题的必要性,让我们先来想象一个情境:如果你身边经常接触的人中有这样一位,这个人一口一个毒鸡汤,高举正能量无用论,自认为在这个社会正能量的人就是天真,总是打压你的正直,可就是在学习成绩等方面领先于你,让你不得不重视他说的话。时间一长,如果你不深刻了解人为什么要弃恶扬善这个问题的答案,你觉得自己会在这种环境下 “出淤泥而不染” ,依然保有自己的正能量吗?

回归正题,阳明的《大学问》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笔者对此做了简单整理

欲修身者,必先弃恶扬善:

修身,指为善去恶的行为

起主宰作用的灵明想为善去恶,起具体作用的形体才能为善去恶

所以想修身,必须先摆正自己的心

然而心的本体本来没有不正的,那怎么用得着去作正心的功夫呢?

心的本体是正的,但自从有意念产生之后,心中才有了不正的成分

所以凡是希望正心的人,必须在意念产生时去加以校正,若是产生一个善念,就像喜爱美色那样去真正喜欢它,若是产生一个恶念,就像厌恶极臭的东西那样去真正讨厌它,这样意念就没有不诚正的,而心也就可以得正了

然而意念一经发动、产生,有的是善的,有的是恶的,若不及时明白区分它的善恶,就会将真假对错混淆起来,这样的话,虽然想使意念变得真实无妄,实际上也是不可能使它变为真实无妄的。

想使意念变得纯正的人,必须在致知上下功夫,这里的“知”是一种良知,是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的那种知性。这是天命赋予的属性,是我们心灵的本体。凡是有意念产生的时候,我们心中的良知就没有不知道的。它是善念呢,唯有我们心中的良知自然知道,它是不善念呢,也唯有我们心中的良知自然知道。这是谁也无法给予他人的那种性体。

今日若想辨别善恶以使意念变得真诚无妄,其关键唯在于按照良知的判断去行事而已。为什么呢?

因为当一个善念产生时,人们心中的良知就知道它是善的,如果此时不能真心诚意地去喜欢它,甚至反而背道而驰地去远离它,那么这就是把善当作恶,从而故意隐藏自己知善的良知了。

而当一个恶念产生时,人们心中的良知就知道它是不善的,如果此时不能真心诚意地去讨厌它,甚或反而把它落实到实际行动上,那么这就是把恶当作善,从而故意隐藏自己知恶的良知了。像这样的话,那虽然说心里知道,但实际上跟不知道是一样的,那还怎么能够使意念变得真实无妄呢?

现在对于良知所知的善意,没有不真诚地去喜欢的,对于良知所知的恶意,没有不真诚地去讨厌的,这样由于不欺骗自己的良知,那么他的意念就可以变得真实无妄了。

所以说要想致知的话,必然要在格物上下功夫。‘物’就是事的意思,凡有意念产生时,必然有一件事情,意念所系缚的事情称作‘物’。‘格’就是正的意思,指的是把不正的校正过来使它变成正的这个意思。校正不正的,就是说要去除恶的意念和言行。变成正的,就是说要发善意、讲善言、做善行。这才是格字的内涵。

王阳明大学问心得体会感悟 篇6

读完《大学问》,我最大的感触便是一个字——“一”。

“一”便是统一,相合。从大人的以万物为一体,到本末实为一体,知行合一,都表明“一”这个境界的崇高。

天下有万事万物,如若细细辨数,穷极一生也不能探求,哪怕数字再大也毫无意义。故而,看似最简单的“一”,却将无法全部掌握的无穷悉数包含,分明是至简至微却内涵无尽。而作者也明白如此的统一并非常人所能做到,所以将此“一”拆为几个方面,逐步化一,达到大人的境界。

首先是修身。此时的人尚且不能以万物为一体,对外在的陌生使人不能客观了解自己,哪怕是善恶求证也要求诸外物。然而修身是修己身,若连自己都不能了解,又怎能明辨外物的理。况且若万物无穷,己身仿佛小点,表面上看去是万物包含自己,但是,仔细去想,又怎么不是自己这一点的边界包住了整个世界呢?所以万物包含自己,而自己又包含万物,因此自身与万物实为一体,最内的一点等同于最外的无穷。因此,向外的探求耗时耗力且不得根本,而自省自问却能掌握万物的道理,并有明确的目标——“心”,也就是良知。

问询自己的良知,也就是遵循人先天的本性的善恶。“人之初,性本善。”对于自己的行为加以明辨分析,使之有一定的准则,而非不顾善恶,只凭喜好。这也是为何要强调意诚。只有意诚,才能遵从良知,对于善如好好色,对恶如恶恶臭。这样才能令本心直指良知,而不被恶念所阻,进而再由良知出发,才能保证行为的起源,也就是意念不受恶的影响。此时,人便能由良知进而操控行为,掌握自身了。因良知本是天生,遵从着自然的规律,所以人的行为也就更加的合理了,同时也会对外界产生好的影响。这让我想到了许多人和事。像灰姑娘的后母对亲女儿的爱护,袁世凯对于家庭关系的维系,可以说是模范,与他们恶的一面相去甚选,这便是他们意不诚的结果,善的良知遇上恶念便让自己听从恶念,所以本可做大人,却落为小人,实在可惜。

此时的人自己完备,才能体会到万事万物的真理,并将其统一,进而明明德,成为大人。而此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亲民等行为,看似是果,其实又是因,若无亲民,就不能明明德,但明明德又务必会亲民,所以互为因果,紧密一体,所以本末不能一分为二。

王阳明的一便是探求有的,进而推知无穷化凡为简,;以一证无穷,进而统一。这种理论看似太过唯心,但是,却又有着严谨的精神。比如数学中线段与一片大海中的点一样多,物理中由已知推证未知,不都是先求于己后统一万物么。

只是前者侧重于哲学,后者似乎偏向于具体科学。但哲学和具体的科学本就相互促进,互为本末,正如王阳明的本末之说一样,实为一体。可见这种思想的有效性。

《大学问》,岂止是《大学》之问,是大人之问,真乃大学问!

王阳明大学问心得体会感悟 篇7

这世界上的贼人太多了,多如牛毛,而我们心中的贼更多,多如恒河沙数。

对于精通儒道佛的全能大儒王阳明来说,除了治心是世界上第一难事之外,其他的一切,不过是天上的浮云而已。

这世界上充满了贼人。有窃国的大盗,有穿墙过壁的小毛贼,有呼啸山林的山贼,这些其实不足为惧。因为他们是外显的,是现实的,用武力就能解决。而存在于我们心中的贼,却很少有人能战胜它。

因为,人毕竟是欲望的动物。

按照中国儒家的观点,既能克己,又能成人的人,就是圣人了。而按照道家的观点,能做到扫除心中的种种杂念绮念,做到无己无名无功,这同样是圣人神人和至人了,这就达到了逍遥的境界。

这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而所谓理想,从来都是立于最远的地方,不容易达到的彼岸。

明朝正德十三年。王阳明率兵剿匪,而匪患已经蔓延了数十年。王阳明仅仅用了几个月,就完成了几十年没有完成的任务。但王阳明一点也不骄傲。他写信给自己的学生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山中之贼可以用武力解决,这是很容易的事情,而盘踞在我们内心的欲望、内心的贼,却时时刻刻与我们战斗,与我们拉锯。他们势力强大到几乎战胜了所有的人,而且还将战胜更多的人。他们是我们内心的魔鬼,之所以我们无法战胜他们,是因为那个魔鬼,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世界上最难战胜的人,就是自己!

睿智的老子指出,“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

能看清别人,叫聪明,而能看清楚自己,才叫智慧。能战胜别人,叫勇猛有力,而能战胜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

人为什么要战胜自己,是因为人的心中有贼。

人为什么很难战胜自己,是因为我们的心中,在良知之外,还有叫私欲的东西。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心学,来自于孟子的性善论和欲求自得的理论,来自于陆九渊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的理论,来自于他自己创立的心外无物和致良知的理论。

在宋朝理学普遍关注外物的规律,希望以格物来致知的时候,希望以各种身外的现实的秩序来强制性规范人行为的时候,王阳明发现了理学的不足。理学的不足是对心的忽略,是知与行的割裂。而在王阳明看来,一切外物在被我们的内心认识感受之前,是没有意义的。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说明,心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心才是万物的根本。心的好坏,决定了世界的好坏。所以,世界坏了不是万事万物坏掉了,而是我们失去了本心,失去了我们内心中本来存在的良知。用孟子的话说,我们丢掉了本心,却不知道去寻找,丢了鸡和狗,就满世界去找,这是很可悲的事情,所以孟子还说,人生的所有的价值就在于寻回已经丢失的良心。

圣贤的根本任务是,要么拯救世界,要么拯救心灵。而在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看来,拯救了心灵,就拯救了世界。所以,救世不如救心。破山中贼,不如坡心中贼。

致良知的理论认为,人生的根本任务是,把良知良能转化为良行。光说不练,这割裂了知与行的关系。所以王阳明认为,拯救世界,先拯救心灵,战胜世界,先战胜自己。因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王阳明的“心学”并不是纸上学问,而是实践中的智慧,这就是陆游的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阳明的心学,为我们找到了成为圣贤的道路。王阳明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是平等的,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善,都有良知,只要我们能心存向上向善之心,我们就能成为圣人,这与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阳明又提出了“心学四句”,可以作为我们致良知的关键途径。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炼,这就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其实就是不断为善去恶,克除不善,消去各种欲望和焦虑,就是要斗败我们心中的贼。

人心中的贼,实在太多了。我们有自私自利之贼,有妒忌之贼,有求名之贼,有求利之贼,有贪图权位之贼,有贪图美色之贼,有行事不决之贼,有瞻前顾后之贼,有心浮气躁之贼,那么多贼,我们就是贼王了。

那么,如何才能去掉我们心中的欲念杂念绮念,如何才能过一段心怀坦荡天朗气清俯仰无愧的生活?

中国文化中,强调的是成人之道。而成人就是要克己,而克己就是要返回自己的内心,找回自己的善端,找回自己的良知,然后将内心的良知外化于这个世界。这就是王阳明一生强调的知行合一。

第一,要自省。自曾子开始,我们就强调自省,要时时刻刻反思审视自己,才能荡除心中之贼。

第二,要慎独。越是在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听见的时候,我们越要严加管束自己,这样才能荡除心中之贼。

第三,要反求诸己。孟子说事有不得反求诸己,一件事情做的不成功,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千方百计去找别人的不是。

第四,要静坐。通过静坐把放失的人心收回来,这样才能放逐心中的贼,找回自己的良知。

第五,要心斋。心斋是道家庄子的修炼方法。就是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达到逍遥之境。

第六,要坐忘。这也是道家的修炼方法。就是忘记一切外物的干扰,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

王阳明大学问心得体会感悟 篇8

身体是思想和心灵的容器,锻炼身体的目的除了健康和好看,还有一个就是让这个心在身体的容器里更加的自由。

身体这个容器调养好了,那么思想和心灵怎么调养?这是个问题。很多年前知道“惟精惟一”这个词,一以贯之的努力,持续用功。

始终认为《大学》是修身治学最重要的书,而且把用功着力的地方讲的非常透。

于是重读了张居正评点《大学》,再之后,把阳明先生的《大学问》又重新读了一遍,以心学为主线,理解《大学》,以《大学》为主线,理解心学。

阳明先生《大学问》,全篇讲了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大学》的开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二句话:修身在正心,正心在诚意,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

换句原文的话:物格则知致,知致则意诚,意诚则心正,心正则身修。

阳明先生在讲述这两句话的过程中,阳明心学的核心要义基本上就说清楚。

这就是为什么四千字《大学问》这本书,是影响深远的阳明心学最重要的著作。

一、我们先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什么是大学?

大学,大人之学。

什么是大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大人。

由此相对的是小人,什么是小人?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就是小人。意思是由于形体、外貌、性质、属性等的不同,有你我之分的就是小人。

由这个定义,我们可能会想,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小人,绝对的大人是不存在的,或者存在也只是在传说和神话里。

我们跟动物,花草肯定是有区别的,不是一体的;我们人与人之间个体肯定是有差异的,不可能一样,也不可能是一体的。

这种理解没什么问题,然而《大学》里却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意思是:一体之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

儒家最核心的的要义是:仁。

什么是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儒家的仁。

关于一体之仁,王阳明在《大学问》里举了例子。

一个老妇人掉到深井里,任何看到的人必然会有惊吓恻隐之心,这个心人人都会有,救不救,伸不伸援手,因人而异。这个心就是仁,这个仁与掉井的老妇人是一体的。

一只鸟或者一个动物,受伤了,再极端些,濒临死亡之境,任何看到的人必然会有同情之心,这个心人人都会有。这个心就是仁,这个仁跟这只鸟或者动物是一体的。

一棵树一朵花,无缘无故的摧折或者枯萎了,任何看到的人必然会有顾惜之心,这个心人人都会有。这个心就是仁,这个仁跟这棵树或者花是一体的。

这就是一体之仁。一体之仁之心人人都会有,是根于天命之性,并且是自然灵昭不昧的。

这个天生的,人人都有的,无法泯灭的一体之仁就是「明德」。

这个明德大人先天都有,只不过我们是小人,这个明德被私欲所蒙蔽。

大学之道,首要就是摒弃私欲,恢复这个一体之仁的先天明德。

这就像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我们经常会出手去折断它,为什么?我们希望独自拥有,或者用它去讨好自己喜欢的人。

这就像小孩先天都有一体之仁,为什么他们当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扔东西,会破坏,他们先天的内心知道破坏东西是一种“罪”,但为了达到自己的欲望,蒙蔽了这一体之仁,而去犯这种“罪”。

儒家有“达则兼济天下”之说,这天下与我何干,为什么有能力的时候要去兼济天下,心中有着以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一但有兼济天下的能力,自然要去实现这个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

孟子说“养天地之浩然之气”,指的就是这个培育这个“一体之仁”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是一体之仁,简单的说,就是仁。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自我修养之路,就是因为心中有这个明德。

所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2.接着说:在亲民。

明明德,是一个概念,明白一体之仁是本体。

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大人,是“小人”,明明德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惟精惟一之功,有些人可能需要终身去努力。

那么怎么去做?

王阳明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

亲民就是实现明明德的路径。

这里,王阳明举了个例子。

孝的一体之仁,应该先孝顺自己的父亲,然后亲戚的父亲,邻居的父亲,朋友的父亲,天下人的父亲。

做到这一点,我的孝就和自己的父亲、别人的父亲,天下人的父亲为一体矣。

这个时候,孝之明德,孝的一体之仁就明了。

以此类推:

夫妻之间的感情,兄弟之间的感情,对待天下万物都是这个路径。

所以说,在亲民是明明德的路径,是明明德的着力点。

这个路径有个顺序和次序,顺序和次序非常重要,顺序和次序搞乱,反映的是伪善。

有些人,不孝敬自己的父亲,因为名声或者利益的需要,去孝敬别人的父亲,或者高大上一点,天下人的父亲。

这不是明明德,而是沽名钓誉,为自己的私利去表演。

不知道孝敬自己父亲的,怎么可能知道孝的一体之仁。

所以有句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 最后,止于至善。

至善,这个词很容易引起歧义,就字面来说,就是最大的善,善良的极致。

要是这么理解,那就没完了。这种无尽头的追求,容易遁入虚空,成为没完没了的空话,大家下功夫就没有着力点。

阳明心学的特点是非常的务实,修养和行为有一个着力点。比如王阳明对于知行合一有句通俗的话:

人还需在事上练!

什么是至善?

灵昭不昧的一体之仁就是至善!

这个至善在哪?在我们没有私欲蒙蔽的心里。

这是整个阳明心学最重要的理论支柱。

至善不在外在,不在外面的事事物物中,不在终极的所谓慈善中,而在每个人的心中。

每个人心中都存在这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因为这一体之仁被私欲,利益蒙蔽,所以大学之道,需要明明德,需要亲民。

明明德是本体,亲民是路径。这止于至善,恢复一体之仁,就是终极的目标。

《大学问》作为儒家的正宗理论,批判了道佛的思想,称为二氏虚空之说。

如果对道家和佛家核心思想有了解的话,这两家的学说跟儒家仁有些类似的地方,有共同的地方。王阳明在止于至善这一段,指出了最重要的区别所在。

佛、道学说也有:我与众生万物的关系。一体之仁是三家学术的起点或者说共同之处。

为什么说止于至善,能够明明德,找回一体之仁就够了?

佛、道两家,在明晰一体之仁的基础上,追求往生,来世,或者仙佛,寻求个人超越万物一体的更大追求,于是成了“四大皆空”,关注于自身的修行,没有家国天下,这是出世。

我们以前有句话,叫做:学海无涯。这里有一些人定胜天的说法,诸如:学海无涯苦作舟之类的说法。

我们好像有个概念,做事只要下死力气,苦干终归有好处的。这种说法,其实是当权的让不当权,干活的人老老实实的一种说法,再白一点,是愚民的。

庄子有个说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什么意思?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太危险了。就算是都明白了,这生命已经终结了。

止于至善就是这个意思。止于追求心里灵知不昧的一体之仁就可以了,不要再没有止境的去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或者是在事事物物的无尽的客观世界里挣扎。

至善对于大学而言,就像是尺子对于长短,没有尺子,不知道长短;称对于轻重,没有称,不知道轻重。

王阳明用一句话结束了这一节的解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止于至善,知道这个至善就是一体之仁,知道这个一体之仁就在自己心中,不假外求,不去追求事事物物之理,专心于内心的一体之仁。

而且止步于此,这样人就静了,心就安了,可以思考,知道思考的方向,这样就有了收获。

第二句话:修身在正心,正心在诚意,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

明白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二句话的意思相对就好理解一些。

《大学》这本书,后面主要讲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王阳明的《大学问》重点也讲了格致诚正,但他的角度不一样,他是从心学的角度,解释了格致诚正的意思。

如果没有理解第一句话,第二句话理解起来会很费劲,反之相对会简单些。

修身,修什么?身体只是心的容器和载体,因此修身其实就是正心。

本心是灵知不昧的,是一体之仁,是明德,本来就是正的,根本就不需要正,这里为什么要正?

前面说到,因为有私欲的蒙蔽,我们才会与天地万物区分你我,成为“小人”。私欲是怎么产生的,这里就有意,意之动才会有好坏,善恶,因此,正心在诚意。

意之动就有好坏,善恶。本人怎么知道这个意之动是善还是恶呢?

比如,简单的说,你看到有需要的包包或者香水,产生了占有欲,准备去偷窃,这件事你知道是不对的,是错的,为什么?因为商品在于等价交换,不劳而获就是错。

这种概念的来源,或者是别人告诉你的,或者受教育得到的,这就是知。

致知,这个致是至的意思,至知知至。

这有人要问了,这偷窃的善恶太简单了,大家都知道。

那么再举一个例子,杀一人救百人,那是杀还是不杀?

这个例子如果身临其境,在不同的环境里答案是不一样的,这个知就难了。

这就是诚意在致知。

致知怎么去致,是凭空去想,还是受人指教。

还得必有事焉!

人还得在事上磨。不在事上磨,知识不会凭空而来。

这就引来了最后一句:致知在格物。

也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的另一门传世名著《传习录》里解释的非常清楚。

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阳明心学这个理论大厦的基础。

如果有机会,说到《传习录》的时候会详细说。

《大学问》这本书十多年看的时候,似懂非懂,似是而非。

十多年前,我先看了《传习录》,再看了《大学问》,然后又看了王阳明文集的年鉴。

读书不求甚解!人还需在事上磨。

这些年经历了很多事,后来又看了查理.芒格的《穷查理的宝典》,很多思想很像王阳明。

前些日子,认认真真的读了张居正评点的《大学》,回过头重新再看《大学问》。这次清楚多了。

谨为记!

39 3905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