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读后感范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王阳明传读后感范例【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王阳明传读后感【第一篇】

前些日子,我读了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书中至爱的故事令人倍受感动。尤其是《三月蝗》,它深深的触动了我。

《三月蝗》讲述了将要丰收的大麦地,经受了一场严重的蝗灾,整个大麦地就像冬天一样,被吞噬得什么也没有了。如此巨大的灾难,并没有打倒青铜一家,打倒大麦地的所有人,他们勇敢地面对灾难,与苦难做斗争,体现着劳动人民的纯朴与坚韧!

青铜曾与葵花一起到芦荡挖芦根来充饥。充满甜汁的芦根,让一家人心满意足。青铜还网住了一只野鸭。嘎鱼一家硬说是青铜偷了他们家的公鸭,最后青铜证明了自己的清白,青铜和葵花在饿了时就躺在船上,看天上变幻着的白云的形状,想象成食物,以假装吃东西来抵抗饥饿,他们这种乐观、从容的对待灾难的态度多么令人感动!

奶奶从小生长在一个富人的家庭中,自从来到青铜家后,生活就变得非常贫苦。一次水灾侵袭过后,为了盖房子,奶奶悄悄当掉了自己的一对耳环。在这次蝗灾中,奶奶又将自己手上那黄灿灿的金戒指当掉,换了一小袋米,只为了给青铜和葵花烧一顿饭……

青铜和葵花、以及奶奶,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个家,为这个家做出了奉献……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不仅能够吃饱穿暖,而且还能自主地选择吃穿。我们虽然无法设身处地地体会青铜和葵花的苦难,但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在苦难中的那份坚强。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在这个世界上,至爱有多种表达方式;苦难也不能缺少。人的一生必定充满苦难,正所谓“暴风雨过后必定是美丽的彩虹”。人只有经历过苦难,才会真正成长起来。罗兰说过:“痛苦是我们的恩人,经过痛苦才更勇敢”。让我们在痛苦面前成长为一个强者吧!

王阳明传读后感【第二篇】

“阳明先生,百世之师!——这是清代最优秀的国学大师、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梁启超先生对于王阳明的评价。古来圣贤,以身教者从!

王阳明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和革命家,对于一个凡人来讲,成就一番功业便实属不易,如若能够成就以上任何一个“家”的功绩便已是难能可贵、圣光繁耀的事,而王阳明却以一己之力在诸多领域立功建言功绩卓卓。世人皆云“人无完人”,可见成为一个“完人”的难!王阳明不仅修养道德,并且在奉行“程朱理学”为正统的大明王朝另立旗帜,创造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阳明心学”,王阳明主张”凡是要在事上磨炼“,为官勤政克己勤勉,稍有闲暇便设院讲学、影响深远,甚至不论官场遇挫责罚贬谪还是日后重新启用、平定叛乱建立军功,阳明心学的”体悟“都从没间断。立功、立德、立言,王阳明是我国历史上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两个半完人”中的一员!

尽管今天,我们很难断定史家认为的成就了“三不朽”的两个半完人到底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一说,还是另外一种说法:诸葛亮、王阳明和曾国藩一说,但毫无争议的是,阳明先生的“心即理”、“致良知”、“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对后世思想界和哲学界、以及教育界的影响!甚至连清代最杰出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都对阳明心学推崇备至,他认为“阳明心学是“济时之良药”.他不仅推崇阳明心学,更以阳明心学作为安身立命的依托,在“心绪恶劣,不能自胜”之时,“惟读《明儒学案》,稍得安心处”。

对王阳明的学说追慕的越多,便越发想了解一个生活中更加真切、清晰、立体的王阳明,甚至是食得人间烟火的王阳明,他的树德育人、立功立言、一衣一粟、侍老携幼、日常家书……于是便有面前这本书——由王程强先生释读的最新力作《王阳明家书》!

《王阳明家书》不仅包括家书原文、译文和注释,还包括释读作者王程强先生对每封家书的通俗解读,和外延知识的拓展和介绍。在本书中一共释读了40封王阳明写给家人的书信,这些看似日常生活中平常家书,其实都离不开作为诗书传家的家书、家训和家规。作为阳明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以身作则,在一封封家书中以良知教子孙,以良知传家规,12条家训也犹如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侧重于帮助后世子弟开启良知、养德养身、树立志向。在上大人书的部分收录了王阳明禀父母日常的来信,在诸多给父母的书信当中,”孝悌“两个字一脉贯穿,甚至在其他给诸弟书、致儿子书、从侄和亲戚之间的书信当中,孝悌二字子都犹如脉络随处可见!可想而知,王阳明在明朝作为那么大的管,不仅要帷幄官场、平定匪乱、剿灭叛党,更时时刻刻引导子侄,教化后辈,这种关心不仅表现在住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表现在对父母大人内心以及老年生活精神寄托敬重柔和的关心和宽解,这样的做法,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都实难做到,更何况对一直处于军情繁忙、征战在外王阳明而言!尤其是现在这样总过不如老龄化社会之后在去读样的内容,结合我们自身父母也几经渐渐老去,想想自己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作为圣贤的王阳明不仅在奉养父母方面细致入微的敬重、宽解和关切,在扶助后辈、教育子侄方面,也一直强调养德、立志、养身,给每一位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人或者年轻的父母,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王阳明为弟弟的《示弟立志说》这篇长文中,王阳明详细说明了青少年立志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立志和如何坚守志向;他写道心中的志,是身上气的统帅,简直是人的命,如树的根河的源泉一样;阳明先生的学问被称为”心学“,又被称为致良知学,致良知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生命科学,用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并如何打造变化气质,开启良知并改造命运和生命的质量;在《与弟伯显》中说”养德养身只是一事“;

大概好书通常都是这样吧?既给人以营养丰富、历久弥新的文化和教养,又有足以让人当做家风家训而奉为圭皋的精神内核?翻开书,钱明先生和吕铮先生分别为本书做的序也让人分外喜欢,甚至在阅读本书的序言部分,我竟然在浏览了之后后情不自禁朗读了两遍!对的,没毛病!并且你也没听错,真的两遍啊!读后看了一下某番茄的计时软件,竟让足足1小时!序言纵横捭阖又氤氲深长,结合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精彩了,也许对于立志于做一个书评人来讲,有时间的话读读背背反复体味研磨也许是一件快速提升书评功力的事情!

”男观近世人家子弟之不能大有成就,皆由父兄之所以教之者陋,而望之者浅“王阳明说,儿女们一生的成就大小,与家长的教育关系很大,孩子小时候,自由生长没什么志向,需要家长帮助树立远大的志向,好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方向。这样的观念,即是在今天看来都依然深刻独到!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时代相传的便是家风,而家风,有往往一书信、文字、潜移默化和身体力行当中代代传承。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未来的人生是否精彩,也许皆取决于家长所能够给予他塑造的一种什么样的家风。

”阳明先生,百世之师!感谢台海出版社和本文释读作者王程强先生,让我们近距离细致入微的认识到一个平凡如此又大圣大贤、可作万人师的王阳明。另外对王阳明学说感兴趣的读友,推荐阅读王程强《知行合一.王阳明咏良知手迹》。

王阳明传读后感【第三篇】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王阳明传读后感【第四篇】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修炼“内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达到“三纲”之条目工夫,是人生进修之阶梯。

“格物”乃阶梯之基也。

然何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来各自有说。

刘宗周(明末理学家)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如郑玄(东汉经学家,著《三礼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子思(孔子之孙,著《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大学章句》)曰:“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说法虽各一,然基本认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从物事上穷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而王阳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又曰:“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贼。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虽然都是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但王阳明认为,从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之性,是谓良知。然生而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乌云”所蔽,以致良知无以致用。所以,格物当格心中之物,拭“乌云”之蔽,复“明月”之明。

是为“格物”,是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进修之阶梯,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1 2125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