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基本知识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律诗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著称,理解其格律与意境,能更深刻体会古人情感与智慧,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创新?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律诗的基本知识学习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律诗的基本知识学习心得 篇1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我喜欢它的博大精深,灿若繁星。从小到大,陪伴我时间最长的书籍就是《唐诗三百首》,是我永久的“营养品”。虽说是喜欢诗词,实际上我还是在诗词的殿堂门外徘徊! 因为读书时候老师所教授的只是课本上的一些诗句阅读和浅解罢了,并没有专业的教授诗词知识基础,后来在网上认识了一位老师,并在他的介绍下有幸加入了联都小渔村群进行专业的律诗创作学习,并聆听了凌雪老师六节诗词基础知识课程讲座,感受获益颇多。
起初我以为写诗只有凑合四句或者八句就是诗了,读诗也是毫无目的地背来背去,领会不到诗的真谛,更不懂何为律诗,何为平仄等等。在第一讲的课程中听凌雪老师讲格律诗的平仄及粘、替、对、才明白了写诗原来有一定的规则格律,其篇式、句式都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格律诗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另外学会了如何辨别四声区分平仄,凌老师还教了大家第一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和 仄仄平平平仄仄 等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格式类推方法的技巧。
未系统学习之前,更不知何为诗韵等,在二讲的课程学习中明白了格律诗的基本特点是用韵、平仄、对仗,还有对、粘、拗救和避免孤平、三平调等。诗原来也分很多类型的,诸如什么是五律、七律、绝句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等类型。也知道写诗不可犯孤平,但有些诗的特定句式可以用的。在三讲的课程中发现自已对对联的知识很欠缺,明白了律诗其中二联对偶句的重要性,老师讲述了对偶是学习律诗的必修课题之一,才知道了律诗对偶句的五个特点是;
1、两句为一联。
2、词性相当。
3、要平仄相对。
4、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5、句子结构要相同。
理解了工整的对仗并不是单纯的天对天、地对地、事对事、人对人,更明白了律诗的对偶与对联不同,对联要整体写一件事情,而诗中的对偶只是写整首诗的一部分。从课程学习中,我领悟到律诗中的’对偶句只要是天对地、事对人、情对景、色对声,明白了对仗不能粘着而要展开,才显得腾挪变化令诗句灵活生动。律诗八句的几种写法;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情景交融、八句都写景、老师建义初学者要写好诗的最快捷径是先学“先景后情”。课程中凌雪老师引导我们要多学习,闲余多读些诗来训练自已,对学习写诗有很大好处的。
四—六讲课程学习了何谓律诗的起承转合,明白了起承转合是整首诗的重要环节,明白了“起”,乃是诗的开头,“承”,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扩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要写好绝句,要求起要扣题、突兀;承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讲述了几种起句的手法有明起、暗起、反起、兴起、陪起、引起和写起句的七个注意点。理解了承句的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如何写好转句,转句的时候要注意几点;
1. 做好衔接性,不能断裂。
2. 不能拖泥带水,要转得干脆利落。
3、要转得到位,并给合句作好准备。
还有写转句的几种技巧;
1、 进一层转法;
2、退一步转法;
3、反转法;
4、扩转法。
古人云:“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就是结句要做到言尽意不尽,要把作者引到你句合之后无穷无尽的回味。这是老师在课程所提到的合句写法,以往学写诗并不知合句要扣回句,要做到言尽意不尽,笔尽情不尽,要让诗句读来的余味无穷。课程中提出写合句要注意合句的前分句要收住前六句,对前面六句有所总结,要在语气上,逻辑上,还要为后分句做好铺垫。
还教大家几种写合句的技巧;
1、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就本位收住。
2、就题作结。
3、由题外作结,笔尽意不尽的把读者思维带到你合句的句号之后。通过几讲的课程学习,初步明白了诗中起承转合写法是首联叙述缘起,用语要平常浅显,不要刻意。二联要用语精致,对仗工整。三联从外观见闻进入深层抒发,把景和情巧妙的有机融合在一起。结联综括。总之要进一步深化主题,而且要结得韵味悠长耐人寻想。可惜我每次的作业,还未能达到老师的要求,词句过于平淡,以后我还要多加炼字、炼意的练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才一定有所提升。
老师在课上亲切的说话,又带激励的语言,还有评阅老师们对学员每次作业的认真评阅,在此我再次多谢各位联都小渔村的老师们,你们辛苦啦!你们百忙中的无私奉献令我非常感激和佩服!我想,以后写诗虽不可达到登峰造极之境,但只要我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好好珍惜联都小渔村古诗词群的学习机会,在老师们的辅助下,我的诗词素养相信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律诗的基本知识学习心得 篇2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自古以来便是人们情感寄托和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而要写好一首诗词,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其格律规则。在我学习诗词格律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将从格律的定义与分类、韵律和字数的应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格律对作品的美感等方面,就我的体会谈谈对诗词格律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格律是指诗词中音节或字数的摆设规律。它包括平仄、韵脚等。在古代,同时必须遵守平声和仄声的轮排规则,以达到平仄和谐的表达效果。而在格律的分类上,有七言、五言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音节或字数要求。例如,七言要求每句七字,五言要求每句五字。这些格律规则,为诗人和作家提供了一个创作的框架,使得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自由地发挥和表达。
其次,格律与韵律和字数是密切相关的。韵律是指诗词中音韵的呼应和排布。由于汉语言的特点,在每个字音字母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韵脚是通过音节和韵母的组合来体现。如“青天,白日,明月,高山”等,它们在发音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就构成了一种韵律。而字数则是指每句诗词中字的个数。使用字数来表达情感,可以使作品更加简洁、凝练。因此,韵律和字数的应用,可以让作品更富有节奏感和美感。
再者,格律与形式和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格律的规则决定了诗词的形式和结构,而作品的内容则是作者想要表达和展示的思想和情感。诗词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形式是内容的载体,而内容则赋予形式以生命。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不仅能够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也能够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最后,格律对作品的美感有着重要的影响。格律是诗词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给作品带来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正是由于格律的存在,使得诗词表达更加富有魅力和感染力。通过运用不同的格律,诗人和作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节奏和声调,使作品更加有感染力和艺术性。因此,格律对于作品的美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诗词格律作为诗词创作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的诗词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学习和了解诗词格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和传递情感和思想。格律规则的运用,能够使作品更加凝练、生动和感人,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对诗词格律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诗词创作水平。
律诗的基本知识学习心得 篇3
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其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形式要求:律诗通常为八句,每句字数相同,且对仗工整。在韵律上,律诗要求严格,必须遵守平仄交替、韵脚相接等规则。
内容表达:律诗的内容通常是对自然、人生、情感等的描绘和表达,主题明确,意蕴深厚。
艺术手法:律诗的艺术手法多样,包括象征、比喻、拟人等,这些手法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历史文化:律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律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特点。
在学习律诗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律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独特的特点,更在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律诗的基本知识,我不仅了解了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艺术手法,更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思想精髓。同时,学习律诗也让我更加热爱中华文化,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
律诗的基本知识学习心得 篇4
今天来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学习律诗的心得!今天我来谈谈律诗的创作与欣赏。要想很好的欣赏和创作律诗,我个人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律诗与顺口溜的区别。
首先我们从定义上看,律诗是句式固定,平仄分明,韵律工整谨严的书面韵文。而顺口溜只是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来。
其区别在于:律诗对于事物的描写比较细致,并且通过凝炼而形成深刻的内涵。 而顺口溜只是事物的外部概括。
因此说,你会做顺口溜,但是你不一定会写律诗,而会写律诗一定会写顺口溜。
二、律诗的意象与意境。
可以说,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缺少意境与意象,就不会有感染力。律诗更因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对于意境与意象的要求更严格。
律诗的创作不是在于你对律诗知识了解的多少,或者掌握的技巧多少,主要取决于你对于意象的选取和意境的创造要超出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想别人想不到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人们可以通过律诗表达婉约的思绪,豪放的情怀,动情的愁缕,缜密的说理。从层面上看,意象就是深度,而意境就是广度。 所谓用意,就是缔造意境(也可以称为作者的思想境界)
这个缔造的高下之分,除了你对于名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加上个人的创作,诗人的个人修养和生活磨练。不同的人生以及不同的社会地位,都会使不同人对于同样事物产生不同的感想和体会。反映在律诗里就称为意境。
请大家参考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和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
三、律诗的格调。
格调也称情调,是人们内在情绪和外在情感体验的一种集中取向。是对人的情感价值和情感延伸出的精神层次的具体概括。其表现方式有:高雅、含蓄、婉约、豪放、雄浑、凄怆、妩媚。
这是作者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说白了你所描写的事物及其意象意境就是你的代言人,借此来传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四、律诗的章法。也叫结构规律和布局谋篇的方法。也就是我以前说过的起承转合。
今天主要讲起,有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设问式。(也可反诘) 那么怎样起呢?
1、通过引入某个意象来达到“起“的目的。
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2、通过引入某个事件或环境,来达到“起“的目的。
如: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3、通过引入某个现象来达到“起“的目的。
如: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4、通过直接表达一种态度来达到“起“的目的。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特别注意,如果你起的不好,你下文就容易跑题,或者衔接不好。
承就是要承上启下,是起的延续,同时又是转的铺垫。要避免平淡与重复。承运用不好律诗就显得松散。
转就是通过景物意境的递进和引申,让诗有一种跌宕起伏的跳跃感。
合就是总结全诗,并且交代转中没有表达完的意思,让整首诗有一种整体美。
另外,起承转合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可以根据布局安排,适当调整句式排列,但是顺序千万不要乱。
我之所以着重讲述起承转合的重要性,就是要告诉大家,不管是律诗或者填词,乃至于任何体裁的文学作品大都要遵守这个规律。
律诗的基本知识学习心得 篇5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诗词格律的讲座。此次讲座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收获,让我对诗词的艺术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下面我将围绕这个主题,分享我在讲座中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讲座的第一部分是关于诗歌的基本要素和构成要素。诗歌是一种以韵文为表现手法的文艺形式,它常常运用韵律和节奏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在学习诗歌构成要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诗的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传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的节奏是诗歌的皮袍,也是诗歌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这些要素的运用和交融构成了绚丽多彩的诗歌世界。
其次,讲座的第二部分是关于诗词的格律要求。诗词格律的要求主要包括平仄、押韵和字数要求。平仄是指诗的音节的音高和音长,通过诗歌的音韵来营造出优美、和谐的效果;押韵是诗歌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通过韵母和音调的组合,使诗歌更富有韵律感;字数要求则是指古代诗词的行数和字数的规定,不同的古体诗词有不同的行数和字数的限制,这些限制使诗词更加精炼、独特。
第三,从诗词的格律要求到诗词的形式演变,讲座的第三部分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诗词发展的轨迹。从古体诗到律诗、绝句、唐诗,再到宋词,每一种诗词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特点。这些传统诗词形式的发展,不仅给予了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广阔空间,也为后人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讲座中,我了解到唐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感召人们,宋词则以其婉约、柔美和悠扬的词调成为文人雅士赞颂音乐的最佳媒介。这些优秀的传统诗词对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探索和审美追求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讲座的第四部分,讲述了现代和当代诗词的发展和变革。在现代社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诗词创作也迎来了新的时代。现代和当代诗词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格律,突破了诗词的形式,突出了诗意和情感的表达。现代和当代诗词的题材和风貌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既有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现实主义诗词,也有以个人情感为主题的抒情诗词。这些新颖的题材和风格,使诗词的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和情感。
最后,讲座的最后一部分是实践环节。在讲座中,我们还有幸参与了一些诗词创作和朗诵的活动。通过创作和朗诵,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和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体验到了用文字去表达内心情感的乐趣,朗诵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诗词韵律和音韵的美妙。这些实践活动真正让我发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和潜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词的格律和内涵。
通过这次诗词格律讲座,我深感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个人来说,学习诗词格律不仅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视自己的祖国。同时,我也更加明白了诗词的艺术之美和思想之深,更加意识到诗词对于我个人情感宣泄和心灵治愈的重要作用。我相信,在将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学习和研究诗词格律,将诗词的艺术与自己的人生紧密结合,让诗词点亮自己的人生旅途。
学习律诗的基本知识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拓展人际交往、培养耐心和细心等多方面的意义。希望大家都能从上述模板中摘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律诗的基本知识学习心得 篇6
律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其格式严谨,语句精炼,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著称。它分五言和七言句,要求都必须押韵,大多押平韵,也有押仄韵的,同时对声调的平仄也有规定,分平起和仄起。诗的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要有工整的对仗,全诗共八句。此外还有五言、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要求与八句律诗相同。
据专家考证,在我国现存留的众多律诗稿中,基本上都是遵从这一格式,并诞生了诗仙、诗圣等名家,其它诸如具有诗人档次的则是层出不穷、浩浩荡荡。其实,古人对诗和诗人的定性是有严格标准的,有的人写的诗多却不能算真正的诗人,比如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多首律诗,却不能算诗人,这大概是他写作的诗没有形成独自的风格。而有的人一生只写了三两首诗,却公认为诗人。
一、律诗的写法是有规可寻的
那么,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呢?本人认为,凡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妇幼皆知的诗句就是好诗,也就是说把一些大众化、形象生动的语言用在恰到好处的地方,能让读者入眼生辉,引起共鸣的诗才是好诗。凡是费涩难懂的诗句,尽管引经据典了,但是不会让大众留下深刻的记忆。那只是传统文人为了炫耀自己知识容量而故弄玄虚的藏品。
初学者在律诗的写法上,根据本人的体会注重三点就行。一是抒情式,即通过一个景物,表达一种感情。比如李白的“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户明月,低头思故乡”。二是讲理式。通过一种现象,说明一个道理。如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三是叙事式。对一个故事的起因、发展、结果进行绘声绘色的叙述,总结出该产生事物的原故以及该事件所产生的结论和经验。其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叙事诗虽然语句比较直白,但叙述的语言必须形象、生动,犹如现代影视作品一样,能把过程的因果关系和精彩细节完美地表现出来。在《琵琶行》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表述是何等的绝妙,让人产生读诗如见的效果。
律诗的写法要领主要注意“起承转合”四个字,所谓“起”就是你要写什么?第一句必须交待内容和定性,“承”继续深化你要写的意境,“转”是再不能顺着前两句的意思写,而应该转换另外的素材写,“合”就是要回归中心主题,这个合很关键,它是全诗的总结,必须是妙笔生花。国庆70周年时我写过一首《伟哉我的国》的诗:
人类文明始四圈,中华民族独枝延。
唐朝帝国辉煌极,元代雄师勇武坚。
腐败清廷丢宝地,善良百姓跌深渊。
而今旭日东方起,大展宏图焕彩天。
诗中第一“起”句介绍世界历史的起源从四大文化圈起,而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第二句“合”说明独枝延的成就;第三句“转”指出当政者失误造成的惨状;第四句“合”又回到主题上来说明今天中国的形象。这首诗是用小说的白描手法写的,只选取大框架高度括概,不写小细节。后来有高人将“始四圈”改为“看盛湮”这样也行,需要读者理解。
写诗重在抒情,敷衍是写不出好诗的;说理要独到,富有哲理,揭示常人暂时没有说出来的道理,其诗就有新意;总结出的结论和经验要有先见之明,要成为一面镜子,能让大家能效用,并起到积极作用。
二、写律诗的条件
写律诗需要持久的耐力,观察事物要细致、认真,看清了本质性的东西,待产生出一种写作冲动时,就能写作好诗。作者还需要有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当然这些都是需要花功夫的。前天在一个资料中看到,写律诗的最高境界是四联都为对仗句,有史以来只有杜甫的《登高》是唯一的一首。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就是四组工整的对偶句,尤其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堪称经典。一首诗中不要求句句经典,有一联灵动的句子就行,甚至某一个字用得妙也行,即称为诗眼。对此,我作过细致的揣摩,也写作了一首《迎己亥猪年》的四联诗习作,虽然诗意不美,但总算是一首完整的律诗。
吠犬当班固土年,憨猪迎接艳阳天。
但求家国人丁旺,也要文明日月圆。
尔唱情歌添美意,伊吟妙句立精联。
春时播下祥和果,岁末收来吉利缘。
由此可见,律诗虽难写,深究必有得。
三、律诗的特性
中国诗词是人类文化百花园中的一颗艺术瑰宝,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所谓艺术就是学问,是一种具有灵性的学问,只有学问没有灵性的人是干不了艺术的。写诗是编织文字的艺术,诗人可以称其为文字艺术匠人,顶级者可以称为大师。具有深厚文化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写诗,就是教授也不一定能写出好诗,包括新诗。相反,有的人只读过小学,初中还没有毕业却成了诗歌大家,罗田诗人闫克珍写的诗是众人公认的好,其作品于二十年前就屡登《中华诗鉴》,可是他只有小学水平。有的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甚至根本写不出好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然,知识渊博的人,如果具备了这种灵性,那肯定是诗歌大家。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什么缘故呢?其实之前我曾谈过理性和感性的问题,写阿拉文库章,特别是论文,需要严谨的思维逻辑头脑,其作者遇上某一件事情,经过大脑的过滤之后,觉得与情理相合或不合,他会根据自己判断思路,一层一层地进行理性疏理、分析,从而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诗人则需要以景状物的感性联想,一旦某个偶遇触动了他的神经,就会在大脑里感应出一副图画,专业术语叫意象,再通过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这样的文字,具有一定的格式,还很动听,就像是一首歌,它就叫做诗。
诗歌的语言有时是没有道理的,还不一定符合事实,相反这样的诗有的却是上等的极品。如浪漫主义风格的诗你说它符合事实吗?现代诗歌连语法都不讲,甚至文理句式都不通顺,你说它符合道理吗?所以诗歌是人类的一种独特语言,虽然不合情理,但它有味。就像当今网络上最时髦的异域、玄幻小说一样,表面上是一派胡言,但其故事却能打动人,他所叙述的细节有情趣,从而牵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中,有这样的真事吗?你说《西游记》的故事是真事吗?回答是绝对没有!但与它相近的事例有吗?回答是绝对有!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官场上所发生的如同《西游记》中的故事,时有发生。这种写法就是艺术,所以艺术看似无理,却蕴含着大道理,看似不符事实,却都是事实,这叫借此物说彼物,其表述的方式是经过巧妙的艺术设计,让你绕圈圈,不直白地告诉你而已。
四、艺术是具有共性的
说诗歌是艺术,其实写文章也是艺术,绘画同样是艺术,音乐更是艺术,而且艺术的共性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是各自有各自套路,各自有各自的风格而已。根据我的体会,凡是从文的人,必须学一点美术知识,懂一点音乐知识。说中国古诗词富有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味深长,其实新诗同样富有音乐美,尽管有的不押韵,但句型的字数同样具有一种音乐美,就是写散文的句式也有音乐美,有时多用了一个字就不好念,有的缺少一个字念起来感觉不顺口,这就是有违音乐感的组词搭配。这方面,古代文人做得比今人要好。大凡古代文学大家都是精通书法、绘画、音律的,孔子懂,唐伯虎懂,苏轼也懂,古时的江南才子个个都是高手,因而让中华文学殿堂里灿若星辰,百花盛开,人才济济。
凡是掌握有多种艺术的人士,他可以灵感频发,触类旁通,互相转化,彼此利用,在学习写诗的过程当中,绝对比别人进步快,而且常有大作产生。
五,写诗莫怕他人改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登上塔山,颇有感慨,便写了一首诗,曰:
一山耸立凤城边,扼守东南护隘关。
寺院清悠钟磬净,僧家渺逸表情端。
高高铁塔挥神笔,小小荒丘弄大观。
举步投林如赶海,为人处世像登攀。
这是一首用中华新韵写的诗,那时塔山还未修建玉屏塔,也没有兴建“一方山水”五星级宾馆,因此诗的意景是平面式的。前一天,再次登山,站在玉屏塔上往下看,便是又一种景象,于是改了那首旧作。
一峰耸立凤城边,数地蛰伏雅廓间。
寺院清悠钟磬净,僧家渺逸品行端。
巍巍巨塔挥神笔,小小荒丘弄大观。
举步投林如赶海,为人处世像登山。
站在高高的玉屏塔上往下看,但见塔山宾馆、清元寺、一方山水都扒在地表之上,如同一个个蛰伏在地的动物,如果说我当时写的塔山顶上是“小小荒丘弄大观”的话,那么今天的一方山水倒真正是“小小荒丘弄大观”了。
我的一位老师对这首诗的表达意境提了一些建议,说这首四联对仗诗,虽然写作的起点高,但还有修改提高的空间,完全可以好上加好!他改道:
一峰耸翠凤城边,半岭拖烟墅廓间。
古寺清幽钟磬激,老僧超脱品行端。
擎天宝塔挥神笔,幕地楼台壮大千。
坐石修行如入定,为人处世似登山。
他这一改,让我眼前一亮,完全打通了思路,特别是第一句的“耸立”他改成“耸翠”一下子将全诗点亮,改成了一副图画,使其有了色彩,他指出“蛰伏”一词有贬义之嫌,与此诗的意景相悖,还有一些意境所指过于费涩,让读者有捉摸不透的感觉,教我以后都要写一些通顺的句子,我感觉老师说的完全正确。由于他没有上过塔山,没有临场感,他只是以寺庙之景为题。而我是要用白描式的手法,囊括塔山几个有规模的景致,包括一方山水宾馆。综合他的建议,再度改为。
一峰耸翠凤城边,数彩添华墅廓间。
古寺清幽钟磬紧,老僧飘逸品行端。
擎天宝塔挥神笔,席地豪楼亮大千。
举步投林如赶海,为人处世似登山。
这样一改,这首四联对仗诗虽然不算佳作,却全面完整地表达出了我要抒发的意境。
律诗的基本知识学习心得 篇7
诗词格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了古人的思想与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诗词格律以其固定的音律、韵律和节奏,使诗词具备了独特的魅力和美感,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领悟诗人的情感表达。
与自由诗相比,诗词格律更加讲究声调和格律的配合。当我们读一首经过精心构思的格律诗词时,我们不仅仅是在阅读文字,我们更是在欣赏一种独特的音乐和韵律。每个字的用音都经过精心的考虑,在读起来时恰到好处。当琅琅的音节如歌般回荡在心中时,我们会感到一种视觉上听觉上的愉悦,身心愉悦指数会明显上升。这种审美体验使我们更加陶冶情操,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安抚和满足。
写一首符合诗词格律的诗,对于作者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求作者具备一定的诗词功底和修养,只有对古代诗词有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才能够正确地运用各种韵律和格律。其次,作者需要在叙述内容的同时,兼顾格律的音韵要求,使句子的字数、音节和音调符合规定的格律。这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和审美意识。最后,作者需要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内涵。
诗词格律不仅仅是诗人的创作工具,它也给予读者一种独特的启示与触动。当我们读一首优秀的格律诗词时,我们会被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所打动,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其中的音乐韵律和节奏感。这些音律和节奏不仅仅是对诗词本身的完善,更是对人类内心的共鸣和触动。诗词格律通过它独特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启示,让我们更加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加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词格律,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它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诗词格律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和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人类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触动和启示。当我们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欣赏且理解其中的韵律和节奏时,我们会对生活产生更深刻的思考,会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有更加敏感的体会。诗词格律带给我一种审美的享受,让我对文学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我期望自己能够通过继续学习和欣赏诗词格律,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审美意识,用自己的文字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诗词格律的传统。
律诗的基本知识学习心得 篇8
在现代社会中,诗词已不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礼仪,大多数人对于诗词的了解仅限于学校的文言文课程或是必读的文学作品。然而,在我们追求高品味生活的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也逐渐兴起。因此,当我报名参加诗词格律讲座时,我内心对于能够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期待油然而生。
在讲座开始时,主讲人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诗词格律的基本概念。格律是指诗词的韵律和格调。一首好的诗词必须符合一定的格律要求,以保证其优雅和韵律的完整性。格律的要求主要包括平仄、押韵、字数等方面。平仄是指音节的轻重,押韵是指诗句中音节的相同或相似。字数则是指每一行中的字数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定。这些概念的介绍让我对于诗词的构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三段:如何欣赏诗词格律。
了解了诗词格律的基本概念后,主讲人向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欣赏诗词格律。首先,主讲人给我们演示了一首诗词,然后解析了每个字的平仄和押韵。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诗词格律的美妙之处。其次,主讲人还向我们推荐了一些经典的诗词作品,让我们在欣赏诗词的时候更有目的性,更能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境。这种欣赏的方式让我重新认识到了诗词的独特魅力。
第四段:诗词格律的实践意义。
讲座的后半部分,主讲人突出了诗词格律的实践意义。诗词格律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对于美感的追求和塑造。通过学习和实践诗词格律,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出对于美的敏感和鉴赏力。同时,诗词格律也是一种对于语言能力的锻炼,能够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修辞造诣。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能力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第五段:个人收获与总结。
通过这次诗词格律讲座,我不仅仅对于诗词格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实践意义。诗词格律的学习不仅在于欣赏,更在于实践。而实践中的过程,更是一种对于自身修养的提升和内涵的追求。我将会继续深入学习诗词格律,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表达能力,让传统的诗词之美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发扬光大。
以上是我的诗词格律讲座心得体会。通过这次讲座,我重新认识到了诗词的内涵和美感,也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诗词格律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训练。我会将这次讲座的收获付诸实践,并继续探索诗词格律的奥妙之处。
律诗的基本知识学习心得 篇9
学习律诗的基本知识给我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律诗是一种非常严谨的诗歌形式,它有着固定的格律和韵脚,对仗工整,语言优美。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声韵的和谐、词语的锤炼和意境的营造等方面,这些都需要诗人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我感受到律诗的美感和艺术魅力。律诗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营造出一种优美、和谐的音乐感,让人在阅读中产生愉悦和共鸣。同时,律诗的精炼、含蓄、意境深远的特点也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无限的艺术享受。
第三,学习律诗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律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思想观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通过学习律诗,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更好地认识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
最后,学习律诗也让我认识到创作的不易。律诗的写作需要严谨的构思和精湛的表达技巧,需要反复推敲和修改,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这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每一位创作者的劳动成果,更加理解和欣赏文学艺术的独特价值。
总之,学习律诗的基本知识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更加珍惜和尊重文学艺术的独特价值。
律诗的基本知识学习心得 篇10
人类的语言具有神奇的力量,通过用字和句式的巧妙组合,可以表达深情厚意、展现美妙景象。在小学课堂上,学习并欣赏古诗词格律成为一种重要的任务。通过学习格律诗词,我深深感受到了它们的魅力和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增加了诗词方面的知识,更培养了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古诗词格律让我受益良多。古时的大诗人们用简洁而优美的表达方式,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使人们能更深入地感知和体会大自然的美。例如,寒露时节,“洗尽铅华”一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词虽然只有四个字,却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学习古诗词,让我明白了如何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其次,学习古诗词格律让我培养了对美的感知能力。诗词是一种语言艺术,通过押韵和平仄的变化,诗人们创造出韵味悠扬、意境深远的诗句。从小学开始学习古诗词,我逐渐培养了对美的感知能力。例如,杜甫的《登高》中有“白云生处有人家,参差草色连山川”的表达,使我仿佛看到了白云、草色和连绵起伏的山川,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这种对美的感知能力,不仅提升了我的审美情趣,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细致地去观察和欣赏美的存在。
再次,学习古诗词格律使我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人学问重诗词,从小学开始学习古诗词,我逐渐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表达,让我感受到了中国自古以来崇尚自然、崇尚和谐的思想。同时,学习古诗词还让我了解了诗人们对人生、对爱情、对友情的思考和感悟,丰富了我的人文素养。
最后,学习古诗词格律培养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古诗词要求掌握其特定的格律和押韵方式,这让我在学习和运用汉语的过程中更加细致入微。通过模仿和创作古诗词,我能够更好地运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式,提高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课上,我能更熟练地应用格律,使我的作文更具有韵律感和美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综上所述,学习古诗词格律是我小学课堂上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词格律,我不仅受益匪浅,还培养了对美的感知能力、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古诗词格律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语言的力量和韵律美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热爱中国文化。希望未来在学习古诗词的路上能够继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上一篇:白鹿原读书心得初二优质17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