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实用14篇】
通过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历史,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思维能力,注重教学方法与实践,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历史名师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1
好几年前,我给文科班的学生布置过一个假期作业:“摘录《史记》和《资治通鉴》中有关‘商鞅变法’的记载”。开学后,我借助学生搜集来的资料,教完了《商鞅变法》这一单元,而就在快要下课的时候,却发生了集体大讨论的事情。讨论的话题在学生做这项作业时就已经形成了,他们就等着上课时和我一起探讨出个究竟来。有一些学生说,他们发现有关商鞅变法的记载,《资治通鉴》的取材很多都来自《史记》。在此认识基础上,有学生说,他发现《资治通鉴》将《史记》中商鞅变法的内容进行了删减,甚至修改;还有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举例说明,说《资治通鉴》把《史记》中一些肯定商鞅变法的辞句给删了。这样的场面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史记》记载
《资治通鉴》记载
《史记》记载
《资治通鉴》记载
我之所以选择这两部著作,一是其在史学研究中的权威性,二是其经世作用,被后人称道。我的本意是希望学生通过史料搜集,多方面地了解商鞅变法的动机、措施和效果,因为搜集史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发现与思考。在这节课的尾声,大家似乎已经不在意商鞅究竟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了,而是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问题:司马光为什么要这么做?于是,我和学生们约定:第二天,我们再继续探讨这个新话题。
如今看来,这就是“能思想”的苏中学生在历史课堂内外的真实写照。在完成历史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能发现新问题,继而提出问题,然后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是能思想的历史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素养。
苏州中学首任校长汪懋祖先生在《苏中事业之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提到:“一所优良学校成绩的表现,不仅在毕业生多数能考取大学,或中学会考能得到锦标。而在入学后能独立研究学术,崇高人格,出大学复能发展其能力,以各得其用,此亦清醒的教育者所当注意的。”如果说,这是汪校长对于教育工作者们的提醒。那么,今天在场的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当大家中学毕业后,特别是不再以历史的教学与研究作为自己生涯的时候,怎样才能从以往的历史学习中给自己留下些财富,让自己能够终生受用呢?成为一名能思想的历史学习者,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因为历史是人创造出来的,而人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历史是错综复杂的,因为不仅有创造历史的人,还有记录历史的人和解读历史的人。从前面举的例子中,大家就能发现,司马迁和司马光不是秦国变法的主持者,而是那场变法的记录者和解读者,在他们笔下的商鞅变法并不完全相同。所以,面对历史,想不去思考都很难。每一位中学生都是历史的学习者,作为苏中的学生,更应该去主动学习、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就是一个能思想的历史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素养。
学习历史,不能将历史知识的积累作为无穷尽的追求,这会成为智力的浪费,而老师上历史课就会像是“无聊老人对无知青年讲述一些无用的故事”。想要成为一个能思想的历史学习者,应该要重视历史的社会价值。
历史学诞生之初,并未被人们视为科学,古典时代的人们也并非有意要贬低历史学的作用和价值。相反,史学与“诗”并立,由缪斯女神之一的克利奥女神司职,地位崇高,职能神圣。当时的史学家看重的是史学的艺术性功能:它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智慧、提供道德评判的依据。如今,在历史学科学化的今天,人们认识历史的目的已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通过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观察未来。人们将对于历史的认识以及从中汲取的启示和智慧,运用于现实和未来,这才是历史真正的社会价值所在。
最后,我想借用我们历史组陈群老师的一段话,作为自己发言的结束语,并以此与大家共勉。
“我们对历史学的理解,不仅要将抽象简化的书本理论与人类具体生活对照,还要将时间中已然消逝的人事与当下进行时态的社会现实勾勒关联或适当类比。正是这种可‘比照’、可‘验证’、可‘关联’的思维紧张和活跃,而非单纯语言形式层面的记忆和推演,才构成了历史学习的真正趣味和魅力”。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2
一直以来,我都在想这样的问题:名师到底是怎样炼成的?我和名师的距离到底有多大?在这次培训中,我又系统地见识了那多名师的课例,从而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真正的感受到了自己和名师的距离。
名师的文学底蕴都是很深厚的。这些名师都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无论是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等老一辈的专家还是蒋军晶等后起之秀,无一例外。他们对教材处理得是那么得当,他们的教学设计是那样的简单大方而实在,他们的教学语言是那样的精准、朴实,他们对课堂生成的处理时那样的灵活自然。这样的大师不是一日炼成的,那是一种厚积的薄发,是胸有成竹的体现。这样的课堂是我们学不来的也是学不像的。因为这些都来源于他们的日积月累,他们是在用一辈子的时间在备每一堂课,那就是丰富而大量的阅读,是阅读使他们具备了一个语文老师最基本的素养,使他们拥有了小学语文教师最好的教学技能。
当时听蒋老师的课,在感叹和佩服的同时也很疑惑:和我们几乎同龄的蒋军晶老师何以能够那么出色?等到了解了蒋老师读书的经历后,疑惑自然就解开了。我们何曾像他那样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书呢?那么我们不如别人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名师都是发自肺腑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的。但凡名师的’课堂,我们都可见那亲切自然的教态,和颜悦色的微笑;都可以听见那慈祥温和的声音;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都可以发现他的眼中只有他课堂上的孩子。正是这样的爱,促使着一位又一位的大师为了教育的事业而鞠躬尽瘁,而名扬四海。因此名师的课堂总是很真实,真扎实,很实在也很朴实,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因为这些大家都要为他们所爱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
一开始没有想过要出名,只想着要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因此名师的课堂没有花架子,凡是在课堂上可用可不用的东西坚决不用。一切都沉下心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听说读写尽在其中。
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随着学习的深入,思考仍然在进行中。可是通过这次的学习,通过这些思考和认识,我深深地知道了我和名师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也就慢慢地有了努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3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应该不断努力,超越自我,争做一名优秀教师,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追求理想,实现自我
记得苏格拉底曾说过:“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没有了人生的目标,我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就是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有了这个坚定的理想,就有了指路明灯,我的工作就有了方向。
二、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所以,我们要利用一切时间和渠道进行学习和阅读,不断提升自我,具体做法是:
1.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广泛读书
我们要多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也要多读其他方面的书籍,如,艺术类、名著类的书籍。
2.读书时运用合适方法,学有所获
我阅读的书目很广泛,但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多读书,我采用了多种读书方法,如,目录法、浏览法、精读法和摘录法等。
3.读书后坚持写读书笔记,读思结合
只读书,不写读书笔记,读的多了,会遗忘,所以,读完书后一定写读书笔记,把读书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把自己读书所得真正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得到收益。
三、立足本职,充实自我
我们要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中,首先,我们教师要正确定位,我们的作用就是要努力“搭桥”,为学生和教材之间“搭桥”,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加强活动,其次,不要模仿别人,因为模仿永远不能超越别人,要在教学中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
四、加强反思,完善自我
记得有本书中说过:“一个民族不会反思,这个民族不会强大;一个人不会反思,这个人必定平庸。”所以,我们要保持做到每日反思,反思的内容有:
1.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
2.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3.反思自己的个人行为。
五、注重细节,成就自我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是非常注重细节的,我们要想成为名人很难,但成为优秀教师还是很简单的,就是要时时处处注意细节。
1.注重细节,给学生良好的表率
我们教师要每时每刻注重细节,因为学生总是在关注我们,小到上课时的举手投足,下课后的行为语言,平时的穿衣打扮,我们都要时刻以自己是一名为人师表的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2.见微知著,才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展示完美的自己需要每一个细节都完美,与别人接触时一定要注重细节,才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总之,只有不断努力地向自己的理想迈进,加强学习和反思,才能超越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4
也许是命运的驱使,又或许是上天的安排,在我而立之年加入了乡村教师的队伍。不同于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在这里我可以静下心来,认真的履行教师的职责。与此同时,我也有一种阅读的心境与时间来感悟书中的世界、知识。而作为教师的我,关于教育相关的书籍自然而然成为了我阅读书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为教师,不断的寻求自我的定位与状态,同时也要不停的学习前辈的教学法,而喜爱读书的我,书籍为我在教学的道路上提供了指引。为此我读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这本书,书中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多的帮助。
读过这本书,我知道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鼓励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书中说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在于做出榜样,教师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在教师的高尚人格的影响下,学生会被教师崇高的品德、卓越的才能所、广博的知识所所影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就是教师的人格力量。书中提到如何形成教师的人格,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首先是“德”。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学生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之中,教师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才能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最终也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才会有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老师只有热爱、尊重学生,才会关心学生的成长。教师同时要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理解。教育起着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没有教育,人类就无法前进。再而是“学”。教师同时也要做到学识渊博。一个具有丰富的学识水平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激励学生刻苦专研。最后是“识”。教师的工作离不开思考,思考之后要有主见。教师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培养未来的接班人。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上进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德、才、学、识”四个方面是需要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完善的。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5
读《名师是这样炼成的》这本书写了汪智星老师从一名乡村老师成长为全国著名教师的故事。这也是一本汪老师工作25年的成长散文集。
初次看到这本书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的——《名师是这样炼成的》。一个人能够自负为名师,恐怕要有几分自负的本领吧。
一晚上读完这本书,我试着提炼出名师修炼晋级的三个成长密码。
第一、近乎“痴傻”的坚持。
汪老师提到自己曾经用三天的时间抄完了一本近20万字的教育著作。他光抄这本书的手稿就有整整17个笔记本。这是很让人叹为观止的。
一个人“痴傻”如此,想不成功都难。这次抄书经历让汪老师更加热爱上了教育阅读,走进了专业阅读的大门。
由此联系自己,我曾经这么认真的读过任何一本教育著作吗?家里面的书很多,但真正认真阅读的有几本?更多时候不过是走马观花过一过眼瘾罢了。阅读数量的堆积并没有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汪老师的阅读量不多,但他是真阅读者。何为真阅读?把一本书的精髓消化掉,把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能够自己讲述出来,把书中所习得的方法能够在工作中运用出来。汪老师读书所写的读书笔记已经齐腰高了
以后,我的阅读也要走向深入。我打算把自己曾读过的理论书全部拿来温习一遍。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它的主要内容,并且笔录成文,内化于心。为每一本书,配上自己的读后感。
第二、痴迷的专一。
汪老师对于课堂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他每次上示范课都是前思后想,苦思冥想。有一次他代表学校去一个乡镇上示范课。因为任务很临时,所以备课时间很紧张。王老师就利用在路上以及到旅馆的几个小时来备课。直到凌晨十分,他才对自己的备课思路感到满意。直到完整地写完了教学设计,他才在鸡鸣声中沉沉的睡去。
人的成长是需要压力的。压力越大,越容易激起生命能量的爆发。压力可以来自于外在,也可以来自于内在。以当时汪老师的名气,在乡镇上随便上一节公开课,也不会减少他的威名。但汪老师对自己的课堂却丝毫没有马虎。
真诚的上课,让他不仅赢得了学术口碑,也赢得了自己教育生活的厚重。这次经历,也成为了他进军名师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梯。
第三,对于教学沉醉的迷恋。
汪老师不管是作为普通老师还是作为学校的行政人员,始终都没有脱离一线课堂。他的课例常出常新。很多教学的点子也来自于生活。
他曾经听过一位数学老师在课上讲述麦比乌斯圈的原理,从而爆发了一个给孩子上习作指导课的新点子。他把门卫师傅的一把老旧修鞋剪刀借来骗学生说是康熙御赐的神剪。一节课,学生被他兜得半信半疑。你说,这样有趣的课堂谁会不喜欢?
作为名家,他敢于给同组办公室里的新人老师上自己并不成熟的家常课。很多名师成名之后就不敢出来上课了。要上也只上自己的成名课。但汪老师却不这样。因为评上特级老师对于他来说,只是职业生涯的一个新起点,并不是职业生涯的终点。
如果一个人不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真诚的热爱,痴迷一样的情怀,怎么能做到这样呢?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6
在现在社会,怎样做个好老师是我们每个教师心中所想,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怎样做个好老师心得体会。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也是对现代教师人格塑造的要求。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把自己的这份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来对待,从而会产生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并且具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一切服从工作需要,自觉地积极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做一名好教师,还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而敬业与爱学生是分不开的。要爱学生,要让学生喜欢你。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抚慰心灵的湖水,生命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的权利,充分沐浴爱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一种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因此我特别关注那些有“问题”的特殊孩子,我用心去体会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学习或行为习惯差而放弃他们,因为他们就像是一颗蒙着尘埃的珠子,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去发现他们,重视他们,为他们擦拭,帮他们发亮。也许他们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有光就会有希望。他们的接受能力差,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为他们讲解。让这些孩子不断地取得进步,慢慢跟上班集体前进的脚步。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一名小学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要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师更应具有渊博的知识。有学者说“ 教师知道的东西,要大大超过他要教给学生的范围,要具有宽阔的科学视野,否则,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渊博的知识能有益于增强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能以教书传知,育人感人,作为教师,平时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先进、观念更新,不教条守旧,带着微笑进课堂,流利、生动、自然地讲解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努力按照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和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用自己的知识感染学生,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努力创设一种竞争向上的学习气氛,使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做一名好老师,我认为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不教死书,死教书,不能像以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要更新观念.做一个好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教师应努力实践,积极探索独特的教学方法,设计好每一堂课,尽量兼顾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易,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过程的情况要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学手段要做到与时俱进,努力掌握好现代信息技术。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好教师应能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展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追求成功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一名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民主平等;知识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学生成绩的评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运动的。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还应不断地改革创新,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地完善自己,因为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好老师还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势必会给人带来许多无形或有形的压力。学会如何释放自己,始终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一切,那样你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你工作中的压力,去克服种种困难和问题,使许多问题能迎刃而解。好老师应该有着开阔的胸怀,勇于接受各种批评与自我批评,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等等。做一个好老师很不容易,对于一个年轻老师来说更是认识肤浅。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之迈进一步。记得有一位老教师曾经说过:“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教育事业,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我们的孩子。千万不要把孩子估计错了,估计少了,估计小了。孩子们的事没有一件是小事。他们的事在老师心中应是大事,要事。把小孩子的事做好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做好了我们会感觉活的很有意义。“ 我想这大概就是好老师的典范吧。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
做一名好教师应该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终生为之追求的奋斗目标,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做一名好教师的崇高目标。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7
一直以来,我都在想这样的问题:名师到底是怎样炼成的?我和名师的距离到底有多大?在这次培训中,我又系统地见识了那多名师的课例,从而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真正的感受到了自己和名师的距离。
名师的文学底蕴都是很深厚的。这些名师都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无论是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等老一辈的专家还是蒋军晶等后起之秀,无一例外。他们对教材处理得是那么得当,他们的教学设计是那样的简单大方而实在,他们的教学语言是那样的精准、朴实,他们对课堂生成的处理时那样的灵活自然。这样的大师不是一日炼成的,那是一种厚积的薄发,是胸有成竹的体现。这样的课堂是我们学不来的也是学不像的。因为这些都来源于他们的日积月累,他们是在用一辈子的时间在备每一堂课,那就是丰富而大量的阅读,是阅读使他们具备了一个语文老师最基本的素养,使他们拥有了小学语文教师最好的教学技能。
当时听蒋老师的课,在感叹和佩服的同时也很疑惑:和我们几乎同龄的蒋军晶老师何以能够那么出色?等到了解了蒋老师读书的经历后,疑惑自然就解开了。我们何曾像他那样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书呢?那么我们不如别人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名师都是发自肺腑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的。但凡名师的课堂,我们都可见那亲切自然的教态,和颜悦色的微笑;都可以听见那慈祥温和的声音;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都可以发现他的眼中只有他课堂上的孩子。正是这样的爱,促使着一位又一位的大师为了教育的事业而鞠躬尽瘁,而名扬四海。因此名师的课堂总是很真实,真扎实,很实在也很朴实,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因为这些大家都要为他们所爱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
一开始没有想过要出名,只想着要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因此名师的课堂没有花架子,凡是在课堂上可用可不用的东西坚决不用。一切都沉下心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听说读写尽在其中。
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随着学习的深入,思考仍然在进行中。可是通过这次的学习,通过这些思考和认识,我深深地知道了我和名师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也就慢慢地有了努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8
《造就卓越教师》是董进宇博士撰写的。这本书使我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豁然开朗起来。觉得董博士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夸张的手法,语言非常朴实,阐述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如:学习真正的秘密不是刻苦,是快乐。
*有句老话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人要想学好,他就必须刻苦学习,必须有毅力才能办得到。这就给孩子一个错觉:学习是件很苦的事儿。其实,学习的真正秘密不是刻苦,而是快乐。
当然,学习的快乐不是那种简单的、浮躁的、浮浅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是进入一种高度的宁静、愉悦的状态。是克服困难后的愉悦。
真正的快乐学习的大秘诀是:第一,寻找到快乐,即辅助学习兴趣;第二,产生学习目标和理想,把今天的学习跟目标和理想联到一块,被激励起来;第三,进入了乐此不疲的状态。
这是董博士的原话,仔细想一想确实是这样,现在是素质教育,我们教师不能让学生老是死学,这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学生做错了之后,老师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批评,你上课为什么不认真听讲,或者说出一些伤害学生的话。学生听后非常沮丧,所以说: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应从让学生热爱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感,获得成功入手,特别是后进生,如果让后进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然后产生学习的动力那么后进生的成绩就会很快提高上去,学生就不会厌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即找到了快乐,接着就是让学生如何产生学习目标。
这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要不断的进行鼓励,帮助,使其克服困难,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产生动力,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只要学生能进入这种状态,他就会喜欢上这门学科,就会主动钻研,因此学习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就像董博士说的那样,进入一种乐此不疲的状态。
本学期 我在教六年级数学的时候,回想我刚接手这个班时的课堂教学,惟恐学生的研究不如自己讲得精,使课堂时间的主动权仍为教师所拥有,教师的讲解仍占有主要地位,不愿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数学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指引,解决问题。我们要给学生的不是一个起早贪黑、聚精会神得来的沙金,而是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不仅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让学生再次亲身经历“数学家探索数学之路”,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品尝探索新知识后的喜悦。 为此,我彻底改变以前的做法,把学生分成小组,在数学课上先让小组同学讨论新知识,组长汇报讨论的结果。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让学生**到讲台讲解自己已经摸索出的内容,深入的内容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就由老师点拨,把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小组根据这个问题再讨论,再汇报,这样一轮一轮反复下来,同学们就对所学的内容都能透彻了解了,而不是老师教会了他们知识。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所以希望我们广大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钻研,让学生真正的喜欢学习,乐于学习。同时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转变自己的观念,想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打击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认真的把握教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走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从而降低难度,使学生觉得有趣简单,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体会到学***的快乐!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9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工作的实践中的教育思想、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这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而且途径多样。简言之,整体的学习过程无外乎学习、实践-研究-思考的交替过程,整个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名师这个词好像离我们很远,不可触摸,但是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机会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要成为名师,必须要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要富有激情。而现在的我正处于树立目标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没有目标,那注定一辈子只能当个庸师。看了书中窦桂梅老师的亲身体验让我受益良多,知道了要成为名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成为好教师的心。即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教师,只要心中有追求,只要肯努力,就会把握现在,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会一步一步向名师迈进。
其次经验积累源于对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记录实践过程,通过整理归纳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知,返璞归真。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个过程是枯燥的、乏味的、更是持续的。一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更多的经验,并将它们归纳整理,并不断的检验,获得更多更新的.经验,才能够走出一条通往名师的道路。
另外任何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里不开机遇。有的人能够创造机遇,有些人能够把握机遇。俗话说,机遇始终眷顾着有准备的人。一次培训,一次竞赛都有可能是教师发展的机遇,有些教师能够通过培训、观摩获得成长,有些教师需要通过历练竞赛获得提高。但这些都与教师本人的精神诉求和坚持不懈的实践分不开。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让我真正看到了如何通过千锤百炼、锐意进取而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为一名勤学求进的教师,要想尽快成长,那么不仅要关注细节、讲究教法、经验反思,与此同时还要多读书,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积淀的基础上沉淀自己,将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用心走过就会有收获,用心思考就会成长。在以后的历程中我已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在执着中成长,我将扬帆启航。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10
看完了李晓春老师写的《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里面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来分析各种教育问题,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处理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问题、管理问题,解决了我很多的困惑,使我受益匪浅。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既想做好一个德育教育者,又想当好一个学科老师。可是这样的两手抓,似乎在实践当中没有收到我想象的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认为我是负责任又尽心尽力的。对于每一个学生,一开始的时候我都给予平等的爱,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爱渐渐的变了:对于好学生听话的学生,我是打从心里喜欢他们;而对于那些老是犯错误而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甚至有点消极的情绪,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违反了师德,是不是不配当一个称职的老师?
李老师通过这些案例指导了我今天怎么去应对这种困惑。李老师说“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然后才是一个学科老师”。师爱是教师应尽的师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这是一种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在私人感情方面,我们是无法强求的。比如说对于一个说谎成性的人,如果我们还打从心里喜欢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有问题的教师了。我们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有一点不好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防碍我们关心和帮助他,也不是代表我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我们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教好他们,这才是人性的师爱!我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放弃了学生,正是这个“矛盾”的爱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个好教师!我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练,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做到怎么样的爱学生才能更好的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学方面,虽然我们强调了教育课程改革,但是到现在为止,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势和现实所迫,我们不得不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这是我们教师压力的根源之一。
可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贪玩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课堂上的东西,而是课外的东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着学生令人头疼的分数,一定会令我们心里充满了压力。我们有时候都会困惑为什么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为什么那么难教。其实这个当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师的原因。也许我们的课堂没有接近学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许没有教学的艺术。李老师指导了我们,学生的因素是我们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师的因素则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要当一个合格的学科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自己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与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课堂,认真备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总之,成为一名历史名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希望本文的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内容对你有帮助。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11
这学期读了《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这本书,给我们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想要做一名好教师,不是简简单单的爱学生就可以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学生极易照样接受,很少去鉴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叶圣陶曾经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首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作保证。教师,作为神圣而光荣的职业,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理应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塑造自己的学生和自己本身。”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自身人格修养和素质的提高,要不断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改造,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形成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健康的人格品位。
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重视个人修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如果言行脱节,说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学生这样做,自己却那样做,只能引起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拥有健康的人格品位,光明磊落,心地善良,诚实正直,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样作用。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蹲下来悉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熟悉他们的呼吸,让他们能够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声中他们张扬个性,茁壮成长。身教是教师良好素质的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能感染、感化学生,形成号召力;教师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业精神等,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形成凝聚力;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约力。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人格能够影响人格,只有教师自己有美好的心灵,才能使别人的心灵更美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人格完美时要做到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短处。”这是中国教师形象代言人、优秀教师于漪在回答“今天怎样做教师”这个问题时所作的回答。只有教师自己拥有完美的人格,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必须准备好这“两把尺子”,时时刻刻把自己与其他教师进行测量,找差距,想办法,改进自己的方方面面,这时给学生的爱才不是笼统的糊涂的爱。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的微笑而微笑……”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因此,对待每一名学生,都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
热爱学生表现在要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发现和发扬学生们的优点,能够接受来自学生的正确意见,对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等。
热爱学生更要表现在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要对学生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动上的正确引导,使他们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偏爱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偏爱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所谓偏爱,只是给差生关注多一点而已,情感靠近差生一点而已。他们渴望被喜欢、被注意、被关爱。
其实爱的作用是相互的。给学生爱的同时,他们也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关心,让我们很感动。一名好教师,一名爱学生的教师,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就会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12
书中涉及到很多的教坛精英,他们的奋斗历程值得讴歌,他们的执着精神让我敬佩,他们对学生的付出让我感动。
让百花开在每个孩子心田的俞玉萍、“差生”的救星李圣珍、书写中国教育永远神话的魏书生、草根名师薛瑞萍、用真教育影响学生一生的李镇西……真是不胜枚举。
我和这些名师差距在哪儿呢?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就拿朱良才老师来说吧。朱良才,山东籍特级教师,出版过多部教育专着。2007年,他成为唯一来自农村的“山东省十大创新教师”,并先后荣获“全国创新教育优秀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骨干教师”、“菏泽市十大模范人物”等称号。这样一位有众多头衔的教师,他之前是怎样的状况呢?论文凭没文凭,他是以一个民办教师的身份投入教育事业的。
我们都是专业的师范院校毕业的。论生源,朱良才老师最初面对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山东农村的孩子,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我们现在的学生都享有良好的基础教育。论教学软硬件设备,我不知道今天他们的条件怎样,总之,在教学条件远比我们现在落后的情况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想想真让我们汗颜!除了朱良才老师,还有钱梦龙老师,只上了三个月的高一;魏书生老师是工人出身;从小学教师到国学大师的钱穆也是自学成才……
其实,他们的成功蕴含了我们每个人都懂的、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有上进心是成功的前提,倘若不思进取,是万万不能成功的。比如,通过一百五十多次申请才从工人转到教师行业的魏书生老师,刚开始的时候,上帝并没有因为他热爱教育而对他稍加青睐,他的教学成绩很不理想。魏书生后来在一次访谈中讲到:“我那时候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不能输,一定要将这些孩子带好……”
所谓:“人贵有志,学贵有恒;贵有恒何需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光有信念是不够的,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还能够咬牙坚持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就像先天就没有视觉和听觉的孩子小海伦,如果教她认字、读书谈何容易?莎利文老师相信小海伦能成功,但是相信的背后付出了多少泪水和汗水,需要怎样的恒心和毅力!
创造了《56号教室奇迹》的美国教师雷夫,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一片漆黑中到校,比正式上课时间早了整整一个小时,而迎接我的是一群热切等待学习的学生,他们自愿早到校,和我一起用这一小时来训练一项经常受到忽略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用大量的时间和学生相处,就连寒暑假也几乎天天陪着他们学习。我们周六要上课,有时周一到周五放学后也在教室留到晚餐时间。”
我以前看过雷夫写的介绍他和56号教室的《成功无捷径》一书。当时我也写了心得,批判过雷夫,说他活得太累、没有自我。到现在我也接受不了一天到晚都和学生泡在一起,但是,通过雷夫,通过许许多多优秀的教师,使我得到了以下认识:要时刻想着自己是一位教师,时刻想着自己的学生、自己的课堂。
那么,你平时思考什么样的问题、看什么样的书、培养什么样的业余爱好、和什么人交朋友等等都要围绕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展开。相反的,如果我们把教学工作看成是干钟点工,来学校一天就工作一天,离开学校就什么也不想,结果会是怎样呢?再负责的钟点工也只是一个“外人”,他不会设身处地为“雇主”着想。
合上书本映入眼帘仍是封面上那幅田野风景画,我忽有所悟:其实教育事业就是一片广阔的田野,如果你热爱田野,立在其中你就会觉得视野开阔;如果你热爱田野,你就会觉得你是个自由自在的幸福的人;如果你有梦想,并为你的梦想辛勤耕耘,你一定会喜获丰收。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13
《读书成就名师》作者是《中国教育报》记者张贵勇。在书中向我们推荐介绍了十五位当今中小学领域里实至名归的名师。让我们全方位了解到名师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有很强的现场感、亲切感和可读性。读罢新书,感觉与名师们近距离交流了一次,收获颇多。虽然这些名师来自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地域,但在成长、成熟、成功的路上仍然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质,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成长无捷径,读书很重要。几乎所有的名师,都在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非常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读书。大量的、满园广泛的阅读。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这是公开的秘密。每个人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都可能成为名师。
为什么读书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王崧舟告诉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实际上是两个转化的过程,即“读书——底蕴+教学”,第一个转化是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这是一个积淀的过程;第二个转化是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这是一个创生的过程。于永正对此也有很深的感触,他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课内容丰富,其实是我平时注意积累,注意从读书中获得更多知识,从读书中找到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
阅读有方法,成效见课堂。爱看书的教师和不爱看书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华应龙对此有过认真的分析:“爱看书的人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照本宣科,有些木讷,缺少那么一点自信,不敢偏离教学计划,更不敢敞开心扉应对学生的挑战。”
每天上课我们都会遇到很多疑难杂症,需要我们来分析和解决。而读书是解决这些问题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吴正宪说:“如果教师中介一架传授知识的机器,那么学生就会远离你,师生之间的情感就是一片空白,课堂必然会失去活力。”
读书真自我,奠定多元色。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两个方面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方向是向内,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尝试正确地认识自己。另一个方向是向外,为断地探索与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领域,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今天的师生,身外信息化社会的洪流之中,在阅读习惯的培养方面又多了一些障碍。信息传播手段的快捷化、碎片式,浅阅读的流行,对阅读的冲击很大。为些华应龙特别提醒我们,“少上网,上网会不经意地流失我们的读书时间。”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
如何成为历史名师心得体会 篇14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呢?我意识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爱岗敬业,做忠诚于*的教育事业的践行者。
忠诚敬业是成为合格人民教师的第一要素。始终坚持走*特色****道路,弘扬爱国**、集体**精神,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培养坚定的职业操守,肩负起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把全部心血和精力奉献给祖国的下一代,培养造就****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
第二,学为人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教师要像一盏明灯,给学生以温暖和希望,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教师要用真心、真情、真诚关爱学生,开启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要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发潜能,鼓励创造,宽容失败。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
第三,开拓创新,做教育**发展的推动者。
创新是优秀教师最具时代特征的精神品格。教师增强创新意识,把握教育规律,勇于探索,敢为人先。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在教学科研一线的**创新上有更大突破,整个教育事业的**创新才能有实质性的推动。
第四,行为世范,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优秀的教师是学生的表率、社会的榜样。教师承担起教育者的社会责任,带头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引领社会风尚和时代进步潮流。要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恪守学术道德,甘当人梯,甘守寂寞,以自身的师表风范和人格修养带动社会风气的改善。教师要做民族团结的传播者、践行者和捍卫者,积极促进民族团结思想进课堂、进头脑,让维护民族团结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教育是全民族共同的事业,全*全社会都要更加关心**教育事业,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我们教师要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不负使命,不负重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