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心得体会范文【最新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集体备课心得体会范文【最新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集体备课方案【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努力提高教师备课和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效性,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特制定我校“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二、 **机构

1、**小组:组长:

组员:

2、工作小组:各相关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三、 工作流程

1、本学期先在初二语文、初三语文、初三数学、初三英语备课组进行试行、探索,推行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2、凡被拟定进行集体备课活动试点的备课组,课前必须按照《株洲市七中2009年下学期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个人备课、学科集体备课,集中备课时间不少于半天。

3、集体备课基本步骤为:个人初备----集体交流----形成教案----课堂实践----反思提高。

4、每次集体备课,交流的内容有两项,一是由备课组长**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大家讨论交流。教师交流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二是由每一中心发言人围绕个人初备教案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参加活动的教师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补充探究,真正做到“以长救短”,共同发展。

5、集体备课期间下周授课人均为中心发言人,每人准备一课时,授课人必须准备授课教案,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分发到备课组各成员,中心发言人在发言时,要按教学进度讲清单元教学的教材内容,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较适合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法。每一中心发言人言毕后,备课组成员围绕该课教学人人发言,提出意见或建议。集体交流之后,每位备课组成员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中心发言人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手写教案。必须做到每一周上课的内容都经过上周备课组的集体讨论、交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6、教师将集大家合力形成的教案进行课堂实践,备课组长一期**一至两次典型课例听评课。这一过程讲课者在进行有效的课堂实践,听课者在学习中进行分析及思维的再创造、再思考。讲课结束后进行集体评课研讨,对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反思,定出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

四、工作管理

1、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全权负责**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主备教师提前做好主备稿的撰写工作,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写好说课稿,提出教法建议。

3、严格考勤**,迟到、早退、缺勤按考勤**执行。

4、教导处根据安排进行督查,并成立校级**调研小组不定期参与集体备课活动,检查集体备课效果。

5、教导处对各备课组一期集体备课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记入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件之一。

集体备课教案【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立足于个人备课的基础之上,学区结合自身实际,决定以各年级的语文、数学作试行性铺开,实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以学科为单位,在深入理解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的前提下,集体研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共同设计教学过程等,进一步研究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典型题、易错点。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探讨提升课堂效率的方法,使教案真正为教师所用,进而实现教师们共同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加强对备课组长的培训和支持,规范集体备课的有效操作。

2、探索集体备课的活动形式,创造集体备课的最大教学价值。

3、备课活动做到准备充实,过程扎实,效果丰实,成绩厚实。

4、以备课为载体,在备课过程中进行研究、反思、讨论、交流。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我校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5、主张、督促教师对集体备课教案的个性化批注或补充。

三、操作流程及要求

集体备课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分配任务个人初备集中研讨形成个案分组上课教学反馈

①分配任务备课组长根据下学期教材的内容分单元把备课任务落实给各个任课老师。负责对备课组任务分工、准备工作的督查和集体活动的组织、指导、落实和跟踪检查等工作。

②个人初备每个主备课教师根据所分配的教材内容,深入细致地钻研,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写出有针对性和实效的教学详案。详案包括教材分析、课时划分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及各教学过程的安排,板书设计等。

③集中研讨根据主备课教师所备的详案,备课组长组织各任课。

教师认真讨论、修改、创新,统一思想,扬长避短,达成共识,进行完善,形成共案。

④形成个案每位教师集体备课得到的教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认真修改、创新、因材施教,进行批注或补充,将批注或补充的内容写于右侧预留空白处,形成个性化教案。

⑤公开课展示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学生情况,按照个案认真上一节公开课。

⑥教学反馈交流反馈教学信息,写出教学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或教后感想写在后面预留的教学反思栏内。

相关要求:分学科备课组(语文、数学)负责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每个学科备课组由一名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教师任组长,制定具体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组织本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建立活动记录;学校行政人员分工到各备课组督促检查操作实施情况,对本组的集体备课负总责。

集体备课的考勤实行签到制度,由备课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考勤,分管领导督查。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无故不得缺席或请假,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到教务处请假,教师的出勤情况记入下学期的教师综合考评中。

四、采取措施

1.规范集体备课制度,形成研讨风气,提高备课质量。

2.加强教学传,帮,带,做到指导耐心,学习虚心,互相讨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3.举行公开课、研讨课,并认真开展评课活动。

4.注重业务学习,提高组员素质,加强交流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风气。

集体备课方案【第三篇】

一、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设计与传统教案不同,传统的教案形式是立足于教师的“如何教”,而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如何学”,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应高度注意下列问题:

1.搞好四个方面的研究:①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以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深入挖掘知识点的能力价值;②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以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向和策略;③研究知识规律,特别是知识点的衔接,以确定知识流通线、学法指导线和能力培养线;④研究知识运用范围,特别是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以确定学生训练的方向与内容。

2.制定学习目标: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要课课有目标,整个学案必须以学习目标为中心,根据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环节和学习过程。目标怎么定?如何学?如何练?如何检测?所有的导学环节和当堂检测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吻合。

3.贯穿学习活动设计的三条线:①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将知识点进行分析、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它是学案上的一条明线,是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和保证。②学法线——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思路体现,是一条或明或暗的线。③能力线——是针对各知识点所荷载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以及教学要求提出的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是一条暗线,它是学案设计的重心所在。设计学案时,应把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进行有机的结合。

4.编排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找到一条引导学生积极认知的最佳思维网络,编排出最合理的知识体系。

5.学案内容的编写:具体地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具体情况对课本内容删减、合并、重组。②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留有创造性学习的空间。③能体现跨学科的渗透。④要广泛地联系社会生活。⑤。学案内容要呈现思维梯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填空、习题的堆积。

二、学案的使用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严禁组织学生代替教师的批阅。

2.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三、“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操作注意事项

1.优化集体备课流程,保障导学案质量

集体备课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编制的“导学案”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率,集体备课总结起来有如下方面:

⑴三定: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集体备课内容明确)。

⑵五备:①个人初备,形成个案。个人初备时,要求教师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及相关材料,突出抓“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同时,教师还要查阅学生档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和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②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首先由主备人将个人设计的个案,以说课的形式进行交流,备课组其他教师在认真听讲、及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各自的个案,进行比较,把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初案”。③完善整理,形成定案。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形成的初案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规范的教学设计,完成对定案的编制。④跟踪听课,形成复案。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根据学校听课安排或邀请别人听课指导。把关领导要跟踪听课,了解集体备课落实情况。⑤教后反思,形成补案。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写出较为翔实的教后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对教学设计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补案。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⑶两个评价:①包组领导对导学案进行质量评价,把关验收;②学校领导现场跟踪集体备课,对集体备课中教师的表现进行现场评价。

2.强化导学预设,提高课时效益

“导学案”形成之后,教师要在学生用的“导学案”基础上对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充分预设,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课堂观察、参与、指导的紧张度和针对性,以确保课堂每一个环节的效率。

预设的内容包括:①前置自学阶段:教师要预设学生的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自学巡视需要个别指导的同学。②展示交流阶段:教师要预设展示的方式(自主展示还是提问展示)、展示的时机、展示的策略、展示的学生层次、展示时可能会暴露的问题、展示时的点拨角度方法等。③合作探究阶段:教师要预设探究方式、探究角度、探究可能达到的深度;集体或个别指导的合作小组或个体,点拨讲解的起点、内容。④达标拓展阶段:教师要预设不同学生的不同达标度、达标反馈的方法、个别指导帮扶的对象,评价激励的方案,总结梳理的方法、内容等。

3.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习惯

⑴教会学生展示:能自然自觉、仪态大方的在组内或班内围绕一个话题或重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阐明道理、抒发感情并能跟同学、老师交换意见。

集体备课【第四篇】

1.探究内容上的“新突破”。内容决定形式,没有内容,就无法有合适的形式。新突破的内容可以就一节课的知识点、素质点、能力点、挖掘点,甚至考试基本点进行探讨;可以就一种模式、一种教法、一个主题、一个预设与生成的可能性等进行探讨;也可以让某一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说课,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说的教师,而且也可以让参与者都有所获。

2.讨论范围上的“新扩大”。集体备课的范围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应努力做到在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智慧、教师语言等方面进行拓宽,增加教学的反思、教学环节的修正以及教材的新解读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把讨论的范围扩大了,教师的新鲜感就有了,讨论的话题也就多了。

3.座位设置上的“新方式”。南宋大学问家吕东莱说过:“学者,平居相聚,最为有益。”教师的集体备课也需效仿古圣先贤的“平居相聚”,才能有所裨益。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集体研讨时,首先应注意营造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不要搞什么主备人的“一言堂”,更不能有什么行政干预。既然已经坐在了一起,何不把桌子搬一下,形成一个圆形,大家不分主宾就座,达成一堂和气,这样每个参与者就会积极地融人讨论的氛围中去,有利于产生一种聚谈的效应。

4.参与人员上的“新生力”。集体备课的参加者通常是同年级同学科的任课教师,有时还会有分管教学业务的校长、教务主任、年级组长等。从层面上讲这些人员全是教师组合。如果我们能尝试着引入另一支力量,让学生代表参与其中,给学生敢于发表教学意见或建议的权力和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则更能切中学情,使备课变得实际实用,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集体备课方案【第五篇】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植物丛的考察活动,了解认识生活在植物丛中的动植物。

2、经历对植物丛的考察活动过程,学习考察的方法,通过活动记录反映考察的成果。

3、希望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植物丛,能在一定时期内坚持进行观察。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丛中的动物,记录它们的食性。

教学难点:对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进行记录。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要考察植物丛,确定还大致区域提供学生选择进行考察活动。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放大镜、小铁铲等考察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校园的蔷薇花丛在哪里?你留心观察过花丛中的动植物吗?以前我们曾多次到校园里进行观察活动,如对一棵树的观察,今天将再次到校园里去进行观察活动,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蔷薇花丛里的生物。

(1)说说考察的准备工作。

(2)说说考察的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不要破坏自然环境。

(3)说说怎样考察,准备考察些什么?

让学生看看教材,了解考察时需要观察的内容。如花丛中有哪些植物?花丛中生活着哪些动物?哪些动物“住”在这里?哪些动物来这里“玩”?它们的主要食物是什么?

(4)学生分小组进行考察。

2、整理完善考察记录。

(1)了解认识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2)对蔷薇花丛里的动物按食性进行统计。

39 2345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