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观看《感动中国》经典心得体会范文(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3观看《感动中国》经典心得体会范文(实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2020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1

当我看完《感动中国》节目中的10个英雄人物,伟大的感人事迹令我的心灵震撼,为之动容。其中让我感触很深的是排雷战士杜富国。xx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孕育可爱人们的土壤,他们正是国家的栋梁,时代的榜样,传承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贡献着力量。

我要向他们看齐,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不敢轻易说献出生命,但也会尽我所能,从现在做起,感动就在我们身边,它在不断的传递着、发扬着,我相信会有更多的爱和梦想会被点亮。

时间永是流逝,故事终将成为过往。视听盛宴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撞击,帷幕谢去,留下的是袅袅余音,不是天籁,胜似天籁。心扉为其开启,灵魂因之觉醒。人的一生总需要力量,有力量的灵魂才是充实和富有的,我们不是要去感动别人,是要拥有一种力量,匡正自己的思想,去支持自己为实现梦想而拼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2020观看《感动中国》经典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2020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2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看了《感动中国》,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他们正在用自己的事迹行动追逐践行着中国梦。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带来的事迹也许也称不上伟大,但他们的执着与坚持把我彻底折服,在他们身上,能看见小草般坚韧不拔的品格。

其中张玉滚的事迹尤其让我触动,张玉滚,38岁,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xx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人们都为之感动,感动的不只是那优秀的品质,还有那无私的爱。

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经过一点一滴的奉献,经过日积月累时间的考量,也会变得很伟大。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的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张玉滚正在用自己的青春为基,甘愿做一颗大树,一棵去托起孩子们梦想的大树。我想,最有意义的事情也莫过于此吧!

我们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也许意义不在于追问,而在于行动。作为一名交通青年,用我们一点一点的行动,保障道路的安全通畅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而这条路不仅仅是联通某个地方,它更是群众们回家的路。我们一定会牢记这些精神,把感动的火苗埋在心间,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3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特别是身处基层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他们是否已求真务实的精神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去,是否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扶贫、扶真贫,这对精准扶贫是否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作用无与伦比。

“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中的张渠伟是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们的表率,就算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身体不堪重负,但是依旧选择扎根基层,为贫困人口、贫困村脱贫和摘帽贡献着智慧和热血。如今,中国已进入了脱贫攻坚的收官阶段,部分一线扶贫干部们的职业倦怠现象引起关注,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基层扶贫干部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扶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败。因此,积极采取克服措施和预防手段,给予扶贫干部们温暖,对于促进干部成长、提高扶贫效率、加速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价值。

切实加大对基层一线扶贫干部的职务晋升激励力度。基层扶贫干部工作在基层,奋斗在一线,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发掘基层扶贫干部的潜能和积极性。关键在于加大对基层一线扶贫干部的职务晋升激励力度,积极贯彻和落实中央相关要求,真正在扶贫一线中培养干部、发现干部、提拔干部,让一线扶贫干部工作有期望、有盼头、有动力,通过合理的政治激励激发扶贫干部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改善驻村扶贫干部的待遇,加强对其党内关怀。除了加大给予一线扶贫干部的政治激励,也要重视物质保障和精神关怀,以满足基层扶贫干部的各种合理需求,缓解矛盾,激发工作热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整合多方面资金,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组织部门要主动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党内关怀,为异地扶贫干部合理安排返乡探亲,提升异地扶贫干部的幸福感。

治理扶贫形式主义,减少不必要的非扶贫工作内容。奋斗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们不畏艰苦,仍旧要考虑到扶贫干部们的个人健康和主观工作能力,把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推进,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要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与检验。

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在一线,关键看干部。值此关键时期,士气可鼓而不可泄,给基层扶贫干部多一些关心爱护,同时致力于“减负”和“降压”,完成扶贫工作预定目标才更有希望。

2020观看《感动中国》心得体会4

每年的早春三月,《感动中国》如约而至,在中央黄金频道播出,已经是第xx个年头了,已经是第xx次感动着中国,每年推出的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温暖人们的心房。

第一位感动中国人物——卢永根院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名老科学家,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中科院院士卢永根身患重病,在夫人徐雪宾的搀扶下,一同来到建设银行,将十几个存折的存款都取出来,分别输入密码,签字,历经一个多小时,将业务办理完毕。共计8809446元捐给了华南农业大学。

当我听这个到数字,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这可是笔巨款啊!可是却被卢永根夫妇轻描淡写地捐了出去。镜头又回到了卢永根的家里,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四室两厅的房子并没有装修,简单的摆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样子:破旧的木沙发、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几张还在使用的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可想而之,卢永根的家庭生活是异常的俭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儿一点儿省下来的。”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成为了一掷千金的富豪。卢永根有女儿,但是他没有将财产留给子女,而是慷慨地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献给国家,捐献给学校。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因为在卢永根关于科学家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科学家,必须是真正爱国的科学家。这是一位淡泊明志的科学工作者,却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他将身心全部扑到了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上。他罹患重症,却仍然不忘记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这就是最彻底的无产者。

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为这样一位无私奉献的老科学家点赞!正是有这样一群感动中国的人物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才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我身为一名学生,更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学习实践,高质量地完成学业,为构筑中国精神凝聚更多的正能量而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结束了,但是它所展现的人性最高的精神境界不会结束,依旧闪耀着感动的力量,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39 567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