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研究【通用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实习范文“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研究【通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社会心理学【第一篇】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作为一种学习、工作、生活模式已经深深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息息相关。人们之间的人际交往现在不单单只是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很多都是90后,从小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长大,对网络也是再熟悉不过了。本文中,笔者将以一个大学生的视角,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新时代网络人际关系以及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总是会发现这样一个画面:上完课回到宿舍,寝室里的舍友们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上人人网,挂QQ。看看有没有人给自己留言,看看昨天晚上聊过的人今天还在不在。这种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动作,即使是回宿舍有事做,即使是一会要上床打盹,我们也往往开着电脑挂着QQ,挂着人人。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这样的一种心理怂恿着我们这样做:我在线,我在网上,我能随时与人交流,别人能随时联系到我。有位当代作家这样评价我们,他说我们这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这已经不单单是刚接触互联网、刚申请了QQ、刚注册了人人的那种新鲜感,也不单单是时不时地把照片“晒一下”、时不时地写篇博文、日志“吐个槽”的那种网络达人时尚耍酷了,这**着一种文化,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模式。这就是网络人际关系。处在网络人际关系中的我们,最大感受就是只要有网,哪怕是一部手机,就能与人交流。“3G”、“WIFI”、“微博”、“人肉”一度成为年度热词。我们像被无线的东西给连了起来,也不管你自愿不自愿,没有选择,你已经“入了网”。自然而然地,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下我就选择几个方面简单叙述:
一、网络交往避免了直接接触式的交往障碍,比较**随意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交往双方进行交流时就完全不考虑双方的身体外貌特征、社会地位、性格层次甚至是性格层次上的东西,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进行交往。那么,现实生活中比较内向的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机会的群体在网上就有自己交流的机会。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在直面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不足,这使他们往往无法与不同于他们的群体自如交往,而他们的网络交往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并且,交流双方往往会应用网上比较流行的模式、语言,比较公***。我们大学生在网上和好友、陌生人进行交流,往往喜欢运用各种网络流行语言,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随意地和电脑的另一端的生人进行交流,避免了正面交往时候的顾虑、冲突问题。
但是,这样的交流模式也带来很多问题。很多人因此沉迷于这种随意甚至放肆的交流方式,喜欢在网上和人交流,而躲避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往,或者说他们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显得更为拘谨不顺畅。比如,甲和乙是某社交网上的好友,有什么问题就互相交流,但是私下里两人的沟通很少也很难。甚至甲乙两人在路上碰见也不会打招呼。
二、网络是开放的世界,网民以匿名身份互相交往,具有隐蔽性
前面已经表述过,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社区,很多情况下双方可能并不认识,网民都有自己的网名,这样就完全或者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上,B网、络在线通讯、电子邮件、博客(群)、跨地域性的内部网络、电子购物等等虚拟社区中,都以一定的规则指导网民进行交往。交往双方都会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沟通过程中自取所需,取得自己需要的资源,并且可以掩盖自己很多的固有缺陷。最简单的例子,和淘宝上的店家做生意,只要选好了商品,有问题可以登录旺旺咨询下网店老板,之后付款、快递送达,方便快捷。这些都遵循一定的规则程式,你不必考虑对方是男是女,也不必考虑自己身份会暴露。然而,最近很多红遍网络的“门”事件也揭示出很多弊端。一旦这种匿名、不暴露身份的交往规则被违反或者不存在了,那么会直接产生很多社会问题。有时候隐蔽是必要的,因为这个涉及网络公民的个人隐私,涉及交往双方甚至家庭的私生活。如果有人把这层纸捅破了,那么直接侵害相关网民的个人利益。另外,也有很多人利用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在BBS、博客、贴吧上面公开说脏话、甚至对一些社会问题、**问题大放厥词,完全不够后果。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堪入目。
三、网络使得交往更加便捷,网络关系并不稳定长久
众所周知,网络上的交流,比如对一个热门帖子的回复,往往都是由相同爱好的人完成。网络交往双方在一开始就是兴趣相仿或者建立在某种前提之上,双方会交往是因为这个,之后这种交往关系的保持可能还是因为这点,所以网络关系可能并不长久稳定。进入大学以来,我们都利用飞信这个*台进行一些通知的宣传,相当方便。但是如果没有这种需要快速将信息反应给很多人的需求,“飞信”这类新兴产物将没有市场可言。我的飞信好友上面大部分都只是出于工作学习需要而加的好友,私下里没有什么接触,更不会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有的时候,正是这种“一拍即合”的关系促成了很多人对网络交往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恐惧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网络交往关系都有一种怀疑、不屑的态度,他们认为这样的关系不可靠。很多网恋的结果都是不欢而散,双方不能给出现实的承诺。所以,更多的人在网络交往时会采取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并不会充分信任对方。
比如说,一位大学生喜欢玩某个大型网络游戏,在网上结识了另一位同样喜欢这个游戏的网友,两人一同做游戏中的任务,但是如果涉及双方利益上的事情,双
方往往不会信任对方,都以自我为中心,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也不得不提高警惕,生怕哪一天自己在网上结识的好友“背叛”了自己。那么当你发现他一走了之头像变成灰白色的时候也不会太过在意。其实,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拉长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际关系变得不太“真诚”
四、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缺失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促进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为大学生的交流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但虚拟世界的交流毕竟不能代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网络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缺失。
大学生在入学后,与家庭的联系会有所减弱。网络普及后,许多大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往,造成热衷于各种“网事”,对近距离的关系反而疏远了的情况。特别是家庭的关爱对他们来说更成为一种束缚和负担。许多大学生宁愿在网吧不分昼夜地上网,也不愿意回家探望父母。还有些人除了要生活费外,和父母无话可说。亲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联系,也是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需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维系。网络的介入可能导致亲情的疏离。一些沉迷于网上交际的大学生,往往因为疏于现实交往,将所有心事都交给了网友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勇气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培养。他们在网上可以与网友甚至陌生网民侃侃而谈,而在网下现实交际中却不善言辞。网上交友虽然有它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网络的虚拟性使你无法确定一个人言语的真伪,因此,当网上交友发展到网下时,就会有种种状况发生。因互联网而受骗、受害的大学生也有很多。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也危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网络中的**多数是怀疑一切的。这就使人际交往缺乏了真诚的基础导致友情的冷漠。那么面对有些复杂的网络人际关系,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认为还是要树立起一种待人的原则,不要随意附和网络上的模式、观点。我们可以真诚对待网络上遇到的每一个人,但同时也保持着一种机智、防范。因为毕竟网络道德原则体系、行为规范体系长期缺失,我们不知道我们面对着怎么样的人,出于自我保护就要有一种防范的意识。另外,碰到网络上很多“围观”事件我们不要从众,盲目地跟随网民群体们。我们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自己的个性特征。
其次,我认为就是加强自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不要沉迷、依赖网络,培养自己现实的沟通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网络人际关系毕竟是虚拟的。哪怕你在FACEBOOK或者人人上有成千上万的网友,在*时生活中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那对自己也是没有益处。走上社会后,我们大学生尤其要培养自己沟通交往的能力,关注现实世界,注重自我实际能力的提高。网络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科技**,我们要很好地应用它驾驭它,而不是被它**、牵制甚至**。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严格约束自己:
一是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观;
二是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
三是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现实人际交往为主,网络人际交往为辅,拓展人际交往范围。
最后我认为要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推动社会交往的多元化。社会在不断进步,网络人际关系的产生并不会替代我们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人际关系。我们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要努力推动社会交往的多元化,把握好科技这把双刃剑。
社会心理学【第二篇】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性格异化
〔中图分类号〕B8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4-0054-06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弗罗姆已经开始接触马克思思想,他最早的著作就涉及对马克思的理解,他在法兰克福的同事“赞同地称这篇文章是整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第一个具体榜样”。[1] (P108) 在晚年对自己生平的回顾中,他将马克思列为除家族宗教传统外对他影响最大的人物,把马克思的书列为除预言书之外对他成长过程最重要的书,自认为马克思构成了他的思想,他说:“如果没有马克思……我的思想也就失去了至关重要的动力。”[2] (P9) 20世纪30年代弗罗姆就已经着手对精神分析理论的修正,而修正所使用的方法正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他的社会心理学对人的性格、无意识等心理状态的分析充分地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人格异化的批判是对马克思理论的最本质的特性――批判性的继承。西方学者对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的作品中所涉及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使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获益良多,因为他的努力使马克思的思想在美国得到了传播,并为马克思传统的重获新生奠定了基础。[3] (P223)
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修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修正并不是从弗罗姆开始的。早在弗罗姆之前,赖西、阿德勒、荣格以及与弗罗姆差不多同时代的霍妮、沙利文等心理学家都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修正。在心理学界,这些人物都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他们把古典弗洛伊德主义进一步从生物学、心理学领域转向社会学领域,肯定了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然而,没有哪一位修正主义者在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结合起来这方面超过弗罗姆。许多修正主义者是从心理分析学派内部对弗洛伊德提出修正,专业和学派的压力削弱了他们对心理分析正统性的直接挑战,而弗罗姆与马克思主义者多方面的联系,他的社会学家背景和大量的社会批判使他将新观点带入弗洛伊德学派。[4] (P246) 他能够超越其他修正主义恰恰在于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因为他的修正是有意识地“通过对弗洛伊德哲学基础的批判性揭示,来发展其思想中的精髓,以历史唯物主义来取代资产阶级唯物主义”。[5] (P27) 弗罗姆一直有这样的自识,为了能够真正显露弗洛伊德的发现的价值,必须要修正他的理论基础。在弗罗姆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将弗洛伊德的发现从他自己的局限性和被歪曲的意义下解放出来。所以,他对两位思想家理论的综合,确切地说是用马克思的思想来修正弗洛伊德的思想。
弗洛伊德师承的是德国的机械唯物主义,这是他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他的体系中的机械论与决定论,在心理学界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一切心理事件甚至错误和梦都是被决定的;没有任何行为会由于机遇或者由于自由意志而发生。”[6] (P348) 有机体内部除了普通的物理―化学的力在起作用外,再也没有别的力在起作用。弗洛伊德至少在他事业的早期非常同意这种物理主义,即一切生命现象都能被还原为物理原理。如为了寻求精神烦躁的根源,弗洛伊德不得不寻找一种生理基质来作为驱动器,他在中发现了理想的解决办法,因为它既合乎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要求,又与他那个时代及社会阶级的病人中的一定临床结论相吻合。但机械唯物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缺陷就是看待问题的非历史的态度,这与弗罗姆所坚持的马克思的对社会关系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显然是不相容的,所以,弗罗姆对弗洛伊德修正的最关键的内容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取代机械唯物主义,拒绝以固定不变的、非历史的本能理论阐发人的心理驱动力,代之以历史的、具体的、人居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来解释人的心理驱动力,正是对弗洛伊德理论基础的修正使他构建出一整套社会心理学体系。
弗罗姆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的考察方式出发,即坚持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出发、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以及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出发来考察历史的具体的人,坚持社会的经济结构在人格形成中具有决定的作用,肯定自然与文化、环境与个体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社会决定论”原则,摒弃了力比多学说和升华理论,将心理模式解释为个人与社会的动态适应。他以弗洛伊德的个体心理学为模本,提出社会心理学;将弗洛伊德的性格形成基础由本能的力比多理论修正为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将弗洛伊德的人性的生物学基础修正为人的存在的特殊状况,并将个体无意识发展成社会无意识。弗罗姆的这些修正和发展,没有马克思唯物史观所提供的广阔视域是不可能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人的方式,就是弗罗姆对弗洛伊德修正的依据。而“社会性格”学说是他修正整合的最突出的成果。
二、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建构社会性格学说
社会性格学说是弗罗姆社会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学说,如赫尔德所言“弗罗姆在心理分析性格方面的成果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这个领域的思想产生了最重要的影响。”[7] (P119) 它对心理学和社会学也有显著的影响,心理学者认为他的心理分析学的很多观点已经进入了主流的分析思想,[8](P199-205) 社会学者里斯曼(David Riesman)在弗罗姆的社会性格学说启发下所著的《孤独的大众》也轰动一时,这充分体现了弗罗姆社会性格学说重大的理论贡献。以下我们就以社会学性格学说来具体分析他的社会心理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弗罗姆就致力于将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结合起来。他认为,综合的关键是心理分析的社会性格概念,因为它是理解社会进程的必要因素。弗罗姆的性格学理论直接来源于弗洛伊德,他保留了弗洛伊德性格学说的一部分内容,如性格特性是行为的基础,且行为必须是从性格特性推断而来的;性格特性所构成的力量虽然强大,但人对他可能是毫无意识的。他的性格类型学也是来自于弗洛伊德性格学说,如将口腔性格发展成为接受型,性格发展为囤积性格等。在此基础上,他对弗洛伊德性格形成的动力基础做了修正,认为不是本能,而是社会的经济结构形成了一定社会的性格,并导致社会性格发生变化。20世纪40年代初,以《逃避自由》的发表为标志,弗罗姆不仅从总体上放弃了力比多理论,而且批判了弗洛伊德纯粹用心理力量,特别是性的能量来解释社会历史,批判他在心理学问题上的生物学倾向,认为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表明作为社会进程结果的激情、欲望、焦虑是如何变化发展的,揭示被塑造成特殊形式的人的心理能量又是如何反过来变成生产力,塑造社会进程的。
弗罗姆明确提出了他的社会心理学方法,认为他的观点建立在以下的假设基础之上,“即心理学的关键问题是个人与世界的那种特殊联结关系问题,而非每个人或此或彼的本能需求之满足或受挫。不仅如此,它还假设人与社会的关系并非静止不变的。……引起人性格差异的那些冲动,如爱恨、贪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恐惧感官享乐等,都是社会进程的产物。人的倾向,最美好亦或最丑恶的,并非人性固定的生物部分,而是创造人的社会进程的产物。”[9] (P7) 他在动力学意义上的“社会性格”概念,是以马克思的这一见解为基础的:即将人的欲望与社会结构、生产条件及交往联系在一起,人类动机的很大一部分是由生产过程决定的。这表明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弗罗姆,已经很明显地将他的研究的出发点立足于历史的、辩证的方法,表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已经对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弗罗姆解释了为什么经济条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相互作用的心理驱动力和经济条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后者是首要的。……自我保存需要的满足与物质生产密切相连;经济现实的可缓和性比人的本能器官(特别是性本能)的可缓和性要更受限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济现实具有首要性。”[10] (P131) 这里弗罗姆对经济条件的首要作用的强调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是一致的。上层建筑虽然被经济基础所决定,但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心理因素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也是如此:“经济、心理和意识形态力量在社会进程中如此发挥作用:人对变化的外在环境做出反应,改变自己,这些心理因素又反过来有助于塑造经济及社会进程。”[9] (P212)
弗罗姆对心理因素塑造社会进程的强调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我们应当看到,社会发展虽然在根本上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决定的,但引起社会发展变革绝非仅仅是经济的原因,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人的心理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社会性格使人“心甘情愿”地不自觉地做他必须去做的事情,它把外在的必然性变为内在的必然性,变为每个人自己内心的追求,并从中获得心理满足。所以,我们对社会进程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考察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因素,而必须兼顾社会心理因素的分析考察。不仅如此,弗罗姆认为,性格还决定着个人的思想、感觉和行动。除思想过程的纯逻辑因素外,这类思想,如伦理、哲学、政治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思想者的人格结构。不但成套的学说或理论体系如此,“就连像爱、正义、平等、牺牲之类的单个概念也是如此。每一个这样的概念和每个学说都有一个情感的源泉,这个源泉则植根于个人的性格结构中。”[9] (P199) 他举出单个的概念,如“爱”,由两个不同性格结构的人说出,这个词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基于社会性格学说的分析框架,弗罗姆剖析了不同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性格。他反复强调,“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经济状况,造就了现代西方人的性格。”[11] (P65) 而生产方式的变化也导致社会性格的变化。19世纪因为市场的强大作用,社会性格表现为以下特征:“竞争、囤积、剥削、权威、侵略以及个人主义。”[11](P72) 20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一个资产阶级却发展了另外一种性格,这种性格使节省极少含有美德之意,这种发展受基本的经济需要所制约: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节省是必要的;而在大生产阶段,消费取而代之,“如果20世纪的人的性格必然恢复到十九世纪人的性格,那么我们的经济即使不崩溃,也将面临严重的危机。”[5] (P72) 所以,20世纪资本主义的社会性格特征就变为:接纳、协同、稳妥以及匿名的权威取代公开权威,日益增长的无能为力感取代了自豪感与优越感等等。[11] (P79) 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特征,弗罗姆得出了几种典型的异化的社会性格:权威主义性格、市场性格、重占有的性格,并以此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造成的影响以及这种社会性格对社会进程的影响。
弗罗姆社会性格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他立足于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的经济关系考察人,这个“人”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具体的人,而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人;其次,他认为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社会性格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历史变动而变化的,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有着辩证的关系。弗罗姆这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考察人的方法,在他对各种特殊的社会性格的论述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社会性格学说是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独具创造性的运用和发挥,有国外学者将他的心理学理论称为“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分析学”。[12] (P352) 弗罗姆的理论贡献还在于,通过对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典型性格的揭示和批判,他不仅揭示了这些性格类型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源――这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运用于社会性格分析的具体体现,也揭示了这些扭曲的社会性格对社会历史进程所造成的恶果。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人的性格扭曲,而扭曲的社会性格又加深了社会现实的矛盾和危机,如法西斯主义战争以及全球生态灾难,这就是弗罗姆基于社会性格学说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说明弗罗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最本质的特征――批判性。
三、继承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分析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蕴含着批判的巨大的潜能和诠释空间,所以它得到了包括弗罗姆在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异乎寻常的重视。弗罗姆在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痕迹很突出。他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对异化的分类,如人与自己的创造物、人与人、与自我、与人的本性、与人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力量的异化,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中对异化的论述几乎一致,同时也反映出新时代的内容和特征。
如人与自己创造物的异化,弗罗姆认为虽然人控制和主宰自然的能力不断增长,但社会并未控制它所创造的力量:“从技术方面来看,伴随生产制度的理性化而来的是它的社会方面的非理性化。”人创造的这个世界成了他的主人,“他似乎是受自利的驱使,但实际上他的全部自我连同其全部具体的人格却成为他亲手制造的机器之目的的工具。”[9] (P85) 这实际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与自己的产品相异化,人用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力量变为控制人自身的力量。人失去了本应有的创造性、主动性,蜕变成了消费机器,变成了被动消极的物,而不再是人,所以人与自己的本性异化。现代社会同样有劳动的异化,他说在当代西方社会“劳动和工作本身不再是一种令人满意、给人以快乐的活动,劳动和工作成了一种义务,一种摆脱不掉的思想负担。人们越是可以通过工作致富,就越是把工作当成他们发财和成功的单纯手段。”[11] (P142-143) 在这一点上,弗罗姆与马克思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得资本家只为交换价值而不是为了人自身而生产。这种生产目的客观上对人类的进步意义非凡,“但主观上它却使人为自身之外的目的而劳动,使他成为自己所造机器的仆人,因而使他有一种个人微不足道及无能为力的感觉。”[9] (P80-81) 弗罗姆也像马克思那样,揭示出现代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异化特征,它呈现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特征,这是一种两个抽象物、两个活机器之间相区别利用的关系。“雇主利用他雇佣的人,商人利用他的顾客。每个人对其他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商品,每个人总是受到某种友好地对待,因为即使他现在没有用处,今后或许用的着。”[11] (P109-110) 马克思异化劳动批判的几个方面,在弗罗姆这里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
弗罗姆不仅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而且深华了异化概念,使它不再局限于劳动分工的客观后果或任何特别的阶级,[13](P168) 而是针对当代西方社会出现的问题及理论关注点,显示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将异化理解为一种体验方式。他说:“所谓异化,就是一种体验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他同自己离异了。他感觉不到自己是他那小天地的中心,是本身行为的创造者――他行为及其后果则成了他的主人,也许还会对主人顶礼膜拜。异化的人与自己失去了联系,就像他同他人失去了联系一样。”[11] (P95)
将异化理解为一种体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弗罗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学科背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人的内心生活,这或许是由于他们对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视,或许是因为临床心理学家听到的都是关于内心生活体验的倾诉。(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就非常强调体验对人的意义,认为无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献身事业,是实现自我的一个途径,“高峰体验”是自我H者的重特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这一特点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车文博教授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人的经验和主观体验摆在心理学研究的突出地位,这既是西方心理学摆脱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客观主义的重大变革,双是促进心理学向人学回归的重要标志。”参见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页。) [14] (P11) 所以弗罗姆在考察异化时注重异化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善于从内心体验的角度阐发异化。即使我们不去考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这个特征,说异化是一种体验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们一般是以情绪化的态度来看待异化问题的,异化能够在中西方成为一个理论问题,是因为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及战争的灾祸使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化,中国的“”同样也使东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化,而异化正是道出这种普遍的疏离感和压抑感的概念。[15] 异化表述的是主体所创造出来的客体反过来支配主体这种现象,它的产生既有客观的社会根源,又有主观的认识和心理因素的原因,认识的片面性行动的盲目性和畸变心理,往往使得人们努力以求的东西,转化为反对自己的力量,消费的攀比心理会使人成为消费品的奴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弗罗姆重视对这种主观原因的考察,是其身为心理学家的独到之处,况且,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弗罗姆也没有否认异化的客观存在。再者,马克思在使用异化概念时,是对私有制社会客观存在的状态的揭示,但马克思并没有否认人可以在主观上体验到这种状态,也许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对异化的客观存在的揭示,才会有人们对它的主观体验,这也表明弗罗姆实际上将异化概念深入到人的微观的心理层面,是对马克思异化概念的拓展和深化。(注:张一兵教授将弗罗姆对异化的主观体验的理解说成是“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油炸’成新人本主义能够接受的主观体验说。”参见张一兵:《异化:生产性的否定》,《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4期,第18-22页这完全是对弗罗姆的误读。)
所以,弗罗姆异化批判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将异化概念拓展到心理学领域,通过他的心理分析,揭示了看似正常的现代人心理的异化特征。他认为很多心理疾病都是异化现象的直接表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性格如市场性格、重占有的性格是异化,权威性格的受虐―施虐倾向是异化,无意识、移情和自恋也都是异化等等。有学者将这种批判称为“常态的病理学”,意指一个“正常”的人在病态的文化价值中体现出病态的特征,而心理分析就是引导人们意识到体现在这种病态的文化特征中的自我的病态特征。[16](P32) 将异化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是弗罗姆接受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启发,即认为每一个神经病患者都是一种异化的结果,而且认为在对病态人格的研究中,马克思超越了弗洛伊德,与弗洛伊德注重个人的病理研究不同,马克思“关心一个社会所共有的、从该社会特定的制度中产生出来的病理学。”[2] (P62) 正是出于对马克思的这种理解,使弗罗姆将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发展成为社会无意识,并且提出社会无意识也是异化的表现,从而不仅对异化理论,也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弗罗姆异化批判的其他特征,如认为当代西方异化已发展成为总体异化或普遍异化,注重对消费异化的分析,都是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对异化的新的表现形式的剖析,他不仅将异化理解为人的主观体验,更加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客观存在。
弗罗姆不仅剖析了异化的各种表现形式,还试图去探究异化的本质和根源,他接受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异化存在的本质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不仅看到了异化这种“症状”,而且还指出了这种病症的根源,这就是马克思的深刻之处:“马克思认为,人是由社会形成的,因此,病理学根源于社会组织的特性中。”“当代偶像崇拜的根源就在于当代的生产方式,因此,只有通过彻底改变社会经济结构,使人在精神上也获得解放,才能改变这种状况。”[2] (P64、62) 能够认识到马克思异化的根源是弗罗姆的深刻之处。这就是说,只要一种生产方式是为价值增值进行生产,而不是为了人自身的目的生产,只要不根除资本主义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异化就不可能根除。有学者认为,弗罗姆否认了异化的客观原因,回避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异化产生的社会根源,[17] (P82) 这种论断是缺乏根据的。
事实上,弗罗姆对马克思的继承并不仅止于此,在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对现实的关注等方面都可以明显看出马克思对他的影响。他提出并探讨了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病的几种主要方案,包括极权主义、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仔细分析之后,他最终有条件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公有社会主义”的方案。他认为,取代西方病态社会的只能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极权主义、超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使人摆脱人对人的压迫和剥削,使人从经济王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使人重新成为社会生活的最高目的,在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创造一种新的统一,“人对人的利用必须终止,经济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资本必须为劳动服务”[18] (P372) 等等。所以在理想价值方面,弗罗姆与马克思是一致的。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实质不同。马克思的批判强调把理论批判归结为实践批判,而法兰克福学派从不主张改变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而主要强调文化和心理方面的变革。因而他们的批判仅是一种用“应有”来批判现有,也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已。[19](P206) 本文认为,这种评价有欠公正。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不仅为在西方广泛传播马克思思想做出了贡献,而且,没有他们的批判理论,就不会有西方“马克思学”思潮,不会有60年代美国左派知识分子的运动及60年代末西方大规模的学生、工人运动。他们的理论也是旨在改变现实,只是他们改变现实的途径和根本目标与马克思的设想不一致。
这种关涉现实的理论取向在弗罗姆身上也非常明显。在研究对象上,弗罗姆社会心理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选择那些迫切关系到整个社会历史进步的社会心理现象如权威主义、市场性格等进行研究,借助于精神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种种不健康的病态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他一生的学术活动都与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他努力为社会心理学参与和干预社会生活,为批判社会现实,促进社会进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认为:“心理学家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对认识当前的危机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9] (P1)
关注现实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他积极投身于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去,这点也和马克思相似。他11岁左右就热衷于政治,尽管他自认为不具备从事政治活动的气质,但还是积极参与了很多政治活动,如参与创建了一个和平团体,反对核军备竞赛和越南战争,参与美国社会党等等。这种参与的热情是因为他认识到他不能被动地置身于这样一个正在走向灾难的世界。他认为现代西方世界越来越不健全,越来越非人性化,因而也就越来越需要共同肩负着人类使命的人们团结奋斗。弗罗姆关涉现实的心理学对我国的学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也表明他践行了马克思“重要的是改变现实”的实践哲学。
[参考文献]
[1]马丁・杰。 法兰克福学派史[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2]弗罗姆。 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3]McLaughlin,Neil.‘How to Become a Forgotten Intellectual:Intellectual Movement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Erich Fromm’[J]. Sociological Forum,1998,,
[4]McLaughlin,Neil.‘Revision from the Margins: Fromm’s Contributions to Psychoanalysis’[J]. Int Forum Psychoanalysis,2000,(9).
[5]弗罗姆。 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6]杜・舒尔茨。 现代心理学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7]Held・David.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eory:Horkheimer to Habermas’[M]. London:Hutchinson,1980.
[8]Carola Mann.‘Fromm’s impact on interpersonal psychoanalysis:A well kept secret’[J]. Int Forum Psychoanalysis,2000,(9).
[9]弗罗姆。 逃避自由[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10]弗罗姆。 精神分析的危机[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1]弗罗姆。 健全的社会[M]. 孙恺祥译。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2]John Rickert.‘The Fromm-Marcus Debate Revisited’[J]. Theory and Society,1986,(15).
[13]Stephen Eric Bonner.‘Of Critical Theory and Its Theorists’[M]. New York:Routledge,2002.
[14]夏洛特・布勒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5]俞吾金。 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 [J]. 中国社会科学,2003,(2).
[16]Ortmeyer,Dale H.‘Revisiting Erich Fromm’[J]. Int Forum Psychoanal,1998,(7).
[17]李青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第三篇】
这学期学习了社会心思学,有一点心得领会。
社会心思学是古代心思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思学、实验心思学和认知心思学一同造成了古代心思学的基本结构。本书在引见社会心思学的历史、理论、方法、钻研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心思学的几个次要钻研畛域,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加以分析这些畛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替换与影响,集团与**心思,以及最新遭到注重的文明心思学和瘦弱心思学。在对这些畛域的知识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力图使其与咱们所生活的时代联系在一同,从而使社会心思学的理论和知识对咱们的生活有所协助。
学习社会心思学能够使人们对本人有一个愈加清楚的意识。在事实生活中,人们虽然常常可能会反省本人的所作所为,但因为种种缘由,人们对本人的意识远远少于别人或者事件的意识。学习社会心思学的第一个益处是意识本人。
在学习社会心思学我也学会了意识别人。生活中人们时时辰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虽然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渐渐了解本人之后,我发现本人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只如此,还喜爱把一件大事思考的很复杂。但是如今我发现所学习的心思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受,学会了宽容。有人说:“自动与被动紧一线之隔,而生命情调却神情悬隔。”还有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改变本人。”也有人说:“当你不喜爱本人如今的生活形状时,请马上改变。”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那就是所谓的“改变”,只管说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情愿去尝试,并且宿愿用时间来证实本人是可以做到的!
学习社会心思学的第三个益处是意识社会。经过学习社会心思学,我能够理解本人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了解了在这样的社会中应该如何生存下去,这对行将毕业的我有很大协助。
学习社会心思学的最大益处是意识生活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有钱或者名声嘹亮,而是在于:一是能够自主,本人的事情本人能够决定,而不是由别人决定;二是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本人决定或者别人交给的任务完成;三是关系,在生活中和别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四是自尊,对本人有苏醒的意识和踊跃的评价。经过学习社会心思学,我愈加清楚地意识到了本人生活的意义。
经过对社会心思学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形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怀别人,解决事情时开始思考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思,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思上的引导,和语言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思上的成绩,兴许这些“微不足道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思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思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明知识上,还是从本身涵养上我都提高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始终地成长着。我很感激咱们的老师以及咱们的同窗,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心思学不只让我了解了许多心思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为咱们讲课乐观快乐的金葵老师,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需咱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咱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只管这个学期社会心思学的课程已经完结了,它能带给咱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咱们本人去悟,去领会。做人,不但需求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本人,懂得爱本人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无情。多一些决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高不可攀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要害在于你本人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英勇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思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第四篇】
教师工作是一项研究人、教育人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其中情绪管理教育在中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中学生所处的特定发展时期容易出现一些情绪问题。但是在中学教育的现实中,与教学相比,情绪管理教育却相对缺乏。与浸润着理想教育和理性思考的父辈相比,今天的。中学生身处文化和价值多元、知识和信息空前开放、**和个性张扬的时代,却很少接受关于如何管理自己情绪的教育。中学生经常接触的流行歌曲、Q天、网络游戏,一方面对情绪起到一定的疏导宣泄作用,另一方面又往往加重了负面情绪的“泛滥”。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妥善管理情绪,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其**意识显著增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更倾向于**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把能够**解决问题看成“成熟”的标志。实际上他们尚不具备完全**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性还较强。他们自以为能够圆满地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结果却可能走很多弯路。因此,应该让学生知道,与**一起分析讨论自己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之道,并非是丢人的事情,也不是“不成熟”的表现。相反,教师、家长参与其问题解决并不是对他们的一种**,而是一种“协助”。这个道理也许学生自己还不能完全理解,因为他们确实正处于充满着矛盾和相对闭锁的青春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非常关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从行动上向学生展示这些道理。
1、双向沟通
与学生分享你的经历和感受。沟通和交往都需要一种双向的互动,就像交往中你不但要经常帮助别人,为了维持这种交往,需要互动,即你也要适当地、“艺术化”地求得别人的帮助,尽管有时你并不是那么迫切需要他人的帮助,不然,交往就无法很好地继续。有时候,教师需要在学生面前示弱,这样对于教师跟学生的交往或许很有好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闲聊过程中,向他讲述自己在工作或家庭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甚至可以向他诉说烦恼,把自己碰到的麻烦和盘托出,告诉学生你的体会、你的想法、你分析这件事的过程、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碰到的阻碍、你的情绪等等,只要是你感受到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与学生分享。教师应该知道,与学生分享你的感受,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展示你的成长经历,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构建良好的崇尚沟通的氛围。
2、无条件地接纳和信任学生
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被接纳、被鼓励,无论是**性很强的学生还是习惯依赖的学生;无论是自信的学生还是容易畏缩的学生,无一例外。如何才能尽可能地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和信任学生呢?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对待学生向你抱怨的每个问题,理解他、同情他,跟他说:“是啊,这确实是个问题”;或者“我年轻的时候也碰到过这类事情”,让学生觉得情绪可以在教师这里得到承认。同时,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教师要表示出理解和认可,设法让学生把情绪问题说出来。要知道,发泄也是排解不良情绪的途径之一,只要发泄情绪的方式合理,应该允许学生表现软弱。
3、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既然环境氛围对中学生的情绪会产生相当重大的影响,那么作为教师——学生接触较多的**,也应该学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也为营造好的班级、学校气氛做出贡献。同时,教师如果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绪管理者,那么学生自然会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当代的教育中,教育者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我认为,他应当是一个观察者,细心捕捉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引导他们发挥所长;是一个促进者,对任何看法和开放的态度,不否定、不代替、不灌输,适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撑,帮助营造恰当的氛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投入行动。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知道教育过程中的罗森塔尔效应(由于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充分地信任学生能做得好,并满怀希望地期待他们的成功,学生的表现就会向你所期待的那样发展。所以,让每个教师都努力,帮助中学生做好情绪管理。
4、关爱学生 言传身教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教育。
“亲其师,信其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捷,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相反,消极的情感会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从而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因此,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首先,以真挚去激发学生的真情,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去看、去听、去说、去学。尤其是那些“后进生”,他们的心灵中同样拥有对美的向往、爱的渴求,教师更要把真挚的爱撒向他们的心田。
其次,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师爱是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内容、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然,这种师爱要注意两点:一是爱全体学生,不能偏爱少数学生;二是要把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不溺爱。
最后,“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时的一言一行应是学生的表率,做到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榜样。例如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亲身感受爱护和关怀中,学会怎样去关心人,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第五篇】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
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上一篇:实习的证明优推5篇
下一篇:广交会的实习报告范文【优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