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听课记录样例精彩5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小学听课记录样例精彩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听课记录【第一篇】
板书:
1、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导入新课)
2、 观看录像《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4、启发式提问(弄清事情起因和结果,激起学生好奇心)
5、 学生提问题,自然过渡到“过程”
6、重点分析三位徒弟画骆驼的过程
板书:画多许多小骆驼
许多骆驼头
两只山谷走(以少代多)
7、 用“虽然……可是……”句式评三个徒弟的画
8、猜猜“大徒弟、二徒弟会对小徒弟说什么话?”(主角扮演)
评:主角扮演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加强对人物之间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梁教师抓住这一点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很好!
9、让两位学生站起来读ppt上的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
提问:你明白这幅画妙在何处?
10、 教师读故事:“深山藏古寺”,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中情景
提问:皇帝会喜欢哪一幅画?
给四幅画分别起名
评析:
杨教师具有独特人格魅力,是因为她脸上和善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无尽亲和力。她是个善于调控课堂的教师。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学生很配合很投入。
貴州斗牛现场失控,太惨了。
教师用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故事导出新课。该故事与课文中画骆驼的故事类比,立意都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很自然地导出课文题目。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有良好的教师语言艺术。“我觉得你说得异常好,只是声音再大一点。”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
整堂课的总体设计是故事连故事,进行师生互动,进取,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但我认为连续四个相似的故事,没有必要,反而缩短了课文的学习时光,显得喧宾夺主。
小学听课记录【第二篇】
1、 教师板画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今日我们到浩瀚的大海去看真正的鲸。(播放录像)
3、 看到这翻腾、跃动的鲸,你最想明白些什么?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检查生字,指名读
肚 肺 腭 胎
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月字旁
生:都是身体的某一部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请学生上台把这些生字写在板画上。
4、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景,读中纠正字音,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关键句,懂得读书时要抓住重点。
(1)鲸有一个十分大的特点,用了个字把它写在手掌上。
大,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了不起。
(2)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它读成一句话。
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3)指名读第4自然段
这节第一句话与其它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样?(设问)
1、能换一个词说鲸大吗?
生:巨大
生:庞大
生:庞然大物
2、异常大、十分大、极其大,大家说了很多大的词,你看,课文有这样写大吗?把写大的词句找出来。
为什么同象比?
生:象是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你能真的能到鲸的嘴里去吗?
生:那是假设
3、聘请高级解说员介绍一下鲸的大。
4、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这短短的一段话作者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写鲸的大?(板书:多种说明方法)
1、刚才我们在研究鲸大的特点,那课文仅仅是介绍这个特点吗?
2、片断出示,同学们看看与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要用2个很长?
生:一个很长不够。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体会“很长”、“渐渐”、“完全”、“整个”等词的意思。
同学们,这些词一个都不能少,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板书:精确的语言表达)
3、再读这段话,把刚才我们忽视的词强调出来。
4、 出示句式:我们明白鲸适应了海洋的生活,可是,你可别忘了。
1、读第4、5节,了解鲸的习性。
2、围绕齿、须鲸的特点,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说本事。
点评:
林教师一上来就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充满活力的语言,加上精彩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
林教师别具心裁的运用小转盘让学生发现这些生字的规律,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这些字的记忆,还让学生明白了这些生字分别指鲸的哪个部位。
带着问题阅读,让学生学会思考。
由浅入深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进取性,既发展了学生思辩本事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本事。
板书:
作比较
多种说明方法
列数字
假设
精确的语言表达
总评:
林教师的课太生动了,学生自始自终坚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多么难得呀!
林教师教于学到达和谐完美的统一,灵活运用合理地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本事;还采用带问题朗读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此精彩的课,让我一辈子难忘。
小学听课记录【第三篇】
上课铃响后,学生还是比较吵闹,教师立刻采取措施——这堂课采取小组加分制,这决定今日小组作业的多少,放学的快慢;刚才第二小组坐的最端正,加三分。
1、大家一齐齐读课题——“长相思”预备起。
2、“长相思”是词牌名。这首诗还是词,词又叫长短句,字数不对称,有长有短。
朗读古诗,回答诗中哪个字是多音字——“畔”
1、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首诗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讨论中有什么问题
(学生):“风一更雪一更”什么意思?
(教师):哪个同学能够帮一帮他
除了这句不懂,还有什么不懂?好,都懂了,我来考考大家。
3、逐句品读
“风一更雪一更”,读到这一句时,你能想象到当时的天气是怎样样的?
(学生):当时下着鹅毛大雪……凛冽的寒风迎面吹来
(教师):还有其他表达吗?
(学生):士兵们走遍了千山万水……山崖险峻,河上结冰,可是他们都没有放下。
(教师):还有其他表达吗?错了并不可怕,教师欣赏你开动脑筋。
这些环境描述都突出了什么——行军之难
当时诗人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可是行军之地仅有什么?
本诗用了什么手法——借景抒情叙事抒情
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小练笔:假如你是纳兰性德,经历了行军之难。请你把当时行军的环境具体描述下来。
小学听课记录【第四篇】
1、大家一齐齐读课题——“秋思”预备起。
2、“秋思”是什么意思呢?——思念家人
诗中哪个字是多音字——“重”(chong)
1、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2、讨论中有什么问题
(学生):“复恐匆匆说不尽”是什么意思?
(教师):哪个同学能够帮一帮他
除了这句不懂,还有什么不懂?好,都懂了,我来考考大家。
3、逐句品读
“洛阳城里见秋风”讲的是哪个季节?——秋天。秋天来了,用你的话来描绘一下。
“见”是无形的,把它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比如:叶子在瑟瑟秋风中悄然飘落
“行人临发又开封”,如果你是张籍,你会对捎信的人说什么?
张籍,请问你在信中写了什么?
(请四五个同学回答,并加分)
本诗用了什么手法——借景抒情
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小练笔:如果你是张籍,你会对远方的家人说什么?把它写下来。
小学听课记录【第五篇】
1、谈话。
师:同学们,此刻是什么季节?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这是一个植树的好季节。(课件出示春天图,再出示同学们举着队旗走在山坡上去植树的情境图)
生:应当是六年级的任务重些,因为他们大些。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分配给六年级同学的任务。
2、 看图列式,口算。
课件出示六年级同学植树的任务:共要种树90棵,有3个班。
师:根据这图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个班种多少棵?
师:你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口答,师板书:90÷3=30(棵)
课件依次出现五、四、三年级的植树任务,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口头说算式再口算结果。
教师板书:81÷3= 52÷2= 42÷2=21
3、 揭题。
生1:能够用计数器。
生2:估算、
生3:列竖式。
师:这些方法都行,要准确明白结果,能够用列竖式,也就是用笔算。看来,我们有必要用笔算来解决。这节课就来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1、学习例2。
师:52÷2=的竖式你认为该怎样写?请你在本子上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展示学生各种的竖式写法。
学生分小棒,汇报:你是怎样分的?请上台演示。
生1:先把5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2整捆,还余1捆,再把1捆拆成10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5根。再把2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根。5+1=6,20+6=26根。
生2:先把5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2整捆,还余1捆,再将1捆拆开和2根合在一齐再平均分两份。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先分2根,每份是1根。再把5捆平均分成2捆,还剩余的1捆拆开又平均分成5根,1+25=26根。
师生讨论得出比较合理化的方法:先分整捆,再分单根的。余下的一捆不能再整捆的分,要先拆开与单根的合并在一齐后再平均分成2份。
课件结合分小棒的过程再演算竖式一遍。
质疑,说算理。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简析刚才学生尝试做的几种错误的列竖式格式,让学生订正
2、 尝试笔算81÷3=
个别板演,学生间互相提问,同桌互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辨析学生中出现的错题。
3、 学习例1。
师:大家刚才口算出42÷2=21,此刻你会不会用笔算来解决呢?
试试看,把竖式列在本子上。
个别学生板演后,师: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请你点名同学来回答。
生1: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2?
生2:第一步除后十位上怎样没有拉下来的数?
4、 看书内化。
比较一下,这两题在笔算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
生:例1的被除数十位上除以一位数后没有剩余,例2有剩余。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自我说说看。
师:这两题还有什么相同点?
师生交流并小结算法。
1、基本练习。
列竖式计算36÷2、36÷3、36÷9。
比较它们的不一样点(被除数十位上被除数除够除还有剩余的、刚好整除的及不够除的三种类型)。
2、辨析练习:“确定对错,有错就改。”书本第21页第2题。
先独立练习,再团体反馈。
3、自选练习。在5分钟之内自选以下习题,再评出计算之星。
26÷2 84÷6 56÷7 75÷3 66÷6 64÷4
85÷5 91÷7 55÷5 64÷8 56÷2
出示综合应用题
今日来听课的教师大约有84人在食堂吃中饭,食堂总管张师傅准备了
9张桌子,每张桌子能够坐6人,够用吗?如果不够,还要再准备几张?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
师:经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这是一节朴实无华、扎扎实实的计算教学课,它体现了当今课改理念下计算教学的特点和本真,它为枯燥的计算教学洞开了一片可供学习和欣赏的天地。
1、选择教材中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图片作为本节的开篇情境,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提出数学问题,进行合理猜想,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引入笔算除法的知识。在学习笔算前,允许学生用估算、口算与笔算的方法解决52÷2=,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一样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
2、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笔算时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两个知识点,在设计时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操作构成表象,动脑想算理,动口说算法,及时规范竖式的写法、总结算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安排既体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又贴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操作、演示、归纳、概括等方法揭示具体到一般的规律,完成由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3、安排学生安安静静的看书这一环节,令课堂上动静结合。使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内化所学的知识,并及时总结算法,加以归纳和概括,实现算理到算法的过渡。
4、练习设计把知识线与情感线串起来。基本练习三题中以新带旧,不但及时强化了新知,也复习了旧知,沟通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辨析练习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预防学生计算时出差错,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确定和推理。安排自选练习,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大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提议:
1、 能够让学生经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体会今日的算式和算法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加深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认识。
2、 试商的方法主要看高位,而不是看个位。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想法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并加以拓展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