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实用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例【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第一篇】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要找出题中的什么?再根据找出的什么列出方程。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创设结伴出游的情境。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的情境图。

从图中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生1:淘气的步行速度为7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为50米/分。

生2:淘气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840米。

生3: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

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

因为淘气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邮局附近。

第二个问题: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

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找出等量关系。

淘气走的路程+笑笑走的路程=840米

第三个问题: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设出发后x分相遇,那么淘气走的路程表示为:70x米,笑笑走的路程表示50x米。则方程为70x+50x=840

学生独立解答。

3、在这个相遇问题中,除了用方程来解答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试一试。

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列出算式

840(70+50)

三、应用新知,拓展练习

如果淘气的步行速度为8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为60米/分,他们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请写出等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第二篇】

师出示幻灯片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长大了当一名质检员,有2个乒乓球,其中有一个不是克,次品较轻,怎么找出这个次品?

师:什么是次品?

生:次品是偏轻或偏重,只要没达到克,都是次品

师(拿出两个乒乓球):你知道那个是次品吗?

生(齐):不知道。

师:放在那里我们能不能看出来呢?

生:①脏的那个。②烂的那个。

师:那么我们就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是什么呢?

生(齐):天平!

师:谁来说说给你一个天平,你会怎么办?

生:用天平秤,一边放一个乒乓球。

学生上讲台扮演天平,两只手当作天平的两个盘,学生一只手在上,一只手在下。

师:同学们,你们看后认为那边偏轻呢?

生:手在上面的那边偏轻。

师:左边翘起来了,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要轻一些,轻一些就代表是次品。

师:我们用天平来秤物体,一边高一边低,说明有一个是次品,如果两边都平衡了的话,有没有次品呢?

生:没有。

师:那么两个大家会不会找?

生:会。

老师用幻灯片展示两个乒乓球怎么来找次品。

师:这是两个乒乓球,那如果三个乒乓球又该怎么找呢?

生:秤两次。

师:那刚才我们用了几次找到了次品?

生:一次。

老师利用幻灯片演示怎么来秤。

师:那三个乒乓球,我们把它分了几份来秤的'呢?

生:三份。

生:盘子一边一个,还有剩下的一个,所以是分成了三份。

师:分成了三份,怎么秤的呢?同学们回忆一下。

生:如果平衡,那剩下的那个就是次品,如果不平衡,轻的那个就是次品。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第三篇】

一、谜语导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观察

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

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

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2.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

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

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

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应用

1.做教科书例2

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四、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2.从一个面看到物体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摆放方式。

3.知道从两个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以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范围。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第四篇】

一、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

在蚂蚁王国里有一座小桥。有一天,一阵狂风把小一个扶手给刮断了。这可怎么办呢?小蚂蚁们准备再用木头做一根扶手。小朋友,你们知道扶手有多长吗?

生:不知道

师:扶手到底有多长呢?我这里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哪位小朋友愿意用我盘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长?

生1选用棋子,摆出来有5个棋子那么长。

生2选用回形针,摆出来有6个回形针那么长。

生3选用正方体,摆出来有4个正方体那么长。

2、质疑

师:这可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可量出来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生:是因为选用的工具不一样)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学生活动:(听故事,看大屏,用桌上的工具量长度。)

评:一开始就以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课堂,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抓住了。然后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比如棋子、回形针、正方体等作为测量物体的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工具去测量,标准不一样,那么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产生学习新知的迫切需要。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才建立了统一的长度单位。)

二、认识厘米

1、观察直尺

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尺子。请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尺子上有很多数。

师:对,你们按顺序读一读。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

生:0.

师:猜一猜,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生:表示起点。

师:对,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板书)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尺子上有很多线,有长有短。还有“cm”。

师:“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

(评: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探究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三、用厘米量

1、估几厘米

师:我们估计一下,这座小桥大约几厘米长?(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2、量几厘米

学生量,老师巡视。选取几位学生演示,并评一评谁的方法好。然后互相说说是怎么量的。

师:蚂蚁们知道了扶手的长度,一定能很快做好一根新扶手,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评:这里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厘米量。教师让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在量的基础之上再用说的方式来巩固测量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一环节的新知识。而且选取学生进行演示,那么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也就一目了然。分析了以后能让学生对这些错误有一个比较深的印象,那么自己尝试时便会有意识地去避免这些错误。)

四、探究交流:

1.把自学中的收获和问题与小伙伴分享、交流。

2.请同组的小伙伴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3.小组长把小伙伴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好。

4.小组汇报本组同学的收获。

5.报告员把小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

(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精讲释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要重点讲解让学生知道直尺上有些什么,让每个学生都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概念,并用直尺正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知识。

16 293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