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少人教版教学设计样例(优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比多少人教版教学设计样例(优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比多少人教版教学设计【第一篇】

秋天的一个清早,天空像刚洗过的蓝宝石,万里无云。妈妈带着丁丁去游乐园玩,在路上丁丁发现一口阴井盖被人掀开了,丁丁想:这儿又臭又危险,得把阴井盖盖上。丁丁赶紧上前,拉住妈妈说:“妈妈把那儿的'阴井盖盖上,要不然,有人掉下去了,怎么办?”妈妈一看,那里臭烘烘,脏兮兮的,生气地说:“你再不走,我就不带你去游乐园了。”丁丁说服不了妈妈,只好跟着妈妈走了。

一天过得真快,丁丁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游乐园,不知不觉的他们还是走回了那条路,丁丁一不小心,掉进了井里。

妈妈问丁丁:“今天玩得开心吗?”丁丁没有回答,妈妈觉得很奇怪,转身一看,丁丁掉进阴井里了,妈妈赶紧趴下去,伸出手,把丁丁拉了上来,她后悔地说:“早知道会这样,早上就听丁丁的话把阴井盖盖上。”说完,她早已泪流满面。

(投稿:zhyf于2006-8-2916:28:14编审:xiaoshanwu)。

比多少人教版教学设计【第二篇】

1.认识“苹、果、杏、桃”4个生字。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认识1个新笔画“”

2.生活中,正确运用“你、我、他”人称,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1.认识“苹、果、杏、桃”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

2.会读儿歌。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一、谈话导入,学习词语。(用时: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的水果是什么?

2.课件出示图片:苹果。教师指导苹果读音。

3.教师引导观察这两个生字字形。

4.引导学生分小组识记字形。

5.检查识字情况。

6.用以上方法引导看图片:杏子、桃。

7.教师课件出示“杏、桃”指导读音。

8.指导用“杏”和“桃”口头组词,说一句话。

9.开火车读“杏”和“桃”,检查全体同学掌握情况。

二、认真书写,掌握笔顺。(用时:17分钟)

1.指导书写“小”“少”并观察“小”“少”的区别在哪里?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同学指导书写汉字“果”。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鸟”,指导学习新笔画“”。

(5)教师指导“鸟”短,“鸟”“眼”“”不能掉。

2.指导书写“鸟”。

(1)范写“”和“”。

(2)领写“小”的笔顺。

(3)在田字格中范写“鸟”。

(4)教师巡视,展示优秀示例。

三、巩固练习,扩展知识。(用时:8分钟)

1.教师出示习题与习题要求并说明习题要求。

2.组织学生汇报答案。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指导书写必须细致。不仅应该从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还要对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进行提醒。在教学书写生字时,我逐字指导笔顺。意为夯实学生对汉字笔顺的掌握,逐渐熟悉汉字笔顺的规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字的本领,并通过展示评价,有针对性地再次写字,提高写字质量。

比多少人教版教学设计【第三篇】

1.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

3.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一、导入活动,老师扮演猫妈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二、帮猫妈妈喂猫宝宝。

1.教师示范给小猫排队。

师:我们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喂小猫。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情操作比较好的孩子到前边示范。

4.请幼儿来说操作过程,教师在黑板上做。

三、巩固知识。

1.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师:我请孩子们有的扮演小猫,有的扮演小鱼,我们来表演一下好吗?

2.“送猫宝宝回家”

师:请孩子们把猫宝宝送回家吧。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1.情境贯穿始终,真正吸引了幼儿。活动通过三个情境来让幼儿充分的利用视觉、触觉去感知,托班的孩子注意力时间段,(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利用情景贯穿,孩子就会比较感兴趣。活动之前,感觉孩子看到会乱,可是活动中教师明确要求了以后,大部分幼儿的表现都很积极,甚至有的幼儿表现的异常的好。所以,真实的“情境”能够真正的吸引幼儿。

2.幼儿的经验准备很有必要。活动前我让家长给孩子渗透了比较多少的知识,所以孩子活动中,比较积极,有初步的经验,孩子积极性高,活动比较顺利。

1.细节处理不够。请孩子们喂小鱼环节,孩子会有点乱,再就是有的孩子会不知所措,自己玩自己的,所以每个环节要求在前,让孩子带着任务去参加活动。

2.活动准备要充分。托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短,所以有的时候,一部分孩子会失去活动兴趣,所以我们活动前要充分设想活动中的每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使孩子在活动时,自始至终都有兴趣。

比多少人教版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和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经历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多少的过程,并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并对学生进行团结互相,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

能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教具:

课件、小猪图片、小兔图片、木头图片、砖块图片、苹果图片、梨图片、圆片、三角形等。

学具:

学生的学具盒、小棒、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出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下面就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讲《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故事。

2、老师讲故事。

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比多少......

同学们,图上画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爱听故事,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情境中的人物及情节,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并及时抓住故事情节对学生进行团结互相,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以童话为背景,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1、学习“同样多”。

(1)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

师:图上有几只小兔?小兔是怎么搬砖的?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在黑板上贴出小兔图片和砖块图片,并把小兔和砖的图片分两排摆放好。

同时,让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小圆片表示小兔,用小长方形表示砖。对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有代表性方法的学生到黑板上用放大的教具摆一摆。

师:同学们,你认为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数到摆的过程。

师:1只小兔搬1块砖,有没有多余的小兔?有没有多余的砖块?

老师一边问,一边把小兔和砖块一一对应用线连起来。

师:请同学们看看你摆的是不是一个小圆片对着一个小长方形。

老师巡视,纠正指导没有一一对应摆放的同学。

(2)老师说明:

1只小兔搬1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块,正好一一对上,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老师同时板书:“同样多”。

请学生模仿老师说一遍。

然后,请学生伸出双手,让左手和右手的手指一个对一个,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进一步说明这就是一一对应。

(小猪的只数和苹果的个数同样多,小兔的只数和胡萝卜的个数同样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摆、说,看老师连线,让学生明确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为学习“比多”“比少”做好铺垫。

(4)动手操作: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1题。

同桌合作,学生独立完成。请两个同学到实物投影仪上摆,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摆。老师巡视指导。

2、学习“多”“少”

师:我们学会了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小兔和砖的数量。那么我们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比较别的物体。

(1)师: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在黑板上贴出小猪图片和木头图片,并把小猪和木头的图片分两排[放好。

同时,让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小正方形表示小猪,用小棒表示木头。

师:你能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摆一摆,比一比吗?

老师一边问,一边把小兔和砖块一一对应用线连起来。

(2)同学交流,指名回答,老师板书:多、少。

师:1只小猪对应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的,而木头有多余的。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也可以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请学生模仿老师再说一遍。

(3)认真看图,你还能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吗?

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说一说。

(4)动手操作: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全班学生独立完成。请一个同学到实物投影仪上摆,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摆。老师巡视指导。并让学生边摆边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多与少的含义,理解多、少是对比着说的。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3、第4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交流,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讲解。

2、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1)一个同学摆,另一个同学摆的和他同样多。

(2)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四、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用看动画,听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新课的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视、听觉感官,全身心的投入的课堂学习中。并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的形式,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理解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比多少人教版教学设计【第五篇】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学会分析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3、全力以赴挑战困难,享受学习的快乐。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新课标第一网。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学会分析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20-p21页。

2、想一想,填一填。

1)、公园里有牡丹花800盆,月季花的盆数是牡丹花的,题中把()看作单位“1”,月季花的盆数是多少?列式为:()。

2)、一袋大米25千克,吃了一部分后,还剩,题中把()看作单位“1”,求还剩多少千克大米就是求()的()是多少。列式为:()。

3)、在长跑比赛中,第二名的速度是第一名的,第三名的速度是第二名的,求第二名速度时,把()看作单位“1”,求第三名速度时,把()看作单位“1”。

二、合作探究:

要求:请用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

思考:你有几种方法?

要求:请用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

思考:你有几种方法?

小结: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的解题方法:

要点提示:在题中出现多个单位“1”时,一定要找准所给分数以哪个量为单位“1”,做到正确对应。

三、学以致用:

1、填空:

一种国产冰箱原来每台售价2700元,现在比原来降低了,现在每台多少元?

1)、应把看作单位“1”。

2)、2700×求的是。

3)、1-求的是。

4)、2700×求的是。

2、我能辩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鸭的只数比鸡的只数多,是把鸡的只数看作单位“1”。()。

2)、某工厂原有男工18人,女工22人,又调来女工人数的,则现在有职工51人。()。

3)、a是b的,b是c的,c是36,a是27。()。

4)、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不为0,则甲大于乙。()。

5)、3千克的与4千克的同样重。()。

6)、1米长的绳子,用去,还剩米。()。

3、列式计算。

1)、甲数是120,乙数比甲数少,乙数是多少?

2)、25的与15个的差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新课标第一网。

2)、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现在有5升水,结冰后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某工厂去年用煤4800吨,今年比去年节约,节约了多少吨煤?今年用煤多少吨?

比多少人教版教学设计【第六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加法的含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学生上一年级后第一次由实物---图像---抽象符号的这一数学模型的建立,这个数学符号、数学算式的建立对发展学生以后的数感、符号感尤其重要。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已经学会计算20或100以内加减法,他们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我认为本节重在引导学生从实物、图像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建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真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出加法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具准备。

师准备5支铅笔和15张圆片;学生准备学具小棒一包。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探索新知,体验发现。

1.老师拿出铅笔直观演示。(先拿出3枝铅笔,再拿出2枝铅笔,最后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起来)。

2.师:谁来完整地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注意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述合起来的过程:老师一只手拿出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出2支铅笔,然后把3支铅笔和2支铅笔合到一起。)3.师讲解:我们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可以用一个数学问题来表达: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师课件出示)。

好,请大家数一数。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一共有多少》(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两遍。

4.师:下面,老师带大家到熊猫乐园里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师在黑板上板书:3,再板书2。

请同学们打开学具口袋,用小棒代替图中的熊猫摆一摆,点一个学生上台用圆片摆,贴在黑板上。(注意各贴在3和2的上方)。

同学们摆得真整齐!老师提问题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请你们数一数。生答。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熊猫乐园图,谁能像老师刚才一样给大家提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引导学生说出问题,师再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只熊猫?)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5师说明:在数学上,我们要回答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就要用一个数学符号把数字3和2合起来(师在黑板上板书“+”)。

6.认识“+”的名称,写法和意义。

师:这个符号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对,它叫做“加号”(板书:加号),请同学们一起读两遍。它在算式中读“加”,表示把数或物体合起来的意思。请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师强调:我们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就要把3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7.师:板书“=”,这个符号它叫什么名字?同学们记得真准!它是我们学过的等号,表示合起来一共有多少的意思。那么,3和2合在一起是多少呢?用数字几表示?生回答5,师在黑板上板书5。

8.师:(课件出示:3+2=5)这个算式在数学上叫加法算式。算式中的3表示这边的3只熊猫,那么2表示什么呢?5表示什么呢?谁来读一读这道加法算式?(课件出示读作:3加2等于5)请同学们齐读两遍。师问:看着这道加法算式,谁来完整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师再问,大家一起回答。

9.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都很棒!请表扬一下自己!下面老师想考一考你们。请同学们看看第一幅图,请用小棒代替桃子在桌子上迅速摆出来。

(1)指一名学生上台用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其他学生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先说说自己摆的过程,再说出算式(课本中“摆一摆”1),最后回答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2)师:请你们用小棒摆一摆第2幅图,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指名说出加法算式。看着这道加法算式,谁来回答,一共有多少朵小花?生答。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2.师:瞧!一群小鸟正在叽叽喳喳唱歌呢!你能用加法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吗?(指导学生完整地说出图意并列出算式)。

3.下面我们一起来活动一下吧。(做《课中操》)。

4.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到25页,师读题,生接着做练一练1-6题。做完点学生一一汇报。

5.师:明明小朋友听说大家今天学会了加法题,很想邀请大家去做客。可他喜欢爱动脑筋的同学,想请你们找找他家里的加法问题。愿意帮助他的同学请坐举手!

(出示大屏幕图片,分大组比赛说,后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教学中我改变教材呆板图画出示方式,尽力由情态图变为动态.教师的动作表演(将3支铅笔和2支铅笔合在一起),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接着举一反三,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尝试用棒摆小朋友图、熊猫图,得到等于5的两个算式。最后把圆片图当做检验学生摆的情况,并让学生说出这样摆的想法,多次体会加法的含义。

整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出发点,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具体现象和事物,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和学具的运用,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酝酿创新的火花。

比多少人教版教学设计【第七篇】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这是1篇以儿歌形式呈现的对子课。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方面: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结合生活实际和儿歌的内容了解生字的意思。

能力方面:会认8个字,会读指定词语,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儿歌读正确,大体了解意思。

情感方面: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教学重难点:

这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识字与写字上,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好“长、少”两个字。

二、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需要查阅的资料是《常用汉字书写笔顺》。教学具准备主要是生字卡片和课件。

三、设计理念:

本课以儿童生活积累为基础,把要学的字结合成对子,编写成押韵的儿歌,使学生在趣味游戏中识字,在读儿歌的过程中了解字义。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结合生活实际和儿歌的.内容了解生字的意思。

1、激发兴趣,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上对下’导出《多对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这一设计是向学生渗透读书的方法。)。

(2)、读后的检测:通过任意的指名读,了解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借助课件,打出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3)、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任务再自由读:找一找书中的对子,并圈一圈,画一画。(这一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自学生字,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步骤:

(1)读准字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字形;

(3)组词语或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字意学生自学和自学后同桌交流。(这个环节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4、汇报交流,归纳好的识字方法。

5、拓展延伸:

从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两对对子:多——少;重——轻;你还能给哪些汉字对对子?(学生自由发言,从生活中发现对子。)。

6、指导学生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少”(出示课件:借助课件的演示,使学生看清字的书写笔顺及占格位置。(1)、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先书空,再描红,感知字的书写。

(3)、教师带学生写:

竖钩从哪里起笔,怎样行笔?

两点怎样写?撇有什么特点?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评价,练习。(指导和评价要具体。)。

7、小结学习内容,通读课文。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

比多少人教版教学设计【第八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40例9及“做一做”

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准确描述数之间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估测,渗透区间套的思想,在观察中比较,学会由观察情境图比较转化为数的比较。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4、学生能用一句话描述身边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

一、创设情境,互动探究。

1、(出示xx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韩国,日本得金牌记录统计图)

(1)中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韩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2)中国,韩国都比日本得的金牌多,想想他们多的程度一样吗?

揭示多得多,多一些

(3)日本比中国怎样?日本比韩国怎样?

揭示少得多,少一些

(4)谈话揭示课题。

(5)选一个合适的词,说明中国与韩国的大小关系。

二、合作学习,升华提高。

1、出示课本第40面的金鱼图。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随便选两种比一比,用上今天学得词,说一说。

2、完成第40面的做一做。第43面的第4题。

三、游戏巩固新知。(猜数玩区间套游戏)

四、举例拓展延伸。

五、总结收获。

《比多少》教学反思

1、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原理设计了一系列活泼有趣,符合一年级特点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中国与日本,韩国与日本“比金牌”中让学生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逆向思考,日本与中国比怎样,日本与韩国比怎样,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少得多,少一些的含义,自然顺畅,很好的为课堂目标服务。

2、注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课堂中我既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框架学生的思维,力求多种答案。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逆向思维,例如:有“多得多”就有“少得多。”

3、自主学习,培养数感。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比一比,说一说,猜一猜,估一估等多种学习活,并融游戏于知识的学习之中,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思维积极。从直观到抽象,偶合学生的数感,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4、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课堂纪律还不是很好,使得课堂节奏放慢,因此举例拓展延伸在本节课中还未能得以很好的落实。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学生课堂纪律的教育。

比多少人教版教学设计【第九篇】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

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l)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

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比多少人教版教学设计【第十篇】

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学习"犭、鸟"2个偏旁和1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

1.掌握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2.朗读书写,背诵课文。

1课时。

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2.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1.课件出示第1小节(插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头黄牛、一只猫)。

认读"黄、牛、只、猫"。

(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第2~4小节(插图)(方法如上)。

(1)认读"边、多、少、鸭、苹、果、杏、桃"。

(2)采取多种方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

1.师: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板书:大--小多--少)。

2.比大小。

(1)学习第1、3小节。

(2)师:哪个小节是比大小的?(第1、3小节)。

(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

(4)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板书:黄牛--大猫--小;苹果--大枣--小)。

(5)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学生讨论,交流。)。

3.比多少。

(1)学习第2、4小节。

师: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多少)哪个小节是比多少的?(第2、4小节)。

(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2、4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一群鸭子和一只鸟,一组是一堆杏子和一个桃。)。

(3)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白什么多什么少。(板书:鸭子--多鸟--少;杏子--多桃--少)。

(4)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学生讨论,交流。)。

4.认识反义词。

出示"大--小""多--少",认识反义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反义词。(如:远对近,来对去,白对黑,高对矮,有对无。)。

本课是1篇识字课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富有童趣的诗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一些生字。并引导学生结合图文,在情境中识字、认字。学生都能很好地跟着我的引导学习。在教学反义词的训练中,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说一说什么是"大-小",什么是"多-少",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积累和运用反义词中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0 2522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