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成长的教训和经验(汇总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了解成长的教训和经验(汇总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了解成长的教训和经验【第一篇】
小猪说:用柴火来烧东西呀!小伙伴们顿时明白了。
就在这时,锅倒了,花草树木都被熊熊大火燃烧着,小动物们不知所措,机灵的小猴子说:水能克火,快去拿水来灭火!小动物们连忙拿能装水的东西去清澈的小溪打水救火。有的拿帽子装水,有的拿小桶装水,有的拿碗装水,有的拿瓶子装水,有的拿盆子装水小动物们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还是数小猴最厉害,它拿着还剩一半的水的锅跑去救火,好一会儿,大火才被小动物们熄灭了,可是,被烧过的花草树木都弯着腰。
许多小动物们的脸上都露出失望的表情,小动物们纷纷责怪自己:如果那个时候我们不去挤,不去要,不去抢,不去现在就不会这样子。
这次野炊好失败,咳。贪吃的`小猪失望地说。不小猴激动地说:这次野炊让我们懂得了我们不能玩火,玩火只会给我们带来灾难,还会破坏大森林。
了解成长的教训和经验【第二篇】
作为“李跃儿教育感悟丛书”之一的《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早就想一睹为快。因为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这些词汇虽然早已烂熟于心,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并不知道孩子在哪个年龄会出现哪个关键期,孩子的关键期来了该如何应对,更不知道如何为孩子创造“有准备的环境”。
该书将孩子每个阶段会出现的关键期按顺序罗列出来,并给出了应对该关键期的策略,帮助父母和老师从本质上认识孩子,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是李跃儿把西方主流教育思想应用于东方儿童教育的全面总结。
0-1岁是安全感及秩序建构的关键期,应该给孩子创造安全的、有序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探索;0-2岁是感觉器官的`关键期,准备干净、适宜的物品让孩子尽情触摸、感知、吮吸、啃咬;2-3岁是探索食物与人的关系的关键期,孩子会执拗的坚持自己,无须纠正,认可孩子的情绪就好......
给我启发最深的是4-5岁,探索他人心智期。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撒谎、偷窃都是不好的行为,甚至是“触犯原则和底线”的恶行,需要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可李跃儿老师说,对于4-5岁的撒谎、偷窃,只是为了探索别人的心智,根本无需严防死守,相反的,还应该给孩子时间去练习,不必急于教育。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孩子的心智发展到一定阶段(4岁左右),发现自己想的别人并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也可以通过智慧不让别人知道。这一发现使孩子特别痴迷和兴奋,为了享受人类的这种智慧,孩子开始在这一问题上试验自己的能力。一旦发现4-5岁的孩子有了撒谎和偷窃行为,家长和教师不必急于批评、拆穿孩子,更不能粗暴的给孩子贴上“坏孩子”、“小偷”的负面标签。因为你的负面评价很可能会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
我们应该做的是假装被骗、假装没看见,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然后任由孩子继续去探索别人的心智,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1-2个月。之后再用故事、讲道理等方式让孩子明白撒谎和偷窃是不好的行为,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再撒谎和偷窃。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当我发现孩子的撒谎和偷窃行为时,我不再向以前一样急于跟孩子讲道理,而是平静的观察孩子、跟孩子沟通,问问孩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通过观察,孩子的这些行为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过了关键期之后,孩子的兴趣就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品读人类经典,分享文化记忆。前人的经验总结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他人和自己,更清晰的了解人类发展的规律,更好的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阅读李跃儿老师的“教育感悟丛书”让我全面系统的了解的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成为了更好的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
了解成长的教训和经验【第三篇】
上个星期,我们班进行了一次英语考试。因为我的单词背得不熟,所以考试时我就一直担心会写错,越是担心就越紧张。第十一题是英语阅读,我根本看不明白。眼看就快下课,没有多少时间了,我就乱写了几个句子。
试卷一收上去,我就赶紧翻开英语书看了一下,天哪!单词“铅笔”本该写“c”却写成了“b”,还有许多单词都写错了!我越看心越发慌越难过,我甚至害怕起来,怎么办?肯定很差,我该怎么办呀!
这一天我惴惴不安地度过。终于到了第二天,英语试卷发了下来。看到自己那不尽人意的成绩,我眼泪立马“叭嗒”掉了下来,我居然只考了62分!全班倒数第三!我无声地哭着,泪流满面,我觉得好羞愧。
上课铃响了,温老师来了,我赶紧擦干眼泪。对自己说:“哭有什么用,一定要补上来!”这节课,我分外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解题目,弄明白了不会做的所有题目。回到家后,我不敢偷懒了,开始认真背单词。电视呀,手机呀,我都拒之门外。不光是这一天,后来的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要先读背半个小时,第二天早上再复习半个小时。
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一个星期,慢慢的,我发现我的作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成绩也提高了不少,温老师都夸我进步了呢!但我不能有一丝的骄傲心理,我要更加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这次英语考试,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真的要脚踏实地,不可拖拉懒惰。
了解成长的教训和经验【第四篇】
看到介绍中李跃儿的代表著作,我被《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吸引,也许是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好奇吧,开始阅读寻找答案。
我已经是成年人了,让我再去回想孩童时的幸福,记忆大概就是关于父母和学校了。而作为老师的身份,在书中写道:在书中,作者说到:作为老师,首先要有看见一个孩子,就爱得眼睛都拔不出来的爱心。
作为一位教育者,应该是天使而不是上帝,要与孩子平等的相处。对方是农民,我就以农民的方式与他交往;对方是大师,我就以大师的心态与他交往;对方是孩子,我就用童心跟他交往。老师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形成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老师能够这样做的话,孩子就会被爱包裹起来。当他提着书包跟着妈妈往回走的时候,浑身都会充满着幸福。
对于“爱与尊重”我自认为可以做到,可偶尔在孩子们面前也会突然忘了“平等”,这也是反省后深知自己需要“修行”的地方。孩子充满幸福感的时候,老师们也会被感染到,会有不一样的幸福感。
刚刚有了小小的自信,当我阅读到“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能够寓教于乐也不够,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很高的悟性、平等的观念以及对于教育有非常到位的理解还是不够。
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一种手段,一种具体的操作方式,要使孩子能把知识化为智慧、把品格渗进心灵才行。否则,只是喊口号。
古人讲,说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就是这个道理。”这样一段话,让我开始犯愁,怎么都觉得我还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世上事就是这样:越深奥的看起来越浅显,越复杂的看起来越简单,越困难的看起来越容易。
”也许就像书里写的,中国的教育改革不可能在一二十年的短期内成功,它必定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传统的势力太强大了。
教育不像工业产品,引进一条生产线就能很快出产品。教育是改造人的事情,尤其是改造已经定型了的人,绝不会一蹴而就。而我希望在时间的沉淀下突破层层“传统”的枷锁,做一名给孩子们带来幸福的老师。
书中看到家庭教育很多“失误”的案例,我并没有过于惊讶,因为我们生活中就有令人思考的案例。那些“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不能去断定那些父母是否爱孩子,但是我们可以十分肯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有多么重要!而爱的名义之下,很多父母可能会迷失了“自己”,也忘记了爱是让孩子感受“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并不能真正正确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由于不理解而带给孩子许多痛苦,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被解决就会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为将来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他们的发展。"。
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家长和老师之中,通常,家长是先入为主,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思维,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
他们认为作为父母,比孩子更有经验,更有正确思考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虽然父母都是从孩子的阶段慢慢成长起来的,却早已忘记了当时的自己是用何种眼光看待周围世界的,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所以,常常会误解了孩子的本意,错误理解孩子的想法,造成孩子的痛苦。
李跃儿告诉我们:由于不懂孩子,本应给予孩子的幸福的成人却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而没有幸福感,人就很难成材,因为只有沉浸在幸福之中才会获得足够强大的内在驱动。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句话意味着,做鞋的人一定要让穿鞋的人感到舒适。舒适的先决条件就是鞋子适合于脚。
对于教育来说,只要适合于孩子,孩子就不再感到困惑。教育的本质是协助人类的生活。教育像是鞋子,帮助孩子更好地走人生的道路。教育者,无论教师还是父母,就像是给孩子造鞋的人。
了解成长的教训和经验【第五篇】
以往,我是一个顽皮的孩子,生活简直是个万花筒,有很多往事一直留在记忆深处。
记得八岁那年,一个天气炎热的午后,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小河边玩。后来口渴了,一个伙伴说:“我们去偷西瓜吃吧!”我犹豫了一下,说:“偷人家的东西是可耻的行为,不如到我家的瓜地里去摘。”到了瓜地,我看见西瓜上盖着稻草,把它掀开,发现西瓜蛮大了,就连忙各自摘瓜。大伙儿胡乱的把西瓜藤扯断,把摘来的西瓜放在田埂上。只有五个人吃,却不知不觉把半分地的西瓜几乎摘了个精光。我捧起一只西瓜,用力往地上砸,“啪”地一声,西瓜裂开了,里面露出白纽白籽。呀!怎么会是生的呢?”我简直怀疑自己的眼睛,拿起一块咬了一口,淡淡的还带着一丝酸味。一连砸了六只,没有一只是熟的。我们看着西瓜,后悔莫及,只好把剩下的放回原来的位置,盖上稻草,然后清理了一下现场,提心吊胆的回家了。
第二天,爸爸从瓜地回来,气急败坏地对我说:“西瓜是不是你摘的?”我心惊肉跳,低着头一声不出。“好小子,亏你做得出!今天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你!”他要拿绳子把我捆在屋柱上,我哇哇大哭,并且越哭越响。爸爸火冒三丈,拿来小竹棒在我的腿上狠狠地打了一下,我的大腿立刻冒出血丝。爸爸不准备捆我了,却要用盐水抹我的伤痕,我早就知道盐水抹伤痕会疼的,心里害怕极了。这时一位大伯来找爸爸有事一起走了。我偷偷拿起碗喝了一口,原来是一碗白开水,爸爸只是吓吓我而已。
爸爸虽然饶过了我,但他给我的教训却是那么的深刻难忘。从那以后,我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了解成长的教训和经验【第六篇】
最近有幸拜读了管建刚老师写的《教师成长的秘密》,通过读这本书,走近他的心路历程,领悟他的成功秘密。
看完了这本书的前序,感觉他走过的几十年就像一部励志传奇,都能拍出一部励志电影了,很能启发人,更能影响人。这本书记录了管建刚老师的成长足迹,管老师从一名普通小学教师到特级教师的心路历程。语言朴实,却字字透着智慧。
管建刚老师将这本书分成了五个部分。“%的教育基础”、“120%的教育渴望”、“75%的教育奋斗”、“63%的教育韧劲”和“10%的教育写作”。这五个部分环环相扣,由浅入深。
在这本书中,管建刚老师提到,他很喜欢海尔电器老总张瑞敏先生的话“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做、重复做,直到做好为止。”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天的平凡的教育教学。我们应该反复做、重复做,做好为止。我们把每天看起来很简单的教育教学,反复做、重复做,做好为止,那就是不简单、不平凡,那就是在做研究,然后就能成功。
读了管老师的《教师成长的秘密》,让我受益颇深,感慨良多!读了这本书,使我心里豁然开朗。感谢这本书点亮了我心里的那盏灯,照亮了我的心房,给我指明了今后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感谢管建刚老师!
了解成长的教训和经验【第七篇】
人生旅途,变幻莫测.免不了那大大小小的烦恼.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过悲伤,有过难过,但大多都是一些一时的烦恼,时间一久,自然便烟消云散了.可也有个不大不小的烦恼,一直伴随我到现在,那便是父母对我的管教!
在我的记忆里,有时妈妈完全没有慈母的形象.被别人喻为幽默风趣的她再我眼里曾一度是一个凶神恶煞,爸爸很温柔,她便独揽大权,将家长之风发挥得淋漓尽致.妈妈对我的管教很严,她一心想要把我培养成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高才生.每天逼着我学这样学那样,还不许我玩.限制了我得人生自由.使我对幸福快乐的生活说了声:拜拜!我每天都在痛苦的边沿绝望的呻吟着,挣扎着.我总是站在阳台上,看着别人在下面尽情的疯打玩耍.他们是多么幸福呀!我真的好羡慕他们哦!正当我对美好时光无限憧憬的时候.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路:发什么呆呀!还不快去看书!都这么大了还不懂事,看书都要我喊!这一句话仿佛是魔鬼,把我从美好的幻想中抓了出来,让我不得不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当岁月和美丽成了红尘中的往事时.我学会了等待,在等待中渴望飞翔,渴望自由,也许那永远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吧!
了解成长的教训和经验【第八篇】
这是一本有关教育的书,是由被誉为“上天送给孩子和家长的福音”的李跃儿所著。她善于用最明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解读孩子的幸福观本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温馨,没有华丽文藻,没有专业的术语。她站在一个叙事者的角度,详尽却不繁复的讲述一个一个她所遇到、看到、听到的故事。
“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并不能真正正确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由于不理解而带给孩子许多痛苦,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被解决就会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为将来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他们的发展。”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家长和老师之中,通常,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思维,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他们认为作为父母,比孩子更有经验,更有正确思考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虽然父母都是从孩子的阶段慢慢成长起来的,却早已忘记了当时的自己是用何种眼光看待周围世界的,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所以,常常会误解了孩子的本意,错误理解孩子的想法,造成孩子的痛苦。
在家教中心实习的一个月中,我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班上一位小朋友画画画得很不错,颜色也涂得非常漂亮,但是每次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都会批评孩子:“哎呀,你看你这画得是什么啊?老师画的是皇冠啊,你怎么画成蝴蝶结啦?为什么不好好学啊,要跟老师画得一样啊……”第一次的时候我没怎么注意,可是多几次之后,我发现那孩子便不愿意再听妈妈说话了,每次妈妈发表意见的时候她就在一旁撅着嘴,一副快要哭出来的表情,非常委屈的样子。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告诉家长以后不要这么说她了,孩子很努力,画得也很好,本来幼儿画画就不是为了要让她画得跟老师的一样,而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能够愉快的度过这个过程。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始终注意启发孩子,让孩子能够尽情地发挥想象和创造的能力。这些,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那些所谓的画画的基本技巧,不过是家长急于看到成效而超过了孩子本身所能负载的东西而已。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孩子是通过自己生活的经历来建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当他发现他身边所有的人都爱他时,讲来他就会认为自己是被欢迎被接纳的;当他发现他的父母不爱他时,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会轻易爱他,也不会接纳他。”
我也很欣赏李老师在对幼儿培训时的方法。她会向孩子们讲述一个故事,是关于长袜子皮皮的,然后她会用语言描述长袜子皮皮的长相,再让孩子们在纸上画。当孩子遇到不会画的地方时,便会求助老师,这时老师再针对不同的幼儿进行单独辅导,我想,这也是一种因才施教的方式吧,根据幼儿不同的需要去教给幼儿自己想学的东西,而不是统一教给每一个幼儿同样的东西,这跟中小学学的学生上课有什么两样呢?但是家长却闹意见了,说把孩子送过来真么久了却没看到孩子学到了什么,而且孩子画出来的画也看不懂,画得都不像。李老师想的这个解决方法简直太令人佩服了,她发给每个家长一张白纸,然后让家长跟着她一起画了一个小女孩,画完以后,她又让家长再画一幅,这次是由李老师来口述,家长自己画,画的是长袜子皮皮。家长们画好以后,李老师让家长自己看看自己画的画,几乎每个家长画出来的画都是一样的,都是正面对着自己,两腿张开等的特征。家长们只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时,李老师说:“你们画的第二幅画,是不是受了我教给你们的第一幅画的影响?”家长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发出哄笑。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如果老师在给孩子上课的时候是先教给孩子怎样画,然后再让孩子画,那么孩子发挥想象的空间就变小了,这是一种思维侵略,当老师先教给孩子们东西,再让他们想的时候,思维就会被教的东西控制了。所以,教育不能只用教的方法,而是应该多角度,对方面地去启发孩子,引导孩子,激发孩子,让孩子自己大胆的想象,大胆的表达,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放飞想象,放飞思维,放飞什么都行。
了解成长的教训和经验【第九篇】
除夕的早晨,我五点从舒适的被子里爬出来,穿上爸爸给我买的新衣服,哼着歌跑到奶奶家,看到奶奶在包饺子,把奶奶叫到大厅,然后不好意思地开口了。
奶奶终于看到我的心,对我说。“奶奶不是想要‘红包’!等大家都来了!”我认为奶奶平日里最疼我,一定会包一个大红包。当我在想象那迷人的景象时,人们已经来了。只看到奶奶坐在高高的长椅上。然后把弟弟叫到一边,准备给口袋付钱,奶奶自己生病了,动作慢,我有点烦躁,最后奶奶拿出了红包,为什么是一次?(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家人)我有点张二和尚摸不到头。弟弟拿着红包蹦蹦跳跳地出去玩了。我有点想不通。
不久奶奶开口了,奶奶的语言重心长了,问我。“你这么大,还需要吗?”“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行。”
表面上是这么说的,但像我这样大的孩子,春节谁不想要那个心爱的“红包”!
了解成长的教训和经验【第十篇】
本书是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坚持23年创办中国式巴学园(窗边的小豆豆的学园),把西方主流教育思想应用于东方儿童教育的全面总结,是帮助父母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把握系统爱育方法的通俗读物,与畅销书《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一起建构了“李跃儿教育感悟丛书”。
实际上,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了解了关键期,你就了解了你的孩子,了解了孩子从小到大所有的发展模式,也就知道该怎样才能更恰当地帮助孩子。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的确是一本很特别的书,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及思维方式,非常超出我的想象。把简单的幼儿教育剖析得那么透彻,把每种家长看待孩子的态度也进行了分门别类,让我们深刻体会和了解,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孩子?什么样的观点是正确的,一定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问题?更是一个如何看待生命的话题。这是一本有知识沉淀的书,我觉得是李跃儿用心写就的书,真的,要好好读一读。
在读书学习过程中,书中有太多的.精彩,例如:“人类的进化为儿童设计好了程序,6岁之前的儿童和这程序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电脑和电脑程序之间的关系。电脑虽然在干事情,但是它能做的是程序中让它做的事情。儿童也是这样,从0岁到6岁,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们能做使他们平衡地良好地发展自己物质身体和精神身体的事情。”
“只要成人不破坏他们这个程序,并能很好地帮助他们,每一个正常的儿童都能按照人类基因设计的这个程序完成自己的计划,获得对人类基本生活范畴的探索和研究,获得属于他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智慧模式,为6岁后学习人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浅显道理的说明,从中让人们深刻的认识到儿童6岁之前的关键期身体和精神的状态和家长的有效合理帮助是多么的重要。下面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尊重生命发展的规律。
我们的父母是延续他们的父母的养育方式,这样代代相传,父母们会把自己对生活的焦虑和担心不断地加入到教育的方式之中,因此对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和把握很少有人知晓,也没有人来推广。所以面对当前的教育,我们需要做得很多很多。即使有了这种意识,有了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实施起来仍然很困难。
例如,书中的亚亚别的奶奶都叫,就不叫门老太太奶奶的事情。说明的是孩子不叫,总有原因。门老太太说话很刻薄,当着大人的面说说亚亚天天不住声,玩玩具声音大等等,有意无意的。总以为孩子不懂,其实孩子不会表达的时候已经开始理解很多事物了。可见亚亚对她的反感就是从小开始的。
二、构建探索环境。
对于玩具之类的物品,作为家长不要给他太多,这会让他不知道选择哪个更好,使他不能持久地对一个物品进行观察和探索。一般情况下,最多给三个物品供他选择,而且三个物品一定要不同质地不同形状(不同功能),如果孩子喜欢其中一个,那每天给孩子的物品中都要有这个。当孩子不喜欢时,换掉物品中的两个,不要把三个物品都换成新的,一定要留下一个作为与旧感觉的关联。
三、安全的意义。
该藏的物品一定要藏起来。确实不能给孩子玩得东西,比如贵重的物品或者药品等,就不要让他看到和注意到,否则你的制止会刺激孩子非常注意哪个不让他动的东西,而且非常固执地想要拿到它。如果在他拿的时候,就增加了被大人斥责的机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从而变得萎靡和自卑。
四、行为的引导。
家长亲自带孩子一起去做,比讲一堆道理更有作用。为此,成人要为孩子准备适合成长的环境与工作材料。要为孩子展示怎么样使用这些工作材料,让孩子自然模仿。要避免成人不断教孩子怎么做,不断地干涉孩子。这是因为,作为孩子的他不懂得那么多的道理,而且成人讲话是的语气和表情大多数会吓坏孩子,孩子以后不再去做并不是听懂了你的道理,而是被你的表情给吓坏了。其实,这样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让他变得胆小和自卑,放弃了探索。
五、表扬的艺术。
成人在孩子“工作”时不断地去夸奖孩子,也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当孩子只是在感受自己的“工作”,成人的鼓掌表扬会把孩子从工作中唤醒,让孩子误以为他做事情必须在别人的夸奖下才可以做,如果没有别人的夸奖,“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
这也是我们家长很容易犯的错误,我们一定要记得,表扬是必要的,但是不是时时刻刻需要的。表扬不能空洞,要有具体事例的赞美,要给孩子独立完成的空间。
六、关键期的帮助。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帮助孩子,关键是如何利用教机。教机来自孩子,来自孩子当下的行为,我们要利用当下的条件和当下的行为去对孩子进行帮助。如果成人懂得孩子这个关键期要探索什么,就会通过她的行为和她对物品的利用知道她在探索什么,就知道怎么去帮助她。书中对孩子手、腿等关键期的帮助阐述的非常明白易懂、有着非常好的实际意义。
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律,人也一样,所以作为成人的我们一定要像尊重大自然那样尊重孩子的发展,切忌不能拔苗助长。
上一篇:夏洛的网第章好句实用优推10篇
下一篇:团购业务员求职简历实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