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健康教学计划【优推3篇】
小学健康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提升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小学健康教学计划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小学健康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和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地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任务与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
2、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地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作法与措施
1、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与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各科任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思品教师,要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明确意识,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咨询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能自觉地使教学与德育活动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还应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争取家长
配合学校,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格水平,除了在思品课,体育卫生保健课中已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外,还要通过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还可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进行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3、开设简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咨询与辅导室的建立和正常工作,是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需要还将聘请校外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
4、每周一节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老师应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
(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的对人与对己。
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这个宣传的阵地,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总之,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们的工作终极目标。
啪啪啪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卫生知识、健康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不奢华、不浪费,以简单为快乐。
5.了解碘缺乏病的`症状及危害,清楚地方性氟中毒病的有关知识及危害。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间活动,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节课。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2.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3.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团结协助,尊敬师长,让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生活。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从选编课文到设计联系,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都有极强的创新意识,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全册共有课10篇,该教材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常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难点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有爱心,能互相帮助,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快乐的小天使。
六、实施措施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突出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课堂教学形式非常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3.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活动,及时鼓励学生,帮助树立信心。
4.学习活动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七、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活动内容所需课时
第一、二周呵护呼吸系统二课时
第三、四周预防寄生虫病
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病四课时第五周你的文具玩具安全吗一课时
第六、七周远离危险地带二课时
第八、九周洪水来了二课时
第十、十一周地震逃生记二课时
第十二、十三周我读书、我快乐二课时
第十四、十五周责任伴我成长二课时第十六周我爱简单生活一课时
第十七、十八周美丽的生命历程二课时第十九周复习一课时第二十周复习一课时
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为此,我将奋斗!
小学健康教学计划 篇2
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健康教育的任务
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提高生长发育水平;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四、健康教育的内容
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使学生懂得吸烟、饮酒对人体的危害,自觉抵制吸烟、饮酒,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了解均衡饮食对身体发育的好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4、了解自身的发育及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5、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知道常见慢性病及其预防。
总之,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是教师的职责;体育、卫生工作,必须抓紧抓好,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身心健康,体格健壮。
小学健康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掌握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进程,调整和确定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逐步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二、任务要求:
小学:人体外部形态;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眼、耳、口、鼻的结构;皮肤结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身高、体重、体温的测量器具;良好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公共卫生习惯;眼保健操和用眼卫生;对数视力表;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的`坐、立、行、睡姿势;牙刷和牙齿(模型);七大营养素及其来源;玩耍和体育锻炼安全;健康三要素和环境污染;美化环境;蚊、蝇、蟑螂、老鼠形态;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的形态;碘缺乏病;交通标志;计划免疫;女性内生殖系统;儿童期、青春期女学生形态的变化;男性内生殖系统;儿童期、青春期男学生形态的变化;伤口擦洗、包扎方法及用具。
三、工作措施:
1、做好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安排、选用教材,课时数等。
2、做好健康教育安排:授课、讲座、心理咨询、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个人卫生检查、安排、眼保健操、3、做好康教育考核等。包
括健康教育教学知识考核和日常健康教育行为考核两部分。
4、做好课时计划:根据健康教育安排编制健康教育课时计划,规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预测教学效果。
5、常见病防治
常见病包括:传染病(皮肤病、肠道传染病、肝炎)、流行病、眼、耳、鼻、口、脊弯、肺病等。常见病防治是对常见病进行登记,跟踪,生成健康体检统计表。
6、学生体检和综合体质测评
按学校日常健康体检指标对学生进行体检,生成学生健康档案和学生视力监测统一报表。进行体能测试,生成学生体质综合测评统计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