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计划(精编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计划(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县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1
2011年,随着医联体试点在上海市范围内逐步启动,根据《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要求,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每个郊区县都至少拥有一所三级综合医院,上海市在其唯一县域——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试点区域医疗联合体。
医联体初具规模
据新华(崇明)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崇明陆地总面积为1411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其中农民50多万,占总人口75%,且常住人口老龄化比例高。这就带来了目前崇明岛民对医疗资源服务需求迫切的实际情况。而崇明岛位处长江入海口,相对上海市区来说较为偏远,在地域相对封闭的环境下,缺乏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为此,上海市在保留崇明县中心医院、崇明县中医医院冠名的基础上,专门建立了一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授权负责管理的“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提升了崇明岛的医疗水平。2011年4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作为龙头,联合崇明岛境内全部24家公立医疗机构,包括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堡镇人民医院、庙镇人民医院3家二级综合性医院和崇明县传染病医院、崇明县精神卫生中心、康乐医院3家二级专科医院,以及全部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华-崇明3+2+1医联体开始启动。
记者从新华(崇明)医院信息科主任查佳凌处了解到,新华—崇明医疗联合体的建设规划分为三个阶段。从2011年开始,医联体进行以双向转诊、慢病管理为重点内容进行信息化建设,并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相关政策、协调区域内基础标准制定,这一阶段的建设目标主要是完善手段、打基础。但由于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像如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HRP医院管理系统平台正在从新华总院开始向医联体内推广,从新华医院到医联体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传输专线搭建等实际问题,在这一阶段基础应用完善目标未能按规划在去年实现。
所以原计划在2013年开始的第二阶段建设计划,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建设医联体核心医院,调整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学科布局,将会在今年底到明年初开始。原定于2015年实施,以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创建法人治理结构下的区域内机构间紧密型联合的计划,将会在探索中不断调整。目前崇明中心医院与新华医院实现了统一法人管理。
到目前为止,新华—崇明医联体内多数医院已实现覆盖全业务的虚拟化应用布局,搭建起了医院管理系统,整合各自的医院资源规划系统、综合预约系统、电子病历、数据交换平台、现代化机房等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新华(崇明)医院率先实现绿色高效的服务器虚拟化、多元数据存储虚拟化、终端应用虚拟化等平台搭建。
管理服务探索
在新华—崇明医联体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的同时,医联体各级医疗机构借助技术支援与医用资源的合作,通过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核心的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内协同服务模式的研究,共同搭建了一个包括有序双向转诊、统一预约、慢病随访和远程医疗在内的协同服务平台雏形。
就双向转诊来说,其应用主要包括“转门诊、转检、转住院”三种情况。医生在医联体系统的申请页面输入患者基本信息,上传可调阅的健康档案,登记初诊描述和建议,便交由对方医院审核批示。在双向转诊探索中,崇明医联体内实现了挂号费优惠、转检互认、统一检验标准,专人负责转诊通道,并开通了转诊“绿色通道”“快速通道”,新华医院为此公开了50位专家信息和开诊日程信息,为全科医生在转诊时提供在线预约。
如今,崇明岛居民可以在社区医院申请CT检查,可以免挂号费到二级医院去做,根据情况医生会给予是否请三级医院专家复合检查结果的建议;在“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倡议下,医生会根据就诊病患实际病情,给出是否预约上级医院的专家门诊;从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转到崇明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病人,一旦病情有变,可以得到新华医院医生的免费会诊,进而实现“康复在社区、大病转医院”逐级转诊、分级治疗的蓝图构画。
根据医联体试运行初期收集的实际信息数据显示,医联体开通双向转诊4个月时,新华崇明医院、堡镇人民医院、堡镇卫生中心、新华总院共处理上级转诊、康复下转等774例。三甲医院新华医院和新华(崇明)医院是发起下转的主要机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更多的上转,比较符合目前就医和医疗资源情况。为进一步分流医联体内的非急性期病人,医联体内的庙镇人民医院已整体转型为康复医疗机构。
但由于社区卫生中心信息化建设水平限制,目前新华崇明医联体内仅实现了新华-崇明、新华崇明-庙镇、新华崇明-堡镇3对医院的双向转诊对接。下一步如何深入应用,数据是否需要调整优化,是否有其他对接方向,都需要有一定案例积累后才能不断完善。
未来的建设方向
医联体信息协同平台基础数据库之一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将是2013到2014年的建设重点。作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区域,新华-崇明医联体内大部分社区卫生中心和服务站都已经建立了健康档案。新华-崇明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通过入网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指导干预的卫生服务工作的电子记录,搭建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特别是电子病历信息和医疗影像信息共享。同时,上海市崇明县卫生局机关内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局域网,各级医疗机构与崇明县卫生局联动,实现健康档案子系统对接,将管理数据、用药数据、病人数据等共性数据上传到卫生局的健康平台,并将通过专线实现医联体内档案连通。协同平台将与医院HIS系统形成了定期的数据共享机制和接口,可以及时向社区卫生中心提供患者跟踪和慢病随访基础信息,进一步提供了共享电子健康档案的接口。
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计划2
同志们: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好成绩,“两个效益”有新的突破,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的年初工作计划明确提出今年的中心工作是“开拓进取、团结拼搏、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今天,我们召集全院职工举行创建“二甲”动员大会,目的就是进一步落实今年制定的工作目标。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分级管理”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科学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进一步完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强化了医院管理的效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管理工作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有着同等重要性。在任何有成效的业务工作中,良好的技术能力和健全的管理工作往往是提高技术水平的先导。在当今经济高度发展、知识整体优化的年代,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实践证明,事业的发展往往与先进管理方法的应用成正比。医院管理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做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即与医学紧密联系,又与社会科学相联系。单纯的行政措施已不适应社会事业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化管理意识。医院是个比较复杂的体系,专业分科越来越细,设备精密复杂,医疗和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要求各专科之间,专科和医疗技术部门之间以及后勤支持系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依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管理好一个医院,使之在有效控制下井井有条地运转,不断提高医疗质量,要靠科学管理。为了全面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根据我国卫生资源实际,借鉴国外医院管理经验,国家推行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医院分级管理”模式。有效的推动了各级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对我国卫生资源的重组、规划、配置、投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为我国医院管理与国际接轨搭起了高起点的平台。我们面对的是新版权所有世纪,面对的是更加开放的医疗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树立“竞争意识、特色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而这必须通过加强医院的管理,深化医院改革来实现。科学的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医院分级管理”是科学管理最有效措施。因此要求全院职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分级管理”工作中来,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管理,要充分重视“分级管理”在医院建设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思想深处形成只有搞好“分级管理”医院才能生存,才能发展的忧患意识。这是事业不断发展的蓄发动力。
二、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实现“二甲”目标。
医院策划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严格依法依规执业,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有效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彻底改变我区医患纠纷民意调查排名落后的现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二、现状分析
全区医疗机构共计238家,其中区直医疗机构10家,院外网点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社会团体医疗机构4家,村卫生室55家,民营医院3家,厂矿医院及医务所25家,个体诊所87家。全区医疗机构开设病床360张,医务人员共计1083人。近三年来,共计发生医闹纠纷5起、复杂纠纷9起、简单纠纷36起,经过政法、公安、卫生、乡镇(街道)等相关部门的调处,这些医疗纠纷均得到圆满解决,医患双方满意。
观近三年来所发生的医疗纠纷,综合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从纠纷发生的单位来看,医疗纠纷多发生在民营医院,其次是个体诊所。
二是从纠纷发生的科室来看,医疗纠纷多发生在普外科、妇产科和急诊科。
三是从纠纷处理的结果来看,多数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极少数是通过医学鉴定解决。部分医患纠纷不构成医疗事故,患方拒绝作医学鉴定,为保稳定,防止事态扩大,不进行医学鉴定而一次性补偿患方。
从纠纷发生的原因来看,除存在比较复杂的社会方面的原因外,卫生系统医务人员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大致是以下几个方面:
1.对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学习不够,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法规,保护医护人员自身的权益,有针对性地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化解医疗纠纷,往往在医疗纠纷形成后,酿酒成醋。
2.超范围行医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超越手术批准权限,擅自开展二、三类手术,这类现象在民营医院表现比较突出。其次是医务人员充当“万金油”医生,内、儿、妇、外什么都干。
3.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多种抗生素同时使用,其次是滥用激素类药品。对药物用法用量把握不准,对药物副作用不能有效防范。
4.病历处方书写不规范。基层医务人员对自己要求不高,门诊病历简单,处方书写不规范,住院病历存在缺陷,病历记录不全面甚至空白。
5.医疗设备简陋落后、医生责任心有待加强。由于条件的限制,医生在观察和检查病人时,存在着不认真、不全面、不及时,漏诊和误诊现象时有发生。
6.技术水平有限,临床经验不足。个别医人员医学知识肤浅,对某些疑难疾病鉴别和诊断不明,对病情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未能及时会诊和转诊治疗,延误了有效抢救时机。
7.基层医务人员对急诊病人处置能力偏低,对急诊病人治疗手段和风险认识不足,加之急诊科室不健全,治疗效果不理想,往往是处理不下才被迫转诊。
8.基层医疗机构辅助科室不健全,或者是医生不能正确理解检查报告结果,不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造成误诊漏诊。
9.虚假医疗广告或擅自乱打招牌,从某种程度上造成欺骗性招引病人,而实际疗效与广告内容相差甚远,以致酿成医疗纠纷。
10.消毒管理不严格。未能认真执行《消毒管理办法》,治疗室、手术室、以及消毒打包器械等消毒不严,消毒检测严重超标现象时有发生。
11.制定规章制度不切合实际,难以落实,或无视规章制度的存在,违反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12.某些个体诊所在登记审批和校验办证时,所提供的医护人员符合资质条件,并在卫生局登记注册,而实际在岗执业的却是未经登记注册的人员,有的甚至不具备医护人员资质条件。
非医疗行为引起医患纠纷现象也时有发生。诸如患者对医疗结果的期望值过高;患者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擅自离院出走或采取其他治疗手段;患者不配合诊疗;患者出现病情外的特殊意外;不良的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引起的医疗纠纷等等。
自六月上旬以来,我局组织卫生监督所,对城区内所有的医疗机构,进行了严格的执法检查,共检查116家医疗机构,取缔无证行医1家,下发限期整改意见书7家,处罚27家。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民营医疗机构、个体诊所、太平小区和雨母山的院外网点。从整治的效果和新医药体制改革的要求来看,对医疗机构强化日常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仍是我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三、整改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专项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区医患纠纷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1.要求辖区内一级或相当于一级的医疗机构,均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汇报总结前段工作,研究部署下段工作。
2.强化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认真清查违规执业行为,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今后,由局分管领导组织卫生监督所和局医政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各医疗机构开展常规检查、不定期检查或明察暗访。凡是存在问题的单位,该限期整改的则限期整改,该停业整顿的则停业整顿,该处罚的则处罚,该吊销的则吊销,情节严重的,则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3.加强医患纠纷调处。认真贯彻落实衡综治办〔2009〕7号文件精神,对医患纠纷的处理,采取由政府牵头,综治办统一组织协调,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司法和公安机关密切配合,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医疗机构在发现医患纠纷和医闹纠纷苗条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司法和公安机关汇报,该打击的打击、该整改的整改,宗旨要明确。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组建**区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办公室设区司法局,运用“三调联动”化解纠纷。开展集中排查治理医患纠纷专项行动,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逐一登记备案集中调处,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处理到位。对医患纠纷突出、医闹现象严重的单位,实行挂牌整改,并由卫生局派出专项整改工作组,深入医院帮助和督促专项整改工作。
4.强化“二个教育和一个培训”。一是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在诊疗活动中,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病人提供优质、便捷、价廉、及时的医疗卫生服务,设立医德医风举报信箱,实行随门诊病历同时发放“病友就诊意见卡”的做法,接受病人的监督和评判;二是要加强医疗安全教育,以身边医疗纠纷为例,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更新医疗安全理念,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要强化“三基培训”,每季度举行一次三基培训考试,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的医疗质量检查评比和医疗护理操作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医疗环境,改善医患关系。
5.严格实行责任追究。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部门、各科室、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制度,并按职责和制度的要求,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督导和考核,根据考核的情况,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引发医患纠纷负有责任的医疗机构领导和医务人员实行责任追究,该追究行政责任的则追究行政责任,该追究经济责任的则追究经济责任,该移交司法处理的则移交司法处理。
6.强化卫生行政管理,严把卫生行政“三个准入”关。一是严把医疗机构设置准入关,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在人员、房屋、设备、制度和资金上,一律严格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逐条进行审批,缺一不可;二是严把岗位人员的资质关,凡是不具备医护人员资质条件的,一律不许在医护岗位上从事医疗活动,违者按非法行医论处;三是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严格依据医疗机构的等级审批诊疗项目,重点查处超范围行医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重罚屡教不改者,不断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稳步而健康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四、整治措施
一是要高度重视。区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从讲政治、讲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医患纠纷处理的重要性,将医患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工作,列入医院目标管理的重点,并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要明确职责。各单位、各部门均应结合实际,制订医疗纠纷调处工作预案,成立医患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计划4
8月中旬的湖南娄底,依然酷热。不过,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7月下旬发生的改制风波,似乎在慢慢冷却。
医生们竖起的反对改制的签名板不见了,院内林荫道上悬挂的反对改制的标语,换成烧伤科学术会议的宣传条幅。医护人员也恢复了忙碌的工作状态。
这家医院在三年内两次试图改制,却都因为职工的反对而陷入僵局。 改制起风波
7月23日前后,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娄底一院)改制的消息突然出现在天涯论坛、微博等网络空间,迅速传播。医院员工也行动起来,纷纷签字反对“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招商引资、混合所有制创三甲”。
同时,一份《关于请求停止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招商引资、混合所有制创三甲的联名信》传播开来,其中指出:医院改制的相关决议和文件,政府和院方“没有对全院职工进行宣讲”;医生并不信任政府“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改制承诺,等等。
7月24日,娄底市政府与医院部分职工代表沟通。一部分职工带着签名在当地市委市政府门前聚集,表达“医院的出路由职工决定”的诉求。
一系列的抗议,针对的是娄底市有关公立医院的改制尝试。
2016年3月,娄底市政府办文件,提出支持公立医院按国家政策进行公私合营、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央企或公司总部注册在娄底且信誉度较高的民企等战略投资者进行合作”。 政府从部分公立医院中退出,将公立医院改制为民营或股份制医院,被视为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效率的有效途径。
3月下旬,娄底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娄底一院在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目标下,引入资方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形成决议。
会议纪要显示,市政府计划于7月底前完成对娄底一院的财务清理、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力争8月底前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医院招商引资公告。
娄底一院的前身是湖南省大型国企涟源钢铁的职工医院。医院坐落于涟钢“十里钢城”社区内部,至今仍是很多涟钢职工看病的首选。
涟钢及周边社区建设早于娄底市的设置,娄底一院一度与本地实力最强的娄底市中心医院旗鼓相当。2011年,涟钢集团与娄底市政府签订协议,进行主辅业分离改革,将职工医院移交给地方政府,并更名为娄底一院。至今,本地人仍习惯称其为“涟钢医院”。
随着医院资产清理,医院员工抵触情绪开始滋生。7月13日,医院组织了一次民意调查,征集医院员工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医院发展的意见。部分医院员工并不愿意配合,自发组织民意调查,让同事们直接表态是否同意改制,根据调查结果,有%的职工反对改制。 谁是接盘者?
这已经不是娄底一院员工第一次反对改制了。
2014年2月份,《娄底日报》报道,娄底市政府支持众一集团收购娄底市二甲以上医院,并在城南建设众一健康城项目。
随后,部分医生发现,众一集团的收购对象就是娄底一院。而且娄底市政府在2013年12月20日就已与众一集团签订了合同。
这份合同显示,众一集团计划把娄底一院建成“湖南颇具影响力的区域性医院”,众一健康城也将被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大型养老社区”。作为合同的甲方,娄底市政府表示支持众一集团的这一收购行为。
众一集团在娄底本地颇有影响,此前就开发了高端住宅项目“众一桂府”。该公司在湖南、江西、广东、贵州有不少下属企业,涉及矿业、房地产等多个行业。据知情人透露,由于公司创始人就是娄底本地人,娄底市主要负责人曾经拜访众一集团深圳总部,希望其在娄底进行更大的投资。2015年底,众一健康城奠基时,娄底市主要官员皆有参加。
在娄底一院的医生们看来,众一集团规划中的三级甲等医院需要大量医务人员运营,娄底市中心医院收入超过13亿元,是本地实力最强的医院,政府不会愿意出售;本地其他公立医院则规模太小,因此拥有高级职称100多人,员工六七百人,床位七八百张的娄底一院成为合适的收购目标。
医院改制捆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医生不能理解。娄底一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层管理者表示,“作为改制的主体,我们完全不知情,非常不满。”随着抗议发酵,这次改制最后不了了之。
新近的一轮改制中,娄底市政府吸取教训,提前政策文件。市政府3月22日的会议纪要提出,招商引资公告将在公共交易平台,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符合资质的企业都可以参与竞标。
不过,娄底一院的员工认为,招标程序只是走过场,政府的最终目的还是把医院卖给众一集团。娄底一院“创三甲”的宣传材料中,将其与当地发展健康产业的目标联系到一起,而众一健康城恰是当地健康产业的重点项目,“不得不让人产生联想。”前述娄底一院中层管理者说。
众一集团娄底负责人肖松和则表示,该公司从来没有与第一人民医院直接接触过,最近的改制风波更是“躺着也中枪”,公司声誉受到影响。但他承认,未来招标信息公布时,如果公司符合投标条件,还是会参与招标。
一位熟悉医院改制的人士指出,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给予投资方各种优惠政策很常见,政府作为投资人也确实可以提议医院改制,但政府应该尽早告知医院员工,而且最终还必须通过医院职代会同意。
在他看来,正是因为2013年的沟通不畅,导致医院员工对政府不再信任,连带也不再信任新一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根据他以往的经验,一旦发生员工抵制的事件,改制往往很难顺利进行。 谋发展还是甩包袱?
上一轮国企改革中,大批企业医院曾经改制,当时的背景是减轻企业办社会的“包袱”,实现主辅分离。
2011年,涟钢医院移交地方的时候,涟钢为其新建一座门诊楼,还补偿了9800万元发展基金。2016年上半年,新的外科综合楼投入使用,医院年收入也增加到亿元。清产核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5月31日,医院账面资产亿元,负债亿元,净资产亿元。
也正因此,医院职工不理解政府的改制计划,“如果我们经营不善,政府甩包袱也没得说。我们是优良资产,处于发展中,卖掉我们没有道理”。
而在政府方面,或有另外的考虑。作为资源型城市,娄底钢铁、煤炭等重工业企业最近数年并不景气,房地产开发逐渐下行。娄底经济成长需要新的动力。
健康产业成为当地政府的新选择。众一健康城因而落户娄底,政府2013年不仅承诺支持众一集团收购娄底一院,还力推健康城进入省市重大民生项目名单。同时,娄底本地只有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即娄底中心医院,其医疗收入占全市8家公立医院医疗总收入的比例超过65%。因优质医疗资源缺乏,使大量医保基金流向娄底市以外医院,总额占基金支出的比例大约是四分之一,相当于4亿元医保基金和12亿元医疗费用流向外地。
娄底市政府认为,当地发展建立一南一北两家三甲医院很有必要,而且娄底一院比其他公立医院更具有潜力。
此前的政府会议纪要也透露出想要做强娄底一院的想法,比如,改制后计划引入高层次人才,并给予编制、划拨40亩土地用于发展、建设医院附近道路等。
可惜的是,医院员工并不买账,他们在公开信中指出,医院在3年-5年发展成床位达1500张-2000张,收入超过5亿元三级甲等医院并不符合现实,“不是为了医院发展,而是为民营医院控股医院找托词”。 医院员工在担忧什么?
看起来一件对于医院发展有利的事,为何会遭遇职工强烈反弹呢?
在前述娄底一院中层管理者看来,首先两次改制都存在沟通的问题。“公众没有参与,前期调查没做”;“不管改制还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没有召开职代会,也没有认真磋商”。
一位政府内部人士对此说法并不认可,他称,市政府与医院代表磋商多次,还先后与医院200多位员工进行交流;而且,7月24日当天,分管卫生的副市长也与职工代表进行过深入沟通,时间长达七八个小时。
但他也承认医院班子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宣传不够,不少员工对于资产评估和招商引资情况缺乏了解。
娄底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谢雪英曾表示,引进社会资本只是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发放调查表就是征集职工意见的一种形式,不存在刻意隐瞒,也不可能不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就强行推进。
事实上,改制程序的争议背后,职工们更深层的担忧在于,“地产企业没有任何医疗管理经验。政府为了推进房地产项目,把医院改制捆绑进去,用医院优质资产去扶持它。如果房地产公司拿着医院资产去贷款,我们医院如何发展?”一名医生认为,企业如果是来发展医院的,控股三分之二,最好直接拿钱补偿医院,用于医院发展。
在上一轮国企改革中,国企医院改制已经给公立医院改制探索出完整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公立医院改制成为社会资本办医的重要源头之一。
一位曾参与公立医院改制的人士介绍,员工权益保障必须是招商引资谈判、医院内部宣传、医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内容。可惜,娄底市政府2013年12月20日的招商合同、2016年3月22日市政府会议都没有涉及员工权益调整的内容。
国有企业改制以后,目睹过部分工人生活困难的状况,一部分医院员工进而担心自己的未来。娄底市一家民营医院院长指出,医院医生和护士属于专业技术,往往更容易接受改制,实在不能接受也能跳槽到其他医院,收入不会受太多影响;反而是医院行政后勤人员,改制后往往容易被资方的行政团队替换,尤其是涉及财务和采购的部门,改革应该必须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利益。
在对医院改制的利益安排方面,其他地方有经验可循。目前,企业医院和公立医院医院改制大多采取两种模式。
一种为“国有资产整体出让、职工集体持股”模式。即通过资产评估、职工身份置换补偿、募集股份等程序,国有资产退出,其转让收益在经过必要扣除后,转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资金账户。
但职工集体持股没有克服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大锅饭问题,医生依然依赖“以药养医”发展模式;医疗骨干退股离开持续不断,通过这种方式改制的医院一般需要“二轮改制”,引入新的社会资本。
另一种为“保留存量、引进增量、增资扩股”模式。这一模式中,公立医院改制为股份制医院。社会资本以现金入股,可以参股或控股;政府股份不少于三分之一,保留重大事项的否决权,保证员工利益。
不过,因为这一模式中利益调整复杂,一些大型资本也对改制过程中政府、医院、员工多方协调生畏,更愿意跟进“二次改制”,或者直接收购民营医院;有时反而是本地大型私有企业改制本地医院更有优势。山东济宁市兖州区医院因基建大量欠债,被一家本地大型私企成功改制,员工不满并没有想象中激烈。
目前,中国90%的医院为公立医院,部分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依靠政府扶持和以药养医模式生存。一直以来,政府从部分公立医院中退出,将公立医院改制为民营或股份制医院,被视为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效率的有效途径。
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计划5
山西临汾市新医院工程是该市“十一五”时期开工建设的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好这项工程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望。为实现“确保汾水杯,争创鲁班奖”的质量目标,项目部狠抓质量管理,在设计、施工、验收等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新医院项目部创优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实现精品工程;组织各参建单位编写了长达200多页、15万余字的《临汾新医院建设项目创优策划书》,涵盖了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精品、亮点、绿色、安全文明施工策划等多个内容;同时针对重点专项工程,组织编写了《屋面工程创优专项方案》、《幕墙工程创优专项方案》等一系列具体的技术指导规则,努力做到“精品工程,策划先行”,有效保证了在工程创优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样板领路”的可操作性。目前,临汾新医院工程项目已获得山西省优质结构奖、QC成果奖、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奖、山西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奖等。
科学规划,以人为本
“建设一流的现代医院,既非贪图虚名,也非编造政绩,而是要实实在在解决全市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临汾新医院项目副经理、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许红星恳切地说。
临汾新医院项目由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功能完善、布局科学、便捷适用、绿色节能、科技支撑”的指导思想,将人文和智能化管理贯穿医疗、护理、服务、环境之中,在保证医疗、教学、科研、防保、康复、急救“六位一体”功能的同时,医疗布局上实现了动静分区、洁污分流、上下呼应、内外相连、集分结合和流程便捷,整体规划设计充分体现方便适用的原则,实现了绿色生态医院的人文特色,展现了当今医疗建筑最先进的理念。
许红星介绍说,按照建设目标,临汾新医院要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防保、康复、急救6项职能,其中医疗这一职能十分重要,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必远赴外地而是就地治疗。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尽快缩小各医院的医疗技术差距,重视加强后备医护人员的培养,让更多的老百姓免于看病中的奔波之苦,有效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另外一项是防保职能,当今社会各种疑难杂症发病率不断攀升,治疗难度不断加大,使人民群众遭受了许多病痛的折磨之苦,预防疾病也成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战略,它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医疗卫生的追求目标。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人类社会对于生存和生活的质量需求也越来越高,预防疾病,早期治疗是人民群众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期盼。
多年来,临汾市人民医院做为该市唯一的一所三甲医院,目前由于占地面积小等客观条件所限,科研、教学、防保、康复、肿瘤治疗等功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新医院占地351亩,完全按照三甲医院应有的功能要求规划设计,增加了肿瘤治疗中心、核医学科、健康保健体检中心、120急救指挥中心、康复中心、会务中心、科研中心等新的功能硬件建设,新医院将成为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康复六位一体的现代化三甲医院。新医院按照现代化的三甲医院要求,装备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先进的远程会诊系统,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将极大地提高医院诊治水平,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太原一样的大医院医疗服务。这不但彻底改善了我市医疗环境,而且为提高我市卫生发展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面对今后的项目工作思路,临汾新医院项目部项目经理温学良介绍说,临汾新医院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投资规模高、专业工程多、工艺流程复杂和施工难度较大的特点,在施工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在项目部、监理部和施工部紧密配合、团结协作下,我们一定会紧紧围绕“争朝夕创一流建好民心工程,高标准塑精品造福临汾人民”的工作宗旨和“确保汾水杯,力争鲁班奖”的质量目标,周密部署,合理安排,强化管理,规范施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保概算,圆满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决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重托和期望,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创新设计,突出亮点
环境优美,最宜医疗、康复
临汾新医院建在环境、气候最美的滨河公园西侧,位于临汾河西新区的中心位置,新医院内有湖面、草坪、小山、流水、花草、树木为一体的康复生态园,特别是院内景观绿化与建筑物内天井庭院、屋顶绿化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效果,绿化率达55%,各病区还有全省独一无二的阳光室和晒衣室间,门诊区内有宽18米的功能齐全、采光通风良好的医疗街。
百姓就医、保健、交通极为便利
临汾新医院西靠高铁车站,南邻高速出入口,东通霍候一级路,且与老城区的向阳路、红卫路主要干道相连,院内有12米宽的人车分流的环形大道及供患者坐的环保电瓶车,不但能保证各县市重、危、急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到医院救治,而且对全市各种突发性事故医疗紧急救援也畅通无阻,广大市民来院诊治、保健也极为便利。
目前,市人民医院停车难、车辆进出不便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新医院这次设计共有2000个车位,其中地下停车位600个,地面上按医疗、行政、后勤、探视等设置了1400个,下面草坪旁有树荫的绿色泊车区,医院有门急诊、行政体检、后勤物资、出院病人四个出入口,不同的人群及车辆将按序进出和停放。
医院布区合理,设施先进
临汾新医院总平面规划合理有序,功能分区明确,有核心医疗区、感染性疾病区、后勤生活保障区、行政科研区、康复生态花园区和医院发展预留区,各区布局完全符合现代化医院的有关要求,医院建设抗震设防严格执行规范,结构抗震计算按八度,抗震措施提高一度按九度。门诊、医技区均为三层建筑,通风、采光良好;住院楼为十层设计,共有床位1500张,分为二人间、三人间均带卫生间的病房和VIP特需病房,整个医院中央空调自动控温,全院有太阳能供应热水,有50部电梯(其中门诊10部扶梯)为病人服务,医院内部有集医疗、护理、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患者来院就诊、检查、住院、结算、取药及其它结费均可用一卡通,挂号、交费随时刷卡,排队等候时间大大缩短。
医院功能更加完善
临汾新医院占地351亩,完全按照三甲医院应有的功能要求规划设计,增加了肿瘤医疗中心、核医学科、健康保健体检中心、120急救指挥中心、康复中心、会务中心、科研中心等新的功能硬件建设,新医院将成为集医院、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康复六位一体的现代化三甲医院。
医院设备更为齐全,诊治水平极大提高
新医院将按照现代化的三甲医院需求装备医疗设备和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医院诊治水平将极大地提高,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太原一样的大医院医疗服务。
节能、绿色、低碳
节能、绿色、低碳是新医院设计、建设的理念之一。新医院建设设计运用一大批节能环保材料和工艺,如断桥铝、真空玻璃、保温隔热材料、太阳能系统、自然采光设计、环保形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电梯等、全院绿化面积达55%以上。污水、污物处理一步到位。尽最大努力确保了新医院节能环保。
医院管理、业务水平将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计划最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