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均衡性分析论文(最新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班级管理均衡性分析探讨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实现公平与合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整体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构建和谐班级氛围。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班级管理均衡性分析论文(最新8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班级管理均衡性分析论文【第一篇】

摘要:本文以管理班级过程中遇到的学生对抗行为为起点进行案例分析,剖析中职校日益凸显的对抗行为的主要原因,进而提供实施“冷处理”策略,冷静寻找教育契机,让学生吐露心声,拨动学生心弦,把握教育契机对症下药。通过“温柔”地处罚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自生长”、班集体建设的“共生长”等适当、有效的教育手段,最终达到教育目的,体现教育的艺术性。

关键词:对抗行为;把握契机;对症下药。

目前中高职的学生都是“90后”,一般都是家中独子,平时在家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包办,抗压能力差。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来到学校后,出现部分学生难以融入集体或者与教师发生对抗等现象。作为一名老班主任,办公室里出现的“紧张”、“吵闹”、“剑拔弩张”的场景总是在笔者脑海中浮现,感触颇多。一些“问题学生”总是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头疼,并无从下手管理。任凭教师声色俱厉地批评、苦口婆心地说教,对学生来说效果欠佳。笔者分析研究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日益明显的学生对抗现象,并分析其原因,揣摩学生心理,希望能使类似情况得到很好的解决,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成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师生对抗的控制权不一定要掌握在班主任手中,但是班主任作为管理者,需要积极寻找、巧妙把握教育契机,正确面对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合理的化解这些矛盾,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教育原则。本文结合笔者如何处理学生对抗行为的经验,剖析中职校普遍存在且日益凸显的对抗行为的主要原因,进而提供如何积极有效处理这类事件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以及达到的教育效果,从而期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孕育良好的班集体,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一、中职校对抗行为日益凸显的原因剖析。

1.内在主观因素。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容易使其产生与教师对抗的行为:(1)由于学生自尊心和好胜心态较为强烈,阅历比较浅,很容易感情用事,遇事考虑的比较少,当其想法与教师不一致时,依然我行我素,自然会产生对抗行为。(2)好奇心驱使,对教师规定的所谓“禁条”不屑一顾,只按自己的想法做事,遇到阻力,不分对错,予以反抗。(3)受到网络或者电视等媒体的影响,对网络内容不加分辨的模仿学习,藐视传统和权威,并以此为荣。2.外在客观因素。面对这些求新求异的中职生,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妥当,往往是简单、粗暴地教育,不讲科学民主,没有充分站在学生的立场,从而使学生产生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对待学生时,没有做到一视同仁,使学生也会在自身行为上做出反抗。与此同时,校园内外的一些不良现象也会给学生造成影响。

二、如何积极有效地处理对抗行为,达到教育效果。

1.实施“冷处理”策略,冷静寻找教育契机。当学生抗拒教师和教学时,有教学经验的班主任不会意气用事,也不会用教师的威严施压,而是采用“冷处理”,沉着、冷静地寻找契机。如果犯错的是班主任,一般为了自己的面子,教师会巧言强辩,堵住学生的辩论并让其认错,这样,学生是口服心不服,强压的后果会造成师生关系长期僵硬,不符合教书育人的理念。即使错的是学生,在事情发生之时,也要冷静、慎重地处理,因为在激烈的情绪下学生会屏蔽一切外来教育,只有“冷处理”,双方才能避免冲突发生和矛盾升级。这样的优点有两个方面:(1)班主任树立了低调、睿智的形象,这种形象更容易受到自尊心强的学生群体的认同和接纳。(2)在“冷处理”的过程中,可以让班主任有时间反思自身缺失和检讨。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对抗发生在学生青少年时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学生发生的问题和错误对学生自身或者相似群体都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只要班主任放远目光,不局限在解决“这件事”上,而是积极地审时度势地进行教育,把教育目光放在学生本身成长和进步上,教学效果会提升的更快。2.“让自己少说,让学生多说”,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在处理班级学生对抗行为时,很多班主任往往采用说教的方法,通过给学生讲道理、摆事实,从过去说到现在,从现在说到将来,从正面说到反面,从危害说到益处,把事情分析地透彻明了,但是这种反复说教的教育方法效果一般,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反而引起了学生的反感,学生无动于衷,表现出一副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态度。班主任在教育这样的学生时,应该换一种方式,自己少说话,让学生自己反思总结,教师要耐心倾听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窥探学生的心理,切实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对抗的目的,通过学生的外在表现,分析其内在原因及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施教育和关怀。当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学生的.行为目的和心理想法后,班主任就要开始反思自己应该如何能够更好的与学生沟通,用怎样的语气,在什么样的环境,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把握教育契机,对学生展开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也不是一味地使用一连串的“气话”,或者“为什么”、“你怎样……”去质询学生,而是应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和不良思想进行疏导,让学生切实明白自己的行为给其他同学带来了不良影响,应该充满人文关怀和理解、真诚与感激、充满人情味,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是在为学生考虑,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的。“让自己少说,让学生多说”不是因为教师怕麻烦、图轻松,而是为了充分了解学生,让学生自己反思,将问题解决权交给学生。因为发生对抗行为时,大多数情况下错在学生,因此教师要切实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明白错在哪儿、为什么会范这样的错误,并能够让学生自己用实际行动去化解、弥补、修复,同时,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3.“温柔”地处罚学生以达到教育效果,体现教育的艺术。班主任和学生在相处的过程中,偶然会发生对抗行为,有的班主任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并没有采取好的方法,甚至有的班主任直接采取“停课”、“罚站”、“写保证书”、“叫家长”等不良的惩戒教育方法。这些处理方式是错误的,班主任应该在了解学生年龄阶段特有的特征和叛逆心理的基础上抱有宽容、理解的态度,做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反思,主动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学生的不同点、闪光点和动情点。通过班主任运用赏识激励、启发点拨、容长护短的方式,使用积极肯定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并且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反省自己,让其进行“悔过”的自我觉醒。通过问题的处理成为促进学生“自我修炼”的契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且思且行、且行且悟,把握住教育契机,拨动学生的心弦,达到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的被动生长,通过班集体的朋辈互助、家校互动、班级微社团、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开展进行学生的“自生长”以及与特色班集体建设的“共生长”。让学生个人发展推动班集体发展,班集体发展带动学生个人的发展,这样,不仅体现了教育作为科学事业有其庄严神圣的一面,而且作为艺术事业有其睿智机巧的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学校班主任不仅仅是处理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在普通的工作中也许还会遇到比对抗行为更棘手、更难处理、更麻烦的事情,因此遇事应该要冷静,要学会反思,避免师生双方结成疙瘩,彼此之间受到伤害。同时,班主任加强自身职业修养、增强应对师生冲突的能力、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教师不仅要用爱心、慧心、耐心、细心、诚心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而且要成为他们的倾诉者、激励者和导航者。

参考文献:

[1]伍阳斌.轻松面对学生的问题———我处理学生问题的“三让”策略[j].班主任,.

[2]段青芳.浅谈如何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j].中学教学参考,.

[3]吴雪霞.生命观照下的学生转化[j].新课程(综合版),.

[4]王露华.把握教育契机[j].上海教育,.

班级管理均衡性分析论文【第二篇】

摘要:历史成本原则作为传统会计计量的基础,是传统财务会计进行会计计量的核心,也是受到广泛推崇和普遍采纳的会计惯例。但随着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时代下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商务会计的产生使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的传统计量模式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历史成本原则的优势以及历史成本原则在电子商务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并以电子商务中的数字化产品为例,探讨了历史成本原则在电子商务会计中的适用性问题。

关键词:历史成本原则;电子商务会计;数字化产品。

电子商务是利用各种电子设备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全球范围内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产生促进了传统企业的革新和一批新型电子商务企业的诞生。在此背景下,电子商务会计(也称网络会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会计是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结合互联网等技术,对会计事项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不同于传统会计,电子商务会计面向网络交易的实时性、灵活性、多变性等特征,使传统会计中的部分基础性原则受到冲击,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就是历史成本原则。

一、传统会计中的历史成本原则及其优势。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传统会计是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进行计量的。历史成本(historicalcost)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依照取得或构建时发生的实际支出进行计价。历史成本原则下,物价变动时,除非国家另有规定,否则不得调整账面价值。例如某企业于1月1日购买了一套设备,耗费资金100万元,记账时,该套设备应当按照100万元入账。假设在1月1日,设备的市价已经达到500万元,此时,仍不能调整设备的账面价值,账面上依然是设备购置时的实际成本(即历史成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章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原则作为传统会计计量的基础,是传统会计进行会计计量的核心,也是受到广泛推崇和普遍采纳的会计惯例。历史成本原则具有以下主要优点:第一,历史成本是由交易双方实际进行交易的结果,反映出当时的市场价格,具有客观性;第二,历史成本有发票、合同以及账单等原始凭证作为依据,具有可验证性;第三,以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数据资料更加容易取得,会计计量程序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

1.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成井喷之势,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成为主流的商务模式之一。然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性地位也面临着冲击。历史成本无法反映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和提供准确的相关信息。在的“双十一”活动中,天猫全天成交金额为亿元,移动端交易额高达243亿元,物流订单亿,当天在天猫带动下电子商务企业的促销引起市场供需发生不同寻常的巨大改变。在电子商务市场供求信息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者亟需实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但历史成本与实时的市场信息是脱节的,历史成本更多反映过去的价值,无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其他计量属性的取得成本。在互联网交易中,有关商品及其销售的实时信息均能被大量并且迅速收集,从而降低了取得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的难度和成本,从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角度考量,历史成本的核心地位有了动摇。

3.历史成本可能会低估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在电子商务企业中,信息技术、人才、品牌等无形资本是其核心竞争力,某些企业的财富来源正是此类关键性无形资本所提供的。然而这些无形资产按照历史成本原则是不予确认的,其价值容易遭到严重的低估。在此类电子商务企业中仍然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就会导致其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策。

三、历史成本原则在电子商务会计计量中的适用性―――以数字化产品为例。

1.历史成本原则在电子商务会计中的新特点。电子商务企业与传统制造业企业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点。电子商务会计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在确认、计量和记录上都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在传统会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其企业特征的.调整。以电子商务中的数字化产品为例,数字产品由于无需实际的仓库库存,已经实现了“零库存”管理。此外,即使是实体商品,电子商务企业往往能够做到即进即售,充分发挥物流的时空观念,通过严密的计划、科学的采购,实现生产资料的最佳衔接。由此看来,在电子商务会计中,历史成本原则也呈现出新特点,如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的趋同。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重新获得同样一项资产,或者与其功能相同的一项资产所需耗费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重置成本是一种现行成本,它表示企业现在取得资产或劳务所需支付的金额。历史成本计量可以确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但无法精确反映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在企业内运营周转的变动情况。事实上,在电子商务时代,单纯使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已经不再符合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情况,也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与传统会计相比,电子商务会计在充分考虑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的资产和负债,具备选择多种计量属性的条件,适度增加历史成本以外的其他计量属性的使用,针对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将是电子商务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

2.数字化产品的会计计量。数字化产品是指可以被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传送的产品,其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信息、视听娱乐产品以及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产品是专业人员利用技术、开发工具及专门设备创造的产品,作为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其计量更适合采用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相结合的方法。

数字化产品的初始计量。数字化产品的初始计量采用了历史成本原则,计量的成本包括企业为取得该产品并使之达到预定的用途发生的所有支出。电子商务企业外购数字化产品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得该数字化产品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而电子商务企业自行开发的数字化产品,其成本不仅包括人工费用、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的购置费用、开发工具的费用等研究开发费用,并且包括开发结束后的注册费用、测试产品能否正常使用的费用及其他确保数字化产品商业化的费用。数字化产品的初始计量可公式化为:外购数字化产品的成本=外购时需支付给对方的费用。自主开发数字化产品的成本=开发及后续商品化的一切费用。

四、结语。

历史成本原则作为财务会计的核心,其应用仍然是必然的。但随着经济环境、会计环境的急剧变化,在会计计量中,历史成本原则也势必受到冲击。电子商务会计与传统会计所面向的会计对象区别较大,电子商务会计在各个环节都充满新的特点。在会计计量上,电子商务会计有别于传统会计的计量单位、计量属性,从而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计量特点。目前,电子商务会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和初探阶段,相关理论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实务应用也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经营将不断出现新的情况,电子商务会计也会随之调整和改革不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版)企业会计准则[m].立信会计出版社,.

[2]尚雪.天猫双十一的节日营销[j].现代经济信息,,(23):169,175.

班级管理均衡性分析论文【第三篇】

2班级管理的对象及针对性的问题。

班级管理对象。

笔者所带的是普专财务级1班,该班一共35名学生,其中男生4名,女生31名,少数民族学生3名,占%。初带班级时,我发现很多同学对该专业不了解,选择财会专业是由父母决定或者跟风选择的。

班级管理的针对性问题。

学生缺乏时间观念。

学生对时间观念认识不足,一是表现在学院规定的三个时间点(早上8:10,下午13:50,晚上18:50)考勤时,学生踩点到达或者迟到较为普遍,二是学生离校、返校缺乏提前意识,未将一些不可控因素考虑进去;三是超过规定期限提交资料现象时有发生。

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相应的规范意识。

学生在做笔记时,一方面记录随意,有的同学记到书上,有的同学记到本子上,另一方面笔记记录要点不突出,思路不清晰,不便于查阅和复习;做作业时,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无法辨认;个别女生请假随意,没有履行相应的请假手续。

学生做事不严谨,粗心大意。

学生在开学填写相应的表格时不看清楚相应的填写项目,粗心大意,导致错填、漏填相应的表格;学生在考试时将考试时间忘记、错记,导致错过相应的考试。在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时忘记缴费时间,导致错过考试机会。

缺乏相应的证据意识。

学生在考试时没有养成携带相应的的证件,在班级活动中需要开支相应班费时,不主动索取相应的原始发票.

坚持客观性原则,树立以事实为依据。

客观性原则要求必须要有相应的证据和依据,必须要客观,强调的是证据意识。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一方面要求班费的收入和支出必须要有相应的单据,没有单据不能在班费中开支。[2]二是评优评奖时,制订了一条规则就是在评优评奖期间内不能出现违纪现象(迟到、早退、旷课、寝室卫生和教室卫生扣分),当同学们进行申报时,评优评奖的.结果不仅要在班内公示,还要将其提供的原始材料进行公示。三是详细记载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在期末评分时,针对有名同学因为不及格找老师求情时,我将其平时记载的课堂表现、单元测试给该学生看,使学生心服口服。[3]四是要求纪律委员如实考勤,严格把关,做好详细记载。五是要求班长做好班会记录,留下依据。

坚持重要性原则,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重要性原则要求重大问题决策、重大资金使用必须要经过集体讨论才能作出决定,不能由辅导员或者几个班委说了算。比如举行元旦晚会时,需要购买相应的糖果、气球等,开始几个班委准备自己去买,他们私自决定买什么、去哪里买,既没有告知辅导员,也没有告知班上其他同学,没有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后来被我发现后,我在班上将几个班委批评了一下,并且在班上专门强调凡是重大事项决策、大额资金安排,必须要报告,然后进行讨论。

坚持谨慎性原则,培养学生严谨意识。

谨慎性原则要求开展工作应该保持应有的谨慎。会计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如果粗心会酿成大祸,甚至会给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4]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通过身边的朋友因为在工作中粗心而丢掉工作的例子给同学们讲,目的是让同学们时时提醒自己,要严谨和细心.。二是学生在填表时,一再告诫学生要仔细、谨慎,把表的项目和要求看清楚了再填写。三是针对班费的运行情况,专门告诉记账的同学要仔细记录并且核对账目,哪怕少一分钱都不行。四是告诉学生要打提前量,做事情要留足余地。比如针对班级踩点进教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专门定了一条规矩,并且作为硬性要求,早上8:10进教室,中午13:50进教室,晚上18:50进教室,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打提前量。此外,针对学生放假回家我专门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一方面要提前购买车票,另一方面要提前到达车站候车,只有你去等车,不可能车来等你。五是针对学生的笔记,我专门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比如笔记本的每一页的右边留出空白,用于记录一些反思和心得。

坚持及时性原则,培养学生时间观念。

及时性原则要求及时提交相应的信息,针对我班学生做事拖拖拉拉的现象,在班上要求学生提交资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过时不候。[5]特别去年评优评奖时,要求学生在国庆节以前补齐相应的支撑材料,但是部分学生一拖再拖,导致评优材料不足,有同学因为错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报名,导致去年没有资格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这都是缺少时间观念,做事拖拖拉拉造成的后果。

坚持可比性原则,各项工作按照标准进行。

一是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对于任何一个同学都是公平的,没有特殊化。比如制定班级的操行分评比细则时,我们最后对每个同学评分时就要按照评分细则进行评选,无论你是不是班委,只要违反了相应的规定,该怎么处罚一切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二是对于课程成绩评定,一开始就给同学介绍了评定标准,并且明确告诉学生每个同学标准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哪个同学而搞特殊化。

4实施效果。

时间观念逐步形成。

该班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学生上课迟到,学生在大型集会时提前1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学生在递交相应资料时均能在规定时间前提交。在离校和返校均能提前购买相应车票,提前安排相应形成。

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初步养成。

通过跟班听课,我发现学生大部分课程能够跟着老师思路,记录笔记规范,学习习惯初步养成。同时,能将寝室和教室收拾得井井有条,生活习惯初步养成。

参考文献。

1赵春兰.会计专业教育与班级管理的融合[j].求知导刊,2015(2):118.

班级管理均衡性分析论文【第四篇】

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上课条件并不完善,但即便如此,也要制定符合班级情况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制定好了相应的上课管理制度、作业上交制度,才有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班级凝聚力的产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

2.在学习指导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小学升初中的最后一年,学习已经不同于其他年级那般轻松,而且到最后一年,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异也会逐渐体现出来,这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优秀学风,均衡每一个学生的各科成绩,需要老师在学习指导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单一地采用一种方式面向多个学生,而是面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疑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得到知识并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

3.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

尽管小升初在所有的升学考试中处在难度不太高的地位,但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一些家长对这一个考试也非常关注,认为这是自己孩子改变未来的第一步,这时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的持续关注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不管什么类型的升学考试,考的其实都是每个学生间心理的较量,因此在毕业班的班级管理中,老师还要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让他们带着轻松的心情学习,这样常常会让学生在最后的考试中发挥超常水平,取得优秀的成绩。

班级的管理建设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人素养,甚至之后的学习生活都会因为毕业班中的环境而发生改变,优秀的毕业班会让学生的心理因素变得优秀,而正确的班级管理会让小学毕业班级加强凝聚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范围。这其中离不开教师的不断总结和不断改进,只有在教育方式上实现真正的改变,才能让毕业班级变得更加富有生机,让学生更加积极向上。

班级管理均衡性分析论文【第五篇】

如果班主任单凭一己之力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具不会高效的、顺利的进行。本次研究举例说明了思想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学生才会愿意主动的,并且能够高效的配合班级管理工作。

思想教育;班级管理。

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只有学生主动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的工作才能适半功倍;反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会遇到重重问题。班主任为小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可以让小学生理解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愿意主动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工作。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时候,如果学生没有责任意识,教师就必须负责太多的工作,并且在工作的时候不能得到学生的配合,这样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是不利的。第一,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一点,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共同参与管理。第二,班主任可通过让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果学生不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就失去了这条培养综合素养的途径。第三,学生在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可以相互交流,培养感情,获得情感的满足。以一名班主任引导学生区同参与班级卫生管理为例。过去,这一名班主任常常要求学生必须每天做清洁卫生,每周做一起大扫除。很多学生觉得教师在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于是用被动的态度参与清洁卫生工作,该班级的清洁卫生情况总是不尽如人意。这一名班主任在学习了教育心理学知识以后,在一次班会上给学生看环境卫生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的纪录片。在这次的班会中,学生了解到了随手乱扔果皮纸屑,这些废弃物会滋生细菌,细菌会引发各种疾病;教室中每天都会堆积各种粉尘,粉尘会对咽喉及肺部带来健康危胁;不良的环境会给人带来心理的不适感,从而身体的免疫力防御机制会受到影响。在这次班会中,学生意识到了班主任开展清洁卫生管理工作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他们必须主动承担清洁卫生工作。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应用直观的数据、图片、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意识到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是为了他们,他们必须树立责任意识,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不仅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必须要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还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必须有效的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学生只有高效的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才能真正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要让班级管理工作高效化,班主任就必须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依然以班主任引导学生开展清洁卫生工作为例。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开展清洁卫生工作是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他们必须要配合班主任的清洁卫生管理工作以后,这一名班主任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要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一般来说,可以应用把学生分成数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做清洁的方法开展清洁管理,可是,如果不同的小组做清洁卫生的质量不一样,又该怎么办呢?比如有些小组做清洁卫生做得又干净,又整洁;有些小组做清洁卫生做得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假如没有奖惩措施,是不是会让做清洁做得很干净的小组产生灰心、沮丧的心情,以后大家都马马虎虎的做清洁呢?经过这一名班主任的引导,学生开始制订一系列的奖惩规则。学生开始制订清洁卫生检查的指标,做清洁卫生做得不干洁的小组要受到惩罚;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学生要受到惩罚。班主任只有让学生树立规则的意识,学会制订班级规则,并且愿意主动受班级规则的约束,班级管理才能高效的进行。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帮助学生树立了规则意识以后,不能仅仅只是让学生把班级管理的方法局限于用规则上,如果学生以规则的角度来看待班级管理的事情,有时会带来很多班级管理的问题;班主任还要引导学生应用人文意识的角度来看待班级管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开展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为了大家、意识到集体。当学生能够学会用人文意识看待班级管理,能够用班级管理的规则约束自己,用人文意识宽容他人以后,班级管理的开展氛围才能变得和谐。依然以班主任引导学生开展清洁卫生工作为例。在学生应用了班级管理规则的方式开展清洁卫生管理时,学生发现执行规则时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比如有些学生会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参与某次的班级管理,因此这就带来规则执行不公平的问题。这一名班主任引导学生从个人和班级两个角度来思考班级管理的问题。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讲,班主任引导学生思考,当班级体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困难,允许他们不参与某次清洁卫生管理的工作时,他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回报同学们给予的善意?从班级的角度来讲,这一名班主任引导学生们思考,在制订规则时,是不是要考虑到学生参与清洁卫生的特殊情况,完善规则?比如一名学生请一个病假,不参与一次班级卫生管理,班级要如何面对学生的请病假的问题?能否从完善规则的角度既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又不破坏班级卫生管理的规则?如果学生能从人文的角度思考规则的问题,就能既让规则严谨化,又能让规则人性化,这样的班级规则才能具有操作性。当学生能从班级规则与人文思想两个角度来帮助教师来开展班级管理时,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才能真正的高效开展。

如果班主任单凭一己之力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具不会高效的、顺利的进行。班主任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为了给班级管理工作打好基础,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并且能够高效的配合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对优化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小龙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宁县长庆桥学区。

[1]钟琴。班刊——班级成长的有效载体[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xx(07)。

[2]李丹。班级自治管理制度的实践[j].西部皮革。20xx(14)。

[3]刘强,王连龙,陈晓晨。中小学班级环境的现状及改善策略——基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的调查[j].教育研究。20xx(07)。

班级管理均衡性分析论文【第六篇】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现代化教育的理念被不断优化,从原来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所以小学班主任班级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小学的班主任其工作的实质是管理班级里面的学生。怎样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是班主任做好其工作的关键之处。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其行为和思想习惯都是刚刚开始形成。因此,小学的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核心的内容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习惯和行为,将学生人格修养提高。在现代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一种现象,就是许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小孩不听话,老师也认为很难教育学生,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班主任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最大程度上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笔者担任小学的班主任期间,自己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心得,下面是自己一些工作的经验与建议。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经常能够发现老师和学生之间会存在一些矛盾。尤其是任课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此时作为班级的班主任,一定要将老师和学生之间协调的工作做好。因为受到社会的各种影响,现在学生相比较于过去的学生要难管理许多,学生经常会在课堂上面做出让老师非常心寒的举动,尤其是任课的老师,一旦当班级里面出现这样的事情,班主任一定要与任课老师进行心理沟通,之后再找学生进行教育。如果没有处理好此事会对班级的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的工作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班级里面任课的老师抱怨某一个学生学习能力不够或者是学生上课不听讲的时候,班主任应该要将事情的真像调查清楚,不能够直接听任课老师一面之词而错怪了班级里面的学生。如果真相是教学的问题,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解释,其次班主任要与该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帮助任课老师改进其教学工作。同时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班级里面的学生会因为其喜好和性格的不一样,在学校表现情况也会不一样。例如,有的学生不善于抽象的思维或者是动手操作的活动,所以只是用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是班主任不能够采取的'方法,一定要平等的对待班级里面的学生,建立融洽师生的关系。

二、重视开展班级活动。

一个集体团结的时候才能够被称为班级体,所以班级的活动是能够将班级集体精神展现出来重要的方式,班级里面没有集体活动,学生就会对班级没有信心与热情,会感觉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作为小学的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注意学生性格特点,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闹、爱玩,班主任要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展开各种各样有趣的班级活动,将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结合起来,将实际的学习和课本的学习介乎起来,同时将教育融入到各种集中活动里面。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每周一的一个时间里面开展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内容每一次都不一样,有的时候是朗诵有的时候是表演话剧,主题班会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在主题班会上面全班的同学都要参与进去,这样能够将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加,方便班主任对于班集体更好的管理。

三、运用赏识性的教育。

赏识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并不是好的学生才应该得到老师的赏识,而是老师的赏识会让学生变好。作为小学的班主任,一定不能够总是将班级里面存在的问题指出来,一会儿批评这个学生,一会儿批评那个学生,只是简单的说一下或者只字不提一些班级里面存在的一些好现象。事实上,过度的批评会让学生形成颓废的情绪,教育的效果非常差。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多表扬班级里面出现的好现象,这样班级里面的学生会认为班级里面好人好事非常多,同学都非常优秀,我也要给班级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将学生对于班级的信心和热爱激发出来,不断将班集体凝聚力增加。例如,班级里面的某一位同学在上课之前主动将黑板擦干净,针对学生这样的行为,班主任要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该同学,让班级里面其他的同学也学习该同学做好事的精神。作为小学的班主任一定要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尤其要尊重班级里面的学困生。老师要多了解一些班级里面学困生的情况,不断发现其身上的优点,不断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将学困生逆反心理消除。

四、培养优秀班干部。

在班集体里面,如果只是班主任一个人管理整个班级,其力量非常薄弱,此时班主任需要建立一支组织能力强并且水平高的班干部团队帮助班主任进行教学的工作,这样能够将班主任工作量减少,让班主任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的工作中。例如,班主任可以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里的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劳动委员、文艺文员和宣传委员,之后出现的一些班级管理工作,老师可以分配给班干部去做,自己只要对其进行指导就可以。同时因为班级里面班干部非常重要,班主任非常重视这一方面,在班级里面可以试想班干部的轮流制度,该制度既能够将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出来,又能够对学生表现进行具体的指导,鼓励工作过程中出色的学生,同时要纠正学生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最终将班主任管理的水平提高。总而言之,优秀班集体的形成与班主任的管理和学生自己的配合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学的班主任一定要将自身的水平不断提高,用现代化教育的理念,将班级里面的学生培养成为有能力、有素质并且能够对社会主义事业有一定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党绍杰.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实施班级管理[j].学周刊,,(18):102.

班级管理均衡性分析论文【第七篇】

摘要: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不能够让一个自豪的集体做到一切”。而在学校教育和教学环节中,我们所常见的集体形式就是班级,它不但代表着一种制度教育,同时也象征着一种文化模式。而凝聚班集体的内在精神就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正如同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它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它一般被称作是一种非显性教育。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对班集体也有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包括提出个性化的班级建设目标,并需要创建相应的班级物质文化,还包括拟定班级个性化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本文就针对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做出分析,并探讨提出具体实践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推动班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和学校管理的和谐化进程。

关键词:个性化;文化;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持续而和谐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新的教育理念。营造个性化班级文化氛围既能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又能够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新课程改革需要班级文化不断地更新,实行新型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班集体文化。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成员利用和创设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关系等,来熏陶和培育集体成员创造性人格的一系列影响活动。它通过个性化的班规、班歌、班名,来实现个性化的班风、学风的目标,并且以个性化的班级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素养,从而实现自主创新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1]。

一、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

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注重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班级文化建设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需要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实行现代新型的教育管理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不理会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而继续施行陈旧的班级管理理念,陈旧的班级管理理念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因此会阻碍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不仅教育作用,还具有社会作用。通过班级共同的目标、榜样示范作用以及各种教育手段来影响学生就是个性化班级文化的教育作用,它能够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而个性化班级文化的社会功能是它具有制约和示范功能,能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的`自律,其次,它还具有凝聚和引导功能,优秀的班级文化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另外,它还具有平衡和保障功能,也就是它能在各种矛盾出现时,调节矛盾,保证学生的平等性。

1.缺乏民主意识,采取家长式管理。在进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中,通常的问题就是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班级管理制度能够避免师生在开展活动中出现问题,同时其又是一种强制手段,不但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还约束了学生的言行。但是,受古代尊师教育的影响,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使得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占据着绝对地位。教师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管理着班级,并且施行着“专制化”的制度。从而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缩小了学生自己的活动空间。教育是一种群体行为,它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来共同完成,它更是一个需要学生和教师以及家长和学生能够双向交流的过程。所以,在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中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不能因为不平等的观念,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2]。

2.忽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健康成长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甚至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班级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它能够为学生今后在适应社会方面提供一些帮助。个性化班级建设不是一项短期的工作,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教师是影响班级文化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3]。但是在进行教学或者是课外活动中,教师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只注重个体的发展,注重课本知识的教授,而没有注重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缺乏实际意义。班级文化需要通过班级活动来呈现,但是高中生的任务重压力大,所以学校就要求尽量地减少他们的活动,而他们能参与的活动大多都是形势要求,并非他们所愿。此外,班级在开展活动中并没有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没有遵循发挥学生是主体价值的原则;第二,没有遵循发展性原则;第三,没有遵循实效性原则;第四,活动大多数都比较“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活动在内容和形式都没有丰富的色彩,以至于并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通过活动没有得到任何提升,更别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现价值。

班级文化建设是需要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来逐步完善的,而并不是通过某一个人的想象得来的,其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总结出具体的方案措施。以下就是对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方向的探讨。

1.制定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制定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是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基础。而要制定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就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确立一个班级个性化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营造个性化的班级环境文化。首先来说确立班级个性化发展目标。为了实现学校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个班级教师需要把具体内容落实到班级当中,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调查分析,再加上与家长和学生一起沟通,来为学生量身定制班级发展目标、班级的发展计划、班级的管理制度以及班级的活动方案等。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可以让他们为自己的班级起一个特殊的名字,并且制定一个统一的口号,以此来加强班级的环境建设,向学生传递积极健康的思想教育。这种文化环境建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学习更加奋进。

2.创建个性化班级的育人理念。班级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第一线,班级的个性化发展不但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更要求班主任具备正确、独特且富有艺术性的设计和班级管理能力。这是因为,教师不仅是班集体当中的一员,更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不能够一概而论,不能阻碍学生的发展空间,要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个性化的评价。不能抛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能阻碍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差异,不能只以自己为主体进行教学,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设真正的教育空间,不能用消极的眼光去区别对待个别学生。因为这样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会阻碍学生向个性和特长方向的发展。另外,还要求教师要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学校精神,让学生能够时时刻刻以校训为激励目标,为自己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3.推行柔性的个性化班级管理。从现代教育的人本特征来看,教育的出发点已经改变,更多的是解放思想,不反对学生释放个性。所以,每个班级要积极营造张扬班级个性的活动空间,选择“因材施教,因班施育”的理念,来进行个性化班级管理,让班级个性在文化上得以体现。以下是几种可以推行的个性化管理方式。第一种是“小组竞赛积分法”管理,通过分组的形式选出每一组的组长,在课堂活动中制定相应的规则,让学生们累积分数。这种管理方法让高中生们,在遵守班规班约的情况下增强了凝聚力,使自身的集体荣誉感也得到升华。第二种是“班级文学社团”的管理模式。这样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班级活动顺利地开展,同时也能通过竞争机制加强每位学生的自律性。要成立社团就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促进学生的自律性。学生在丰富了课余活动中,能感到不一样的学习氛围。第三种就是“领导带头”的管理模式,就是让全体同学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学科带头实行轮换制,并对每一位带头人进行分数评定,最后给予奖励。进行个性化班级管理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需要具体的细则来规范[4]。

4.实现丰富的多元个性评价。要创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离不开举办班级特色活动。虽然高中生已经进入到非常时期,但是围绕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特色班级活动,能缓解一些高中生的压力。在班级中要有效地利用各种渠道来组建各种文化设施,举办学习技巧交流会、读书作文比赛等等[5]。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活动的价值体现,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要为了思想而进行活动。每个学生、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所以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来衡量他们。并且,这把衡量的标尺是依情况而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不仅仅是为了选出最优秀的学生,更多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班级能对自己进行反思,进而获得全面的提升与和谐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非简单的概念,而个性化班级文化所呈现出的也并不是单一的特点。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具体而且细致的工作,它包含的内容也不是单一方面的,其中主要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活动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所以根据这四方面的内容,来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实施对策是正确的。个性化班级文化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班级文化规范也为班级成员和任课教师的行为提供了标准,另外,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还有利于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作者:任俊信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于合乐.开放式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徐庆新,赵景利.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01):166.

[3]卢美惠.积极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

[4]王静.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5]王倩.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d].延边大学,2010.

班级管理均衡性分析论文【第八篇】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增加学生全方位心理教育,也能优化小学的班级管理。对小学生进行个别或集体的教育,对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习心理、自我认知心理、日常生活心理四个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心理异常的学生往心理健康方向发展,提升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优化班级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级管理;运用。

小学班级作为管理小学生的基础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工作至关重要。心理教育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班级管理模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班级进行高效管理。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如何通过心理教育管理模式对班级管理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的契机,比如,运动会、节日汇演、演讲比赛等,有助于优化班级管理。通过班级集体活动来教育学生,有利于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良好的、坚强的班集体,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的年龄所决定的。多姿多彩的集体活动不但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而且为他们提供了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得到有益的培养。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是一个共同的集体,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的加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想情感的形成,引领着学生的心理往健康方向发展。

(一)情感教育。

小学教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情感教育,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进一步开展其他课程和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奠定了基础。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切忌采用一刀切的方法,针对性格相对孤僻的学生要通过鼓励、表扬的方法调动这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并根据他们的特长给予一定的表现机会,使他们形成自信,获得自我认同感,最终,促使学生健全人格得以形成。

(二)突破自己。

增加学习心理的教育,有助于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学习信心、营造积极氛围、培养抗挫能力,创造品学兼优班级。学习动机的培养能促使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树立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心理教育着重对班级进行分阶段管理,对学生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以突破教学、挑战自我的方式进行训练,而对“后进生”则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从不会学、不爱学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三)自我认识。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观念。使小学生逐渐形成自尊、自爱、自我约束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约束或纠正其他同学的不良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为班级建设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一)以学生视角分析问题。

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热情,根据学生年龄,以学生的视角分析问题,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排除心理烦恼,缓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的情绪情感,矫正不良的思想观念,以保证学生健康心理的正常发展。

(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在班级中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还应该做孩子们的守护者,知心的朋友,让学生放下戒备和教师用心交流,解决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家长般的温暖和朋友间的亲昵。不要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如果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应该认真了解缘由,不要片面地袒护某一方,建立公平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做学生榜样,从而达到心理教育引导的作用,实现对班级的有序管理。

(三)建立心理健康驿站。

可以在学生感到有心理困惑、心理压力时主动帮助。这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时心理动态,构建学生和教师心理沟通之间的桥梁,使他们走出不良心理的阴影,在集体中快乐地成长。以心理学角度实施小学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学生对班级的热爱之情,不仅使学生逐步学会管理自己,提高自主意识;而且还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为班级建设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而且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可以让他们的管理与教师的管理形成合力,从而优化班级管理。

[1]姚春青。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研究[j]。神州旬刊,2015(10)。

[2]刘佳。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46 34608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