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活动策划方案(实例)精编3篇
【导言】此例“选秀活动策划方案(实例)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选秀活动策划1
关键词电视媒体;大型活动;活动策划
电视媒体产业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电视市场全方位的竞争格局日渐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受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促使电视媒体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建设,通过市场份额的巩固和扩大,提高媒体竞争力。作为电视媒体产业重要的内容资源和文化产品,大型活动已成为重要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创新经营的平台,在国家的大政方针支持和相关制度的管理规范下,其对电视媒体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提升作用日益凸显。成功的大型活动通过完善细致的策划呈现出成熟的商业模式,实现了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双重实现,这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的。
一、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定义
电视媒体大型活动,主要是指电视媒体基于品牌宣传、营销盈利、或二者兼有的目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针对相应的受众群体,利用电视传媒的传播优势,以电视节目为表现形式,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的社会协调活动,如电视晚会、慈善募捐活动、评选活动等。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即为展开电视媒体大型活动所进行的指导思想、目标、策略设定,为活动的完整实施进行方法、途径、步骤的构思和设计,所形成的系统、完整的方案。电视媒体大型活动利用电视媒体直观性强、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时效性强的传播优势和既已形成的社会影响力,能使活动本身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产生轰动效应,相对于非媒体策划活动而言有更多的成本领先优势。
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时间、地点、人员、主题和流程。其中,时间不仅是节目筹备、制作、播出的时间,还应考虑到活动预热造势的时间,受众便于参加和收看的时间段;人员包括活动主办、承办、协办、赞助方等相关机构及工作人员,主题即是活动的目的,电视媒体的大型活动按活动目的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品牌宣传型、营销盈利型、两者混合型。品牌宣传型基本以塑造和推广电视媒体品牌形象为目的,关注于社会责任的履行和社会慈善的推广,是“社会活动的电视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慈善1+1》、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春暖2007》、贵州卫视的《中国农民工》、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善行2009-少年川湘行》等;营销盈利型活动以盈利营销为主要目的,如房产交易会、汽车团购活动、婚庆博览会等,在提高电视传媒的知名度的同时,更注重吸引企业广告主的广告投放和目标消费者的票务收益,其是“电视节目的社会化”;两者混合型电视活动在当前比较常见,是最为典型的”电视活动“,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来体现活动主题,其完善的计划性和形式的新颖性,往往获得赞助商的冠名投放或定额广告投放、观众与节目互动的报名费收益、短信费收益等。此类活动兼顾了电视媒体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现今已成为电视媒体活动的主要形式。
二、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的类型
电视媒体具有媒介功能和产业功能的双重属性,电视媒体一方面作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主体,需要引入营销理念进行市场竞争,另一方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洞察社会,协调社会关系,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正面引导社会舆论的社会责任,因此,尽管各种类型的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的活动主题和活动主题各不相同,节目形态和节目元素各有特色,但都应注意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兼顾和统一。
1.公益类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刻变革,关注弱势群体也成为电视媒体的重要职责,2007年被称为电视传媒的”中国公益年“,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了《春暖2007》、《慈善1+1》、《圆梦行动》等慈善公益活动,2008年地震发生后,从央视到地方的电视媒体纷纷行动起来,策划大型募捐活动,凝聚起中国民族的力量,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伸出捐助之手,《爱的奉献――2008年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以生命的名义》《鲁川血脉情》《爱心总动员》……将电视公益活动策划推向高潮。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央视《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共募集善款亿元人民币,也从侧面凸显了电视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2.商业类
(1)竞赛类活动
按参与者的专业程度不同,竞赛类活动又细化为专业竞赛和选秀活动,专业竞赛最具代表性的是央视自1984年创办的“青歌赛”,作为央视创办的历史最为悠久、最长盛不衰的电视节目之一,在荧屏上活跃了近30年,极大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生活需求,为中国歌坛发现和输送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近年来,随着电视传媒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专业竞赛与电视频道的品牌建设联系越发紧密,如央视的”青歌赛“、CCTV模特大赛、主持人大赛、,已经颇具品牌影响力。目前最热门的竞赛莫过于各大电视台举办的各类选秀活动,以2005年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生》为起点,央视的《梦想中国》《星光大道》,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再到近期火爆屏幕的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无不以“海选”“草根造星”为主要特征,引发了全民娱乐的浪潮。
(2)评选类活动
评选类活动借助电视媒体影响广泛的媒体优势,加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湖南卫视承办的的《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以中国电视金鹰奖的评选颁奖为主要活动内容,是国内唯一以观众投票为主选方式产生的全国性电视艺术综合大奖,其国际影响力日渐提高。央视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正面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成为传承中华美德、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品牌节目。
三、电视媒体大型活动发展现状及策划误区
1.电视媒体大型活动在规范中的创新发展
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创造了亿的收视人群和平均8%-10%的收视神话,国内电视台从此陷入了“选秀狂热”,一时间各类选秀节目涌现荧屏,但由于简单模仿、抄袭,选秀类节目同质化严重,导致收视平淡,反响寡淡。2007年8月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随即在同年9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措施《进一步加强群众参与的选拔类广播电视活动和节目的管理的通知》,规范群众参与的选拔类广播电视活动和节目。规定自10月1日起,各省级、副省级电视台上星频道所有群众参与的选拔类活动不得在19:30至22:30时段播出。举办群众参与的选拔类活动的后续巡演等各类活动,不得在各级电视台上星频道播出。在2012年1月广电总局正式颁布了“限娱令”,多家电视台对于“选秀”、“真人秀”避之不及。(下转第440页)
(上接第438页)
市场的低迷和严厉的管理制度,促使电视媒体冷静下来,开始探寻电视媒体大型活动新的发展方向,在引入国外版权节目的同时,更加注重本土化节目创新,2012年的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以其制作精良、大规模的宣传,带来了与2005年超女同样热烈的全民狂欢。
2.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的公益性倾向
电视媒体越发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在上文提及的主题性公益活动外,娱乐类活动的公益化元素也是近年来电视大型活动的新看点之一,央视的《开心辞典》冲关最后的奖品捐给希望小学,在校车安全问题频发之际,湖南卫视《天声一队》,用音乐选秀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助爱心校车,中国教育电视台《天才知道》节目特别设立了百万公益助学金,为帮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实现成才梦想。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复兴的中国梦”的舆论主题下,各电视媒体开展了很多与“梦想”相关的大型活动,如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北京卫视《梦想合唱团》、江苏卫视《梦想成真》等,都为普通人展示和实现梦想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3.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的策划误区
(1)定位雷同
对电视媒体大型活动定位的意义在于制造“差异化”,“差异化”才能使观众形成区别于对手的品牌印象,定位包括活动目标定位、受众群体定位、活动属性定位,雷同的活动定位使电视媒体活动呈现“千台一面”的尴尬,活动数量众多而精品匮乏,一旦某种活动取得成功,各媒体便蜂拥模仿,迅速消耗创新活动的生命力,难以形成品牌。
(2)内容趋同
在市场经济效益的促使下,内容为王的电视媒体活动却缺乏创新,流程和形式停留在盲目模仿和简单抄袭成功节目的层面上,电视媒体大型活动同质化严重,使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引进的国外版权节目,尽管克隆了国外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但并没有对本土化文化的内涵的深度挖掘,从而缺少真正的灵魂,很容易被照搬和替代。
四、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的价值
1、整合媒体优势,探索大型活动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大型电视媒体活动更应注重与新媒体的结合,实现媒体优势互补,加强与受众互动,扩大活动影响力。在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的策划前期,深入考量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注重对各媒体平台整合。如推广中,不仅限于通过本媒体通道的反复宣传片进行硬广推广,而是可通过网络媒体的百度贴吧、相关网站主题栏目页、专业视频网站等进行网络舆论造势。在活动的互动上,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互联网移动终端,与受众进行有效交流,实现跨媒体互动。
2、提升媒体价值,创新媒体盈利模式
策划电视媒体大型活动是将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转化为广告价值的重要手段,从而形成产业链价值优势。以湖南卫视2005年的《超级女声》为例,从节目策划、节目制作/播放、市场运营,到品牌运作与衍生产品开发,《超级女声》整合了各种相关产业。随着节目的热播,其产业链逐渐形成,处于这一产业链中的各类商业参与者,都从这场文化盛宴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仅为湖南卫视的带来的冠名赞助收入、广告收入、互动短信收入的直接收入约6800万元,而冠名赞助商以近一亿元的总投入换来的是蒙牛品牌价值的大幅提升和蒙牛酸酸乳25亿元的销售业绩。
3、弘扬民族精神,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
文化传递和社会协调是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社会功能,电视媒体策划大型活动,通过活动的精心策划和编排,树立正确的活动中心思想和主体,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为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尤其是在突发灾害性事件的语境下起到了凝聚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良芳。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策划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2] 顾遥。我国电视媒体大型活动的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3] 俞秋萍,冯佳丽。“电视活动”的盈利模式及传播学解析[J].东南传播,2009(04):37.
作者简介:贾晓帆(―),男,回族,河北人,大学本科,主任编辑,主要研究:新闻编采、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选秀活动策划方案,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选秀活动策划的相关认知。
选秀活动策划2
关键词快乐女声 注意力 传媒经济
一、“快乐女声”的运作
2009年5月,湖南卫视和天娱传媒一起举办大众歌手选秀活动“快乐女声”,其前身为湖南卫视2004年起举办的“超级女声”。自2004年举办以来,在全国刮起一股选秀热潮。据统计,今年的“快乐女声”在全国吸引了超过15万选手报名参加,对比“超级女声”2004年接近5万人、2005年超过15万人、2006年超过8万人,以及“快乐男声”2007年超过10万人的报名总人数,2009年“快乐女声”以15万人的总报名人数,与诞生过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等最具人气选手的2005年“超级女声”总报名人数持平。①
负责整个选秀活动策划统筹的天娱传媒有限公司2008年被湖南卫视全资收购,意味着专业娱乐频道和资深传媒公司开始深度合作。选秀活动中脱颖而出的选手皆由天娱进行策划和包装。根据参赛要求,本届“快女”规定进入全国准决赛二十强后必须与天娱签约,而且双方约定不得公布合约细则,否则赛事主办方有权追究法律责任。此外,如果选手拒绝与天娱签约也将被取消参赛资格。事实是,在20强产生之后,就有两名“快女”因为种种原因拒绝签约而退出了比赛。而历年来因为签约解约而产生的纠纷让天娱公司对这些选手们的发展策略也愈加谨慎。
二、“快乐女声”的推动力
今年的“快乐女声”评委依然众多,有来自民间的大众评委,也有来自各大媒体和唱片公司的专业评审,包括滚石、索尼、华纳、英皇、保利演艺等音乐公司,以及著名网络媒体,如新浪、搜狐、百度、网易、金鹰网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国际顶尖时尚杂志《ELLE》与湖南卫视全程合作,负责对选手造型进行时尚包装,这次合作成为国际时尚圈和娱乐圈跨界融合的蓝本。湖南卫视的“快乐女声”在已经进入中国21年的《ELLE》的推波助澜下,突破国内选秀节目内耗的瓶颈,成功与国际时尚接轨;而《ELLE》则依靠湖南卫视近5年选秀资历所建立起的强大的亲民性和渗透力,潜移默化地进入到每一个湖南卫视的观众心中,成为时尚杂志的首选代表。
三、“快乐女声”与“注意力经济”
所谓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度。②
“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Haber,1997年他在美国著名杂志《Hot Wired》上发表了1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Haber认为,相对于当今大量过剩的信息来说,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他进而指出,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相对于无限的信息来说是稀缺的,因此,人们的注意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快乐女声”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耀眼的话题。它涵盖了兴奋、苦情、悬疑、歌舞等所有好莱坞大片的精华元素。5年来它总是在夏天如约而至,虽然制片人在变、导演在变、主要演员在变,但剧情进行中,总会有些话题、有些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单从2009年“快乐女声”活动来讲,吸引人眼球的事件就从没有中断过。从“注意力经济”来说,“快乐女声”已经成功从中获益。在今年广电总局对选秀节目严格限制的情况下,湖南卫视依旧能够撑起“快女”,其中的看点值得探讨。
其一:媒体强强联手
这是节目的主要推动力量。国内音乐界的大牌公司几乎悉数到场,并且直接参与了选手晋级的投票,对快女们的前途握有生杀大权。而五大网络媒体皆开辟“快女”专题页面,对每期选秀的台前幕后做足文章,相关的博文、评论以及幕后花絮多方位地展示了每一位选手的魅力和个性。这一方面使“快乐女声”得到最大程度的宣传,另一方面又避免了网站间的恶意竞争,从而形成合力,中国3亿网民几乎在同一时间得知了09“快女”的消息。《ELLE》作为唯一参与的时尚杂志,不仅在形象塑造上为今年的“快女”披上国际巨星的风采,杂志的编辑总监晓雪也成为其专业评审中的一员。
其二:选手争议不断
海选阶段郑州赛区的选手贡米,因为酷似香港女星张柏芝被媒体和网民热炒,“翻版张柏芝”几乎一夜成名。虽然事后被证明是贡米幕后团队所安排的一次精心炒作,但贡米的出现赢得了“快女”海选阶段超过1/3的关注度,可谓居功至伟。
另一个话题人物是快女十强中的曾轶可,因为争议不断而被众多网民呼为“争议可”。天才般的创作才华与超烂的唱功合二为一,致使专家评委为此明争暗斗,甚至评委包小柏在直播现场大呼“她留我走”。导演组为她的唱音冠以“绵羊音”的美称,并且媒体连篇累牍地关注这个“争议女声”的去留问题,让这个名副其实的“争议可”,成功跃上“注意力经济”的头把交椅。
其三:赛制悬念迭起
我们从2004年的“超女”中学会了PK一词,今年的“快女”依旧PK不断。一对一的唱功大比拼,总在亮分之前插播长达10分钟的广告。每一位选手的去留都有50位大众评委、19位专业评委、4位专家评委的三方制衡,结局怎样不得而知。几乎每一场被淘汰下去的选手都会让人遗憾不已。且不论背后导演组的策划是否公正,但有关“黑幕”“暗箱操作”的报道层出不穷,无论当事人如何辟谣,观众的注意力已经被成功锁定了。
其四:炒作新闻不断
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在选手唱好歌之外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用来制造看点。无论是主办方炒作、媒体炒作还是公众的自娱自乐,“快女”们彼此之间的流言蜚语就没有消停过。炒作是吸引注意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借名炒作:快女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虽然不大,但是在80、90后中的影响力不小,能炒作的话题自然很多。
2、借事炒作:因为选秀是直播,快女们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会淋漓尽显,PK中的胜负方的表情都会被放大并配以评论。一直热炒不断的“专业评审因为出口不逊被观众扔鞋”一事被炒得真假难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快乐女声”的关注度上去了。
3、借势炒作:快女们除了要准备每周一期的比赛之外,要飞到大江南北唱歌拉票,还要做客各大网络媒体的访谈节目。湖南卫视还依托自身资源让这些快女们上娱乐节目以提升人气。甚至让快女和快男们一一配对拍电影短片。这些公关活动的展开和各大网媒的跟进报道,都旨在增加点击率。
4、借利炒作:这是媒体的谋生方式,也是传媒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之后的产物。实际上是用新闻的方式创造商业利益。
现在的选秀节目已经不是简单的追星了。这些“星”上的闪光点更多是在传媒经济的驱动下被人为赋予的光环。看点越多,受到的注意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谁拥有了注意力资源,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
参考文献
[1]陆军,中国传媒的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求索,2006年10期
[2]王陶然,试论传媒经济中的“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经济,2009年2期
[3]任金州,电视节目策划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4]金鹰网,快乐女声专题,
选秀活动策划3
关键词 媒体;活动;瓶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022-02
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廉价销售——扩大发行——吸引广告客户”的盈利模式已不再适应媒体的发展需求,媒体普遍将眼光转向“活动创造财富”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从媒体发展的未来方向着眼,自行组织、举办大型活动是必然趋势。 “假若我们把版面称为‘第一战场’,那么,还有一个‘第二战场’。这个‘第二战场’就是适合于报社举办的各种社会活动。”①媒体自行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自办活动是媒体自身的职责和优势所在。媒体通过各种自办活动,可以带来“多赢”的效益:受众可以从活动中了解新闻、信息、知识,了解社会的动向和变化;政府可以借媒体活动宣传政策,增进群众对政策的理解程度;企业可以通过赞助活动来宣传自有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媒体自身更可以通过活动来丰富其传播内容,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有助于媒体公信力的提升,使媒体自身更好地担负起社会责任。
1 媒体自办活动的“瓶颈”之局
目前,一哄而起的各类媒体活动数量很多,但质量堪忧。当媒体纷纷投身于各种自办活动中、希图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注意力经济”的先机时,很多“活动”中便出现了消极内容和负面社会效应。表现为理性思考让位于凑热闹,不少媒体以“活动营销”为名,只顾眼前利益而全然不顾媒体品格和长期效应。
数量多、规划少
目前很多媒体在举办活动时,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盲目地追求活动的数量,通过简单模仿、大量复制的方法来办活动,虽然活动的数量很多,但是因为没有针对市场和自身特点以及社会热点来规划,一味求多,致使过多的活动互相竞争,活动的结果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没有达到活动的目的。
雷同多、独创少
缺少独创性是目前很多媒体活动的问题所在,大多数活动都集中在“选美、选秀”和“唱歌比赛”类型,其中当然有一些运作成功的活动,但大多跟风模仿的就不免粗制滥造而少有突破。大量缺乏新意的活动,只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我们所说的独创性并非是指现有的活动模式不可以借鉴,关键是应该在了解自已受众的特点基础之上,发挥地域优势,开展活动。
随性多、标准少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媒体中具体从事举办活动的人员,往往是由编辑、记者或是媒体管理者转化而来的,对活动的策划和营销并没有专业的知识。而媒体活动的策划应该是一个科学的创造过程,所谓经验的、随性的、即兴的“点子”,都不能称之为策划。依靠经验和灵感的策划是不可能获得长久的成功的。
在活动的策划和执行过程中大多缺乏标准,活动执行的程度也是随性所至。确立标准,就是确立媒体自身的价值标准,以及确立受众思考、分析和判断问题的标准。
2媒体如何办好活动
娱乐活动中的公益性
从当前的一些媒体活动来看,公益性是使公众认可媒体形象的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媒体在举办一些娱乐性活动的同时,能够与活动内容相关的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合作,就会使媒体的公益性得以凸显,使公众对媒体产生信任感,从而奠定媒体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例如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联合旗下的《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等多家日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同时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于2012年7月17日在武昌楚河汉街积极报道“体彩杯”湖北省第四届全民健身日活动仪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全民健身的意识,赢得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体育新闻中心大型活动部为了迎接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及为广大的江城球迷提供一个看球的平台,曾会同华润雪花(武汉)啤酒、省体育管理中心在菱角湖万达广场共同主办了一场“激情欧锦赛”活动。为了广大武汉球迷能更好地感受现场气氛,主办方在活动中提供了一个喝酒、侃球、抽大奖、看表演的多元化环境。
舆论导向中的权威性
作为“公共领域”,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舆论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也必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要求媒体在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表达民情民意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公信力。公信力是建立在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基础之上的,只有以冷静、务实的态度来观察社会和报道新闻,才能使媒体在公众面前塑造出权威感。媒体在组织举办活动的过程中也应该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标准,时刻维持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感。
武汉市近几年积极开展的“治庸问责”活动,受到全国各方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报道武汉“治庸”风暴,标题为《武汉不许“庸班子治庸”》,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也相继关注武汉“治庸问责”活动。再如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栏目邀请武汉市各部门领导在节目中现场回答群众的质疑,解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被“久拖不办”的难题,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并已经引起全国各媒体的关注,同时媒体的这类活动也为自身塑造了一定的权威性。
活动策划中的专业性
任何一场活动都离不开策划,从前期的宣传报道到活动内容的具体执行直至活动结束的总结性报道,都需要专业的策划。所谓策划,就是指预测和决定一项活动所需要的内容和工作,以及如何让这些活动内容和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育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媒体就要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专业的活动策划与执行团队。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体育新闻中心大型活动部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经常举办一些益智类、趣味性的大型社会活动,如举办《湖北省业余棋类竞标赛》、《“羽林争霸”2012红牛城市羽毛球赛湖北赛》《青少年围棋竞标赛》等等,这类活动让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注释:
①郭洪新,刘振生。社会活动即将成为传媒发展的新增长点。现代传播,2005(3).
参考文献
[1]唐燕,唐力。媒体活动策划的社会责任及其对媒体品牌经营的影响。科技传播,2011,12.
[2]贺燕川,赵胤。论电视媒体活动的策划与意义。视听纵横,2005(3).
[3]张志玲,张志云。浅析电视媒体活动营销。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
上一篇: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通用4篇)
下一篇:拔河活动方案(案例)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