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精编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精编2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范文1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研究证券投资运行规律的学科,不仅是金融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非金融专业,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基础课。它既是一门内在逻辑性很强的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对实践具有很强指导性的课程。《证券投资学》贴近现实、兼顾理论,受到非金融专业学生的普遍欢迎。我国证券市场近几年在相关法律制定、制度创新、机制规范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也对《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非金融专业而言,学生既没有从事商业活动的经验,也不完全具备证券投资必需的知识体系,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让学生对证券投资的知识理解与接受并产生兴趣成为一大难题。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对非金融专业应体现出与金融学专业教学目标的不同,应当侧重于学生对综合性知识的贯通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当然也需要教师对证券投资学全面深入的把握。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和深入探讨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改革问题。

一、《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内容的综合性和现实性。一般来说,《证券投资学》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是在完成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以及财政、会计等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进行《证券投资学》的学习,进而培养证券投资价值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这样一个课程设计顺序是符合逻辑要求的。而对非金融专业来说,由于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加上先导课程学习不足,可能会造成逻辑链条的缺失,导致学生理解知识难度加大。

(一)存在的问题第一,缺乏适用的教材。教材的质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关键意义。对教师而言,教材是授课的依据;对非金融专业学生而言,一本符合其专业知识结构,能看得懂、喜欢看、看得进去的《证券投资学》教材,既能拓宽视野,又能激发求知欲、提升学习兴趣。当前,以《证券投资学》或《证券投资分析》等为名称的教材琳琅满目,从教育部重点教材到一般高校自编教材,版本繁多。据统计,在亚马逊网站上“大学教材教辅及参考书”中搜索,《证券投资学》有127种,在当当网的“财经类教材”中有204种。但是,这些教材几乎都是国外投资理论的翻版,大多数重理论、轻实践,重公式推导、轻案例探讨,相互传抄现象严重,而对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学生们使用这些教材学习后,仍然停留于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层面,无法与我国证券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第二,课程设置不科学。《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迅速有效地把新内容整合到教学中去,同时又需要多门先修课程做支撑,如证券投资价值分析对数理统计知识的要求较高,需要综合运用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多学科的知识为之提供支持。但不同专业对这些先修课程的开设与要求各不相同,有的作为必修课,有的作为专业选修或任选课,有的甚至不安排开课。学生普遍缺乏数理基础,数据处理技术薄弱,相关软件应用能力不高,从而制约了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有,投资课设置存在“多而全”的问题,内容重复严重,如《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与《投资学》部分内容重复,由于课时有限,课程多必然会导致每门课程课时量的减少。第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决定了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目前《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大多以课堂教学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一直沿用的“粉笔+黑板”的模式在教学中有很大局限,如在处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涉及的大量图表时就很难操作,而目前大量采用的多媒体教学虽然部分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画面包含的大量信息也加大了学生短时间内理解的困难。金融实验室是重要的手段,但目前普遍重视不够,专业教师缺失,课时受限,没有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实验操作、模拟交易多流于形式,学生听课效率低。对非金融专业学生来说,特别需要证券投资的亲身体验和实地观摩。第四,考核方式单一。目前,《证券投资学》课程考试方式以闭卷为主。闭卷考试很容易导致学生养成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习惯,学生只要能够背出基本原理、经典理论即能够通过考试,却忽略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而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恰恰是《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的所在。因此,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与教学目的存在本质上的冲突。

(二)面临的挑战目前,《证券投资学》课程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第一,金融研究的微观化趋势。[1]最近几十年来,金融学在微观层面上取得了长足进展,微观金融学已经成为金融学的两大分支之一,解决个人、企业、经济组织在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动态问题,和几乎所有金融实践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量成果直接应用到市场第一线。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进程的加快,直接融资带动“微观金融”渗透到了证券投资的方方面面,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行为。《证券投资学》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体现出这种趋势。第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挑战同样紧迫。我国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创新涉及金融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等方方面面,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各种含权的公司金融工具已经成为现实经济的组成部分。《证券投资学》课程设置和教学还没有充分体现这种趋势和内容要求,公司金融、金融工程、行为金融学等没有纳入课程体系,或仅仅作前沿理论介绍,这就造成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困难。因此,《证券投资学》的教材和内容迫切需要更新,应适当增加微观金融内容,加大衍生产品内容所占比重,从而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

二、《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为适应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达到学生对综合性知识能贯通理解和提高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需要对《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进行深入改革,至少应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进行改进:

(一)优化课程设置,选用恰当的教材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恰当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第一,课程设置需要考虑每个专业的特点而有所侧重。适当删减一些不太重要的选修课,增加基础课(如统计学、金融学)的课时量,适当增加对公司金融、金融组织学、资产定价、家庭理财等选修课程的开设,有条件的还需加强金融计量学方面的课程,如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随机过程、金融工程学、行为金融学等,作为任选课程开设。在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对基础性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第二,恰当教材的选择,需要考虑三个方面:教材是否能够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是否体现本学科的国际前沿;是否与学生的兴趣、专业知识背景、学习规律相一致。内容必须与学生培养目标一致,内容设计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的课外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建议选用国外成熟的教科书,辅之以生动案例尤其是国内的案例分析教材,充实案例分析和实践模拟课的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合,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范文2

关键词: 职业足球俱乐部;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G 8005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6050304 文献标志码: A

由于存在资金投入多、经营风险高、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大、现金流收入不稳定、行业信誉度低等问题,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融资成本比较高,而资产证券化的出现为职业足球俱乐部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方式选择。所谓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ABS融资),是把一个公司内部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资产收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1]。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是衍生证券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兼有风险转移、提高流动性和信用创造、创新功能,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沈炳熙在《资产证券化:中国的实践》一书中指出:“金融机构和企业对资产证券化有巨大的需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2]资产证券化的特点主要有:是一种结构性融资方式;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是一种资产信用的融资方式;是一种收入导向型融资方式。理论上,凡是能够产生预期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进行证券化。实践操作中用于证券化的资产一般应符合如下条件:能够在未来产生可预测的现金流;具有较长时期稳定的低违约率和低损失率;本息偿还应均匀地分布于整个资产的存续期;资产的原持有者已持有该资产一定时间且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现金流入的时间和条件易于把握。

职业足球俱乐部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介入资产证券化融资领域,到目前为止,欧洲足坛一共出现过15例职业足球俱乐部资产证券化融资。职业足球俱乐部资产证券化融资可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1997―2003年),职业足球俱乐部纷纷参与到资产证券化融资浪潮中,15例职业足球俱乐部资产证券化融资中有14例出现在该阶段;第2个阶段(2003―2006年),随着利兹联等一系列俱乐部深陷经济危机,资产证券化融资浪潮退去,在该阶段没有出现新的融资案例;第3阶段(2006年8月至今),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以未来门票收入为抵押,运用资产证券化技术融资亿英镑,重新开启了资产证券化融资进程。

目前,对体育产业、职业体育俱乐部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阐述与宏观框架设计,缺乏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探讨,特别是对融资交易结构细节的深入解析。在此背景下,对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融资案例进行分析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融资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竞技成绩的稳定性

阿森纳足球俱乐部在竞技场上的表现虽然与曼联、皇马等超级足球俱乐部有一定差距,但是,其竞技成绩的稳定性比较强,排名一直处于英超联赛的前列,如图1所示。

球迷基础的广泛性

球迷是俱乐部现实的和潜在的主要消费群体,在俱乐部品牌的创建、开发和传播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足球俱乐部的核心产品是高水平的赛事表演,对俱乐部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球迷群体不仅是赛事表演的买单者,同时也是俱乐部关联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球迷基础牢靠与否,不仅影响俱乐部的经营业绩,还更深层次地影响着俱乐部的文化传承。联赛是俱乐部的主战场,联赛中现场观众人数最能体现俱乐部的球迷基础,阿森纳足球俱乐部比赛场地由海布里转入酋长球场后,球场容量一跃成为英超第二,而球场的上座率为英超第一,上座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3],如图2所示。阿森纳足球俱乐部比赛门票非常抢手,虽然球场进行了大规模扩容,但还是难以满足众多会员球迷的需求,见表1。

俱乐部收入的稳步增长和收入来源分布的合理性

比赛门票收入、电视转播收入和商品商务开发收入是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如图3所示。其中电视转播收入在职业足球俱乐部全部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大,Deloitte 2009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在营业收入前20名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中,有13家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电视转播收入,有2家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门票收入,有5家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商品商务开发收入。门票收入占比重最大的是阿森纳(45%),其次为曼联(39%),在营业收入排行榜上曼联排在第2位,阿森纳排在第6位[5]。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收入来源分布具有独特性,球场扩容后火爆的球市不仅增加了俱乐部的收入,同时也悄然改变了其收入来源的比例结构,如图4所示。

2 融资交易结构

融资交易结构模型

阿森纳俱乐部资产证券化融资说明[3],如图5所示。

信用级手段

竞技成绩风险是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主要信用风险,由于职业足球俱乐部不倾向于对短期的、静态的、明确的预期资产收入进行证券化;因此,在预期现金流与成绩风险的剥离上存在困难,门票收入与俱乐部竞技成绩有密切联系,这更加大了其信用风险水平。阿森纳俱乐部资产证券化融资计划设置了内部信用级机制和外部信用级机制的双重保障,内部信用增级的方式为对证券化资产的现金流进行优先级和次级分层,次级受益凭证作为对优先级受益凭证的保障,在优先级受益凭证全部本金和收益偿付完毕后才能进行分配。外部信用级的方式为保险公司(Ambac Assurance UK Ltd)对按期无条件还本付息的担保,以及巴克莱银行2 000万英镑的流动性资金支持。由担保公司、流动资金银行、开证行三方担保的交易结构充分保障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确保了融资计划的顺利进行。

限制性措施

该融资计划根据足球俱乐部的特殊行业属性采取了多项限制性措施。其中主要包括:运营资本测试;债务偿还储备账户;债务偿还能力限制;俱乐部支出费用和现金流的限制;股份安全限制。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则属俱乐部违约:当前年度没有通过运营资本测试;债务偿还能力比率低于;阿森纳酋长球场管理有限公司不偿还本息;担保方和发行方股权变更。

球员转会支出的限制:未来3年的净转会开支不超过每年1 200万英镑。如果到时阿森纳只能排名中游,随后2年的转会费净支出不超过每年500万英镑,该交易结构设定的限制性条款能够有效地规避俱乐部盲目投资的冲动。

3 融资计划实施的影响效益

明确俱乐部经营理念

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实施明确了俱乐部的经济实体地位,规范了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行为。俱乐部必须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才能顺利地参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由于资产证券化对资产池的预期收入要求非常高,而且期限比较长,客观上要求俱乐部经营稳定,避免短期行为[6]。阿森足球纳俱乐部将融取的大量资金用于硬件设施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同时在购买球员以及支付球员工资方面保持了理性,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兼顾了球迷对于球队战绩的基本要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如图6所示。

完善了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

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是对俱乐部进行协调管理和整体控制的规则体系,它不仅规定了俱乐部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力,而且明确了决策公司事务所应遵循的准则与程序,其实质是如何处理俱乐部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协调利益相关方利益的一种机制。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良好的委托关系,其目标是降低由委托关系所产生的成本,使所有者在不干预俱乐部日常经营的情况下,保证管理层能以俱乐部整体利益或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管理目标[7]。目前,阿森纳俱乐部的法人治理结构为:股东―股东大会―董事―董事会―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全体股东组成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利机关,决定公司的经营战略和投资计划,以及公司章程规定的重大事项;股东大会选出董事,组成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执行机构,向股东大会负责,制定公司的制度规则,决定机构设置,实行集体领导,并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作出决策;董事会任命总经理、部门经理等公司管理人员。总经理、部门经理是股东大会、董事会决策的具体实施者,领导员工进行日常工作。在本融资案例中,交易契约对俱乐部股权变更有限制性条款,能够有效约束投资方,完善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

有效控制支出,优化财务结构

随着足球运动全球化、商业化、产业化的不断深入,高水平职业足球运动员成为稀缺资源。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引起资本的非理性集聚,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球员的转会费和工资水平节节攀升,俱乐部的资金压力倍增,而某些具有特殊背景的俱乐部大肆烧钱抢人的行为,破坏了竞争平衡环境,大大提高了所有俱乐部获得资源和保有资源的成本。

开源还需节流,阿森纳足球俱乐部在积极创收的同时,非常重视对支出的控制。根据标准普尔的研究报告,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营业额一直稳步增长,但税前利润起伏较大,主要原因就是俱乐部在球员转会和球员工资的支出上超出预算,在2006―2007赛季,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为了节约支出和平衡俱乐部的工资结构,出售了球队主力前锋亨利,于是在2008年税前利润上升了85%。在引进球员和球员工资问题上,阿森纳足球俱乐部有其固有的传统和理念,例如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建立强大的球探系统、促进球队结构年轻化、球员合同的差别化管理及“工资帽”制度的坚决执行等。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控制了俱乐部的支出。

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

资产证券化有2个关键因素:“真实出售”和“风险隔离”。阿森纳俱乐部的资产证券化融资不是以阿森纳俱乐部的整体资产为支撑,而是将其中适于证券化的某部分资产(门票收入)“剥离”出来,并将其真实销售给特殊目的投资机构(SPV)来进行证券化,这部分资产与阿森纳俱乐部的其他资产是风险隔离的。通过资产证券化,阿森纳俱乐部实现了风险转移,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

投资者的风险防范主要是通过交易结构中对债务偿还能力的限制来实现的。债务偿还能力限制主要通过控制债务偿还能力比率来实现。该比率一般应为2~3,不得低于1,满意值应大于4。阿森纳俱乐部的债务偿还能力比率每半年测试一次。计算方式为:阿森纳球场管理有限公司门票收入减去场馆运营费用后的净利润除去到期应付本息。2007年9月1日测试结果为:门票收入为9 059万9 175英镑,场馆运营费用为1 302 万1 372英镑,利润为7 757万7 803英镑,到期应偿还债务本息为2 025万7 398英镑,债务偿还能力比率为。惠誉

国际在2008年1月的年度报告中称“阿森纳俱乐部门票收入稳定,有强大的球迷基础支撑,交易结构设置完善,债务偿还能力较强,有充足的运营资本,信用风险可靠”[3]。

4 总结

从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负债经营是一种常态,但负债也分不良负债和良性负债。阿森纳俱乐部的负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良性负债,它规范了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要求俱乐部注重现金流管理,注重经营收入的扩展,注重支出成本的控制,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形成良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强制性的约束机制规避了俱乐部对短期利益的盲目追求,降低了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的资产证券化融资实践实现了多赢,值得学习、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于凤坤。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15

[2]沈炳熙。资产证券化:中国的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12

[3]Fitch /United Kingdom Performance Report[R].2008

[4]Arsenal Football Club Plc[EB/OL].(20090320)[20100227]

[5]Sports Business Money League 2009[R].2009

[6]陈元欣,郭敏,张洪武。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运用资产债券化融资的可行性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1819

38 2487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