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业务培训方案例子【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医疗业务培训方案例子【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医疗业务培训方案【第一篇】

2拓宽继续教育知识面,将心理学、医学法学等领域的知识纳入培训计划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在医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会发生改变。生物医学模式把人看做单纯的生物或是一部机器,只注重人的生物学指标的测量,而忽视患者的心理、行为和社会性,忽视了人的心理功能及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因此不能全面的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本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公众对诊疗行为的认识和理解也渐由传统的救死扶伤趋向于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易。医患之间关系或可称之为合同关系。加之医学人文基础薄弱,医患沟通不良,医务人员心理学知识欠缺。这些因素也使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服务工作中,不能够很好的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而致医患之间沟通效率低下;同时,医务人员由于长期的心理压抑,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医院在政府与市场的夹缝中寻找生存发展空间,定位的模糊造成即要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又要考虑经营创收的双重压力。媒体对个别操守不良的医务人员的报道,使整个行业形象受到影响,医疗卫生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性质,决定了从事临床工作的高风险性。因此其心理压力低于公众水平。医务人员的这种心理压力长期积蓄势必造成工作精力下降,人际关系不良,甚至引发多种身心疾病。如何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除了医务人员其自身应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技能,学习必要的沟通技巧等外,通过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理论,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经常性的心理疏导是非常必要的。近些年,学会的继续教育部门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和安排了具有一定心理学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专门为医务人员授课,这样既解决了医务人员自身的心理问题,丰富了医务人员的心理理论知识,从而也解决了医患之间在诊疗沟通上涉及的心理问题,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卫生技术人才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并受聘于医疗机构三年以上,符合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的要求。都可以进入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我市目前具备此条件的医学专家超过400人。这些专家多是各医疗机构的技术骨干、科室主任,分布于各个卫生专业。因此抓好这一精品团体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显得更加重要。医疗事故鉴定本身要求专家除掌握和运用医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专家了解和掌握《民法》、《刑法》、《行政诉讼法》、《侵权责任法》以及有关的医学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鉴定专家不仅有医学专家的身份背景,更被赋予了特殊使命——医学法官。鉴定专家从临床医学专家转变为医学法官,需要一个调整和提高的过程,要通过参加培训、座谈、讨论等学习过程来获得正确的认知。同时医学鉴定专家通过角色转变,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了解和把握构成医疗事故的关键节点,医疗环节中那些地方易出现漏洞引发纠纷,怎样运用侵权责任法等相关知识,来履行告知义务,掌握这些知识后,再回馈到临床实践中,指导日常的临床实践和管理工作,对于减少医疗隐患、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更具现实意义。有关鉴定专家培训内容可包括学习已颁布的各种与医学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常规等,学习医疗事故构成要件,做好典型案例分析等。培训形式采取灵活多样性,讲求实效性。

3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院际之间的学术研讨

充分发挥学会职能,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学科之间和横向联系与协作[1],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根据我市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现状和院际之间关系的实际情况,即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纵向联系和同一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均不够顺畅,市直医疗机构和企业医疗机构系统之间的学术交流更易形成壁垒。同时三级医疗机构与二级医疗机构在很多专业上差距较大,因此加强上述不同行政管理体系与不同医院等级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协作,是市医学会这一学术团体不可推卸的职责。

4服务农村偏远地区,开展下乡支农、会诊、讲学活动

考虑到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情况,组织不同科系的专业委员会专家面向基层,送知识下乡,定期定点与基层尤其是两县的医疗机构开展长效的预约会诊、专题研讨、病案讨论等工作制度。提升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水平。

5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组织管理工作

医疗业务培训方案【第二篇】

一、把卫技人员培训教育和管理放在首要位置,提升医疗卫生队伍综合素质。

我们创新培训方式,在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上打破以往集中培训的形式,首次运用远程会诊平台,举办了全县24个医疗单位870人参加、为期2天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侵权责任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临床合理用药等专业技术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当天,聘请的专家教授在县医院主会场讲课,全县10个远程会诊的端口同时打开,每名医务人员就近到指定的地点报到听课,各个培训现场信号清晰、秩序井然,培训结束后进行了全员考试,既节约了培训成本,又保证了学习效果和质量。同时,落实了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临床培训任务,选派9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三年以上,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赴运城市中心医院采取科室轮转、一对一带教、集中培训的方式参加为期10个月的转岗培训。还从县医院、县中医院选派3名骨干医师到省人民医院学习。今年共有207人参加执业医师报名考试,对27名护士进行了注册。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二、坚持“五抓”不放松,提升医疗质量。

1、抓抗菌药物专项治理不放松。专项治理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一是与各医疗机构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目标责任状,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第一责任人。二是积极宣传。在日“世界卫生日”,我们下发了以“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各医疗单位分别采取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的方式开展,县医院和中医院还组织医务人员在街心广场设立宣传咨询点,宣传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三是严格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对全县350名医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四是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行为。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的管理,二级医院品种不超过35种,乡镇卫生院不超过20种,同时通过监督检查,对不合理使用行为进行了通报批评,努力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

2、抓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整治不放松。我们利用9月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开展了以院感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岗位责任等为重点环节、以医院消毒供应室、手术室、新生儿室等为重点部门的专项整治。在各医疗机构自查整改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开展了拉网式的检查,并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健全管理制度。局机关和医疗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有效杜绝管理不到位引发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加强了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爆发信息上报工作的监督管理,各医疗单位均统一使用了专门的信息报告系统。

3、抓病历书写质量不放松。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的增多,医疗文书成为医疗事故处理的重要书证。通过医疗纠纷处理、日常监督检查和抽调市有关专家对全县24家医疗机构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的评比通报,对我县医疗文书书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了明确认识,要求各医疗机构对照新版《病历书写规范》查找漏洞、积极整改,指导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依法行医、认真书写医疗文书的责任意识,使我县病历书写在书写者的法律资格、要求时限、内涵质量、内容的真实性、医生的告知义务、病人的知情权等方面得到进一步规范。

4、抓医院管理长效制度建设不放松。为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经过深入基层调研,在反复论证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围绕医疗质量安全制定出台了《医疗机构病历质量评比制度》、《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急值班检查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医疗质量安全百分考核制度》等六项制度。目的是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用制度去管理、去考核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从业行为,考核采取定时或不定时、现场检查或暗访抽查的形式开展,不搞统一的集中考核,对于发现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扣分,考核办公室对各医疗机构所扣分值实行累计叠加,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有效的解决了医疗机构在管理的重点工作、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应做什么、应怎么做的问题。

5、抓“三好一满意”活动不放松。今年卫生部统一部署,在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着力解决医疗卫生服务和行业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改善服务态度方面,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推行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加强质量管理方面,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医生查房等核心制度,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积极推广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开展了23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在医德医风建设方面,认真贯彻卫生部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准则、《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戒处罚力度,先后对2家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通过“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三、严把“三关”不动摇,维护社会稳定。

1、严把市场准入。个体诊所是我县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医疗资源在群众防病治病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其具有“规模小、设立分散、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一方面我们不但对新申办的个体诊所在人员资质、设施设备、诊疗场所等方面依法进行严格审查,还在申请、受理、审核、现场验收、审批等环节制定了严格的办理流程,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以审批。另一方面,在年度医疗机构校验中,对已申办的医疗机构存在执业医师不在岗等严重医疗安全隐患的行为,暂缓校验期,校验期满后,仍不能通过校验的,依法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今年共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0家,同时移交卫生监督所处理。

2、严把医护人员执业变更事项审批。医生、护士注册后,应严格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对因工作需要,需要变更的,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申请审批程序,要求必须在办理变更手续后,方可按新的许可要求执业,严禁超范围、跨科目执业。

3、严把医疗纠纷处置程序。我们把医疗纠纷化解和处理工作作为关系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护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做,一是根据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制度暂行办法》,制定了医疗纠纷解决办法和“防范医疗事故预案”,使纠纷处理原则、办事流程、解决渠道进一步规范;二是加强与医患双方的沟通。由于医患之间在掌握医学知识和信息方面的不对等,部分医务人员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上存在不足,患方也存在对医疗工作高风险性、高强度、高技术等特点认识不足,所以很容易因沟通不到位,使小误解变成大纠纷。在接到医疗纠纷的信息报告后,我和医政人员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展开沟通工作,有两起医疗纠纷在报告的当天就得到有效化解;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患方依法处理医疗纠纷,反对采取非正常手段追求高额索赔以及医闹事件发生。明确告知患者及其亲属不得在医疗机构寻衅滋事、故意损坏公共财物、侮辱医务人员等。对蓄意策划的“医闹”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四是范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发生技术性争议的应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未经尸解查明死亡原因和未经法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鉴定明确责任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法定程序外“私了”。五是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交。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规定》精神,对年发生的因非法行医引起的2起医疗安全事件按程序进行移交,使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有效打击。在年发生的8起医疗纠纷处理上,我们不推托责任、不上交矛盾,将矛盾化解到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了医疗领域矛盾聚集和突发。

四、服务医改大局,积极促进医改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

医疗业务培训方案【第三篇】

(一)科学部署、分步实施。坚持属地化管理为主的原则,按照我市医疗机构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科学部署全市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所包含的各项目采取分步制定方案和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二)整合资源、提升档次。在我市现有省级(包括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市)县三级医疗资源和部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网络医院资源的基础上,依托医疗专科齐全和技术密集的优势,整合资源,建立医疗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和应急救治基地、应急培训基地,逐步加强应急装备配备,提升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治能力,使我市成为西部医疗应急救治实力最强、应急反应最迅速的城市。

(三)统筹安排、强化管理。在加强我市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强医疗应急救治的管理工作;强化医疗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的培训、演练和应急救治管理,在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服从市政府统一指挥。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力争用2年时间,全面推进我市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在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医疗救治工作做到反映迅速、指挥有力、科学规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提供医疗应急救治保障。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我市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到2010年底,重点制定《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生物、化学、核辐射和恐怖袭击事件卫生应急预案》、《放射污染和辐照事故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治和灾后防病应急预案》、《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等。各区(市)县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疾病应急预案。各医疗机构要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医疗救援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预案以及各操作流程和职责分工。

(二)加强医疗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建设。

1.建立*市特别医疗应急救援突击队。到2009年底,依托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军区总医院组建一支反应迅速、应对及时的特别医疗应急救援突击队,全面提高我市在面临各类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生化辐射事件等紧急状态下的医疗应急救援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特别医疗应急救援突击队所需培训和装备配置等费用,由市卫生局向市财政局专题报告安排;需配置的救护车辆,纳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救护车配置中,统一调度和使用。

2.加强全市卫生应急专家库建设。在现有市卫生应急专家库的基础上,采取补充、更新的方式加快全市卫生应急专家库建设。各区(市)县也要加快各自卫生应急专家库的建设。

3.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市卫生局牵头,聘请我市范围内包括部、省、部队医疗、教学机构在内的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对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和处理工作提出咨询和建议;指导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制定和修订;指导市卫生局开展预测、预警工作;对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和评估;承担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和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安排的其他技术工作。

4.加强区(市)县和医疗机构医疗应急救援突击分队建设。各区(市)县要依托辖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一支专业化医疗应急救援突击分队,配置必要装备和救援设备,加强培训、演练,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展开医疗应急救治。

各医疗机构要组建一支由分管业务院长为队长的专业化医疗应急救援突击分队,做到组织、人员、车辆、通讯、必要设备及救援药品“六落实”。平时积极开展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演练,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服从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统一指挥。

(三)加强医疗应急救治基地建设。依托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建立一批具有专科优势的医疗应急救治基地,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员进行集中收治;对非基地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1.依托市第二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军区总医院建立烧伤救治基地;

2.依托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建立核辐射救治基地;

3.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建立脑外伤救治基地;

4.依托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中毒救治基地。

(四)加强医疗应急救治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各医疗机构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医疗应急救治能力的培训。建立市级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培训基地,力争用3年时间对急诊科医生和从事急救人员进行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培训,培训面达到90%;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重点传染病培训。以市传染病医院为基地,开展重大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培训。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军区总医院为基地,开展全市院前紧急救援能力培训,培训结束后发给院前培训证书。

四、保障措施

市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负责全市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各项目方案。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担任,副主任由市卫生局局长担任。

市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由市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通知。

医疗急救常识培训【第四篇】

1美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教育过程

美国对急诊医学教育主要有本科教育和毕业后教育2个阶段。医学生经过4年医学院本科教育毕业后,才能进入住院医师培养体系,这是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AccreditationCouncilofGraduateMedicalEducation,ACGME)认证的[3]。在此之前,需要通过美国医师执照测验(UnitedStatesMedicalLicensingExamination,USMLE)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急诊医学在美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学科,它是申请难度排名第三的专科,整个住院医师的培训时间大致为3~4年,如能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就可获得专科执业医师协会认证,成为一名能独立执业的主治医师,可以选择教学医院或者社区医院进行执业。另外有一部分医师则可以继续选择专科医师的培训,专科医师的培训是住院医师培训后的亚专科教育,一般为1年或2年,在此期间还能通常同时获得额外的硕士学位(如公共卫生硕士)。

培训项目

为了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美国要求所有的医师都要上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课程[4],同时还规定了全职型的急诊医师不仅需要大量的急诊知识,还需掌握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知识。为此,美国急诊医学委员会(ABEM)、美国急诊内科医师学院(ACEP)、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导师理事会(CORD)、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联合会(EMRA)、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评议委员会(RRC-EM)、学院急诊医学协会(SAEM)联合制订了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模式。急诊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心血管病、骨科学和产科学,以及对药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预技能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其他非专业技术的培训,如计算机技术、客户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技巧等。美国每年有950名住院医师通过这项培训。美国急诊医学会还为住院医师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同样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而全美急诊专科医师获得批准的培训项目共有467个。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临床法医学、临床药学、科研、重症医学、灾难医学、院前急救系统(EMS)、环境卫生、老年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等等。绝大多数急诊医学专科培训项目属于以下几类:院前急救系统(EMS)、超声、儿科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科研、毒理学、重症医学、医学模拟、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灾难医学和运动医学。

资金保障

专科医师在急诊培训期间的工资大致与住院医师相似,约为每年6万美金,而这部分的培训项目基金一般不来源于联邦政府,而是由接受培训医师所在的急诊室工作盈利部分提供,另外,大多数受训医师都会参与科研工作,以获取一部分的劳务报酬。

2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虽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我们充分认识到急诊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学科。近10多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迅速发展,已形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和一支由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但全国现有专职急诊医师仅约5万人,其中80%~90%为其他专科医师[5],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急诊医学教育,尤其要做好毕业后教育工作。

教育过程

与美国不同,我国是从2010年才开始在上海先行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将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6]。根据其学历和培训医院的不同,开展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的培训。培训结束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证书,当然在此之前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时有部分优秀医师还能获得硕士学位。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上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增了急诊专科培训基地。通过2~3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医师将获得更专业的亚专科教育,同时优秀的医师还将通过自身努力获得额外的博士学位。

培训项目

与美国众多的培训项目不同,我国专科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院外急救(包含灾害紧急救援等)、院内急救(包含创伤、中毒等)和急危重病救治(ICU)三大类[7]。通过培训,希望达到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掌握常见急症的症状鉴别诊断,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急救诊治;熟悉和初步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另外在科研方面,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并了解临床科研方法,结合实践,写出病案报道和综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专科医师培训将有2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血液净化,呼吸支持,有创血液动力学,急诊B超,营养支持,监测等)、灾害医学、急诊沟通技巧等等,为培养动手能力强、应变能力快的合格急诊科医师做努力。

资金保障

与美国不同,上海是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于全科以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财政补助力度。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社保基金增加划拨基地医院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另外,为保障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上海市多部委决定设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项经费,对于委派医院、培训医院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经费支持,使急诊医师毕业后教育能顺利贯彻进行。

3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加强政策导向

虽然我们的毕业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4年实践下来,我们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急诊临床医师。目前,急诊医学还属于紧缺专业学科,据统计,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急诊和ICU医护人员共有6022人,医师占%,其中医师硕博高学历的仅占%。上海市100所二、三级医院急诊年工作量达到万,实际抢救和留观均超编制。工作强度高,人员配备不足,医护高学历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更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导向,加快政策扶持、加大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力度与强度,培养出更多学历高、医术精、医德高的优秀急诊医师。虽然政策的推行与执行过程中有些许障碍,但我们会贯彻始终,为培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医师、为促进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法制化与规范化,为提升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而做出积极的作用。

加强培训监督

虽然在不同的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但我们希望结果是同质化的。所以对于基地的标准、培训的标准、考核的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范度量。如:急诊科相对独立的布局合理的急诊区域;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医疗设备;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以及师资条件都做了细致的规范。在培训标准里对于相关科室轮转计划,要求达到的培训目标都做了一一规范。在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但好的培训计划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机制,以求达到从“进”到“出”都规范同质的结果。对基地的督导、对师资的培训、对考试过程的全程录音……都是我们加强培训监督的保障。为使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会把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绝不走过场。

加强急诊建设

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老龄化突出,以交通工伤事故、化学事故和中毒意外伤害,以及群体性突发事件、气象灾害等引起的急危重症已成为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积极应对人民群众对急诊医学发展需求、提高急诊急救的防治管理和综合救治能力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迫切任务。目前我们已经完善了全市院前急救系统网络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另外,经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建立5个创伤急救中心、2个烧伤急救中心、3个儿科急救中心、2个心脏急救中心、2个核化救治中心和1个脑外科急救中心。例如,上海市东方医院形成了创伤急救院前、院内“一体化”的优良模式。考虑到地域分布和伤病分类,结合5+3+1规划实施,我们已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市覆盖,医疗救护基本实现“就近急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开展分类救护模式、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和应用,转运服务可实行预约或排队的服务制度以及加强救护车和急救装备配置,按每万服务人口不少于辆的配置标准,确保救护车道路优先权,完善应急联动协作机制,确保急救专业队伍的建设和院前院内的序贯救治。

加强人员保障

38 1623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