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网络诈骗工作方案【范例8篇】
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技术防护,建立举报机制,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诈骗体系。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防网络诈骗工作方案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防网络诈骗工作方案范文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诈骗犯罪形式层出不穷,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和能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我校发生,学校决定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了解什么是“诈骗”,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诈骗的含义、类型和手段,提升识别电信诈骗的能力,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让电信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二、活动时间:
20__年2月18日——2月25日
三、活动内容:
1、营造氛围。利用学校网站、电子屏、展板、黑板报等媒介,宣传电信诈骗手法、防骗知识,对全体学生进行防范宣传教育。
2、发放告家长书。发放“防范电信诈骗告家长书”,通过小手拉大手,发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周围一群人的宣传辐射作用,增强广大市民的防范意识。
3、上好一节夕会课。利用夕会课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形式、手段、特点和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构筑坚实的思想防线。
4、绘制一张宣传画。1—2年级学生参加。A4纸大小。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色彩搭配合理。每班择优上交2份作品。
5、制作一份手抄报。3—4年级学生参加。A4纸大小。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版面安排合理,有新意。每班择优上交2份作品。
6、撰写1篇观后感。5—6年级学生参加。要求:题材不限,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向上,有真情实感,字数300字以上。每班择优上交2篇优秀作文。
防网络诈骗工作方案范文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计算机、网络与中学生获取信息的关系;
2、情感目标:正确对待网络,不沉溺其中,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3、行为目标:展示新时代中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与实践成果。
二、活动内容:
1、展示学生网络成果:借助网络支持和大屏幕演示,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与实践成果。
2、提出诸多负面事件,通过讨论网络的负面影响,充分认识网络,为下一步正确认识、正确使用网络的讨论奠定基础。
3、树立正确网络观:在充分演示、讨论的基础之上,客观公正地认识网络。
4、讨论网络秩序的维护:确立“维护网络秩序,人人有责”的观念,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三、课前准备:
1、搜集、整理班级电子图文信息,建立班级相册、ppt演示文稿展示、电子学习助手等等。
2、搜集计算机、网络负面影响的报道,并进行资料分类整理。
3、技术支持:多媒体演示教室一间,黑板一块,观众座位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网络并不远,就在你我身边——网聚魅力展示
1、记录精彩每一刻——班级电子相册展示
由通过扫描或数码照相存入的相片集结成册,内容包括:
( 1)每位同学最满意的个人照片及一句话格言,每位教师的照片及寄语;
(2)重大集体活动,如军训、运动会、春游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相关照片。
2、一人有“难”(“难题”的“难”),八方支援——电子学习助手
从德智体各个方面概括介绍班级的情况。以 word文档、ppt演示文稿的形式,总结各学科知识的重难点。
3、知识的海洋任我游——现场网络资源搜索
由观众提出有待查询的知识点,现场搜索。
(二)虚拟的世界中,我不辨南北西东——认清网络的负面性
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是我不想走,实在是欲罢不能——对沉迷网络游戏的讨论。
2、还我明亮的眼睛,还我健康的体魄——对损害身体健康的讨论。
3、虚拟世界中,我是谁,你又是谁?——对网恋,网上散布谣言,网络购物骗买骗卖现象的讨论,实质是对网络道德、责任的讨论。
在观众讨论的同时,用多媒体将观众搜集的视听信息播放在大屏幕上。所有讨论内容由主持人进行分类整理,并将之概括在演示黑板
(三)谁之过,网络还是我?——网络的利弊讨论
主持人:网络到底带来了些什么?为什么有人凭借着它走向成功、走向辉煌,也有人因之而走向堕落、走向毁灭?由此引发对网络本质的讨论。由主持人对讨论走向进行把握,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由一位计算机录入速度较快的同学,将讨论结果录入机器,并用大屏幕展示出来。
讨论结果集中为:
1、网络本善良:网络是一种媒介、一种手段、一种工具、是为我们架起的一座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本身无所谓对错。
2、虚拟的世界中,我们仍旧是现实的:网络虽然是一个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但仍离不开现实的道德与规范。
3、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网络为每个人提供了相等的资源,从中获益还是受害,全靠自己把握。
(四)将网络规则进行到底——维护网络秩序讨论
网络秩序,从我做起;网络秩序,人人有责。面对网络,应该做到:
1、提高自身素质,抵制网络诱惑;
2、发现不良信息,通知朋友共同抵制,并报告有关部门。
五、班主任讲话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反映,看来网络值得关注问题还真不少网络已深入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它到底会成为汩汩长流的智慧泉源,抑或是上天“赐予”人类的“潘多拉盒子”,却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同学们要正确认识网络,自觉抵御诱惑。而且我们学校也规定在校生周一至周五严禁上网,请同学们自觉遵守。
六、活动结束
防网络诈骗工作方案范文 篇3
活动目的:
1、作为小学生要了解防骗安全防范措施。
2、将学到的防诈骗知识向父母宣传。
教学准备:
收集诈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说身边的诈骗故事。
2、板书课题。明确本节课内容
二、讲解诈骗故事
1、借用物品诈骗
与不甚熟悉的人交往要保持戒心,尤其当对方借用物品时,绝对不能让财物离开自己视线范围,借出贵重物品更加应该小心。
2、“调包”诈骗
“调包”是一种偷龙转凤的手法,分子事先准备好伪造的存折(或储蓄卡),与事主接触时,借验看之机,迅速换走事主手里的存折(或储蓄卡)。当事主将货款存入“自己”的存折(或储蓄卡)时,分子则用与该存折(或储蓄卡)相配套的储蓄卡(或存折)提款潜逃。
3、集资诈骗
一些人利用老百姓手中有余钱谎称有很好的投资项目,如果投资可以获取高额的利润回报,但是一旦投入往往血本无归。集资者根本不是把钱用来做项目,而是将钱款转出或挥霍掉。
4、神药行骗
一是神丹妙药本身纯属乌有,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有包治百病的特效药,当有人向您兜售药时要多个心眼,多加提防,不要上当。
二是有病时,特别是有疑难杂症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接受检查,对症下药,慢慢的治疗恢复。
三是别贪心,要正确认识药的价值,一些贪心的人往往就成了违法分子引诱、骗取钱财的对象。四是遇到此类分子时要巧妙周旋,争取时间报警。
5、易拉罐中奖诈骗
此类骗术通常发生在公园、汽车站以及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骗子多为三人。分子往往拿一易拉罐作道具,告诉受害人中奖,然后其同伙假意购买,并鼓动受害人听中奖查询电话内容证实确实中奖(此电话实为另一同伙接听),骗受害人购中奖拉环。如果他们出现,一不要相信;二要稳住对方悄悄报警,帮助警方为民除害。
6、招工诈骗
工作要到合法的正规劳务中介市场,千万不要听信街头的小广告。所谓“高薪诚聘”小广告不仅非法,而且充满骗局,千万不能相信!这些骗子每次开口让您掏的钱并不是很多,但他们编造的各种理由确实很像真的,不仅使农村求职和打工的人员受骗,也会使警惕性不高的居民上当。
7、告急电话骗汇款
不要随便相信出门在外的家人遭遇车祸的消息,不要惊慌,拨打“114”查询当地公安局、医院电话求证,到时再汇款也来的及。
8、合伙做生意诈骗
在大街上邀您合伙做生意赚大钱的事可能吗记住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是想骗钱。
9、魔术诈骗
公园总有一些神秘的魔术表演或自称有特异功能的骗子,利用魔术造成人们视觉上的误差,让您参与进来,而有的人过分的轻信,总以为眼见为实,结果损失钱财追悔莫及。对此不要抱有大发横财的心理,不要参与任何赌博、投机取巧性质的活动。分子通常为两人。一人以合伙做生意先与受害人搭讪,在闲谈的过程中自称可以将小钱变大钱,并当场演示,利用魔术手法将受害人手中的一元钱变成十元钱,十元钱变成一百元钱,令受害人信以为真回家拿钱变钱,然后以掉包的方式骗走受害人的钱财。警方提示:如果果真有如此神技,还做生意干吗!
三、班会小结
听了今天的防骗知识介绍,大家有什么收获今后遇到类似诈骗你会怎么做?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四、板书设计
防骗知识知多少
借用物品诈骗、“调包”诈骗、集资诈骗
神药行骗易、拉罐中奖诈骗、招工诈骗
告急电话骗汇款、合伙做生意诈骗、魔术诈骗
防网络诈骗工作方案范文 篇4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
什么是“盗窃和诈骗”?所谓“盗窃和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大学生的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的事项。
四、幻灯片播放
(1),校园中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2),社会上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四、学生讨论
分组讨论身边发生的案例以及如何预防此例事件的发生五、班主任总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无根据的.同情陌生人,或者是昔日的好友,不可泛滥其同情心。详细的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管银行卡等。
五、情景剧
搞笑版“老同学”(一个学生被昔日的同学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入传销的情景剧)
六、班会课总结
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学校组织了师徒结对的活动,我有幸与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非常优秀的魏琳琳老师结为师徒。师徒结对的活动,使我们这些新教师在教学上有了引路人,帮助我们逐渐走出迷茫困惑的阶段。在新学年开学之初,魏老师及时在学科思想认识上给予了我引导,使我尽快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防网络诈骗工作方案范文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安排:
一节课
课前准备: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
3、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主题。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三)小组讨论: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拐骗防诱拐?
(四)防拐骗知识
1、掌握动向。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
2、防陌生人。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五)上当被拐骗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犯罪分子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图。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不要与犯罪分子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软禁,要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来麻痹对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机会就接近窗户、天窗、通气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办法向邻居、路人呼救,或者写纸条、扔东西。纸条内容大概是“我被坏人关在地方,请报警”,这不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网。
3、如果已被人贩子卖掉,要冷静,想办法拖延时间,可以说身体不适,或用温柔的语言哄骗对方。抓住机会向你能够接触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洁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见到警察、机关单位等要想办法靠近并求助。
(六)小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这次的班会活动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
防网络诈骗工作方案范文 篇6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向同学宣传诈骗的含义类型和手段,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二、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三、主要方法
讨论法互动法
四、开展单位:
电本国际1班
五、时间:
六、地点:
S1103
七、班会过程
(1)校园中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2)社会上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3)“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无根据的同情陌生人,或者是昔日的好友,不可泛滥其同情心。详细的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管银行卡等。
防网络诈骗工作方案范文 篇7
电信诈骗直接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近期,电信诈骗分子十分猖獗,利用个别师生贪图小利、尽快挣钱心理,采取网络借贷、兼职刷单等手段,侵害师生利益,大肆敛财,严重影响校园安全,为增强师生防骗意识,提升防骗技能,避免造成财物损失,根据《南阳市反诈中心关于预防校园电信诈骗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构建学校打击电信诈骗治理长效机制,切断网络犯罪利益链条,提高师生反骗、防骗意识,遏制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向校园渗透趋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
二、成立领导小组
各单位要成立预防电信诈骗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把工作落实到位(9月11日上午12:00前,各而单位领导小组名单加盖公章后报办公楼治安科N107)。
三、防治重点
(一)预防学生参与“洗钱”活动。嫌疑人往往利用学生对金钱的需求,由社会人员到学校物色人选,通过在校生从中介绍,将旧手机和身份证借给犯罪分子使用,通过一定的经济利益引诱学生参与转账取钱——引诱学生为其“洗钱”提供便利。各单位要加强对师生的防诈防骗教育,不要贪图小利,谨防上当受骗。
(二)警惕师生个人信息泄露、被窃。加强师生个人信息管理,指导师生保护好个人信息,提醒师生不要办理多张银行卡、手机卡,注册多个微信号。防止犯罪分子利用师生提供的多张银行卡、手机卡及微信号实施诈骗活动。严格管理好个人身份证、QQ号、微信号,确保不泄露。
(三)防范学生参与诈骗。各单位要加强师生的法治观念、道德观念,拒绝陌生人的非正常“邀请”,严防学生受犯罪分子教唆,被动参与犯罪。
四、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
1、加强校园阵地宣传。各单位要通过签订承诺书、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并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平台、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LED显示屏等宣传阵地,发布防范打击虚假诈骗相关信息,大张旗鼓开展反骗、防骗宣传。保卫处将于近期下发相关宣传手册,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反骗、防骗能力。
2、加强案例警示教育。各单位你要认真组织全体师生观看预防电信诈骗宣传片,主动开展防范电信诈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身边的案例和法律法规,提高师生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自觉抵制诱惑,做到警钟长鸣。
3、加强师生诚信教育。要加强诚信教育,让广大师生自觉践行诚信美德,并从相关案例中汲取教训,引导师生诚信做人,“既要防骗,也不骗人”。
(二)加大管理力度。
各单位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加强师生日常教育和管理,要诸级、诸人与师生签订预防电信诈骗承诺书或责任书,尤其要预防通过兼职刷单等虚假网络行为发生。提高师生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各类类型诈骗的警惕性,增强鉴别能力,提高应对和化解风险能力。
(三)加强上下联动。
保卫处牵头建立南阳师范学院防诈联盟微信群。各单位明确一名领导加入该群,及时接收、发布防诈知识宣传相关内容,各单位再通过各自工作渠道,拓展防诈宣传覆盖面,确保师生知晓率达到100%,提高广大师生防范意识和防骗水平。强化信息互通互联,发现问题能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及时制止学生参与电信诈骗。
(四)发挥好信息员队伍作用。
各单位要充分发挥信息员队伍作用。通过信息员队伍,广泛收集学生参与电信诈骗的各类信息,及时动态掌握电信诈骗向学校渗透苗头,加强预警。对表现突出的信息员学校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电信诈骗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要从维护教育系统稳定、构建平安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度,增强政治责任感。要把打击电信诈骗活动作为当前校园治安整治、净化校园风气的重点工作来抓,落实“一把手”责任人职责。
(二)加强宣传,营造声势。要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把法治宣传放在重要位置,营造强大舆论声势,要教育本单位师生及家属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既要防骗、也不能骗人”。结合典型案件,以案释法,以法施教,提高广大师生学法、懂法、守法自觉性,树立诚信为本、遵纪守法良好形象。
(三)检查督促,严格奖惩。要变“吃一堑、长一智,为“见一堑、长一智”,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不漏人,不留死角。
学校综治委将对校园预防电信诈骗工作开展深入检查,对发现宣传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导致案件发生的,按照学校综合治理有关规定处理;对校园电信诈骗案件多发的单位,学校领导将约谈相关领导,并发出>。
防网络诈骗工作方案范文 篇8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活动地点:
各班活动室、大操场
活动对象:
学生
活动目标:
暑期即将来临,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及学生的安全警觉性,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中班年级组于6月21日开展了“防骗防拐”安全教育的系列活动。
活动过程:
系列活动:“防拐防骗”安全演练
年级组发动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专门请平时不怎么来接送学生的家长来学生园充当“骗子”,利用诱人的美食,新颖的玩具去“诱拐”孩子们。
小结:
老师们利用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记录下活动的过程,然后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各班再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拐防骗的教育活动,如:“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了怎么办”、“出门旅游或逛超市时与大人走散了怎么办”、“路上有陌生人跟着你怎么办”、及“怎样拨打报警电话”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案。
反思:
这次“防拐防骗”的安全系列活动,不管是对教师、家长还是对学生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更起到了警醒和呼吁的作用。安全教育需要学生园、家庭共同努力,在引导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及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