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案例)优秀4篇
【导言】此例“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案例)优秀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第一篇】
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生命·和谐”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 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低段普及、高段提高”原则,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阴雨天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员参与的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个人都动起来,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不断创新的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阴雨天大课间活动增创了室内课间集体舞蹈、学生游戏自助套餐、疯狂诵读记忆系列(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诵读经典诗文……)等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内容,将人文、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组织机构:
组长:蒋先律
副组长:林建设 柴泽建
成员: 姚丹、王林辉、宋立敏、各班主任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流程及内容
1、沙包打靶:在教室黑板上画上靶子,学生手拿沙包站于3——4米处投掷。游戏开始,学生站在投掷线后用沙包向靶子投掷。掷完后,将沙包捡起交给 互换角色,没猜对的可再猜两次,三次没猜对就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然后互换猜者。
6、指部位:甲乙两人面对面坐好,甲用一手按住自己的鼻子,另一前举,被乙的同侧手握住;乙轻轻在甲掌心击一下的同时,喊出头部器官的名称(如6眼睛、鼻子、耳朵等),甲则迅速用手指指到该部位。指对了,双手互换角色;指错了,不交换。
7、传球比赛:以座位纵向排列为组,每组准备一个球(篮球、足球或排球),全班同学坐在原位。游戏时,听到发令后每组
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领导督导制、体育组负责制、教师量化管理制、活动激励评比制)。
(本通知下达后,请各班主任及时开展活动,到时检查)
镇校教导处
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第二篇】
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以大课间活动为辐射点,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1、全体参与原则。
师生全体参加,充分发挥大家锻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互相激励,做到人人锻炼,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在普及与提高基础上的良性发展局面。
2、安全第一原则。
严格器材管理,落实安全职责。既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也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出必要的安全制度。高度重视,以预防为主,做到器材保护与人员保护相结合,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身体情况特殊学生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锻炼强度要适中,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3、科学性原则。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运动负荷的变化规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地恰当地安排大课间活动内容及活动量,保证时间的同时也不超时,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4、教育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谅互爱,团结协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寓学于乐、寓练于乐。5.创造性原则。
经常进行同样的活动,学生会厌烦,会失去兴趣,其锻炼价值也会降低。只有不断地翻新,不断地发展,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编自创各种趣味体育活动,集思广益,自制器材,让大课间活动时时有趣,常常新鲜。6.愉悦性原则。
选择健康的游戏,踢毽子,跳绳,拍球等有趣的活动,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轻松地节拍中,自由地活动,把健身寓于快乐之中,成为一种享受。7.实效性原则
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活动的关键。活动的开展不能留于形式,更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五、活动目标
开展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促进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全体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学生的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1、优化大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第三篇】
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广泛开展师生阳光体育运动。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增强体魄。
二、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三、活动项目
1.基本项目:长跑 + 体育活动
初三年级每周一、三、五进行冬季长跑活动,二、四体育活动。
初一、初二年级每周一、三、五体育活动,二、四进行冬季长跑。2.体育活动项目:广播体操、跳长绳、跳短绳、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轮滑、羽毛球、排球、拔河等。
四、长跑的路线:
1.初一年级跑步地点:大操场塑胶跑道1---4道内。2.初二年级跑步地点:大操场塑胶跑道5---8道内。3.初三年级跑步地点:大操场塑胶跑道
各班站成广播操的队形,三条纵队集体慢跑三圈。
五、实施措施
1、每天上午两节课后各任课教师不得拖堂,全体同学迅速到指定场地集合,由班主任协助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参加长跑。
2.三个年级在长跑时必须在指定的跑道内进行长跑,不得跑到其他年级的场地,特别是初一、初二年级。我们将在第四道跑道上画出一条白色的线以示区别。
3、各班要保证学生全员参与,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可以灵活安排,如,体质较弱的学生可进行跑走结合的活动。有病有事不能参加长跑的,提前得到班主任核实批准,方可不参加。其他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班主任老师要清点人数,对学生参与情况的检查纳入班级量化。4、活动结束后有相关老师组织学生迅速回到教室,做好上课准备。5、提倡教师
领跑,锻炼身体,追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六、评选与表彰
学校将对学生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分别评选出最佳运动班级和最佳运动学生。
以上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方案,希望全体师生踊跃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全身心地投入到阳光体育活动中去,强健我们的体魄,展示我们的活力,让运动成为我们终身的兴趣爱好,让健康成为我们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
范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活动结构、内容与安排
一活动结构(整个活动过程都在音乐的旋律下进行,历时二十五分钟)1.准备部分:自编操 4’
2.基本部分: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 13’ 3.延续部分:集体舞 2’ 4.结束部分:放松舞 3’
二活动内容与安排
1. 自编操:以健康操动作为主体,当中融入本校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动作,如乒乓球、游泳、射箭等工作,队形变换如图1、2、3,意为“南阳初升”。参与者:全校师生参与。2.活动项目
有多种多样的表演项目:健美操、秧歌舞、武术、呼啦圈、弹弹球等。
⑴健美操:徒手操,采用动感十足的音乐,融合现代舞和健身操动作,充分表现学生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参与者:60名四、五年级学生;有三个队形变化,时间2分钟。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大课间活动方案【第四篇】
论文关键词:学案;双主教学模式;教学流程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活动既有模式又无固定不变的模式,从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以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逐渐获得大家的认同,很多大学试图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双主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几年来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将学案引入大学课堂,以此为载体,构建教学环境,组织教学活动,有效落实了双主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双主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双主教学模式勾勒了一幅教师精导妙引、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课堂场景,然而现实却不尽然。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太多,没时间引导学生,直接把自己当成了主体,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在课堂上“满堂灌”。有的老师则“一问三不知”,根本导不起来,最后只能从主导做回了主体,课堂教学一如从前。还有的老师则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扩展到整个课堂,上无序的兴奋课,看似热闹,既定的教学目标却没达成。
双主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没有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是其中最为直接的原因。事实上,“主导”和“主体”不是一组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引导得越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越强,主体地位越明显;反之,学生学得越主动,也就证明教师的引导越有效。但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限;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权威—依存”的师生关系根深蒂固,使得教师仍然是独角戏的表演者,尽管许多老师在有意识地改变这种现状,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时有流露,很难彻底转变过来,出现上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所以,除了在思想意识上尽快转变外,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帮助教师做好“主导”,帮助学生做好“主体”。
二、学案是落实双主教学模式的有效载体
使用学案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做好“主导”和“主体”。
1.学案的内涵
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并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完成。对于教师而言,学案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体现,其对教学进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皆在学案中有所隐含;对于学生而言,学案是显性的学习支架和隐性的学习策略,它能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授课目标、意图,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和思维方法,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
2.学案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重难点分析、课前预习及回顾复习、课堂思考的主要问题、课堂练习、小结、课后练习、学习信息反馈等。
学习目标、重难点分析由教师给出,目的是使学生大致了解本次课程需要达成的目标和掌握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法指导是由教师给出的学习方法指导或解题思路等,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及回顾复习是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通常可以把课堂教学需要用到的一些知识以问题或习题的形式组织在其中,由学生自学完成。课堂思考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具体知识和特定研究内容而构造的具有层次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使课堂讨论围绕既定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如果问题能结合实际并体现知识的实践价值,则更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课堂练习是讨论释疑后的巩固训练,其设计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重在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如运用学到的原理解决一个新问题等等。小结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本次课的总结,比如列出主要的知识点以及知识运用时的注意事项等。课后练习不是作业,而是1~2个指向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性问题或是把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综合性任务,这样使教学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之面,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学习信息反馈则是学生对此次学习活动的小结,学生在此总结学习方法,对教和学的活动提出建议,教师由此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使学案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桥梁。
3.学案是落实双主教学模式的有效载体
从学案的设计可以看到,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围绕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来编写的,对学生的学、思、探、行给出了有效的指导。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目的、重难点更加明确,对课堂上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心中有数,甚至可以通过自学获得解决方案,并且在学案引导下进行知识的扩展和应用。所以说,通过学案,教师加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章、有法、有效,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主体”;另一方面,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也使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现场引导调节更加顺利,教师循学案而导,组织学生或自学、或讨论、或练习,主线突出,并有效克服了满堂灌的弊端,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主导”。所以说,学案是落实双主教学模式的有效载体。
三、基于学案的双主教学模式
学案的设计只是落实双主教学模式的第一步,还要继续探索如何将学案应用于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总是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程序,所以基于学案的双主教学模式也被分成三个阶段:其一,展示学案,课前自学;其二,讨论总结,当堂巩固;其三,课后实践,拓展创新。在每一个阶段中学案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展示学案,课前自学
这个阶段是教师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阶段。教师把学案放在网络上由学生下载,或者直接打印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学案,了解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按照学案给出的学习方法阅读教材、查阅参考资料、做实验,探究学习,解答学案中要求回答的问题,记录下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疑问。
学案加强了对预习活动的设计、指导和评价,使课前预习真正成为学生先行探究的自主学习活动;同样,学案也使得复习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帮助学生进行前后知识的衔接。这样的课前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总结,当堂巩固
这个阶段是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将学科体系中的重点难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呈现在学案中,通过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在此阶段,教学流程被细分为四步:提出问题、组织讨论、释疑精讲和巩固训练。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的开始,也是思维的起点。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境逐一展现学案中的问题或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进行思考。在组织讨论时,教师针对不同的解决方案以及尚未解决的共性问题组织讨论活动,进行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不同想法的呈现、相互之间的补充和评论能够有效促进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讲解不是对答案,而应该注重对思维过程的剖析,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应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点评,及时表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的同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最后,学生完成学案上的课堂练习,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和正确评价。至于学案中的小结,是对知识点的梳理,可以当堂引导学生完成,也可以课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3.课后实践,拓展创新
本阶段是课后学习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课后练习通常是一个问题或者一个任务。对于大学生而言,应重在对其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不仅限于知识本身的传递,应重在创造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不仅是知识的模仿迁移,所以问题或者任务不能局限于课本、局限于某次课,而应该是综合性的。在难度上要适宜,不能太简单,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也起不到本环节的作用;也不能太难,应该让学生努力地跳一跳就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为学生探究问题准备必要的资料并给予指导。学生之间可以讨论、交流、协作完成任务。事实证明,这个过程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协作精神是非常有益的。
在以上教学流程中,学案为学生提供了一条思考和学习的线索,也为教师提供了一条引导的线索,学生和教师循线而行,不易失控;学案把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课上扩展到课前和课后,课前引导使学生预习有章可循、课堂上有备而来,从而使课堂上的引导更加有效;课后引导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看出,在基于学案的教学流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自主的,他们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以学案为载体,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了有效的引导,达到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育目标。
上一篇:专项整治工作具体实施方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