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方案【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医疗信息化方案【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医疗信息化方案【第一篇】

1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定义

要想提高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谓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引用现代科学技术,用现代化的技术去管理医疗保险档案,对档案信息进行的分类、储存、调取等管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档案管理不断发展的结果,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既能简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极大的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对保险信息的需求,既能实现经济效益,又能实现社会效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断的提高医保档案的管理水平,最终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参保患者的需求。

2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节约管理成本

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是以电子存档的形式对医疗保险信息进行管理,只需要计算机和内存足够大的硬盘,就能保存很多医保患者的档案。使用信息化的方式管理医疗保险档案,能尽量减少材料和人工的浪费,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提高管理效率

信息化的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是以数据化的管理模式,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录入、保存、搜索档案文件。如果医保患者想要办理医疗保险,只需要在索引处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就能查找到相关的数据。即使需要修改档案的内容,也只需要做简单地输入、复制、粘贴工作,同时加上索引标签,就能形成新的档案材料。这种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保险信息的管理效率。

增加信息功能

医疗保险档案是维护参保人员合法利益的档案资料,参保人员从投保之日到退休或者死亡时的缴费年限、医保待遇等都完整的记录在医保档案中,是加强医疗保险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医疗保险档案资料是一个使用率很高的档案资料,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保档案必须具备更多的信息功能,达到为社会和居民服务的目的。

3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缺乏规范化

随着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逐步推进,我国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档案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仍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信息化医疗保险档案模式,不同的城市、地区、甚至个体医疗机构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了不同的医疗保险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这种情况会给今后整合信息化档案资料带来很多麻烦,例如两份储存格式不一样的信息化档案在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容易造成初始数据的丢失。

缺乏操作化

相关部门的部分领导人对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认识不充分,有些管理人员甚至认为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就是简单的收集和整理资料并且将信息输入电脑即可,他们认为这些工作不需要很强的技术能力,把不能胜任其他部门工作的人员安排到医疗保险档案管理部门。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要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主动的学习档案管理知识,收集更多的档案管理资料、提高档案的有效利用率等。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社会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信息化网络,能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医疗保险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能够快速正确的收集、整理和录入档案材料,能够从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中找出更多有利于医疗管理的信息等。

缺乏共享化

医疗保险档案资料具有很大的隐私性,一般在未得到档案资料持有人允许的情况下,接触到档案资料的人员不能泄露投保人的档案资料。但是随着我国的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档案资料的信息安全受到了威胁。因此,医疗管理部门必须保证一个共享化的安全操作平台,保证我国的医疗保险档案资料实现共享化,使医疗保险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统计资料。

4 提高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完善管理标准

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关系到医保人员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不仅关系到医疗问题,还关系到社会的问题。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为了优化档案信息数据和管理、保障医保人员的合法利益而采取的措施,因此想要实现医疗保险档案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必须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科学的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标准。这个管理标准必须准确具体的记录每个医保人员的基本信息,这些基本信息必须使用统一的录入格式、资料录入的字体字段,此外使用的文件标签也必须是科学合理的。只有做好这些管理信息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才能保障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根基的稳定性。为了完善我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必须持有统一的意见,监督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标准的实施。

培养先进人才

提高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是保障档案管理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管理部门的领导人必须要摒弃传统的陈旧观念,用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来看待档案管理工作。为了保证一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关部门必须从招聘、培训、考核等三个方面选拔管理人员,也就是管理部门要招聘具有现代管理能力或者是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管理人员,并且在录用后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其进行定期的工作考核,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手段的人才。相关的管理部门还要制定一个管理考核体系,使定期的考核成绩与工作人员的资金奖惩挂钩。

优化平台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的安全成为医疗保险档案管理部门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仍然可以提高档案资料管理的保密性。例如医疗保险档案管理部门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阻止非法网络入侵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此外可以使用密码的形式保护医疗保险档案的安全性,可以要求工作人员使用多种方式的验证形式确保档案信息的保密性。

医疗信息化方案【第二篇】

[关键词]医疗机构;档案管理;编研工作

近些年来,为了切实地提高医疗机构档案信息的编研工作和开发利用工作的效率,实现医疗机构档案编研工作的和谐科学发展,进而更好地为我国卫生部门的事业服务。然而,目前的医疗机构的档案编研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作为医院防病治病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动力,有利于实现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的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编研目标。

1.医疗机构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概述

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基础,其承担着防病、治病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神圣职责。[1]医疗机构的档案编研人员充分考虑归档建议,保证医疗档案的工作质量对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支持,促进医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方便档案资料的上网查阅和信息共享工作,进而防止档案的丢失,实现对医疗档案材料的综合分析和利用,使档案材料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最终丰富档案信息的资源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为医疗机构档案编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2.医疗机构档案编研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缺乏专业的档案编研人才,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医疗机构的档案编研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比较匮乏,因而档案信息资料的归类比较混乱,使得医疗机构专业的特殊性不显著,使得档案管理人员不熟悉医疗机构的编研工作,加上对医疗机构的归档工作不准确、不细致,使得医疗机构的专业档案流失问题严重。不科学的医疗机构档案编研工作,使得工作人员将档案资料随便放置,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编研工作。此外,医疗机构缺少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未设置专门的医疗机构,缺乏完善的医疗管理体系,使得档案编研工作流程混乱、不科学,极易造成医疗机构档案编研的流失问题。

档案信息材料存放地点不明确

由于医疗机构档案信息材料的存放地点不明确,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文件摆放杂乱无章,有的档案材料甚至连基本的档案盒子都没有,使得档案材料随意乱放,极易造成档案文件的流失,使得相关人员查找档案文件十分困难。尤其是含有临床经验总结、医疗成果、中药炮制、医案原稿、专题材料和其他相关的重要资料缺乏收集,珍贵的档案极易混乱和导致流失。

对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绝大多数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使得档案编研工作的管理者普遍忽略档案信息资料的整理,医疗机构存在单位小、人员少、杂事多的问题,使得档案编研工作十分不科学。尤其是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十分不到位,只注重医疗机构的业务技术管理工作,而忽视了档案管理这一重要环节的编研管理,不利于我国医疗机构医疗水平的提高。

3.提高医疗机构档案编研工作效率的策略

培养专业的档案编研人才,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明确档案信息材料存放地点

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医疗机构的档案信息材料的编研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明确档案信息材料的存放地点,加大在卫生事业服务方面的工作,尤其是计算机方面的运用范围已经包含在医疗机构的各个系统之内,因而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立和管理完善档案信息材料的存放工作机制。同时各医疗机构也应当积极抓住机遇,放眼未来,开展档案编研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努力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和医疗机构的信息编研建设的同步发展目标,共同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共赢,进而使档案资料能够得到及时便捷的查阅,最终实现档案编研的现代化建设。

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对档案编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医疗机构的档案编研人员应当进行培训,提高编研人员的档案意识和专业素养:运用多种灵活有效的科学方式提高档案编研人员的科学素养,严格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性强的特征,定期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使档案编研人员树立起档案管理的意识。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当积极宣传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重视档案编研工作的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档案编研制度和编研工作流程,使得档案编研工作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事业。

4.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机构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基础,档案资料信息的编研工作对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医疗机构档案编研工作的效率,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培养专业的档案编研人才,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明确档案信息材料的存放地点,同时加大档案管理的编研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对档案编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这有利于深化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第三篇】

5月12日,Motorola Solutions携其全新推出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亮相一年一度的“2011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全面展示了其所倡导的“医疗信息化无缝移动”理念,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无缝移动

实现优质服务

“MotorolaSolutions医疗卫生行业解决方案能够实现不间断的护理,在紧急救护、医疗卫生机构、家庭保健与护理等三大不同领域提供支持。” MotorolaSolutions亚太区医疗行业业务发展总监何玉心女士对《计算机世界》报记者说,“Motorola Solutions专门为亚太市场提供的医疗卫生行业解决方案能够改变患者体验,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机构运营效率和安全通信,从而实现无缝连接。”何女士表示,摩托罗拉医疗卫生行业解决方案应对医疗卫生行业挑战,在成本方面,能够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其资产;在信息获取方面,能够提供对信息的持续访问,以支持在医院内和在偏远地区提供保健服务;在质量方面,确保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实现五个正确操作――确认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流程、正确的时间,从而减少医疗事故。此外,在医务工作人员方面,能够增强工作人员之间的通信,以应对医务人员短缺的局面。

此次大会期间,Motorola Solutions展示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包括其最新推出的企业移动产品ES400企业数字助理(医疗版)、全新 3G WAN MC65企业移动数据终端、专为最严苛的医疗卫生环境提供无线和语音服务的MC55A0企业移动数据终端,以及专供医疗环境部署的全新数字扫描器DS6878-HC和手持式二维扫描器DS6707-HC等等。其中,ES400是Motorola Solutions推出的最小巧、最轻便的企业数字助理,具有强大的移动计算功能和对讲功能,可实现现场采集数据、访问关键业务应用程序和后台系统,非常适合医疗机构人员随时保持对HIS医院信息系统的访问和信息存取。

针对国内确立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体系和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Motorola Solutions企业移动业务医疗行业销售经理陈阳认为,这些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系统建立后相关数据的完善运用,都离不开无缝的移动信息技术。Motorola Solutions所致力于打造的无缝医疗解决方案,将全程帮助医护人员精准快速地采集患者信息并实时更新,大大方便了医疗机构建立患者数据库,充分完善患者电子病历,并在医疗过程中通过无缝医疗解决方案的应用,实时更新医嘱执行情况,追踪患者信息,使医疗信息系统保持精确的“动态平衡”。

合作伙伴是关键

今年1月4日,摩托罗拉将其个人移动设备业务和家庭设备业务分拆为Motorola Mobility Holdings公司,同时公司更名为Motorola Solutions公司。Motorola Mobility致力于服务个人消费者,MotorolaSolutions则专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业务和任务关键型通信产品及服务,专注于公共安全无线电和手持扫描仪业务,致力于为企业用户提供移动解决方案。

“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市场是重中之重。2011年Motorola Solutions在医疗行业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何玉心女士表示,“合作伙伴是关键。Motorola Solutions将进一步加深与中国医疗机构和中国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为医院提供定制的、满足实际需求的多样化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以无缝医疗解决方案体现Motorola Solutions致力于改善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的承诺。”

具体而言,Motorola Solutions将致力于继续推动中国市场的医疗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化,其举措包括:积极参与中美两国政府共同推进的PPPH 中美医疗合作计划和新加坡iDA计划;为中国市场持续引进针对医疗行业的产品,包括针对医疗定制的耐用、耐消毒的手持移动终端,条码扫描自动识别产品,更适用于医院楼宇内部密集无缝覆盖的无线网络的设备等,并将加深与国内软件开发商的合作,进一步推进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值得注意的是,PPPH 中美医疗合作计划是在今年初中美政府间合作框架下的一个项目,目前已经有10多家美国企业加入,将致力于把美国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经验推广到中国。

人工智能医疗方案范文【第四篇】

一、建设目标

实现“智医助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提高乡村两级(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下同)医务人员的诊疗服务能力和效率。着力破解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短缺、技术水平有限等“短板”;优化面向基层的远程医疗服务,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改变基层诊疗模式,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电子病历规范化;优化县域慢性病管理与服务,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电子健康卡使用,实现医疗信息互通共享。

二、建设原则

(一)需求导向,创新服务。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为牵引,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率,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二)顶层设计,统筹建设。统一制定“智医助理”建设规范,明确系统架构、系统功能、安全保障等建设内容;各单位遵照统一规范,结合实际情况,组织项目建设、评估和验收等工作。

(三)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统筹结合“智医助理”建设和电子健康卡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发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中心枢纽作用,实现地区医疗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四)强化标准,确保安全。遵循国家、行业颁发的数据标准,逐步建立统一的“智医助理”标准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加强涉及居民隐私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实现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同步发展。

三、建设内容

(一)建设“智医助理”系统

1.辅助诊断子系统。建设乡村两级医务人员辅助诊断子系统,依托医学认知智能技术和医学知识体系,在诊疗过程中辅助基层医生全面了解疾病信息并提供所需的知识、经验、方法,协助基层医生对病情进行准确判断,逐步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降低漏诊误诊率;实现与电子病历业务系统无缝对接,减轻基层医生负担。

2.慢病智能管理子系统。建设乡村两级慢病智能管理子系统,利用电子健康卡的身份验证功能,并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检验检查、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辅助基层医生进行慢性病分类、分级管理,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分级,形成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提供预约、随访、健康指导、满意度调查等智能化服务,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效率。

3.远程会诊接入系统。将“智医助理”接入现有的远程影像、远程检验、远程病理、远程心电等远程会诊系统,借助电脑或智能移动终端,实现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实时远程会诊。通过电子健康卡核验患者身份后,上级医生可在线实时查阅患者的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检验检查等资料,制定诊疗方案,及时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为县域分级诊疗提供支撑保障,最终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诊的良好就医秩序。

4.移动终端。每个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下同)配备一台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在移动诊疗场景下的智能辅诊、医学知识检索、共享调阅、慢病智能管理和远程视频技术援助。前期项目建设已有移动终端的基层医疗机构不再重复配备。鼓励以“智医助理”为载体,特别是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将医疗信息化其他建设工作嵌入集成其中,统筹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

(二)完善信息支撑体系

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夯实智慧医疗应用基础。升级完善基层HIS系统,推进电子病历录入方便快捷。实现“智医助理”和基层HIS系统、公卫系统、基层LIS系统、基层PACS系统、电子健康卡、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医学影像云对接,实现数据互通共享。积极推广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实现检验检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等核心数据实时推送。更换淘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旧电脑,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保护居民隐私信息安全。

四、经费概算

“智医助理”项目概算不超过400万元(含市级“智医助理”支撑系统建设硬件费用)。我区建设经费由省与市财政按7:3比例分担。

五、职责分工

(一)区级相关部门职责。区卫生健康委负责制定“智医助理”具体实施方案,落实采购、软硬件安装部署工作;负责升级完善基层HIS系统,协调“智医助理”和基层HIS系统、公卫系统、基层LIS系统、基层PACS系统对接;负责完善信息支撑体系建设,完成网络环境改造,做好与市级平台接口联调和网络互联等工作;制定本地“智医助理”信息系统使用相关政策、制度和规范;负责组织开展“智医助理”培训应用与评估验收工作。区财政局负责落实“智医助理”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和后期运维费用;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管理;配合做好项目招标采购等相关工作。

(二)服务承建商职责。经招标确定的服务承建商负责开发建设“智医助理”系统,其中“智医助理”系统分级部署在省、市两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智医助理”与基层HIS系统、公卫系统、基层LIS系统、基层PACS系统对接,负责信息系统的升级完善和运行维护;负责开展集中培训和个性化培训;招标文件确定的其他职责。

六、实施步骤

1.项目启动(2020年4月)。制定下发项目建设方案,启动项目建设工作。

2.项目采购(2020年5-7月)。完成“智医助理”项目采购和网络环境改造。

3.部署联调培训(2020年5-10月)。完成“智医助理”部署和本地化改造,开展系统应用培训、上线运行及其他相关系统的对接联调等工作。

4.跟踪评估及验收(2020年8-12月)。区卫生健康委开展全程跟踪评估,对跟踪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完善;建设完成后及时启动项目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卫生健康委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智慧医疗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工作。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相关单位要确立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

(二)加强培训推广。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基层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培训,确保受训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系统各项功能。

(三)落实资金保障。区财政局根据建设需要,积极落实项目建设和运维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开展、按时完成。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38 845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