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具体实施方案【汇集12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推动课程内容更新,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多元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创新教育环境。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课改具体实施方案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课改具体实施方案

课改实施方案 篇1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旨在落实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素质教育得以真正落实。要求学校教师认真学习外校课堂教学经验,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有较明显的提高,达到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教师、学生的发展,决不放弃一个学生,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育手段,着力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师学科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形成特色,见到效果。

二、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韩学谦

组员:全体教师

课改工作小组:高生智王银环郑玉仙司小利

三、工作设想:

1、在校内积极营造课改氛围,明确课改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2、语、数课堂教学严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在课程设置上开始突破,设立阳光体育课。大兴阅读之风,打造书香校园。

4、开展切实有效、全员参与的学生活动。力求综合性、研究性、生活性、实践性融于一体。

5、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进一步更新教师观念。

6、做实集体备课,改写教案为编学案。

四、遵循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课堂上着力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的人;树立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发展观,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差异观。

2、有效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应反应所确定的学习目的,应体现学科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体现课堂教学自身多样的个性,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3、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对课堂教学评价不可能涵盖众多复杂的教学行为,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开放性。

4、可行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要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有更多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

五、评价内容: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三看”、“三不讲”

1、“三看”:

(1)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否充足、合理;

(2)看师生的情绪是否饱满;

(3)看学生对重、难点部分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

2、“三不讲”:

(1)不经过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不讲;

(2)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

(3)学生已经会的不讲。

(二)各种课型的要求:

1、常规达标课: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全程落实,新学期要组织所有教师开展达标课听、评活动。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

(1)、讲普通话;

(2)、教师讲课不得超过25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15分钟;

(3)、教学任务当堂完成,不压堂、不拖堂;

(4)、教学过程体现新理念,并付诸于教学实践;

(5)、教师能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交往和感情交流。

2、教改研讨课:本学期在上好达标课的基础上,组织骨干力量开展教改研讨活动。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

(1)、教师课堂上活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为相等,各占20分钟;

(2)、课堂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

(3)、教师有针对性地体现课题,围绕课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4)、教学效果好,当堂内容堂堂理解、消化、不留死角。

(5)、教后进行评课、说课、反思。

3、示范观摩课: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典型引路,充分利用教学能手进行示范、引领,相关学科教师全员观摩、学习,参与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二。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

(1)、教师教学有特色,教学设计科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2)、课堂上有创新,体现新思想、新理念;

(3)、活动中提供1篇有思考的教学论文,并结合教学实际作一次教学讲座;

(4)、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得轻松;

(5)、教改课题研究有深度,有值得推广、学习借鉴的东西。

六、具体实施步骤:

(一)组织学习阶段(九月份)

九月份:制定课改方案,召开课改工作人员会议。

组织教师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集体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启动集体备课,开始编写学案。

五年级新生课改动员会;学习小组长集体培训,组建学习小组。

(二)对照分析阶段(十月份)

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对照新课程标准查找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并认真深入学习、积极寻找改进办法,力求每一节课都能体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新思想。

十月份:评选“优秀学习小组”。

课堂课改信息情况反馈。

五年级课改情况督查。

(三)经验交流阶段(十一、十二月份)

根据本校课改成效,组织教师分类、分批进行课堂教学成果互动展示,交流各自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将优秀课堂教学案例以纸质教案、课件等形式分类汇总起来,以此推动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改革。

十一、十二月份:

检查课改实施情况:课堂教学成果互动展示

元月份:

校本研讨:课改进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课改工作人员撰写反思,课题工作小结。

课改实施方案 篇2

一、教学环节的整合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教学中,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来讲授、灌输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笔者认为,语文的学习重在实践,学生参与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关键,应得到足够重视。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基本知识点,如作家生平经历等,留给学生自学;教师重点讲授作家创作风格、作品主题意蕴与社会意义。对于经典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指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形成书面材料。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和他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思想等关系密切。教师系统讲授知识点的同时,结合作家、流派,介绍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如: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思想态度等。这样既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现象,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本次综合课改中,我们将通过教师的精讲,学生的参与,尽量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良

教学方法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市场化、功利化、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环境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所以改革《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迫在眉睫。《大学语文》综合课改中,我们将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结合、播放影片、改编话剧等多种方式,寓教于乐。

1.文史结合——大学语文课程基本授课模式

作家作品离不开特定背景,因此分析作品应结合文学史。当代大学生最欠缺的是系统的文学史知识。屈原、李白、苏轼、李清照、鲁迅、郭沫若,学生耳熟能详,但文学史的知识零碎而片面。授课教师需简明讲述中外文学史的框架体系,包括文学类型、代表作家与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

2.与学生加强互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

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环节,课前预习至关重要。授课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难点,告知学生课前预习的主要思路及课堂讨论提纲。学生按照既定提纲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现状,提出问题,写出讨论的概要。经典作品的改编,也是学生参与和强化记忆的有效方法。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网络、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在现代教学中也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动态的影像画面、有声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直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另外,本课程综合课改,要求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如建QQ群、微信等,以延伸第二课堂。

二、授课方式的改革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信息量丰富,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识记。多媒体课件通过链接方式,授课教师可将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可介绍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简洁明快,切忌太过花哨,否则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采用传统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授方式,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二)影像教学

播放由中外文学作品改编的经典影片,运用所学知识,对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进行赏析,分析文学作品的特色,形成独特的见解;同时通过影视作品,直观地感受作家笔下的世界和人生,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起到指导作用。

(三)精讲多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课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自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每节课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讨论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做到各抒己见,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见解;定期进行写作训练,将学生的感想通过文字展示出来,师生探讨对人生的见解和认识,使语文的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意义。语文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借助文学作品,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现实、个人的思想、人生本质等结合,这将成为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重心。

三、综合课改的关键步骤

(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量化考核系统

为扭转“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升学”的传统观念,本课题组尝试采用多样灵活的考核体系,将提高学生能力作为教学关键。

1.考核方式多样化

除闭卷考试外,撰写论文、读书报告、研究综述等,都可作为考核方式。调整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的比例,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将学生的上课发言、讨论、读书笔记、小论文纳入平时考核中。让学生充分重视《大学语文》平时的学习和积累,而不仅仅是应付期末考试。

2.增加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度

基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形势的需要,除考虑传统考试内容外,我们要增加可供学生任选的考题,检测学生课外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传统考试所引起的高分低能的弊端,防止应试教育的倾向,也可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和知识面,有助于文学课程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定期安排学生阅读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通过课堂提问、讨论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启发;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环节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学生根据授课教师的指导,阅读相关作品、文献或研究论著,了解学术前沿信息,运用各种电子数据库和电子书籍,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学术论文。因为文科知识的获得不局限于课堂,应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以上是《大学语文》综合课改组反复摸索,拟定付诸实践的思路和实施步骤,我们会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作为综合课改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教学环节的整合,授课方式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课改实施方案 篇3

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项重要任务。为真正把课堂教改模式抓到实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学生素质,提升自我教育科研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实施策略

(一)导学案设计

1.认真学习新课标,充分了解学情。钻研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准确把握每节课的目标及重难点。

2.多从学生角度思考,严格控制教师讲解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知识的生成,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的潜力。

3.教师语言要以引导点拨评价为主。引导点拨要把握好深浅,组织教学要机制科学,评价更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4.程序设计要贴合课型特点,构成科学的模式。新授课:情境-问题-策略研究-达标检测;练习课:回忆总结-练习巩固-达标检测;复习课:构建知识框架-方法梳理-典型题目训练-达标检测。

(二)课堂教学

1.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用心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从用心的发言中了解学情,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2.严格落实课堂教学四常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用心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协作交流的平台。

3.明确小组分工,发挥好行政组长和科任组长的火车头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潜力,充分认识到倾听、提问、争辩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构成有交流,有示范,有竞争,有帮扶的小组协作学习机制。

4.评价小结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和小组的整体发展。

(三)评价机制

1.评价要从学生的听、说、思、辩、讲、评、做入手,从课前准备、课上表现、小组协作、课内外及家庭作业的完成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

2.实行学生自我反思,学生对自己一天的在校状况进行回顾,并填写反思记录。

3.发挥好小组评价总结作用,每组每周要进行小结评价,每位组员客观的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4.课堂上用心引导学生进行及时性互评、师评。同时与作业评价、个别辅导评价相结合。

5.家长参与评价。坚持家校联系,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劳动、品行进行评价。

三、方法与措施

1.备好导学案,客观,适用,坚持课后反思。

2.用心参加研训,从其他教师的`课堂中学习课改新理念、新教法,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3.加强业务学习,从教育类书刊杂志、网络媒体中了解课改动态,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协助班主任做好小组建设工作。科学划分小组,组织各小组制定组名、口号,进行小组分工,定期进行组长培训。

5.配合班主任,开好班会、家长会,齐心协力抓好班级管理,加强家校联系。

6.制定培优辅差计划,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高质高效课堂发展。

7.加强学生读写姿势、书写习惯的培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用心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持续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课改实施方案 篇4

一、划分小组

从高效课堂上来讲,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最基本的学习单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是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所以小组学习在高效课堂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小组建设好,我认为它是决定高效课堂实施成败的关键。

首先,我们三把全班40多名学生按学习成绩、认知水平、智力水平、性格特点、管理能力等依次分成A、B、C、D、E、五个层次,每个层次8人,其中A层中的8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强,分别承担我们要组建的8个学习小组的组长。然后再将B、C、D、E、F五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按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习惯爱好等分到8个学习小组中,使每个小组中均含有A、B、C、D、E、F层次的学生。这样,各组间的学生综合水平相当,而各组内的学生的水平又有层次,这就达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这六个学习小组也就相当于8个小的平行班,“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为了学生便于组内合作交流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我们给小组内的学生编了学号。

二、学习小组建设

1、组长的培训:

(1)明确职责

①了解组内同学的思想动态,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打造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学习小团队。

②控制好组内同学自主学习、分层讨论和高效展示的进程中,做好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每一个学习段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

③控制组内同学的课堂学习秩序和自习、自主学习秩序。

④及时分配学习任务,督促组内的同学自主学习,按时高质量完成导学案任务。

⑤对本组同学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搞好评价和总结,提醒待优生确保学习效果。

⑥经常反思小组管理中的问题,组织组内同学开展每周一次的小组活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2)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

(3)给组长加“自助餐”。“自助餐”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扩充学习,方法和规律的总结上,还体现在管理上的指导、思想上的引导等方面。同时给他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4)给小组长们一定的“权力”。这也是树立小组长权威的时候。

2、小组成员培训

(1)做好各小组成员的思想工作,使学生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课改的宣传工作。

(2)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

(3)对所有学生的自学、互动、展示、质疑、评价提出具体的要求。

(4)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行改变。

(5)加强互助意识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自己提升的过程。

(6)给潜能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

3、完善小组的评价机制

评价应该是多元的,真正的评价应是引领发展,激发学习内驱力,增强小组凝聚力。完善评价记录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三、设计实用的导学案

本备课组两位老师,提前一周在集体备课时间探讨导学案的编写。编写导学案以设疑激趣为先导,揭示规律为重点,精点精练为策略,主动参与为途径,创新思维为核心,评价激励为方式,整体高效为目标,实现导学案导引下的高效课堂。

四、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的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是面面俱到地去讲解题纲,对于比较容易的内容,学生通过课本完全能掌握的,教师根本就不用浪费时间去讲;对于重点知识和批阅中学生出现问题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边检查边强调,这样一来, 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去自主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合作探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到讲台上自我展示,小组和小组之间或者补充问题,或者以记者或者其它身份提出新问题,或者另辟新径以解说员身份重新解说问题,教师适时点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是关于能力培养问题:高考题是最有说服力,教师可以借用高考题练学生审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自主检测】自测,并小组之间互相批阅,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让激情、热情、感动、震撼、期望和信任洋溢于课堂。在课堂中教师采用的形式是尽量少集体提问,多个别提问,多让学生动笔写,少口头检查,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有点紧迫感,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能及时和大面积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每节课上学生至少动笔写两次,教师当堂反馈给不合格的学生,并加强个别辅导

课改实施方案 篇5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完善,课改方法的不断更新,面对我区教育改革的新形式、新情况及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为了更好地地落实和体现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市“343”、区“一三三”课改模式,结合我校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课改工作,扎扎实实地搞好课程改革工作。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体系,不断深化我校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强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改目标

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力”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质量”为总体目标,真正地利用好课堂40分钟,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学有所得,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具体目标

要在倡导推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练习、拓展升华的和谐而富具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具有鲜明特色的本校课堂教学模式,并产生我校课改标兵、教学能手,形成有利于教师成长、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质量的课改经验。

四、课改操作

(一)、成立课改机构

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的具体职责是:制定课改方案、负责具体落实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的组织,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教师的培养,以及课改工作的评估。

组 长:李二有

副组长:吴计萍 王文斌

成 员:蔡 丽 王 佳

2、成立课改教研小组

根据课改需要,建立课改教研小组。成立低段教研组、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综合教研组。具体分工如下:

课改小组应承担下列任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标准,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师上课改达标课,开展听、评课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撰写课改教学论文。

组 长:吴计萍

副组长:王 佳 蔡 丽

成 员:李 燕 王 芳 李 磊 韩晋萍 吴玉萍

(二)方法措施

1、以校本培训方式为主,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方法,促进教师成长。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强力推进课改。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以促进教师成长,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全面实施课改方案。同时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各年龄段的具体要求,分步骤分层次实施新课改。在强化教师备课,学生课前预习的的同时,力求在课堂上实现“三个沟通”,即全员参与,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试,心灵沟通。

课后要求教师做好反思:及反思学生的核心地位是否得到凸显,学生的学习地位是否得到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激活。

2、构造科学的,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出发点,创设人人积极参与的“和谐课堂模式”,立足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融教、学、研为一体,并通过一些理论学习,制度激励等鼓励教师展示和提高个性化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要坚持温故知新,自学、研讨、展示、检测的步骤进行。

3、结合班级学生实际,科学建立高效合作小组。

(1)合作小组以4人为宜,可自拟组名。

(2)合作小组中设组长和第一发言人。组长和第一发言人,要轮流担任。

(3)开展优秀合作小组评选活动。班级每两周开展一次优秀学习小组评选活动,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4、坚持听评课,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力水平。我校组织“轮教互听”听评课活动。同时加强教学研讨,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寻找有本校特色的教学途径。领导要深入一线听评课,加强指导,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做好反思,共同提高。不仅如此,要在课改常规方面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活动安排

1、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课改业务学习

2、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25节课,并对所听的课程以“2+2”的评价方式进行公开、公正、客观的评价,以求共同提高。

3、每位教师要积极撰写课改论文与心得体会。

4、走出去,到兄弟单位去学习、听课,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经验。

5、积极培训骨干教师,树立标杆,典型引路。

通过学习培训,努力在我校形成“敢于想名师,努力成名师”的氛围,使大家学有典范,行有目标,以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扎实的进行。

五、实施步骤

课程改革实验分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xx、2——20xx、3)

通过宣传启动、外出取经、探讨研究,科学制定学校新课堂模式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及各教研组新课堂教学模式。

2、探究实践阶段(20xx、3—— 20xx、12)

试点班级:三年级 五年级

①实验年级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实施方案,进行新课程教材实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新教材、新教学观摩培训活动。

②开展课堂教学和实验专题研究,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与资料。

③进行阶段性总结,实形成初步的'成果和经验。

4、全面推进阶段(20xx、1——20xx、8)

在实验年级的带领下,积极在全校推广成功经验,实施新模式,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力推进课改品质深化,真正达到“以研促教,以教带研”促进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5、总结评估阶段(20xx、9——20xx、12)

总结反思:

召开师生座谈会,汇报学校课改的做法和效果,对于典型的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新课改的实施,带给我们每位教师一个全新的命题,使我们有了更广阔展示能力、展示水平的舞台,我们将在全面实施新课改与体现学校特色方面唱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旋律,不断研究与积累,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力争成为新新课改的排头兵。

课改实施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洋思中学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构建理想的教学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同时,在构建理想课堂的探索实践中,积极倡导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的工作方式,让教师成为“实践着的研究者”,真正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二、实施的目标:

1、借鉴洋思“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25+20”课堂教学模式。

2、创设优良的课堂学习环境,打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建立健全科学的合理的多渠道的最有效的课堂反馈机制。

3、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通过理想课堂的研究和构建,打造我校教育特色,使学校成为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

三、实施策略: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小组

成立戍上中学“学洋思”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

组员:全体教师

组长进行全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副组长负责具体的领导和实施,各组员具体进行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抓住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组织交流和汇总,有机结合,推进学校“学洋思”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学观念

1、加强理论提高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通过讲座、培训、研讨、反思、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及理论修养,从而为实验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上支持。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在形式上模仿,而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上的转变。首先将学习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通过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充分理解新的思想、明确新的做法,取得一致认识。其次对全校教师进行新课改理念的全面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理解新课改的思想、理念,以及各环节的目标、原理、做法和注意事项等。

2、依托现有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学习活动。譬如利用周校长从考察杜郎口中学等带回来的学习资源,如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光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观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驾驭能力。

3、加强教师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及时交流在实验中的经验教训,以沟通作为教师合作的有效方式,从而使课改的实验实现教师合作,互动提高。

4、为教师外出培训提供机会,使教师能够及时补充知识与技术,为课改的实施提供有益的补充。

5、加强校本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以培训促提高,以培训促发展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

(三)、认真落实“25+20”教学模式,即: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核心,学生活动不少于25分钟,教师讲解不大于20分钟,师生全程、全面合作,真正做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教学时间分配大致如下:

第一部分:组织教学(3分钟左右):

包括三项内容:

①板书课题;

②揭示目标;

③自学指导。

1、板书课题,简称“板题”,包括导入和板题两部分内容。

操作要领:

上课以后,教师先用一两句具有启发性或激励性的话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同步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也可以用投影显示),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例如语文教师上课时一般不解题,不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也不范读。课文标题的含义,等学生读完教材上的相关材料以后自然能理解,教师不必先讲;至于作者和时代背景,凡是教材注释上有的,学生在自学时又可以看得懂的,教师也不讲;有的时代背景教材注释上虽然没有,但是在历史课上已经学过相关的知识,学生通过整合历史知识,一般能够理解,所以教师也不讲。课堂上的时间是宝贵的,教师要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到本节新授知识的学习上。

2、揭示目标,简称“示标”。

按新课改的要求,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知识目标;

②能力目标;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操作要领:

(1)要明确具体、能够测量。教学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下课时,用一份试卷就可以测量出当堂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是否达到,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不容易测量,所以,教师每堂课只须出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不必出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由教师自己来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渗透来达到,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教学目标各不相同。例如复习课的目标就比新授课的目标要求高,既不能重复新授课的目标,更不能降低新授课的标准。

(2)要准确、实事求是。即在广度和深度上应与教材和课程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能随意拔高,也不能随意降低。如果不实事求是,要求“知道”的,却拔高为掌握、运用,要求掌握、运用的,却降低为“了解”;要求熟读的,又设定为当堂“背诵”,这些不实事求是、当堂不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没有意义,就是搞形式主义。教师制定教学目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做得到。

(3)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内容不宜太多,一两句话即可,要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也是对教学大纲确定的学科总目标的具体分解。如果每节课都能达到教学目标,那么最终也就达到了学科总目标。

(4)出示目标的方式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内容简单,就用一两句话口头表述,内容多的就用书面形式表达(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无论用哪一种方式出示目标,出示的时间都不能太短,应该让学生听完或看完之后还有思考的余地。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一两句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紧张高效地投入自学。

3、出示自学指导,简称“示导”。

学生的自学要以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指导不当,就会无序、无效、甚至把自学引入歧途。

操作要领:

(1)、让学生明确本课自学的时间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自学时间,一般为6-8分钟,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时间也不宜过短,例如有的老师让学生认真读一分钟书,既要求学生认真读书,又只给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来不及认真读,时间就到了。

(2)、给学生以自学方法上的指导。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在答案下划线,在重点词语下加着重号,难点、疑点划双线或“?”号。可以质疑问难,但不宜边读书边讨论。如果班内有学生基础特别差,刚开始自学就学不下去时怎么办?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教会这些学生使用工具书,遇到生难字时就查工具书。如果查了工具书还不懂,那就用第二种方法:小声与同学讨论。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那就用第三种方法:举手问老师。

(3)、出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这样才有针对性。思考题要考虑概括性、典型性,每一道思考题都要对应着教学目标,思考题的问题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检测题题型、难度应与例题相当,题量不宜过大,一般以两三道为宜。也可以是课后习题,但要选择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或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先学”环节(12分钟左右):

出示自学指导以后,进入第一个主要环节“先学”。先学分为两步:第一步,学生读书或看书;第二步,教师检测自学效果。

1、学生自主学习:读书或看书(6---8分钟)。

“先学”,是学生按照自学指导,从读书开始的自主学习。学生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试验、发现难点做记号、模仿例题做习题等等。文科一般是读书,要带着问题读,边读书边思考,语言类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读一遍就能感觉出句子有没有语病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能力;理科一般是看书,边读书边思考,既要记住公式、定理,看懂例题,还要能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理科重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

操作要领:

(1)、学生自学时,教师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一般不说闲话,不做闲事,不板书,不东张西望,不随意走来走去,更不能离开教室。但是,教师要巡视、关注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按老师的要求专注地自学,没有一个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比如,对认真自学的同学表示出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用目光暗示或说上一两句悄悄话,促进他高高兴兴地认真自学。如果有学生遇到困难举手求助,老师要马上给以帮助,当然,不能干扰其他学生学习。如果发现几个学生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教师就要告知学生,把这个问题先放一放,跳过去,到后教时再统一解决。

(2)、全面了解学情,了解学生自学进度,适时引导,为下一步的检测和“后教”做好准备。教师根据对学生自学情况的了解,在自学时间快到时,可以问学生“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如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完成了自学任务,那就可以转入下一个环节;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未举手,教师就要适当延长时间。

2、检测自学效果(5分钟左右)。

学生完成自学任务之后就及时转入检测。检测的方法,一般以练习板演为主,这样更容易暴露问题。教师检测的内容就是学生自学的内容。为了最大限度地了解学情,教师在检测时,应选择后进生作为检测的对象。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可以把培优补差落实到课堂上。如果教师只让优秀生回答或上台板演,那就会掩盖问题,后进生的问题就不能在课堂上得到很好解决。如果等到课后再去补差,又会耗时费力不见成效。一般来说,好学生出错的情况,都可以在后进生的回答或板演中反映出来。后进生答错了,板演错了,问题暴露了,教师对学情就心中有数了。

板演练习是教师了解学情,发现问题的重要环节,一定要组织好。

操作要领:

(1)、上台板演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三个人,这样既便于教师安排,又便于讲评归纳。

(2)、给板演的学生划定各自的位置,要求学生只能在规定位置书写,还要预留出下一步其他同学更正和老师总结规律、归纳结论的位置。

(3)、明确板演的书写要求:书写端正,格式规范。

(4)、同时,教师要巡视,收集好、中、差各类有代表性的学生做题当中的错误,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问题还是个别性问题,是属于旧知识回生出的错还是新知识未掌握出的错,或者是粗心大意计算错了还是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对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下一步的“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根据学情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或者说是“二次备课”。学生做检测题或者在板演练习时,教师不宜辅导后进生,因为这既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也会影响全班同学独立思考,紧张练习的效果。

第三部分:“后教”环节(17分钟左右):

检测是进入后教的前提或桥梁。“后教”并不全是教师讲,而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它可以分为两步:一是学生订正,二是教师点拨。

1、学生订正,生生合作(5分钟左右)

台下的学生做练习,台上的后进生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台下的学生做完检测题以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观察台上学生的板演,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一看思路,二看方法,三看步骤,四看结果,五看规范。从这五个方面看有无问题,准备参与更正或讨论。教师应启发尽量多的学生上台更正。一般情况下,如果检测题难度不大,所有学生都发现了问题,教师应先让后进生上台更正,凡后进生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叫中等生、优秀生,要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后进生不能更正的,再找中等生、优秀生上来更正。既要找出做错的地方和原因,又要讲清为什么错,学生可以质疑问难,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在这时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在这个“兵教兵”的过程中,后进生的错误得到了纠正,疑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就把教师原来要在课下完成的补差任务移到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完成了,可以节省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后进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又得到了提高,优秀生和后进生各得其所。这就把面向全体、培优补差落到了实处。长此下去,好学生能说会道、思维敏捷;后进生也能逐步赶上来,当堂学得懂,学得好,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点拨(12分钟左右)

凡是后进生能正确解答的问题,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学生不能更正的问题,难度小的组织学生同桌讨论,会的教不会的;难度大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提高讨论质量;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组织全班讨论,各小组发表意见。全班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学习。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帮助归纳总结,并及时把结论板书出来,让学生当堂记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理论上来讲,全班有一个学生能解答,教师就不要急于讲,教师要退到最后一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要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操作要领:

(1)、补充:教材上不足的,学生理解不全面的教师要适当补充。

(2)、更正:学生理解有错误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错误思路、原因给于分析、更正、指导。

(3)、点评:教师的点评主要起五方面的作用:一是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通过老师来解决。二是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学生在自学和讨论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基本会了,但表述和书写不够规范,老师要予以纠正并培养学生用专业用语表述和书写的习惯,如数学语言、化学语言等。三是扩展学生的思路,给学生提出多种解题的思路,扩展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四是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内在的规律和逻辑线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五是就学生回答问题的不良方式和习惯做出指导、矫正,尤其是要针对影响学生今后发展的问题作精当点评。

(4)、归纳总结:不要就题讲题,一题一题地讲,而要一类一类地讲,一步一步地讲,由个别到一般,即由这一道题或几道题归纳出理论知识,总结出解题步骤或规律,再指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按顺序讲解:按问题的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分类,一类一类边讨论、边讲解,边板书,合二为一,合三为一,这样讲有序,省时,高效,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6)、拓展延伸:教师既要把学生领进教材,让他们学得懂、记得住,又要根据教材的范例总结出一般规律,再用这个规律去指导实践,把学生领出教材,让他们学得活、用得好,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

第四部分:“当堂训练”环节(13分钟左右)

“当堂训练”是指运用所学知识,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背记重要知识点,二是完成作业题;训练的形式则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批改学生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当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操作要领:

(1)、要保证训练时间不少于10分钟,让学生能在做题的实践中,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要注意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所以教师务必精心设计习题,要出有价值、高质量的题,不要粗制滥造的题。

(3)、要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根据学情,把作业分为“必做题、选作题和思考题”,重点设计好必做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4)、要指导学生做题方法,先复习再做题。在做作业之前要再看一遍例题,先消化理解所学的内容。不要一拿过作业本就做,这样往往容易出错。

(5)、要强调学生当堂独立完成。教师不辅导学生,不干扰学生,确保学生聚精会神地做作业,如有错误,待课外辅导。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牢固地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求甚解地完成作业,或者抄袭别人的作业,那就起不到做作业的作用。做作业如同考试,限时当堂独立完成,就很好的保证了学生能及时练习,独立练习,快节奏练习,解决了学生因课下做作业时自觉性差,随意性大而导致的抄袭作业或不做作业等问题。

(6)、课堂作业要有代表性,适度和适量,确保能在下课之前完成。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珍惜课堂的每一分钟,让学生多练、精练。教师一般不当堂批改作业,下课时,把课堂作业收走,到课下再认真批改。对没有当堂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记下姓名,作为课下补差的重点对象。

(7)、要强调学生纠错。有题必做,有错必纠。除作文外,作业都要当天批改完毕并发给学生纠错。教师批改以后的作业,学生如果做错了,必须更正,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更正错误。教师和学生都要建立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含测试和考试)之后,将其中做错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教师既要重视这些错题,从中找出教学难点和规律,又要督促学生经常看看这些错题,反复练习,可以有效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出现。

以上四个主要部分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不能截然分开,在时间分配上也不能死板分段执行。这只是“25+20”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在应用时,不必生搬硬套,必须灵活运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统一思想,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更新,人人参与课改工作。同时,争取社会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2、以评价为导向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组织教师认真参加上级举行的教研活动及全面的校本培训,认真开展教法、学法的研究。

3、教研组定期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的展示,召开研讨活动,研究课改进展情况,并收集有关资料。

4、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和硬件支持。

五、本学期工作安排:

二月份:

制订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与“学洋思”课改工作方案。

三月份:

1.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制订校本培训计划。

2.申报区级教科规划课题。

3.启动课改工作,各学科教改带头人开示范课。

四月份:

1.“学洋思”课改理论学习专题研讨。

2.第一次教研活动周活动。

3.迎接市“教学规范四项达标”检查验收。

五月份:

1、区学科教科研论文案例评比

2、“学洋思、杜郎口”教学主题展示。

3、第二次教研活动周活动。

六月份:

1、各教研组按照要求汇总上交课改材料,教科室进行资料归档。

2、教师课改工作情况反馈,教研组上交工作总结。

3、学校课改工作及教科研工作总结。

课改实施方案 篇7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龙家圈乡小学教育精品、实现高位运行;为矫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资料、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在全县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用心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实施资料和策略

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务必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取、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构成等。

(1)备资料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2)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

(3)备训练

依据教学资料和学生实际,精心选取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教材,教师务必先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用心性。

具体策略:

抓实群众备课。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资料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群众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群众修改,真正将集备制度落到实处。

2.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靠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

(1)提高教学资料的高效性。

课堂教学资料的选取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取。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思考,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到达资料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务必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取特定的教学方法。要从教学资料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学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透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讲求使用效益。

(6)提高问题设计的高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透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当然,高效课堂教学环节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以上六条外,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问题、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问题、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与学生主导地位的实现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教师的示范作用与课堂教学细节问题等等,都值得去认真研究。

具体策略:

(1)创新教研课。本学期一人至少一节优质课,以“高效课堂”为主题,拉开过程,展示成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落实教学反思。本学期要求老师将进行“高效课堂研究”的案例与反思写在教师笔记上,每学期10篇,每篇字数不少于800字,乡、校组织展览、交流、评比。

3.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要切实杜绝布置超多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防止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高效训练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坚持做到精编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度;务必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务必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具体策略:

抓实“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认真考核、认真教研)的查评工作,将教导处抽查和组内自查结合起来,搞好学生作业负担调研。

4.提高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课后辅导要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补差的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辅导。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差”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具体策略:

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各方面的潜力。针对学困生的薄弱点,加强辅导,促其不断进步。

挖掘苗子,培养尖子,以好带差。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5.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具体策略: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实施高效的手段,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充分体现发展性。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导向作用。

教研室建立各学科全面调研和重点学科调研相结合的常规调研制度,真正切实、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老师。

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本人的评价,如透过听课、考评、问卷或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工作有效性的提高。

实施推荐

1、各年级组和教师根据本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有效教学专题研究,广泛学习,统一思想,加深对实施高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教导处、备课组及时制订与高效教学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是常规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高效运行,确保有效教学顺利推进。

3、加强教学常规考核的力度。根据县局下发的《关于在全县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中的重点资料,大力加强常规管理考核,坚持月检查考核制度,严格考核,与奖励挂钩,认真向教师反馈考核状况,促进整改提高。

4、备课组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高效课堂”的实施状况,根据实际状况,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及活动方案,进一步优化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的的水准。

课改实施方案 篇8

一、目的

根据县教育局通知精神,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思想解放和新课程改革工作,使全体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深入领会新课程、新理念,并通过对新课程教学的不断研究与探索,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定我校科学发展,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制定课改公开课、示范课实施方案。

二、大赛组委会

主 任:程俊恒

副主任:赵华须

组委会成员:各教研组长

三、参加对象

所有任课教师。

四、组织安排

第一阶段初赛

各科组自行组织开展本学科的公开课、示范课讲课,要求任课教师全员参加,每学科评选出一名选手,参加学校决赛。 实施细则:

1、听课:各科组长为听课组组长,负责安排听课时间和班级,听课、评课等组织工作;每位老师必须听完本学科教师的课(并提倡跨学科听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并做好

科组评课工作。活动结束后,将听课和评课记录交科组长检查备案。

2、教案:完整的课时教案,即内容主要包括课题、授课班级、教学目的任务、教学重、难点,课型,主要教法,学法指导,思想教育,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

3、上课:每位教师自选一课时教学内容,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做到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后科组长给学生发放课堂教学信息调查反馈表,检查教学效果。

4、评课:按照宜阳县教育局所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课,本着真心实意帮助同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对事不对人的评价原则,评出水平,评出质量,总结成功经验,或提出改进工作意见,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听课、评课活动结束后,上课老师每人上交一份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科组长写一份活动总结,交教导处存档。

五、总结表彰:

1.总结表彰在讲课中中获奖的教师,并在本科组上教学展示课,开展教学研讨与反思活动。

2.获奖教师在学校“名师”评选、评先评优及职称聘任等方面优先考虑。

具体评分标准:

1.教学目标(10%):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程度;可操作的程度;

2.学习条件(10%):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处理;

3.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15%):学习优质课活动方案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4.学生活动(15%):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5.课堂气氛(10%):课堂气氛的宽松度;课堂气氛的融洽度;

6.教学效果(20%):目标的达成度;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师生的精神状态;

7.学科特色(20%)。

课改实施方案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影响:教师将重新规划和发展自己;教师将重新认识自己在课程决策、开发、研究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建设者。新的课程改革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首先,目前,我国首批实验区已进入总结推广阶段,而我区刚刚入新课程改革实施阶段,对于我们而言,过去的一年接受的是各级各类通识培训及学科培训,真正的走进新课程还得说是从今年9月份使用新教材开始,我们的教师才真正开始重新规划和发展自己,才真正开始向自己挑战。那么,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说,对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方面面的状况要加以关注,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成绩,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成长,还要关注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成长。

其次,来自实验区的经验也已经证明了新课程的改革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教师建立课改档案行之有效。

再次,虽然实验区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但要真正把新课标精神落到实处,实现真正意义的课程改革,还需要我们辛勤探索出符合我们自身实际的教学路子,积累起我们自己的经验与教训。

第四,教师要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必须要积累起过程性资料,并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因此,为教师建立“课改档案”,无论是从学校的管理,还是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看,都应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二、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教师“课改档案”的研究,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为学校科学、全面地评价教师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推行教师“课改档案”,更好地促进我校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师课改档案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课题实验,应研究的内容很多,现提出主要内容如下:

1、 教师课改档案的作用、意义;

2、 教师课改档案的原则;

3、 教师课改档案的内容、特点、规律;

4、 教师课改档案与教师成长;

5、 教师课改档案与学生成长;

6、 教师课改档案的弊端与改进。

四、研究的步骤:

1、 开题:

开课题计划于20xx年10月开题,对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和要求进行布置,并交流学习教师课改档案的先进经验。

2、 研究步骤:

该课题计划研究五年。每学期将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

五、课题实验研究组织领导

组长:赵 燕

成员:倪 和 梅 宋 金 辉 王 玲 张 秀 红

田 立 敏 王 爱 君 孙 翠 珍 李成良

课改实施方案 篇10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xx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通知》(教师厅函[20xx]5号),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为确保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于20xx年秋季全面展开,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立足甘肃实际,借鉴先期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和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和教学要求,增强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和责任感;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体例特征、结构特征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了解和掌握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的情况,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逐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完善高中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体系,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支撑和保障,为各普通高中学校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内容与对象

(一)培训学科: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门学科。

(二)培训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总体情况及各学科课程方案的介绍;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介绍;各学科有关重要内容的解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培训;有关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辅导;教学评价方法的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教研活动特别是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等。

(三)培训对象:20xx年我省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民办高中,下同)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分学科参加)、省市县高中学科教研员,共计约万人。

三、培训时间

(一)准备阶段:6月5日—7月20日,各市(州)完成各学科班级组织工作,组织对班主任、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培训,配发课程资源,组织学员做好学习前各项准备。

(二)培训阶段:7月28日—8月6日,组织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个学科教师学习。每天5学时,共计50学时。其中学习视频课程2小时,在线学习、交流和研讨时间不少于3小时。

(三)总结阶段:8月7日—8月17日。各市(州)培训主管部门将本地区培训工作总结报告(电子版)报送至“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邮箱。

四、培训组织与管理

(一)本次远程培训工作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省教育厅专门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由分管副厅长担任小组组长,成员由省教育厅基教处、师范处、财务处、民教处、督导室,省教科所、省电教中心负责人以及十四个市(州)教育局负责人。省教育厅成立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执行办公室),执行办公室设在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项目执行办公室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省项目管理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我省培训实施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协调多方力量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组织新课程省级骨干培训,组织培训者培训,加强与教育部相关部门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省教育厅成立巡视督查组,对各地培训工作进行巡视、指导与督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二)网络培训服务平台的主要职责。“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挂靠在中央电教馆)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具体协调工作。通过招标机制遴选有关专门网培训机构提供远程培训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具体任务分配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负责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学科;北京今日园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新思考网)负责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负责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学科。

网络平台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参与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和培训光盘制作,协助专家团队进行教学,组织专家在线辅导、远程答疑,提供教务管理服务,制作操作指南,配合培训者培训的实施,组织在线研讨和提供培训信息交流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三)各市(州)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解、细化我省的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本地区针对培训工作的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市直高中的培训工作;成立检查小组,对各县(市区)培训工作的准备、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向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和省教育厅上报本辖区辅导教师、班主任、联络员、参训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审核各县、区呈报的学员培训成绩报表;为本辖区远程培训项目的实施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并对本地区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四)各县(市区)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本县(市区)学校、教师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县(市区)集中学习点(以下称为“学习中心”);做好本县(市区)各“学习中心”班主任、指导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遴选工作;及时向所在市(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本县(市区)班主任、指导教师、联络员、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制定本县(市区)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培训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做好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选派辅导教师的接待和在各学习中心的分配工作;做好本县(市区)普通高中教师参与培训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存档、上报工作。

(五)普通高中的校长、“学习中心”配备的班主任和指导教师是培训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对顺利实施和完成本次远程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全面负责该中心培训期间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对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按时参加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班学习活动,了解本班学员学习进度,记录学员学习活动参与情况,对跟进不足的学员进行督促,检查审核作业。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负责本班学习指导,组织并引领学员研讨,点评并推荐优秀作业,编辑并提交学习简报。各地要选择富有经验和责任心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担任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已进入实验省区的高中课改优秀教师承担辅导工作。同时,要切实发挥教研部门的力量,要求各市(州)教研部门积极总结和利用在“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教师教学远程研修”平台中开展的两次研修经验,保证本次培训的顺利实施。

(六)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网络技术人员,其职责是:密切配合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开展工作,协助行政部门、班主任、辅导教师进行管理与辅导,解决学员在注册及学习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做好本地的技术保障工作。

五、培训原则及方式

(一)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进入新课程的高中一年级各学科教师进行系统的全员岗前培训,原则上各学科任教教师都必须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系统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二)组织方式:采取班级化组织管理。组班方式以县为单位,分学科组班(网上虚拟班级)。每个班不超过100人,设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各1名。各市(州)、县(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组织学员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学科集中参训。各市(州)、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学习中心”,组织学员集中培训。

各市(州)、县(市区)高中学科教研员、各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按相应学科组班进行学习。

(三)学习方式:由市(州)、县(市区)集中安排学员在“学习中心”学习。其学习形式主要包括:通过多媒体投影在线或离线(dvd光盘播放)集体收看专家主讲的视频课程;辅导教师组织学员针对专家授课内容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开展网下的研讨和交流;学员个人借助可上网的计算机自学网上的拓展性课程资源和相关学习资料,参与网上的案例研讨和专题讨论,提出问题或咨询,接受专家的问题解答和教学指导;按要求完成相关作业等。

(四)辅导方式:本地研讨、在线交流与专家答疑相结合。本地研讨应在班主任与辅导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在线交流应在本地研讨的基础上,在课程专家团队的主持和指导下,组织学员进行学习交流和专题讨论。针对各地学员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由课程专家集中答疑指导。

六、培训实施及流程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工作从20xx年6月启动,分阶段、分学科逐步推进。具体实施步骤为:

(一)6月10日前,各市(州)应负责将参加本次培训的不同学科的教师人数(含高中学科教研员、各高中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设施设备的数量及技术状况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上报“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邮箱。另外,各市(州)对各县(市区)学校上报的上述信息数据进行认真审核,按照参训学员的数量和分布状况,设立和确定“学习中心”。(注:“学习中心”在冠名时可以其所在学校为基础,冠以“高级中学学习中心”、“xx学校学习中心”等),确定学习中心负责人与技术保障人员。指定“学习中心”所在学校的一名校长和两名副校长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培训期间该“学习中心”培训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二)6月11日,省教育厅将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组织进行对管理者进行培训,一是部署我省“国培计划——20xx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工作;二是对各市(州)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学习中心”负责人、技术保障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培训流程,各级培训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

(三)6月20日前,各市(州)按附件2的信息上报要求(相关表格请在省科所网站下载:),完成统计参加培训相关信息:

1.将各县(市区)应接受培训的教师按学科进行编班,原则上每个学科为一个班,并确定每个培训班级培训期间所在的“学习中心”。对于学员人数超出50人以上的较大班级,可再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学习组,便于组织网下的交流、研讨。

2.为每个培训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和培训辅导教师,对人数较少的小学科,可二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

3.各市(州)指定一名同志作为联络员,负责与“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接洽工作。

(四)7月1日前,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将帐号分配到我省;7月10日前,完成辅导教师、班主任的注册报名工作;7月20日前完成学员注册报名工作,以便学员及早体验网络平台操作。7月22日班主任在各学校校长的配合下完成审核确认工作,7月24日之前,“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将确认信息(线下)上报给平台,7月25日完成用户调整工作。

课改实施方案 篇11

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提高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所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的旗帜,拉开了帷幕。此次高中课改的重点、难点的哪里?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管理、评价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明确普通高中的性质及培养目标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发展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对其终身发展具有独特价值。高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承担着重要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普通高中教育进一步定位,即:“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确立了五大培养目标:一是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贡献的愿望;二是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三是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五是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为实现上述五大培养目标,此次高中课改,应在以下五方面实现突破:

一、精编终身学习必有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的实践。

二、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三、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五、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可以说,此课程方案,无论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到课堂管理都体现了全新的思路,洋溢着鲜活的气息,将对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产生深远影响。

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高中课改的重点是要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重要理念变化使课程的结构相对灵活、自由,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学校的课程必须是基础的、多样的和可供选择的。高中课改的难点,具体实施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改加大选修分量,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大了,老师课程的灵活性大了,的确易激发教与学双方的兴趣,但由于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差别甚大,能否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选择教师如果厚此薄彼,学校该怎样的排课和协调。肯定会发生新课标上有要求,但我们没有相应教师教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尽可能的协调,尽量满足学生选修的要求。

2.课改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却没有减少内容含量,对教师的教学是个极大的挑战,可能影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不断提高,在规定课时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新课标的评价理念和方向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活动,但除了学习成绩的评价是刚性评价。由教师主导的文本评价和由学生主导的过程评价都是弹性的,所以要防止的这两种评价流于形式或混入暗箱操作,保证评价的严肃、公正、透明性。

4.二十多年高考制度已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教师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教师都说课改好,但一点也不兴奋,他们担心课改会变成说做两张皮,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和学校对老师的教学评价尺度不改,选修课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或不科学,课改就有可能变味,所以新课改要宣传其功能、社会价值、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性,要科学的评价教育教学的效果,期待与课改相配套的高考制度,逐步实施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5.大家都认为新课程的理念非常好,能否全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关键在教师的水平和教学设施,实施高中课程的师资滞后之虑,成了当务之急,成了学校管理的焦点。目前的实施准备与新课程方案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怎样建设一支与新课程方案相匹配的教师队伍和育人环境,应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并逐步完善,也有待于决策者、专家与一线教师共同不懈的努力。

建立新课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

新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新课程与现行高中课程方案相比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在教学上采用学分管理,在评价上实行学生学习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新课改对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充电”,补充新知识,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教法。加强培训学习,适应课程功能、结构的改变,使学生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宽,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的改变,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负责,实现自我成长,感受成功的快乐与体验,将“主动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纳入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高质量的互动、有效的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要总结一期“课堂质量工程”的达标经验,以二期工程为抓手,实施高中课改,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

可以预见,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将使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实现一次新的历史性跨越,将使广大高中学生开始走向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宽广的领地,让这一“理想的课程”或者说是“决策者的课程”,变为学校的现实,成为全社会大家的课程。

课改实施方案 篇12

如果把教学过程看着是一条生态河流,那么它的上游就是老师的备课,中游是师生互动,下游是学生的课外延伸和拓展。就师生互动而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阵地在课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实现由“教”到“导”的真正转变。因此,每一个教师务必格外重视课堂建设,应坚持多方向、多角度地改造课堂,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每个学生带给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1、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原则,正面引导和帮忙每一名学生。

2、从教师方面而言,实现课堂由老师讲授到学生自主学的转变,构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去主动发现、学习知识,在研究和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3、创设友善的学习环境,打建良好的学习的平台,构建高效、合作、愉快的课堂环境。

4、实践洋思“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兵教兵”的模式,落实小组合作教学,建立健全科学的合理的多渠道的最有效的课堂反馈机制。

5、实践因材施教、分层施教的方法,以梯度练习,来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准备阶段

(一)建立机构。校长室直接领导下,教科室和教导处具体负责,各处室干事领衔各学科的改革实施

(二)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把全校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教学改革上来:

①召开全校老师会,由校长亲自宣讲和辅导;

②发挥“教师讲坛”的理念引导作用,务必使全校教师构成共识:教学要改革,改革出活力,改革出效益。

(三)理论储备。以主题讨论形式,分四个模块,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杜郎口教学和洋思中学的教学改革经验,掌握其理论,理解其精髓,借鉴其方法。实行“拿来主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①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组织广大青年教师进行沙龙研讨。

②全体校骨干和带头人做学习的排头兵。以“菁菁铜小”为平台,展开网上主题讨论,同骨干引领,所有老师参与,同时相关领导要到各教研组蹲点指导。

③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分学科观看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片,解析省电教中心的案例教学片,力求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教改理论方法,作为我们教改指导和借鉴。

④组织好班主任群体工作,实际参观杜郎口中学,感受其精神面貌,从而构成思想触动。个性是要全面掌握全班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以便于在改革实施阶段划分学习小组。

⑤教导处成立“核心团队”,拿出一个改革的基本框架,供学校领导和教师广泛讨论,集思广益,修订完善,以备实施。

(四)理念宣示。准备好相关的标语:“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班级我管理”、“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等,悬挂在新大楼前,并采取其他措施,渲染教改气氛,营造有利于教学改革的环境。

三、实施阶段

(一)改变教室布局

(1)各班增添花架,以种养殖活动为契机,摆放盆栽花木,和谐化、友善化班级环境。

(2)改变桌椅摆放布局,三桌呈“T”字型摆放,将全班学生划分为6-7个学习小组,便于展开良性竞争,便于实施“兵教兵”“合作学习”的小组组合策略。

(3)建立学习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实行捆绑式评比,各组都有各组的竞争口号,经常性评比,逐步探索小组学习的激励方法,改革作业设置和批改的有效方式,增加作业的面批次数。

(4)各年级增加水桶,便于学生课间自取白开水。

(二)“学程预设案”的编制

之所以将教案名称改为“学程预设案”,就是期望教师从备课开始,从研究自己如何教向研究学生如何学转变。新的备课要体现由“教”向“导”转变的思想,老师首先务必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本课的教学资料,全面整体的把握教学资料,进而紧扣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探究的题,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习资料;教师还务必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学习的基础,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用心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由易渐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学程预设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一备学生预习的资料和方法;二备学习资料问题化的呈现方式;三备如何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四备如何关照不同层次学生;五备如何引导学生透过思维导图归纳所学知识。

备课是为上课准备的,所以务必注重问题的预设。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最想讲的知识,课堂互动中可能会生成的问题,这些都务必要有相应的设计。

其次,改变备课方式。一向以来,教师都是各人备个人的课,忽略了群众的智慧。我们将采取群众备课形式,每周二下午,所有语文老师集中备课,周三下午数学老师集中备课,周四下午,所有英语老师集中备课,以这种形式,使备课环节落到实处。

(三)构建“三步六环”的课堂基本模式

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我们期望“三步六环”模式既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尊重老师创造性,又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个性,将听、说、读、写结合;思、议、探、练一致。课堂流程用结构图显示如下:(略)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要做好三点:

1、解决基本问题。所谓的基本问题就是学生透过文本自已能解决的问题。

2、标示疑难问题。自学中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要标示出来,为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3、突出重点问题。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小组中讨论,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记下,留待班级讨论时提出。

课堂上,学生有了问题,就应是教师作用的最佳时机,老师如何处理问题?

1、组织筛选问题。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精编出具有目标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讨论交流。

2、启发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透过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3、互动点拨。同时教师适时介入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保证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向性和顺畅性。在自学互学的基础上,帮忙学生梳理所学,构成思维导图,以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课堂作业务必紧扣教材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讲究层次性,实施分层要求,对有潜力的学生鼓励做第二目标题。作业中的问题实施兵教兵的方法,以求共同进步。

(四)强化过程管理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合作和探究带进课堂。教师要把尊重的话语,民主的作风送给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和用心的态度去羸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从学校层面来说,我们还务必强化过程管理,使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1、议课。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互动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即时效益与终极目标的关系。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学校组织各学科骨干和带头人研讨新课程理念下我校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各教研组实施一课一议:在本节课中导学方法、策略、手段、技术等如何优选与创新?如何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充满合作讨论的气息,充满激情碰撞的火花?如何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磨课。各备课组要强化群众备课,教师要以“铜小学程预设案”为蓝本,认真进行个人再备。各组要努力发挥群众的智慧,团结协作,由“学程预设案”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经过“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的反复尝试,争取经过一年的积累,磨合成我校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我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升本校老师的整体实力,打造学校品牌课,提高老师的知名度,构成教学特色。

3、赛课。为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下半学期,教科室计划会同教导处组织年级赛课活动,逐步建立铜小课堂由“教”向“导”的转变。

4、评案。教科室计划下半学期组织一次“学程预设案”优秀案例征集评比活动,入选案例将挂在网上,并推荐参加省市区评选,用学校评价的形式促进高效常态课的推广,树立课堂教学安全的典型。

四、总结完善阶段

(一)骨干团队成员每周写1篇教学反思。备课组长每月写1篇学科实验阶段性报告。教科室和教导处务必针对各教研组汇报上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拿出对策,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对实验进程进行调控指导,逐步完善课改资料。

(二)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为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着力新课程评价机制的尝试。评价课堂──看“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师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进行评价:

①教师自评。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②学生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

③督查组评。由学校领导及学科能手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了解状况做出评价。评价学生──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潜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并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38 4027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