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课 小学研讨课活动方案(案例)【通用5篇】
【导言】此例“研讨课 小学研讨课活动方案(案例)【通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研讨课实施方案【第一篇】
一、从本学期第9周(4月6日―10日)开始,采用日常研讨和集中研讨相结合、骨干教师指导与教师交流互动相结合、教学专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生成问题即时探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山东省教学研究网”(省略)或“山东省教师教育网”(sdteacher.省略),对普通高中各科目教学进行跟进式指导和研讨。每次集中在线研讨前在网上公布课程安排表和骨干教师名单。
二、省教研室根据高中各科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学需求,围绕模块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高效课堂的创建、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确定部分研究课题,提交各学科教学联系学校和省级骨干教师团队,明确各联系学校和骨干教师侧重研究的课题,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研究成果或案例,以便于网络研讨活动的开展。
三、各科目联系学校要根据研究课题的任务分工,积极组织有关科目教师开展研究活动,按时提交研究成果或案例,供在线研讨活动中参考和借鉴。联系学校提交成果或案例时,凭学校账号(另行公布)登录到“2009年山东省高中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窗口,在“联系学校提交资源”栏目提交。各联系学校由一名学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确定一名联系人,与省教研室和骨干教师团队保持密切联系。
四、省教育厅公布的省级骨干教师团队要积极参加跟进式指导和研讨活动。骨干教师团队采取分工合作方式,针对各科拟定的研究课题和学校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以课程团队专家身份,通过个人账号(另行通知)在“2009年山东省高中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窗口登录,在“课程团队推荐资源”栏目提交研究成果或案例,并与教师开展研讨,实施指导。骨干教师团队的分工与工作方式由省教研室确定,按科目确定实施方案。骨干教师所在学校应积极支持跟进式指导工作,为骨干教师参与有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研讨课实施方案【第二篇】
关键词:专题研讨式;教学方式;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26-02
一、前言
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是众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集合,更是对这些课程的内容的归纳和应用,因而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与一般专业课程的教学有所区别。在笔者目前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存在懈怠情绪,忽略了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提升;其次,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章节来安排教学,忽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使得教学不能有的放矢,效果不明显;最后,教学过程中忽略了知识点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使得学生学懂了但不会用。
纵观我国高校“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学生学习效果较差、知识应用能力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目标,提出在“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课程中运用“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研讨式”教学和研究模式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1],目前已经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2,3]。“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是课程教学的优选方法。对本门课程来说,“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更契合其“综合型、应用型”的特点,能够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和水平[4]。
二、教学方式探索
针对“专题研讨式”教学方式,作者进行了以下探索:
1.通过建立适合本课程的“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
(1)对新旧知识点进行区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专题”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
(2)将课程内容以“专题模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将模块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知识的“立体化”呈现。
2.基于对本课程的“专题研讨式”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体来说:
(1)通过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开展以专题学习、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知识点的应用等为主题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和毕业设计质量为首要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实施方案
通过对专题研讨式教学模式和课程特点的研究,作者提出了以下实施方案:
1.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将课程知识点进行系统划分,区分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将新知识点以“专题式”和“讲座式”进行内容组织,将旧知识以“专题案例式”和“讨论式”进行内容组织。将新知识点进行系统划分,按每一小节课作为一个讲座单元,精选与新知识点相对应的案例,并作为第二小节课的课堂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
第二,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按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设置的“专题”之间要有连续性,确保每堂课之间的有机联系。
按照教学内容的优化和重组,将课堂内容以“理论专题”和“案例专题”进行组织。
(1)理论专题。与专题研讨式教学相适应,确定的课程理论专题内容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专题研讨式”教学将知识点按照实际应用顺序逐步推进,而非按照传统的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这种“专题研讨式”的内容组织方式是基于学生对前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既考虑了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前后关系,也考虑了知识的应用顺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
(2)案例专题。基于教学专题,对应用性较强的内容设置“案例专题”(见表2)。通过理论专题与案例专题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2.综合采用“专题式”、“讲座式”、“案例式”与“讨论式”教学法,让课堂充满活力。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对全新的知识点进行“专题式”、“讲座式”教学,并在某一专题讲座开展之前将讲座提纲提供给学生。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相比,“讲座式”基于学生前期的专业知识基础,把新知识点分割成一个个专题形式,而每一个专题讲座之后,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之后为每个小组提供与该次讲座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完成。
(2)以案例形式容纳旧知识点,课堂主要以“案例式”和“讨论式”为主要组织模式。教师通过前期的知识点总结和案例精选,把课堂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按照给出案例案例讨论案例讲解知识点总结给出练习案例小组讨论完成相互点评为顺序组织课堂。
3.创新考试模式,促进“专题研讨式”教学推广。在“研讨式”教学模式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考试安排上,也应当注重学生对知识点应用能力的考核。拟通过以下几方面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
(1)对考试的题型进行改革,侧重主观题,减少客观题。
(2)考试内容侧重对知识点和基本概念的应用,减少对知识点的直接考察,突出考察应用能力。
(3)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将学生课程中参与讨论、小组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考量。
四、结论与展望
经过一年的专题研讨式教学改革试验,作者所带毕业班的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成绩较往届学生有了显著提高,学生课内外的反馈也明显好于往届,而作者这门课程的教学满意度也从原来的%提高到了%。
虽然专题研讨式教学的初步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如专题设置不够完善、新的考核模式有待进一步推广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完善研讨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F Education Past and Present[M].New York:General Books LLC,2010.
[2]L C,L M,K Guide to Teaching Practice(Fifth edi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4.
研讨课活动总结【第三篇】
“三段五步”高效课堂研讨课活动总结
高二级部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三段五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和实施,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落实学校本学期的“课堂展示月”活动,高二全体教师于11月8日——18日组织了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课活动。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同课异设即有统一备课内容又有个人特色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学校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并组织教学。,到了预期效果,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活动过程
为了使研讨课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我们首先制订了计划,做好了安排,明确了主题,提出了要求;其次,扎实抓好活动过程管理。一是每节研讨课,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全部参加了课前的集体备课、听课、课后的探讨活动。二是研讨时先由做课教师简要说课(说教材的处理、说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说教学程序的设计、说关键性教学细节的设计和生成性教学细节的捕捉及处理。说研究的价值)。其次由听课教师评课研讨,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三是每个作课教师都认真写出了详细的课后反思,每个教师都认真写出了心得体会。
二、主要活动成效
(一)、“三段五步教学”落实到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精讲精练的原则普遍得到认可和重视。
1、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这个目标靠近,较为突出。
2、课后研讨、撰写心得体会及课后反思时大部分老师都从课题研究这个角度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二)、教具、学具的使用得到了重视。
大部分老师都适当使用了教具,指导学生使用了学具,很好地发挥了教具学具的辅助作用。特别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对板书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和板书设计水平有所提高。
三、课后反思
活动结束后,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了同学科研讨。在评课时,大家不分彼此,无论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各抒己见,直言不讳,从组织课堂技巧,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语言是否科学规范,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提出见解,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教学研讨氛围空前热烈,每个人在这种相互合作中感到了集体的智慧与大家庭的温暖。
四、存在的不足: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不敢放手、不习惯放手。
虽然“以学生活动为主、讲练结合”的意识正逐步加强并在课堂中逐步运用,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是不敢大胆放手,不习惯大胆放手,尽管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不足,但实际教学中还是放不开,生怕学生不懂,讲的意识时刻在蠢蠢欲动。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知识面不宽,专业知识的深度不够,课堂教学的发挥受局限,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仅从基本功如语文教师的文通句顺这个最基本的要求来讲,我们尚有差距,何况更高的标准呢?
给我们教师的三点建议:
(1)、多读书,包括专业的和非专业的。(2)、多听课,包括同事的课和名师的录像课。(3)、多反思,包括对自己的和对他人的反思,这是成为优秀教师、有思想的教师乃至教育家的根本途径。
希望教师遵从以上三点建议,以此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厚度。
总之,通过这次的研讨课,我们感觉到了新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三大变化。
1.教学理念的变化。在这次研讨课中我们感觉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教师的每一节课。
2.教学模式的变化。这次的研讨课,教学模式体现出了生活化、开放化,多样化。
3.师生关系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有人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但这种遗憾也是一种美。它可以引领我们就我们的课堂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尽管研讨课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研讨却没有停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探讨,让我们的课堂处处有惊喜!
2011
年11月23日
教学研讨活动方案范文【第四篇】
每学期初,教研员精心制订学科实施方案,将各年级的课例研究内容、在线研讨的主题和时间、学科会召开的地点及教案等公布在学科网站上。各学校根据教研中心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全市同步进行课例大教研,分三个层次推进。
首先,校内研讨,汇聚集体智慧。一是集体备课,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分析教材、研究教法,确定设计思路。二是个性化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立足本班学生实际、突出个人教学特色。三是校内研究课,教师全员参与试讲和听评课活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市级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市级研讨,共享优势资源。校内研讨汇聚的是全校教师的智慧,但学校间发展不平衡,水平相差极大。因此,第二阶段是市级研讨,分两步走。第一步,网络在线交流。教研员将研讨课题以“主题帖”的形式在教研论坛中,全市教师分学科分年级于不同时段参与在线研讨,交流校内研讨的心得体会、提供精彩案例、提出疑难问题……在线研讨后,教师修改个人的教学设计,上传到学科网站。第二步,召开学科研讨会。教研员根据教师上传教案的情况,确定执教市级研讨课的人选,公布在学科网站上。学科会当天,进行现场互动评课。第三步,由教研员根据研讨情况进行解答或说明,对各校在线研讨的发帖情况进行总结,推荐优秀案例及精华帖等。
最后,实践延伸,深化研究成果。为了巩固课例研究的成果,市级研讨之后,活动进入实践延伸和提高阶段。一是在线评课。学科会后,教师将所听、所疑、所思、所获通过“在线评课”的方式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二是进行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教师根据自己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再次优化教学设计,撰写教学反思并上传学科网站。教研员从中评选出优秀案例和反思并择优刊登在《文登教研》杂志上。三是视导调研。课例大教研活动结束后,教研员深入各校进行视导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有两个:对前期课例大教研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听课评课、答疑解惑等活动进一步巩固课例大教研的成果,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教研中心以课例大教研为主线,以网上交流为主要研讨方式,将课例研究、课题研究、校际教研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打造高效教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开辟“小课题研究”网上交流平台,让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担任各课题的版主,负责解答教师的疑惑。二是开展“每月一个主题”的网上研讨活动。各学科教研员每月在网上一个研讨主题,如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如何体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英语学科的“如何提高课堂操练的有效性”等,引领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分析问题,交流成功经验等。
高效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第五篇】
毛都站镇中学教师
高效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按照区教育局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和我校“十二·五”立项的省级课题“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的开展情况,学校决定举办“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为基础,以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高效课堂教学”为核心,向45分钟要效益,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来引领教学实践,提高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来切实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通过交流研讨,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全校教师进一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广大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切实的把“打造高效课堂”活动落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高效性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让“有效课堂教学”成为现实,让“反思课堂”成为习惯,让“高效课堂”成为目标。
2、通过教学研讨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探讨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教师教学方式实效性。
4、通过这次活动结合课题研究,进一步探索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的特征、要素和内涵。为下一步探索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做好铺垫。
三、活动措施:
(一)以教导处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学校教学领导分工到教研组,参加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二)由教研组教师做汇报课,本教研组教师全员性参与,讲课中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关注学生所学的结果,研讨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通过有针对性的教研组讨论与评课,找出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教学过程本身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研究怎样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研究怎样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后跟踪测试;评课中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关注学生所学的结果,最后由业务领导点评、提升。教师形成教学反思,部分教师写出经验介绍材料。
四、几点要求
(一)教学方式要立足常态课;
(二)坚持、不放弃每一位学生(面向全体)。
(三)对学生的预习要有目的的督促,知识点讲解要做到清楚每一节课教会学生什么知识,也就是要做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目标达成)
(四)课堂教学内容不宜太多,本节课内容尽量在本节完成,不要放到课后,向45分钟要效益。(精讲多练)
宁江区毛都站镇中学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