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样例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1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于20**年依托母体学校中山大学成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该校最早成立的专业之一。专业开设初期,主要以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资深教授“以老带新”培养年轻教师,尚未形成自己的教学团队,年轻教师的精力也主要集中在教学上,无暇顾及科研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自有教学团队,但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以硕士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学、科研水平有限。

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3名。其中:中级职称教师14名,高级职称教师8名;17名教师具有硕士学历,5名教师具有博士学历;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名15.教师专业方向涵盖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基本覆盖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这样的职称、学历、年龄、教师专业方向结构在独立学院中较为合理,但以硕士学历的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批青年教师中,虽有7人次在校级授课比赛中获奖(含第一名),并有1名教师获评“广东省民办学校优秀教师”,也有个别青年教师具有十年以上高校任教的教龄,对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其余老师基本教龄在三到五年左右,教学能力和经验的积累不够深厚,对新教师的传帮带效果有限。

该团队超过80%的教师,一毕业即进入高校工作,行业背景单较为单一。

(二)不同课程师资力量分布不合理。

该教学团队现有古代汉语教师2名,现代汉语教师2名,中国古代文学教师6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4名,外国文学教师2名,文艺学教师1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1名,还有1名教师因该专业的“对外汉语”方向取消,正面临转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数量充盈,文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力量单薄。

基于行业性别特点,该团队育龄女教师超50%,加之国家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该团队面临生育高峰;行业对教师的学历水平、科研水平要求逐渐加强,以硕士学历为主的中青年教师急需通过访学,甚至离职读博等方式提高个人能力。一旦师资力量薄弱的课程,有任课老师出现休产假、访学、离职等情况,则面临请相近专业方向教师代课甚至停课等问题,既不利于代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系统性发展,又不利于教学团队的稳定性建设,还扰乱了教学秩序。

(三)多教师任教同课程,易沟通协调不畅。

多教师任教同课程主要分三种情况:1.个别特色课程,要求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任教同一门课程同一个班。比如“汉字学与汉语正字”“汉语表达与应用写作”需要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专业方向,“公文与实用文书写作”课程的教师参与到教学中。2.师资充盈的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本可以安排教师轮流上课,但中青年教师占比大,迫于职称晋升的要求,多教师任教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班。3.师资力量薄弱的课程,吸收转型教师或非核心课程教师为储备师资,需与本专业方向教师同上一门课,如“文学原理”。

多教师任教同课程时,在教学进度、参考教材、教学内容、平时成绩标准、试卷命题、阅卷、录入成绩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仔细地沟通与协商。这是一个周期性的、比较繁杂的工作,要做到统一行动并和谐有效地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难度。

(一)鼓励校外学术交流,发掘教师潜力。

鼓励教师利用游学、访学等機会提升个人学术水平。目前已选派1名教师到美国索尔兹伯里大学游学,3名教师分别到浙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访学。

充分借助母体学校资源,安排青年教师到中山大学中文系旁听硕士生、博士生课程。该团队已有4位老师坚持听课一学年。期间,2位老师共同申请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项目“广东汉语方言调查”的子项目,1位老师成功申请到校级教改项目。

把握本校教师人才培养计划,积极申请“博士导研计划”,即通过校外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或博士研究生指导本校教师在科研方面取得一些进步,目前该团队已有两位老师成功申请。

(二)拓宽师资来源,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聘请学术带头人,引进高素质研究人才。聘请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百优博士论文”获得者宋俊华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成立以宋俊华教授为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小组,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广东木鱼书、木偶戏调查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2篇。聘请陈小辉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出站,已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并发表论文40余篇。通过学术带头人与高素质研究人才,带动学术梯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的学术凝聚力。

聘请双师型教师,丰富教师行业背景。聘请原长隆旅游度假区企划总监、副总经理、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李铭建副教授,前徐州报业集团记者刘皓、前晚报报业集团记者令倩倩等一批具有文化产业、新闻媒体行业从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既圆满完成了“节事创意与策划”“新闻写作”等实践性强的课程授课,又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领域。

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建设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傅浩泉(广州市皓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伙人)、张翼鹏(《家庭医生》杂志社主编)、韦宏日(南方日报社广告部策划总监)、邹伟全(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兼项目主管)、姜迪武(国家二级演员、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培训部主任)等一线专家进课堂,用实际案例或亲自表演为学生讲解课程相关内容。相关教师也前去听课学习交流。

(三)组建教学小组,合力促进教学与科研。

结合现有师资,将相近教学课程与科研方向的教师整合成立7个教学小组,语言学2个、中国古代文学1个、中国现当代文学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外国文学1个,每个团队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功底扎实的老教师担任组长,带领中青年教师,发展建设各个教学小组,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教学小组内部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小组间积极交流,主动分享校内外学习经验。如分享贵州民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经验,以便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广东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及保护工作;分享由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主办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方法创新培训班”的心得体会,团队教师进一步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校系人才培养目标助益良多。

教学小组形成合力,申报各级教学改革项目、科研项目。目前已申报并获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课题各1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9项。这些项目的立项对增强团队的学术自信,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经过十余年的建设,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摸索出一套符合该专业团队建设特色的方案,充分发掘已有教师潜力、丰富师资来源、强化内部整合,使团队教师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2

为大力加强信息工程专业部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根据专业部师资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1.“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将学校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5.社会服务。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3

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

4.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

7.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工作章程;。

8.教学团队有责任协助学院或直接安排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

9.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以科研促教学。

1.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职称,承担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勇于创新,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曾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2.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的趋势,有较强的改革意识,有明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

3.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4.规划、组织教学研究,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方面起主导作用,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5.组织相关课程的教材编写,积极指导相关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制定教学成长计划,并督促、检查该计划的实施。

7.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4

4月18、19日,我随教育中心参加了“20xx北师大中小学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创新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的办学理念有一条是“以讲学稿为载体,实施校本研修,促进学校发展”。第一个为我们讲座的便是此校的业务副校长徐晖,他是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讲学稿”研究专家。东庐中学讲学稿的出现,是为了对付当时盛行的“满堂灌”课堂教学现状,以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为了对付教辅资料满天飞的现状,以求减轻学生负担;是为了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现实以求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对教学能力偏低的教师帮一把。他们对“讲学稿”定义为:把仅供教师使用的教案,增加更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学生活动和作业,既做教师的教案,又做学生的学案;既做预习作业,又做课堂作业;既做家庭作业,又充当复习资料;既可以明确学习目标,又可让学生少做笔记,多动手动脑。“讲学稿”又叫“导学案”、“学案”或“教学案”,是一种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课内外学习方案。而我们伊滨区已经很早也运用了导学案,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用来弥补个体自学的不足,发挥导学案的使用效益。真正做到静心教书,爱心育人,潜心研究。

二、打造魅力班会课。

班会课是班主任的重要抓手,班会课是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载体。上海新纪元教育研究院丁如许工作室的丁如许专家与大家交流了如何打造魅力班会课。

(一)、精心选题材。我们可以根据教育目标、班情选题,同时要乐于选择生活中的新题。总之应做到三关注: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关注学生的文化学习、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创造新形式。“好的节目胜过千言万语”,电视、电影节目直观而形象。如果我们能把看电视、看电影时的那份感动,变成生活中的真实,效果一定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们要学习生活中的新鲜形式。同时要向优秀班主任学习,还要运用创造学的基本方法,“加一加”、“变一变”、“移一移”。最后还要用好多媒体技术,选取生活中的视频,同时多拍一些特写镜头。

(三)、认真写教案。首先拟定响亮课题,课题应明确、新颖、上口、易记。其次思考设计背景,明确教育目标。总之,班会课的过程要清楚明确,班主任要精心设计,体现班会课的合理结构。

三、教育要培养好习惯。

关鸿羽教案先以一个“捂在鼻子上的臭袜子”案例向大家阐释了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结果不能只限于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还要使受教育者思想深处发生变化,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就又对养成教育提出了要求。

(一)、养成教育必须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如自主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的习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习惯;自我认识,自我监控的习惯;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习惯;环境保护的习惯(如垃圾分类);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如一米线、乘滚梯靠右站);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私人空间的习惯等等。

(二)、养成教育途径要多样化。我们可与家长配合定期通报学校情况,如学校最近开展了哪些教育活动?最近对孩子提了哪些要求?学生有哪些不良倾向?同时要教给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家长应该向老师多学习,对学校的工作多配合,少指责。

(三)、丰富养成教育的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好习惯。所以要充分利用好训练法,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抓反复,反复抓;长流水,不断线。同时要注意训练的方式,我们可以采取激趣式、分解式、评比式、制约式、疏导式等。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有反思才是成功之母。我们还可以采取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负强化法。当然言传不如身教,我们要以身立教,以行导行,以才培才,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性养性。把学生培养成自信而不狂妄、自尊而不自傲、自谦而不自卑、热情而不轻浮、礼貌而不虚伪的性格。

总之,此次培训为我以后的.教学以及班级管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思考,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沿着这些名家之路越走越远。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5

为深化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经研究,决定开展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方案如下:

1.通过对优秀课堂拍摄、制作、播出,展示课改成果,推广成功经验,共建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库,打造课改品牌。

2.优秀课堂应达到市级公开课水平,上课教师人选和课题的确定,采用教师申请、学校选报、局教研室认定的方式进行。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走进课堂,发现、推荐优秀课堂;要积极组织各类教学比赛、教研活动,在教学比赛和展示中打造优秀课堂。

3.坚持好中选优,将真正优秀课堂选拔进教学资源库,并择优在《教育频道》“雉水课堂”栏目中播出。要加快各学段、学科优秀课堂拍摄、制作工作,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建成具有课改特色的系统的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库。

年7月底前,完成队伍组建、计划制定工作。拍摄和编辑人员由专业人员与兼职人员组成,专业人员由局办公室、电视台《教育频道》栏目组选派,兼职人员从学校中选派,组成三个组,每组三个人(两个摄像一个编辑)。拍摄计划由局办公室和教研室共同制定,并报局领导批准后实施。

2.中小学(幼儿园)各年级、学科优秀课堂的拍摄,从点(课例、课题)开始,逐步成线(系统的优秀课堂实录)。各学科优秀课堂的拍摄计划按三学年的时间跨度进行安排。自20xx年8月,每月28日在《教育网》“行政办公平台公告栏”公布下月拍摄工作安排,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8日公布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

3.对教学比赛获市一等奖、市一二等奖以上的课堂,以及市级以上大型教(科)研活动展示的课堂,可突破计划予以拍摄、制作、播出,并优先选进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库。

1.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由局党委、局长室组织进行。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拍摄、制作和资源库的.建设;教研室负责计划的制定、上课教师的人选及课题的确定和课堂教学的指导、把关;电教装备室负责教学设备保障和网络上传、运行;电视台《教育频道》栏目组负责电视播出、推广。

2.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列入教育工作综合考核,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优秀课堂的拍摄制作工作,要在本单位选拔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师参加上课,并认真做好课例优化工作,确保选送出代表本单位最佳水平的优秀课堂。凡选拔进教学资源库的优秀课堂,由市局发给市级公开课证书。

38 3298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