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室外作业防暑方案【实用3篇】
夏季室外作业应合理安排作息,定时补水,穿着透气衣物,适量休息,注意防晒,确保安全。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夏季室外作业防暑方案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夏季室外作业防暑方案 篇1
一、语文作业
1、完成《寒假生活》;
2、用田格本练习钢笔字15篇。内容是课文中的生字,每个字写三遍组两个词语。
3、每人出一本文集。文集要求:
大作业本用背面;
三天一页。要求每页有日期,天气。
每页要求从新闻、名言警句、精彩广告语、报纸杂志剪报、读书笔记、优美句子摘抄、对联、谚语、成语积累、家长的话等这些方面进行选择。
文章不少于8篇,内容要求有描写景物、过年新鲜事、又见、农村印象、我的好朋友、自创诗歌、我的小发明等。每篇字数不低于300字。
有条件的同学读两本好书,读后感写在文集里,不少于两篇。字数不低于300字。
注意文集每个页面的排版、插图、配色、字体工整等。文集封页要求美观、吸引人。
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陪同家长购物,了解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在春节期间,自己编写或摘抄优美的`祝福语,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发给亲人、老师和好友。
对自己的压岁钱做个安排,做到不乱花钱。
摘抄十对春联,放在日记本上。
夏季室外作业防暑方案 篇2
家庭作业的布置是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缺的环节,是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如何能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单一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而农村孩子家长的知识水平由于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较低,观念落后,多年来,农村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在设计上仍然只注重如何“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相对较差,对于孩子作业的概念只是有或者没有,写或者不写,只要是不动笔或者少动笔的都视之为没有作业,有些老师迫于家长的要求,尽管内心不想布置这类作业,但总是不得不找点儿抄写的任务去应付“作业”。有些课文、句子、词语抄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抄得烦了,老师布置得也腻了,但还得布置,因为要向家长交代。语文作业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负担。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恶感和恐惧感,现在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特色作业设计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作业设计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业的创新设置首先得强调一个“趣”字。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题型设计要做到趣、活、新、奇,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溶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如在教学《春日》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春天的图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大家都要争当小画家呢!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一幅幅作品。
教学《果园机器人》后,我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比较文中机器人的不同特点、不同用途,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我们还需要哪些机器人,帮我们做那些事情,拓展学生思维与想象,让学生当一回科学家,把我们希望出现的新型机器人的特点和用途写下来。
再如教学《秋天的图画》前,布置有关“秋天”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去搜集有关秋天的成语、谜语、谚语、诗歌、故事、图画等等,教完课文后,再布置学生编一份图文并茂的手抄报,亲手描绘秋天,感受秋天。
二、作业设计层次性
由于学生基础的不同,所以接受和掌握知识也有快慢。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会使语文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而水平低的学生吃不了。所以,作业设计须精心考虑,因人而异,分层设计,适量、精编、分散、典型。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训练。针对学生的差异,可以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A B C三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做A组的一些基本练习,如生字、词语、背诵等巩固练习;中等学生做B组练习,主要是对知识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做C组难度较大的练习。
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的课后作业,可以这样设计:
A、背诵《荷叶圆圆》一文,抄写课后词语。
B、背诵《荷叶圆圆》一文,摘抄你认为优美的语句,有绘画特长的学生还可以将池塘里的生动美丽的景色画出来。
C、背诵《荷叶圆圆》一文,并读一读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想一想,两篇课文都是描写池塘景色的,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你来当一回小法官,说说两篇课文有哪些不同,那个更好一些?好在哪里?这一梯度性作业的设计,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课本知识得到巩固,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机会。
三、作业设计创新性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教学中,不仅有许多机械重复的抄抄写写型作业,还普遍存在老师布置,学生被动完成的现象。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过程中提高素质、张扬个性呢?近年来,语文老师尝试了一种“配图作业”的形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例如,教师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题型,如:词语林、成语迷宫、双胞胎家族、我的采蜜集、心灵港湾等,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感觉做作业就像做游戏一样愉快。
其次,为了使学生通过做作业,各方面的能力能得到锻炼,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一名设计师,每一次作业就是一次创作,由学生自己设计版面,如学完《桂林山水》一课,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投其所好。喜欢绘画的,可以用五彩的笔绘出桂林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的奇丽景色;喜欢朗读的,可以为《桂林山水》选配乐曲,配乐朗读,表达出对祖国青山秀水的真挚热爱之情;喜欢写作的,可以将优美、生动的词句收集在自己的摘录本上,然后熟读成诵;喜欢作诗的,还可以作一首小诗,赞美桂林山的奇、秀、险,水的静、清、绿,然后给大家朗诵。
四、作业设计实践性
新课程重在实践,而非“言说”。布置丰富多彩的、开放的实践性语文作业,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激发学生语文兴趣,而且能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一)以动眼为主的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教学完《画家乡》一课后,我们可以布置学生看一看自己所在的家乡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家乡又有哪些变化呢?。
学习完《找春天》后,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来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草地是什么样的,小树又是什么样的,小燕子在忙些什么,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分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春天说一说。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走进大自然。
(二)以动口为主的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作业可以布置“读、看、说、演”等形式为主的交流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适合朗读的,让学生回家给父母读一读,如叙事性较强的,如《惊弓之鸟》、《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可以让孩子回家说一说;利于表演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演一演;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学习,如听录音故事、看电视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可以让孩子学习说话和掌握朗读方面的一些技巧,提高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作业是教学的延伸环节,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平台,是引导学生学习进步的阶梯。利用乡土资源设计特色语文作业,能增强农村学生的作业兴趣,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夏季室外作业防暑方案 篇3
一、目的:为了防止发生高温中暑人身事故时,能有组织、有指挥、有分工、有秩序;以最快捷、最有效的对事故进行处理,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
二、高温中暑概述
1.中暑是在高温影响下,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或在高温环境重体力劳动所致的一组内科急症。根据不同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中暑高热、中暑衰竭、中暑痉挛等类型。中暑高热体内有大量热蓄积,除高热外有昏迷、无汗;中暑衰竭型最为常见,体内并无多量积热,而因失水或低钠血症所致的循环衰竭;中毒痉挛型发生在剧烈劳动后,并不直接与高温有关,主要表现肌肉性痉挛。
2.高温作业人员不采取降暑措施,或暑期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而缺乏防暑措施,如通风不良等即可发生中暑。在同样气温条件下,相对温度增高更易发生中暑,此外带病工作,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都可以是中暑诱因。
三、演习要求:
1.参加本次演习人员要认真对待,正确理解本次演习的真正目的,通过演习能够提高全员的反事故的综合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
2.演习结束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制定整改措施。
3.演习过程如有突发事件,演习人员立即撤离现场。
4.在演习过程中语言要简练、准确。
四、模拟演练基本情况:
巡道防胀作业人员,因长期高温,发生中暑倒在地上。
五、演练计划时间:20xx年5月23日
地点:斜桥站驻地
六、救援设备及物资:
医药箱(50%酒精、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各种消毒液及物品、手电筒、对讲机、),毛巾、脸盆、冷水、体温表、电风扇。
七、预案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
1.高温中暑事故组织机构
组长:滕、沈
副组长:许西荣、徐、骆、王x
组员:各工长
2.现场抢救组(二、三班6人):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抢救中暑人员,视伤情决定在现场或者就近医院急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3.现场保护组(四工班3人):主要任务是将晕倒的`作业人员放置阴凉处。
现场保护组
4.通讯联络组(五工班3人):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告知现场发生事故的情况。
5.后勤保障组(六工班3人):主要任务是听从领导的指令,安排救援演练使用的汽车。
八、演练程序:
模拟事故:线路工某人作业中暑。
1.作业人员中暑倒在地上,发现险情后,立即通知组长滕旭升。
2.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防暑降温应急演练。
3.急救步骤:
①搬移:现场人员将中暑员工迅速将某人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使其平卧,头部抬高,并解开衣扣,脱去衣服。
②降温:将患者头部捂上冷毛巾,用凉水进行全身擦浴,加速散热,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造成感冒,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③补水: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一些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④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⑤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可采用头部冷敷,应在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冰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5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4.中暑人员缓慢苏醒,演练结束,此次无人员受伤,重在抢救
过程。
九、现场指挥人员向组长报告演练完毕,由组长作简单的演练总结,宣布结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