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机构改革 乡镇街道改革方案(实用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乡镇机构改革 乡镇街道改革方案(实用2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试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问题1

摘要

乡镇政府存在机构庞大、人员众多、职能滞后等弊病,其原因包括政府既得利益者的障碍,人员分流困难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本文提出了乡镇政府机构改革要改变观念、理清关系、合并机构和健全法制保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镇政府 机构改革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现行乡镇行政体制机构在一定段时期内在为辖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乡镇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与当前农村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关系到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败。

1.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困境

乡镇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分流困难

人员分流是乡镇机构改革的最大难题。乡镇政府处在行政层级的底层,管辖区域狭小,没有下一层级政府为其提供分流资源。并且,经济发展越是差的乡镇,吃财政饭的机会显得越是珍贵稀缺,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设法让自己挤进这个圈子中去。而乡镇机构由于不断膨胀,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管理能力越来越低,只有走向杀鸡卵之路。

乡镇基层党政分设、协调难度增大

实际工作中,乡镇党政职能很难分开,乡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都与乡镇的具体实际情况密切联系,不能离开这些实际情况空谈,不能脱离具体工作决策,因此乡镇党委和政府职能都同样具有执行性、具体性。乡镇党委书记一正两副,镇长一正三副,专职人大主席、人武部长、组、纪、宣委员为副乡级,因此乡镇正常设置的副乡级以上岗位达11个,要统一指挥,协调工作量大。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是指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表现为乡镇政府的管理和政治职能失调,某些基层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还不能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力与行使政府政治职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些地区的乡镇政府没有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转变职能。事实上,乡镇政府依然把经济职能作为其主要职能,导致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而公共服务职能恰恰又是乡镇政府最应充分履行和改善的地方。

乡镇政府职能条块分割

乡镇政府拥有较大的管理权,调动了乡镇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但下放给乡镇的权力又受到条块分割的严重制约,县市及上级各部门不仅常常以加强管理的名义在乡镇和农村基层设立自己的派出机构,争着挤着向基层“插一脚”,造成机构和人员不断增多,也借助上级部门的权势对乡镇下达各项任务要求,并要求乡镇政府设置相关的部门、确定专门的人员以配合部门工作,迫使乡镇政府不断增加部门和人员。

2.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困境的原因分析

既得利益者的障碍

政府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各个层级、部门乃至人员来看,都带着既得利益者的特征面对改革的,他们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需要,缺乏政府整体目标和利益意识,不同程度存在着争权争利甚至“反职能”行为。虽然大家都认为政府机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但会本能地抵抗。在利益重组的过程中,利益既得者总是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使他们极易对改革缺乏动力,甚至转化为改革的阻力。

传统行政文化观念影响

传统行政文化中“官本位”、“特权”、“等级”等观念对乡镇人员分流产生消极影响。很多人员面临分流时,对现有工作恋恋不舍;中老年普遍存在“退休尚早,不愿分流;一部分人员担心自己分流后难以找到如意的工作而反感分流;一些人员怀疑分流过程中存在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公开的现象而对分流结果抵制。

中央决策层影响力的递减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中央政府最高领导层“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但随着改革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逐次展开,中央最高层决策者的推动力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多年来一直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顽症,将这种现象体现得淋漓尽致。

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比较滞后,在乡镇一级则尤为突出。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以及城市和农村所实行的医疗、生活补助等福利保障制度不同;二是目前的保障主体主要由单位来承担,离开单位,就意味着失去医疗、保险等保障,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的乡镇,离开了政府机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随之失去。大大增加了分流工作的难度和机构改革的阻力。

3.乡镇政府机构改革走出困境的对策

更新观念,形成改革的精神动力

乡镇作为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势在必行。乡镇党委和政府要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使乡镇机关工作人员认清机构改革的形势,充分理解和支持机构改革,帮助他们树立公共利益的价值观,正确对待部门和个人利益,从全局利益来看待机构改革,树立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将机构改革视为公共利益实现的举措,从而实现“要我改”向“我要改”的转变,提高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合并行政区域,精简人员

精简乡镇人员,党政可不“分家”,无须追求与上级党政组织形式上的对口统一,而要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划分为不同等级,精简和设置机构及人员。例如,乡镇党委书记兼人大主任兼政法委书记,副书记兼政协组长兼统战部长,乡党委委员不设专职。

简政放权,理顺条块关系

继续坚持简政放权,增强乡镇的管理协调能力,将乡镇政府建成真正统一效能的农村政权组织。县市政府需按照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分化的要求,对乡镇机构、组织进行重组,使其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得以有效配置,要将应该由乡镇政府履行的权力坚决地下放给乡镇,通过向乡镇下放权力,把乡镇政府的职责和权利统一起来,强化乡镇政府统一管理本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拓展人员分流途径

乡镇机构在整个政府系统的基础位置,人员分流相对狭窄,分流渠道相对少,人员分流更被称之为乡镇机构改革中的难中之难。要解决这一难题,从现实出发,对被精简人员进行适当的补偿。比较可行的办法有以下几条:一是实行离职补偿制度。二是吸纳乡镇分流人员充实壮大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队伍。三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减分流阻力。

依法定编,将机构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

加强和完善对乡镇政府机构、人员编制的依法管理。依法定编必须进行专门立法或修改现行地方组织法,根据前述乡镇政府今后应承担的职能及其履行职能的能力,尤其是财力,科学论证,对乡镇政府职能机构、人员编制做出明确规定,重点是对机构的规格、数量、人员实行定编定员。

推进村民自治和农村税费体制改革

村民自治的发展,首先推进了乡村之间关系由原来的“领导”变成“指导”,乡镇政府不应该再对村民自治组织自治范围内的人、财、事等权限进行干涉。其次,村民自治会推进乡镇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的变革,由“官本位”转化为服务型政府,同时也必然带来乡镇内部职能、机构、人员以及领导体制的变革。

税费体制改革的推进也对乡镇政府的管理体制包括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创新等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要启动税费改革,必须同时改革乡镇政府管理体制,尤其要进行机构改革,减少机构和人员,减少政府的开支成本,清偿债务,减少赤字,切实做到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积极启动税费改革,也会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创造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勇。关于乡镇机构改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

[2]金太军。乡镇机构改革挑战与对策[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许才明。乡镇政府管理改革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促进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2

为认真贯彻好《市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区办发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我镇深化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乡镇街道改革方案(最新2篇)

(二)基本原则

坚持理顺关系、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理顺乡镇与区的权责关系,履行好必要的事权和财权,完善乡镇与派驻乡镇机构的协调配合机制,促进乡镇更好地发挥功能。

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镇机构编制管理,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实有人员控制在编制总额内。

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强分类指导,科学界定乡镇职能配置的重点。

坚持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兼顾各项改革之间关系,确保各项改革紧密衔接、相互配合。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调整乡镇职能定位

根据中央、省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精神,乡镇职能定位调整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从以下四个方面全面履行职能:

经济发展方面,把经济工作着力点放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典型进行示范引导上来,做好乡村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强化公共服务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农村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措施,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社会管理方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综合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推进基层民主方面,指导村民自治,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三、优化机构设置

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对我镇机构、编制进行重新设置和配备。

(一)行政机构设置

设置4个综合办事机构:即党政办公室(增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增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增挂征地拆迁安置办公室)。

党政办公室。主要承办机关日常工作,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稳定、村级组织建设、统计、工青妇等方面的综合协调工作职责,并督促检查有关工作落实。

经济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工业、农业、林业、水利、水保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负责民营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安全生产监管、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其它工作。

社会事务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交通管理、环保、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科教文卫体、民族宗教等工作职责,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其它工作。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村镇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管理和监察及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职责,做好镇村改造拆迁区域的土地征收和房屋拆除工作。

设立人民武装部,主要依法履行国防动员、民兵训练、预备役管理等职能。

镇纪委和群团组织的设置按有关章程执行。

(二)事业机构设置

设置6个事业机构:即农业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民政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林业工作站(维持原机构设置不变)、财政所。

1、农业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水利建设与服务、水土保持、农业机械推广、果茶业技术指导、灾害防治、畜牧兽医和水产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农经管理等公益性农业服务职责。

2、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的服务职责。

3、民政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增挂社会救助所牌子)。主要承担民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社区服务管理等职责。

4、综合文化站。主要承担宣传思想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宣传普及教育、社会宣传、新闻宣传报道、书报刊阅览、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络、群众体育、文化产业等服务职责。

5、林业工作站。按照有关林业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配合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做好相关林业工作。

6、财政所。按照有关规定履行职责。

(三)派驻乡镇机构设置

工商、国家和地方税务机构延伸,派驻到乡镇的站所按省有关规定执行。公安派出所、法庭按市有关规定执行。司法所机构设置不变。

(四)其他机构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乡镇统一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但 尽可能将有关咨询性、事务性、服务性工作纳入到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为群众提供更方便、完备的服务,打造方便、快捷、高效“一站式”服务行政“超市”,实现“便民办事、为民理财、帮民致富、促进和谐”的功能。

(五)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

领导职数:党委委员9名,政府正副职5名(其中:政府正职兼任党委副书记,1名政府副职兼任党委委员),1名人大主席团专职副主席。

党委班子中除兼任政府正职的副书记外,另设1名专职副书记。

四、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明确责权关系

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民政和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其人财物由乡镇统一管理,区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人员经费保障体制不变。

农业服务中心实行由镇和区农粮局、区水利局共同管理。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以镇为主,人事调配和财产管理以区农粮局、区水利局为主,人员经费保障体制不变。

财政所、林业工作站,其人财物分别由区财政局、区林业局管理,人员经费保障体制不变。

司法所实行区主管部门派出体制不变,由主管部门和镇双重管理,以主管部门为主。人员经费保障体制不变。

(二)创新工作机制

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办事制、远程信息和技术指导等多种便民服务方式。区直相关部门结合镇机构改革后职能调整的新情况,转变工作方法,相应进行职能调整,加大产业统一规划、强化示范引导、技术服务力度,变间接管理为直接服务。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拓展服务领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积极探索涉农部门、龙头企业、科技实体、中介组织等多渠道、全方位服务路子,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三)完善考核机制

对所属事业单位及人员的考核按照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职责,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主要考核其工作实绩、工作效能、工作作风等情况,派驻各镇机构的人员由主管部门和乡镇双重考核,主管部门、乡镇、服务对象各占一定比分。

五、强化镇机构编制管理

1、继续执行乡镇编制总量控制规定。认真执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乡镇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实施办法〉的通知》(办字[2005]18号)精神,镇机关行政编制、镇事业编制均实行总量控制。坚决守住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的底线。

2、合理调剂镇事业站所编制和人员。根据事业站所工作任务的变化情况,在镇事业编制总额内,对各站所的事业编制提出调整建议,需报区编委会批准,进行相应的编制和人员调整。

凡是有空编的镇事业站所,应按照人员结构和管理要求,及时补充镇事业站所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力量,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3、继续完善乡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严格按照核定乡镇党政机关行政编制和事业站所事业编制数额,将机构编制管理和人员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编制、实有人员、财政供养人数的一一对应。在编在岗人员纳入编制实名制后,按规定在乡镇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六、实施步骤

本次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从年9月下旬开始,10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研究阶段

对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状况和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等进行深入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深化机构改革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二)制定方案阶段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我镇深化机构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召开全镇动员大会。

(三)组织实施阶段

组织各相关单位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逐步实施到位。

(四)自查总结验收阶段

对照全区统一要求,机构改革工作结束后,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进行认真总结,并对各种材料整理归档,领导小组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七、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求高的工作。镇机关干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明组织纪律,严格遵守乡镇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保证乡镇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的落实,确保我镇工作正常运转,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38 3207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