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

奥运 分享 时间:

【引言】下面是由阿拉网友“奥运”整理分享的“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1

一、综合改革框架基本建立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医改任务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重点目标考核内容,成立医改领导小组,设立了医改办,抽调3人专职负责医改工作。县发改委牵头,组织卫生、人事、民政等部门,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形成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在反复斟酌的基础上,制定出《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医改工作近期和中长期目标任务。为落实医改目标,我县边实践边探索,从人事制度、绩效工资、补偿机制等方面入手,先后出台了《县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试行)》、《县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县卫生系统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等24个配套文件,综合改革框架全面建立并按要求稳步实施。

二、医改任务全面完成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一是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20xx年,新农合参合农民万人,参合率达%,同比增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万人,全面完成年度参保任务。通过县财政补助资金全面解决了全县困难企、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力推进工业园区企业、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全县城镇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率达90%以上。二是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20xx年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例达%,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最高达90%,补偿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统筹基金使用率达%,一次性报帐率在%以上,新增定点零售药店28家;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20元,住院报销比例达60%以上,最高支付限额达3万元,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实现了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和医疗费用实时结算,开展了流动人员医保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和异地结算服务。三是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制定了《县城乡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和《县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步结算实施细则》等文件,城乡医疗救助对象扩展到低收入家庭,并提高了救助比例,五保户、城乡低保及重点优抚对象年救助最高达4万元,低收入家庭年救助最高达1万元,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同步结算,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时效和资金使用效率。20xx年共为城乡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2399人次,发放救助金万元。四是严格医保基金监管。通过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了医保基金预警机制,加强了保险基金监管,制订了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加大了医保资金审核稽查力度,保障了医保基金的安全。

2、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0xx年12月,我县率先在全市启动基本药物制度试点,20xx年2月中心卫生院全面实施,11月底一般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铺开,逐步提高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比例,实施零差率销售,落实多渠道补偿政策,目前进展顺利。一是强化基药采购和使用的管理。基本药物全部实行省级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同时严格控制使用非基本药物,加强了对临床医生基本药物知识的培训,转变用药观念和用药习惯,规范了基本药物的临床使用。截止目前,我县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配备247种,配备率达%,基本药物使用量占药品总额的%。二是健全药品监管体系。将药品安全监管纳入了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对全县3家药品批发企业实施了全程监控,通过电子监管码对基本药物的购、销、存实现了100%电子监管,基本药物品种抽验率达100%,不断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评价体系,所有零售药店均按要求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20xx年新增16家零售药店达到药品分级管理标准。三是实施信息化建设,科学监测数据。县财政拨出了30万专款,自筹80余万元,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并使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了局部信息化网络,对基本药物的采购、使用及医保核报结算进行电子数据监测,费用清单管好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分类计算,报表也全部分类统计,为基本药物提高报销比例和核拨零差价补助资金提供真实准确依据,也为基本药物制度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加大财政补偿力度。年初县财政预算了200万元补助中心卫生院零差率销售的损失,同时全额保障卫生院人员基本工资。省、县财政共拨付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补助资金358万元,绩效工资补助资金400余万元,给卫生院吃下了定心丸,确保卫生院正常运转。五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按基本药物制度要求,我县307种基本药物品种已全部纳入医保三张网药品,报销比例比非基本药物提高15%,同时实行出院及时结算,进一步方便群众,最大限度让群众受益。

3、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县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xx年底投入使用。敦厚镇下岭村、固江镇芦西村、天河镇东坑村、敖城镇湖陂村、澧田乡塘下村、横江镇横溪村等6所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是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编、设岗、竞聘工作。按照全省设岗定编的要求,分别于6月底和12月底完成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核定、岗位设置、竞聘上岗等人事制度改革,乡镇(社区)设置总岗位566个,其中高、中、初级分别占5%、35%、60%。三是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20xx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全科医生28名,完成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培训95人、社区服务中心卫技人员岗位培训30人、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培训346人、农村卫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521人、基本药物知识培训452人。继续实施了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全面完成了省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和县城二级医院对口支援6所乡镇卫生院工作,利用“走进西部”项目培训了1名骨科医师,利用全省骨干医师培训项目培训了2名ICU、1名妇产科、1名传染科医务人员。四是完成乡镇卫生院综合配套改革。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积极推动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管理体制、补偿机制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在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县卫生局对乡镇卫生院、卫生院对医务人员两级绩效考核体系全面建立并日臻完善。20xx年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绩效工资同比增长15%,并且拉开了分配差距,有效调动了积极性,实现了“四个确保”。五是全面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县财政在“核定任务、核定收支、核定补助、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统筹安排补助资金,弥补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损失。制定下发了《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实施细则》,初步建立了以医疗服务收入、各级财政补助收入、医保补偿收入、风险基金等多渠道收入来源的`补偿机制,县卫生局按照“集中管理、分户核算”的原则,对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管理,统一会计核算和监督,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了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20xx年一般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分别为每人每年1500元和2100元,经考核后全部发放到位,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补助经费也按要求经考核后已发放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

4、着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制定《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细则》,对建立健康档案和重点人群管理模式、乡村两级职责、资金补助标准及分配方案、村卫生所绩效考核办法以及项目资金使用要求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对乡镇卫生院院长、防保人员、乡村医生分批进行了全员公共卫生知识业务培训,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三是强化项目督导,建立了县卫生局领导挂点督导机制,制订了《挂点督导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和要求,并对挂点人员实行目标任务绩效考核。四是严格考核,及时拨付工作经费。卫生、财政联合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进行专项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已拨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万元,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截止目前,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建立健康档案123652份,建档率达%;为17236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为15786名0-36月龄儿童做生长发育检查,为5230名孕产妇开展孕前孕后保健;规范管理高血压病人18585名、Ⅱ型糖尿病人5613名、重性精神病患者888人。

三、医改成效逐步显现

1、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随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新农合覆盖了全县%的农民,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万人。20xx年,全县进入医疗保障制度的医疗费用总额为万元,其中新农合基金支付万元,职工和居民医保基金支付万元,大病医疗救助支付万元,医保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占到62%。

2、群众医药费用显著降低。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改变了基层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现状,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群众医药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与实施前比较,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40%,直接让利群众638万元。乡镇卫生院每门诊均次费用由元下降至元,下降了%;住院床日费用由152元下降至124元,下降%。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数同比增长%,住院人次数同比增长%,真正把农村患者稳定在了基层,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增强。

近年来,我县争取国债项目资金达2296万元,加速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建设标准,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达75%以上,每万人口拥有业务用房面积平方米,每千人口拥有床位张,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人。乡镇卫生院通过核岗定编、竞聘上岗、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卫技人员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改革措施,培养了一批扎根农村的业务技术骨干,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群众看病就医正逐步便捷价廉、安全有效。

4、医疗卫生公益性逐步显现。

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等综合改革实施,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医疗为主向防治并重转变,医务人员趋利行为明显控制,患者医药费用明显下降,通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实施,重治轻防现象得到纠正,乡镇卫生院公益性正逐步凸现。20xx年,我县继续实施结核病免费诊疗和管理,涂阳病人发现率达75%,治愈率%;累计为1857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免费救治白血病4例;累计为8-15岁儿童免费补种乙肝疫苗129092剂次,为7760名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为20xx名农村妇女实施了免费乳腺癌筛查;对5747名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发放专项补助万元,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5500座,全县农村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51%,全面完成公共卫生目标任务。

四、妥善解决医改困难

1、政府多渠道补偿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价带来的损失,目前的财政补助力度难以完全弥补,同时各项非业务支出逐年增加,经济效益肯定受影响,可能导致医务人员收入相对减少,或医院服务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不利于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加上多年来卫生院自身发展、房屋建设欠债达1000多万元,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需加大多渠道补偿力度,让卫生院尽快还清债务。

2、卫生专业人员紧缺问题需妥善解决。随着医改工作的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非常繁重,基层卫医疗生机构患者增多,卫生专业人员十分紧缺,尤其预防保健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各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水平不一,全省统一按农业人口的千分之配备卫生院编制远远不够,应根据各县实际情况由县级编办核编,并动态管理,总的原则确保够用,能满足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急需建立HIS系统。随着医改全面实施,对医疗卫生事业科学管理和数据监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乡镇卫生院急需建立集医疗管理、财务管理、公共卫生、医保、基本药物等信息集于一体的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医改步伐。

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2

一、项目目标

通过加强试验区乡(镇、区)、村两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试验区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到《湖北省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和《湖北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设施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高。

二、项目范围和工作计划

×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覆盖试验区内的10个乡镇卫生院(总投资1108万元)和210个村卫生室(总投资280万元)。

整个项目拟于20xx底前完成。具体计划如下:

(一)卫生院建设计划:20xx年已动工的曹市镇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及小港管理区卫生院新建项目20xx年6月竣工。汊河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戴家场镇卫生院新建房屋、瞿家湾镇卫生院房屋改造及峰口镇中心卫生院扩建项目于20xx年5月动工,20xx年底前竣工。沙口镇中心卫生院房屋改造项目、万全镇卫生院扩建项目、滨湖办事处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及新堤办事处卫生院房屋维修项目,20xx年完成方案设计及招投标等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20xx年元月动工,20xx年12月前完工。

(二)村卫生室建设计划:20xx年底前已完成村卫生室新建33个、改造5个的任务,已投入国家补助资金111万元。20xx年底前,计划完成其余37个村卫生室新建、135个村卫生室改造任务,拟投入国家补助资金169万元。

三、组织保证与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卫生、国土、城建、规划、审计、财政、档案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方案的实施。各建设单位要成立相应项目建设专班,安排专人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确保项目进度。

(二)科学制定规划,精心组织实施。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湖北省乡镇卫生院建设暂行标准》、《湖北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试行)》制定方案,按统一标识、统一标志、统一标牌、统一模式、统一装饰、统一服饰、统一账表等要求组织实施。

(三)严格实行“四制”,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单位要严格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工程合同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制,切实履行建筑工程报批手续,搞好项目招投标活动。项目工程实行全程跟踪审计。

(四)实行专款专用,严格项目管理。市财政局、市卫生局按项目进度拨付专款,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不得用于偿还过去拖欠的工程款。

(五)实行项目档案管理制度。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从项目筹划到工程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并归档,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

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3

今年年初,自治区把XX县列为全区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县后,XX县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人事厅、卫生厅、编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实际,按照“宣传引导、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积极稳妥地开展和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

一、基本情况

XX县总面积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6乡,160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在乡镇卫生院改革前,全县有乡镇卫生院21所,平均辐射半径公里,覆盖人口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乡镇机构改革的全面完成,加之农村群众“看病难”等问题的突出,如何深化改革乡镇卫生院(所),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20xx年元月份XX县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全面铺开,9月底全面结束。此次成功改革,使XX县乡镇卫生院所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前,全县乡镇卫生院核定编制403名,共有职工369人,其中在编正式职工239名,乡镇卫生院自聘使用临时人员130人。改革后,自治区批准设置乡镇卫生院13所,其中中心卫生院6所,普通卫生院7所,核定编制218名,减少编制185名,编制缩减46。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是广泛宣传动员,夯实基础。改革工作伊始,针对全县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的怕担风险、依赖思想严重的问题,在全县乡镇卫生院开展了“认清人事制度改革形势,增强实践创新意识”的教育,积极引导和鼓励各乡镇卫生院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尊重广大干部职工的创造精神,教育广大农村卫生医疗人员了解政策、参与改革。首先从提高乡镇卫生院院长的认识入手,先后召开3次宣传动员会议,并邀请自治区人事厅有关领导开展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专题讲座,使乡镇卫生院院长坚定了推进改革的决心,增强了完成改革的信心。其次,人事、卫生部门干部深入一线,配合乡镇卫生院在干部职工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使广大干部职工对人事制度改革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改革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为了保证改革工作能积极稳妥开展,县上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人事、卫生、财政、编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人员核查组、机构及岗位设置组、竞聘上岗组和宣传材料组等4个职能小组,明确了各组的职责,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讨论,先后制定下发了30多个《XX县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聘任办法》、《XX县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为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指导。

三是优化机构设置,实现资源共享。按照每个乡镇保留一所由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卫生院的原则,结合实际,对原有的21所乡镇卫生院进行撤并整合,共设置乡镇卫生院13所,其中中心卫生院6所,普通卫生院7所,使全县乡镇卫生院分布合理,设置规范。同时,将新建的乡镇卫生院与所属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产权明晰、合署办公,这项措施的实施,既发挥了卫生院的职能作用,又增强了乡镇的计生力量,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是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确保改革稳妥推进。按照“点中设点,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改革原则,7月5日至15日先行在姚伏中心卫生院、渠口卫生院开展并完成了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方案,强化措施,将黄渠桥、头闸中心卫生院、宝丰、高庄、灵沙、通伏6所卫生院列为第二批人员竞聘上岗工作的实施单位。第二批乡镇卫生院改革工作从7月18日开始,到7月底结束。第二批乡镇卫生院改革工作结束后,又进行了回头看,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政策措施,于8月初将城关、崇岗、陶乐、高仁、红崖子5个卫生院作为第三批实施单位,有序地推进了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五是推行院长聘任制,建立公开择优的基层领导选拔机制。办好卫生院,院长是关键。在院长的选拔任用上,引入了公开择优选聘机制,严格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宣传发动、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程序,从全市卫生系统公开选拔了13名政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业务水平好、管理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在招聘中做到了“四个突出”,即:突出招聘范围的广泛性,突出招聘程序的严肃性,突出聘任方式的公平性,突出院长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同时,对院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县卫生局与受聘院长签订聘任合同和任期目标责任书,明确了院长的权利和义务,按照目标责任书对院长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兑现奖惩、连聘连任的依据。

六是推行全员竞聘上岗,建立自主灵活的用人机制。科学定编定岗。充分考虑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半径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现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因事设岗的原则,指导各乡镇卫生院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科学合理设置编制、内设机构和岗位,做到科室设置标准化、岗位设置规范化、职位设置专业化,杜绝了因人设岗和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专业技术岗位的现象。综合评定,公开选聘医务人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采取笔试、面试和综合测评的方式,在13所卫生院中开展了全员竞聘上岗工作。全县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239人,竞聘上岗2XX人,占应聘人员数的,分流23人,占,待聘6人,占,暂空编8名,占。强化聘后管理,妥善安置落聘人员。对竞聘上岗人员实行聘任制管理,由卫生院院长与受聘人员签定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和岗位目标责任书。对落聘人员实行提前退养、离岗、辞职等下岗分流政策,妥善安置,现已办理提前退养17人,提前离岗4人,辞职2人。对未分流的落聘人员实行待聘期,待聘时间为3个月。待聘期间由卫生院组织转岗培训,并至少提供两次竞聘机会。待聘期间不再享受原岗位的工资待遇,只发给本人70的基本工资,待聘期满仍未被聘用的职工,予以辞退。

七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落实分配自主权。为了解决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原则,将竞聘上岗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职务工资)固定不变(60),活的部分(津贴)和月度奖金(40)合并作为浮动基数与工作岗位挂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在严格岗位设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任务、技术、责任风险等要素,综合确定具体岗位的工资标准,向优秀骨干、关键岗位倾斜,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体现多劳多得。同时,与职工的服务态度、岗位纪律、医疗质量、劳动出勤等相结合,体现优劳优酬。目前卫生院不同岗位之间的工资高低差距达500元左右。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打破了过去劳逸不均、分配不公的现象,充分调动了卫生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建立了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了职工观念的更新。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实行院长公开招聘,全员竞聘上岗,打破了用人制度上的“终身制”,革除了分配上的“平均制”,建立了竞争激励机制,使干部职工普遍树立了竞争观念,强化了生存意识,危机感、责任感明显增强。卫生院院长普遍感到人好管了,事好办了,职工爱岗敬业精神增强了。

二是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经过人事制度改革,搬走了“铁交椅”,使职工产生了自我加压、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争创业绩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受聘人员在其位、尽其力、负其责、干其业,也使那些落聘、待聘者因此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从而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尽快提高素质,以便在竞争中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三是人员结构得到优化,精简高效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逐步建立。经过内设机构的压缩和人员的精简,行政工勤人员更加精干,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更加充实,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和医疗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实行定点竞聘、跨院竞聘、统一调配和组织二次竞聘等办法,促使专业技术人员合理流动,优化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

四是乡镇卫生院行业形象明显好转。人事制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重塑了乡村医疗卫生行业的对外形象,得到了患者和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目前,各卫生院的整体效益明显提高,各项业务指标和质量指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呈现出更加强劲的上升势头。

四、经验体会

(一)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是全面推进改革的重要保证。XX县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之所以能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县委书记张作理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改革工作并做出具体指示,要求大家“坚持改革方向,明确工作思路,坚定改革信心,树立必胜的勇气”。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改革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职工投身改革的热情。在改革中,人事、卫生、编制、监察等部门密切配合,对改革中遇到重大问题和矛盾,及时发现、及时监控、及时研究、及时处置,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改革是否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将改革中各个环节督办落实到位。

(二)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梯次推进,是实施改革的重要策略。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同时,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造成XX县各乡镇卫生院在基础设施、人员结构、服务半径、服务对象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改革中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因此,整体推进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做到试点先行一步,通过试点摸索经验,整体推开。

(三)强化指导,狠抓落实,是全面推进改革的主要举措。采取一线工作法,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定期汇报制、限时办结制和重点工作督办制,明确了人事、卫生、编制等部门以及各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职责,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能分工,承担相关责任,形成强大合力。县委、政府督查室定期对卫生改革工作进行督查,对工作措施不利,延误工作进度的领导进行通报批评。各部门、各卫生院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扬“细、实、快、严”的工作作风,放弃正常休假,加班加点,狠抓落实。

(四)充分发动群众,调动职工积极参与,是推进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制定时,广泛地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使职工对改革的要求和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做到了政策公开、方案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由于改革方案的制定经过了广泛的讨论,在执行改革方案时,得到了职工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

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4

[摘要]在新医改情境下,乡镇卫生机构“医防分设”模式与政府“重点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的基本制度设计的体制冲突,再次引起对其政策去向的思考。“医防分设”模式运行后,农村三级服务网络结构和相关领域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并使卫生体制形成一些明显的特征。其与新医改精神的对接,可有不同的政策方案组合。以现存体制特征和政策优势为起点,从理论层面理解“政府办好一所卫生院”的理由,并考虑众多的影响因素,可能更有助于定性推导“医防分设”模式政策终止、调整或延续的政策去向。

乡镇卫生机构“医防分设”模式,主要是针对当时“医防一体”模式积重难返的现状,提出的一种改制模式。这种模式以由政府办乡镇的公共卫生机构承担预防保健和管理职能,和以民营化的乡镇医院提供医疗服务为特征。医改大讨论已从人们的视线淡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重申政府应“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在新一轮医改情境下,“医防分设”表现出的体制冲突,又重新摆在决策者的面前。本文以曾被评论为找到“政府”和“市场”最佳接合点,是实现卫生服务“帕累托最优”可能途径的××省市“医防分设”实验模式为案例,对其“医防分设”模式实施过程进行调查回顾,分析运行后卫生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演变,以及运行多年后形成的体制特征,并讨论在新一轮医改情境下,“医防分设”模式可能的去向。

一、×ד医防分设”实验模式简述

市为××省××地区的县级市,现辖19个镇、2个经济开发区、333个行政村,面积1477km2扩,总人口万人。2001年,由于当时面临乡镇卫生院生存和发展危机,××市和所辖各市(县)政府酝酿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改制之初,市坚持“卫生防疫不能卖”,“政府的卫生管理职能不能卖”,优先考虑公共卫生的理念,采取政府办乡镇卫生所后,再将卫生院民营化的“医防分设”的方案,制定了《市乡镇防保体制改革的方案》、《乡镇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乡镇卫生所《首批工作人员竞争上岗办法》等配套办法。各乡镇卫生所2001年7月起正式对外办公,卫生院改制从2001年底开始,到2005年底全面完成。改制后,形成地理位置呈三角形的市立医院和两所公立中心卫生院,与47所民营乡镇医院共存的医疗服务格局。乡镇卫生机构则表现为公立卫生所和民营乡镇医院的“医防分设”模式。

改革后,政府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人力度,医院民营化后卫生资源也迅速增加。政府工作重心向公共卫生、网底建设、医疗市场监管、医防整合和新农合制度建设转移,同时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思路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了独具“医防分设”特征的宏观卫生管制体系。

的实验模式,从以优先考虑公共卫生为起点,到以整合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为主体思路,总体上体现了在市场改革背景下较为稳妥和清晰的改革思路,做法和经验曾受到社会的关注,国内陈家应等学者,也对包括样本县在内的、以设立独立卫生所为特征的××市卫生服务体系做过研究。

二、医防分设后的卫生体制特征

“医防分设”对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中枢一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使原农村卫生服务三级网的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运行数年后相关领域的功能也由此发生了一系列演变。这些演变也使“医防分设”模式较“医防合一”模式,在卫生系统体制特征方面具有了一些明显的差异。

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结构变化中枢的变化使原先的三级网演变成两张网:即以“市级医院一民营乡镇医院一村级卫生机构”为层级的“医疗服务网”和以“市级公共卫生机构一乡镇卫生所一村级卫生机构”为层级的“预防保健网”。在预防保健网络,形成一个从市卫生局经公共卫生机构,由乡镇卫生所(卫生监督分所)向外部延伸的'监管体系,县乡村三级的垂直关系明晰。而在医疗服务网内,各市场主体相互独立,关系模糊。卫生所与民营医院表现为监管和整合关系。

相关领域功能的演化改制后,政府将对原乡镇卫生院的整体投人,全部投人分设后的卫生所,保障了卫生所运行的事业费。市2000年投人于全市乡镇卫生院的事业费为420万元,而2009年投人卫生所万元。卫生所不仅承担预防、保健职能,而且承担政府赋予的各种管理职能。分设的卫生所使三级网中的枢纽功能得到恢复,关联重建,新的网络结构关系激活。

改制后的乡镇医院均注册为民营非营利医院,定位仍是基本医疗服务,均为合作医疗定点机构。民营化的医院利益诉求空间增加,纷纷增加投人。改制前,2000年全市乡镇卫生院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97台,2009年民营乡镇医院达11505台,增长22倍。民营医院在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发展更高层次的服务,服务能力超过原乡镇卫生院的定位。

在乡镇卫生院已民营化的状况下,市以整合的思路,突破体制,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依托镇卫生所和辖区公立或民营医疗机构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3一2006年,整合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22家。独立设置的卫生所以更多的精力,致力对村级卫生组织的恢复与建设,以“六位一体”为理念建设高于村卫生室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网底得到全面升级。

政府通过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和卫生系统监管体系,努力实现医疗市场等领域的监管。2009年经由乡镇协办的卫生行政执法立案数达490起。卫生所在医疗市场监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医防分设”模式运行数年后卫生体制特征网络结构关系和功能的演化,使“医防分设”模式运行数年后的卫生系统体制特征,与“医防合一”时相比有明显差异:政府办卫生所使政府主导公共卫生易于体现;医院民营化的体制使医疗服务的提供更具效率;政府更有精力致力于网底建设,在卫生服务提供上通过整合和购买服务得以实现;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上则需要强有力的管制。这些特征显示,在“医防分设”模式下,政府主导公共卫生更有利于公共卫生均等化目标的实现,而通过整合、购买方式提供医疗服务,可能更是一种有效途径,体现了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的结合,有一种走有管理的市场化道路的倾向。

三、“医防分设”模式的去向讨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的办医原则”,“政府要重点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乡镇卫生院”制度设计要求,与现实存在的“医防分设”模式发生体制冲突。在新医改的政策情境下,如何对接有不同的方案组合。现从现行体制出发,在理念上定性推导,对可能会有的不同的政策选择进行探讨。

政策方案的不同组合单纯从是否对接总体制度设计,可以有不同的政策方案。

政策终止回购民营医院,撤并乡镇卫生所,重建乡镇卫生院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制复旧。这种方案需要政府足够的财力和决心,同时要付出数年改革的学习成本和积沉成本,已有的政策优势可能会丧失,原有的政策问题可能会重现。体制复旧的代价巨大,但它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体制冲突问题。

政策调整保持现行模式,控股或租赁民营医院,实现对民营医院的介人干预。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设想,实际运作几乎不可能。

政策调整保持现行模式,政府增办基本医疗服务,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类似建一个小的公立体系。政府付出的财力相对较少,但能实现体制上的对接,同时保持原有政策优势。

政策延续放弃体制上的对接,实践有管理的市场的市场化道路。这条道路,管制将成为关键,而购买服务成为整合的基本形式。

不同政策去向的选择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路径依赖;同时,政策去向必须以政策效果为前提。所以,讨论政策去向必须在判断现行政策优劣的基础上,以现体制为起点,推导新医改情境下的可能的改革延伸思路。

政府办好乡镇卫生院的理由,首先应该是政府对公共卫生的责任。“医防分设”从实施的必要性探讨,到初步效果的评析,正是体现在政府对公共卫生的责任上,有其独到的政策优势。从保持这种政策优势角度,“医防分设”模式具有政策延续的理由。

对“医防分设”模式质疑,可能便是民营化医院基本医疗的提供。公立医院的两个历史责任之一,就是保证群众医疗服务的经济可及。政府必须办卫生院以提供低廉医疗卫生服务,制衡民营医院。民营医院又分为营利和非营利两类,理论上而言,公立医院和民营非营利医院可以归人一类。非营利医院和公立医院只是投资主体不同,而它们在运作模式上是类似的,都有提供低廉医疗卫生服务的责任,同时对营利性医院医疗费用起到制衡作用。所以,如果通过一定手段达到使非营利医院保证提供低廉医疗卫生服务的目的,那么即使没有公立的乡镇卫生院,这种模式显然也能存在,而使政策延续。

现实的问题可能是医防分设模式已经实施数年,已经形成了民营化的格局。当地从政策磨合到形成秩序,已经付出了相当的学习成本,形成了不同于“医防合一”的卫生系统运行的宏观管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办好卫生院,显然是与全国其他地区乡镇卫生院的现实背景是有区别的,而且所面临的政策问题也已不一样,新的政策问题可能是医疗服务的管制问题。

38 3377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