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高中历史期中考试成绩分析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高中历史期中考试成绩分析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高中历史期中考试成绩分析篇1
高二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一、对试卷的整体评析
本次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总分的50%;第二部分为材料题,由三道大题组成,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试题从总体上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运用。
从难易度方面看,本次命题有一定难度。当然也存在着一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有几道选择题难度偏高,令人费解,学生答题及老师讲解破费周折,另外,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思想文化史学习的学生来说,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限,对能力的要求偏高。
二、阅卷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二历史教学,说到底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备课组分析试卷的结果看,我们发现了年级历史试卷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班级之间差别大。年级总体呈两极分化现象,差距较大的达62多分(最高分74,最低分12分)。同一班级学生层次差距也较大。如何针对具体的学情实施有效的高效的历史教学成为一大难度问题。
2、学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试卷中,考察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灵活多角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得分较低,主要在选择题上;另外在学生做题中,也缺乏对关键字、词、有效信息的提取,出现答非所问的答案。这一点在主观题里表现尤为突出。
3、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知识要点不明确,时有错别字出现。作为高二的学生,至今还字迹潦草,出现不少错别字,值得每位历史老师重视。
4、学生不能有效组织答案。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对材料和教材相关知识的概括、归纳、分析能力较差。致使大题做答不规范,口头化语言较多,与历史专业术语联系较少,得分率不高。
5、学生考试的心态不端正。
三、对改进教学的建议
1、狠抓基础知识的过关,注重能力培养
从试卷中就突出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史实混淆。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重在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狠抓基础,要注重抓好主干知识。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无论命题如何改革,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却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常变的是命题形式,不变的是学科知识,这一点绝不可动摇。
2、加强答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阅卷中发现,许多学生不能比较规范地使用历史术语答题,条理混乱,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很有必要加强学法指导,否则高考失分较多。要注意加强答题策略方法的指导。注重语言规范,加大对主观题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电脑阅卷形势下对我们学生的答题格式要求很严格,还是要提早训练以便规范学生。
3、反思此次考试,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扎实,一些基础知识出现较高的失分率;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一些在平时训练中出现过的原题,课上分析过的原题或类似题型仍出现了较高的失分率。我们最主要还是要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才是最有效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毕竟被逼着前进总会有些不情愿,如果是自己主动前进,那么奋斗的过程就会多几分愉悦,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我们才能和学生共同成长,才会让我们每一次的试卷分析更有实质的意义。
高二历史备课组
马燕
本文地址:http:///zuowen/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高中历史期中考试成绩分析篇2
2016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试卷共两大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计20小题60分,第二大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2小题40分。
1.试题紧扣课标要求,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运用,又有所创新,内容比较丰富,不超纲.2.选择题量适中,体现新理念,难度比较适中,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
3.材料题要求学生能读懂材料,理解材料,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准确回答,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成绩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较高,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较好。学生总体得分情况较好。
2、学生的材料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逐渐加强。但对于中等难度的材料分析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3、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角度把握不好,容易漏点。
4、学生还不能熟练运用以史论证的方法和观念。存在问题
1、概念混乱,学科知识记忆不准确,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
2、语言不规范,概括归纳能力较差。
3、理解掌握知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缺乏历史知识相互联系的基础和能力。
4、不善于读文言文等信息,不能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掌握设问的要求,知识迁移能力差等。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情况,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认真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高考方向
2.提高课堂效率,狠抓三基,加强知识巩固、知识迁移与应用。
3.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积极性。多鼓励、不打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落实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享受学习的快乐。
4.在课堂上及课堂外对学生加强对材料分析题的训练,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材料。
5.多进行个别辅导,有针对性的进行以弥补学生的缺陷。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2]
一、对试卷的整体评析
本次历史试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总分的50%;第二部分为材料题,由三道大题组成,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试题从总体上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运用。
从难易度方面看,本次命题有一定难度。当然也存在着一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有几道选择题难度偏高,令人费解,学生答题及老师讲解破费周折,另外,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思想文化史学习的学生来说,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限,对能力的要求偏高。
二、阅卷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二历史教学,说到底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备课组分析试卷的结果看,我们发现了年级历史试卷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班级之间差别大。年级总体呈两极分化现象,差距较大的达62多分(最高分74,最低分12分)。同一班级学生层次差距也较大。如何针对具体的学情实施有效的高效的历史教学成为一大难度问题。
2、学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试卷中,考察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灵活多角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得分较低,主
要在选择题上;另外在学生做题中,也缺乏对关键字、词、有效信息的提取,出现答非所问的答案。这一点在主观题里表现尤为突出。
3、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知识要点不明确,时有错别字出现。作为高二的学生,至今还字迹潦草,出现不少错别字,值得每位历史老师重视。
4、学生不能有效组织答案。组织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对材料和教材相关知识的概括、归纳、分析能力较差。致使大题做答不规范,口头化语言较多,与历史专业术语联系较少,得分率不高。
5、学生考试的心态不端正。
三、对改进教学的建议
1、狠抓基础知识的过关,注重能力培养
从试卷中就突出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史实混淆。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必须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重在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狠抓基础,要注重抓好主干知识。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无论命题如何改革,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却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常变的是命题形式,不变的是学科知识,这一点绝不可动摇。
2、加强答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阅卷中发现,许多学生不能比较规范地使用历史术语答题,条理混乱,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很有必要加强学法指导,否则高考失分较多。要注意加强答题策略方法的指导。注重语言规范,加大对主观题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电脑阅卷形势下对我们学生的答题格式要求很严格,还是要提早训练以便规范学生。
3、反思此次考试,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扎实,一些基础知识出现较高的失分率;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一些在平时训练中出现过的原题,课上分析过的原题或类似题型仍出现了较高的失分率。我们最主要还是要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才是最有效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毕竟被-逼着前进总会有些不情愿,如果是自己主动前进,那么奋斗的过程就会多几分愉悦,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我们才能和学生共同成长,才会让我们每一次的试卷分析更有实质的意义。高二历史备课组 马燕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3]
一、试卷分析
试卷共两大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计25小题50分,第二大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5小题50分。
1.试题紧扣课标要求,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运用,又有所创新,内容比较丰富,不超纲
2.选择题量适中,体现新理念,难度比较适中,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
3.材料题要求学生能读懂材料,理解材料,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准确回答,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
二、成绩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较高,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较好。学生总体得分情况较好。
2、学生的材料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逐渐加强。但对于中等难度的材料分析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3、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角度把握不好,容易漏点。
4、学生还不能熟练运用以史论证的方法和观念。
三、存在问题
1、概念混乱,学科知识记忆不准确,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
2、语言不规范,概括归纳能力较差。
3、理解掌握知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缺乏历史知识相互联系的基础和能力。
4、不善于读文言文等信息,不能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掌握设问的要求,知识迁移能力差等。
四、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情况,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认真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高考方向
2.提高课堂效率,狠抓三基,加强知识巩固、知识迁移与应用。
3.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积极性。多鼓励、不打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落实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享受学习的快乐。
4.在课堂上及课堂外对学生加强对材料分析题的训练,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材料。
5.多进行个别辅导,有针对性的进行以弥补学生的缺陷。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4]
一、历史试题的主要特点
考试内容:选修三全一册。第ⅰ卷历史选择题有25小题,共50分;第ⅱ卷历史非选择题有3题,共50分。题目设计以材料型为主,材料的呈现方式有文字资料、数据统计图表、图片等,注重创设新情景,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
1、考点覆盖面比较广,重视创设问题情景,以理解、运用方式考查课本内容。
选择题部分知识点的覆盖面比较广,侧重考查历史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占多数,符合高考命题的改革趋势。试题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了现行历史教材,但又不囿于历史教材,尤其是不囿于教材的具体知识和具体表述。注意移情设景,整合课程资源。
2、重视对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
为了适应高考的趋势,材料解释题比重加大。不但非选择题采用材料型,选择题也较多地采用材料型,把教材现有的知识点置于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中来考查,显得新颖、活泼。同时也设置与教材基本没关联的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上学到的思维方法作答,体现学生的能力与素养。重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试题体现了近年来高考历史考查回归课本以及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命题趋势,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三、学生答题存在问题
1、课本知识不够扎实,尤其是一些史实不能准确有效掌握,基本史实掌握不牢。31题主要考察梭伦改革,问题设计紧扣材料,新颖灵活。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回答层次逻辑性强,阐述观点表达准确,充分体现“三化”,基本史实识记到位,得分集中于10分左右。但有一部分学生历史基本功欠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审题出现偏差,如问题1,理解不到位,以至于弄不清要回答什么?②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储备难以达到考试要求,以至于回答问题张冠李戴,回答非所问。③不能紧扣材料作答,提取信息能力有待于加强。不少学生回答离题万里,不知所云。④综合概括能力不强,特别是对教材的知识综合归纳不够准确、到位,教师应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这方面的要求。
2、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32题综合概括能力要求较高。从答卷情况看,考生普遍得分较低(4——9分),主要问题如下:①审题偏差较大。不能很好地从问题中挖掘隐含的时空限制,问题回答缺乏构思,层次感不强。②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对材料中的观点不能准确根据、归纳。③知识迁移能力较弱,不能自然地将材料与教材相关内容相联系,导致的问题是无从下手,反映出学生对课本教材相对生疏。④综合概括能力有待加强。
3、阅读和答题技巧有待提高。33题主要考察日本明治维新,大多数学生不会概括提取的有效信息,提炼观点,准确作答。对基本史实掌握不好,语言不精炼,表达不准确。
四、复习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和运用。对通史知识应全面掌握,在教学和复习中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即点透就是每个考点都要作透彻的分析,线通,就是对历史发展线索全面准确的把握,古今中外纵横联系。面全,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各方面的特征要有客观把握。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弄清其内涵和外延。2.关注新高考。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长度大的历史材料及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知识迁移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3.精编典型题目进行定时定量的训练。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重在评讲,加强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总结规律性,讲究实用性。
4.讲练评与练讲评结合。讲练评是教师具有导向性的复习,练讲评是带有检查学生学习状况的针对性复习。
5.切实抓好文字表达训练,指导要点式作答,以及表达的准确性,养成运用学科语言回答问题的习惯,规范答题。提高非智力因素的得分。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5] 一.命题原则
1.以课标为依托,教材为主体,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思考解决问题。2.是学生逐渐适应新教材模式,脱离传说的死记硬背。3.对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并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二.试卷特点
1、这次试卷中,没有客观题,主观题由材料题组成,共4个大题100分。
2、试卷整体覆盖的知识面广。由于这次模块检测考查的内容不多,因此着重考查重要的知识点,以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基础知识。
3、出题方式新颖。没有直接套用教材内容,而是用各种方式(历史故事,图片,材料等)提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多看多读,掌握丰富的历史材料以应对各种历史问题。
4、试卷从总体来说难度适宜,试题难度不大,有不少学生达到了70分以上,成绩比较理想。
三.取得的成绩
本次考试由于难度不大所以总体成绩尚可,从1、2、3三个班来看,70分以上9人,60分—70分22人,50—60分23人。从整个级部来看,其中2班3班成绩能稍微突出一些,下一步需要重点培养高分学生。四.存在问题 1.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思维不端正 2.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不高。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⑴迁移知识能力差。
⑵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差。⑶概括归纳、分析评价问题的思维能力差。4.行文答卷仍缺乏答题技巧 五.教学建议
1、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虚心接受学生提出的有益建议,使教与学两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2、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做到“课堂45分钟高效率”,想方设法调动“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每个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单元测试,测试题目应做到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以良好的导向督促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海阳九中
孙焕礼、李虎 2016-5-15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高中历史期中考试成绩分析篇3
期中考试分析
组别:历史组
姓名:武尚伟
时间: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历史组 武尚伟
试卷分析
试卷共两大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计25小题50分,第二大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3小题50分。
1.试题紧扣课标要求,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运用,又有所创新,内容比较丰富,不超纲。
2.选择题量适中,体现新理念,难度比较适中,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
3.材料题要求学生能读懂材料,理解材料,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准确回答,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
成绩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较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较差。学生总体得分情况较差。
2、学生的材料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逐渐加强。但对于中等难度的材料分析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3、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角度把握不好,容易漏点。
4、学生还不能熟练运用以史论证的方法和观念。
存在问题
1、概念混乱,学科知识记忆不准确,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
2、语言不规范,概括归纳能力较差。
3、理解掌握知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缺乏历史知识相互联系的能力。
4、不善于读文言文等信息,不能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掌握设问的要求,知识迁移能力差等。
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情况,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认真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高考方向。
2.提高课堂效率,狠抓三基,加强知识巩固、知识迁移与应用。
3.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积极性。多鼓励、不打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落实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享受学习的快乐。
4.在课堂上及课堂外对学生加强对材料分析题的训练,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材料。
5.多进行个别辅导,有针对性的进行以弥补学生的缺陷。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高中历史期中考试成绩分析篇4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分析试题
高二生物考试题目和题型和学业水平考试是一样的。本次考试有两大类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40个题,非选择题7个大题。选择题分值为60分,非选择题分值为40分。这一份期中考试试题难度和学业水平考试难度相当,都属于比较常规的题型。
二、分析学生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分析学生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可以发现,学生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2.审题能力不足
学生不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审题能力不足,也一个较为是普遍的问题。其中以选择题的第18题、第25题,非选择题第33题最为典型。审题能力不足还表现在学生读图、绘图和图文信息转换的能力较差。
3.知识应用能力欠缺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综合应用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如第46题第(4)问 学生失分较多。
4.解题速度较慢,时间应用不合理
许多学生前面花的时间过多,以至于后面题目来不及做,该能得到的分数没有得到。
三、分析教学得失
选择题得分情况平均为36分左右,其中选择题多错在11、13、14、17、20、22、23、36题上。第22题只是蛋白质常规计算题目,平时不记公式及过度依赖于计算器是其主要失分原因。综合性较强的只有26,35、40三个题,对知识不进行及时梳理,造成知识点混淆是其失分原因。并且此中还有练习册上的原题如第1、2、6、20、25、30等,对于已经做过的并讲过的题仍然出错,说明平时上课、做题的效率低下。
非选择题平均得分14分,各题详细情况如下:
41题平均分在3分,多错在(1)小题上,基础知识不牢固、不会灵活应用知识是其主要失分原因。
42题平均分约2分,多错在第(1)(2)(4)题上,基础知识不牢固。43题平均分约为2分,多错在第(1)(3)题上,主要是学生平时练案不做大题,避做大题,许多专业名词胡编乱造,缺乏对知识科学性的理解,缺乏对知识系统性的考虑,更缺乏对语言的规范使用。
44题平均分在1分,多错在(2)(3)(4)小题上,这是一个遗传题,这一个题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就怕这种题型,但是这种题型只要认真就可以做得好,解题思路要记清楚。
45题平均分在2分,多错在(2)小题上,基础知识不牢固、不会灵活应用知识是其主要失分原因。
46题平均分在2分,多错在(3)(4)小题上,基础知识不牢固会把标志重捕法写出标记重捕法,在上课的时候不认真。
47题平均分在2分,多错在(1)(2)小题上,实验设计也是学生的不足的地方。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落实双基,把握主干,强化知识的加工和提炼,构建知识网络 夯实双基是高考取胜的保证。复习教学需在加强生物学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训练的同时,着重训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原理和规律,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注意对生物概念、原理的规范理解、准确把握定位,扫除知识上的遗漏和盲点。
抓好重点知识、重点章节的复习,这是备考的重中之重。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点,做到主干知识清晰,枝节明了,重点难点心中有数。从本次考试分析可以发现,部分主干知识中的难点问题,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的计算问题、细胞分裂中绘图问题等,学生并未真正掌握。针对这一问题,在一轮复习阶段,有意识强化训练这些主干知识中的难点。
2.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
高考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在复习过程中要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思想,更多地给予学生获取知识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逻辑思维、概括归纳、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在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线进行复习的同时,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全面、完整地理解所学知识,真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这第一轮复习中,特别要重视教材重要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生产实践。
3.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
在一轮复习中要加强审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强选题,注意对于知识情景的灵活转换,在教学中加强变式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4.加强解题答题的规范化训练及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
在期中生物试题答卷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语言表达能力差,文字书写出现错误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要引导学生用生物学的专业术语来描述课本上和试题中的图表、图解和数据等内容,也可以通过下发试卷评分标准让学生体会标准答案分析,形成使用生物专业术语进行规范。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总结 高中历史期中考试成绩分析篇5
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历史试题的主要特点
考试内容: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ⅰ卷历史选择题有30小题,共60分;第ⅱ卷历史非选择题有3题,共40分。题目设计以材料型为主,材料的呈现方式有文字资料、数据统计图表、图片等,注重创设新情景,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
1、考点覆盖面比较广,重视创设问题情景,以理解、运用方式考查课本内容。
选择题部分知识点的覆盖面比较广,侧重考查历史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文并茂。材料型选择题占多数,符合高考命题的改革趋势。试题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了现行历史教材,但又不囿于历史教材,尤其是不囿于教材的具体知识和具体表述,而是试题语言与课本语言若即若离,挑战思维的灵活性。注意移情设景,整合课程资源。
2、重视对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
为了适应高考的趋势,材料解释题比重加大。不但非选择题采用材料型,选择题也较多地采用材料型,把教材现有的知识点置于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中来考查,显得新颖、活泼。同时也设置与教材基本没关联的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上学到的思维方法作答,体现学生的能力与素养。重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试题体现了近年来高考历史考查回归课本以及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命题趋势,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三、学生答题存在问题
1、课本知识不够扎实,尤其是一些史实不能准确有效掌握,基本史实掌握不牢。31题主要考察梭伦改革,问题设计紧扣材料,新颖灵活。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回答层次逻辑性强,阐述观点表达准确,充分体现“三化”,基本史实识记到位,得分集中于10分左右。但有一部分学生历史基本功欠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审题出现偏差,如问题1,理解不到位,以至于弄不清要回答什么?②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储备难以达到考试要求,以至于回答问题张冠李戴,回答非所问。③不能紧扣材料作答,提取信息能力有待于加强。不少学生回答离题万里,不知所云。④综合概括能力不强,特别是对教材的知识综合归纳不够准确、到位,教师应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这方面的要求。
2、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32题综合概括能力要求较高。从答卷情况看,考生普遍得分较低(4——9分),主要问题如下:①审题偏差较大。不能很好地从问题中挖掘隐含的时空限制,问题回答缺乏构思,层次感不强。②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对材料中的观点不能准确根据、归纳。③知识迁移能力较弱,不能自然地将材料与教材相关内容相联系,导致的问题是无从下手,反映出学生对课本教材相对生疏。④综合概括能力有待加强。
3、阅读和答题技巧有待提高。33题主要考察日本明治维新,大多数学生不会概括提取的有效信息,提炼观点,准确作答。对基本史实掌握不好,语言不精炼,表达不准确。
四、复习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和运用。对通史知识应全面掌握,在教学和复习中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即点透就是每个考点都要作透彻的分析,线通,就是对历史发展线索全面准确的把握,古今中外纵横联系。面全,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各方面的特征要有客观把握。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弄清其内涵和外延。
2.关注新高考。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长度大的历史材料及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知识迁移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3.精编典型题目进行定时定量的训练。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重在评讲,加强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总结规律性,讲究实用性。
4.讲练评与练讲评结合。讲练评是教师具有导向性的复习,练讲评是带有检查学生学习状况的针对性复习。
5.切实抓好文字表达训练,指导要点式作答,以及表达的准确性,养成运用学科语言回答问题的习惯,规范答题。提高非智力因素的得分。
2010 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