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论文 茶文化论文(4篇)
【导言】此例“茶文化论文 茶文化论文(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茶文化论文【第一篇】
1.1SBE美景度评价方法介绍SBE(Scenicbeautyestimation)美景度评价方法是由Daniel和Boster于1976年提出的,主要用于自然风景、森林景观、旅游环境等方面的评价[4]。但随着SBE美景度评价方法的发展,目前在公园[5-6]、道路[7]、石景[8]、乡村景观[9]等各类景观资源评价中均有应用。SBE法的评判结果由景观本身的特性和评判者的审美2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对评判值进行标准化,所得到的SBE值是不受评判标准和得分制度的影响,是各种风景评价方法中最严格、最可靠的[10]。
1.2评价指标的选取根据梅家坞茶文化村的景观特征,为促进梅家坞茶园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将要素层分为茶园、建筑及小品、园路、水系4个基本景观类型,并从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均衡性、意境美4个方面对梅家坞茶文化村美景度进行研究。按各景观类型的分布情况与重要性,确定各景观的照片数量。分布较广且重点突出的景观类型选取的照片数量较多,反之数量较少,以便更好的反应各要素的景观特性,突出研究的目的[11]。在对场地进行详细调查后,确定了42个样本,其中茶园景观16个、建筑及小品景观13个、园路景观8个、水系景观5个,在选取的过程中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完整性、不重复性。
1.3照片拍摄2013年11月20-28日,选择明朗、能见度高的相近天气,于9:30-15:30对预先选定的景观样本进行拍摄,共拍摄照片1058张。相机采用Canon-600d,照片像素大小设为5184×3456,拍摄过程保持一定的景深,确保照片拍摄过程中其他因素的相似度。
1.4评判人员的确定几乎所有研究都表明,不同群体在审美态度上没有实质性的差异,但专家与专业学生的辨别能力一致性较好[12-14],且对园林美学方面的评判要素较了解,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研究场地的美景度特性,因此选取了50位园林专业的研究生对梅家坞茶文化村美景度进行评价。
1.5评判方法将制作好的幻灯片用投影仪在室内放映,设定每张幻灯片10s,不可倒回去放映,以减少人为误差。评判制度采用5个等级,为很差(1~3分),差(4~6分),一般(7~9分),好(10~12分),很好(13~15分)。为使评判结果更科学,在评价前,向评判者作简要的“标准化说明”、评判要素与评判原理说明,并用几张其他照片按照评判程序进行演习,使评判者真正了解评判方法[15]。
2数据处理
2.1SBE值计算鉴于评判者个体的审美差异,将幻灯片放映获得的评判值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SBE美景度值,即:Zij=(Rij-珚Rj)/Sj,Zi=∑jZij/Nj,其中,Zij是第j个评价者对第i个景观的评价标准化值;Rij是第j个评价者对第i个景观的评价值;珚Rj是第j个评价者对同一类景观的所有评价值的平均值;Sj是第j个评价者对同一类景观的评价值的标准差;Zi是第i个景观的标准化得分值均值,Nj是第i个景观的评判人员的数量[10]。
2.2确定景观各要素的量值根据园林景观的美学特性,选取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均衡性、意境美4个要素作为梅家坞茶文化村美景度的评价指标(表1),根据各要素的评分描述从4个方面对42个样本进行评分,将样本得分值进行平均,作为各要素的量值(表2)。
2.3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以42个样本的SBE值作为因变量,每个样本的各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建立数学关系模型来探讨梅家坞茶文化村美景度与各要素的关系。本文假设梅家坞茶文化村美景度和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均衡性、意境美4个要素之间存在某种线性关系,利用SPSS线性回归逐步分析建立模型,并用t检验对回归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3结果与分析
3.1各样本美景度分析将50位园林专业研究生对梅家坞茶文化村整体景观的评分值运用Excel2003按照美景度标准化公式计算得出各样本的SBE值(表3)。由SBE折线图(图1)可以看出,16个茶园景观的样本中,有81.25%样本的SBE值为非负数,但SBE值起伏较大;13个建筑及小品景观的样本中,有38.46%样本的SBE值为非负数,SBE值起伏平稳;8个园路景观的样本中,有50%样本的SBE为非负数,SBE值起伏较大;5个水系景观的样本中,有40%样本的SBE值为非负数,SBE值起伏较平稳。从上述各景观SBE值非负数的百分比可以看出,除茶园景观外,其他景观类型的美景度值都偏低,应通过改造设计,提高梅家坞茶文化村整体的美景度值。将42个样本的SBE值由高到低排列(图2),最高的是样本37,其SBE值为1.313,是水杉大道,高大挺拔的池杉就像是2列整齐的士兵,守护着这座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村,深秋棕红色的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艳丽多姿;SBE值最低的是样本6,为-0.926,茶树稀疏,部分黄色的泥土在外,茶树排列形式及立面都比较单一,观赏性差。
3.2梅家坞茶文化村美感影响因素分析以各样本的SBE值为因变量,以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均衡性、意境美四因素的量值作为自变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表4)。回归分析显示,意境美(sig=0.002<0.01)、统一与变化(sig=0.005<0.01)与美景度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协调与对比(sig=0.834>0.05)、均衡性(sig=0.699>0.05)与美景度的相关性较小,因此根据显著性大小判断,专业群体对梅家坞茶文化村美感要素的审美偏好是意境美>统一与变化>均衡性>协调与对比。将协调与对比、均衡性剔除后再次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表5),建立梅家坞茶文化村美景度预测方程为:Y=-5.142+0.257C1+0.233C4;其中:Y代表美景度,C1代表统一与变化,C4代表意境美。
4结论与讨论
茶文化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闽南茶文化 航空服务 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41-01
据调查,国内部分高职院校中航空服务专业开设茶艺课程作为职业延展课程。但无论是相关教师或者学生多功利地看待茶艺课程,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学习茶艺仅仅是为了弥补学生在应对航空公司面试时才艺不足的缺陷,有些人仅是因为某些航空公司有茶艺表演的活动而略做学习有备无患,他们往往认为只要学会花哨或者烦琐的泡茶动作和程序即可,纯粹将茶艺当成类似某种程序化舞蹈动作的简单行为。正因为许多人对在航空服务专业开设茶艺课程,并推进茶文化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渗透并不理解或者理解得不够到位,本文将对闽南茶文化背景下开设茶艺课程的意义进行论述,并对该课程的建构提出意见。
1 航空服务专业在闽南茶文化背景下开设茶艺课程意义
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展示程序性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服务技能的高标准相耦合
福建闽南地区盛产茶,闽南人对茶情有独钟,且闽南人饮茶,从茶具、水质、用茶种类到斟饮的各个程序均备极考究。以乌龙茶铁观音为例,其茶艺表演程序甚至有十八道工序:焚香静气、叶嘉酬宾、火煮山泉、孟臣淋漓、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韵、玉液回壶、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喜闻幽香、鉴赏三色、初品奇茗、尽杯谢茶,环节一道接一道,每一道都体现出“纯、礼、雅、和”的文化精髓,每一个动作都讲究规范的操作和程序。而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服务正是航空服务人才的起码要求,同时在进行程序化的服务同时还要兼顾展示性和艺术性,这也是航空服务人才之所以成为服务行业内人才标杆的原因。通过对茶艺展示程序化的学习就能够使学生在校内有相应的载体体会服务流程的艺术性,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按程序有条不紊、准确到位艺术化地进行服务流程的展示。同时这也是航空公司、地勤公司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闽南茶文化中的“五境之美”茶艺气质营造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美感培养的目标相耦合
闽南茶文化重在围绕着茶元素,通过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等展示国人生活之美。以环境中的茶席之美为例,闽南茶文化讲究透过一席茶的布置有机平实、源远流长而生命力不减的方式来体现文化,把茶席当成以生命自身的哲学体现之场。茶席不仅是单纯的视觉美感,更要求符合泡茶逻辑,这个逻辑包含了对茶的解读。种种细节的妥帖安排,会幻化出天然的中澹闲洁。各个因素,如品茗的时令节气、身边的一景一物、水质水温、茶的性情,由此而砧拣择的用那把小壶还是这只盖杯,每一个选择都是那么的用心别具,但在决定前又不是只有唯一的选择,每一个用心就体现在选择的过程里,最后汇聚成一种特殊的气质。航空服务人才美感的塑造也不仅是外表的,训练有素的专业素养,对于美好形象和美好环境的创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给人带来毫无做作的舒适感,把女性的柔美优雅、男士的绅士帅气演绎得恰到好处,有一种增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足的美感。因此在茶艺课中可以达到对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进行气质的培养、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美境”的创新能力。
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礼仪要求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礼仪的高要求相耦合
礼仪是茶艺的核心部分。闽南传统茶道表演其实就是待人迎客的过程,它每一个环节都寓意着一种东方待客礼节。而服务礼仪更是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这两者的耦合之处更是不言而喻。
2 关于航空服务专业中茶艺课程的相关建议
茶文化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茶文化;文化价值;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
中华文化悠悠数千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创造了悠久厚重的茶文化。茶,是当今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从古至今,由南到北,中国人都爱喝茶,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中国人爱茶,饮茶,品茶,论茶,世世代代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茶文化,就是一种典型的‘中介文化’”,即“以物质为载体,或在物质生活中渗透着明显的精神内容”。因此,茶文化当之无愧地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备了其特殊的道德价值作用。
一、茶文化的定位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茶文化的内部结构可分解为四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观念文化层。
1.物质层面的茶文化
物质层是茶文化的最表层。茶兼有文化和实用价值。茶的种植、采摘、焙制,成品茶的辨别、分类,以及茶具、茶馆和世代累积的大量茶书典籍,都是茶之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而茶文化也就包含了物质层面。这是茶文化的基础,文化特征相对而言也较为稳定。
2.行为层面的茶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从端起茶杯开始谈论茶文化的。茶文化的行为层面,包括饮茶方式、泡制方法、饮茶风俗及各类茶文献中与茶相关的民俗内容。行为文化层是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层面的茶文化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背景下,该层面的茶文化差别很大。
3.制度层面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制度层面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茶相关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如古代的茶政,现代行政的茶叶管理等。现在饮茶、贩茶是一种自由生活或商业行为,只要不违法,不再受国家或社会制度的过分制约。历史上,茶与官制几乎是伴随始终的。充实国库的“榷茶”、经济外交的“茶马古道”等等,都与时代与政治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茶马古道”等文化现象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存在与消失恰恰说明,茶文化的制度层面是最具时代性的。
二、茶以载道——茶道精神与儒释道思想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始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我国的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叶的专著。它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茶道是指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中国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补”,隋唐之后又趋于“三教合一”。茶道中所修何道?可为儒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结果,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证道则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极高明而道中庸,无为而无不为。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三、茶道之中见茶德——茶文化的道德价值作用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释、道诸家深刻的哲理,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完美的展现出了茶文化的道德价值。
所谓“茶德”,是指饮茶人的道德要求。进一步而言,是将茶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茶道精神将佛教圆通空灵、道教之幽玄旷达、儒家文雅含蓄的意境之美融为一体,因此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一个‘和’字,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诸层面,实为最好的茶德概念之说。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思想构成了互相联系统一的人生价值观,它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这种价值观潜移默化于中国的民族精神之中,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我国茶文化的道德价值作用,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核心,将中国茶道精神发扬光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今茶的使用价值已经弱化的情况下,我们应更多考虑茶的文化价值,利用茶的种种文化优势,提升整个行业的认可度与辐射面,将茶作为一个文化消费品,融于整个社会中。品茶不仅仅是品茶,而是品一种文化,品一种沉淀在中华文明五千年中的厚重,品一种健康生活与道德规范的精髓。(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1992.
[2]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36.
[3][唐]陆羽、[清]陆廷灿著,志文注译。《茶经续茶经》[M].三秦出版社,2005.
[4]李海杰。中国禅茶文化的渊源与流变[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茶文化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 赣南客家;擂茶;文化
[作者简介]钟 健(1990―),男,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2008级历史学专业学生。(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第四届大学生创业、科研基金项目,校级一般项目“赣南客家擂茶文化调查研究报告”结题成果。
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擂茶,广泛流传于赣南、闽西、粤北等客家之地,作为药食同源的典范,它传承千年而未消亡,成为茶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奇葩,而作为客家先民南下第一站――赣南地区的擂茶,尤具代表性和意义。
一、擂茶的起源及其在赣南地区的传播
1.擂茶的起源
关于擂茶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种是司马措说:公元前280年,秦朝大将司马措驻扎在湖南桃花源毗邻的长茅岭一带,军队将当地流行的一种叫“苦羹”食物当主食和药食用。
一种是马援说:公元41年,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五溪蛮,路过乌头村(今桃源县内)时,军中发生瘟疫,当地一老妪献上擂茶称可治病,将军喝后,出了一身汗,顿觉浑身轻松,似乎淤积多日的病痛也随汗水流走了,三军服用后疫病全除,取得征蛮大捷。
一种是张飞说:三国时,张飞带兵进攻武陵壶头山,正值炎夏酷暑,当地瘟疫蔓延,张飞部下数百将士病倒。值此危难之际,村中一位郎中献出祖传擂茶秘方,结果茶(药)到病除。
关于历史人物的地方传说,不能当做擂茶起源的确切证据,但作为过去历史的遗迹,它能说明这些人、事和在何时何地与擂茶有关,且能大致推测其存在范围。1992年,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曾认定荆湘地区的桃花源是我国擂茶的发祥地。
本文采用茶学界旧说,即我国云、贵、川、湘、鄂地区是茶的原产地或早期茶产业中心。
2.擂茶传入赣南地区
茶最早发现于巴蜀地区,然后沿着长江传播到中游的荆湘地区及下游的吴越地区,后进一步传播到岭南地区和北方地区,擂茶的传播轨迹大致相仿。赣南地区的擂茶是伴随着战争或民间移民,由荆湘地区传过来的。
关于擂茶起源的三种传说,虽细节各异,但情形大致相当,即南下大军水土不服,多得疟疾,得益于荆湘地区百姓所献的“三生茶”,药到病除。士兵学会了“三生茶”,并将其传播到了赣南等地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茗羹,专家认为那是茶与米做成的粥,它说明最迟到秦汉时期,以茶粥形式出现的米茶在荆湘地区已经诞生,与此传说相应和。
唐朝由于《茶经》的影响和禅宗的推广,全国流行饮茶,“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起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上文所提秦汉时的茗羹,亦叫粥擂茶,其制作方法为吃茶法。“荆巴间,米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茗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描写了米茶的制作方法及作用,这种米茶是现今擂茶――香料茶的原型。生活于安史之乱中后期的陆羽,批判以前的吃茶法为“沟渠间弃水耳”并做了改进。陆氏煎茶法是一种更有讲究的方法,它摒弃了诸多的作料,而只保留了盐来调味,更加注重茶的原味。
西晋时,南康郡仅户口1400户,到了隋初有11,168户,唐元和年间有26,260户,宋元丰年间有133,929户,可知北方人大量涌入赣南地区的时间是黄巢大起义和北宋末年金兵进入中原这两次大动荡之后。安史之乱后,携带当时中原盛行的盐茶法等习俗的北方人民,主要迁居在自汉晋以来就保留着吃茶法的赣北等长江中游地区。黄巢起义发生后,定居赣北的移民继续南迁,客家先民在迁徙中结合当地的独特环境和经济状况,参考赣北地区的吃茶法兼改造陆氏煎茶法,发明了擂茶,这不同与和米同煮的“吃茶”。擂茶是将米、花生、芝麻等作料放入钵内研磨,然后加水冲泡,这种做法既使擂茶具有了充饥的作用,另外又因加入了更多的材料,使其具有药用价值,这些契合了客家先民艰苦跋涉、讲究实用的精神。
到了南宋,临安“今茶坊皆然,冬天兼卖擂茶”、“七宝擂茶”,可知擂茶风靡南方,这也是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擂茶”字样。陆羽的煎茶法兴起后广受士大夫推崇一直占据主流并流传到宋朝,同时经过客家先民改造后的、凭借“药食俱佳、味中有味”而得到下层民众青睐的擂茶,伴随客家先民迁徙到赣南地区的过程中产生、传播并传承至今。
二、赣南擂茶习俗兼功效
1.擂茶的制作
擂茶需要“三宝”――擂钵、擂棍和捞瓢。擂钵是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的厚壁陶钵;擂棍是具有顺气作用的、约2尺长的硬木棒,棍子底部刨圆;捞瓢是竹篾编制的,用来清擂钵壁上的擂泥。擂茶的基本材料有炒花生米、炒芝麻、晒好的茶叶、适量的食盐、糯米等,擂时将擂钵夹在双腿间,双手或单手持擂棍,逐步将茶叶、芝麻等材料放入擂钵内,用擂棍沿着内壁作有节奏的旋转研磨,期间加入少许水以便于研磨,研成糊状物即可。然后将热开水倒入擂钵,同时用捞瓢或篾子迅速搅动,散发出浓烈的香气,用勺子舀入碗中即可饮用,人称“一家煮茶百家香”。
2.赣南擂茶习俗文化
在客家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这体现了客家人将擂茶作为“客来敬茶”的待客礼俗。平时邻里之间多有来往,大家常坐在一起喝擂茶,桌上装着艾米果、灯盏糕、油炸薯干等特色小吃,同时唠叨家常,增进关系,充分体现了客家为“好客之家”。
在赣县客家古村不少地方还保留些讲究的喝法,新婚之日要请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前来喝“结婚擂茶”,新婚第三天则要请街坊邻居中的妇女前来喝“三朝擂茶”,让过门的媳妇认识妯娌姑婶,以便日后和睦相处等颇具特色的擂茶习俗。
3.擂茶的功效
人们很早就知道:茶是万病之药,擂茶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客家先民在长期面对赣南的瘴气、风湿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为了防病健身,除了茶叶,还在春夏加入金银花、薄荷叶,秋季添加白,冬季放入肉桂等,制作不同疗效的擂茶,使擂茶具备医疗保健功效。
现代医疗证明,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咖啡碱有提神、兴奋的作用,茶氨酸有解除疲劳、提高免疫的作用,含量较高的微量元素钾有预防风湿病的功效等,这些说明茶有利于增强对疾病的抗性,使擂茶兼具保健功效。
三、赣南擂茶传承至今的原因
1.自然环境
“夫江东、岭南之地卑湿,春夏之间气毒弥盛,又山水湿蒸,致多瘴毒、风湿之气从地而起,易伤于人”,赣南地区为蛮荒、瘴疫之地。由于茶是“万物之药”,能够增强对疾病的抗性。故茶叶多是入药,如加人龙脑散、咽喉口齿等药方。赣南客家人在擂擂茶还加入生姜、糯米、陈皮等佐料,以抵抗赣南的闷湿疾病,“解诸药毒虫蛇及诸蛊毒,右以大粉草寸,以芝油,透愈久为妙,收之远行,漳泉、福建、川广间有中毒,即嚼三两,得吐即无害”。正是因为有这些解毒、解暑等作用,所以人们保留并发展了药食同源的“擂茶”。
2.经济生活限制
赣南地区长期以来都是比较封闭的状态,“吾赣据江右之上流……赣二水缭绕,介溪谷万山之阻”,这一方面使它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为客家文化保存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系个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得客家人的思想观念趋于保守、传统。同时山区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们生活相对贫困,“无甚贫甚富……服不求侈饮,食不求异器”。冲茶、泡茶是制作极为讲究的,代价太高,所以这些地区盛行兼有充饥、营养、保健、解渴等功效的擂茶,物美价廉,免受经济条件的困扰。
3.客家民系
大规模移民到赣南地区是在安史之乱及黄巢起义之后。在安史之乱后,江西地区的户口数有了明显增长,赣北的洪州等人口净增长率在50%以上,而赣南地区在元和年间有26260户,到了北宋淳化年间,虔州、南安军凉州有133929户,是唐元和时期的5倍。大规模的客家移民迁入,依靠文化优势,同化了南方山都、木客等少数民族,使得中原擂茶等习俗不被夷化,相反得到传播扩散。
4.民俗文化内涵
食擂茶是最早的饮茶方式,茗粥在汉朝已出现于饮食中,魏晋时文人雅客、禅宗强调品茶,赋予茶以清雅廉洁的特性。此后茶的制作方法和饮茶方式不断变化,与泡茶流行于上层相比,擂茶流传于下层百姓家,但它们都发展形成为一种茶俗、融入于礼仪文化中,客家人通过食擂茶来联络感情、招待客人等,这种文化内涵满足了他们的礼仪需求,所以能代代传承。
四、赣南擂茶的发展前景
对于赣南客家擂茶的发展,我们要面向新世界,要让它走出农家,走向市场。
第一,开展生态观光旅游,推出特色旅游项目。即要突破游览自然风光景色的局限,在乡村山地形成规模茶基地,让游客亲自参与采茶,唱采茶歌、看采茶戏,感受采茶乐趣;创设古情境,修建古茶亭,在茶亭看擂擂茶表演、喝擂茶,挖掘擂茶文化底蕴,展现赣南客家的待客礼仪。
第二,开设独具赣南特色的擂茶馆,宣扬赣南擂茶文化,这将是传播特色擂茶文化的重要之举。将农村擂茶及其特有内涵带入城市,不仅给城市的中老年人提供一种美味的擂茶饮品和客家小吃,还提供一个交流的安宁优雅场所,大城市很多的休息娱乐场所多倾向于为青年人设计,而擂茶馆将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而这也必为擂茶“走出乡村,走进城市”的重要途径。
第三,研究市场,开发擂茶产品。完善市场机制,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采用包装、灌装等多种便民形式,研发解暑、充饥、营养等种类的产品。擂茶产品的不断丰富完善,是擂茶推广的重要前提保证。
[参考文献]
[1]薛翘,刘劲峰.客家擂茶源流考[J].农业考古,1994,(4).
[2]黎晓霞.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擂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郭振东.茶道奇葩――客家擂茶[J].中国保健营养,2002,(2).
[4]陈枚洲.谈谈客家擂茶与擂茶粥的源流[J].广东茶业,2005,(6).
[5]林更生.客家擂茶探源[J].茶叶科学技术,2009,(1).
[6]马建海.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2).
[7]陈宗懋.茶与健康专题(二)茶叶内含成分及其保健功效[J].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