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竞争力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新竞争力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新竞争力1

[关键词]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新产品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国内外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国外学者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论述

哈默与普拉哈拉德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共有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麦肯锡公司定义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竞争力是群体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一到多项核心流程。理查德·朗克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技能、知识和技术的整合”。巴屯是从知识的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的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拉法和佐罗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存在于企业的业务操作子系统中,而且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根植于复杂的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中。

2.国内学者也有自己的理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

陈佳贵研究员(2002)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并据此创造出超越其他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白津夫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资源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具的支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另外,我国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张瑞敏认为,“创新能力是海尔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其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

3.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总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无论何种观点的核心竞争力都包括了技术能力,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二、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

1.费里拉(J.Friar)认为,技术是指一种创造出可再现性方法或手段的能力,这些方法或手段能导致产品、工艺过程和服务的改进。

2.创新的概念是熊比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来并阐述的。1939年在《商业周期》一书中他又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创新理论,其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既有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也有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但并未直接给定技术创新的定义。

3.索洛对技术创新理论重新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于1951年发表的《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比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首次提出实现技术创新的两个条件——新思想的来源和随后阶段的实现发展,即所谓的“两步论”。弗里曼(C.Ferrnena)是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1982年他在《工业创新经济学》的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缪尔塞(R.Mueser)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几十年来有关技术创新定义的观点和表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缪尔塞重新定义: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事件。

4.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对技术创新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解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是较早从事技术创新研究的单位之一,在傅家骥教授的领导下,其有关技术创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傅家骥在其主编的《技术创新学》中,给技术创新下了这样的定义,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赢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建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的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生产,获得新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来源和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吴贵生教授在他的《技术创新管理》中认为,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

三、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和决定因素。劳动、资本与技术是企业进行生产的三个基本投入要素。企业生产是在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之下进行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时期,劳动、资本和技术在投入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在科技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今天,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在推行技术创新战略,拼全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大力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的周期也越来越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企业竞争的范围更深、更广,节奏更快。企业在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前,技术创新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多样化,要求企业提供一些性能更好、品种多样,能与社会发展和用户需求相适应的新产品。企业必须不断推出满足用户要求的新产品,方能立足于市场,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可见,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真正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与需要。创新成为市场竞争的基本手段,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通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进行技术积累,核心竞争能力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四、技术创新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功能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技术创新越来越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们从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与意义来进行分析研究。

1.企业技术创新的催化效应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对于企业内部涌现出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和外部环境中的技术扰动,企业具有一种很强的自催化功能。随着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在一个企业内部的迅速扩散,成为核心技术,或者成为企业新的核心业务,企业将逐渐形成自己的新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企业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收益。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寿命”比具体的产品和服务都长,技术创新能力构建起来的核心竞争力比具体产品的生产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2.企业技术创新的低成本扩散与收益放大效应

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技术扩散是实现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性、增加创新收益的主要手段。在企业经营中,由技术创新成果构建成的新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技术扩散产生“收益倍放”效应。如佳能(canon)公司将微电子、激光、精密仪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和扩散到照像机、摄像机、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激光打印机、图像扫描仪、细胞分析仪等产品中。可以使同一技术同时在不同的产品市场上获得巨大的创新收益。当然,通常企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收益放大效应主要源于企业多元化经营、国际化经营与纵向一体化生产体系,其实质在于企业内部资源尤其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化配置,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3.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整体实力的效应

由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可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更  为深远的意义,即更关注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追求的不仅是如何在当前的市场做得更好,而是如何获得在未来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地位。如摩托罗拉(Motorolar)公司建立在其无线电通讯技术专长基础之上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使其在核心业务交换机等通讯产品市场上享有持久的优势地位,在BP机、移动电话和无线移动通讯装置的产品领域也遥遥领先。由此可见,用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特性和进入壁垒。

五、运用技术创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世界新经济浪潮兴起,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各国为了在激烈的国际技术和商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竞相调整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领域的开发投入、扩大应用领域,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应该从以下以几个方面着手准备和提高:

1.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关键技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上这3篇新竞争力是来自于山草香的新竞争力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新竞争力2

关键词 厦门水务 客户服务 竞争力

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自然垄断性企业,自然垄断产业往往具有网络特征。传统的观点认为,由于网络系统自身的规模经济,以及建设网络系统的巨额沉没成本带来的规模经济,不应该也不可能引入竞争。此外,这种巨额沉没成本也构成了较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而自来水又是很特殊的商品,每个人每天都几乎不可选择地必须在使用自来水,可以说自来水的市场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对客户而言,自来水用不用就此一家,别无选择;即使在某些城市有若干家供水企业的存在,由于地下供水管网的不可选择性,客户无法选择自己所在供水管网区域外的供水企业,实际上对客户而言仍然是“独此一家”的供水企业。所以长此以往人们将供水企业称“水霸”。但近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供水企业的服务迅速发展,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坐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特区,客户服务的发展引人瞩目。

1 客户服务的发展线

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客户服务是解决基本问题——用水难问题。厦门岛内淡水资源匮乏,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企业的发展,城市用水需求迅速增长。供水企业原有的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供水需求,新建水厂、扩建水厂,解决高地、偏远地区用水难问题迫在眉睫,厦门水务新建60万t高殿水厂,国际银行贷款建设特区供水引水工程,从漳州市九龙江改渠为管解决原水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规范化服务。对抄表、收费、换表等岗位进行规范服务,“五要五不要”,不准“吃、拿、卡、要”。

1994年:社会服务承诺。厦门水务成立“社会服务承诺办公室”机构,对抄表、抢修等工作公开向社会承诺,如有违诺则赔偿。

1997年:供水热线全天候24h对外服务。在原有抢修电话的基础上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通过局域网的方式使报修、抢修更加有效率,“供水热线2211777,真诚为您服务”。

1997年至今,以客户为中心的多元化服务迅猛发展,如:

(1) 缴费“一卡通”,客户可在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办理委托代扣6个月之内的水费。水务集团抄表到户并进行一户一表、水表出户改造。

(2) 办事公开制度,收费公开、工作时限公开、办事程序等公开,通过营业厅多媒体查询系统、液晶显示大屏幕、厦门水务网站等平台提供公开办事的服务。

(3) 参与110联动,水务集团在接到110电话后,1h内赶到现场,DN300以下管道24h内抢修完毕,DN300以上管道36h内抢修完毕。

(4)公开奖励举报偷水、私启消防栓等违章用水者。

(5)社会服务承诺办公室对用水新装户实行跟踪服务。

(6)完善以人为本的营业厅。整洁明亮的办事空间,业务标识整齐划一,柜台标志定置定位,轻巧方便的圆桌小椅;大厅内还设有服务监督台、意见箱、滚动屏、多媒体触摸屏、伞物架、公用电话、复印机、资料架、一米线、等候牌等,既方便了用户,又提高了员工的办事效率。

(7)设立客户经理和大客户经理,对重点企业主动上门服务。

(8)欠费停水引入公证。

(9)供水热线升级为客户服务呼叫中心96303,实现一个电话,一站式服务。

(10)进驻厦门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市级立项项目可在厦门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实现有限承诺时限内的各项申报审批环节。

(11)在社会服务承诺基础上体现高效、细致。如计划性管道维护停水改在夜间,抢修力争更快,减少客户因抢修停水造成的等待时间。

(12)更人性化服务,如计划性停水时,对特殊用户通过租用洒水车方式实现不间断供水。

2 客户服务发展的趋势

提供多种服务平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客户的服务需求

如水费查询,厦门水务提供自动语音查询、人工话务查询、计算机网上查询、水务或银行营业厅现场查询等,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便捷程度选择任一类查询方式;水费缴交可选择水务集团现金方式,也可选择建设银行现金或代扣方式,也可选择任一商业银行“一卡通”代扣;内管维修可客户自行处理,水务集团也提供24h有偿服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厦门水务还将逐步实现网上投诉、网上申报等功能,以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

客户服务人员作用凸显

厦门水务原水、制水、供水营销的员工比例大约是1∶4∶3,制水的员工占了最多。但随着水厂科技创新、自动化改造的逐步进行,制水工人的数量将逐步减少;反之,城市发展、水表出户、农村供水使得供水企业抄收、管网维护的范围日益扩大,客户服务人员的需求数量则上升, 加之客户需求的“便捷”服务需要供水企业高素质的一站式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人员,需要水表检测、换表、管道小修、水质化验、内管测漏等多项上门服务,客户服务人员的作用凸显。供水企业应当在客服人员的人才储备上早作准备,培训塑造既有专业技术知识又有全方位多角度客户服务素养的员工。客户服务人员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客户对水务集团的印象,可以说“一个人就代表了整个集团”。

个性化服务

目前客户无可选择地使用水务集团提供的现有水压、水质的自来水(符合国家行业标准)。随着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供水企业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对机场、办公楼、高档住宅、公园等提供直饮水服务,或是对绿化、景观喷泉、马路冲洗提供中水,或是接管客户内管的加压泵站,或是铺设海水管道入户冲洗厕所,或是海水淡化等。当然,供水企业在提供特殊水质、水压等个性化服务时,可以收取不同于自来水的价格。

创“厦门水务”服务品牌

水务行业是保本微利行业,要在水务主业上做足文章谋求企业大的发展,其空间是极其有限的。产权的多元化,厦门水务下属主业公司与外商合资的成功,使厦门水务开始战略转移,即由生产经营型企业向投资经营型企业转轨,厦门水务开始意向收购周边城市的供水企业,并把触角向其他行业发展,成立了厦门水务物业公司,与上海如家合作经营酒店业,在四川成都涉足房地产,今后还要从事旅游、物流等方向。因此创“厦门水务”的服务品牌显得十分重要,它为创造新的竞争力提供了源泉。“厦门水务”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主业的客户服务,客户在选择其其他产业都是在认可其“水务品牌”的基础上爱屋及乌。客户认准了“厦门水务”品牌自然对供水企业新从事的产业容易认可信赖,供水企业进入新产业市场走了捷径。

3 客户服务发展的内外因素

外因

社会的发展,竞争性企业客户服务发展带来的社会大环境的推动,“客户是上帝”、“只要你能想到的我们就能做到”、送货上门、快捷的售后服务、VIP服务等无时不刻给客户带来服务的享受,尤其是原有垄断行业邮政电信的分家,其客户服务业迅猛发展,使得客户对服务的认识越来越深,需求越来越多。供水企业作为公用行业与政府有藕断丝连的联系,厦门市为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必须完善供水企业的服务,政府无论是机关效能建设还是行风评议厦门水务集团都是必检单位。供水企业必需正视政府、企业、百姓的要求,积极改进自己的客户服务质量,“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成了供水企业的服务口号。

内因

(1) 企业做大做强、再创新的竞争力的需要。

(2)水价调整的需要。自来水、污水价格由政府定价,自来水、污水的价格起码要保证水务集团的基本再生产。每一次的自来水、污水价格的调整都是经过严格的财务审计、公开听证会等程序。“服务”从企业管理的概念来讲是属于生产运作管理的一部分。服务不好,说明管理有问题,政府不可能对管理不善的供水企业调整供水价格;而客户如果对供水企业的服务不满,那么听证会上的价格调整就可能受阻。

内外因推动了厦门水务客户服务的发展,使得供水企业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4 客户服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水务集团的工作重心是主业服务

企业做大做强是所有人的共同美好愿景。保障供水、安全供水是厦门市生产、生活的命脉。辅业的发展是在主业基础上开展的。

改革用人机制

厦门水务集团是在原有的厦门自来水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原自来水是一家老国有企业,长期自然垄断造就了一批被动服务的员工。转变观念,主动服务显得尤其迫切,近年来加大培训考核、内部竞争上岗等办法很好地提升了服务,但与行业外的企业相比、与客户的服务要求尚有差距。厦门水务应当更大胆地改革用人机制,即在呼叫中心、营业厅等工作岗位实行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改革,实行内部原有的客服人员和外来人员公开竞争,不适合客服工作的人应当转岗;对抄表、管网维护的工作可以招标形式外包,由水务集团监督,还能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成本问题

供水行业是保本微利的行业,水务集团应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低成本、公益性的宣传支出,如通过媒体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宣传比媒体广告效果好,而且财务支出少,甚至不支出。深入企业、社区贴近客户宣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政府的干预应当是适度的

政府应当正视供水企业是自负盈亏的企业,不是政府机关也不是事业单位,不能为了形象工程强加供水企业做超出企业能力的事,这样对企业的自身发展、客户服务的提升都不利。

参考文献

新竞争力3

农村金融创新的基本理论

农村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主要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新产品或采用新技术、新制度的动机,引发创新的因素既有组织内部的因素,也有组织所处环境的因素。总体来说,农村金融创新的动因理论研究可以归为三大类:一是需求驱动的金融创新。因为经济环境的发展,消费者和投资者由于财富增长、交易成本和市场占先等因素的变化,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新的需求,经济主体的新需求促使金融机构提供新的产品和制度。二是供给驱动的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机构本身有追求超额利润、规避监管和分散风险的需求,新的科技技术、交易模式和经营理念的出现给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性,这些新的因素引发了金融部门的产品和制度创新。三是环境驱动的金融创新。经济全球化、监管制度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会影响金融机构的收益和风险,减少外界环境的影响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金融创新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新的金融工具,产生了许多新的金融制度,对农村金融业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都产生了影响。

提升农村金融核心竞争力的思考与建议

顺应形势变化,立足行情,确立清晰的战略定位。首先,确立清晰的市场战略定位。农村金融业应顺应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与宏观调控、监管政策的变化,顺应客户需求、市场竞争环境及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变化,顺应银行专业化、特色化、综合化、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大趋势,立足于自身实际,坚定不移走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经营发展道路,在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应进一步形成明显特色,在一些业务领域、一些行业、一些区域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比较竞争优势,精心培育、打造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为核心的农村金融服务品牌。

其次,谋划有序的战略实施路径。一是紧跟市场,全面推进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按照突出效益性、满足流动性、确保安全性的现代资产负债管理理念,公司业务、小企业业务、个人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齐头并进,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协调发展,传统金融业务与新兴金融业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努力打造农村金融业与在岸、离岸两个人民币资金市场的绿色通道,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资本市场平台,全面提升资本、资金、资产的统筹运营能力及资源配置效率、效益,大幅提升人均、网均等内涵式发展效率与效益,持续推进各项业务均衡、协调、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兼顾当前与长远发展,明确未来发展重点,确保资源配置,实现重点突破。应通过科学、有效的资源配置,坚持做实、做强优质重点大中型公司金融业务和机构金融业务;加快发展、着力做大小企业和个人金融业务;全面拓展、做精做深传统中间业务和财富管理、资产托管、投资银行等新兴业务,大力扩张并逐渐形成稳定的中小企业优质客户群体、中高端个人客户群体和中间业务高效率客户群体。这三大类业务、三大类客户应是全行业未来几年乃至长远生存、发展、转型、竞争的主要战略支柱和业务、客户基础。三是因地制宜,分层次、分步骤实施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经营发展战略。支行层面,重点探索零售业务和小企业业务专业化经营模式;分行层面,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特点重点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模式;总行层面,重点提升传统业务和新兴金融业务的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比较竞争优势的专业支行和特色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小企业、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电子银行、贸易金融等业务领域初步形成特色和比较优势。四是审时度势,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同业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和实践综合化、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

实施以体制、机制为重点的制度创新战略。首先,不断完善权责明确、管理顺畅、协调有序、运行高效的一级法人治理结构。应按照公司治理要求,建立有序、高效的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运行机制,确保决策和执行的低成本、高效率。应借鉴同业先进经验,优化总行内设机构、理顺部门职能,全面提升决策型、管理型、经营型、服务型的综合能力。

其次,探索、建立、完善、创新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小企业金融服务经营体制、个人金融业务经营体制、电子银行经营体制、国际业务经营体制、新兴金融业务经营体制,精心构造有利于上述战略性业务快速、健康发展的科学组织架构、资源配置方式、经营管理方式和考核激励模式。

第三,在完善体制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建立、完善并加快实施客户经理营销激励机制、标准化服务考核激励机制、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及内部晋级升迁机制、开放的市场化人才选聘用机制、体现差异化特色经营的“一行一策”财务考核机制、各级领导班子三年规划任期目标考评机制、经营绩效经济增加值考评机制、重点区域机构协调发展激励机制、新业务、新产品、新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等,有效提升农村金融业的差异化特色经营能力和综合市场竞争力。

加强企划管理,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是经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有品牌和没品牌,多品牌和少品牌的竞争力是不一样的。当今世界竞争最终是品牌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品牌不只是一块招牌,品牌背后是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管理水平、创新能力、服务能力、风控能力,是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首先,应将核心文化赋予产品、业务、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与宣传中,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要大力传播“财富源于和谐、规范成就卓越、诚信创造未来”独特的现代农村金融业经营理念和综合服务品牌,要精心策划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使核心文化通过品牌的传播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要理出领先于市场的产品、服务、渠道、业务、技术,确定品牌的重点与范围,重点在小企业金融服务、个人金融服务、信用卡业务、电子银行渠道服务、新兴金融服务、国际业务等方面精心包装并打出响亮的银行产品、服务和渠道品牌。

第三,通过精细的企业发展策划和品牌战略的实施,全面展示银行的综合管理能力、业务与产品创新能力、技术支撑能力、综合服务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使品牌影响力作用于客户、作用于员工,让社会、让市场听到银行的声音。

创新服务理念,倾力打造“农村金融业服务品牌”。首先,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整合服务渠道资源,建立多元化、高技术含量的服务渠道体系,全面满足客户安全、便捷的个性化渠道服务需求。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新核心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支持物理网点、自助网点的安全、高效、快捷、优质服务,充分发挥高、低柜、大堂经理等传统服务方式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全面强化和提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逐渐提升新兴电子服务渠道的客户业务量比重,弥补银行网点资源少的缺陷,提高客户服务综合效能,提升柜面人力资源效率。

其次,要加快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和标准化服务需求。一是创新服务内容,由主要提供核算产品服务向核算服务、自助服务、咨询服务、财富管理服务、离行援助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内容转变。二是创新服务规范,将中国银行业协会颁布的大堂经理服务规范、客户服务中心服务规范和柜面服务规范统一纳入银行的服务规范中,全面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三是创新服务文化,提升竞争软实力,把标准化的服务文化、服务环境提供给客户,最大程度地方便客户、影响客户、留存客户。

48 5310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