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调查报告(汇总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第一篇】

摘要:自十八大召开之后,“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系列的措施如: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一系列措施推行以后给农民等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就土地产权分配,生产现代化运营等的改革会对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模式造成一种较大的变革,针对这种现象,在暑期就农民收入支出进行了简单的的调查,以此来深入了解改革的益处。

关键词:三农,农村家庭,收入支出,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邹平县明集镇部分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了解农民生活中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影响农民收入多少的原因,农民增收途径,收入成分,消费的大小及消费途径。邹平县明集镇成家村是山东省最为普遍的一个农村。由于资源等某些因素,没有发展有力的实业,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产品,以及在外务工收入。通过调查显示近年来,各户的平均收入均稳步提高,年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变化较大,而主要消费支出为农资成本,教育费用,医疗费用。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调查了一下几点:

(一)农民收入来源分析:从目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角度,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以下5个部分:

(1)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这是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民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最稳定的方式,以农业种养殖业为主的收入来源仍是目前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基本部分。

(2)家庭在乡从事非农经营收入:如服装业,餐饮业,服务业等等,一般为小本经营,伴随着城乡结合趋势的发展,个体经营越来越多,这是在乡农民的一个重要增收点,也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

(3)外出务工收入:在改革开放浪潮下,外出务工成了农民获得农业收入以外收入的新选择。这是一种工资性收入,这种收入以其广阔的增长空间成为了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切入点。而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也成了我国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4)其他各种收入:包括来自于各种财产投资性的收入、政府的财政或支农政策的转移性收入、租赁变卖财产收入、亲友赠送等各种收入。

(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1)经济结构因素:现在农村土地仍旧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相比较西方的农场化经营存在很大弊端,最明显的就是规模,小范围的种植,使一定区域内的的作物种植比较杂乱,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混杂,难以实现从播种到收割实现完全机械化的流程,有些环节还在使用原始农具,生产效率比较低,而且一家一般几亩地,单单靠土地创收已经难以维持家庭日常的支出。

(2)市场因素:农村一般交通比较闭塞,近些年虽有进步但一些山区等地方问题还很严重,是一些农副产品的流通受到制约,一般会在附近的集市收购站等地处理,而受农村消费水平的制约收入一般比较低。而且就如今农村的各种第二第三产业的兴起,在个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隐患,农村市场比较小,就存在市场饱和问题,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出现明显的恶意竞争,消费不足等问题。

(3)社会因素:物价上涨,而农产品的价格一般比较稳定没有太大涨幅,相比较于一天一涨的消费品,农产品的价格原地不前,对比之下,农民的生活会困苦的多,而且医疗保障的不全面,高等教育昂贵的费用都给普通农村家庭的生活发展带来极大的阻力。

(4)劳动者文化素质问题:大部分农民受到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的限制,如种植业,花卉种植比粮食作物种植的利润高出许多,但却鲜有人会触及主要还是受到相关技术的制约,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大部分人只能从事技能要求较低的的职业,多为体力劳动,劳动力方向变窄,阻碍收入的增加。

(5)农业生产成本高,收益少:随着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局面的出现,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更加剧了价格的下跌趋势。这是导致农业生产收益少的直接原因。虽然政府也曾为改变这种局面而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但是同时也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产生刺激,造成农资价格也随之上升,结果依然是增收空间十分有限。另外,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也是造成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原因,这两种因素直接导致了农民增收的困境。

(三)像一些可行的对策。

我国的人口众多,农民占着很大的比重,不管是粮食安全还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重要的群体,解决好他们的切实问题才能更好的维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针对上述现象作了一系列的可行对策:

(1)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普及城乡专业化的教育。

(2)加快转移农村富余的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劳动渠道。

(3)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保持农业的正常发展。

(4)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5)根据当地的特色发展优势产业。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第二篇】

一、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一方面锻炼了我们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我们走出了书斋,走出了校门,担当起了一个青少年应该承担的职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了解人民疾苦,尽我们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二、调查内容:

时下正值酷寒的严冬季节,当大多数市民呆在暖乎乎的被窝里时,而那些民工兄弟却饱受严寒的在冰冷冷的工地上干工,境况类似这样的年轻民工数不胜数。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建筑工地的工人,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外地,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

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未婚青年占了%,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到xx打工的。

他们在城市中是怎样生活的呢?

在书上看到1篇报导,跟5个老乡租住在xx一带的小李今年20岁,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学了点裁缝手艺,跟随家乡某私营老板来到xx做服装。常常是每天干14个小时才拿15元钱,饭菜每天几乎都一样,小李干了一年实在觉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个体小饭店。这里跟服装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点钟工作,晚上11点左右睡觉。不过,收入稍高点,每月能拿到600元,这样,小李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小李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给弟弟上学外,自己只有150元生活费,交了80元的房租后,可以**费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买衣服。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

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

民工中,绝大多数没签用工合同。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希望组织对你提供哪些帮助”时,有%的务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据了解,外来务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稳定,56%的人未签劳动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没劳动报酬。

而且,务工青年法制观念和知识也很薄弱。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由于工作不稳定,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打游击,很多务工青年子女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既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比,又无法跟他们家乡的学校相比。

三、调查建议: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其次,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调查总结:

要关注一件事,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农民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中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老师评价:

本文选取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用独特的视角去关注,了解分析这一弱势群体,调查深入,见解透彻,建议,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第三篇】

国家统计局网站27日公布20**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到达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

(一)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总量达25278万人。

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到达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584万人,比上年增加320万人,增长%;举家外出农民工3279万人,增加208万人,增长%。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加527万人,增长%。

(二)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农民工10790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增长%,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中部地区农民工7942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增长%,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西部地区农民工6546万人,比上年增加409万人,增长%,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

二、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

(一)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纳本事进一步增强。

从农民工的就业地区来看,20**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16537万人,比上年增加324万人,增长%,占农民工总量的%,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438万人,比上年增加334万人,增长%,占农民工总量的%,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215万人,比上年增加370万人,增长%,占农民工总量的%,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分省看,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这4个省吸纳的农民工占到全国农民工总数的近一半。

(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比重继续下降。

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5828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增长%,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5072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数量和增幅均明显低于上年水平。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分别占全国农民工的%和%,分别比上年下降和个百分点。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

(三)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农民工以跨省外出为主的格局改变。

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8390万人,比上年增加772万人,增长%,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7473万人,比上年减少244万人,下降%,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在省内务工的比重比上年上升个百分点。20**年,去省外务工人数减少,改变了多年来跨省外出农民工比重大于省内务工比重的格局。

(四)外出农民工仍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从外出农民工就业的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占%,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占%,在地级市务工的占%,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状况。

(一)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年长农民工比重逐年增加。

分性别看,男性农民工占%,女性占%;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21-30岁占%,31-40岁占%,41-50岁占%,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上升到20**年的%,三年中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6岁。尽管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主要会加入到农民工的行列中,但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变化,也说明农民工的“无限供给”状况在改变。

(二)年龄和家庭对农民工的空间流动有很大的影响。

农民工中已婚者占%,其中,本地农民工已婚者占%,远高于外出农民工已婚者%的比例,这主要是由于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高出外出农民工12岁,本地农民工中40岁以上的占%,而外出农民工40岁以上仅占%。这反映了已婚、年纪较大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就近就地转移,大龄农民工不仅仅外出缺少竞争力,并且需要照顾家庭,这使得他们的外出进取性减弱。

(三)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在农民工中,文盲占%,小学文化程度占%,初中文化程度占%,高中文化程度占%,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和%。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本地农民工,青年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最高,也是最具潜力的农民工群体。

(四)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青年农民工更倾向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

在农民工中,理解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理解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青年农民工理解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农民工;与此相反,年长的农民工理解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青年农民工,年龄层次越低,理解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低,这说明青年农民工正逐渐丧失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

(一)农民工从业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从事建筑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在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其次是建筑业占%,服务业占%,批发零售业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住宿餐饮业占%。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变化较明显的是建筑业,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在逐年递增,从2016年的%上升到%,从事制造业的比重则趋于下降。

(二)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制造业为主,但比重下降。

从农民工的从业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占%,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比重分别为%和%,比上年上升和个百分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农民工在不一样地区就业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

(三)受雇人员的增长快于自营人员的增长,自营比重下降。

在外出农民工中,受雇人员占%,自营人员占%;在本地农民工中,受雇人员占%,自营人员占%。自营人员主要从事批发零售业,占%;其次是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占%。近几年,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中自营人员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20**年,本地受雇人员和外出受雇人员分别比上年增长%和%,本地自营和外出自营分别比上年减少%和%。

(四)农民工就业稳定性随年龄增长逐步提高。

在外出农民工中,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龄为岁。从事现职的平均时间为年,从事现职累计不满1年的占%,1-2年的占%,3-5年的占%,5年以上的占%。从不一样年龄组来看,16-20岁年龄组中从事现职5年以上的占%,21-30岁的占%,31-40岁的占%,41-50岁的占%,50岁以上的占%,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的稳定性也提高。从从事的工作种类看,企业管理人员、个体经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现职累计时间在5年以上的比重要明显高于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第四篇】

某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全镇农业人口万人,耕地面积万亩。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元葱大蒜、杞柳等农作物为主,畜禽业以猪、鸡、貉等为主。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全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布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趋于合理,农民增收速度明显加快,农民现金性收入大幅提高。20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60元。

一是农民收入结构比例不断调整。农民第一产业收入比例稳中有降,占收入的60%左右,从事二、三产业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占收入的30%,其它收入占10%。

二是农民收入途径不断增多。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和宽广的发展平台,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农民从事二二产业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走出土地、走出农村劳务经济日渐升温,致富渠道不断拓宽,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创造了更宽阔的空间。20xx年全镇围绕水稻、小麦、大蒜、杞柳等种植业作物的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人员就达到4500余人,常年在省外务工人员达到8000余人,从事二三产业、就地转移人员达到3000余人,摆脱了土地约束,到土地以外创业创收已成为全镇农民致富的途径。

三是农民收入增加,可支配性消费增长缓慢。近年来,全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农村的好政策、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农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增加,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再投入增加,致使农民收入增幅缩水,各种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可支配性消费增长缓慢。

四是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加大。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对发展经济的认识、能力和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不同,一批素质高、积极调整、起步早的农民迅速致富,并依靠自身发展的经验、开拓的市场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批农村致富户,而那些等、靠、观望、因循守旧的农民没能及时发展起来,收入明显低于致富户。

二是创业资金短缺。群众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闲散资金较少,并且必须有再生产投入资金。银信部门对农村贷款额度有限,对那些收入较低的农民发放较小贷款甚至不给予贷款,造成低收入家庭想致富却苦于没资金的困局。

三是社会事业性负担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各类生活开支项目增多,数额增大,子女上学、子女结婚、看病就医、关系交往等都要远远超过生活开支,社会事业性负担的加重,势必对生产的再发展、再投入的资金产生影响。像子女结婚,从认识到结婚至少有五六万元的花销。

四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生产成本高。农村以农业为主。随着各类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农业单位投入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地膜、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增幅高于农产品价格增幅,生产成本高,导致了农民增产不增收,增收缓慢。

五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标准化生产有待提高。目前全镇已形成了小麦水稻、大蒜元葱、杞柳、畜禽养殖等为主的基地,由于产业链条不够长,农产品的增值空间较小,大多以出售原料型为主,且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滞后,产品市场适应性差,销售难、价格低依然制约农民增收。

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水平。要围绕市场需求,怎样调、调什么,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调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出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调出规模、调出效益。同时要在提高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水平上下功夫,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标准化模式,把农业专业协会,作为带动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力量来抓,在主导农业产业上建立一个协会,发挥其在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标准化生产,目前我镇已建立了杞柳协会和元葱协会。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每一个产业上都有几家深加工企业,像我镇杞柳产业已达到这一要求,但在产品档次低、市场开拓上仍要抓紧抓好。

二是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做好外出务工工作,把它作为一项产业,积极做好务工人员的培训、引导,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三是加大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日显重要,也是建设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上级党委政府就要不断加大农民科技培训资金投入力度,拓宽培训渠道,不断满足农民科技需求,提高致富能力,把农民培养成有道德、有文化、有技术、有理想的四有新型农民。

四是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对农民的服务水平。农业作为国家发展基础,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实力壮大,国家应该给予农业更多更大的资金扶持和倾斜。目前的“三补两免”对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促进发展现代化农业都产生了积极效果。农民一个弱势群众,不断提高农民的服务水平,也是促进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应在农民科技服务、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给予更多更好的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困难,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更好更快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第五篇】

党中央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和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在土地资源上的产业化发展才起步,作为丘陵地区农业人口大县,农民增收又更加困难。这就需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来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当前xx县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讨论xx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是生产商品化、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15年,如果按农户达到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标准,中国约有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约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47%左右。这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超量存在,形势十分严峻。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规模逐步扩大,同就地发展乡镇企业并驾齐驱,成为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两种主要形式,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及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通过跨区域流动外出实现的非农转移,已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力非农化转移总量的1/3以上。近10年它在农民非农就业增长中的作用超过乡镇企业就地转移的方式。中国乡镇企业新增就业3192万人。同期,跨区域流动就业增加4300万人,相当于乡镇企业的135%,年均增加400万非农就业人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15年9月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指出: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尤其缺乏18-25岁的年轻女工和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工,对当地甚至周边地区的同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家再次拓宽了转移政策思路,加上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逐年增加。

据《三台年鉴》有关资料显示,三台1998年万人农村劳动力中转移输出万人,就地就业万人,实现劳务收入亿元;2015年万人农村劳动力中转移输出万人,就地就业万人,实现劳务收入亿元;2015年万人农村劳动力中转移输出万人,就地就业万人,实现劳务收入亿元。农村劳动力外出数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这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时间、途径等特征的分析,发现以下特点:第一,农民与用工企业的双向自由选择,农民大多是自发搞起来的自主就业行为;第二,农民主要依托传统的血缘、地缘等人际关系网络实现跨区域就业,缺乏组织性、有序性,流动的盲目性很大;第三,季节性转移。每逢农忙时期和春节,大批农民务工人员就会返乡。在自己的承包土地上从事收种,显示出兼业性。由于xx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这就需要深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xx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流动难,成本较大,这与宏观制度和环境有密切关系。当前增加转移难度的因素有:

1、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据xx县农调队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表明: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占%,初中文化占%,高中、中专文化占%,大专文化占%,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占21%;2015年转移的劳动力中,小学文化占%,初中文化占76%,高中、中专文化占%,大专文化占%,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占24%。经比较分析,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专业培训均略有提高,但文化程度仍偏低,专业培训仍缺乏,劳动技能仍较差。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高素质要求,只能在城市从事最脏、最苦、最累的较为低级的劳动,从而很难进入一些较高层次的产业(如技术型和知识型产业)。而且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科学技术物化于生产过程的速度加快,第二、三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村劳动力在自身素质和技能上的不足,使得他们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从而使他们在城市就业中处于劣势。

2、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多是自发的,带有团体倾向,传递迟缓,覆盖面小,范围窄。缺乏正规的中介机构,主要是依靠亲属、老乡关系实现就业;规范劳动力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政府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和就业组织与指导,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3、土地流转制度未完善,且流转难度大。家庭经营承包是现阶段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项制度,但现实中由于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成熟规定,导致从事第二、三产业而离开土地的富余劳动力,选择"兼业"经营方式。这样,"兼业"问题与农业小规模经营势必长期存在。富余劳动力转移后的土地出租困难,土地经营者由于生产资料价高,相对收益少,不愿租地种,而导致土地荒废,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4、县城工业发展才起步,乡镇企业部分停产破产。1992年xx县多渠道集资大办乡镇企业,如丝厂、绸厂、棉纺厂等,由于市场原因,资金周转困难,相继出现停产破产,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停滞。另外,城市工业结构性调整和国企改革使得城市自身分离出大量富余劳动力,这些都降低了城市工业等现代经济部门对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5、转移的成本较大,利益维护机制缺乏。一是信息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获取转移信息主要靠人际关系网络,自我分析信息能力较弱,信息的可靠性、有效性差,导致信息成本增大。二是转移费用增加。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交通费、劳动力市场上的交易、教育和政府职能部门收取的各种费用、家庭安置费用、房屋租赁费用以及子女就学的额外费用等逐渐增加。三是缺乏社会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失业风险、再就业难度、伤病风险增大,生活质量较差,多干脏、累、险、苦的低级劳动,收入很低,有时甚至拖欠工资,需要社会保障体系和社区组织等给予基本保障。四是缺少人文关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难以实现真正意义的迁移,往往受到当地居民的歧视,短时间内不能产生认同感,精神生活需要差距大,与家人亲友的团聚和情感交流的机会少,心理孤寂。劳动部2015年12月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表明:珠三角地区12年来月工资只提高了68元。佛山不少企业月工资10年前就已达到600-1000元,目前基本保持这个水平。而消费物价总体水平已明显上升,导致广东、福建等省实际工资水平的提高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不少企业特别是"三来一补"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常常以最低工资作为员工的底薪,加班也不按标准支付加班工资。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成本不断加大,而农民工收益增长不快,利益维护机制有待完善,需政府及时制定相关政策予以保障。

6、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缓慢,实现"国民待遇"难。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等制度,使他们不能享受各种补贴、劳保、公医等福利和社会公共服务,改革的力度较大,进展缓慢。农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仍无法享受与城市平等的"国民待遇"。目前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制社会结构虽有所改善,依然严重限制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xx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效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必然要纳入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大宣传力度,把农村劳动力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建立健全劳务转移就业的组织体系。同时,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大扶持力度,调整农产品结构,实现跨区域就地转移。

1、以城乡发展统筹为主题,创新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思路

要实现农民富裕就须有效地转移,减少农民,这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最基本经验。因此,必须按照城乡发展统筹的新思路,把城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整体统筹考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打破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实行制度创新,实现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在城乡双方按市场规律自由流动,其核心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要从原来仅仅局限于农业农村内部转到着眼于城乡全局,以城镇乡为主导,立足于城乡要素流动,从局限于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转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模式转变,实行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与向城镇空间转移相统一,就地就近转移消化与劳动力跨省跨区域流动相结合,政府积极构建合理有序,培育中介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的自觉流动。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质就是要解决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多而资源少的矛盾。因此,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出发,xx县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何政策手段都要紧紧围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这个核心,工业化和城市化要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防止离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就业的单纯工业化和城市倾向。

2、以城乡产业统筹为中心,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步伐

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可吸纳大量劳动力,要把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农产品加工业应成为今后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工业发达国家一般都有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如荷兰,农产品加工业中就业人数接近60万人,是农业就业人数的倍,其中食品和饮料工业的就业人数超过15万人,为农业劳动力总数的61%;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30%,超过农业总产值倍。xx县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在某些传统行业中,由于区域之间产业结构的相似性,进入过剩、低水平过度竞争的局面也早已形成。一些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一是重点建设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开拓农村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二是把交通、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发挥重点;三是要发展农村房地产和旅游等新兴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进一步增强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及系列社会化服务产业,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消化部分劳动力。要充分利用xx县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发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部分优势,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农村企业要接受城市工业的扩散和辐射,发展城市配套产业,避免城乡工业结构雷同。大力发展有区域资源优势、传统工艺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

3、以城镇化统筹为主导,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把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和繁荣城镇经济相结合。小城镇接近于农村,乡镇企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与土地的关系维护一段时间,既可降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必须以现有的建制镇为重点加以发展,使之成为农村经济中心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村企业连片集中发展,建立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发挥产业聚集经济效应壮大县域经济和城镇经济。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结合起来,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形成合理的城镇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以工兴镇,以商贸旅游兴镇,带动块状经济发展,繁荣小城镇经济。要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为县城相配套的工业。要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践证明,以农村小城镇依托,以农村工业化为内容,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是能够更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地。西平镇坚持流通兴镇、市场兴农,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解决了近万人农民就业,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xx县要利用城市人口规模大,有聚集效应,第三产业容易发展起来,扩大就业成本低的优势。充分发挥县城的产业聚集和经济辐射扩散作用以及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要积极发展小城镇,同时要进一步发展县级城市。走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有效载体。带动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城镇产业集中带动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以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的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必须以扩大就业为前提,避免将农村贫困转变为城市贫困的严重社会问题。

4、以劳动培训统筹为重点,提高农村人力资本质量,拓展农民生存和就业空间

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农民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质量,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都是解决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根本前提。因此,必须在公共支出中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增加对农村劳动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力度。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明显存在两大矛盾:劳动力供给的无限增长和劳动力有限需求增长的矛盾;劳动力有限需求增长和劳动力因职业能力低和知识素质低致使供应不足的矛盾。加剧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困难,又制约了城乡新兴产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兴起,农民就业门槛还会更多。这就要求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的职业技能培训。一要在农村努力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二要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推广适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素质;三要继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四要搞好上岗前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的合格劳动者。

5、以公平待遇统筹为核心,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维护其合法权益

给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要逐步消除城乡壁垒和二元结构体制下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以良好的制度和政策促进农民平等就业。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政策,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迁徙和就业的种种限制,给农民以真正"国民待遇",使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为此,要清理各类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各种政策规定。除了户籍制度外,还要逐步消除住院、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养老和子女上学等各方面对人口迁徙和转移就业的制度障碍,真正形成城乡统一、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消除妨碍人口迁徙和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成本。制定统一的城乡就业准入和农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消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种种体制性障碍。解决农民工的工种限制,工资拖欠,劳动环境,工伤医疗保障及就业信息和培训服务,建立起城乡协调、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使有固定职业和稳定工作的农民工能够安居乐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大有好处。

6、以土地合理流动统筹为根本,促进生产要素合理组合,保证土地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

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多是兼业性转移,土地是维持家庭生计的最大保险,拥有对土地很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长期保留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使农村形成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就业机制,是当前保持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会在大城市周围形成大片的贫民窟,就是因为农民失去了土地,只能流入城市,即使城市没有就业机会也无法再返回农村,结果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农村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避免此类社会矛盾的重要保障。为了让农民无后顾之忧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在没有别的手段可以替代土地作为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之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土地承包法》,真正赋予农民永久而有保障的土地使有权,农民转移到城镇或非农产业就业,其承包经营的土地要保持不变,不得随意收回。农民转移到城镇或非农产业经营后,其承包经营的土地使有权,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可依法、有偿流转。这样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利益保护。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第六篇】

发布时间: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期为本地农民增收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选取xx县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同学、亲戚优势利用电话、短信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此报告。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

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

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行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验,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不足15%。

三是思想观念。我县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很多农民表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别无所求,因此,很多农民仅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

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农民从未关注过三农政策,%的农民不知道三农指哪几方面,%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来看,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3.生产力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矛盾凸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始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

4.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在调查村官选举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经济发达、乡镇企业较多的村庄,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费巨额资金送礼,有的甚至打起了“选票价格战”,一张选票从100到1000不等,有的候选人一次竟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与此相反,在经济落后、没有乡镇企业的村庄,村干部选举却很少有人问津,当选者多为年龄较大、无力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难想象,在这两种情况下组织起来的村委会其服务意识和带动能力是怎样的。素质偏低的村委会成员导致村委会发挥不了应有的职能,使其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5.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我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教育发展受限,突出表现在教师工资上,根据调查,我县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分别为17400元和14650元。较低的工资水平致使大量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6.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农民工地位。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帮助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确保农民工劳有所得。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第七篇】

建筑行业农民工是中国农民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筑行业农民工游走在农村和城市之问,夹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很难在市场经济潮流中寻找自我的安身之处,生存现状很少得到社会应有的关注,成为城市底层的边缘人。关注建筑工人的生存状况,改善其生活质量,规范劳动力用工市场,有助于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一、数据来源和基本信息。

本文数据来源于对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工生存现状实地调查。采用问卷和直接深入建筑工地观察和访谈的形式分别对北京市五大建筑工地的建筑工人生活现状、工作情景、工作条件、业余文化生活、参与社会保障及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知和工资收入分布等情景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调查表228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为210份,有效率为92%。调查对象主要来自四川、安徽、河南、山东四省,年龄跨度在18~60周岁之间,多为已婚男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从上表能够看出:

1、建筑业农民工从业人员年龄及性别结构分布。

调查数据显示:建筑业农民工各年龄段从业人员数量呈典型的正态分布特征,年龄构成主要集中在31-50岁年龄段之间,其中41到50岁年龄段从业人数为最多,20岁以下的农民工出现增长。建筑业农民工已婚者居多,他们为家庭而打工的社会意愿表现明显。建筑行业中性别失调最为严重,男性农民工约占%以上,而女性农民工仅占%。

2、建筑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结构。

建筑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一劳动群体的人口质量,并且人口质量要比人口数量更为重要。调查报告显示:“在理解调查的210位农民工中,文盲3位,小学文化程度23位,初中文化程度占121位,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63位。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理解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9%以上。

二、建筑业农民工总体特征。

在调查的样本中,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呈现以下几大特征:

1、弱势群体。

弱势性是建筑业农民工的最大特点,同时也是农民工的最大特点。建筑业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数以千万计的建筑业农民工已成为国家经济运转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由于现实和历史的原因,建筑业农民工长期因工伤事故无人管、工资被拖欠、生活条件恶劣而无处求助。

2、流动性较大。

一项具体的工程项目竣工或者一项具体的工种工作结束,该建筑项目农民工的工作任务也将终止。为继续寻找工作,可能要流向下一个城市,如此循环往复,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最终返乡不再继续打工。建筑业农民工明显具有更强的流动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社会保险的转移与接续问题,如果建筑业农民工在就业地加入的社会保险不能实现跨地域的转移,会极大地影响建筑业农民工参保的进取性,并直接损害他们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

3、工资普遍低。

据调查目前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至40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2000元下的占21%,2000-3000元的占39%,3000至4000元的占20%,4000元以上的占20%,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城市的整体消费水平很不协调。

4、教育培训少。

调查结果显示约有49%的建筑工人甚至包括一些技术工种没有经过技术培训。他们以前大多是建筑工地的普工,随着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渐渐的升为技工,但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由于施工企业和施工班组的分离,施工企业不会对一个临时合作的施工班组成员进行培训,而乡镇小包工头或者班组队长也没有本事对班组成员进行培训。在安全方面,施工方往往是仅有简单的形式上的安全交底,建筑工人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不仅仅不能很好地完成施工任务,并且对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也是一大隐患。

5、职业风险高。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城市建筑物的高度与建设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异常是在大城市,摩天大楼和地下工程比比皆是,其建设难度亦成倍增加。工程项目建设难度的增加带来了建筑业农民工职业风险的增大,最近几年各地频繁发生的建筑工程事故造成了建筑业农民工不小的伤亡。

6、归属感差。

建筑业农民工现代礼貌意识不强,无论是交规意识、环卫意识还是养成科学、牛活方式等方面与所倡导现代礼貌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法律意识十分淡薄,不礼貌的行为颇多。生活上的差异、薪酬待遇上的不平等,使他们感到自我在“身份地位”上与“城市人”有较大的差别,归属感日益缺失,对城市礼貌的理解与融入也日渐下降.缺少为城市礼貌建设做贡献的热情。

生存现状指在日常生活和行为表现中呈现出来的情形,具体体此刻生活质量、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四个方面的资料。

1、生活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建筑行业农民工生活质量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工作时间超长。

调查显示%的建筑行业农民工认为居住环境一般,%的工人认为居住环境差。经过实地调研,将近75%的建筑工人居住在建筑工地临时建造的铁皮房中,房内设施简陋,缺乏基本的居住设施,有的施工住房里面还摆满建筑材料和工具,住房附近更是垃圾成堆,气味难闻。

(3)伙食条件较差。

建筑行业农民工是在临时搭建的食堂里面就餐,一日三餐单调且营养差,餐厅没有桌子椅子,建筑工人都是蹲在地上吃饭。食堂内往往也是杂乱不堪,缺乏卫生措施,对就餐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对饭菜质量和价格方面满意度较低,平均饮食成本在每月200-300元,大多数工人一个星期左右会改善一次生活。

(4)精神生活匮乏。

建筑行业农民工闲暇时间有限,业余生活比较单调,使得建筑业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处于空白的状态,企业组织的文化活动也相对较少,绝大多数建筑工人以睡觉、看电视或者看报纸等方式打发自我的闲暇时间,业余文化生活十分匮乏。

2、权益维护。

调查结果显示,建筑行业农民工权益维护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工作强度太大。

建筑行业受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大,冬季几乎都要停工,而夏季就要赶工期,如果前期受天气的影响耽误了工期,后期就更是要大强度地加班以按期竣工。为了节俭、成本,增加效益,要求农民工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强度;一些大型的建设工程项目,持续的时间较长甚至长达数年,为了抢工期和尽早竣工,要求农民工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持续的高强度工作。

(2)加班情景严重:除了不能施工的天气,建筑工人一周要工作七天,一天工作将近十几个小时,夏天有时工作时间将近13个小时,远远长于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的规定。这证明了建筑工人的加班情景严重,并且调查中82%的建筑工人加班得不到相应的工资补偿。应对高强度的劳动负荷,占%的建筑工人感觉吃不消,长此以往,很多建筑工人随着年龄增加会患上职业病。

(3)工伤事故频发。

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每一天工作时间8小时以内的仅占%,8-10小时之间的到达%,10至12小时小时之间的到达%.12小时以上的分别占%。许多用人单位缺乏对农民工进行基本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教育,也不供给安全保护措施即使有一些十分简陋的防护措施,也起不到相应的防护作用,致使许多农民工致病致残,甚致丧失劳动本事只好回到农村。

(4)劳动合同不正规。

建筑行业农民工学历普遍较低,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了解较少,用工单位很少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致使劳动者对签订劳动合同观念淡薄;许多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履约率更低,调查显示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没有签订的占了%,有%的农民工居然不明白什么是劳动合同,即使在已签约的劳动合同中也存在很多无效条款和霸王条款,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仍有一部分建筑工人认为劳动合同的执行情景差,在施工现场工作中实际情景与合同不相贴合,农民工权益受侵害情景严重。

(5)无社保情景严重。

在社会保险方面,建筑行业农民工除了少数管理人员以外几乎都参加了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缴纳比例%,失业保险缴纳比例%,工伤保险缴纳比例%,医疗保险缴纳比例%,甚至很多人不明白以上保险是否缴纳,很少有人愿意自觉缴纳社保费用,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建筑工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6)工伤处理意识差。

建筑行业农民工对工伤处理情景满意程度较差,在工伤处理过程中,医疗费用多由建筑工人自我承担,企业往往找各种理由,拒绝履行自我的职责;导致了%建筑工人对工伤的界定不清楚,只在异常严重时才申请补偿。

3、社会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建筑行业农民工社会保障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医疗状况堪忧。

施工单位对工人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重视,大部分的建筑行业农民工并没有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建筑行业的劳动强大较大、危险性较高,建筑工人对自身的安全状况比较担忧。高昂的城市医药费和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让他们很难得到正规医院的治疗,他们在生病时多选择去药店买药进行治疗,并且有部分建筑工人在生病时选择能拖就拖。

(2)社会保障较差。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队伍规模庞大、身份特殊、地位尴尬、流动性强,导致他们在工作以及工作以外的诸多方而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进城务工人员几乎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一方面,农民工社保意识淡薄,社保认知程度低。许多农民工对社保基本政策及其有关规定了解得不多、不深、不全面,缺乏自我保护、自我维权意识,异常是在自我工作区域发生变化时主动维持、保留、接续社保关系的意识相对淡漠。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具有不稳定性和高度流动性特点,这种流动不但在同一城市内部,还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跨地区流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关系也必然跟着流动,也导致农民工社会保障关系的管理和转移都很困难。

4、子女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建筑行业农民工子女教育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子女失学率高。

目前,在全国各种不一样类型的适龄儿童中,建筑行业农民工子女的失学和缀学问题依然较为严峻。根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对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九个大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情景的调查,全国进城的流动儿童有2000万人左右,由于城市学校对他们采取各种限制政策,流动儿童失学率仍然较高达%,近半数的流动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目前建筑行业农民工子女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第一,公立学校。因为当地政府义务教育经费仅仅只够维持当地区儿童入学,若再接收外来农民工子女,政府又不增加教育经费投资,公办学校是难以维系其正常运行的。另外,不少民工子女学习基础较差,素质较差,教师的教学难度大,学校怕拖了教学质量的后腿。所以为了自身的生存,公办学校只好找出各种理由,拒招农民工子女。第二,正规民办或私立学校。可是这类学校收费较高,需要学生家长有较高的稳定的收入,可是,大部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是无以支付这一高昂的费用,所以,总的来说进入这类学校学习的学生比例较低。第三,当地的民工子弟学校,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确实令人堪忧,一是外部环境恶劣,打工子弟学校大多处于城市化的边缘位置,并没有作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分,也没有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范围内。不是师资力量不好,就是天天面临着资金问题。就是有幸就读公立学校的民工子女,也身处被本地孩子歧视和取笑的尴尬处境。

(3)教育状况堪忧。

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学历较低,普遍初中以下,有的甚至没有理解过教育,并不能辅导自我的孩子.大部分父母仪是关心自我的工作对于孩子的学习状况只是简单了解,还苦于自我的受教育情景和公立学校昂贵的借读费没法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他们有的将自我的孩子带来城市上学,期望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的却被留在老家中上学,因为城内的学校收费较高且要求颇多.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并且,由于外来务工的工作的流动性大的原因导致孩子频繁转学使学习环境变换,不能使孩子安定学习,更有甚者由于外来务工子女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如空中的落叶,时常无所适从,缺乏基本的礼貌常识,自制力较弱,自主、自理本事差,生活中受委屈无处倾诉,逃学上网玩游戏等现象十分普遍,在网络中寻求情感生活.其人格更容易成为攻击性较强或偏执抑郁,普遍感到孤独、失望、羡慕别人。

四、改善措施。

从生活质量、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四个方应对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证明: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低,对自我生存现状满意度评价普遍较低。在生活质量方面,居住和饮食条件较差,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在权益维护方面,工作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用工单位很少与建筑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在工伤处理中,医疗费用多由建筑行业农民工自我承担;在社会保障方面,用工单位很少给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金,农民工很难得到城市的社会救助,生病时,很难得到大医院的正规治疗。所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1、提高建筑行业农民工整体素质。

建筑行业农民工素质较低是制约建筑行业农民工就业的长期因素,从根本上看国家应当增加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农民工技能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就业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本事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经过建筑行业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整体提升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让建筑行业农民工和城市工人在平等的基础上竞争,逐步做到建筑行业农民工和城市工人就业标准一致福利待遇工资待遇一样。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长期以来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作和生活在城市的下层,很少享有社会保障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工逐步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完善农民工的养老、工伤保险,确保其先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失业医疗和生育保险,力争做到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保。

社保相关部门应当组织人员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形式,深入建筑行业农民工密集的工地、社区、厂矿等进行社会保险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农民工了解社会保险,参加社会保险。注重培训教育,提高建筑行业农民工综合素质.办好民工学校。让城市走进建筑行业农民工生活,让他们融入和谐城市,要经过切实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管理和服务并重、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来到达。经过法律援助中心等为民服务的单位,为建筑行业农民工供给法律咨询和援助,解决他们的维权问题。工会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农民工的诉求,要给予满腔热情的帮忙。地方各级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使建筑行业农民工能够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消除社会歧视现象。应在城市建立社会救助体制,应当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并经过职业福利和社区服务等方式建立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远期来看,还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的社会保障统一体系,经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等的作用逐步消灭农民工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使建筑行业农民工作为社会劳动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与其他社会成员公平地享受社会保障。

3、加大对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

政府应在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上进行更多的投入,使农村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下一代的人力资本积累奠定基础,目前我国还有20%左右的地区没有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一些农村初中辍学现象十分严重,这部分孩子受教育有限,即使将来有迁徙自由,也很难在城市就业这将为以后的就业埋下更多的隐患。

农民工子女是未来农村发展的主力军,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新鲜血液,也是未来振兴国家的主要力量。建立“就地入学”的管理机制,打破地域界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供给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学校教师要关爱外束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做到公平教学,对本地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视同仁,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同哩欢乐地学习成长。在努力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环境的同时.要加大宦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依法送子女入学,切实维护子女理解教育的权利。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第八篇】

各行业农民工收入均保持增长。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长%。

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20各行业农民工收入均保持增长,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长%。同时,各行业农民工收入均保持增长,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966元,比上年增加273元,增长%。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加290万人,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各行业农民工收入均保持增长。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长%。分行业看,各行业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均保持增长,增长较快的是制造业、建筑业与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同时,报告指出,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收入增长较快。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966元,比上年增加273元,增长%;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761元,比上年增加227元,增长9%;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797元,比上年增加246元,增长%。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速分别比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高和个百分点。

48 1987339
");